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奉新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A. 社会宗法观念 B. 血缘亲族团结 C. 家族观念流行 D. 散漫自私意识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可知,这些现象由宗法制所致,宗法制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正确。血缘亲族团结和家族观念流行等都是宗法观念影响的结果,排除BC。散漫自私意识不是材料现象形成的根源,排除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信息,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春秋时期,周襄王被其弟太叔带赶跑,晋文公约会诸侯用武力平定了太叔带的叛乱,恢复了周襄王的地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城濮大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其霸主地位得以认可。这说明 A. 传统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B. 晋文公成为第一个霸主 C. 宗法制度已经开始瓦解 D. 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宗法分封体制。从材料信息看,先是太叔带叛乱,再是晋文公约会诸侯平定叛乱,恢复了周王的地位,说明当时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当时的政治体制已经动摇,故选A项。分封制虽“受冲击”,但宗法制仍存在,故C项错误。春秋第一霸主是齐桓公,排除B项;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诸侯,但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排除D项。‎ ‎3.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淮南子》属于文学作品,是二手史料,不足以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凭证,所以使用的时候要相谨慎,故C项正确;A只是对文学作品使用史料的介绍;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史料甄别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 B. 强化政权的合法性 C. 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 D. 开创新的皇帝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和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秦始皇的‘始皇’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不难得知,秦始皇一方面是在强调自己对祖先功业的继承,另一方面又在彰显自己的开创性,“帝者之祖”要求后世帝王尊崇自己,这都是在强化新生秦帝国的合法性,故B项正确;“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皇帝制度”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5.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 A. 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 B. 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 C. 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 D 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朝以前因为外戚的引入导致外戚专权现象的产生,宋朝以后吸取历史教训,摒弃了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更是有意挑选寒微之家,由此可知,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故选C。材料中的做法是专制君主权力日益加强的表现,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为防止外戚专权现象产生的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不能得出政治统治日益腐朽的结论,排除B;君主专制始终还是人治,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君主权力强化的过程,解体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三个时间的比对,然后把握其中的因果关系。‎ ‎6.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主父偃之计是 A.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D. 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可知,主父偃的想法是通过大量封赐诸侯,从而削弱地方亡国的势力,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符合“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故C正确;从“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可知,题干的背景现象是诸侯子弟过多且没有封地,而非是对秦亡国的警戒,故A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文化专制主义思想,属于董仲舒的主张,并非出自主父偃,故B错误;从“今诸侯子弟或十数·”可知,题干主父偃针对的是诸侯问题,而非百姓,故D错误。‎ ‎7.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 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 唐朝皇帝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 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政治统治的两大基石,宗法制解决了贵族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分封制则相应地明确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权利义务关系,既扩大了周朝的疆域,也确保了周朝的政治稳定,两者互为表里,A选项说法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礼乐制度被破坏,群雄并立,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社会上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B选项说法正确;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相互制衡,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C选项说法正确;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决策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都由皇帝决定,因此内阁的权力与丞相掌握的权力存在根本差异,D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8.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了历代宦官干政最厉害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明朝皇帝懦弱 B. 封建专制制度 C. 明朝推行内阁制度 D. 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内阁威胁皇权,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宦官干政,因此封建专制制度是宦官干政的根源,故B正确;明朝皇帝懦弱不是宦官干政的根源,故A错误;明朝推行内阁制度,表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不是根源,C错误;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不是根源,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需要掌握宦官专政的根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根源”,结合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解答即可。‎ ‎9.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段材料表明 A. 精英政治已经受到雅典民众的强烈抵制 B. 雅典政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C. 雅典民主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参政权 D. 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误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可以看出雅典的原始的直接民主、群体决策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弊端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0.“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一位政治家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C. 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D. 雅典民主是真正的民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把他当作废人”可知,该政治家强调雅典公民关心政治的必要,鼓励公民积极参政,A项正确。雅典民主制建立在奴隶制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不会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故BC错误。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D项错误。‎ ‎11.《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中指出:“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 强调公正至上 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限制权力滥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体现出集体裁决的作用,表明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限制权力滥用,故D正确。材料中制定法律的目的是防止权力的滥用,公正至上不是制定法律的主要目的,A错误;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十二铜表法》主要是保护贵族的利益,B错误;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不符合材料中法律规定的主旨,C错误。‎ ‎【点睛】《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 ‎12.诚信审判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最初的“依诚信”完全依赖当事人的宣誓与承诺,具有浓厚的宗教誓言色彩,缺少实质性的法律评判标准;在之后的法律实践中,西塞罗将诚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即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况”。西塞罗的主张说明罗马法 A. 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B. 开始由人治走向法治 C. 强调证据在法中的作用 D. 具有灵活性的法律特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塞罗主张“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祝’”可知,西塞罗强调罗马法中更加重视证据的重要性,故C正确;浓厚的宗族色彩强调的是不注重证据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罗马法就是法治,西塞罗的主张强调的是证据,故B排除;强调证据的重要性与“灵活性”有一定的矛盾,故D排除。‎ ‎13.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当时英国首相艾登联合法国、以色列,准备用武力赶走纳赛尔。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不支持动武,但她只是问:“你们确定这样做明智吗?”最终,英国还是卷入了战争。这说明英国女王 A. 仍可制约首相 B. 已经统而不治 C. 拥有外交大权 D. 主张和平外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不支持动武”“英国还是卷入了战争”可知,女王的提议英国政府未予采纳,说明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国王与首相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英王的外交权力,故CD项排除。‎ ‎14.1978年,英国工党卡拉汉政府宣布对工资问题采取强硬立场,规定年增长率不得超过5%;但1979年,在强大的罢工压力下政府不得不同意把工资提高9%,在全体国人面前大丢其脸,在这种情况下,保守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以一票多数迫使工党政府下台。材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憧憬建立福利国家 B. 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 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D. 基本解决发展停滞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保守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以一票多数迫使工党政府下台”来看,保守党是通过议会迫使政府换届,说明当时的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度,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福利国家”的信息,排除A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这一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 ‎【点睛】在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的产生与存废以议会为基础,国家的行政权力掌握在内阁手中,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君主负责,君主只做一些礼仪性、程序性的工作,具有“虚位元首”的性质。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迫使内阁垮台。‎ ‎15.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 A. 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 B. 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 C. 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 D. 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 ‎【答案】D ‎【解析】‎ 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可以看出,最高法院行使1787年宪法的权力,维护宪法的权威,维护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最高大法院的职能,没有体现出总统职能,故C项排除。‎ 点睛: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可以分析出美国联邦法院的作用,得出正确答案。‎ ‎16.富兰克林认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杰弗逊也称美国的新政体是“君主制的新版本”这主要是针对何者而言 A. 最高权力中心在议会 B. 美国总统权力很大 C. 国会装饰下总统集权 D. 总统必须对议会负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体。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时也是三军统帅;法院掌握司法权。分析选项,A与题意无关;B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体制;D 说法错误,总统对选民负责。所以应选B。‎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美国政体的确立·特点 ‎17.如图是一幅讽刺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画上的说明文字是:“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联邦议会。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A. 宰相牢牢控制着议会 B. 君主立宪制度不健全 C. 宰相与议会矛盾突出 D. 保留较多的军国主义残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说明德国的政体中议会没有独立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从本质上反映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立宪制度不健全,故B正确。宰相控制着议会,属于君主立宪制度不健全的表现,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宰相与议会矛盾突出,故C排除。军国主义残余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8.“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落魄贵族是法国大革命主导力量 B. 直到此时法国才第一次建立起共和国 C. 1875年宪法标志第三共和国建立 D. 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妥协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但几经周折,最后确立了共和政体,故选D;法国大革命主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排除A;在颁布1875年宪法之前,法国曾实行过共和政体,排除B;1875年宪法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稳定,排除C。故选D。‎ ‎19.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被史学界认为是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 A. “天朝上国”的意识 B. 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C. 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D. 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稍微高一点,所以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对丧失关税自主权的认识不足,说明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故选择D选项,排除B选项;“天朝上国”是中国中心主义对中国的称呼,而材料却体现出近代中国人的主权意识淡薄,故排除A选项;材料并没有体现贸易发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选项。‎ ‎20.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 B. 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 C. 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 D. 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研究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宏大的农民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借着传播拜上帝教的名义而发动起来的。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特点 ‎21.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同学们对其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做了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两个纲领都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 乙同学:两个纲领都不符合时代潮流 C. 丙同学:纲领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丁同学:二者都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土地和生产资料,《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都体现了对封建剥削制度的否定,故D项正确; 《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没有体现农民的要求,故A项错误;《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要求,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 ‎22.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 B. 《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夷制夷”可以理解为在《马关条约》中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以夷制华”应理解为在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借英、法的力量剿灭太平军,即中外反动势力首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以华制华”即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选项错误,排除。‎ ‎23.‎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 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 属于自上而下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数据显示,全国有15个省的最高长官,其中革命党只有5人,旧军阀和立宪派很多,体现革命政权具有很强的妥协性,所以选B。辛亥革命依靠的是新军和资产阶级上层,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D。‎ ‎【考点定位】 ‎ ‎24.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他们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的应是 A. 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 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C. 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D. 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样考察的目的是为了挽救专制统治,因此他们对德国的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的君主立宪制最感兴趣,故B项正确;AC项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故A项错误;清政府本意不原意发展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 ‎25.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 B. 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 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团结为目标 D. 革命党人为维护政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八星”代表汉人居住的18个行省,是因为晚清时期的革命家对革命有“上下两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复清朝的全部领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复中原十八个汉族人省份的主权,把满蒙疆藏“出卖”给列强,以换取他们对革命的支持。但最后选取了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说明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故D选项正确;武昌起义时期中国还没有恢复国家主权的完整,故A选项说法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旗帜由“十八星旗”到“五色旗”,体现了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无法体现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故B选项错误;材料问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五色旗”体现民族平等、团结,但无法体现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26.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 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 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C. 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 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 ‎【答案】D ‎【解析】‎ ‎【分析】‎ ‎ ‎ ‎【详解】‎ 责任内阁制是仿效英国,故A项错误;《临时约法》从制定到实施有充分时间,故B项错误;《临时约》体现不出脱离群众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总统制是针对孙中山而设立,责任内阁制是针对袁世凯而设立,从宪政的原则上讲是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故D项正确。‎ ‎【点睛】‎ 学生要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其未能得以真正实施的原因;初步了解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约法的不同评论;培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27.“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从某个角度说明 A. 陈独秀犯右倾错误的原因 B.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 D. 苏联反对意识形态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20年代中期”“统一战线”等信息可知,当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而“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说明苏联对国民党的看重和对共产党的轻视导致了 陈独秀犯了右倾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不属于20年代中期。故B项错误。第一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双方各取所需,必然走向合作。这是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而材料讲的是统一战线失败,所以C错误。从材料“统一战线”知道是国民大革命不是意识形态革命,D错误。‎ ‎【点睛】做题找关键词很重要,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都与解题息息相关,材料选择题必须仔细寻找与所问之间的关系,完成答题,本题直接回答难度较大,可以联系关键词和排除法一起使用。‎ ‎28.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 工农武装割据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抗击外来侵略 D. 国民大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口号分别提出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均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B项正确;A的表述只能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应排除;C项的表述只体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应排除;D项的表述只体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应排除。‎ ‎29.1931年的一份中共党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上述主张 A. 推动了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 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 未能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国情 D. 体现了党中央坚持右倾错误方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 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仍然主张城市中心论,还没有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说明这时期还未能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才推动了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壮大,故A选项错误;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是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导致红军损失惨重,故B选项错误;这时期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是属于“左”倾错误,不是“右”倾错误,故D选项错误。‎ ‎30.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B. 长征的胜利结束 C.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答案】D ‎【解析】‎ 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反映了1935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中共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独立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故D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属于1927年后的井冈山时期,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这并不是毛泽东掌握领导权的“分水岭”,故B错误;1931‎ 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当时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仍然存在,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31题13分,32题15分,33题12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未给予资产阶级实权,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德国宪政中没有实权的恰恰是相当于议会下院的帝国议会,而皇帝是国家元首、权力中心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德国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传统的统治阶级为了迎合工业发展的需求,尽心竭力地以政府威权干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摘编自《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的选择、比较及影响》‎ 材料二 清末宪政改革是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派员秉承“用备甄采、择善而从”之旨,分赴欧美各国考察政治以后,清政府初步选定德国及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进一步研究、筛选与描摹的对象。最终,清政府锁定与德国一脉相承的日本宪政体制为模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 ‎——摘编自胡凯《略论清末宪政改革对德国模板的取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明此特点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宪政改革仿效德国宪政的原因,并说明清末宪政改革与德国宪政建立有何不同。‎ ‎【答案】(1)特点:具有君主专制的色彩;体现了议会民主政治色彩;具有传统与近代的混合性。‎ 影响:政治:有利于巩固德国政治上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民主政治的要求;经济:有利于德国利用国家力量进行工业化;军事:使德国富有极端的侵略扩张性。‎ ‎(2)原因:德国宪政中的君主专制性,为清末宪政改革中维护君主专制提供了依据。‎ 不同:清末宪政改革是封建制度专制情况下进行的,而德国宪政是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完成的;清末宪政改革是为了维护满清贵族的专制统治,而德国宪政在君主专制外更具民主性。‎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等信息可从具有君主专制色彩、议会民主政治特色、具有传统与近代的混合性等方面概括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即可。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消极(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等方面分析影响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清政府锁定与德国一脉相承的日本宪政体制为模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德国宪政中的君主专制性,为清末宪政改革中维护君主专制提供了依据方面进行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关于明清末宪政改革与德国宪政建立的不同之处,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目的(清末宪政改革是封建制度专制;德国宪政是在强化中央集权)内容(清末宪政维护满族贵族的家族统治;德国宪政在君主专制外更具民主性)方面进行比较即可。‎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特点、影响”“原因、不同”。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 “清政府锁定与德国一脉相承的日本宪政体制为模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3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阶】‎ 材料 明初,地方机构沿袭元朝行省旧制。洪武九年,废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共同组成省级政权机构别执掌行政、司法和军事,“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再申报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往往形成被动局面。‎ 宣德八年,朝廷发布设置“巡抚”的谕旨。及至万历年间,“巡抚”总统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的新体制已逐步形成。但一般“巡抚”只是管辖一个省,而在正德年间农民起义及“倭寇”入侵往往涉及数省,于是明朝加派兵部高书都察院御史以“总督”去总管教省,“总督”一职出现。督抚制度初步形成。但是官方法定规章上仍以“三司”分治省政为主,“巡抚”和“总督”始终是临时差派,仍被视为京官。清代,总督、巡抚正式演变成为省级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并且有较为完备的机构建制。‎ ‎——摘编自唐进(中国国家机构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督抚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督抚制度的作用。‎ ‎【答案】(1)内容:巡抚负责一省军民大政;总督同时管理多个省份事务;总督、巡抚属于京官,由中央临时派遣。 ‎ ‎(2)作用: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为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朝督抚制度的内容主要从材料的第二段进行概括,例如,“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总督”去总管数省、“巡抚”和“总督”始终是临时差派,仍被视为京官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概括完整。‎ ‎(2)从材料的具体内容看明朝督抚制度是对中央针对地方的制度,所以明朝督抚制度的作用主要从对地方的好处进行分析,例如,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在客观上为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奠定基础。‎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钱穆曾谈到:“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阐述过地理风貌对人文精神的巨大影响:“土地贫瘠,使人兴奋、简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地理环境与文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1:‎ 论题: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 阐述: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了不同文化的形成。古代希腊多山、多岛屿、海洋环绕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商业文化,商业文化又孕育了人们的平等精神,同时所形成的城邦国家也都是比较小的政治共同体,很难有一个城邦能够完全征服其他城邦,专制王权很难出现,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民主政治体制。与古代希腊相反,中国拥有广阔的平原,形成了农耕文化,此文化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进行管理,且广阔的平原也很容易产生彼此的兼并和征服现象,因此在中国,王权从一开始就很强大,从而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一体化专制政治体制。‎ 示例2:‎ 论题:地理环境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 阐述:地理环境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不起决定作用。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文化的差异虽受到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但并不由其所决定,而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样是海洋环境的英国也曾是极其专制的封建国家,而与中国地理环境大体相当且拥有广阔平原的美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这都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没有决定作用。‎ ‎【解析】‎ ‎【详解】首先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可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与海洋文明的关系、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与平原农耕文明的关系进行论证;如果认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可拟出论题:地理环境不是文化特性的决定因素,然后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和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没有决定作用。‎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