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阶段检测(三) 历史(选修)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周官》 (周)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史记》 A. 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 B. 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C. 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 D. 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但是具体面积的大小从题干中无法看出,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述,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没有涉及疆域的信息,排除A。西周实行分封制,天主对地方的控制力有限,排除B。材料强调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没有涉及诸侯势力强大,排除D。 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 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C;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信息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3. 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 D.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答案】B 【解析】 材料“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可知,该选官制度选拔的官员与个人的出身有关,这与血缘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宗族观念,故B项正确;嫡长子继承是权利和财产的继承原则,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根据才能任命,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强调的是个人出身,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的影响,无法体现分封制的影响,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的分析理解,结合宗法制的特点分析即可解答。 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D.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答案】C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对异姓诸侯王通过联姻的方式加以笼络,体现了其利用血缘关系巩固统治的特征,C符合题意;西周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AB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姻亲关系笼络异姓诸侯,而不是打击,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西周政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的理解和掌握,依据材料归纳出西周政治的特点。 5.《左传》中记载:楚子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遂罢之。”这段史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分封制已经瓦解 B. 楚国赢得周王室的尊重 C. 周王室以德治国 D. 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 【答案】D 【解析】 【详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据材料中“观兵于周疆”“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得知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想取而代之,故D项正确。 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而楚王问鼎反映了分封制有所瓦解,而并不是已经瓦解,故A项排除;据“周德虽衰,天命未改”可得出周天子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故B项排除;周王室以德治国与题意无关,故C项排除; 6.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 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员,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而是强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B。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排除D。 7.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由此可见,秦朝 A. 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C. 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 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结合所学,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任免,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正确;A表述太绝对,错误;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 表格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更不能反映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D;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体现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排除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中央集权加强。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西汉王朝初期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是此后王国势力膨胀,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基本解决王国问题,有利于实行“大一统”。本题的干扰项为A项,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应是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应对内忧外患,因此还是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9.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政府办事能力 B. 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 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D.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样做是为了分割相权,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D项正确。A项、C项,不是分割相权的根本目的,故A、C两项均错误。B项,减少皇帝决策失误是三省六部制的作用,而题干表述的是在三省之外任命其他官员为相的目的,选项与题干所述不符。故B项错误。 10.据《川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借故敕惩治他,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署,遂说:“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对这一故事的阐释,正确的是 A. 武则天时期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 B. 唐代三省六部制有效限制、约束了皇权 C. 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 D. 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体现宰相刘伟之对武则天下敕惩治他的的驳斥,并未体现相权高于皇权,所以A项错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本质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B项说法错误。唐代敕文的发布需要中书省的起草诏令与门下省的封驳审议,而武则天直接发布诏令是违制的,故C项正确。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须经中书门下批准是不对的,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代三省六部的运行体制是先由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其次门下省负责审议,审议通过的诏令交由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再安排由具体负责各种政务的六部直接执行。材料从学生对三省六部职责内容的了解角度进行考查,不仅能起到强化对三省六部体制的理解,明确权力的运行,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智慧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理解。与此相关的内容还有科举制的具体信息也应该被学生所关注。 11.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由此可见,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 A. 完善了选拔人才机制 B.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 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 D. 阻滞社会阶层流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得出这一制度完善了选拔人才机制,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道德水平,排除C项。这一制度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D项。 1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 B. 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 C. 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 D. 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说明在赋予中正官选人方面较大权力的同时,也负有较大的责任,以此保证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的公平性。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B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正官在选官过程中的作用,排除C项。 点睛: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的内容,与教材认为只需依靠门第、表现出明显不公平不一样的是,从材料来看,九品中正制在选官方面也有一定的公平性。这种类型的试题必须根据材料内容作出选择。 13.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人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 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 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 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 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在北宋通过科举做官的平民阶层越来越多,与宋代科举制的改革扩大增加选举名额等有关,说明了选官制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B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平民官员比重增加,不能得出是否优秀的结论,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人数的激增,阐述的是官员来源的构成,C不正确;科举制没有对贵族子弟进行限制,D不正确。 点睛: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打破了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得身份地位比较低下的平民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当官,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14.唐代贡士如果通过科举考试,仅取得进士及第或者明经及第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出现了“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据此可知唐代科举 A. 摒除门第间的差距 B. 促进社会阶级流动 C. 世族权门仍占优势 D. 选拔标准客观公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奔六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豪门世族把持科举考试,说明世族权门仍占优势,故D项正确;材料中势门子弟,交相酬醉,而寒门俊造,十奔六七,说明没有摒除门第间的差距,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阶级流动,而是强调世故权门在唐代科举中仍占优势,排除B;C项选拔标准客观公正的说法,与材料出现的世族权门持科举考试的现象不符,排除。 15.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 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 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 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C 【解析】 由“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可以看出行省制体现出中央机构的特点;由“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可以看出行省是地方权力机构;综合上述可以看出行省制具有双重性的权力结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行省制体现的是中央集权;B项说法错误,与“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不符;D项说法本身错误。 16. 如图,元政府设置了一个东西延伸的带状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将两个大的蒙古都万户府重兵驻扎于此。另外,又将秦岭、汉中、北川的险地划归陕西行省,也驻有一个蒙古都万户府。元政府上述做法的目的不包括 A. 保障首都安全 B. 就近指挥,防止江南四行省反抗 C. 实现以北制南 D. 以山川形便划行省界,防止割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文材料可知,元朝设立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并驻扎重兵是为了保障首都大都的安全,防止江南四行省反抗,体现元朝统治者“以北制南”的政策。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17.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 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 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 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D. 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行省是中书省的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故选A;行省指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并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能彻底解决,排除B;行省制是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的重大发展而非笼统继承,排除C。秦朝的郡县制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排除D。 18.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 A. 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 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 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 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不能说明专权现象严重,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B项错误;即使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也不是题中的“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材料中“专命内阁条旨”表明参与国事决策,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 19.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至四五票,而不是皇帝亲自票拟批出。以下内容与材料符合的是 A. 票拟对谕旨形成有一定约束力 B. 票拟使内阁取得等同宰相的权力 C. 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与决策机构 D. 内阁是明太祖基于政务繁冗而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可知,票拟对皇帝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A正确;内阁是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并非正式的中央机构,不可能取得等同宰相的权力,B错误;内阁没有决策权,C错误;明成祖设立内阁,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结合所学明朝内阁的职权、性质分析解答。 20.“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A. 传达皇帝旨意 B. 参与行政决策 C. 总领全国政务 D. 负责监察百官 【答案】A 【解析】 根据“廷寄”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结合所学可知,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选A;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其中,21题12分,22题14分,23题14分,24题10分,25题各10分。根据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变迁集中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四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成割据独立之势。坚持二级制政区是统治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 材料二 为避免重蹈前代覆辙,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以后,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沿革行政区划的举措,概括东汉至唐末行政区划层级演变中的突出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行政区划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基本规律。 【答案】(1)举措:仿秦实行郡县制;增加郡政区数量;分封诸侯王,郡国并行;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 问题:二级制到三级制反复循环;监察区演变为高一级行政区。 (2)创新:虚化高层政区;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 原因: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实权:中央政府牢牢控制行省权力。 (3)基本规律:加强中央集权是主因;县级政区保持相对稳定;沿袭前代制度损益变革。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可知西汉设立郡县制和增加郡政区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四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可知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 根据材料“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可知存在的问题是监察区演变为高一级行政区。根据材料“坚持二级制政区是统治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可知二级制到三级制反复循环。 (2)根据材料“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可知宋朝创新虚化高层政区;根据材料“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可知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能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行省拥有较大的权力,另外一个是中央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 (3)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到元代的行省制说明加强中央集权是主旋律;在前代的基础有所变革和县级行政区划保持相对稳定。 22.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伴随着宰相权力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自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 材料二 唐朝在遇到重大或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以上材料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元代的丞相很跋扈,这给朱元璋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饱经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变成对能力不凡的开国元勋们的猜忌防范,终于使他决定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死后,没有丞相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给他的后代们带来巨大的麻烦。 ——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 (2)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的观点。 (3)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 【答案】(1)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2)三省宰相共同议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实施);宰相拥有较大决定权;皇帝批准决策:决策需要统治集团的支持与参与。 (3)原因:元朝丞相跋扈的教训;出生社会底层的自卑;胡惟庸之狱。 (4)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回答。 (2)依据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机构以及决策方式回答即可。 (3)依据材料三“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的信息归纳回答。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考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创立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 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 (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 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3)侧重点:课绩侧重实绩;考察力求准确。 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可知儒生参政注重品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察举制推行的原因。根据材料“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可知东汉察举制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结合材料“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可知又增加了考试环节。 (2)根据材料“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可知,科举制体现出公开性和公正性。关于科举制是中国选官制度的进步需要结合科举制的影响来进行作答。 (3)根据材料可知“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宋朝对官员的课绩考核注重实绩,根据材料“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可知考查力求准确。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意义结合材料可知需要从选贤任能、公平公正、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核制度等角度分析。 24.康熙和华盛顿是17、18世纪杰出的政治家,都对本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 ——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回顾清朝的历史,康熙帝无疑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他启动了康乾盛世之门,把一个纷乱而残破的中国引向大治,真正开创了一个空前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新时代。 ——据《清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为“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所做的努力。 (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的贡献。后人对康熙的认识有两种:①康熙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②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历史机遇,因循误国。请结合18世纪中西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予以说明观点②(只有认识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 【答案】(1)实践:华盛顿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建立美利坚合众国;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拒绝当国王;不当终身总统。 (2)贡献:康乾盛世的开启者 侧重分析①: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两江一岛是中国领土,维护边界稳定和国家主权。 侧重分析②:政治:中国:加强封建君主专制;西方: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中国: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西方: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解析】 【详解】(1)从材料“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可以归纳出华盛顿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建立美利坚合众国的信息;结合他的生平,从制定1787年宪法和担任总统等角度展开。 (2)第一小问,从材料“他启动了康乾盛世之门”可以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18世纪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而同时期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代议制在欧洲纷纷建立,然后学生应该根据题意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别展开阐述。 【点睛】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结合人物的活动,从时代背景出发,才能对历史人物有客观正确的认识。 25.甘地反工业主义思想是20世纪世界反现代化思潮中的重要流派。阅读材料: 材料 印度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甘地从童年时代起便深受印度教教义的影响。在西方期间,他作为一个有色人种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甘地说在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家鲁金斯的著作里“发现了它反映着我自己的一切最深切的信念”,“种地的人和做手工的人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生活”。甘地悲愤地宣布,英国运走了印度的棉花,又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纺车。甘地说:“除了小纺轮上的小纺锤,我那简单的头脑别无所求。”他提出每个村社都应成为自给自足的单位,村社经济能够避免西方国家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造成的加重对国内人民剥削的趋势。 ——甘地《印度自治》等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反工业化思想的渊源及其主要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是如何实践反工业化思想的,简评他的反工业化思想。 【答案】(1)渊源: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吸收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家的某些思想;甘地在西方的体验;西方工业化的弊端暴露。内容:批判英国的殖民统治;提倡手工纺织;建立自给自足的村社。 (2)实践:抵制英货;开展手纺车运动,鼓励家庭纺织;开展食盐运动,自制食盐。 简评:鼓起了印度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信心和勇气;对西方工业文明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 【解析】 【详解】(1)渊源:根据“印度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甘地从童年时代起便深受印度教教义的影响。”“在西方期间,他作为一个有色人种受到了严重的歧视。”“英国运走了印度的棉花,又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纺车”可得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吸收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家的某些思想;甘地在西方的体验;西方工业化的弊端暴露。内容:根据材料“他提出每个村社都应成为自给自足的单位,村社经济能够避免西方国家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造成的加重对国内人民剥削的趋势。”结合所学得出批判英国的殖民统治;提倡手工纺织;建立自给自足的村社。 (2)实践:结合所学可知其实践活动有抵制英货;开展手纺车运动,鼓励家庭纺织;开展食盐运动,自制食盐。简评:可从鼓励民族独立、对西方的认识等角度概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