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宝应县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说明:二轮复习材料是集中县内部分骨干教师共同研制 而成,内容按知识板块编制,有梯度。请各位教师根据本班 情况对知识、题目进行选择使用。 光 一、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1、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是指光可以在其中通过的传播的透明物质, 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光在真空 中传播速度是 3.0× 810 m/s。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传播稍慢一点,在水中每秒传播 的距离约是真空中的 3/4。总之,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定相同。通常情况,光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以 3.0× 810 m/s。 2、2、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可包括两点: (一)、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 侧。可记作:“三线共面,法(线)居中间。” (二)、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见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是要明确以下几点: (1)、反射角、入射角都是指各自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切不可当作它们与镜面的 夹角,当成入射角和反射角。 (2)、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 线也靠近法线。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即平面镜上,法线与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 0°, 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这就是说,若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 到镜面上,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 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什么是虚像呢?以发光点为例,它射出的光线经镜子反射(或折射)后,反射(或折 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光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这个实 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叫做发光点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 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呢?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但人们往往以为 像“变大”了,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以为汽 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4、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5、正确理解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里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别的透 明物质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对上述规律有几点注意: (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和界面的夹角。同样,折射角是折射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是和界面的夹角。 (2)、光线射向两种透明物质分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3)、光垂直射向两种透明物质界面时,通过分界面后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时光线 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零度。 (4)、光从空气射入透明物质时,如果增大或缩小入射角,折射角就随着增大或减小。 光从透明物质射入空气时,如果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但如果增 大到某一角度时,入射光线会发生全部反射现象,这时没有折射光线。 (5)、折射现象的光路是可逆的。 6、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有三种方法可供采用 (1)、凸透镜的应用加以记忆。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 成的。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列表将物距、像的情况和应用填入表格内,见下表。 (3)、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用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即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即物距 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实像总是异侧 A B P E C D 图乙 BA C D A' C' F 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物的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凸 透 镜 U=∞ (平行光) V=f 像 与 物 异 侧 成一点 测定焦距 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 照相机,眼睛 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 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 幻灯,电影机 U=f V=∞ 同 侧 不成像 探照灯的透镜 Uf 放大、正立、虚像 放大镜 凹 透 镜 物在镜前任意处 VV 实 ∴铁球是空心的。 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V=V 球-V 实=40cm3-20cm3=20cm3 例 6 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  酒精=0.8g/c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 8g 酒精。若将该 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解:因为金属块的体积是一定的把金属块先后放进酒精和水中,它溢出酒精和水的体 积相同,根据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跟它们的密度成正比。 即: 酒精 水 酒精 水   m m gg cmg cmgmm 108 /8.0 /0.1 3 3  酒精 酒精 水 水   溢出水的质量是 10g。 例 7 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 1.1×103kg/m3,现在配制了 0.5dm3 的盐水,称得盐 水的质量是 0.6kg。这种盐水合不合要求?若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解:先求配好的盐水密度 m=0.6kg V=0.5dm3=0.5×10-3m3 ∴ 33 33 /102.1 105.0 6.0 mkg m kg V m     然后与给定的密度相比较  >  给,所以应加水,设加的水体积为 V 水,其质量为 m 水=  水 V 水 由 水 水水 水 水 给 VV Vm VV mm     则 水 水 Vm Vmkgkgmkg    33 33 33 105.0 /100.16.0/101.1 得 1.1×103kg/m3(0.5×10-3m+V 水)=0.6kg+1.0×103kg/m3·V 水 V 水=0.5×10-3m3 ∴m 水=  水 V 水=1.0×103kg/m3×0.5×10-3m3=0.5kg 例 8 一只空瓶质量是 100g,装满水后,瓶水的总质量是 600g;现改装某种液体,装满后, 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50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解: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因此,装满水或某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跟水的体积相等, 利用水的质量和密度求出瓶中水的体积,液体的体积就可知,再用密度公式就可算出液 体的密度。 m 水=600g-100g=500g V 水= 3 3 500 /1 500 cm cmg gm  水 水  ∵V 液=V 水 ∴V 液=500cm3 m 液=500g-100g=400g 3/8.050 400 cmgcm g V m  液 液 液 例 9 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欲测量它的密度,所需哪些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 解:实验所需器材:天平、量筒、细绳、铁块、水、砝码、蜡块。 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量出蜡块的质量 m。 (2)往量筒中注入一定数量的水,将用细线系住的铁块放入水中,记下此时的水面 高度 h1(可测出铁块与水的体积 V1) (3)松开用同一根线系住的石蜡块,使石蜡块完全浸入水中,记下此时的水面高度 h2(可测出铁块、蜡块、水的体积 V2) (4)将数据代入公式 12 VV m  ,即可求出石蜡块的密度  。 如果测量密度较大的石块、铁块密度,可通过将物体放入水中使水面上升的结果,直 接测出该液体的体积。 例 10 用人造大理石做厨房的橱柜台面,其环保性优于天然大理石,但人造大理石的硬度 不如天然大理石,因此台面容易造成划痕。你观察过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吗?如何对它们 的硬度进行比较?这种台面应该怎样保护? 解析:可以用金属类的清洁球摩擦小块天然大理石和人造大理石,通过比较它们的表 面划痕情况来比较硬度。使用这种环保型的台面,不宜用金属球之类的清洁物品进行擦 拭,适合于使用清洁液以及软布对台面进行清理。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地球上用弹簧秤某物体的读数为 98N,若在月球上用天平称量该物体时,其数据应为 ( ) A.98kg B.10kg C.10N D.98N 2.四个一样大小等质量的空心小球,它们分别是铝、铜、铁和铅做成的,其空心部分的 体积是 ( ) A.铝的最小 B.铜的最小 C.铁的最小 D.铅的最小 3.某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半支,则下列正确的是 ( ) A.其质量减半,但密度未改变 B.其密度减半,因为质量减半 C.质量和密度均减半了 D.密度改变了,因为质量和体积都改变了 4.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 100g 的盐水、酒精和水,比较它们的液面,液面最高的是 ( ) A.盐水 B.酒精 C.水 D.无法判断 5.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气密度约为 1.29kg/cm3) ( ) A.3.0kg B.30kg C.300kg D.3000kg 6.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在甲、 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 )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 7.在调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中,分别放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 M 和 N,天平 失去了平衡,指针向左偏,比较 M 与 N 的密度 ( ) A.  M>  N B.  M=  N C.  M<  N D.无法判断 8.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3:4,体积之比是 4:5,则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 0 1 2 3 4 5 克 A.3:5 B.3:4 C.5:3 D.4:3 9.最多能装下 1 千克水的瓶子,也能装 1 千克的 ( ) (  水<  硫酸,  水>  酒精,  水>  汽油) A.酒精 B.汽油 C.硫酸 D.都可以装进去 10.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 ( ) A.0.005m3 B.0.05m3 C.0.5m3 D.5m3 11.有甲、乙、丙三个铝球,其体积之比是 1:2:3,下面说法正确的 ( ) A.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1:2:3,质量之比是 1:2:3 B.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3:2:1,质量之比是 3:2:1 C.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1:1:1,质量之比是 1:2:3 D.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1:1:1,质量之比无法确定。 12.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 1.5×104mg 的物体可能是 ( ) A.你的电脑 B.你的课桌 C.你的钢笔 D.你的质量 13.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  甲和  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一个合 金物体,它的密度 ( ) A. 2 乙甲   B. 乙甲 乙甲    C. 乙甲 乙甲    2 D. )(2 乙甲 乙甲    14.环保型住宅多数使用双层中空玻璃替代传统玻璃窗中的单层玻璃,这样做的好处是 ( ) A.具有更强的安全性 B.具有更强的拉伸性 C.具有更强的透光性 D.具有更优良的保温、隔音性 15.材料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若撤去外力后,形变随即消失,恢复原来形状和 尺寸的性质叫做弹性,这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金属、陶瓷、花岗石、报纸这些材料中,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弹性较好的是 ( ) A.金属 B.陶瓷 C.花岗石 D.报纸 16.通常家用电路的电线用铜做导电体,而不用铁,这主要是考虑金属的 ( ) A.柔韧性 B.导热性 C.防辐射性 D.导电性 二、填空 1.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而改变,在实验室里常用 ____________测量物体质量。 2.写出你知道的一些物质的物理属性,如状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用已调整好的托盘天平测量五分硬币的质量,将 5 枚五分硬币放 在天平的左盘内,右盘内放 5g 砝码,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见右图 所示,此时天平的横梁平衡,则游码所对应的刻度所示质量为___________g,一枚五分 硬币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4.一块金属的质量为 8.1×103kg,它的体积是 3m3,则这金属的密度是______;若将它截 去一半,则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___,密度为___________。 甲 乙 丙 205 克 克 克 2 克20 5 克50 克 50 40 5.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三个试管中, 如图所示,试管甲装的是_ _,试管乙装的是______试管丙装的 是__ _(  酒精=0.8×103kg/m3,  硫酸=1.8×103kg/m3) 6.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 1:3,质量之比为 3:1,则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 7.观察量筒或量杯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__________相平,量筒或量杯里液面 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凹形的___________为准,若量筒或量杯里液面是凸形的,观察 时要以凸形的_________为准。 8.往甲、乙、丙三个同样的量筒里分别倒入等量的水,将同样质量的铝块、铜块、铅块 分别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量筒中,若水没有溢出,则三个量筒水位由低到高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钢筋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类材料,考虑到桥墩的坚韧性,应选用_________,而 考虑到桥梁桥面的抗疲劳性,应选用_____________。 三、实验 图中是某次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情况,请你根据下图填写下列表格。 玻璃杯和盐水总质量 (g) 玻璃杯质量 (g) 盐水质量 (g) 盐水体积 (cm3) 盐水的密度 (kg/m3) 四、计算 1. 已知每个木模的质量 m 木=5.6kg,木头的密度  木=0.7×103kg/m3。现某厂用这个木模 浇铸铁铸件 100 个,需要熔化多少铁? 2. 一只小瓶装满水时质量 m1=32g,装满酒精时的质量 m2=28g,求这只小瓶的质量 m 瓶 和容积 V(  酒精=0.8×108kg/m3) 五、应用与设计 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 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 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 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 中水的质量为 9 kg,那么,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第三单元 力 运动和力 【考点聚焦】 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3.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方向。 4.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 5.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 6.知道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 7.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8.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 义。 【呈现形式】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应用联系密切,是中考重要的考查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 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题题型出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可能会以实验题出现,考查的 重点是将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其运动情况的结合,复习时要求会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其 运动情况,或者是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其受力情况。主要考查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 理解和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1、初步建立力的概念,日常生活中推、拉、提、压都是力的作用,要产生这种作用 必须有物体存在,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注意三个方面(1)力是由物体产生的, 发生力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孤立的 一个物体不会出现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 力的作用,前者叫这个力的受力物体,后者叫这个力的施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在发生力的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同时受到了力的作用,它们是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3)当物体之间发生了作用才会产生力,例如,推、拉、提、压、 吸引、排斥、碰撞、摩擦,物体间没有发生作用就没有力的产生.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力的图示:(1)根据力的大小选定合适的标度(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 线段的长度与选的标度成正比,线段上要加上刻度(3)线段的末端加箭头以示力的方向.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又 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为平衡力。在具体问题上要着重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免混淆. 区分的根本在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平衡力是作用于同一物体的. 5、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 (1)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 基本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同,二者不可混淆。 49牛 O F=98牛 o G=196牛 30 A B (3)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力有三要 素,而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惯性只有大小,物体惯性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 物体惯性大。 6、物体受到两个互相平衡的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究竟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原来的起始状态决定。 力不是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例题选讲】 例 1 一个质量是 20kg 的小车受到与水平地面成 30°角向右上方的力,拉力的大小是 98N, 作出此车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图示. 解:受力物体是小车,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上, 设图中 O 点,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是 G=mg=20kg×9.8N/kg=196N, 拉力 F 作用在小车上,我们也可视作在重心上,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30°角,大小为 98N。根据这两个力的大小可选标准长度为 49N 再 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画出上图. 例 2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书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受的支持力和书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受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应选 C。 书本受的支持力和书受的重力都作用在书本上, A 中的吸引力和重力分别作用在地 球和书本上,所以不可能是平衡力。B 中的支持力和压力分别作用在书本和桌面上,所 以也不可能是平衡力。D 中的重力和压力分别作用在书本和桌面上,也不是同一物体, 其方向也不相反,因此不是平衡力. 例 3 两个力的合力总大于原来的每一个力,这话对不对?两个平衡力的合力是多少? 答:根据力的合成的原理,如果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的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差,这 时合力总比其中较大的一个力小,因此“合力总大于原来的每一个力”这句话不对,当 二力平衡时,它们的合力 F=F1-F2=0. 例 4 常见的摩擦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答:常见的摩擦有三种,(1)静摩擦;(2)滑动摩擦;(3)滚动摩擦. 静摩擦是指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例如,我们用不太大的 力推桌子, 子没有动,这是因为桌子和地面间存在着静摩擦。又如 图中所示,物体 A 放在倾斜的传送带 B 的上面,并随 B 一起运动, 这时 A、B 仍保持相对静止,它们间的摩擦也是静摩擦. 滑动摩擦是指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例如,钢笔尖在 上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 滚动摩擦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例如滚动轴承中的 珠在轴承内滚动时的摩擦.车轮在地面滚动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例 5 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 A.子弹受到火药燃烧产生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惯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解:正确答案是 C 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跟高温高压的燃气之间脱离了接触。因此子弹不再受到推力的 作用,惯力是主观忆造的。实际上“惯力”并不存在,子弹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 具有惯性,又因为惯性不是力,用物体的惯性跟受到的阻力相比较,是不对的,这道题 的答案应选 C。 例 6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小车沿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就必须有一个水平推力作用;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这推力突然撤去,小车就慢慢停下来,由此说明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 或推持运动的原因对不对? 答:上述说法是错的,小车沿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它是受平衡力作用的结果,除了 受一个水平推力外,还有一个地面对车子的摩擦力。推力突然撤去,小车不是不再受力 作用,而是在摩擦力作用下,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车速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所以 这一情况并不说明“力是产生运动或维持运动的原因”,正好说明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 原因,它们符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例 7 有两个鸡蛋,一个生的一个熟的,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 转动则( ) A.生鸡蛋很快停止运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B.熟鸡蛋很快停止运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运动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才停止运动 解析:此题关键问题是通过求异的方法,找到声鸡蛋和熟鸡蛋的区别,声鸡蛋里装的 是液体,里面的液体与外面的蛋壳是分层的,运动起来不能同步,造成里、外层之间产 生阻碍鸡蛋旋转的阻力,熟鸡蛋的蛋青、蛋黄凝固成固体,因此,运动起来是一个整体, 内部没有阻力,故熟鸡蛋旋转起来很难停下来。所以本题选 A。 【专题练习】 一、选择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C.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的原因 2、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B、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 50牛 A 25牛 50牛 25牛 B 50牛 50牛 C 50牛 20牛 30牛 D 50牛 C、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4、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是 (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5、关于二力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悬挂在绳上静止的小球,绳对小球拉力和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推桌子,桌子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和桌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人无法走路 B、火柴头难以划燃 C、老师仍能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D、自行车刹车失灵 7、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8、在水平路面上,小车在 52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东行驶,此时它受到的阻力为 480N. 那么小车所受的合力大小与方向是 ( ) A、1000N,向东 B、1000N,向西 C、40N,向东 D、40N,向西 9、从正在匀速下降的载人氢气球中掉下一重物(不计空气摩擦阻力),此后该氢气球的运 动情况是 ( ) A.先减速下降后上升 B.立即上升 C.继续匀速下降 D.静止不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力也越大。 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 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11、机动车、驾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可 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 ) A.突然启动 B.车速太快 C.紧急刹车 D.车速太慢 12、一辆汽车正在做直线运动,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 7200N,则这辆 汽车受到的阻力 ( ) A.大于 7200N B.等于 7200N C.小于 7200N D.无法判断 13、下列图中,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的是( ) 14、重 500N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水平拉力是 240N,则这个物体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 A.240N B.500N C.260N D.740N 二、填空 1、瓶子落在地板上碎了,对瓶子来说,地板是________物体,瓶子是_____物体,若对地 板来说,瓶子是________物体,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 2、重力是由于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总是________。 3、一个人体检时站在磅秤上,秤的示数是 50kg,这时秤受到人对它的压力大小是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 4、物体重 1200N,下列几种情况下,起重机钢绳对物体的拉力各是多大? (1)物体吊在空中静止,拉力是_________N. (2)物体以 2m/s 匀速上升时,拉力是_________N. 5、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 8N,12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是_____N,若这两个力 方向相反,则两力合力为________N. 6、汽车轮胎表面制成凹凸的花纹形状,这是通过_______来增大摩擦,在机器的轴承的加 入润滑油是为_________摩擦。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因增大了闸皮与车轮闸的 _________,而增大了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7、水平桌面放一本书,书的重力为 G,书对桌面的压力为 F,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为 N,这 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力中________和________ 是一对平衡力;________和______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了,小车将做______运动, 这时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力大小为___________。 9、一个物体的质量是 5kg,当把它吊在空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N,若使 它以 1m/s 速度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__N。 10、当马拉着载有 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 拉力是 500N,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 的货物卸下了 5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增大 /减小/不变) 11、原来静止的汽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__倾倒,原来运动着的汽车突然 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_倾倒;沿直线运动的汽车突然向右转弯时,车上的乘 客会向_______倾倒,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_________。 12、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两个力一定相互________,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愤激 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 数为 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 20m/s 时,托盘测力 计的示数为 7N,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 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的大小为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 三、作图题: 1、木箱受到水平向右且偏向上方 30°的 75N 拉力作用,试在图上画出拉力. 2、有一个长方形小纸箱放在手扶电梯上随着电梯匀速上升,请画出小纸箱所受重力和支 持力的示意图 四、解答题 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 实验数据如下: (1) 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华作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记录的是一辆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公路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某司机的反应 距离(司机发现问题到开始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和制动距离(汽车从开始制 动到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 速度/km·h-1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 40 7 7 8 11 50 9 9 13 17 60 11 11 20 26 80 15 15 34 40 100 19 19 54 66 (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 汽车制动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分析结果,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25牛 热 学 专 题 内 能 一、 中考回顾与展望 内能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不仅仅单独考查,还与电学、力学综合一起进行考查.主 要题型有选择题与填空题,还有少量热量的计算题和与力、电的综合计算题.内能部分试 题主要在生活应用领域里体现情景的开放,在改变内能的方法上体现过程的开放,在应用 热量公式进行分析判断时体现思维方法的开放。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应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生活中的现象;区分内能与机械能;判断实际生活中物体内能发生了改变是采用哪种方法; 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生活实例中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判断内能、热量、温 度这三个物理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比热是物质的特性进行判断;水的比热较大在实际生 活中应用;根据热量计算公式计算物体吸、放热,进行大小比较和比值判断;结合热值的 概念,计算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燃烧过程与吸热的综合;判断内燃机工作过程中能量 的转化及汽油机、柴油机的区别;根据热机效率的意义,录求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内能 部分的知识点较多,应当在开放性试题中注意理清,灵活运用。 考点预测: 1.热量的计算,尤其是下面几个公式的应用:Q 吸= Q 放,Q 放=mq,Q=cm△t 等,此外还与电学中焦耳定律综合在一起进行热量计算. 2.内能的概念理解、分子运动论的内容、内能的性质及改变途径、比热的概念理解. 3.内能的应用途径,尤其是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内燃机的相关计算. 4.内能与其它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过程. 二、 教学建议: 1.深刻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它与内能概念的内在联系,区分内能与机械能的 本质差别,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理解内能的改变途径与我们对内能的利用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3.理解热传递的条件,能熟练地进行热量的计算,能熟练地运用公式 Q 吸= Q 放, Q=cm△t,Q 放=mq,这里需要进行一定量的热量计算题的训练. 4.了解四冲程内燃机的结构与工作过程,能判断其中能量转化和冲程状态. 5.理解热机效率的含义并能进行计算. 6.注重应用能量转化和守衡定律。 三、 典型例题: 【例 1】.(荆州市·2004)一物理兴趣小组在对温度、热量和内能进行讨论时,有下面几种 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保持不变 分析 考查概念的理解.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够说物体所含的热量多,只能说吸收多少热量,或放出多少 热量.所以 A 错.Q 放的多少,可以根据 Q 放=cm△t 求得,所以 B 错.物体内能增加 原因有两个,不一定吸收热量所以 C 错.答案 D 【例 2】(2000 年·湖北宜昌)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 建成后,三峡水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将比原来下降 2℃左右,而冬天将 比原来升高 2℃左右。请你解释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解析〗本题是联系实际的情景开放题。考查在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一特点在 实际中的作用。水的比热大表明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升高或 降低比较小。 〖参考答案〗水电站建成后,库区水量大大增加,因为水的比热比干泥土、砂石的比热 大,夏天当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比干泥土、砂石升高的温度低,所以库区的 气温较原来的有所下降。冬天当水和干泥土、砂石放出相同热量时,水降低的温度比干 泥土、砂石降低的温度少,所以库区的气温较原来的有所升高。 【例 3】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 能的机器;热机一个工作循环由 个 冲程组成,其中如图所示是热机的 冲程。 〖解析〗本题难度在于读图,要注意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情况,以及活 塞的运动方向确定是什么冲程、能量如何转化。 〖参考答案〗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热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 冲程组成,其中图所示是热机的排气冲程。 【例 4】(1998 年·天津)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铁 的比热为 0.46×103J/(㎏·℃),铝的比热为 0.88×103J/(㎏·℃)],则( ) A.热从铝块传到铁块 B.热从铁块传到铝块 C.铁块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是方法开放题。方法一:用原形公式Q吸=㎝(t-t0)判断,质量相同,吸收 的热量相同,铁的比热小,所以铁升高的温度大。又因为原来温度相同,所以后来铁温 度高,铝温度低。根据热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得知热从铁块传给铝块。方法二: 先将吸热公式变形为 0tcm Qt  吸 ,确定哪些因素相同,然后根据大小不同的因素判断 物体末温的高低,最后确定热传递的情况。本题是“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若 改成“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结论恰好相反,应当加以注意和理解。 〖参考答案〗B 【例 5】(2002 年·湖北咸宁)我市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充分利用温泉,既节约 能源,又保持环境。市内某科研单位需在冬季保持实验室恒温,起初以煤作燃料供热, 后改用温泉水供热,经多次试用后发现每小时用 70℃的温泉水 0.5t 流过散热器后变为 50℃,达到用燃煤供热的效果。已知煤的热值 q=3×107J/㎏,问: (1)温泉水向实验室每小时提供多少热量? (2)该科研单位每月(按 30 天计)最少可节约燃煤多少? 〖解析〗本题是情景开放题。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是社会的热点,创设这方面的情景是开 放题的一个方向。温泉水提供的提供的热量可用放热公式求得,然后再用热值概念求出 可以节约多少煤。 〖参考答案〗(1)温泉水向实验室每小时提供的热量 J℃℃kg℃kgJttcmQ 73 0 102.4)5070(500)·/(102.4)( 放 . (2)30 天需提供的热量 放Q ’=30×24× 放Q =30×24×4.2×107J=3.024×1010J, 节约煤的质量 kg kgJ J q Qm 1008 /103 10024.3' 7 10    放 内能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质量相等的金属块 A 和 B,放在沸水壶中煮 10min 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 温度也相同的两杯水里,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测量发现放 A 的水温高于放 B 的水温,则 ( ) A.金属块 A 的比热容大 B.金属块 A 原来的温度高 C.金属块 A 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 A 有较好的导热性 2.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 ) 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B.从滑梯上滑下时,臂部有灼热的感觉 C.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 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 3.下列事例中,哪个不能说明“物体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 ) 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变咸 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 4.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 A.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B.分子间没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 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 A 盐分子太小了,很容易进入青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 6.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 5∶4,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之比是 25∶4,则 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 ) A.1∶5 B.5∶1 C.125∶16 D.16∶125 8.下图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 ) A. = ×100% B. = ×100% C. = ×100% D. = ×100% 9.一个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使用的燃料,不仅每月的消耗量要少, 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要小,应该从下图所示的燃料中选用 ( ) A.石油液化气 B.蜂窝煤 C.木柴 D.无法确定 10.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铁的比热<铝的比热=,则 ( ) A.热从铝块传到铁块 B.热从铁块传到铝块 C.铁块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1.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如图所示,是通 过 ___ 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已知水的比热为 4.2×103J/(kg℃), 用太阳灶给 200kg 的水加热水温升高 40℃,水吸收的热量等 于_________. 12.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儿房间里就会充满 烟味,这是分子的_______现象.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13.在分别盛有冷水和温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 中扩散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越剧烈. 14.海滨附近,在中午时,风经常由海面吹向陆地,到了晚间,风又常常由陆地吹向海洋, 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缘故. 15.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而点燃的,后者是用____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 16.我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至今煤仍是我区工业和民用的主要燃料.煤的大量燃烧使我 区一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下降,你知道煤燃烧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______(至 少答出二种). 17.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用酒精灯加热试 管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在水蒸气冲出软木塞的过程中, _________的内能减少而软木塞的__________能增加. 18.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 ________,分子之间几乎没有_______ 三、计算题 19.小明家屋顶上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量为 120 升. (1)该水箱最多能装多少质量的水? (2)假如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有 50%转化为水的内能,则使一箱水温度从 20℃升 高到 70℃,需要接收多少太阳能? (3)如果用 2000W 的电加热器加热,同样使这箱水温度从 20℃升高到 70℃,需加 热多少小时?(设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20.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 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 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 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 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时间 t /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 泡沫中的烧瓶水温 T1/℃ 80 64 55 50 41 … 21 20 棉絮中的烧瓶水温 T2/℃ 80 56 43 32 28 …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 ℃。经过 40min 后,泡沫塑料中的 烧瓶水温降低了 ℃;而棉絮中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由此可 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 数据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21.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变成内能的装置.为有效利用太阳能,某“研究性学习”小 组对“吸收太阳能与表面颜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黑色塑料袋和白色透明塑 料袋内装入相同质量的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曝晒,每隔相同的时间,读 出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 塑料袋 水的质量 m/kg 初温 t0/℃ 温度 t1/℃ 温度 t2/℃ 温度 t3℃ … 黑色 1.0 15.0 22.3 27.8 31.5 … 白色透明1.0 15.0 16.5 17.8 19.0 … (1)他们在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以上研究可知,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表面颜色以_____________色为宜. (3)若一太阳能热水器装水量为 100kg,集热管接收太阳能的有效接收面积约为 2.0m2, 每小时 1m2 接收面上有效接收太阳能约为 2.1×106J,则该热水器每小时水温升高多 少?(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22.热机(如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等)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热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热机在能的转化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一部分 能量,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请指出热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 损失,同时指出可能造成哪些环境污染. 物态变化 一、中考回顾与展望 中考试题中热现象是考试的必考内容,但分值不高,不属于重点考查对象.考查的题 型主要为填空题与选择题,还有少量的实验题与简答题. 考点预测: 1.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与解释尤其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霜、雨、 雪、露、雾、冰雹、白汽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它的水的物态变化现象. 2.蒸发现象,尤其日常生活中与蒸发快慢相关的一些现象的分析或由于蒸发吸热引 起的一些现象的分析. 3.温度计的读数与使用. 4.温度的计算,尤其是不准确的温度计的计算 5.晶体与非晶体在物态变化中的差别,以及关于物态变化图像的分析. 二、教学建议: 1.理解温度及各物态变化相关的概念.在这一环节应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来理 解. 2.重点知识重点复习,如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的温度变化和热量 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分析;“白气”、“白雾”等被人眼看得见的均不是气态,要注意 分析水蒸气的来源。 三、典型例题: 【例 1】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读做__________, 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____,读做__________. 解析:温度计甲的示数为 3.2 ℃,读做 3.2 摄氏度;温度计 乙的示数为-2.8 ℃,读做零下 2.8 摄氏度(或负 2.8 摄氏度). 方法指导: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一要认清最小 刻度值,二要认清零上刻度及零下刻度.本题中,两温度计 的最小刻度值都是 0.2℃,而温度计乙的刻度值随液面下降而增大,说明温度计乙的 示数为负值. 通过本题再次说明,读题一目十行,对题意一知半解,或靠习惯性思维解题,是解 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例 2】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 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C.一点都没熔化 B.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解析:因冰是晶体,所以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保持恒定(熔点).试管 中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试管内外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所以试管中 的冰不会熔化.正确答案应是 C.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本题烧杯中的冰全部 熔化之前温度不变(0℃);(2)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两 者缺一不可;(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本题中,试管内冰的温度达 到熔点后,由于和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故不能发生热传递,即试管中的冰不 能吸热,所以不会熔化. 弄清题给的物理过程,选准解题的知识点,并将各知识点灵活、综合地应用于解题中, 是正确解答物理问题的根本保证. 【例 3】 一盆 0 ℃的水放在 0 ℃的环境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经过一段时间后 A.水根本不结冰 B.水可以结冰,结冰后质量不变 C.水可以结冰,但结冰后质量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 D.水可以结冰,结冰后环境的温度降低 解析:水的温度处于凝固点 0 ℃,只要放出热量,水就可以结成冰.但周围的环境 也是 0 ℃,与水之间没有温度差,所以靠热传递,0 ℃的水就不能结冰.但是用电风扇 对它吹风时,可加快水的蒸发,水蒸发时要吸热,从而可使 0 ℃的水放热,0 ℃的水放 热便可以结冰.由于一部分水蒸发成为水蒸气,结冰后的质量将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由 此可以判断选项 A 和 B 不正确,选项 C 正确.至于选项 D,我们进一步分析可知,如 果蒸发剩余的水没完全结成冰,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与外界环境不发生热传递, 也就不能使环境的温度降低;若剩下的水全结成冰,温度刚好是 0 ℃,这时蒸发停止, 吸热也停止,即使用风扇吹,也不能使其温度降低,所以周围环境的温度仍然是 0 ℃, 故选项 D 不正确. 方法指导:本题涉及两个知识点:第一点是达到凝固点能否凝固,主要看能否继续 放热.第二点是蒸发在任何温度条件都可以发生,且吸热,这两个知识点综合考虑,才 能正常解决此题,切不可凭印象认为没有温度差就不能放热,提醒同学们不要犯这样的 错误. 【例 4】 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 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 因是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不传热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 解析: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运动时,不可避免地要与空气产生作用,既使火箭的头 部做得十分光滑,也会因与空气碰撞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使得火箭头部的温度很高,即 使不能将火箭头部熔化也不可避免地向火箭内部传递大量的热,使得内部的仪器毁坏.火 箭头部所涂的材料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并迅速汽化,在熔化和汽化时吸收了大 量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由此可知选项 D 是正确的. 方法指导:针对高科技产品,对于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必定有相应的措 施.火箭运动必定产生热量,必须有相应的能吸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想到应 属于汽化的知识,因此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加强生活实际与理论知识的联系, 灵活应用. 物态变化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_________; (2)冰雪化成水__________; (3)霜的形成__________; (4)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__________. (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_________. 2.把正在凝固的水放到 0 ℃的房间里,水将__________继续凝固.(能/不能) 3.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加速了热 水的__________,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____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4.在敞口的锅中烧水,直到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__________. 5.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人们发明了一种“沙 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 图所示,使用时将食物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 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 用.请回答: (1)经常在两罐间撒些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6.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 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 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 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 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_________成为小冰粒,这 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为雨滴落在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二、选择题 1.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该图线可能是( ) A.冰的熔化图线 B.松香的熔化图线 C.玻璃的凝固图线 D.铁水的凝固图线 2.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 要原因是 (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3.如图是水的沸腾图象 下列对此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水在 AB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水在 AB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水在 BC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水在 BC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20 ℃,在测 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80 ℃,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 41 ℃时对 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 60 ℃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 A.41 ℃、60 ℃ B.21 ℃、40 ℃ C.35 ℃、56 ℃ D.35 ℃、36 ℃ 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提供错误条件的是 ( ) A.铁 放热 铁水 B.水蒸气 放热 水 C.液氮 吸热 氮气 D.碘 吸热 碘蒸气 6.下列有关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刮风是水蒸发太多形成的 B.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是地面附近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雪花是高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7.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 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 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8.冬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 B.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 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9.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为 36 ℃,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可能( ) A.使用前未将水银面甩回最低位置 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太长 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 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据 三、探究题: 1.据某市报报道:天津一小男孩睡觉时,臀部将压在下面的打火机焐炸,丁烷气体外泄, 致使屁股局部速冻成伤.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热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事故的原因: 2.黑龙江省漠河镇中学的师生们,做水的凝固实验,现在请你也来参与,他们将开水瓶 内的热水倒在烧杯中,拿到室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下边坐标上画出水的凝固图象. 时间(min) 1 2 3 4 5 6 温度(℃) 65 45 28 13 0 0 时间(min) 7 8 9 10 11 12 温度(℃) 0 -10 -17 -22 —25 —27 时间(min) 13 14 15 16 17 18 温度(℃) -28 -29 -30 -30 -30 -30 通过图象,请回答: (1)水的凝固点是多少? (2)黑龙江漠河当时的气温是多少? 3.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 方案.依据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 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 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酒精(mL) 水(mL) 酒精/混合液(V/V) 观察现象 12.5 12.5 1/2 -8 ℃未发现凝固 12.5 50 1/4 -8 ℃未发现凝固 12.5 75 1/6 -8 ℃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 12.5 370 ≈1/30 -6 ℃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2.5 750 ≈1/60 -4 ℃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中分离出来 说明:所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8 ℃ (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明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 分开? (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 (3)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电磁学(一) 一、考试热点分析 重点内容之一:欧姆定律表达式及其所揭示的物理意义,欧姆定律表达式的 变形和 应用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技能,与这些重点内容相关的考点很多: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 ,欧姆定律实验的电路图的设计,实物图的连接,实验所得数据的分析,欧姆定 律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用欧姆定律表达式或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器材、电路的设计,实物的连接,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与分析等.欧姆定律实验中所用 的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方法也是中考经常考查的一种物理研究方法.另外,欧姆定律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接线、仪器的操作、读数等也是中考中经常要进行的技能考查,今后 的中考题在实验操作方面的考查仍然会加大力度,以区别出考生到底是真做了实验还是在 背实验. 二、教学建议:1、加强对电路的识别,特别是动态电路的认识。 2、强化对两个用电器的串联,并联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熟练计算。 三、典型例题 例 1:有甲、乙两导体,加在甲两端的电压是 3V,通过它的电流是 0.5A 加在乙两端的电压是 5V,通过它的电流是 0.5A,求甲、乙两导体的电阻。 分析:本题中提供了四个量,求甲导体的电阻时应用甲的电压和甲的电流而且能用甲的电压和 乙的电流来求甲的电阻,这样求出的结果是毫无意义的。 写成已知条件: 2 23 , 0.15 , 5 , 0.5U V I A U V I A   甲 甲 ,求 R R乙甲, 。 解答: 3 520 , 100.15 0.5 U UV VR RI A I A        甲 乙 乙甲 乙甲 ,甲的电阻为 20  ,乙的电阻为 10 。 说明:利用欧姆定律求解时还应注意同时性。 例 2:当加在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2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2A,则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 4V 时, 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当通过它的电流是 0.6A 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又是多大? 分析:本题中,导体的电流、电压侵略上于三种状态,因此我们在求解问题时,不能三种状态 混淆起来求解,只能是第一种状态时的电流对应于第一种状态时的电压。同时,本题中还应注意 导体的电阻表示导体的一种性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 在这三种状态下的电阻是恒定不变的。 已知: 1 1 2 32 , 0.2 , 4 , 0.6 ,U V I A U V I A    求 2 3,I U 。 解 答 : 由 第 一 种 状 态 求 出 电 阻 1 2 2 1 2 410 , 0.40.2 10 U UV VR I AI A R        , 3 3 0.6 10 6U I R A A     ,当电压是 4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4A,当通过它的电流是 0.6A 时, 加在两端的电压为 6V。 说明:电阻表示导体的一种性质,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例 3:一个导体当两端的电压为 15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3A,若导体两端电压增加 3V,那么此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 A、0.6A,5  B、3.6A,5  C、3.6A1  D、4A,6  解 析 : 首 先 导 体 的 电 阻 不 会 改 变 , 由 条 件 中 的 电 压 和 电 流 强 度 可 以 求 出 电 阻 来 , 1 1 15 53 U VR I A     ,当电压增加 3V,从 15V 变为 18V,电流强度 2 2 18 3.65 U VI AR    ,故 选 B 求 I2 也可以用比例方法,因为电阻不变,则以 1 2 1 2 U U I I  得 2 2 1 1 18 3 3.615 UI I AU     。 例 4:一只电阻当其两端电压从 2 伏增加 2.8 伏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 0.1 安,那么该电阻的 阻值为( ) A、8 欧 B、20 欧 C、28 欧 D、18 欧 解析:这种题目就是要抓住本质——电阻不变,在电阻的两端电压为 2 伏时,我们可以设电流 大小为 I,那么到电压从 2 伏增大到 2.8 伏时,电流变为 I+0.1 安,因为 1 1 UR I  , 2 2 UR I  因此 可得 2 2.85 0.1I I   解得 I=0.25 安,代入 1 1 2 80.25 U VR I A     ,故选 A。 例 5:一个电流表的本身电阻(即内阻)为 0.2 欧,它的最大量种为 3 安,那么这个电流表能否直 接接在二节串联干电池的正负两极? 解析:我们知道每节干电池 1.5 伏,那么二节干电池电压为 3 伏,若把这 3 伏电压直接接在电 流表上。 解法 1:因电流表最大量种为 3 安,而电流表内阻为 0.2 欧,这样可以通过欧姆定律算出电流 表两端允许加上的最大电压 mI 3 0.2 0.6U R A V      ,因 3 伏>0.6 伏,所以会损坏电流表, 故不能把此电流直接接于电池。 解法 2:若 3 伏电压加在电流表上,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 3 150.2 U VI AR    ,因 15A>3A 所以会损坏电流表。 例 6:一导体电阻约为 50 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0.15A,现用电压表来测量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 已知电压表有 3 伏和 15 伏两个量程,那么该用哪种量程? 解析: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首先要选定量程,而选的依据是对待测电压的估测,根据题给条 件,此测电压约为 0.15 50 7.5U I R A V      ,因为 7.5V>3V,所以应选 15 伏的量程。 例 7:如图所示,电阻 1 25 , 10R R    把它们串联在电源两端, 电压表测得 1R 两端电压 1 5U V ,那么电源电压为多少? 解析:此时 1R 和 2R 为串联,设 1R 两端电压为 1U , 2R 两端电压为 2U ,那么电源电压 1 2U U U  , 1U 为已知,只要求出 2U 即可。 2 2U IR ,而 1 1 UI R  ,所以 1 1 5 15 U VI AR    , 2 2 1 10 10U I R A V      ,故 1 2 5 10 15U U U V V V     。 另一种做法:因为 1R 和 2R 串联,所以电流相同,由 UI R  可知,电压 U 和电阻 R 在此为正 比关系,所以 1 1 2 2 1 2 2 1 10, 5 105 U R RU U V VU R R      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一步到位,即 1 1 1 2 U U R R R   得 1 2 1 1 5 10 5 155 R RU U V VR      。 例 8:有一个阻值为 10 欧的电阻与一个变阻器并联,接入电压为 6 伏的电路中,测得干路的电流强 度为 1 安,那么此时变阻器的电阻为多大? 解析:解题前,我们先画出草图,因为是并联电路所以电压应该相同,这时流经 10 欧电阻的电 流 1 6 0.610 VI A  ,令流经变阻器的电流为 2I , 1 2I I I  ,所以 2 1 1 0.6 0.4I I I A A A     , 再根据欧姆定律变换式 UR I  可以求出 2 2 6 150.4 U VR I A     , 即此时变阻器的电阻为 15 欧。 例 9: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12 伏, 1 26 , 12R R    ,如果把 K2 断开,K1 闭合,这时安培有 A 的读数为 1.2 安,伏特表的读数为_______,安培有 A1 的读数是_______,如果把 K2 闭合,伏特 表读数为 6 伏,那么安培表 A 的读数为_________,安培表 A1 的示数为________。 解析:首先要搞清楚,当 K1 闭合,K2 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时电路中 R1 和变 阻器 R,A 所测值为干路电流,而电压表测的是 R1 的两端电压,已知 R1=6 欧,而通过 R1 的的为 A 表所测的干路电流 I=1.2 安,所以伏特表读数为 1 1.2 6 7.2U IR A V     。这时 K2 断开,所 以 R2 支路为开路,故 A1 的地数为零。如果把 K2 也闭合, 这时 R1 和 R2 是并联电路,伏特表的读数 6 伏也即 R1 和 R2 两端的电压,所以 A1 的示数 2 2 6 0.512 U VI AR     , 通过 R1 的电流 1 1 6 16 U VI AR     ,这时 A 的示数 1 2 1 0.5 1.5I I I A A A      。 例 11:下图为测定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电源为二节干电池,但在实验时,电流表示数总为 0,灯 泡也不亮,而电压表的示灵敏为 3 伏,那么电路中哪里出现问题? 解析:在此电路中电流表、灯泡和变阻器为串联相接,现在灯 不亮,电流表无读数,说明在串联电路中有断路情况,若电流 表损坏,虽然电流表读数为零,灯泡不亮,但同时电压表也应 无读数,所以不可能为电流表损坏。再看滑动变阻器是否会损坏, 分析与上面相似,所以滑动变阻器也不可能损坏,这样剩下来的 可能是灯泡坏了,基判定灯泡损坏的确符合题给条件,因为灯泡串联在电路,会使电路没有电 流,所以电流表无读数,但电压表此时相当于直接接在电池两端。其读数和电源电压相同也为 3 伏,综上所述,电路的问题出在灯泡上,是灯泡发生了断路。 例 12 假如现在没有电流表,你能否通过二个电压表和一个这值电阻来测出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来? 解析:因为没有电流表,无法直接测出电流来,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这一特点来求出待测电阻,如下图所示,把定值电阻 R 和未知电阻 Rx 串联在电路中,第一步用电 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1,如图所示,因为电流的大小未变,所以 1 x U UI R R R    ,这 样就可以求得 1 1 x U UR RU  。 例 17:如下图①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 R1 的滑片 P 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电流表示 数在 1~2.4A 范围变化,电压表示数在 7.2~10V 范围内变化,求电源电压和 R2 的阻值。 解析:由图知 R1、R2 串联,V 测变阻器电压 U1,由欧姆定律分析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对应关 系:当 R1 有较大值 RA 时,由 1 2 UI R R   ,知 A 表应有较小值 1A,由于 2 2U I R  有较小值,故 V 表示数 1AU U U  应有较大值;反之,A 表示数为 2.4A 时,V 表示数应为 7.2V。然后利用 2 2U I R  分别列出状态方程求解答案。如图②所示,当滑片 P 在 A 点时,I=1A,UA=10V, 210 1U R   …①,如图③的示,当滑片在 B 点时,I=2.4A,UB=7.2V, 27.2 2.4U R   …②, 联立①、②解得 2 2 , 12R U V   。 点悟:⑴解题关键点:首先用公式法判断电表示数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相关公 式建立状态方程求解。 ⑵解题捷径:列方程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未知量的个数。如本题不以 R2 作为研究对象,方程中避 免了出现变阻器的阻值。 ⑶解题易错点:误以为 I=1A 时,UA=7.2V,I=2.4A 时 UB=10V,导致得出错误答案。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电阻 R1 和 R2 串联在电路中,现在要求出 R2 的阻值,方法很多。例如⑴已知 U2 和 I 可以求出 R2; ⑵已知 U、U2 和 R1 也可以求出 R2,请你再写出两种可以求出 R2 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_________,这是因为将导体串联起来相 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把几个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________, 这是因为将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_。 3、有一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 2.5V,电流是 0.2A,若把它接在 4V 的蓄电池上并使它 正常发光,则需要串联一个_______Ω的电阻。 4、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确定灯 L 处发生了断路或短路故障。在不拆 开电阻情况下,利用电压表快速对该故障进行判断。具体做法是: 将开关断开,把电压表接在 A、B 两点间,如果电压表有示数,则 灯 L______路;如无示数,则灯 L_______路。 5、如图所示,电学实验箱内有一个电压为 6V 的电源,箱体上有 A、 B、C 三个接线柱,现在把一个 20Ω和一个 40Ω的电阻及一些导 线,用各种不同连接方式在箱内连接成通路(电阻只能在接线柱 之间),用电压表测量各种情况下 A、B 间的电压值。请填出电 压表各种可能值中的两个⑴_____V;⑵_________V。 6、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 变化范围为 0.45~0.6A,而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 10.8~12.6V, 则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电源电压为_______V。 二、选择题 1、有三个电阻 R1、R2、R3 并联其值分别为:30Ω、20Ω、10Ω,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为 I1、I2、 I3,那么 I1:I2:I3 为( ) A、6:3:2 B、2:3:6 C、3:2:1 D、1:2:1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200Ω,R1=50Ω,电源电压为 20V, 当滑片 P 从 a 到 b 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 A、4~0V B、20~0V C、4~20V D、20~4V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4V,开关 K 闭合后,电灯 L1、L2 都不发光,用 电压表检查发现 Uab=0,Uad=4V,Ubc=0,Ucd=4V,由此可知,发生断路的 可能是( ) A、电灯 L1 B、电灯 L2 C、滑动变阻器 D、开关 K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当滑动变阻器的 P 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减小 C、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D、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闭合后电流表 A1、A2 的示数 之比为 8:5,若将一个电阻 R3 并联在 AB 两点之间,开关闭合 后电流表 A1、A2 示数之比为 3:2,比较 R1 和 R3 的大小( ) A、R1>R3 B、R1I 额 2 由此可以确定“9V 3W”的电灯正常发光,而“6V 3W”的电灯发光较暗.I=1/3A R1= U 额 1 2/ P 额 1=(6v)2/3w=12Ω,P 1=I2R1=(1/3A)2×12Ω=1.33w , u1=IR1=1/3A×12Ω=4v ,P 总=1.33w+3w=4.33w, U=U1+U2=9v+4v=13v 答案:4.33 瓦,13 伏. . 思维拓展:若将“6V 3w”和“9V 3w”的两灯泡并联起来接人电源上,则额定电压 小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额定电压大的灯发光较暗。 例 4. 一用电器有“6V 3w”的字样,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是 300 mA,则 1min 内 该用电器实际消耗的电能是( ). A.180J B.10.8J c.1.8J D.64.8J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个知识点:一是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 理解;二是电功公式的选取,不能之间直接用公式 W=Pt=3w×60s=180J,而选取错误答 案 A。 题目中虽然已知了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时,应首先确定此用电器是否正常工 作,然后才能确定所给的额定功率的作用.题中已知实际电流 I=0.3A,而用电器正常工 作时, I 额= P 额/ U 额=3w/6v=0.5A,故该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可以认为用电器的电阻不变, R= U 额 2/ P 额=(6v)2/3w=12Ω ,W=I2Rt=(0.3A)2×12Ω×60s=64.8J 答案:应选 D. 例 5. 为了使某电炉消耗的功率减为原来的 1/2,下列办法能用的是( ). A.将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电压不变 B.将电压、电阻都减为原来的一半 C.使电压减为原来的一半,电阻不交 D. 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电阻不变 解析:由 P= U 2/ R 可知:当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电压不变时,其电功率为 P1= U 2/ 1/2R =2P,故 A 错 当电压、电阻都减为原来的一半时,其电功率为 P2= (1/2U) 2/ 1/2R=1/2P,故 B 正确 当电压减为原来的一半,电阻不变时,其电功率为 P3=( 1/2U) 2/ R=1/4P,故 C 错 由 P=I2R 可知,当电流强度减为原来的一半,电阻不变时,其电功率 P4=(1/2I)2R =1/4P,故 D 错 答案:选项 B 正确. 例 6. 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实验中,当他闭合开关,移 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小灯泡变暗时,电压 表示数反而增大.经检验所用器材均完好 ①请根据上述现象,画出该同学实验时的电路图: ②若按该同学所连的电路进行实验,结果是电流 表和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 6v),则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电压表 的示数是_____,测得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解析: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正确 电路图如图(1)所示.当滑片 P 向左移动的过程中,R 变小,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变小;反之,灯泡变暗时,电 压表示数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由此得知:该同学在连接实验电路时, 把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如图(2)所示,由题中图示可知电流表的读数为 0.28A, 电压表的读数为 2.5V,则小灯泡两端电压是 6v-2.5v=3.5v,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P=UI=3.5v×O.28A=O.98w. 图(1) 图(2) 答案: o.28A,2.5v,0.98W. 例 7: 甲、乙两灯分别标有“12V 36w”和“24V 18W”字样,若将两灯串连后接在 36V 的电源上,则( ). A.甲、乙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B.甲、乙两灯一样亮 C.甲灯很亮,可能烧坏 D.乙灯很亮,可能烧坏 解析: 因为不知道两灯是否正常发光,所以“12V 36w”“24V 18W”在此时的重要作用 是求出其电阻,R 甲= U 甲 1 2/ P 甲 1=(12v)2/36w=4Ω,R 乙= U 乙 1 2/ P 乙 1=(24v)2/18w=32Ω, 灯泡是否正常发光,可比较其实际电压是否等于额定电压(或实际电流是否等于额定 电流),R 甲 :R 乙=4:32=1:8,U 甲 2:U 乙 2=1:8,U 甲 2 =36V×1/(1+8)=4V,U 乙 2=36V-4V=32V U 甲 2 U 乙 1 ,乙灯也不能正常发光,且 很亮,可能烧坏.(若乙灯烧坏,则甲灯将不亮) 答案:应选 D. 例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交,小灯泡 L 标有“2.5V 1.25W”字样,变阻器 R 的最 大阻值为 40Ω,电压表只有 0—3V 的量程.闭合开关后,当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4Ω时,小灯泡 L 恰好正常发 光.求:(1)电源电压;(2)小灯泡在此电路中的最小功率. 解析: 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4Ω时,小灯泡 L 恰好正常发 光.滑动变阻器和小灯泡 L 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L= PL/ UL=1.25W/2.5V=0.5A, 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UL =IL RL= O.5A×4Ω=2V,电源电压为 U= UL+ UR =2V+2.5V=4.5V.灯 泡电阻 RL= UL/ IL= 2.5V/0.5A=5Ω.当小灯泡的功率最小时,由 P= U 2/ R 可知,小灯泡两端 的电压也必须最小,与小灯泡串联的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由题中条件可以看出, 能限制变器电压值的有两个条件,一是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 3V,一是变阻器的阻值 40Ω,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为 40Ω时,变阻器两端电压大小为 UR=UR/(RL+R)=4.5V× 40Ω/( 40Ω+5Ω)=4V. 因为 4V 超过了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 3V,所以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值 U 最大 为 3V.此时电灯两端的最小电压值为 UL = U-UR=4.5V-3V=1.5V, 小灯泡的最小功率 PL= UL 2/ RL=(1.5v)2/5Ω=0.45W 答案:4.5V, 0.45W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已知 R1=2Ω,R2=5Ω,串联后接在电路中,电压之比是题________,电流之比是______, 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做功之比是__________ ,若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电压之比是 _________ ,电流之比是_______ ,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做功之比是_________. 2.“220V 40W”的灯泡连续工作________h,消耗 lkW·h 电能,lkW·h 电能可使“110V 40W”的灯泡连续正常工作______h. 3.一辆电车的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保持 120kW,工作电压是 600V,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A, 电车连续行驶 O.5h,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kW·h. 4.张亮同学观察到他家的电能表上标有“220V 20A”字样,这只电能表允许接入的用电 器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kW.他看到家中的微波炉铭牌上标有“220V 800W”字样,这 台微波炉正常工作了 15min,他观察到电能表的数字增加了_____kW·h. 5.家用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R/(kW·h)”的字样,当接人一个“220V 300W”的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lmin 内电能表的转盘转________R. 6.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 U 变为 1/3U 时,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 O.8W,当电阻两端的电 压变为 2U 时,该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W. 7.城市的交叉路口通常都装有红、黄、绿三色灯来指挥车辆行人通行,若每只灯的规格 都是“220V 300W”,则每组交通指挥灯(含红、黄、绿三种颜色灯)工作 15h 要消耗电 能____J. 8.某灯泡标有“220V 25W”的字样,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这个灯泡正常发光时通 过灯丝的电流是_____A,灯丝的电阻是_____,通电 lmin 电流做的功是_____J. 二.选择题 9.下列各单位中,不是电功单位的是 ( ) A.kW·h B.J C.J/S D.VAS 10.电能表是用来测量 ( ) A.电功 B.电流 C.电功率 D.电压 11.使用一盏调光灯,在 1min 内灯丝两端的电压由 200V 降到 100V,通过它的电流由 0.25A 降为 O.15A,此过程中灯丝消耗的电能是 1800J,可知电流通过灯丝所做的功为 ( ) A.900J B.1800J C.1950J D.3000J 12.一定值电阻 R 与一个最大阻值是 2R 的滑动变阻器串联接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阻值由零变到最大值时,对于定值电阻 R ( ) A.电流减为原来的 2/3 B.电压减为原来的 2/3 C.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变为原来的 1/3 D.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只有原来的 1/9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如果通电时间相等,电路中消耗的电能将 (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定 1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当开关 S 断开时,电阻 R1 的功率为 P1; 当开关 S 闭合时,电阻 R1 的功率为 P1’,则 P1 与 P1’之比是( ) A.2:1 B.3:2 C.4:9 D.9:4 15.如图所示的电路,R1:R2=5:3,当开关断开,甲、乙两处均接电流表时和将开关闭合, 甲、乙两处均接电压表时,R1、 R2 的电功率之比分别是 ( ) A.3:5,5:3 B.5:3, 3:5 C.9:25,25:9 D.25:9,9:25 16.一盏标有“36V 40W”的电灯接在某电路上,通过灯的电流是 1A,这灯的实际功率为 ( ) A.等于 40W B.大于 40W C.等于 36W D.小于 36W 17.有两个分别标有“6V 2W”和“12V 8W”字样的电灯泡,如果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使其中一个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是 ( ) A.6V B.12V C.18V D.24V 18.两个电阻规格分别为“5Ω 45W”和“10Ω 40W”,如果把它们并入同一电路,则此 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 ) A.4A B.4.5A C.5A D.5.5A 19.有“PZ220—100”、“PZl10—100”、“PZ36—100”的三盏电灯,并联在 36V 的电 路中,试比较它们持续发光时的亮度 ( ) A.“PZ220—100”最亮 B.“PZl 10—100”最亮 C.“PZ36—100”最亮 D. 三盏灯一样亮 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根据 P=I2R 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也越大 B.根据 P=U2/R 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反而越小 C.根据 P=UI 可知,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小,电功率也越小 D.根据 P=W/t 可知,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也越大 21.两个灯泡,l1 标有“6V 3W”字样,l2 没有标记,但测得它的电阻是 6Ω,把它们串联 后接入某一电路时,灯 L1、L2 均能正常发光,那么这个电路两端的电压和 L2 的额定功 率分别是 ( ) A.12V,3W B.12V.1.5W C.9V,3W D.9V.1.5W 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 S 接“1”时,R2 和 R1 消耗功率之比为 2:1,当 S 分别接“1”和“2”时,电流表示数之比为 2:3,则 S 分别接“1”和“2”时,R2 和 R3 的功率之比是 ( ) A.4:9 B.3:2 C.1:2 D.8:9 三.实验与作图题 23.如图所示是做“测定小灯泡功率”实验的电路图,实验中 所用灯泡标有“2.5V 3W“的字样,请回答: (1)你至少应进行_______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每次实验时,你准备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伏? (3)通过比较几次实验中灯泡的亮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4.为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完成以下各题: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将图中的各元件按要求连成电路. (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______的,滑动变阻器应接人它的_______阻值.在图中, 若要求必须使用 D 接线柱,则在开始连接电路时滑片 P 应放在_________端.填“A” 或“B”) (4)某次测量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及接线方法如图所示,那么此时通过小灯泡 的电流是_______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___V,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W. 四.计算题 25. 如图所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lmin 电流通过 R1 所做的功为多少? (已知 R1=6Ω, R2=10Ω, R3=4Ω,电源电压为 6V 不变). (1)当开关 S1、S2 都断开时; (2)当开关 S1、S2 都闭合时. 26.如图所示,小灯泡标有“6V 3W”字样,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电 阻为 4Ω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1)求电源电压是多大;(2)改变变阻器滑片 P 的位 置,使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3.2W,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多大(灯丝电阻不变)? 27.王亮家里的电能表标有“220V 15A”,家里装有一台功率 140W 的电冰箱,一个 800W 的电热壶,还有彩电、照明灯具等功率共为 200W,天冷了王亮决定买个电热取暖器,商 店里有额定功率为 1000W、2000W、3000W 等多种规格,根据他家用电情况: . (1)如果王亮想买个功率较大的,应买功率多大的电热取暖器? (2)若装了取暖器后,各用电器每天平均使用 2h,则一个月(30 天)约用电多少? 2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IOV 时, 变阻器的功率为 lOW;调节滑动变阻器到另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5V,此时变阻器的 功率为 7.5W.试求:(1)电阻 R 的阻值.(2)电源电压. 电磁学(三) 一、考试热点分析 重点内容之三:电功与电能的关系、电功的计算,相关的主要考点有电功的计 算,而电功的 计算最常见的是与电流的定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能 表及电功率、焦耳定律联系起来,并结合其他能量(如机械能、内能等)的知识综合 考查,其中特别要熟练掌握串、 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与电功计算公式相结合 的计算,要弄明白几个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如 W=UIt 适用于计算任何用电器 所消耗的电能或电流所做的功,W= W=I2Rt 这两个公式则只能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对于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这些非纯电阻用电器则不能用它们来计算电功.另外, 这三个公式对于纯电阻器件而言,在知道时间 t 的情况下,只要结合串并联电路的 特点和欧姆 定律,想法找出该器件的电流、电压、电阻三个基本量的任意两个即可 求出电功.对于整个 电路消耗的电能,既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求出,也可以通过 W 总=W1+W2+ …来计算. 磁体、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它的方向、地磁场、磁感线,相关考点有∶ 磁体和磁极及其周围磁感线的分布,利用磁体的性质和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来解决问 题,磁场的性质,磁场的方向,摩擦起电,本课时的各知识点的要求一般较低,属知道 层次的较多,复习时要以课本为主,熟读课本,这些知识点中 ,磁场和磁感线的性质 及分布是一个难点,复习中要理解它们的关系.为了促进将知识转化 为能力,今后中考 试题可能着重于利用磁体的性质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围绕磁场的 方向和磁感线的性质、分布的命题会逐渐增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及判定(右手螺旋定 则),电磁铁的磁性变化,电磁继 电器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条件,磁场对电 流的作用及其在直流电动机上的应用. 相关考点有:奥斯特实验的说明,用右手螺旋定 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电流方向及线圈 绕向,决定电磁铁和磁性的强弱的因素,“制 作并研究电磁铁性质”实验中的有关技能和分析,电磁继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 和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发生的条件及表述,发电机 原理和其中的能量转换,决定通电导 体受力方向的因素,直流电动机原理及能量转换等.考 纲中对本课的涉及的知识点要求 也不高,和上课时一样,属于知道层次较多,所以复习中仍 要认真阅读课本,搞清体系 和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弄清概念,注意比较.根据目前中考命 题 的趋向,以下几点是 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通电螺线管与永磁体的相互作用,电磁铁制作过程 中 的技能及性 质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实际应用设计,电磁感应条件判断,电动机、发电 机工作 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等. 二、教学建议 磁学知识的复习停留课本层面,不宜作过多的、过深的拓展。 三、典型例题 例 1 如图所示,用钢棒去接近磁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者相排斥,说明钢棒可能具有磁性,也可能不具有磁性 B.两者相吸引,说明钢棒可能具有磁性,也可能不具有磁性 C.两者相排斥,说明钢棒一定不具有磁性 D.两者相吸引,说明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例 2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从甲的左 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___棒 有磁性;若 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大,则___棒 有磁性. 例 3 关于磁感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 C.小磁针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磁感线方相同 D.磁感线是分布在磁体外,不分布在磁体内 例 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图 中两个烧瓶内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 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 A 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 B 中的金属丝是镍铬 合金丝,电阻比较大.实验时,该同学想把两段金属丝串联接人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作导线,帮他完成电路。 (2)这样连接的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 A 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小 于 B 瓶中温度计的示数,这表明 。 解析:本题是研究热量与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两电阻丝串联后,可 以保证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比较热量和电阻的关系,电阻丝放出的热量被质量和 温度都相同的煤油吸收,温度升得高的,就是吸收的热量多的,所以有 QAWB B、电流通过A、B所做的功是WAR2,若它们以某种方法连接后,接到电源上,R1 的功率为 16 瓦,R2 两端的 电压为 8V,若它们以另一种方式连接后,再接入同一电源上,R2 的功率为 100 瓦, 求:(1)电源电压 U;(2)电阻 R1 的阻值。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情神、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来看,创新性试题在物理中考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大, 已成为各地中考考查的热点内容。总的来讲,创新试题可分为 6 大类。建议 4 学时。 一、开放性创新题 【考点聚焦】 有些中考题,已知条件都已给出,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条件,自行设计提出几个问题,并进 行解答;也有的中考题,“缺少”或“没有”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添加条 件,然后进行解答;还有的中考题,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这类题,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逆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题选讲】 例 1“5.7”大连空难飞机的黑匣子已经找到,潜水员在出事地点从 10m 深的海底将它 匀速托出水面。它的体积约为 50×20×10 cm3,质量 20kg,是表面桔红色的长方体。黑匣子 防护要求很高,必须经受 10000C 的高温而不被烧坏,平放时能经受 2.5×104N 的挤压而不 变形,在海水(设ρ海水=l.0×103kg/m3)中浸泡 36 小时而不渗水。请根据上述条件,自已设 计提出三个问题,并解答你所提出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几个问题,这 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已知黑匣子的体积 V、质量 m、平放时经受的最大压力 F,就能计算出黑匣子的平均 密度和黑匣子平放时能承受的压强……。依此分析,我们就能提出下列问题: (1)黑匣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⑵黑匣子平放时能承受的压强是多大? ⑶黑匣子在海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大? ⑷黑匣子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⑸潜水员在海水中匀速将黑匣子托到水面做了多少功? 解:(l)已知 V=50×20×10cm3=1×10-2 m3 ∴ 33 32 /102 101 20 mkg m kg V m     ⑵ aa ppS FP 5 4 4 105.2 102050 105.2     ⑶已知 h=10m, ρ海水=l.0×103kg/m3 ∴P 海水=ρ海水 gh=1.0×103×10×10pa=1×105 pa ⑷已知 V 排=50×20×10cm3=1×10-2 m3 ∴F 浮=ρ海水 gV 排=1×103×10×1×10-2N=100N (5)黑匣子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三个力作用:重力 G、浮力 F 浮和托力 F。 G-F 浮=20×10N-100N=100N 人对黑匣子做的功为:W=FS=100×10J=1000J。 例 2 某些液体吸收了 2.1×104J 的热量后,其温度由 250C 升高到 350C。请你再添加一 个适当的条件,使之变成一道求解液体质量的计算题,并解答。 分析:已知 Q 吸、t0 和 t,根据公式 Q 吸=cm(t-t0)可知,若已知比热。就可计算出液体 的质量 m,或者已知液体的质量 m,就可计算出比热 c。通过本题,一是考查学生对热量 的计算掌握情况,二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假设这种液体的比热是 2.1×103J/ (kg.oC),求这种液体的质量。 解:由公式 Q 吸=cm(t-t0)得: kg CCCkgJ J ttc Qm 1 )2535()/(101.2 101.2 ) 0003 4 0    ( 吸 二、阅读理解类创新题 【考点聚焦】 阅读理解类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构思新颖,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捕捉 信息、分析推理、观察判 断、归纳概括和探究等多种能力。解答这类问题,首先应仔细 审题,要逐字逐句的仔细研读,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语句应反复推敲,对题中的示意图、 表格数据和公式,要细微观察,从而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有用的信息。 【例题选讲】 例 3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 l 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 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个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 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图 1 (l)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 “歌声”。 (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 “歌声”, 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潘有什么不同? 分析:阅读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两个问题:一是光的传播问题 ,二是声音的传播问题。 由于光在介质中和真空中都能传播,因此小女孩在甲、乙两个房间内的窗前,都能看 到树上鸣叫的小鸟;因为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小女孩站在 装有双层玻璃的乙房间窗前,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鸣叫声。 答案:(l)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房间的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无法传声。(2)声 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例 4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体积 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 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1)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图 2 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 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图 2)。 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并通过温度计 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 记录如下: 气体的温度(℃) 20 30 40 50 …… 气体的压强(Pa) 51.0 10 51.03 10 51.07 10  51.1 10 …… 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某种关 系。 小丽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一种猜想的正确。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5.小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__保持不变时,_________________。 6.在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的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同学小 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猛听的“砰”的一声巨 响,车胎爆裂!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一下。 7.小丽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列举一例。 8.小丽是按照怎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活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观察分析、处理数据、归纳分析、知识迁移等多种能 力。 小丽为验证自已的猜想,做了这样的实验:让被封闭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观察气 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表格内的气体压强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知:一 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它的温度越高,其压强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小丽按照 这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活动的: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假说)→实验检验→归纳分析→解 决问题(或得出结论)。 利用上述得出的结论,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好多现象。如,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车胎 容易爆裂,这是因为在烈日下,车胎内的气温升高,压强增大。当压强增大到超过车胎所 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时,车胎就会爆裂。 三、联系实际类创新题 【考点聚焦】 在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卷中,有不少联系实际的试题。这类试题以工农业生产、高新技术 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要求考生将试题展示的实际情景转化为物理情景,然后 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解答。 此类联系实际的试题,一是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能检验出学 生素质的高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下面仅对“与电器应用的联系”、“与交通工具的 联系”和“与现实生活联系”等三类试题作一解析。 1、与电器应用的联系 【例题选讲】 例5、某种家用电熨斗为适应不同衣料的熨烫,设计了调节温度的旋钮式多档开关。 其电路简图如3(甲)所示。两电阻丝阻值R1=R2=121Ω。旋转多档开关的旋钮可以改变l、2、 3、4四个接线点之间的连接情况,从而使电熨斗被加热到所需温度。图3(乙)给出了四个接 线点之间的一种有效连接方式。(l)请画出其他的有效连接方式,并由此分析说明该电熨斗 共有几个调温档位。(2)计算该电熨斗正常使用时的最小功率和最大功率。 分析:图3是常用的“家庭用电熨斗”的一种电路,通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图3 图4 四个接线点的有效连接方式共有六种,如图4所示。图①中两电阻丝串联,电阻最大, 功率最小,为低温档;图②③④中只有R2连在电路中,图⑤中只有R1连在电路中,因为 R1=R2,所以上述四种连接是等效的,为同一档,即中温档;图⑥中两个电阻丝并联,电 阻最小,功率最大,为高温档。综上分析可知,该电熨斗共有3个调温档位。 在低温档时,两电阻丝串联,电熨斗的功率最小。 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R=R1+R2=121Ω+121Ω=242Ω 电路中的电流 AAR UI 11 10 242 220  消耗的功率为 WWUIP 20011 10220  在高温档时,两电阻丝并联,电熨斗的功率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R1/2=121Ω /2=60.5Ω;电路中的电流 AAR UI 11 40 5.60 220  消耗的功率为 WWIUP 80011 40220  故,该电熨斗共有3个调温档,最小功率为200W,最大功率为800W。 例6、如图5甲是HG2002型台式饮水机结构剖面示意图,控水槽中浮体A与阀门C固定 相连,当A恰好浸没时阀门C关闭,A未浸没时C略有下降,桶内水流入控水槽。已知桶内 水位高40cm,阀门C横截面积l.0cm2,不计A、C本身质量、大气压强和热损失。 图5 (l)为使控水槽内保持一定水位,浮体A的最小体积应为多少? (2)若热胆中储水 l.0kg,由电热管加热,要求10min将水由200C加热到1000C,求电热管 的电功率。 (3)饮水机的电路如图5乙所示,水沸腾前,红灯亮、绿灯灭、加热管正常工作;水沸 腾后,绿灯亮、红灯不亮、加热管不工作。试分析温控开关1和2在水沸腾前、后的通断情 况以及红、绿指示灯,电阻R红、R绿应满足的条件。 分析:本题取材于家用饮水机的实例。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命题了解饮水机的工作原理, 进而转化为物理课本中常见的模型式物理问题。本题是一道涉及浮力、压强、热量的计算、 电功率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问题。 解:(l)浮体A具有最小体积的条件是:浮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跟阀 门C受到水向下的压力相等。桶口处水的压强为: P水=ρ水gh水=l×103×10×0.4Pa=4×103pa C受到水的压力为: F= P水S=4×103×1×10-4N=0.4N 根据 F浮=F=ρ水gV排 得: V排=F/ρ水g=(0.4/ 1×103×10)m3=4.0×10-5m3 故浮体A的最小体积为4.0×10-5m3 (2)将水从200C加热到1000C吸收的热量为: Q=cm(t-t0)=4.2×103×1×(100-20)J=3.36×105J 此热量全部由电能提供,即Q=W=P·t P=Q/ t=(3.36×105/10×60)W=560W (3)温控开关1和2在水沸腾前同时闭合, 在水沸腾后同时断开。 R绿与R红的关系为: R绿>>R红。 2、与交通工具联系 【例题选讲】 例 7、自行车是一种简便无污染的交通工具,看一看它的 构造(如图 1)想一想你的使用过程,请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 的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以,不需解答): 如: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会有花纹? 问题① _; 问题② _. 分析:自行车是一种轻便、常用的交通工具,有关自行 车的物理问题特别多,同学们一开囗就能提出几个来。例如: 车胎为什么要打气?自行车铃为何会发声?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着的自行车,不再蹬车后,为 什么自行车仍能运动?晚上汽车车灯照在自行车尾部,为什么自行车尾灯会亮?…… 例 8、图 2 是某汽车上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 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 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 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 B.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 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 图 2 图 1 D.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 分析:测定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其原理是一个电学问题,由图可知,当油箱油面下 降时,浮标下降,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因此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电流表(油量表)的读数减 小。显而易见,A 为正确答案。 3、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 【例题选讲】 例 9、2002 年 6 月 6 日《海峡都市报》刊登了《货车超限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 报道了“104 国道设计使用年限为 15 年以上,但才使用 5 年就大修,现已伤痕累累……” (如图 3 所示)。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 家利益,让汽车成倍的超载是损坏路面的直接原因。请你运用 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 面损环的原因(只需答出一种合理的原因即可)。 分析: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体运输业主,经常驾驶汽车成倍 超载行驶,车轮对路面的压力成倍增大,致使路面严重损坏, 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 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会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汽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倍增加,路面的形变加大,容易 引起路面断裂。 注:本题也可从压强的角度分析原因。“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倍增加,轮胎个 数不变,接触面积基本不变,根据压强公式 p=F/S 可知,车对地面压强成倍增加,对路面 破环加重”。 四、设计性创新题 【考点聚焦】 设计性实验题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是中考对考生实验能力 要求提高的体现。 【例题选讲】 例 10、简易器材:一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一块硬纸片、若干个充了空气的气球、一块海 绵和一桶水。利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器材设计三个力学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 器 材 实 验 内 容 操 作 方 法 发生的现象 示例:两个气球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 互的 双手挤压挨在一起的气 球 两球发生形变 1 2 3 例 11、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 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他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 图 3 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 添加主要器 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示例 细绳、小车 将木块竖放在小车上,用细绳突然 拉动小车向前运动,木块向前倒下。 木块具有惯性 设计一 设计二 设计三 分析:以上两例题主要考查学生:(l)对所学实验的原理、器材的理解;(2)灵活运用实 验知识的能力;(3)在不同情况下迂移知识的能力。 例 10 要求“选择已知的简易器材”设计出三个力学实验;而例 11 则要求“任意添加 部分实验器材”,设计出三个实验,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实验 原理。 对[例 10]的设计方案分别为: 1、器材:玻璃杯、海绵。实验内容: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操作方法:先后将玻璃 杯杯口和杯底朝下放在海绵上。发生的现象: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 2.器材:玻璃杯、水、海绵。实验内容:压强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操作方法:将玻璃 杯放在海绵上,不断往杯内装水。发生的现象:海绵的凹陷程度增大。 3.器材:玻璃杯、水、硬纸片。实验内容:大气压的存在。操作方法:在杯中装满水, 盖上硬纸片压住,然后将整个装置倒转过来,把托着硬纸片的手松开。发生的现象:纸片 不会掉下来。 对[例 11]的设计方案如下: 设计一、添加的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 主要实验过程:用细线将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有读数。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木块受到重力。 设计二、添加的韦要器材:弹簧测力计、木板、毛巾、砝码。主要实验过程:将木块 分别放在木板、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水平拉动;砝码放在木块上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匀 速拉 动。 研究 或说 明的物 理问 题: 摩擦 力大小 与压 力大 小、接 触面 粗糙 程度 有 关。 : 设计三、添加的主要器材:泡沫塑料。主要实验过程:将木块分别平放、竖放、侧放 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的凹陷情况。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 力面积大小有关。 设计四、添加的主要器材:烧杯、热水。主要实验过程:将木块的一端放入热水中, 手握另一端不觉得热。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木块是热的不良导体。 例 12、现在给你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R0,两个电流表、电池、开关、足量的导 线。要求测出一只未知电阻的阻值 Rx。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述实验过程,并用已知量和测量表示出 Rx。 分析:“根据已知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图”,这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欲测电阻 RX,在只有两个电流表的情况下,应该考 虑把它们组成并联电路,通过测量流过定值电阻 R0 的电流,计算 出 R0 两端电压,即为 RX 两端的电压。与此同时,读出流过 RX 的 电流值,最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 RX 的阻值。实验电路图如图 1 所示。 实验过程:按照图 1 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 S, 读 出电流表示数 I1、I2,据 U=I1RX=I2R0 得:RX=I2R0/I1 五、数理结合类创新题 【考点聚焦】 综观近年来各地市的中考物理试题可以看出,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题目逐年 增多,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列方程组解答复杂的 力学、电学问题;用不等式解答动态平衡问题;比例式、函数及图象的应用题;三角函数、 几何关系的应用等等,均已在各地市中考题中出现过。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 理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题选讲】 例 13、如图 1 所示,R1=100Ω的电阻和滑动变阻器 R2 串联,A、B 接到电压为 6V 的 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 a 点,变阻器 a 点左侧电阻 为 Ra,Ra= 3 1 R2。将量程为 0.6A 的电流表或量程为 3V 的电压表 接到电路中 c 处,电表的指针恰好指示满量程。 (l)接在 c 处的是__ 表 ⑵保持原电路不变,如果将 c 处的电表换成另一块电表,那么此刻电表的示数是多少? ⑶换成另一块电表后,若移动滑片 P 到某一点,使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是 0.8W, 通过 R1 的电流可能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电学综合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需要运用数 学中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因此解答第⑶小题的关键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l)设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I,由欧姆定律得: ARRR UI AB 6.010 6 1  电路中的总电流小于 0.6A,显见接在 c 处的电表一定是电压表。 ⑵c 处为电压表时,示数为 3V,R1+Ra=R2-Ra,又因 Ra= 3 1 R2, 解得 R2=30Ω,Ra=10 Ω。 A2 RA A1 RB S 图 1 图 1 a R1 P R 2 C BA c 处接电流表后, 电流 AARaR UI 3.01010 6 1  ⑶当滑片 P 滑到某点 b 时,设流过 R1 的电流为 I,则有 Pb=(U-IR1)I=0.8W,代入数值整 理得:10I2-6I+0.8=0 据 a acbbI 2 42  得 AAI 20 26 102 8.0104)6(6 2   AAIAAI 2.020 264.020 26 21  ; 故,通过 R1 的电流为 0.4A 或 0.2A。 六、跨学科类创新题 【考点聚焦】 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少地市的中考已采用理综(文综)试卷,试卷中的少数题目 是跨学科的,需要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理化生(政史地)知识解答。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学 科内与学科间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题选讲】 例 14、请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全球由于燃料燃烧(含运输工具排气)每年排放一氧化碳 3.0×106t,二氧化硫 1.5×106t,氮氧化物 5.0×105t。 材料二:用汽油的车辆效率是 23%,加满一次油可行驶 600km;电动车辆效率是 70%, 在通常情况下充一次电约需 6h,可行驶 100km。 材料三:考虑煤的燃烧效率,燃烧 1kg 煤所产生的能量同 2 kwh 的电能相当。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1)电动汽车具有噪音小、行驶平稳、冬天容易起动等许多优点,但是目前普遍使用 的 还是燃油汽车,请分析原因。 (2)很多工厂选择电作能源,因为使用电能的显著优点是 。 (3)某工厂一年要耗电 6×105 kwh,如果用含碳 80%的煤作燃烧,一年会释放 kg 的二氧化碳 解析:这是一道涉及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处 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由材料二可知,用汽油的车辆效率虽然低,但燃油汽车补充能量快,可行驶的路 程远;电动汽车虽然优点很多,但是电动汽车补充能量慢,可行驶路程短。所以目前普遍 使用的还是燃油汽车。 (2)使用电能的显著优点是污染少。 (3)由材料三可知,耗电 6×105kwh,相当于燃烧(1/2×6×105kg=)3×105kg 煤。由于 煤的含碳量为 80%,因此,3×105kg 煤含碳为 3×105×80%kg=2.4×105kg。设这些煤完全 燃烧放出的二氧化碳为 x kg,则有: C + O2 =====CO2 12 44 2.4×105 x 即 x 44 104.2 12 5   kgkgx 5 5 108.812 104.244  故,该工厂一年共释放 8.8×105kg 的二氧化碳。 【专题练习】 1.给你一把直尺,一只弹簧测力计,一支温度计和一块秒表,你能用这些测量工具,或 单独作用,或组合起来使用,直接和间接测量出哪些物理量(要求至少说出 8 个被测出 的物理量).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5)_______;(6)_______;(7)_______; (8)_______ 2.如图所示,体积为 1.0×10-2 m3 的正方体木块,其下表面距水面 0.06 m,请你根 据所学的力学知识,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三个物理量.(g 取 10 N/kg)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家用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图,当闭合闸刀开关后,发现电热水器发热管 不发热,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测盐水密度的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写出需要的器材、实验原理或相应的数学表 达式. 5.一个电磁学实验箱内有如下图所示的器材,请写出利用这些器材可做的三个电磁学实 验名称(或目的)及相应器材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 实验名称(或实验目的) 选用的器材(填字母代号) 6.实验桌上有一只盛有热水的茶杯,一张纸,利用这些器材能做哪些物理实验?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变阻器的滑片 P 在 a、b 两点(图上未 标出)之间滑动时,电压表示数范围是 3 V~5 V,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 0.5~0.6 A,根 据题中给出的数据,请你计算出(任意)4 个物理量,并把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表. 物理量 计算结果 1 2 3 4 8.淡水湖面上漂有一块浮冰,如图所示,测得其水上部分的体积为 2 m3,试计算出与这 块浮冰有关的物理量(ρ=0.9×103 kg/m3 ). 9.如图所示,有一重为 27 N 的长方体物块,长为 L=20 cm,它的横截面积 S1 是盛水 容器横截面积 S2(容器壁厚不计)的 1/3,当物块有 2/5 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 F1=23 N(g 取 10 N/kg). (1)根据题中所给条件,试一试你能求出与物块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请分别计算出来. (2)求当物体有 2/5 的体积浸入水中时与物体刚好全部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差是多少?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用电器 R1、R2 均能正常工作,已知 R1 的 额定功率为 1.5 W,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0.5 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1.5 A,根据以上 所给条件,逐一列式计算出与该电路有关的物理量. 11.如图所示,有两个阻值分别为 20 、30 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请你任意补充一个 条件,提出问题,然后解答.(至少选择两种做法,但要求每次补充不同类型的条件,提 出不同的问题) 12.给你一个电流表、一个电源(电压不变)、一个定值电阻 R(阻值已知)、两个开关、导 线若干.你怎样测出一个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 要求: A.说明实验原理,画出测量所用的电路图; B.指出需要测哪些物理量; C.写出被测电阻 Rx 的最后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13.用手将一块木板慢慢压向水中,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时,你的手感受到向上的 力越大。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提出一个假设或猜想。 14.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一端用橡皮薄膜封住、扎牢。如图 4 所示,从上端开口处 向玻璃管中注水。 (1)用简图表示橡皮膜的形状和水柱高度变化关系(画在图中)。 (2)据此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图 4 15.给你如下器材:一块长木板,一个木盒,一把弹簧秤,大小钢球各一个,一个三角形 木块,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两个小实验方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6.某同学在生活体验中,发现物体的质量不同,所受的重力好像也不同。于是他就设计 一个实验来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如图 5 就是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 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钩码的个数 1 2 3 4 5 钩码的质量 (m/10-2kg) 5 10 15 20 25 弹簧秤的读数 (N) 0.49 0.98 1.47 1.96 2.45 研究的问题 实验器材 主要步骤 观察的现象 图 5 (1)请你在方格纸中做出,关于 G 与 m 的关系图像。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 (3)比例系数是 。 17.某同学为了研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伸长的长度的关系”,用铁丝、橡皮筋、皮 垫制成了弹弓。然后找到一个安全地点,用同一个铁弹,向同一方向进行了实验。实验 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橡皮筋的长度(米) 0.2 0.25 0.30 0.35 0.40 铁弹被射出的距离(米) 0 4 7 9.5 13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橡皮筋被拉长时具有 能。 (2)橡皮筋被拉的越长,具有的势能就 。(填“越大”、“越小”) (3)这位同学研究问题时,所采用的是 科学方法。 18.甲、乙两同学为了研究定滑轮特点,做了几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人 实验次 数 钩码重 (牛) 拉力(牛) 竖直向下 斜向下拉 水平拉 甲 1 1.96 1.96 1.96 1.96 2 3.92 3.92 3.92 3.92 3 2.94 2.94 2.94 2.94 乙 4 4.9 4.6 4.7 4.9 (1)由甲同学的 1、2、3 次实验可以得出:使用定滑轮 。 (2)由乙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 。请你说出乙同学 的结论与甲同学结论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 19.某同学要测出一块不规则蜡的密度,他找到的器材有:细线、天平、量筒、弹簧秤、 一块小木板、螺帽多个、钢针、橡皮泥、直尺、足量的水、溢杯、小刀。请你设计一个 实验测出这块蜡的密度(自然情况下蜡漂在水面上)。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中的简图: (4)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20.现有两个额定电压均为 6 伏、但额定功率不同的小灯泡。请设计两种区分这两只 小灯泡额定功率大小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 方法二: 2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一些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据如下 表所示: 在 m-V 图上标出甲物质的这些数据点,并把它们连接起来,可以看出它是一条 直线。 再在 m-V 图上标出乙、丙物质的这些数据点,并把它们连接起来。 (1)分析 m-V 图中每一条直线上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以归纳的初步结 论是: ; (2)分析 m-V 图中相同体积上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归纳出初步结论是: ; (3)从 m-V 图中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直线的斜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 无关,不同物质的直线斜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斜率大的直线表明这种物质的 也大。 22.某同学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时,用柔软的海绵 A 和长方形的砖做 了 B、C、D 三次实验(如图 11 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 A、B(A、C 或 A、D)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物体表面受到压力时,会 ; (2)由图 B、C 中的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 ; (3)由图 中的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产生 的形变效果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23.利用下列器材:一个电压未知的电源,一个标有“5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一 个电键、一个电压表、一个待测电阻 Rx 和若干导线,请你设计一个能测出电阻 Rx 阻值 的实验。要求: (1)画出电路图(电压表连入电路不可变动)。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待测电阻 Rx 的表达式。 物质 实验序号 体积(厘米 3) 质量(千克) 甲 1 10 10 2 15 15 3 25 25 乙 4 10 30 5 15 45 6 25 75 丙 7 10 40 8 15 60 9 25 100 24.某同学利用一个电压未知的电源、两个电键,一个电压表、一个标有“20Ω 2A”字 样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导线,测定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设计连接了 一个电路,实验中,他发现,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正好在中点上。 经过思考分析该同学得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请画出该同学的实验电路图。 (2)简要说明该同学的测量步骤: 。 (3)写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