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同步导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6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同步导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6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时作业 6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选择题 1.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 的 X 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得出了遗传规律,摩尔根的果蝇杂 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 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DNA 的 X 光衍射实验为 DNA 模型的构 建奠定了基础,故选 C。 答案:C 2.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①②都要加热处理 B.③要将所有提取物与 R 型细菌共同培养 C.④的结果是只有 S 型或 R 型一种菌落 D.①④的结果可能是有 S 型、R 型两种菌落 解析:①过程是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和 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④过程后,可以培养出 S 型、R 型两种菌落; ②过程是分离出 S 型细菌的 D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需加热 处理,经③过程分别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经④过程后,可以培养出 S 型、R 型两种菌落或 R 型一种菌落。 答案:D 3.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艾弗里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B.用含 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即可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 C.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一段时间后离心,沉淀物的 放射性很高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足以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解析: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 物质,A 错误。噬菌体是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不能用培 养基直接培养,B 错误。35S 标记的是蛋白质,因为入侵时只有头部 的 DNA 进入细菌体内,上清液中放射性高,C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 菌实验只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故 D 正确。 答案:D 4.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T2 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 T2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解析:T2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只能侵 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 和增殖,A 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 T2 噬 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来 合成 mRNA 和蛋白质,B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 DNA 进入细 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 料、酶和 ATP,所以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 的核酸中,C 正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 RNA 病毒,T2 噬菌体是 DNA 病毒,因此二者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D 错误。 答案:C 5.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 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 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 35S 和 32P 及既不含 35S 也 不含 32P 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 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 来 D.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 中检测到放射性 解析: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需要分别标记,同时需 要遵循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A 正确;少量噬菌体未侵入会使上 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但不会太高,35S 标记时无影响,B 错误;搅 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分开,C 错误;用 32P 标记时,④ 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上清液中也会检测到少量放射性,D 错误。 答案:A 6.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都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 能有:①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 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解析:这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 分开,研究其各自的效应,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还运用了同位素 标记法。 答案:D 7.赫尔希与蔡斯用 32P 标记 T2 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 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 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独立研究 DNA 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了 DNA 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解析: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正常情况下是要进入细菌体内 传到子代噬菌体中。在培养过程中噬菌体在细菌体内会大量繁殖,离 心是为了使大肠杆菌沉淀,放射性主要在底部大肠杆菌体内的噬菌体 中,上层有放射性说明有部分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体内,或从大肠 杆菌中释放出来,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 升高,B 错误。 答案:B 8.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 R 型细菌的 1、2、3、 4 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蛋白质、多 糖、DNA 和 DNA 酶,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 R 型 细菌的是( ) A.2 和 3 B.1、2 和 3 C.2、3 和 4 D.1、2、3 和 4 解析:四支试管中都培养有 R 型细菌,加入 S 型细菌 DNA 的 1 号试管有部分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即 R 型细菌和 S 型细菌都 有,其余三支试管中都只有 R 型细菌。 答案:D 9.下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 种病原体( ) 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 RNA 遗传 B.可单独生存,通过蛋白质遗传 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 D.可单独生存,通过 RNA 遗传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这种病原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应为RNA 病毒,其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利用细胞内的营养及环境条件才能表现 出生命现象;由图解可知,该生物的 RNA 能将亲代病毒的特征遗传 给后代,而蛋白质不能,所以 RNA 是这种病原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A 1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证明 DNA 分子是遗传物质的 关键步骤是( ) ①噬菌体将自己的 DNA 注入细菌体内 ②噬菌体的 DNA 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 DNA 和蛋白质外 壳 ③新合成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 ④释放子代噬菌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题中①④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①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 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④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 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DNA 传递给后代的,从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C 11.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 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 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 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解析: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其中含放射性的噬菌 体释放出来,所以在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答案:A 12.(2019 年高考·江苏卷)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实验证实了 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可用 15N 代替 32P 标记 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 DNA 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解析:N 是蛋白质和 DNA 共有的元素,若用 15N 代替 32P 标记 噬菌体的 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A 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 外壳是由噬菌体的 DNA 在大肠杆菌体内编码的,B 错误;噬菌体的 DNA 合成的模板来自噬菌体自身的 DNA,而原料来自大肠杆菌,C 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D 错误。故选 C。 答案:C 13.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B.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C.在真核生物中,DNA 和 RNA 都是遗传物质,其中 DNA 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但 DNA 是遗传物质,病毒只含有 DNA 或 RNA 一种核酸,其含有的这种核 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总之,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即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14.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 论中合理的是( ) A.将两组噬菌体都用 32P 和 35S 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充分的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用 32P 和 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 养 解析:两组噬菌体分别用 32P 和 35S 标记后应分别侵染两组细菌, 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蛋白质没有 机会参与子代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故无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 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 正确;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能进行短时间保温,否则细菌裂解,子代 噬菌体释放出来后会影响实验结果,D 错误。 答案:C 二、综合题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后也重 复了相关实验,并提出了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配制培养基:加入琼胶或明胶以便形成固体培养基。 (1)重复实验:A 组实验接种正常 R 型菌;B 组接种正常 S 型菌; C 组接种加热杀死的 S 型菌;D 组接种加热杀死的 S 型菌和正常的 R 型菌的混合液。培养结果如下。 (2)实验结论及分析: ①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_,D 组出现的 S 型菌是 R 型菌变异的结果,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转化形成的 S 型菌和野 生型 S 型菌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观察 D 组实验结果后,有同学提出 D 组实验结果的出现可能 是实验时对 S 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造成的,根据__________组实验 结果即可否定此假设。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 S 型菌中存在着某种__________。 ④艾弗里等人研究发现 S 型菌中能促使 R 型菌转化的物质是 DNA。兴趣小组同学分析 S 型菌加热杀死后, S 型菌的 DNA 之所 以能进入 R 型菌,是因为 R 型菌应处于__________态。 解析:(2)实验结论及分析: ①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 ABC,D 组出现的 S 型菌是 R 型菌 变异的结果,该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转化形成的 S 型菌和野生型 S 型菌的遗传物质不相同。 ②观察 D 组实验结果后,有同学提出 D 组实验的结果出现可能 是实验时对 S 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造成的,根据 C 组实验结果即 可否定此假设。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 S 型菌中存在着某种转化因子。 ④艾弗里等人研究发现 S 型菌中能促使 R 型菌转化的物质是 DNA。兴趣小组同学分析 S 型菌加热杀死后, S 型菌的 DNA 之所 以能进入 R 型菌,是因为 R 型菌应处于感受态。 答案:(2)①ABC 基因重组 不相同 ②C ③转化因子 ④感受 16.根据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研究的科学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该实验是在格里菲 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 的化学成分。请据图回答: ①在对 R 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首先必须进行的工作是对 S 型 细菌的 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__________。 ②细菌转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量变异 (2)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 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①赫尔希和蔡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而不是标记在同一种噬菌体上,这其中蕴涵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图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______________的实 验操作。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__________。 A.细菌的 DNA 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 DNA 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 DNA 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 DNA 及噬菌体的氨基酸 解析:(1)①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只有将各种化学物质分离 并提纯后单独使用,才能确定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②S 型菌的 DNA 进入 R 型菌内,导致其转化,所以转化相当于基因工程,实质是发 生了基因重组。 (2)①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分离 DNA 和蛋白质,单独观察 其作用才能确定哪个是遗传物质。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所以是标记 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噬菌体,离心后在上清 液中。②合成蛋白质外壳的模板是噬菌体的 DNA,原料是细菌的氨 基酸。 答案:(1)①分离并提纯 ②B (2)①分离 DNA 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其作用 蛋白质外壳 ②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