-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中山市高二年级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稻田画由不同颜色叶子的水稻组成,经过选育彩稻、图案设计、定点测绘、秧苗栽植、 田间管理五个环节,制成色彩丰富、主题多样的稻田艺术。下图示意辽宁省沈阳市某乡村的稻田艺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推测农民创作稻田画的主要目的是 A. 提升画作品位 B. 提高稻米产量 C. 増加经济收入 D. 弘扬传统文化 2. 欣赏该地稻田画的最佳时间是 A. 1-2 月 B. 4-5 月 C. 7-8 月 D. 10-11 月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稻田画是相对较粗糙,时间较短,画作品位较低,A错误;稻田画对提高稻米产量没有影响,B错误;可以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C正确;稻田画为新事物,不是传统文化,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辽宁省纬度较高,农业生产一年一熟,春种秋收,因此水稻的成熟期在7-9月,此时稻田的颜色最丰富,是欣赏的最佳时间,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绿波带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调整各路口绿灯,以确保 - 17 - 某一个方向车流按照规定车速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是智能交通 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功能之一。 下图示意绿波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绿波带”控制车辆过程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4. 建设“绿波带”能 A.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B. 増加城市车流总量 C.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D. 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5. 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道路是 A. 通往飞机场的高速公路 B. 通往卫星城的主干道路 C. 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 D. 小城市郊区的环形道路 【答案】3. C 4. C 5. B 【解析】 【3题详解】 RS 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GI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数据显示与输出,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数字地球是数字化方法把信息转化成数据,在网络上传播共享。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A、“绿波带”只是保证某个方向车流的畅通,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故A错误; B、 城市车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和汽车数量的增加,故B错误; - 17 - C、“绿波带”确保某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因此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故C正确; D、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人为原因,建设“绿波带”并不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故D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A、通往飞机场的高速公路上红绿灯少,没有必要设置“绿波带”,故A错误; B、 建设绿波带的路口车流量应大致接近,且建设“绿波带”的路段交通秩序应较好,如通往卫星城的主干道路,故B正确; C. 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各个方向车流量都非常大,不适用“绿波带”,故C错误; D. 小城市郊区的环形道路车流量非常小,不适用“绿波带”,故D错误。 故选:B。 克氏原蟹虾(俗称“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喜深沟环境,以小虫和草类为食, 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0~30℃。2003年起,湖北省潜江市利用“稻田养虾”模式解决了小 龙虾的养殖难题,发展为“中国小龙虾之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当前小龙虾在我国大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 B. 交通 C. 科技 D. 政策 7. 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稻田养虾”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A. 环境污染更少 B. 产品销路更广 C. 效益收入多元 D. 生产成本更低 【答案】6. A 7. C 【解析】 【6题详解】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稻田养虾”模式既种稻又养虾,经营种类多于传统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综合效益都较高,因此效益收入多元是“稻田养虾”模式的突出优势,C正确;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可能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A错误;“稻田养虾”模式不能体现产品销路更广 ,生产成本应较传统的种植模式更高,B、D错误。故选C。 - 17 - 我国江南地区的桑蚕产业历史悠久,但近十几年来蚕丝产量不断下降。目前,广西蚕 茧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五成,桑蚕企业基本是以缫丝为主,织绸业刚刚起步。下图示意我 国桑蚕主产区蚕茧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江南地区桑蚕业开始萎缩的时间是 A. 80年代后期 B. 90年代前期 C. 90年代后期 D. 21世纪初 9. 导致江南地区蚕茧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蚕茧市场需求量减少 B. 气候变暖导致桑树减少 C. 养蚕成本升高 D.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10. 广西桑蚕产业今后应大力发展的方向是 A. 加快发展织绸、服装等产业 B. 继续扩大桑蚕养殖规模 C. 扩大缫丝厂规模 D. 发展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答案】8. C 9. D 10. A 【解析】 【8题详解】 江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因此图中四个地区中浙江、江苏属江南地区。读图可知,1995年后两省区桑蚕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江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进行,制造业、金融服务业、互联网等产业的相继崛起,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导致江南地区蚕茧产量下降,D正确。蚕茧市场需求量减少不符合事实;气候变暖对桑树生长影响不大;实施科技养蚕、集约化养蚕,养蚕效率大大提高,养蚕成本应下降,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 17 - 对蚕茧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桑蚕观光旅游等是桑蚕产业今后应大力发展的方向应。在产业链中,织绸、服装等产业位于缫丝厂的下游,因此应加快发展织绸、服装等产业,A正确、C错误。继续扩大桑蚕养殖规模可能导致生态破坏,B错误;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向,而不是桑蚕产业今后应大力发展的方向,D错误。故选A。 【点睛】确定江南地区的位置是第一、二小题解答的关键。第三小题易错选成C或D,掌握缫丝厂与织绸、服装等产业的关系,区别“桑蚕产业”与农业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 沙漠水稻是在沙子下方25〜80厘米深处摊放防渗层,然后依次摊放泥土、基肥,并在防渗层的上方设置高于基肥的堤边,由防渗层与堤边形成蓄水沙田。将水稻种植在该蓄水沙田中,既可防沙治沙,又可增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沙漠水稻水资源利用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蒸发少 B. 下渗少 C. 地表径流少 D. 灌溉技术先进 12. 推测沙漠水稻的灌溉水源最有可能是 A. 河水 B. 湖泊水 C. 地下水 D. 沼泽水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沙漠水稻是在沙子下方25〜80厘米深处摊放防渗层”,说明“下渗少”是沙漠水稻水资源利用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故选B。 【12题详解】 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表径流缺乏,而且湖泊水多为咸水,因此沙漠水稻的灌溉水源最有可能是地下水。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示意2010〜2018年中山市和东莞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7 - 13 2010〜2018年期间 A. 东莞少儿人口比例上升显著 B. 中山外来人口较东莞多 C. 东莞的人口结构趋于年轻化 D. 中山人口增幅较东莞大 14. 产生两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差异 B. 外来人口落户政策差异 C. 教育医疗建设水平差异 D.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少儿人口应指0~9岁的人口,与2010年相比,2018年虽然少儿人口数量增加,但总人口数量更多,因此少儿人口比例上升显著说法错误,A错误;外来人口主要是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结合图中横坐标数值可知,图中20~29岁、30~39岁、40~49岁人口中东莞增加数量远远超过中山,B错误;与2010年相比,20~49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明显升高,因此东莞的人口结构趋于年轻化,C正确;由图中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变化可知,中山人口增幅较东莞小,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东莞20~49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明显升高,是两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应是人口迁移所致。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应为外来务工人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导致人口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关注两图中横坐标的刻度值以及区分数量和比例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盐风化作用指被风或雾从海水、盐湖或盐碱地等带到空气中的盐分,降落在岩石表层,水从岩石表层空隙蒸发时,盐分结晶膨胀,撑破空隙周围的表面颗粒的过程。一般在岩石背风面常形成大小不等的盐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而迎风面却很少见。下图示意我国某地 砂岩露头盐风化景观及形成机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7 - 15. 推测盐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地貌在迎风面少见的原因 A. 背风面风雨冲刷较强 B. 迎风面盐液难以滞留 C. 背风面光照强度较弱 D. 迎风面岩石孔隙较密 16. 推测当地的盛行风是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分析图文材料可知,盐风化壳的形成可以概括为:盐分被风吹落到岩石迎风坡后,通过降水方式,含盐溶液从岩石表面通过碎屑岩颗粒之间的孔隙向砂岩内部渗透,当内部充满水分后只能从岩块四周的下方渗出。渗出的含盐溶液在露头的迎风侧随着雨水的冲刷而流失,而在背风侧下部因干燥而水分蒸发,盐类(如:硫酸钠、氯化钠等)在靠近露头侧面近底部表面的颗粒之间结晶。盐类晶体结晶产生的张力将靠近表面的碎屑颗粒撑开而脱落,其中部分盐晶也随着脱落的碎屑颗粒和黏土掉落在岩块下方边缘。经过长时间的连续蒸发或者频繁干湿交替的短暂蒸发作用,岩石碎屑脱落的地方就逐渐形成凹槽,这便是盐风化穴。因此盐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地貌在迎风面少见的原因是迎风面盐液难以滞留。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结合图中指向标、降水位置可判定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材料新颖,重点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容易。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 于1972年干涸。20世纪90年代在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 肥,“营造” 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下图示意罗布 - 17 - 泊的面积变化及目前罗布泊附近的水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造成罗布泊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 B. 塔里木河中上游不合理用水 C. 沙地广布,湖水大量下渗 D. 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 18. 罗布泊再次“复活”的主要水源是 A. 大气降水 B. 塔里木河流水 C. 地下卤水 D. 高山冰川融水 19. 罗布泊的“复活”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盐碱化减弱 B. 空气湿度增加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昼夜温差增大 【答案】17. B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结合右图可以推测出,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未曾断流时都注入罗布泊。因此,湖泊面积的大小与河流的入湖水量直接相关。由左图可知,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罗布泊面积不断减小。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会加剧湖泊萎缩,但不是主因,A错误;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内地人口迁移到西部,开展土地平整运动,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造成该河严重断流,罗布泊迅速干涸,B正确;地广布,湖水下渗量短期内变化小,因此不是主因,C错误;入湖河流携带泥沙多,可能使湖床变浅,湖泊面积扩大,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 17 - 罗布泊深居内陆,水汽稀少,大气降水缺乏,A错误;虽然上个世纪70年代罗布泊已经干涸,但由材料可知,罗布泊地底下却蕴藏着丰富的卤水钾盐矿,利于输卤泵站富含钾盐的卤水从地下抽取上来,然后汇集起来形成湖面,利用水分的大量蒸发制作钾肥。河水和高山冰川融水是淡水,且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使罗布泊复活,C正确,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复活罗布泊会提高周边的地下水位,而且钾盐湖水体本身是卤水,富含盐分,所以旺盛的蒸发会加剧周边的土地盐碱化,A错误;钾盐湖水分的大量蒸发,使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会有所增加,大气湿度增加,B正确;湖泊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周边的自然环境,使得生物的多样性会有所提高,C错误;湖泊的比热容比裸地要大,可调节气温,使得白天的气温有所下降,而夜间的气温有所上升,减小了昼夜温差,D错误。故选B。 【点睛】湿地的功能及其减少的原因分析: (1)看变化时间的长短 长期(如一万年以来) 主要是自然原因,如气候变干、蒸发加强 近几十年的变化 主要是人为原因 一年内的季节变化 一般与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水有关 (2)看湖泊所在地 外流湖 萎缩 ①围湖造田;②上游植被破坏,泥沙淤积 面积增加 ①退耕还湖;②上游水土保持工程 干旱区内流湖萎缩 ①气温变化,冰雪消融量减少;②入湖河流水资源利用过度 湿润系数是某地年降水量与潜在蒸发量的比值,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据研究,俄罗斯欧洲平原地域的景观变化与湿润系数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具有非常 好的相关性。下图示意俄罗斯欧洲平原地域的湿润系数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7 - 20. 下列四地,最为干燥的是 A. 摩尔曼斯克 B. 圣彼得堡 C. 莫斯科 D. 阿斯特拉罕 21. 推测俄罗斯欧洲平原地域景观的地带演变规律是 A. 南北向延伸、东西向更替 B. 垂直向更替 C. 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D. 无变化规律 22. 莫斯科最有可能的景观类型是 A. 苔原 B. 针阔混交林 C. 常绿硬叶林 D. 荒漠草原 【答案】20. D 21. C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读图可知,湿润系数摩尔曼斯克大于1.4,圣彼得堡大于1.2但小于1.4,莫斯科大于1.0小于1.2,阿斯特拉罕小于0.4。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俄罗斯欧洲平原地域的湿润系数等值线东西延伸,从南向北递减。根据材料“俄罗斯欧洲平原地域的景观变化与湿润系数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可推知俄罗斯欧洲平原地域景观的地带演变规律是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故选C。 【22题详解】 苔原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圈内许多岛屿,因此莫斯科没有分布,A错误;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莫斯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C - 17 - 错误;荒漠草原分布在温带大陆内部,而莫斯科距离大西洋比较近,受大西洋西风影响,水汽较多,降水较多,植被为针阔混交林,B正确、D错误。故选B。 黄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有超过一半的土地是盐碱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 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4. 与黄河三角洲其他区域相比较,黄河河堤两岸沿线盐碱化土地较少的原因是 A. 黄河水的补给淋盐作用较强 B. 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 农业灌溉较少 D. 土壤底层含盐量较低 25. “鱼塘基田”农业生产模式难以在黄河三角洲荒地大面积推广的根本原因是 A. 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B. 投资成本高 C. 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合 D. 距农产消费市场远 【答案】23. A 24. A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从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黄河三角洲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风大,蒸发旺盛,随着水盐运动,盐分在地表积聚,因此土壤盐碱化最严重;黄河三角洲夏秋季节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冬季气温低,蒸发缓慢,因此盐分不易在地表积聚。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黄河下游地区由于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河水补给地下水,因此与黄河三角洲其他区域相比较,黄河河堤两岸沿线黄河水的补给淋盐作用较强,盐碱化土地较少。A正确。黄河河堤两岸沿线与黄河三角洲其他区域距离近,因此气候条件、土壤底层含盐量相同;黄河河堤两岸沿线农业灌溉更多。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鱼塘基田”应是在地势低洼地区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栽桑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等养鱼,塘泥肥田,属于生态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A错误;黄河三角洲地势较高,开挖池塘成本高,B正确;由于珠三角地势低洼,受季风影响,夏秋季节降水多,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出“鱼塘基田”生产模式。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秋,易形成洪涝,适合发展“鱼塘基田”生产模式,C - 17 - 错误;黄河三角洲位于华北平原,城市、人口密集,农产品需求量大,距农产消费市场远不符合事实,D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4分,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凌云县平怀村,地处喀斯特石山区,全村有汉、壮、瑶三个民族400多户村民, 多年前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02年开始,根据缺水严重、旱地多的实际情况,平怀村开 始种桑养蚕。目前,全村桑树面积超过1万亩。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村民们在桑林 行间套种蔬菜、红薯,并用传统手艺制作红薯粉;用桑枝发展食用菌养殖,并喂养山羊和豚狸。此外,村民还种了 50亩果桑,专供游客采摘,同时计划用桑葚做成饮料和桑葚酒。 最终,平怀村成功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被称为“平怀模式”。下图示意平怀村的 地理位置。 (1)说明平怀村多旱地的自然原因。 (2)分析平怀村发展种桑养蚕的优势条件。 (3)简述平怀村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 【答案】(1)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位于喀斯特石山区,地势较高不易汇水;土壤较薄,保水能力差。 (2)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桑蚕种养;生态环境质量好,污染少;农村劳动力廉价丰富;政策扶持。(任答三点)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 17 - 【解析】 【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多旱地”说明地表水缺乏,可能是降水少、蒸发旺盛,也可能是当地土壤保水、蓄水能力较差。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因此“多旱地”与气候关系不大。材料显示平怀村地处喀斯特石山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暗河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较薄,保水、蓄水能力差;喀斯特石山区,地势较高,不易汇水。 (2)种桑养蚕的优势条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考虑。读图可知,平怀村纬度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桑蚕种养;当地经济欠发达,工业化水平低,生态环境质量好,污染少;农村劳动力廉价丰富;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 (3)分析材料可知:当地栽桑养蚕,用桑枝发展食用菌养殖,并喂养山羊和豚狸,这说明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用传统手艺制作红薯粉,用桑葚做成饮料和桑葚酒,说明当地在发展农业时,注重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村民还种了 50亩果桑,专供游客采摘,说明当地发展观光旅游,开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5000米之间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 甸,喜疏松干燥、腐植质多的土壤。每年5月到7月,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主产区会迎来“挖 草大军”,发现冬虫夏草后,为不破坏虫体,人们就将周围的草皮连土一起挖出,但极少 有人会将草皮和土壤回填。一般而言,海拔越高,品质越好,产自海拔在4200米以上地 区的虫草在零售市场上称之为“藏草”。石渠县的行政区划虽然归四川,但所产冬虫夏草 在行业内却列为“藏草”。 - 17 - (1)说明藏草品质优于川草的理由。 (2)简述石渠县为减轻虫草产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1)四川绝大部分处于4000m以下,虫草生长环境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虫草品质一般;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生态环境质量优越,虫草质量较好。 (2)控制挖草“大军”的规模,如办理采集证等;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如采挖后草皮回填,垃圾带走等;加大投入,用于采挖季后草原的生态维护;加强对虫草加工企业的监管,减少虫草加工环节对环境的污染。(任答三点) 【解析】 【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较容易。 【详解】(1)“一般而言,海拔越高,品质越好”,说明“虫草”品质应与生长地的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处,人类活动少,自然环境不易受污染,更洁净,所生产的“虫草”品质更好。由材料可知:“藏草”产自海拔4200米以上地区,海拔较高,人类活动少,特别是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质量优越,虫草质量较好;而四川绝大部分处于4000m以下,因此虫草生长环境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虫草品质一般。 (2)虫草产业应由“虫草”采挖和“虫草”加工、售卖等环节构成。由材料可知:“虫草”生长地海拔好,生态脆弱;“挖草大军”,发现冬虫夏草后,为不破坏虫体,人们就将周围的草皮连土一起挖出,但极少 有人会将草皮和土壤回填。因此采挖“虫草”对当地生态破坏严重,而且破坏后很难恢复。因此石渠县在发展虫草产业时,应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如采挖后草皮回填,垃圾带走等;控制挖草“大军”的规模,防止过度采挖;加大投入,用于采挖季后草原的生态维护。在“虫草”加工时,应 加强对虫草加工企业的监管,减少“虫草”加工环节对环境的污染。 - 17 -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新疆戈壁上,天然本色的火山原石历经数百万年的风沙侵蚀打磨,变成光亮润泽, 呈浅黄、深褐、黄绿色半透明的玛瑙。这些玛瑙粒粒独一无二,长圆匀称,有着颗粒状或叶脉状的皱褶表皮,如同甜美的葡萄干,美誉为“葡萄干玛瑙”。近年来,新疆吐鲁番至哈密一带等地出产的“葡萄干玛瑙”因其品种新、产量低且极为稀缺,深受收藏者青睐。 如今吐鲁番至哈密一带的“葡萄干玛瑙”几乎被“石农”(农闲时或长期以捡拾葡萄干玛瑙为生的人)捡拾殆尽。由于产业化开发价值不高,目前“葡萄干玛瑙”并没有给当地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下图示意新疆地区葡萄干玛瑙分布。 (1)从气候、地质条件角度说明“葡萄干玛瑙”的成因。 (2)分析新疆“葡萄干玛瑙”产业化开发价值不高的原因。 (3)有人建议,当地政府规划开发罗布泊边缘地区“葡萄干玛瑙”。你是否赞同, 并说明理由。 【答案】(1)火山运动创造出原石结晶,风化后残留在戈壁,再经过风沙侵蚀打磨而成。 (2)“葡萄干玛瑙”产量小,原材料不足;加工处理难度大;分布较分散。 (3)赞同,可防止过度无序开发(捡拾)导致资源枯竭,稳定产量;有利当地(“葡萄干玛瑙”相关产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利于“葡萄干玛瑙”的品牌塑造和价值挖掘,稳定“石农”的收入。不赞同,开发利用可能导致破坏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人工加工玛瑙,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罗布泊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成本高。 【解析】 【分析】 - 17 -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材料“天然本色的火山原石历经数百万年的风沙侵蚀打磨”说明,“葡萄干玛瑙”的形成与火山运动、风化和风力侵蚀有关。火山运动创造出原石结晶,新疆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大,风化作用强,原石风化后残留在戈壁,再经过风沙侵蚀打磨而成。 (2)“葡萄干玛瑙”产业化开发价值不高应与开发条件和市场需求有关。由材料可知,“葡萄干玛瑙”市深受收藏者青睐,因此本题应从开发条件考虑。分析材料可知,“葡萄干玛瑙”产量低且极为稀缺,分布分散,“玛瑙粒粒独一无二”,说明“葡萄干玛瑙”难以统一集中处理,加工处理难度大。因此新疆“葡萄干玛瑙”产业化开发价值不高。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赞同和不赞同均可,关键是给出令人信服理由。 若赞同,答理由时应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当地政府规划开发”。由材料可知,如今吐鲁番至哈密一带的“葡萄干玛瑙”几乎被“石农”(农闲时或长期以捡拾葡萄干玛瑙为生的人)捡拾殆尽。如果当地政府规划开发,可防止过度无序捡拾导致资源枯竭,稳定产量;有利于促进当地与“葡萄干玛瑙”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政府规划开发,可以实现对“葡萄干玛瑙”的深加工,加强宣传力度,有利于“葡萄干玛瑙”的品牌塑造和价值挖掘,稳定“石农”的收入。 若不赞同,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主要从“葡萄干玛瑙”的不可再生性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等方面考虑。“葡萄干玛瑙”是天然本色的火山原石历经数百万年的风沙侵蚀打磨,大量开发会导致资源迅速枯竭;罗布泊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成本高;人工加工玛瑙,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破坏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 - 17 - - 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