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教案(129页)
1 1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 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 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 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 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 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 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本文选自《红 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 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 同学们参考。 宁府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 四表妹贾惜春 2 荣府 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 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 二姐贾迎春 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 表嫂李纨 大表姐贾元春 表兄贾宝玉 三表妹贾探春 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 4、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班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让学生装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 论,找到情节链。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 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 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 ——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 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 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三、我们学习《红楼梦》有利于了解封建社会。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到: 1、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贾府大富大路贵,穷奢极侈,令人惊讶眩目。他们自己不会创 造财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环为之服务; 2、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家长统治,由贾母一人说了算数,由贾母 一人支配一切; 3、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杀个性,繁缛的礼仪使用权人活泼不得,空气十 分压抑; 4、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点:这个封建社会已经在开始动摇了,宝玉的对封建 3 社会的全部意识不迷信,并对这些封建秩序有所违拗,是反叛倾向的表现。 四、要求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掌握以上要点,并预期习重点的语段。 第二课时 (学习并阅读分析1自然、6——9自然段)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本文的情节链是: 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 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 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 ——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2、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到: (1)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贾府大富大路贵,穷奢极侈,令人惊讶眩目。他们自己不会 创造财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环为之服务; (2)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家长统治,由贾母一人说了算数,由贾 母一人支配一切; (3)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杀个性,繁缛的礼仪使用权人活泼不得,空气 十分压抑; (4)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点:这个封建社会已经在开始动摇了,宝玉的对封 建社会的全部意识不迷信,并对这些封建秩序有所违拗,是反叛倾向的表现。 二、重点课文阅读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段课文。指出这里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和“不肯轻易多 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是黛玉的行动准则。在整个小说中制约着黛玉的行动。当然, 在本节选的课文中,同样也体现这一点。黛玉的悲剧,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2、下面我们先来阅读6至9自然段,研究一下王熙凤的性格特征。看看曹雪芹是如何刻 划这个人物的典型性格的。是通过怎么样的描写方法来刻划这个人物的。 (1)王熙熙攘攘凤的感情变化线索是:先表恭维,后表同情,最后是表 4 关心。 (2)一见林黛玉,有这样几个动词,十分引人注目:携着、打谅、送至、 笑道、拭泪、转悲为喜、问。这些动词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她的虚情假面具意、和精明 能干。 (3)她对林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样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 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王熙凤既要讨好老祖宗, 又欲在黛玉和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机房府的权势大。) (4)课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 个(缎子)来给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来吧,可别忘了。’熙凤道: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 过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请问,当时王熙凤为什么这么说?王夫人为什么笑一笑, 点头不语?(王熙凤在贾母面前要表示对黛玉关心异常,说‘早已事先想到’,以讨取贾母的 欢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凤当面撒谎,却又赏识侄女机灵过人,口舌伶俐,哄得贾母欢 喜。) (5)把王熙凤在这段文字中的言辞和行动,归纳起来,可以看出王熙凤怎么样的性格 特点?(有善于察言观色和机变奉迎;善于讨好机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 的精明能干;在贾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贾母面前放诞无礼的地位。) 五、学生装课后阅读这段课文,预习13、14自然段。 第三课时 (复习上节学习的语段,指导学生学习13至14自然段) 一、复习课文要点: 1、“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和“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是黛玉的行动准 则。 2、第6至9自然段,下列问题: (1)王熙凤的感情变化线索是:先表恭维,后表同情,最后是表关心。 (2)一见林黛玉,有这样几个动词,十分引人注目:携着、打谅、送至、笑道、拭泪、 5 转悲为喜、问。这些动词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她的虚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3)她对林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样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 也只管告诉我。”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王熙凤既要讨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众人 面前表现自己在机房府的权势大。) (4)课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 个(缎子)来给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来吧,可别忘了。’熙凤道: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 过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请问,当时王熙凤为什么这么说?王夫人为什么笑一笑, 点头不语?(王熙凤在贾母面前要表示对黛玉关心异常,说‘早已事先想到’,以讨取贾母的 欢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凤当面撒谎,却又赏识侄女机灵过人,口舌伶俐,哄得贾母欢 喜。) (5)把王熙凤在这段文字中的言辞和行动,归纳起来,可以看出王熙凤怎么样的性格 特点?(有善于察言观色和机变奉迎;善于讨好机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 的精明能干;在贾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贾母面前放诞无礼的地位。) 二、学习班新课内容: 1、学生阅读本课的内容,做书间笔记。要求学生弄清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如何理解 这些内容。找出哪些不能理解的内容。然后学生分小组和大班研究讨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研讨情况,讲解以下要点: (1)本段属于环境描写,是贾政和王夫人的住处:13段写的是正室,14段是王夫人时 常居坐宴息是东边的三间耳房。课文以荣禧堂为重点,描写了贾府的华贵的陈设。 (2)这段文字——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提示了贾府的社会地位和荣华宝 贵。例如:匾是皇帝的御宝,大画是表示对君王的忠心耿耿和尊敬。 (3)这副对联的意思中,我们可以了解了怎么样的内容?(与贾政来往 的人,都是一些豪门贵族。) (4)我们从全文其它的描述中,还可以看到许多贾府的显赫:如荣宁两府门前的大石 狮子,兽头大门,华寇丽服的守人等等。 3、学生装朗读这两段课文。并重点抄写以下词语: 6 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镶着錾银、座上珠玑日月、堂皇前黼黻焕烟霞、猩红 洋罽、金钱蟒靠背、汝窑美人觚、茗碗痰盒、撒花椅搭。 三、学生预习下面的几段课文,着重预习宝玉和黛玉两人的性格特征。并在作业本上 抄写三段文字,两段是写宝玉进来时和宝玉眼中的黛玉,一段是两首词。 第四课时 (学习和分析关于宝和黛玉两人的思想性格) 一、学生分小组和大班交流预习情况。 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精要的重点分析指导。要点是: 1、关于林黛玉的思想性格: (1)“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 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写出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 (2)在宝玉眼中的黛玉是:,这是侧面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眉,一双 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 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窃,病如西子胜三分。”此诗写出了黛玉的内秀 外美,体弱多病。在宝玉眼中,更是聪慧灵秀,多愁善感。 2、关于宝玉的性格特征: (1)在王夫人的口中,是个“混世魔王”。说明书宝玉的作为,与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 相抵触,与世俗格格不入。是封建社会的叛逆。 (2)黛玉眼中的宝玉:容貌中透露出多情、温柔、敦厚。 (3)关于两首《西江月》词:指导的有关的要点是: A、共用四组对偶句。 B、第一首刻划了贾宝玉狂放不羁,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功名利禄的淡视,追求个性 的我有放。 C、第二首是对宝玉性格的褒扬,同时也斥责了当时封建社会特别是贵族家庭的世俗观 念。 D、两首词运用了寓褒于贬的手法,塑造了宝玉这个封建叛逆的形象。 7 并暗示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E、这两首词,对于读者理解宝玉的形象和性格,理解全书有关宝玉的情节设置和展开, 有极大的作用。 F、词中的“愁”和“恨”是宝玉欲求摆脱封建束缚而不得的苦闷心 情的表现;“傻”和“狂”是宝玉痛苦中寻求新生活新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的 食性迷惘的种种情态的表现。 G、这两首诗写出了宝玉不为人理解的对封建社会的叛逆性格。 H、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写出了宝玉不愿意读孔孟的文章,被人看作是愚 笨顽劣,说明书他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厌恶功名利禄。 I、解释“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见风使舵49页注解⑩) 纨绔和膏粱,是借代用法。 J、这两首诗,似贬实褒,表面上用世俗的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他对封建社会叛逆性 的写照。作者用正文反写的方法,赞美宝玉。 3、学生抄写这几段文字。 三、准备听记训练和单元练习薄。 第五课时 (进行重点语段的测试练习) 一、练习内容: 1、王熙凤的感情变化线索是怎么样的?(先表恭维,后表同情,最后是表关心。) 2、王熙凤一见林黛玉,课文用怎么样的几个动词,十分引人注目?有什么作用?(携 着、打谅、送至、笑道、拭泪、转悲为喜、问。这些动词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她的虚情假面具 意、和精明能干。) 3、王熙凤她对林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样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 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王熙凤既要讨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 和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机房府的权势大。) 4、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缎子)来给你妹 8 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来吧,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 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过来。’王夫人一笑,点 头不语。”请问,当时王熙凤为什么这么说?王夫人为什么笑一笑,点头不语?(王熙凤在 贾母面前要表示对黛玉关心异常,说‘早已事先想到’,以讨取贾母的欢心。而王夫人明明知 道王熙凤当面撒谎,却又赏识侄女机灵过人,口舌伶俐,哄得贾母欢喜。) 5、熙凤在这段文字中的言辞和行动,归纳起来,可以看出王熙凤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有善于察言观色和机变奉迎;善于讨好机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的精明 能干;在贾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贾母面前放诞无礼的地位。) 6、第8、9、10段课文: (1)属于什么描写?(环境描写,是贾政和王夫人的住处:8段写的是正室,9段是王 夫人时常居坐宴息是东边的三间耳房。课文以荣禧堂为重点,描写了贾府的华贵的陈设。) (2)这两段文字——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提示了贾府的社会地位和荣华宝贵。 例如:匾是皇帝的御宝,大画是表示对君王的忠心耿耿和尊敬。) (3)这副对联的意思中,我们可以了解了怎么样的内容?(与贾政来往的人,都是一 些豪门贵族。) (4)我们从全文其它的描述中,还可以看到哪些贾府的显赫?(如荣宁两面三刀府门 前的大石狮子,兽头大门,华寇丽服的守人等等。) 7、关于林黛玉的思想性格: (1)第10段“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 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写出了黛怎么样的性格?——写出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 意的性格。 (2)宝玉眼中的黛玉是:第14段,是侧面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眉,一双似喜非喜 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 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窃,病如西子胜三分。”此诗写出了黛玉怎么样的性格?——内秀 外美,体弱多病。在宝玉眼中,更是聪慧灵秀,多愁善感。 9、于宝玉的性格特征: 9 (1)第10段,在王夫人的口中,是个“混世魔王”。说明什么?——宝玉的作为,与封 建社会的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格格不入。是封建社会的叛逆。 (2)第13段,黛玉眼中的宝玉是怎么样的?——容貌中透露出多情、温柔、敦厚。 10、于两首《西江月》词: A、共用四组对偶句。 B、第一首刻划了贾宝玉狂放不羁,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功名利禄的淡视,追求个性 的我有放。 C、第二首是对宝玉性格的褒扬,同时也斥责了当时封建社会特别是贵族家庭的世俗观 念。 D、两首词运用了寓褒于贬的手法,塑造了宝玉这个封建叛逆的形象。并暗示封建制度 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E、这两首词,对于读者理解宝玉的形象和性格,理解全书有关宝玉的情节设置和展开, 有极大的作用。 F、词中的“愁”和“恨”是宝玉欲求摆脱封建束缚而不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傻”和“狂” 是宝玉痛苦中寻求新生活新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的食性迷惘的种种情态的表现。 G、这两首诗写出了宝玉不为人理解的对封建社会的叛逆性格。 H、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写出了宝玉不愿意读孔孟的文章,被人看作是愚 笨顽劣,说明书他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厌恶功名利禄。 I、解释“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见风使舵49页注解⑩)。纨绔和膏粱, 是借代用法。 J、这两首诗,似贬实褒,表面上用世俗的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他对封建社会叛逆性 的写照。作者用正文反写的方法,赞美宝玉。 二、学生订正作业。并进行自我完善,进行曲小结。 三、教师课后批阅。并制订下一步训练要点。 10 2 祝福 【教学目的】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 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4.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设想】[重点]为 1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 方法。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难点]为理解造成人 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教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 初中时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少年活泼可爱而中年麻木愚 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迂腐的孔乙己,这些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 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介绍背景,揭示主题。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 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 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 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 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 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 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 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 11 弊和余毒。 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 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三、检查预习:1.字词。 第1段 钝dùn响 幽微 寒暄xuān 第2段 瓦楞wǎléng 朱拓tà 第3段 间jiàn或 乞丐qǐ gài 第10段 悚sǒng然 踌蹰chóu chú 第17段 不更gēng事 第20段 谬miù种 第30-31段 淡然 俨yǎn然 第32段 雪褥rù 瑟sè瑟有声 尘芥jiè堆形骸hái 第34段 颊jiá 周正 第50、56、60段 沸反盈天 贺家墺ào 嚎háo 第66段 荸荠bíqí 絮絮xù 第68、69、72、74段 呜咽yè 驯xùn熟 桌帏wéi 讪讪shàn 第79段 敛liǎn 第83、87段 怔怔zhēng zhēng | 咀嚼jǔ jué赏鉴 渣滓zhā zǐ 瞥piē 第96、98、99、101段 拗niù不过 蹙cù缩 诡秘 门槛kǎn 第109段 窈yǎo陷 惴惴zhuì zhuì第112段 歆享xīn xiǎng 牲醴shēng lǐ蹒跚pán shān 补充解释:瓦楞:瓦陇,亦作瓦垄。 即屋顶上用瓦铺成的凸凹相间的行列。 间jiàn或:副词。有时候;偶尔。 悚sǒng然:害怕的样子。 踌蹰:chóu chú也作“踌躇”,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 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 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瑟瑟:sè象声词。形容颤抖:瑟瑟发抖|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 沸反盈yíng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 容人声喧嚣杂乱。 墺:ào可居住的地方。 絮絮:xù xù1.语繁不断貌。 2.连绵不绝貌。 呜咽wūyè:1.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 2.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 12 歆享:神灵享受供物。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 小松树底下|步履蹒跚。也作盘跚。 2.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 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分析课文。 1.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 人呢?我们必须先来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才能准确地把握住祥林嫂的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小 说的主题。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 和尾声。 速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情 节 内容 起讫段落 时间 序 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 结 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开 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 发 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 高 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 尾 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 补充知识: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又叫初春。同样有孟冬,孟夏,孟秋。 仲zhòng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同样有仲夏(盛夏), 仲秋,仲冬。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又叫暮春、晚春:暮春三月。晚秋:秋 季的末期,暮秋、深秋。同样有暮冬、深冬。夏末。 2.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 3.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13 明确: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 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 建的主题。 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 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 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4.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明确:第33段“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5.本文的线索: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以深刻的笔 触展现了旧中国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悲剧的一生。 6.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自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 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明确: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 响、幽微的火药香(第1段)和人们忙碌的景象(第2段)。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 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第1段第2行)“阴暗”的天色,(第2段倒数第9行)“将鲁镇 乱成一团糟” (第2段倒数第7行)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 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第2段 倒数第11行)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 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这些语句, 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7.小说的开头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一句作何理解? 明确:从表面看,这话似有语病──同义重复;其实,它是有深刻的意义的。联系上 面关于鲁镇年关祝福习俗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便可以体会到,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封建 统治下的中国城乡每一块土地,都是鬼神观念牢牢统治着的地方。而这一点,往往是在旧历 14 的年底显示得最充分,最集中。 8.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 明确: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暮春之时, 痛失爱子(第67段)/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得出结论: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9.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1)春天是什么(2)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1)春天是什么 明确:春天是幸福、生机希望的象征。 (2)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 明确: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明确:探讨祥林嫂的死因(亦即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要弄清祥林嫂的死因必须分析一下小说的中人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要弄清她 是什么样的人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由此来把握祥林嫂的 形象,从而领会《祝福》的主题。 在分析情节的同时,可以结合起来分析一下人物形象。我们知道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有:肖像描写(外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另外还有细节描写。从描写的 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详略分,有白描和细描。白描:文学表现手法之 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 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本文是白描的典范作品。(细描: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 用细腻的笔触对人物进行详尽的描绘。要求从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对描写的对 象加以渲染和铺陈,有如镂金错彩,绮丽华美。但要防止堆砌辞藻的形式主义或忽视艺术概 括的自然主义倾向。) 15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分析祥林嫂形象: 1开端部分: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①祥林嫂为什么要到鲁家做工?34-35 明确:小说的一开始,祥林嫂就是封建的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因为正是“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迫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地丧了命。祥林嫂因此陷入了 “嫁而守寡”的悲惨的命运之中。按理说,“年纪大约二十六七”的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 劳动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可是“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鲁四老爷家 里。 ②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正面描写) 明确: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 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第34段)(年轻,勤劳,朴实,新寡)眼睛:顺着眼。(善 良温顺)(第34段) 行动: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第34段)做工 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第36段)(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第36段) 从这里我们可看出:她的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她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 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这就鲜明地揭示出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 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挣扎。 ③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第34段)(侧面描写) 明确: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④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第37、38、 46、49、52段)(侧面描写) 明确: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 寻人时,也仍然是“踱”。 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 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 16 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中的族权不容;婆婆作 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 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 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趣味问题:四叔先后两次说“然而”,他未说明的意思是什么? (第一次:虽然她婆婆的行为野蛮粗暴“拿我们家里开玩笑”让人可恶,然而作为婆婆 也有这样的权利。) (第二次:虽然你这样说,但未必真能再荐一个像祥林嫂这样能干的人。因为当地其 他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不像她这样食物不论,力气不惜。) ⑤祥林嫂是怎样对待使她“嫁而守寡”、“备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 明确:作者通过祥林嫂逃到鲁家做工,在被捆绑时挣扎与反抗。 小结: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想通过加倍的劳动来摆脱悲惨的命运的愿望,很快破灭了。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权利的。有四大绳索(政权、族权、夫权、神权) 加在她们的头上。稍有触犯,则赐死、沉塘。一旦嫁了人,就成为夫家的奴隶。夫家要卖掉 祥林嫂,给小叔子准备结婚的钱。这在现在是违法和不可思议的事,在封建社会中,却是天 经地义的事。她在鲁家做工只三个半月,最后还是被她婆婆像捆牲口一样,“捆了躺在船板 上” (第45段),抢了回去。当然这其中还有鲁四老爷的支持(第41段“既然她的婆婆要她 回去……可说呢”)。封建的族权向她伸出了魔掌。 引:夫家公然把她绑架走了。祥林嫂被卖给了贺老六。 2发展部分: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①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祥林嫂? 明确:祥林嫂似乎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了,四婶还问起她,也仅仅因为后来再也雇不到 像她那样不懒不馋、勤快能干的佣人。为后文收留祥林嫂打伏笔。 ②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么?这部分的结果怎样? 明确:1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地位。 死了丈夫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2祥林 嫂的反抗,并不是因为在读书人家里做过事,而是她的自发反抗,她要摆脱这任人宰割的命 17 运。在当时的社会,她的反抗不可能有结果。(也可认为她深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毒害,认为 改嫁是耻辱的) 3这部分最后交代了祥林嫂嫁了勤劳朴实的贺老六,并有了一个儿子。 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把祥林嫂卖掉。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 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族权迫使她寡而再嫁,夫权又视此为奇耻大辱,使她忍辱含 冤,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祥林嫂的悲剧,都是因此更为加深。 引:读到这里,读者往往会稍松一口气。但祥林嫂的命运究竟如何呢?我们还是往下 看吧。 3高潮部分: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1速读这一部分内容,概括主要情节。 明确:①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②祥林嫂的痛苦悲伤成了人们咀嚼品味和取笑的 材料。③柳妈的恐吓和祥林嫂捐门槛。④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乞 丐。 2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 经消失了血色。(第66段)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66段)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3祥林嫂这一次是丧夫失子。有人认为,丧夫失子有偶然性,这种看法对不对? 明确:丧夫失子似乎有偶然性,然而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是那起决定作用的必然性。 祥林嫂的丈夫死于旧社会中蔓延着的传染病“伤寒”,阿毛死于祥林嫂的贫困、劳碌。(若不 是忙着“打柴摘茶养蚕”,能让年仅两三岁的孩子去剥豆吗?)因此,实质上,是罪恶的政权 夺走了祥林嫂的丈夫和儿子的生命,使她陷于嫁而再寡的境地。作者开始把批判的笔触由封 建夫权、族权扩展到封建政权。 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 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因此,“大伯来收屋”使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一次来到鲁家。她到鲁 18 家后,又遭受了更大的打击。 4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明确: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 同情。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在鲁四老爷家。 5小结人们对待祥林嫂这个“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态度:A.鲁四老爷的态度:不让她 干祭祀的活(71、73、75、108通过四婶先后三喊“你放着罢”,杀人不见血地葬送了祥林嫂 的性命。而其中尤以最后一次对其打击最大)。鲁四老爷站在顽固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立场 上,从精神上残酷地虐杀她。他暗暗地告诫四婶的那段话,就是置祥林嫂于死地而又不露一 丝血痕的软刀子。 B.鲁四婶的态度:鲁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看她能干,祥林嫂 被婆家绑架走以后,她害怕给自己家惹麻烦。之后她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 是自己的佣人都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她“起初还踌蹰”,后来倒是真心怜 悯祥林嫂,留下她。但是祥林嫂不像过去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 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成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来看。 C.人们的态度:“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称呼依旧。这一淡淡的似乎不经意的过渡 语,在具体语境中却隐含着深刻的蕴涵,反映出鲁四一家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冷酷而坚决 地不予承认的态度。“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是“贺六嫂”,绝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映了封 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人们叫她的“声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整个鲁镇社会 在伦理观念上与鲁四仿佛是形成了共识的,音调的变化,笑容的冷冷,反映出人物关系的变 化,充分表现出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77 人们很少同情和怜悯她,对她讲述的“阿毛的故事” 很快就厌倦了,并把她作为取笑的 对象。 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使她感到痛苦与迷惑。她不时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不幸的遭遇, 她的精神却惨遭蹂躏。而柳妈的说鬼又给祥林嫂新的打击。 19 D.柳妈说鬼: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 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明确:文中第88段写到了一个叫“柳妈”的“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虽然 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 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 之类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 取奚落的态度。她对待祥林嫂,没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非常反对,认为祥林嫂“索 性撞一个死,就好了”(柳妈对动物“不杀生”,却主张祥林嫂“撞死”,这是自相矛盾的。她把 和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大家谈笑。应该算是无聊冷漠的人中的一员)。在第99段柳妈 还一脸“诡秘” 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许完全出于善意,并告诉她应当去土地庙捐一条 门槛。这个主观愿望可以说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 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她的话,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为了争得这做人的权 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生存的希望,她竭尽全力。她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整日劳碌着,以便 积够十二元鹰洋,用“捐门槛”的方法去摆脱人们在阳世、阴世间给她设下的“罪名”,她忍受 着咬啮人心的嘲笑和侮辱,在无边的寂寞和悲哀中,默默干了一年。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 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 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 有人认为柳妈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呢? 柳妈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 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 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 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6请一学生朗读“冬至的祭祖时节……那我可不知道”。思考:使祥林嫂受到致命的打击 是什么?接着祥林嫂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 四婶仍不让她沾手。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 20 她帮手。”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 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阅读时注 意这一段的重点词和关联词语),作者写出了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 大创伤。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 结果出乎柳妈、祥林嫂的预想,这血淋淋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祥林嫂是无法“赎罪” 的,祥林嫂陷入了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境地。 祥林嫂在捐过门槛插手祝福却遭拒绝后对其第三次肖像描写是怎样的?从中反映出什 么? 明确:“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yǎo陷下去。连 精神也更不济了。…也总是惴惴的,…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不让祝福——失神 —— 再受打击。 4结局部分: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 第四次肖像描写: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 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 个活物。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明确:当祥林嫂被折磨得像“木偶人”,丧失了当牛做马的条件后,鲁四老爷就一脚把 她踢出门外,使她终于成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僵尸。即使 这样,她在临死前,还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 A.“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B.“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C.“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这是对魂灵的有无表示疑惑。 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害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 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但也正是这种疑惑,这种无法解脱的 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21 对祥林嫂的发问,“我”的态度怎样呢? 明确:“我”是意外、踌躇、吃惊,回答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实际上,正是“我”同情 祥林嫂,才更觉得难以回答,只得含糊其辞,不作正面回答。 后面几段,是:“我”的自我剖析,反映“我”既同情祥林嫂,又不敢正视现实。有些议论, 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否定与批判。 对“祥林嫂的死”的看法: 鲁四老爷的咒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对死人也 不宽容。 家里的短工很“淡然”:“穷死”的,有什么好惊奇的。 “我”开始有些“惊惶”,“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心地已经渐渐轻松”。 “活得有趣的”众人,“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大家欢欢喜喜地过年。 上面就是对祥林嫂一生的分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被迫改嫁是其悲剧的开始,而 这是受族权的唆使。再嫁被认为是“败坏风俗”,夫权视此为奇耻大辱,这使她忍辱含冤,永 远生活在耻辱之中。祥林嫂的悲剧,都是因此更为加深。她自己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对自 己再嫁有一种罪恶感,她所生活的地方也为她的死,提供了一个最恰切的环境:小说开头的 关于“祝福”气氛的描写,说明这是一个鬼神观念牢牢统治着的地方。她有对再嫁的罪恶感, 因此产生了对鬼神的强烈恐惧。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所以才“怕暗夜、怕黑影”(第109段), 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 于是她“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第109段),最后自绝于这可怕的社会了。因而从很大 程度上说是祥林嫂被鬼神宗教观念,这种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辩护的,极端野蛮、荒诞的意 识形态残害致死的。是被神权所害。在鲁家,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 祥林嫂的生路,对她进行迫害和侮辱,把她变成了一个木偶人,直至把她逼向死地,一脚踢 出鲁家。而这依靠的是封建政权。 结论:因而我们说她死于她生存的社会环境。是当时这个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用政权、 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 鲁镇的人可以说都不是凶手,又可以说都是凶手。迫害祥林嫂的人们,他们的行为都 22 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 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 吃祥林嫂。”鲁迅用他那犀利的笔锋,从广阔的领域里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的程度。 总结归纳: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 具体说来,是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害死了祥林嫂。 23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1.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作者刻意把丧 夫、再嫁、失子、归天几个最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将生机盎然的春给祥林嫂悲惨 命运作自然背景,有养深刻的用意,它能造成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提示出封建制度的罪恶。 2.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象祥林 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避免的: 主观原因:沉溺于丧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对生活丧失信心。 客观原因:小说中写到的其他人物,这些人物在祥林嫂不幸遭遇中扮演的角色: 生命轨迹 周围的人 初到鲁镇 鲁四老爷(鲁四奶奶)——冷酷自私(封建礼教) 被卖改嫁 婆婆、大伯——冷酷自私(家庭) 再到鲁镇 柳妈——冷酷(社会) 寂然死去 卫老婆子、“我” ——同情(社会) 讲析评价: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 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 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用丁玲的话来说:“祥林嫂是 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 上增加痛苦。” 祥林嫂在新社会获得了“春天”,集听说读写与思想教育为一体,物象、意象相统一。 启发:看问题不能单看表面,而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1族权给了祥林嫂婆婆卖她的权力。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一旦丧夫失子,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被剥夺。族权给了大伯收屋的权力。 2夫权给了鲁镇人叫她祥林嫂的权力。即便她的丈夫祥林死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 夫权视再嫁是“败坏风俗”, 是奇耻大辱。因而即便她的第二个丈夫明明叫贺老六,但人们 24 还是叫她祥林嫂。 3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侮辱和迫害,靠的又是封建政权。 4祥林嫂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是因为她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认为这将使她 争得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的希望,她竭尽全力。 但不管祥林嫂怎么做,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她都享受不到一 个普通人的权利。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生活中一位因车祸失去儿子的年轻妇女的遭遇等同于祥林嫂的命 运,并称之为“新时代的祥林嫂”。这种看法在中学生中有较大的代表性。因为学生没有认识 到这位年轻妇女悲剧的偶然性和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补充分析趣味性知识:古今婆媳关系之比较、遗产继承问题。妇女对任何事情,任何 处境,只有服从认命,不能有自己的选择,所谓“妇者,服也”。四大绳索:族权,神权,夫 权,政权。从一而终:民间说的“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事二夫”。《周易?恒》:“曰妇人贞 洁,从一而终也。”旧三从四德:《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 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gōng即“女红”、“女功”。指通常由 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 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五伦:旧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 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以前,三从四德是女人一生的枷锁,现在,社会男女平等了,三从四德却又有了新的 定义。 小幽默“新三从四德”:新三从四德:三从:跟从,服从,盲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 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盲从)四得:等得,记得,舍得,忍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 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完美丈夫:干家务是大力士,关心妻子 象护士,辅导孩子象博士,钱包起码象雅士,听唠叨时当自己是传教士。 小结:祥林嫂在新社会里拥有了“春天”。 二、分析鲁四老爷和“我”两个人物形象: 25 分析鲁四老爷形象 1.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呢? ①间接描写: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分(地主阶级、 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 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厅堂的布置,几案的摆设,处处显示出令人窒息的死气。鲁四老爷 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中国的宋明理学对于处在封建等级制最底层的劳动妇女来说,是 最残暴最苛虐的一种思想体系。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稍有触犯,则赐死、沉塘。 ②直接描写:A.行动描写:这表现在祥林嫂被抢走的两件事上: 1当婆婆一边抢人 一边来领工钱时,鲁四老爷把祥林嫂一文也没有用的工钱全交给了婆婆。与此相对照的是对 被压迫的寡妇祥林嫂的冷酷无情。2祥林嫂曾那样辛勤地为鲁家劳动过,可当她遭到恶运时, 鲁家却无动于衷,连祥林嫂走没走、怎么走的,都毫不过问,只是到了正午,四婶肚子饿了, 这才想起了祥林嫂淘米时拿走米和淘箩,于是倾巢出动“分头寻淘箩”(第44段);连平时摆 派头、端架子的鲁四老爷都“踱出门外”,“直到河边”,等看见米和淘箩“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 旁边还有一株菜”时,这才放心。这场虚惊,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一 个劳动妇女的命运都不如一个淘箩、一点米、一株菜,鲁四老爷冷酷残忍的嘴脸跃然纸上。 B.语言描写: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 就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 尽致。 a.祥林嫂被抢前:第38段 b.祥林嫂被抢时:第49段 c.当他为寻淘箩,“踱”到河边时:第46段 d.紧接着,午饭之后,卫婆子又来时:第52段 e.对四婶的暗暗告诫:第71段 f.祥林嫂死后:第20段 作为这六次开口背景的是鲁四老爷虚伪寒暄后的“大骂其新党”,它恰恰深刻地揭示了 那六次开口的根源。 归纳: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 26 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 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是造成祥 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作者刻画人物用笔不多,却正面侧面相结合,虚实相映,这种写 法值得我们借鉴。 简略分析“我”这个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 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 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 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三、分析、讨论写作特点: 1.精当的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 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 生的足迹。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第一处(第1、2段):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 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使人 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沉重”、“阴暗”、“乱成一团糟”等词透露出了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压抑和 反感。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 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 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 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 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 的描写,也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 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 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悲剧的 社会基础。 ②第二次是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的描写。 27 第二处(第32段):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祥林嫂死后的 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参见课文下的注释),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 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第三处(最后一段):这段景物描写是由回忆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 忆的句子相照应,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 些“醉醺醺”蹒跚着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 穷的痛苦和悲哀。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 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 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2.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 ①肖像描写: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第34段)(年轻,勤劳,朴实, 新寡)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第34段)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第66段)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66段) 祥林嫂在捐过门槛插手祝福却遭拒绝后对其第三次肖像描写“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只 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yǎo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也总是惴惴的,… 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不让祝福——失神 —— 再受打击。 第四次肖像描写: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 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 个活物。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三次变化:第一次“脸色青黄”是生活艰辛的烙印,红润的脸颊显示了她青春的活力, 因为她毕竟才二十几岁。第二次“顺着眼”,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突出了她内心的悲哀和空 虚,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无奈,从那“消失了血色两颊”、“眼角上的泪痕”、“没有精 28 神的眼光”的描写,不难体会到祥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击后极度痛苦的心情。第三次这形象, 多么令人毛骨悚然!她也曾有过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而现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溃了。 ②画眼睛(眼神):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 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 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 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 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这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3.倒叙手法的作用: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 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 求原委。 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 建的主题。 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 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 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四、小结。 本文既然是一出悲剧,还为何以《祝福》为题?(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1)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色彩,祝福之时 也正是封建思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时候,也是人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甚的时候。 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 福”的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 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以此为题 可突出主题。 (2) “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小说起 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祝福”展示了 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勤劳能干,“祝福”时使一向勤快能干的祥林嫂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 视,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年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 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 29 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后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3)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 下的劳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 五、作业。 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 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200字左右。 课余问题讨论: 1.祥林嫂如果没有失去第一个丈夫,结局会怎样? 2.如果她逃到很远的地方,婆婆家的人找不到她,会如何? 3.如果没有一个严厉的婆婆,祥林嫂是否会避免悲惨的命运? 4.如果第二个丈夫没有死在伤寒上,儿子也没有被狼吃掉,祥林嫂是否就一定能过 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5.假如那个“吃素,不杀生的”“善女人”柳妈不给她讲“大道理”,她是否就会避免被饿 死、穷死、冻死的命运? 附录:鲁迅和他的小说。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 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 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 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彷徨》收入1924~ 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 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我们在 中学阶段所学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 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鲁迅是塑造典型 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 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30 2、关于《祝福》。 《祝福》写于1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 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来是束缚中国 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 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 反映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 和毒害。鲁迅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所显示出的摧残和杀害劳动人民的有形和无形的刀子,有些 也正属于鲁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国民性”,其实所谓“国民性”正是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 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 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鲁迅全集》第一卷《灯下漫笔》)。 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经夏衍先生改编后,将《祝福》搬 上了银幕。 ●教参上课后习题解题指导 一、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情节,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快乐与幸福 苦难与不幸 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 满足,有笑影,白胖了 被婆家卖掉 拼死反抗 再婚:没婆婆,丈夫有力气 有自己的房子 生了儿子 31 胖了 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 她又流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被鲁镇的人歧视(阿毛、额头上的疤) 被鲁四老爷鄙视 对地狱的恐惧 捐门槛赎罪 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参加祭祖仪式被拒绝 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 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而死 二、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1.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连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 脉络。同时,作者用“祝福”为题,包含了反讽的意味。鲁镇家家祝福,“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 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而被众人歧视迫害的 祥林嫂,却在这一时刻死去。在这样美好的日子死去,对众人来说是祥林嫂最后的“罪过”, 所以鲁四老爷骂她是“谬种”。祈求“无限幸福”的众人,在众神给予“无限幸福”的时刻,扼杀了 一个不幸的妇女。 2.祥林嫂初次来鲁镇时,还很年轻,“顺着眼”,是一个本分的农村寡妇的形象;第二 次来鲁镇时,容颜衰败,眼中还带着泪痕,已经没有过去的神采了,说明她饱受生活的折磨; 而临死的祥林嫂,脸上呈现的只有麻木,眼睛也只是机械地转,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活力。她 已经被冷酷的社会摧毁了。作者写祥林嫂这样的变化,主要是表现祥林嫂在精神上所受的迫 害。 3.小说的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冷漠的社会环境,与祥林嫂人生悲剧有着直接的 关系,而作品的批判锋芒也蕴藏在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之中。同时,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也随着 32 她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丰满起来。作者关于新年气氛的渲染,反衬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色彩。 三本题主要让学生品味小说的语言,了解其深层含义。 1.要注意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祥林嫂的形象的。要让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 写,为什么不用括号中的写法。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但要指出,原文修饰语后置的 写法确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2.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摧残和毒害,造成民 众的愚昧、自私和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同情她, 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 种“满足”,以通过鉴赏他人的痛苦来填补自己精神的空虚。 3.说“大家咀嚼赏鉴”祥林嫂的悲哀,表现了作者对民众冷漠麻木的心灵的批判和激愤 之情。 4.①祥林嫂第一次感到“疑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而第二次她已经捐了门槛, 认为自己已经“赎罪”了,可以被“宽恕”了。可是四婶的断喝让她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被这个冷 漠的社会“接受”,她的精神崩溃了。②“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两句话的 语气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 四、设计本题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一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 思想意义。 33 33 老人与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 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 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34 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 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 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 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 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 “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 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 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 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 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 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 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 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关于《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 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 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 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 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3.课文情节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从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用 35 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 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 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 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 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 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 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 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 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 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 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 与升华。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 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 思想。 (二)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 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 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海明威曾经对《老人与海》的原稿进行了两 百多次的校阅,正如他自己所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 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么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过程……”然而 他砍伐了所有的冗言赘语,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删去了解释、讨论,甚至议论的部 分,剪去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使小说单纯而集中。 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 36 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 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 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如写鲨鱼出现的情形,“当一大股暗黑色的 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 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 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 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粗犷简洁,犹如一幅水墨 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 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 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 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 肉绽的声音。”这种描写本来都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便会过电一般油然而生出同 样的感觉,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 “不挤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读者直接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 如此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 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 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 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三)难点探究 1.【提问】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 【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 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 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 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 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 37 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 利者。 2.【提问】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 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 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 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 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 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 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38 4 蜀道难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章法、气象、基调;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的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散文化诗句欣赏。 【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类型】鉴赏课。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推荐《全唐诗》光碟和《大唐诗录》光碟,并请学生介绍自 己有否类似电子产品。 【教学过程与步骤】 学生读诗(至少3遍) 鉴赏要点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 伟而言。兹分述如下: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 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 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 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 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 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 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 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诗的中间则是 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 39 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 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侧 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 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 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 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 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 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 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 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 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 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 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 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 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 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 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 到孤寂得可怕。 40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 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 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 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 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 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 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 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 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 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 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 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 有不忍目睹之意。 一鉴于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之始不宜要求学生背诵,所以先设计 此题,而将背诵练习置于最后,体例与本单元其余话课异。目的是使学生初步适应这首诗节 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 逸的风格极为必要。 这是一首杂言体诗,但跟其他诗人的这类体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这类体裁作品(如 《将进酒》《梁甫吟》《庐山摇寄卢待御虚舟》等)相比,都有显著的不同。这不同就在于; 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练习中所列举的)如果孤立地看,确属散文句。但我们不这样称它们, 因为它们毕竟是诗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只能说它们是散文化的诗句,或句法与散文近似。这 当然不能随意而为,没有李白那样的气概,那样的英才,是驾驭不了的。 附:自购练习答案要点:一、这些诗句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不能自已, 脱口而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二、这道题是为鉴赏诗的内容设计的。重点是前一问,后一问是对前一问的补充,意 41 思是可以从形式入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先问后一问,然后分析“蜀道之难”一句的含义。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不宜过早提出。答题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1)课文基本成诵; (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3)了解诗的大意。 李白善于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这首诗中“一咏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中复 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如果时间允许,无妨让学生复习一下已学过的《诗经》 作品如《君子于役》《无衣》等,再做一番比较——这就从内容的鉴赏延伸到形式的鉴赏上 来了。 答案要点;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三、这道题共含四小题:前三小题用于鉴赏诗的艺术特色,是按照课文段落顺序命题 的,可以讨论一题,背诵一段,把鉴赏和记诵结合在一起;命题的原则是就诗论诗,不用文 学史上的综合方式;讨论过后,教师可参考“鉴赏要点”中关于“气象”的分析做一个小结,将 鉴赏提到稍高的水平上。第4小题用于鉴赏诗的寓意,因为涉及历史背景和历来的不同看法 (见“整体感知”),难度大些,在水平较低的教学班可以不予讨论。 l,此题涉及诗人的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重点是第二间。 答案要点: 第一问: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 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 道来由。 第二问: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 路者的勇力。 2.此题涉及点面结合的写法和夸张的运用,也表现了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答案要点:①“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 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②“六龙回日”“们参历井”是诗人的想象。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3.此题涉及细节的运用和夸张写法。 答案要点:“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详见“课文 鉴赏说明”。 4.剑阁为蜀之门户,写剑阁,正如胡震亨所说,是为了“著其戒”。此题涉及诗的寓意, 42 应当联系全篇内容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这一段内容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思想比较 活跃的教学班上,也可稍带说说某些错误的解释,让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作出自己的结论。 答案:见“课文鉴赏说明”。 四背诵这首诗既要口熟,又要懂得它的章法;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在此基础上指导学 生作表情诵读,使记诵达到完美的程度。“课文鉴赏说明”中的“诵读提示”和有关基调的解释 可供参考。 这篇课文拟用3课时教读。教学进程设想如下; 第1课时:本诗写作年代简介。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诵读前两段:先试读两三遍,再划 分层次并归纳大意,然后练习背诵。 第2课时:学生练习背诵第三段,方式如前。鉴赏诗的章法并归纳主旨。师生共同探讨 诗的基调。学生试背全诗。 第3课时:鉴赏诗的艺术特色。略说诗的寓意。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诗。 几条供课上参考的资料: 一、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解释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正常现象。对于有争论 的问题,我们应当本着有利于学生鉴赏的原则要善地加以解决。例如:①这首诗的写作年代, 根据王定保的材料可以确定为不会晚于天宝三载(744)诗人离开长安以前。这自然是一个 笼统的说法,因此我们再据诗的内容说它作于诗人身居长安之时,这样讲起来就比较方便。 当然,也有可能比这更早,但目前尚无资料可以证明,不宜作这样的假设。这个问题在“有 关资料”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但只提供教师参考,不要讲给学生听。②诗中的“君”可能是诗人 的一位朋友,也可能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二说并通。为 便于学生接受,可以采用前一种说法;如采用后一种说法,则应作一番解释,说说这样写的 好处。③诗的寓意只宜采取胡震亭的说法,言“险”即所以申“戒”,“险”“戒”二字高度概括了诗 中要旨,这样来理解,对鉴赏也十分有利。 二、结构的分析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结构,则诗的主旨、章法 等都极易明白,对记诵全诗也很有帮助。分析结构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试读两三遍之后 归纳各层大意;第二步,探究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构应当是点拨式的,点到为止, 切忌讲得过多,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最好能设计一个简明的图表,边讲边画。 下面的示意图可供参考: 43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三、课文后的练习可以灵活处理。例如第一大题,可以在学生试读前后作简要提示, 而后在指导学生作表情诵读时作比较详细的分析。 四、解释难句当力求简明。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地理常识的,也要讲一点,但不要把“补 充注释”里说的那些照搬给学生。讲,要有利于鉴赏。 作业:1.诵读本诗 2.翻译本诗 44 5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 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 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 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 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 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 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 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 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 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 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 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 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 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 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 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 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 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 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 45 “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 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 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 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 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 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 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 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特色] 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 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他在夔州时所作的《登高》、《诸将五首》、《咏怀 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篇章,向来被认为是律诗中的杰作。而《秋兴》则更被誉为是 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大致说来,其成就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 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 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二、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 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 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 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 46 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 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 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 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 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 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 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 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 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 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 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 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 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 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 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 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 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参考资料] 周甸曰:江涛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见汹涌阴晦,触目天地间,无不 可兴感也。屠隆曰:杜老《秋兴》诸篇,托意深远,如“江间”“塞上”二语,不大悲壮乎?范 梈曰:作诗实字多则健,虚字多则弱,如杜诗“丛菊”“孤舟”一联,此等语亦何尝不健?蒋一葵 曰:五、六不独?“两开”“一系”为佳,又感时溅泪,恨别惊心之况。末句掉下一声,中寓千 声万声。(明·周敬等《唐诗选买会通评林》) 若谓玉树调令,枫林叶映,随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奈何流滞巫山巫峡, 而举目江间,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阴接地之风云,真可谓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 47 绝。(清·金人瑞《杜诗解》) 钱谦益曰: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 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清·高宗弘历敕 编《唐宋诗醇》) 48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 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 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 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 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 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 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1) 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 教师范读。 49 (3) 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 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 (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 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 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 (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 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 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 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 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 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 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 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 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50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 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 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 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 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 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 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 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 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 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 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 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书:民族偏见 思乡 ------怨恨 胡俗 6。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 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 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51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 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 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 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 造成的。 清。刘献廷 <<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 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 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 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 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 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 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 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 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 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 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 首联 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铺垫 52 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根源 铺垫 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 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 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 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 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书 昭君----画图省识----汉元帝诗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异国---- ----有志难展---- 借 古 伤 今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 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附: (1)诗的大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 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 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53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 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 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 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 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54 登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 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 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 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 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 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 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 表。(涉世不深) (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 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 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 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 55 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 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 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 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 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 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 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 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 《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 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 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 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 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 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 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 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 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 56 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 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 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 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 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 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 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 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 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 57 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 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 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 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 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 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 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 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 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 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 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 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 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 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58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 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 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 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 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 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 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 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 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 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 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 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 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 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 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 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 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 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 59 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 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 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 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 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 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 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 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 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 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 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 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 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 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 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 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 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 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 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 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 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 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 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 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 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60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 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 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 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61 6 琵琶行(并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这种文学体裁;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3、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出色音乐描写。 【教学难点】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录音机、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 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板书课题 及作者) 二、了解作者及“行”这种体裁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 2、小声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把握诗歌内容: 62 学生快速默读诗序文和全诗,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明确: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四、五 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同诗的第二、三段对应;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 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 四、作业:反复读全诗。 63 第二课时 一、 鉴赏诗歌: 1、提问: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 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 和他的客人听到的。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 得简略。 2、赏析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诗的第一段。 (2)学生思考: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子是什么,文中没有明确交代,同学们能判定 出是哪种基调吗?有什么理由? 明确: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 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 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 的。 (3)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 3、赏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的第二段 (2)学生思考: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 乐曲的境界中。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演奏大概根据当 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第三极端(“轻拢慢捻抹复桃……四 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乡》。 (3)学生思考:作者分几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每一 个乐段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 明确:作者分四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第一乐段兼用 64 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 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着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 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 “忧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 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写 乐曲的终止,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 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4)本段用“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侧面烘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第二段。 4、赏析琵琶女的第三次演奏 (1)学生默读三至五段。 (2)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调子如何?理由是什么? 明确:调子悲凉,与《霓裳》、《六么》不同,从“满座重闻皆掩泣”和“江州司马青衫 湿”可看出。 (3)作者写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方法同第二次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次作者用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写音乐的艺术境界。第三次作者从 侧面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二、 比较阅读李贺《李凭箜篌引》 三、 作业: 1、背诵全诗; 2、找白居易其他诗歌作品,如《长恨歌》。 65 7 李商隐诗两首 【背景资料】 一、关于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 令狐楚,登进士第后娶王茂元女。令狐楚和王茂元是政敌,党于令狐的人认为商隐亲近王氏 是背恩负德的行为。后来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长期执政,排抑商隐。商隐对政治本来很热心, 却始终不能得志,这和他得罪令狐氏,处在朋党倾轧的峡谷里不无关系,虽然他自己并不屑 于攀附这两个政治集团中的任何一个。他先后依托在几个大官的幕下,曾随桂管观察使郑亚 到过广西,又随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到过四川。最后客死在荥阳。有《玉谿生诗》,注 本颇多,以流行的冯浩《玉谿生诗详注》较为详备。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圣先贤”的进步思想。他称颂汉高祖、唐 太宗,也称颂张良、诸葛亮。他同情“不师孔氏”的元结,更同情“言皆在中兴”的刘蕡。他反 对藩镇割据,又反对宦官擅权。可惜他“运与愿违”,由于遭遇谗毁,横被排抑,“一生襟抱未 尝开”。这就是他的诗常带感伤情调的原因。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向的一个诗家。他的近体诗,尤其 是七律有独特的风格。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常常因为有声、 有色、有新语、有巧对而吸引人去注意,又因为能含蓄和多比兴而吸引人去玩索。后代学他 的人,例如北宋的西昆体作者,专门讲究典故和词藻,在语言的色泽上用工夫,形式主义的 倾向非常显著。李商隐自己的诗也不免晦涩和浓得化不开的缺点。有时因用典深僻而遭到“语 工而意不及”的批评。不过他也能够不依赖典故而达到很高的表现效果,例如“红楼隔雨相望 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有情调,有色彩,有气氛,却并不靠典故来烘托牵引。 他的咏物诗如《赠柳》的“堤远意相随”和《蝉》诗的“一树碧无情”,除表现事物的特征还写 出它在诗人头脑里引起的特殊感觉,绝非寻常的刻画,这不是堆砌典故所能办得到的。至于 《夜雨寄北》那样述情如话的诗,虽然为数不多,也表明作者并不缺乏白描的本领。 同时,李商隐的优秀作品都是言之有物,并非专讲表面的涂饰。由于他的身世经历, 他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世情的认识都不是浮浅的。在他的诗里感慨讽谕都有一定的深度。他的 政治诗如《有感》《重有感》《哭刘蕡》和《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都有深切的忧愤,攻 击宦官、藩镇,更表现出识见和胆量。他的咏史诗往往有讽有叹,以古喻今。咏物诗往往借 慨身世,如《蝉》和《扶风界见梅花》,在写物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自己。他的爱情诗(不 66 包括写爱情而别有寄托的诗)常常写相思失望,其中较好的几首能给人情深语挚的印象,也 有一些免不了一般艳情绮语中的浮薄气息。这一类的诗虽然有特色,却并不能代表他的艺术 成就。如果说李商隐善于言情,却有一定的理由,他的寄内、悼亡的作品就可以作证。 李商隐从过去诗人接受多方面的影响,庾信、李贺的色调,杜甫、韩愈的句格,在《玉 谿生诗》里都不难发现。李商隐的七律往往在秾丽之中时露沉郁,流美之中不失厚重,使读 者容易联想到杜甫的一些优秀作品。长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写法受杜甫《北征》的影 响,虽然比较质直,艺术上似不及《北征》,但更多写国家大事,政治性更强,更多地表现 了“诗史”精神。 李商隐的绝句,和他的律诗一样,讲求精工,巧于用笔,构思细密,唱叹有情。论艺 术成就也不在他的律诗之下。在当时的作家中,杜牧的绝句非常突出,他们是并驾齐驱的。 由于李商隐一生中许多遭遇不称心,他的诗里恬愉散朗的境界少,哀伤抑郁的表现多。 他的近体诗因为有吐韵铿锵,工于唱叹等艺术特点,感染力往往很强。 (选自《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二、有关评述 1.(《锦瑟》)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 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 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 (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 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清·朱彝尊《李义山诗集》评语) 2.诗以锦瑟起兴,“无端”二字便有自讶自怜之意,此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 弦,而人之年已历历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谓五十之年忽忽至也。庄生梦醒,化蝶无踪,望 帝不归,啼鹃长托,以比华年之难再也。感激而明珠欲泪,绸缪而暖玉生烟,华年之情尔尔。 不但今日追忆无从,而在当日已成虚负,故曰“惘然”。(清·杜诏、杜庭珠《唐诗叩弹集》 评语) 3。此义山有托而咏也。首言锦瑟之制,其弦五十,其柱如之,以人之华年而移于其数。 乐随时去,事与境迁,故于是乎可思耳。若乃华年所历,适如庄生之晓梦,怨如望帝之春心, 清而为沧海之珠泪,和而为蓝田之玉烟。不特锦瑟之音有此四者之情已。夫以如此情绪,事 往悲生,不堪回首,固不可待之他日而成追忆也。然而流光荏苒,韶华不再,遥溯当时,则 67 已惘然矣。此情终何极哉!此诗说者纷纷,谓锦瑟为贵人爱姬者,刘贡父也;谓为令狐楚之 妾者,计敏夫也。自东坡谓咏锦瑟之声,则有“适怨清和”之解,说诗家多奉为指南。然以分 配中两联,固自相合。如“无端五十弦柱”、“思华年”则又何解以处此?详玩“无端”二字,“锦 瑟弦柱”当属借语,其大旨则取五十之义,“无端”者犹言岁月忽已晚也,观下句自见。顾其意 言所指,或忆少年之艳冶,而伤美人之迟暮;或感身世之阅历,而悼壮夫之晼晚,则未可以 一辞定也。(清·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评语) 4.此言贵妃殁后,徒闻在海外蓬莱之上,其与玄宗他生之夫妇未卜,而此生则已休矣。 所以清宫长夜,无与为娱,徒闻卫士之鸣柝,无复鸡人之唱筹,盖形其萧条寂寞之情也。因 思此日,六军衔愤而同驻马,当时七夕信誓而笑牵牛,其为哀乐何如矣。而余所惜者,四十 四年之天子不能保一贵妃,反不如卢家夫妇犹能百年相守也,是不重可叹哉?(同上) 5.海外九州,事属虚诞,帝乃求妃之神于方外乎?他生未必可期,此生已不可作,何 复废寝思之耶?虎旅鸡人,几于虚设矣。吾想六军皆驻,徒然七夕私盟,五十年天子,求保 一妇人而不可得,堪为色荒之戒矣。(唐汝询)言相传太真在蓬莱而其实就死。此时帝在军 中,有刁斗之声,无朝廷之乐,然则笑牵牛之常隔,反不如卢妇之白头矣。(清·唐汝询《唐 诗解》唐汝询、吴昌祺评语) 6.玉妃既缢之后,上皇悲不自胜,因而谬托方士家言,言方士排神驭气,至于海外仙 山,抽簪轻叩院门,果有太真出现,授以钿盒半扇,仍约生生夫妇,此无非欲聊自解释者也。 今先生特又劈手夺去其说,言他生则我不能知,至于今生,则眼见休矣!因急以三四实之, 言既是他生尚愿夫妇,何不今生久住宫帏,而乃自致马嵬宵柝,永辞上阳晓漏耶?便令方士 饰说更无以得申也。此六军、七夕、驻马、牵牛,随手所合,不费雕饰,而当时陈玄礼侃侃 之请,与长生殿密密之誓,一时匆匆相逼,遂成草草不顾,写来真如小儿木马,鬼伯蒺藜, 既复可笑,又复可悯也。末言四十余年天子,而不能保一妇人,以为痛戒也。(清·金圣叹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评语) 【示范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68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 特点。 2.通过写“我所知道的李商隐”等训练,提高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 点。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2)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 特点。 二、整体感知 69 1.导入新课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 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 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 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 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 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 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 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 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3.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 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 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 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 (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 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 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4.关于《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 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 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 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 发兴亡之慨。 70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 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 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 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 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 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 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 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 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 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 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 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 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 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 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 言尽而意不止。 2.【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 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 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 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 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 套。否则,李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 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 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 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71 3.【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 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 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 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 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 不敢说李商隐开启了中国当代朦胧诗的先河,也不敢说他影响了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诗 派(有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因素),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先锋派”,他的艺术尝试和创 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连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对都他推崇之至。也许,正 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 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 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 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4.【提问】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明确】《马嵬(其一)》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 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本课所选的第二首继承了前一首的 基调,却更胜一筹,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 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 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 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 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 头棒喝,发人深省。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 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 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 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 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 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 史悲剧。 5.【提问】《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72 【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 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 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 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 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6.《马嵬(其二)》的巧对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 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 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 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 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 “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唐宋以 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对于这首诗的对句,古人有 不同的看法。金元时期的方回认为“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瀛奎律髓》),清 代的吴乔更是大加赞赏:“叙天下事而六、七、马、牛为对,恰似儿戏,扛鼎之笔也。”(《围 炉诗话》)。但也有不同意见,明代的吴昌祺认为“虎鸡马牛同用,亦一病”(唐汝询《唐诗 解》吴昌祺评语),清代的屈复认为“空闻、无复,熟套语,七八轻薄”(《唐诗成法》)。 我们认为,后面的否定意见过于拘执传统,只要出语自然恰切,何者不可以人诗呢? 7.李商隐诗的用典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 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 “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 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 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 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 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总结、扩展 当诗人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诗境熔铸在一起时,我们体悟的就 73 不只是意境之美,更是诗人的生命。 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74 8 寡人之于国也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 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 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 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 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 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 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 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 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 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 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 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 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 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 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 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 75 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 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 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 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 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 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 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 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 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 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 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 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 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 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 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 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 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 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 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 76 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 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 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 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 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 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 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 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 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人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 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 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 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 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 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77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 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示范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 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78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 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 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 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 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 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 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 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 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 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 79 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 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0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 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 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 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 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 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81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 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 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 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 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 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 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 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82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 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 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 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 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 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83 (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 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84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 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 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 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 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85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 (读cù,密) 发 (1)百发百中 (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价值) 兵 (1)非我也,兵也 (兵器) (2)穷兵黩武 (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4)草木皆兵 (兵士) 胜 (1)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利) 86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 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 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 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87 9 劝学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 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 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 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 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 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 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 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88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 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 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 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 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 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 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 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 (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 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89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 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 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 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 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 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 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 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 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 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 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 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 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 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 90 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 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 答。 8.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 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91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 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 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 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 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 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 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 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 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 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 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 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 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 92 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 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 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 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布置作业: (1)作文(任选一题) 谈学习 试论“锲而不舍” (2)预习《逍遥游》 附:板书设计 93 10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 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 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 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 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 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 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 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新课 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 面目漆黑一团”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 94 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 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 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 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 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 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 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 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 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 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 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 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 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 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 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 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 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 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95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 )长絮(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 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 下列加点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土(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〇11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 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96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 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 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 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练习答案 (1)①zòng yíng cóng chéng shèng ②Nìng nìng níng yuè lè ③Zhái dí shào zhào tián xiān ④qūn qín jīn duó duó 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 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 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 论11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研习新课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 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 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 ——“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 97 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伺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 到什么启发。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 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 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 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 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 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 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 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 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 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 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 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 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 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 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 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两题。 2.熟读课文。 98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略) 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 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 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 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 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 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 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 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 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 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 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99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 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 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 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 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 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 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 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 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 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 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 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 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 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 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 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 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 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 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100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 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 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 (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 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 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 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 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 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 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 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 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 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 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 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 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101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 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 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 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102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 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 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 (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 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 “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 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 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 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 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 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 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人物 地位 出身 军队 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 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 103 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 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 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 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 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 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 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 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 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 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 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 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 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 “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 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104 [附]练习答案 1.(1)(略)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 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 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 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 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 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 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 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 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 妥。 2.补充作业: (1)对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105 11 师说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 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 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 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 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 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 宋八大家之首。 106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 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 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 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 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 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 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 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107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②③④⑤⑥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108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109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 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110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 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 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 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 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111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112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113 12 动物游戏之谜 【背景资料】 一、作者简介 周立明,国际行为分析协会会员,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 二、动物的游戏(库宝善) 人类社会越来越现代化,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称之到了“知识爆炸” 的时代也毫不为过。由此而来的是生活的快节奏,学习和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种竞 争一直波及到了儿童,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使作父母的把一切希 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祖孙三代4、2、1的局面,使12只眼睛都 盯在了孩子身上,真是走路怕摔着,吃饭怕噎着,干活怕累着,要星星不敢摘月亮,要吃什 么跑遍全城也要买来。这种过分保护、溺爱及过早地灌输知识会得到什么结果呢?乐观者说 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早熟,将来能更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悲观者则认为豆芽菜式的孩 子将来经不起风浪,小皇帝太多了很难凝聚成统一力量,将来谁去当兵,谁去干那些艰苦创 业性工作……。对孩子本身来说,是幸福还是……在此不想多发议论,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动 物世界的孩子们吧,也许会得到某种启迪。 玩耍,按原意来说应该是从觅食、自卫和各种约束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使肉体和精神 充分放松的行为。但对野生动物来说这种机会真是太少了。例外的只是一些幼崽,围绕在母 亲身边戏闹、玩耍。因为有母亲守在旁边至少不用愁吃,不用担心敌人攻击等等。这和人类 一样,儿童时代好玩耍,一到成年则越来越少(赌钱之类应不在此例,因为不能达到身心放 松之目的)。设身处地想一想,一点也不奇怪,成年食草类动物,为维持其庞大身躯,不得 不去寻找、嚼食大量食物。一头大象每日要吃200—300公斤树叶和青草,为此24小时中就要 花费12—14小时。熊猫食竹,牛羊食草每每要跑几公里到十几公里;食肉动物也并不轻松, 它们的食物是活的、能自动避开,并非肚子一饿立刻就可以到手,有时一周也吃不上一顿, 加上它们自己也要躲避人类和更强悍的猛兽,有时还会生病,也有年老体衰,为满足食欲经 常要处于精神和肉体极度紧张状态。所以不管哪类动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野生动物世界里, 真正能放松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动物,其幼年时代的游戏,除了单纯玩耍目的之外,对其将来生活(这里主要是指觅 食、繁殖和护身)是密切相关的。在人类社会有一种世界各国共通的儿童游戏:“医生瞧病”。 114 大人们回忆起来,恐怕都会有这种经历,“过家家”,“医生瞧病”。在现实生活中,患者躺在 床上,满脸严肃聚精会神的医生,站在旁边轻轻触摸病人腹部,叩打胸背……。患者中不少 女性,医生则多为男性。孩子们看到这种情境也自然会加以模仿,其中还包含有一种潜意识, 朦朦胧胧的要接触同龄异性的愿望;这是生物界的一种共性,人和动物要组成社会并维持这 个社会,必须具有的一种本性,因此儿童时代就会产生这种性的欲望。而真正生活当中又除 了医生这种工作之外,公然触摸异性躯体是会受社会舆论谴责的。 动物世界与人类社会不同,根本不存在这种限制。小动物们则是经常看到父母间、成 年的同类之间公开的交配,这就像争斗、吃食一样极为平常,所以也就试着照样模仿。春季 的动物园里,或乡间看到的羊群、牛群,不时看到有些小猴子、小山羊追在异性小动物后面, 趴在背上,腰部拼命向前顶,真像成年动物交尾一样,但是看到它们那种无邪的样子,知道 是在游戏。不用说,这并非生理上的性行为,只不过是模仿父辈性行为的一种游戏。这与人 间的孩子们所做的“医生瞧病”游戏是一样的。只不过后者是受人类社会所制约,一定程度上 受到压抑后变相的性游戏,而动物幼崽则是与实际性行为直接联系了起来。这对动物长大后 的生活是有极大益处的,小时的游戏长大后则要成为现实。如果不知模仿从小就进行隔离饲 养,失去与小伙伴共同游戏的机会,等到长大后则非常不幸。如猴子,母亲死了,人工喂养 长大,这样的猴子就再也不能回猴山了,特别是性生活显得非常困难。尽管能表现出性欲, 但不知道该如何做,结果行为变得异常。肉食性动物如虎、狮子,经常见到亲子间玩耍的场 面,虽为猛兽但看到其兴高采烈的样子也颇为有趣。小老虎或狮子追着咬父母的尾巴,而尾 巴就像一只活的小动物那样甩来甩去,逗得小家伙又蹦又跳,又滚又闹,不时跃起,用前肢 捕捉。高兴时可以玩上一个多小时,累得小老虎或小狮子呼呼直喘。这样的游戏与长大后真 正的捕猎很相似:看定猎物、俯身潜行、悄悄接近、猛然大吼一声跃起,利爪如钩、大口如 盆、牙排利刃、尾似钢鞭,试想在这种凶猛的冲击下有何种猎物能幸免于难呢?有时看到有 的小老虎在前方潜伏,一只则迎面走来,突然前者跳出,两只小虎便争斗起来,煞有介事打 得不可开交,过一会儿可能会交换一下所扮演的角色,这一只伏卧,另一只走来,一场闹剧 就又开始了。这些亲子之戏、兄弟之耍,到长大成熟后也就变成真实的生活了。联想到儿童 们的追逐嬉闹,骑着人装的马打仗,也许就是人类争斗欲望的一种雏型。肥胖粗笨、憨态可 掬的大熊猫,玩起来却很灵活:攀杠、钻圈、踏球、爬山、滑梯,逗得游客哄笑不止,流连 忘返,但这些对其长大后起什么作用呢,目前正在研究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相信将来会得到 答案的。 115 成年兽类几乎没有时间游戏,是说其主要精力用于找寻食物,防止敌人攻击,到了生 殖季节还要为争夺配偶而与雄性同伴进行激烈格斗。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到它们戏耍的 场面。有人曾见到过黑猩猩在表演“滑稽戏”和“雨中舞”。两只雄性同伴,彼此搔首弄姿,像 人一样大声嘻笑;天下雨了,这些“男子汉”在雨中发疯似的奔跑转圈、撅断树枝、拔掉青草, 雄赳赳作示威状;而这时的雌猩猩则带着幼猩猩们躲在周围的树丛内,围观眼前发生的这场 闹剧。难道这只是玩耍吗?还是出于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恐惧感而故意作出的姿态?其真正含 义不得而知。如果野生动物被关进了动物园,情况就变了。在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世界里, 它们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冲动;关进动物园,丧失了紧张感,不 必担心外敌的突袭,肚子饿了准会有人送吃的,发情期用不着争斗新娘就送上门。这样一来, 它们的所有时间几乎都变成了自由时问,但是所过的也就只限于槛中生活了。和人间一样, 虽有余暇但不能干自己所喜欢干的事情:滑雪、溜冰、观剧或看电影,只能在这种受限制的 条件下来打发自己多余的精力了。长此以往,有些动物精神就会出问题,就像人类患神经症 一样,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一种在野生状态下看不到的玩“耍”。黑猩猩所演出的闹剧, 也许就是这样发明出来的:早晨,饲养员送来了食物,还没等吃完,游客就进园了,越聚越 多,它们会突然摇晃起庞大的身躯,像大相扑运动员那样直立站起,拍手打胸,在众人围观 下也许会突然将手中拿的食物,如桔子、香蕉等抛了出去,打游客一个措手不及,引起一片 喧哗一阵骚动,哄然大笑会招引来更多观众,将黑猩猩或大猩猩栅栏挤得风雨不透。有人还 会再次将手中桔子、香蕉、巧克力等抛向它们,于是刚才的一幕可能又会重演,这是一种戏 耍,但仔细看来大猩猩或黑猩猩的行为似乎显得有点奇怪。这也可能是猩猩们一种解闷的方 式,借此来打发自己的余暇。但是,这样的消遣法,有时会将猩猩的精神和行为引向歧途。 桔子、香蕉扔完了,它们可能会抓起粪便抛洒,这样一来就要乱套了,客人可能再也笑不起 来了,满头满脸臭气哄哄,新衣新帽沾满污秽,其狼狈之状可想而知。猩猩这种恶作剧在各 动物园并不罕见,人少时还好,人越多越来劲,俗称人来疯,在猩猩眼里也许这才够开心。 有时还能见到猩猩们在运动场内的池子里洗手,玩水,突然会将水泼向人群,瞬间的惊愕之 后又是一阵哄笑。水还算是干净东西,有时犯坏,蹲下身子不知干什么,突然用手把尿洒向 游客。动物有时也会拿东西玩耍,在猴山放一面小镜子, 勇气十足的年轻猴子首先拿起来,左照右照,近看远看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看到自 己的影像倒觉得挺有意思,一会儿举起来,一会儿放下去,招来群猴看热闹,有时把镜子摔 碎,一只猴抢一片躲到角落去玩,高兴了甚至可以玩上一天。最后传到猴王手里,它把这件 116 不寻常之物托在手里看了又看,面部毫无表情;若把一条口袋扔给大猩猩,它们左看看右看 看,张开口袋往里瞧,把头伸进袋子,套住头摇晃两手,玩一会就嗤地将袋子撕破,扯成几 片,拿了浸在水里洗,就像妇女在河边洗衣服一样,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含义谁也猜不透,看 来洗得还很认真,显示极大乐趣。在大象栏内放几根木头,可以看到它们用木头来玩耍,先 是用脚踏,一看踏不坏,就用鼻子卷起来,一会儿搬到这一会儿搬到那儿,或者高高举起摔 到地上,再举再摔。狼圈、狐圈周围是铁栅栏,基础是水泥,但中间应留出一块空地,这类 野兽的兴趣是挖洞,这里挖一个那里挖一个,有时还用刚挖出的土将原先的洞填起来。挖洞, 这在野生状态时是为了作窝,繁殖后代,但现在挖好后并不是为了住,仅仅是为了游戏,借 以发泄过剩的精力。大猩猩小时候很愿意找饲养员玩,拉着手跑,非让抱一抱,逗逗闹闹, 但这只能在小时候,最多是其体重与人差不多时,等长到200多公斤了可就要小心了,这东 西力大无穷有时不知深浅,一掌下去就会把饲养员打个鼻青脸肿。 由以上可以看出动物与人间的游玩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幼儿期、儿童期玩耍时间 多,越大越少,这是因为小时无忧无虑一切依赖父母;长大一切要靠自己,精神紧张、任务 繁重毫无玩之余暇。动物园里的动物与野生状态不同,时间有余,所以应该研究增加些什么 科目进行训练更为合适,忽略了这点有时动物可能会产生神经症,有的则陷于极度紧张,最 终会招致躯体疾病。由此想到人问,如何减轻儿童负担,恢复童年的天真,在游戏、玩耍、 娱乐当中训练孩子们的才能,培养起有益的兴趣;过保护方式,强迫性灌输,禁锢式生活, 放纵任性等等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可能不会有益处。 (选自《动物与人行为探秘》,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年 版) 【示范教案】 动物游戏之谜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17 1.巧妙生动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2.注意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本文准确全面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分清层次结构,探求描写和说明的有机结 合点,以此为切入点,体会二者结合之妙处。 2.知识教学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学习本文准确全面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类社会越来越现代化,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称之到了“知识爆炸” 的时代也毫不为过。由此而来的是生活的快节奏,学习和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种竞 争一直波及到了儿童,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使作父母的把一切希 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祖孙三代4、2、1的局面,使12只眼睛都 盯在了孩子身上,真是走路怕摔着,吃饭怕噎着,干活怕累着,要星星不敢摘月亮,要吃什 么跑遍全城也要买来。这种过分保护、溺爱及过早地灌输知识会得到什么结果呢?乐观者说 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早熟,将来能更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悲观者则认为豆芽菜式的孩 子将来经不起风浪,小皇帝太多了很难凝聚成统一力量,将来谁去当兵,谁去干那些艰苦创 业性工作……。对孩子本身来说,是幸福还是……在此不想多发议论,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动 物世界的孩子们吧,也许会得到某种启迪。 (板书)动物游戏之谜 118 二、明确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准确全面的语言特点。 三、整体感知 文章的基本结构 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文就遵循了这 样的思路安排结构。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先总结归纳,然后分项述说,最后再 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引发读者的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 戏?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思考,最后总结。 科学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形式:总 分 总 内容:演习说 自娱说 动物为什么游戏 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学习说 锻炼说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的语文有什么特点? 【明确】科普文章的语言,很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注意下面语句中加 点的词语,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 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 为的特点;“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 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动物成年后,一般要脱离父母, 自寻伙伴,所以用“结成”而不说“形成”,语义上有细微差别。“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 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 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调剂和补偿”表明动物游戏的本质,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单 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 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组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 119 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提供”使“游戏”具有施动者的地位,使之超出个体行为的范 畴,成为共性的事物。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2.【提问】本文有哪些人文内涵? 【明确】傲慢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而其他 动物不过是受制于条件反射、具有生理反应的简单生命。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会有超出生 理反应以外的各种行为。现在动物学家注意到动物具有游戏的天性,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但是承认动物在游戏,承认动物具有一定的智力潜能、创造性和多样的交流方式,承认动物 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体,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进步。这种进步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在生命伦理和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将因此重新定义动物,重新审视和动物 的关系,进而重新认识自己。 3.【提问】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 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明确】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 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 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 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 含一种能力。 4.【提问】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定的结论? 【明确】第一,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 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深入研究, 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 第二、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 120 结论。 第三、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 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语言简洁、平实、 准确、全面,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 的享受。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121 13 宇宙的边疆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 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 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122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 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 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 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 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 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 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 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 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 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 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 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 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 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 123 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 太阳系 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 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 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 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 某种契合。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 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 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 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 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 体是多么宝贵”等。 2.【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 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 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 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 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 124 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 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 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 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 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 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125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背景资料】 一、作者介绍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 (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二、相关知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物理学知识: (1)统一场论 根据现代物理学知识,将我们的宇宙结合起来的力有四种: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 弱核力。物理学家运用量子力学,已经把后三种力统一起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他 的学生米尔斯提出杨一米尔斯场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被称为“标准模型”。但是这一理论 因为计算繁复无比而让人头疼),但是引力仍然游离在外。爱因斯坦毕终生之力想寻求四种 力的统一,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最终也没有实现。 (2)高维空间 现代理论物理学认为,统一四种力的前景,在于高维空间(如十维或更高)理论的确 立。比如对于古人来讲,风暴是怎样产生的,风暴会袭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袭来,什么时 候结束,他们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平坦的大地上,只能靠肉眼从近似于二维平面 的角度来观察,即使有简单的预报,也都是靠经验来推测的。现在有了气象卫星,从太空这 样三维角度观察地球,在地面上看来神秘莫测的风暴被看得一清二楚,可以精准地预报风暴 的动向。同样,理论物理学家认为,传统的四维(空间三维加上时间)理论太“小”,不能解 释宇宙中的四种力。当他们超越四维而在更高维(如十维或更高)中寻求统一这四种力时, 就能得到一种简单、漂亮的解决模型(科学家认为宇宙应该是简单、合谐的)。 高维空间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后10-43秒,十维宇宙分解成四维宇宙和六维宇宙,四 维宇宙暴胀,经过近一百五十亿年,演变成今天我们生活的宇宙。大爆炸后10-35秒,大统 一力分开。但是高维空间理论很难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因为要模拟当时的环境,需要的能 量太大,根本无法做到,所以现在高维空间理论只能是“理论”。 126 【示范教案】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二、能力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高维空间对普通人来说,是很难想像的。所以,教学重点是文章内容,而不是相关的 科学知识。相关知识教师有所了解,能帮助教学课文即可,不必教授给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成为一位科学家是无数有志青年的梦想,对物理的探究更是许多年轻的学子孜孜以求 的,我们来看一下加来道雄的成长道路,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板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 127 (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2.本文的基本结构 文章的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因此,叙述的顺序主要是历时性的。但是, 作者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 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而“童年的两件趣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共时性的叙述。这样 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既脉络清楚,又重点突出。结构如图: 童年 青年 (成年) 鲤鱼世界的幻想(想像) 实验 (理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故事(理论) 3.本文的基本内容 ①人人都对自然感到好奇,都以自己喜爱的形式寻求自然的“谜底”,但是大多数人一 般直接探寻自然本身,而作者却由人的观察角度,反思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看似作者少年时 的思维超出同龄人,其实只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并且保持了这样奇特的想像力, 由此奠定了他对高维空间理论探究的基础。②作者少年时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 发了他的探究兴趣。他之所以感到“激动人心”,是因为他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 事”来阅读、探究,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另外,“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底”,也表现 了他有毅力有恒心的性格,这是成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③高中时代,本应“在棒球场或篮 球场玩耍”,享受青春年华,但作者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 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 反物质。作者进行这样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 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由①②到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在材料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布局谋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整体上,作者并没有从童年到小学到 初中到高中,按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 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长的经验;在局部上,如高中阶段, 128 作者看了许多统一场理论方面的书,并常常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书籍是 怎样启发、引导他研究的,这里肯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 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人体会到作者严谨、踏实的 性格,以及内在的成为物理学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2.【提问】本文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明确】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 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1)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 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像上 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 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游戏”使他们乐 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 理。 (3)实验精神:丁肇中说过:“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 的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 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 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 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论,虽然还 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 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空想 出来的。 3.【提问】“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2)“它们 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3)“鲤鱼科学 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4)“鲤 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 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129 4.【提问】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 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2)“科学 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 变思考问题的方式。(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 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5.【提问】课文中阅读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和统一场理论书籍两小段内容,对“教育历 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的重点是童年趣事和建立实验室,这三个事例已经把“教育历程”完整地 勾画出来。而夹杂在其中的两个小事例,主要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历险故事加深作者对高 维空间的想像,激发兴趣;而阅读统一场理论书籍,既表现高中阶段作者求知的热情,也衔 接起由理论到实验的探究过程。 6.【提问】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 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明确】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 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 “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7.【提问】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 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要有理论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要有耐力和恒 心等等,实验考验的是实验者的综合能力。而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理论,轻视基础 实验,表现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思想上浮躁,急功近利。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 力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重视实验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