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I卷综合题评分细则阅卷体会及审题与答题建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全国I卷综合题评分细则阅卷体会及审题与答题建议

‎2016高考全国I卷综合题评分细则、阅卷体会及审题与答题建议 一、试题 ‎【2016·新课标1】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l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l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图5‎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二、【评分标准】‎ ‎36. 24分 (1)(6分)【标准答案】: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2分)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2分)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2分)‎ ‎【补充说明】: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2分)中只答“高温”不得分。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答出“高温期湿度较高” 或“降水较多”或“雨热同期”,均可得2分。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2分),答出“寒潮影响较小”或“冬季气温较高”均得2分,只答出“气温较高”不得分。‎ ‎(2)(8分)【标准答案】:(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4分)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2分)冲积平原土壤肥沃。(2分)‎ ‎【补充说明】: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4分)中答出’排水良好’,或‘土壤不会过湿’;得2分,’答出;便于灌溉,或;不易受洪水侵袭;得2分。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2分)答出“土层深厚,得2分,冲积平原土壤肥沃。(2分),答成“土壤肥力高”也得2分 ‎(3)(6分)【标准答案】:(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2分),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2分)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2分)(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补充说明】: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2分),答成“接近茉莉花彻底”或“原料充足”,或“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或“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均得2分。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2分)只要答出“交通便利”即可得2分。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2分)(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答出“县城基础设施较好(完善)”或“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或“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均可得2分。‎ ‎(4)(4分)【标准答案】: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补充说明】: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答为“因地制宜”或“发展特色产业(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得2分。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答为“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或:“扩大生产规模”或“实行专业化生产”得2分。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答为“搞深加工”或“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或“增加附加值”得2分 ‎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37(1)(6分)【标准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3分)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3分)‎ ‎【补充说明】:“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3分)”,“山脉大致呈南北向”,只答出地形特点不得分;“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答为“迎风坡(东坡,或东南坡)降水多,背风坡(西坡,或西北坡)降水少”,得3分。‎ ‎“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3分)”,只答出地形特点不得分。‎ ‎(2)(10分)【标准答案】: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4分)‎ 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3分) 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分)‎ ‎【补充说明】:“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4分)”答出“纬度高”或“气温低”,得2分;答出“食物供应量少”或“植物少”得2分。“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空间小(3分)”,答出“适宜生存空间小”得3分。只答出区域差异大、气候差异大、地形复杂,或有火山均不得分。“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分)”,答出“冬季寒冷”或“生存条件恶劣(差)”得3分。‎ ‎(2)(6分)【标准答案】:‎ 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2分) 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2分)‎ 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2分)‎ ‎【补充说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2分)”,答为“地处河流附近”,或“熊的食物多(或鲑鱼多)”或“熊出没几率大”得2分。“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2分)”答为“山地地形”或“有森林”或“便于隐藏”得2分。“晴天较多,便于拍摄(2分)”,答为“降水较少”或“晴天较多”得2分。‎ ‎【最终评分标准】37(1)有关键词:“食物少”或“植物少”(4分);“冬季寒冷”或“气温低”或“气候恶劣”或“生存条件差”(3分);“生存空间小”或“栖息地小”(3分)‎ ‎37(3)有关键词:河流附近、熊的食物多、鲑鱼多、熊出没的几率大等得2分;关键词山地地形、森林、便于隐藏等得2分;关键词降水少、晴天多等得2分。 (两小题共16分,平均得分6.5分)‎ 三、综合题最后平均得分情况:‎ ‎36题(1、2)3.6分(14分),(3)2.1分(6分),(4)2分(4分)‎ ‎37题(1)0.6分(6分),(2、3)6.5分(16分) 42题 3.6分 (10分) ‎ ‎43题 5.8分 (10分) 44题 4.2分 (10分) ‎ 四、阅卷体会——发现问题 问题一:审题扣分。‎ ‎37(2) “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少的原因。” (10分)‎ ‎ 很多考生把重点放在因为植食性动物少,所以肉食性动物少上了,分析了很多,关键点没答上或没答全。‎ 问题二:不规范扣分 ‎1、答题区域规范 ‎ 2、语言的不规范 切忌用过于口语化的语言! 例如:37(2)食物少—— “粮食”、“吃的”均不得分 切记概念的准确性! ‎ 生存空间小——“生活空间”、“生长空间”、“生存范围”、“生存地区”等均不得分 问题三:无条理、错别字、卷面扣分 ‎——24个阅卷老师要批阅48万份试卷(双评),每人每天的阅卷量约2000多份,平均10秒钟左右阅一份卷(两个小题分值是16分)。‎ ‎——阅卷时明确规定:得分点中的关键词写错,不得分。‎ ‎——考生卷面字迹潦草看不清,漏失得分点。 ‎ 五、[解题建议------审题、答题技巧掌握在平时]‎ 一、审题训练:‎ ‎1、审分值 ‎2、审关键词 (包括中心词、限制词)在题干中重点标明,并写出解题思路。‎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1)、分值10分——一般答五条。‎ ‎2)、分析——有因有果,必须因果对应。‎ ‎3)、大型——食物需求量大 ‎4)、野生动物——人类活动少 ‎5)、植食性和肉食性动物均少——起因植物少 ‎6)、动物生长条件答题思路:食物、天敌、生存空间、生存环境方面 二、审材料训练 ‎1、文字信息——标明关键词,并写明获取到的信息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勘察加半岛——纬度高,气温低 ‎2)、北部苔原——气温低,生存条件差 ‎3)、南部森林——水分条件较好 ‎4)、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东、西向气温降水及组合差异显著 ‎5)、善捕鱼的熊多——鱼多、野生动物的食物非鱼 ‎2、图表信息 ‎1)、标明经纬度——纬度高,靠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 ‎2)、等高线——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 ‎3)、山脉大致南北走向——阻挡季风,东西降水差异 ‎4)、甲处为山地且位于南侧——生长森林,便于隐蔽 ‎5)、甲处附近有河流经过——动物水源地,出没几率大 六、【附】选考题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42.标准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4分)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2分)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2分)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分)‎ 补充说明:‎ 答出“莫干山有高质量的(或有特色的)民宿旅游产品”,得2分。‎ 答出“城市人群(高消费人群)有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或意愿”,或“有追求绿色生活的需求”,得2分。只答消费观念新或迎合市场需求,不得分。‎ 答成“客源多”,或“长三角经济发达”或“长三角收入高”,得2分。‎ 答成“莫干山靠近主要交通线”,或“莫干山靠近公路、铁路”,或“交通便捷(或交通便利,交通发达)”,得2分 ‎43.标准答案:‎ 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2分)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3分),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2分)‎ 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3分)‎ 补充说明:‎ 答出“堆积物深厚(或多、丰富)”,得2分。‎ 答为“冰川强烈消融”,或“冰川消融快”,或“冰川融水量大”,得3分。‎ 答出“降水丰沛(或多,丰富)”,得2分。‎ 答为“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或“狭窄的河谷,积累了巨大的能量”,或 “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得3分。‎ ‎44.标准答案:‎ 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7分)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3分)‎ 补充说明:‎ 答出“导致地下淡水咸化”,或“海水渗漏,污染地下水”,得3分。‎ 答出“附近表土盐碱化”,或“附近表土盐化”,或“附近表土盐渍化”,得3分。‎ 答成“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得1分。‎ ‎“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3分)”,答出“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或“废水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得3分。‎ ‎2016年高考地理考生失分问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一、考生失分问题分析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审题不清,答题方向性错误,没有领会题意,忽略题中关键词,思路跑偏,一旦发生,客观题必然失分,主观题很大可能判为零分卷。‎ 例1:第2组选择题中,关键信息就是材料中“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这一句话,如果忽略掉第4题和第5题就会失分。‎ 例2:第3组选择题中,第7题题干中“任一条”是关键,限定了一段相对静止的时间尺度,同样忽略掉就会看成长时间的动态变化,容易错选。‎ 例3:36(3)设问是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考查点是工业区位因素。依据材料,可以提取归纳出原料、市场、基础设施、交通等条件好,所以很多茶厂集聚在此。6分的题,分析其中3个要素就可以得满分了。难度小,可以说是送分题。但审题不清,经验主义,就容易误读,常见两种错误:①混淆了农业区位分析: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及种植历史经验等人文地理要素来分析了横县的茉莉花量多且质好,偏题。 ②错读工业集聚的意义:从节约运费、降低能耗、共享设施、集中治污等角度来分析了茶厂集聚的意义,问因答果。‎ ‎2、条理不清,表述不明 ‎①重复累赘,归纳不当 主观题表述啰嗦,概括能力差,同类项目重复出现,针对一个要素表述了好几条,或者不加总结直接抄写材料原文,造成的结果是长篇大论,但是疏漏太多,得分点的答中率低。‎ 例:36(3)回答为①接近茉莉花产地②茉莉花产量大③茉莉花品质优良④茉莉花种植面积大⑤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这就是典型的重复累赘,答了5条,但是说的都是“原料”这一个工业区位因素,也就只有这一个得分点了。‎ ‎②逻辑混乱,因果不符 答题思路没有逻辑性、层次性,因果关系理不顺,表述语无伦次。虽然今年对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的考查减少,对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的考查增多。但在自然地理分析类的主观题中,要求逻辑清楚,表述严谨,因果式答题。‎ 例:37(1)设问: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①因:地形+季风,果: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②因:海拔高差,果:海拔不同水热不同,垂直分异;契题因:地形,果:气候区域差异。因果关系清晰,因是得分点,果也是得分点。因果逻辑关系表述不清,或者压根表述错误,失分必然。‎ ‎③落脚不实,语焉不详 说话说半句,思考方向正确,但观点没有落脚到实处,没总结出关键词。‎ 例:37(2)设问勘察加为什么少大型动物,考查的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答题需从图文材料提取该岛自然地理特征,再进一步分析哪些特征不利于大型动物生存。图中经纬度、等高线,可以判读出该岛气候、地形特点,再继续分析对生物的影响。‎ 有的就单单描述了等高线数值及疏密,没有总结这个“表象”体现的“本质”是地形复杂,环境空间差别大,似乎沾到边了,但是没踩实,表述不到底。‎ ‎3、基础不稳,表达不准 ‎①概念不清,知识硬伤 地理语言表述要科学合理,尤其是分析自然现象并进行规律总结时要更精确用词。‎ 例:37(1)分析勘察加气候成因,根据其经纬度及海陆位置,描述大气运动时必然是分析东亚季风,表述为西风、信风肯定不合适,这是基础知识上的硬伤,属于常识性错误,不是考场上能规避的问题,需要高三整个复习阶段多下功夫扎实根基。‎ ‎②用词不准,词不达意 首要问题是表述的严重口语化,不使用地理学科语言。‎ 例1:36(3),表述“市场”这个区位因素时,花茶好喝,口感好,喜欢喝的人多,卖的好,这些表述都非常不规范,完全的口语化。‎ 例2:36(2),分析茉莉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时,有一个因素是防洪避洪,说防淹水、旱涝、流水、河水,都不合适。‎ 其次是看问题是要静态描述还是动态分析。‎ 例1:36(3),表述花茶市场广阔,说市场范围在扩大,积极开拓市场。‎ 例2:第1组选择题中,中心问题是陶瓷产业的发展变化,在空间维度上由景德镇到佛山市之间的往返,在时间维度上由明清时期到21世纪初期的跨越,说明了人文因素的变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这类试题突出要求考生对地理事象过程性的分析,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凸显了人文地理教学中对过程和阶段的核心要求。‎ 二、复习建议 ‎1、加强知识储备,随用随取 一轮复习中打好基础,扎实掌握地理学科主干知识,查漏补缺,完善知识储备,遇到考题可以尽快提取出相应的知识模块,减少出现常识性错误,避免知识硬伤。‎ 对自然地理来说规律性强,应该理清地理概念,弄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对人文地理来说抓“区位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对区域地理,应借助世界区域地图、中国区域地图,结合重要的经纬度、海陆位置、重要地理事物等辅助方法准确定位,再从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 ‎2、加强体系构建,知识迁移 知识不是独立的,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理解了每个原理,还是不够,要重视对知识的整和加工,不能像学习新课那样机械零散。先理解地理原理总结地理规律,如运动规律、分布规律、变化规律等,再结合日常生活和课本案例,运用简单原理分析复杂问题。这个过程里需要对知识再加工,构建知识体系,具体可以:‎ ‎①对每一模块的知识就其表像特征、成因、影响意义、实例几方面整理清楚,列出知识系统表。‎ ‎②比较类似知识之间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要设计比较项目,列出比较表,如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中心内容比较、综合比较等。以便更精确的掌握易混淆的知识点。‎ ‎③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间也有联系,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更是联系紧密,地理模块知识间有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多向联系,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等。多思考分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列出结构式或关系式,构建出体系,举一反三就轻而易举了。‎ ‎④原理理解透彻,知识体系构建,以此为基础,通过已有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迁移。‎ ‎3、加强审题读题,切题扣题 地理高考过程中,审题是第一步,是关键,审题主要包括读文字和读图。‎ 读材料及题干的文字部分,注意筛选材料中的关键点,及题干中的“题眼”,材料中会透露答题角度,题干中会提示考查倾向。另外高三二轮复习时试题练习量大,导致后期学生做题太多,有部分思维定势,大眼一看觉得是自己练过的那个题型,犯经验主义错误。实际上设问中变换两个词语就可以完全变成另一个问题。所以尤其需要仔细读设问,弄清楚到底问的是什么。‎ 地理试卷上读图分析题所占比重很大,这类题型主要考查空间概念、筛选信息、分析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地图,多读图、识图、填图、画图、用图,学习用地图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识记、理解、运用地理知识,要重视图图、图表、图文之间的相互转化。‎ 审清楚题目,就紧扣问题简要回答,不重复不累赘,不能为了凑字数凑条目,想到什么就答什么。阅卷时是看得分点给分的,虽然多答了不扣分,但是答多了不必要的东西,容易思维混乱,漏掉关键点。‎ ‎4、加强归纳总结,精确表述 这里主要是说综合题的练习,复习过程中做试卷时要善于总结题型,如描述类问题一般怎么答,分析类问题从哪些角度思考,评价影响类的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比类从什么方面入手等等,每类问题都总结出大致的思路,实战中再根据题中区域及材料的实际加以灵活分析。‎ 平时练习考试后的总结反思比考试本身意义更大,对照答案,首先反思自己的思维偏差,其次学习文字表述,怎样才能更简要更准确的接近答案。尤其是思路正确时更要学习怎么表述能拿满分,先从模仿参考答案开始,慢慢就可以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述方式,越来越向参考答案靠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