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武冈市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武冈二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物体P用水平作用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沿墙匀速下滑,物体的重力为G,墙对物体的弹力为N、摩擦力为f,物体对墙的压力、摩擦力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G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N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f和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分析可知,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知,滑动摩擦力大小f=G.即G和f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N和F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正确.‎ D.N′和F的方向相同,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 ‎2.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相同的方向行驶,两车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S1、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S1=S2,则甲、乙两车一定在t2时刻相遇 B. 若S1>S2,则甲、乙两车在0-t2时间内不会相遇 C. 在t1时刻,甲、乙两车加速度相等 D. t1-t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v<‎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象判断确定何时两车相遇;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详解】A、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0−t2时间内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由于甲的初位置与乙的初位置未知,所以无法判断甲、乙两车在t2时刻是否相遇,故A错误;‎ B、若S1>S2,在0-t2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于甲的初位置与乙的初位置未知,所以无法判断甲、乙两车在0-t2时间内是否相遇,故B错误;‎ C、由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1时刻,乙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故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C错误;‎ D、若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t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由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0-t2时间内,甲车的运动位移小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正确;‎ ‎【点睛】关键是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如图所示,a、b、c是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同时到达同一水平面 B. a、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C. 它们的末动能可能相同 D. 落地时重力的功率一定是Pb=Pc>P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它们的末动能”、“落地时重力的功率”可知,本题考察运动学和机械能相结合的问题。根据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和功率等知识进行求解。‎ ‎【详解】A.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下滑的加速度,当a下滑高度为h时,;b做自由落体运动,当b下落高度为h时,;所以a、b到达同一水平面所用时间。故A项错误。‎ B.a、b两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地过程中,a、b两球的重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可知,它们的动能的变化相同,则其末速度大小相等,但两球末速度的方向不同。故B项错误。‎ C.a、b、c三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地过程中,a、b、c三球的重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可知,它们动能的变化相同;c有初速度,则c球末动能最大。故C项错误。‎ D.重力的功率等于重力与竖直方向分速度的乘积。b做自由落体运动,c做平抛运动,落地时b、c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则Pb=Pc。a、b末速度大小相等,b竖直方向分速度大于a竖直方向分速度,则Pb>Pa。故D项正确。‎ ‎4.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其中v为速度,x 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处运动至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 A. 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 该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 D. 该物体在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大于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公式:‎ 可得 可以知道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均匀减小,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上式知,图象的斜率等于2a,由图可得:‎ 则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所以B正确. ‎ CD.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因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该物体在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所以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所以C正确的,D错误.‎ ‎5.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A、B、C,质量均为m、A、B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A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A、B间细绳的拉力为T、B、C间摩擦力为f。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木块A上,系统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B、C之间始终没有相对滑动。稳定后,T和f的变化情况是( )‎ A. T变大,f变小 B. T变大,f应大 C. T变小,f变小 D. T变小,f变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对整体分析明确加速度的变化,再选择c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变化,再对b物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摩擦力变化.‎ 粘上橡皮泥以后整体的质量增大,因为F不变,对整体有可知整体的加速度减小,将BC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有,由于BC的质量不变,加速度减小,所以绳子的拉力T减小,隔离C,C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B给的静摩擦力,有,C的质量不变,加速度减小,所以静摩擦力f减小,故C正确 ‎6.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 A. (M+2m)g B. (M+3m)g C. (M+4m)g D. (M+5m)g ‎【答案】D ‎【解析】‎ ‎【详解】小环在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可得:‎ 小环从最高到最低,由动能定理,则有 对大环分析,有:‎ A.(M+2m)g.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 B.(M+3m)g.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M+4m)g.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 D.(M+5m)g.故选项D符合题意.‎ ‎7.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圆形轨道,圆心为O。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从与圆心等高的圆形轨道上的A点以速度v0水平向右抛出,落于轨道上的C点。已知OC连线与OA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A运动到C的时间为(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C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根据位移间的关系可得:‎ 可得:‎ A. .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 C. .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 D. .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8.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 rl,后来变为 r2, r1> r2,以Ek1 、E k2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 、T2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周期则( )‎ A. E k2>Ek1 、T2Tl C. E k2Ek1、T2>Tl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卫星受空气阻力,则速度变小,使得引力大于向心力从而做向心运动,则做圆周的半径变小;根据卫星所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可得线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变大,周期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它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12日16时39分,探测器在距月面129km处成功实施发动机点火,约5分钟后,探测器顺利进入距月面100km的圆形轨道,运行一段时间后择机着陆月球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探测器发射速度大于7.9km/s B. 探测器距月面129km处发动机点火加速 C. 从点火到进入圆轨道,探测器位移是29km D. 若已知引力常量、圆形轨道半径及探测器其上运行周期,可估算月球质量 ‎【答案】AD ‎【解析】‎ ‎【分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生速度;探测器要进入低轨道,必须要制动减速;根据判断选项D.‎ ‎【详解】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生速度,即探测器发射速度必须要大于7.9km/s,选项A正确;探测器要进入低轨道,必须要制动减速,选项B错误;从点火到进入圆轨道,轨道的高度降低29m,而探测器位移要大于29km,选项C错误;根据可知,若已知引力常量G、圆形轨道半径r及探测器在其上运行周期T,可估算月球质量M,选项D正确;故选AD.‎ ‎10.如图,PQ为圆竖直直径,AQ、BQ、CQ为三个光滑倾斜轨道,分别与圆相交于A、B、C三点(AQ<BQ<CQ)。现让三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分别沿着AQ、BQ、CQ自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到Q点,它们运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分别为t1、t2、t3;v1、v2、v3,则有( )‎ A. t3>t2>t1 B. t1=t2=t3 C. v3>v2>v1 D. v1>v2>v3‎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设任一斜面的倾角为θ,圆的直径为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 斜面的长度为x=dsinθ 由运动学公式有:‎ 得:‎ ‎;‎ 可见,小球下滑时间与斜面的倾角无关.则有:t1=t2=t3.故A项错误,B项正确.‎ CD.因CQ>BQ>AQ,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得v3>v2>v1;故C项正确,D项错误.‎ ‎11.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初速度v0开始加速行驶,经时间t前进距离s后,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该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则在这段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 A. Pt B. fvmt C. fs+mvm2 D. mvm2-mv02+fs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由于发动机功率恒定,则经过时间t,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W=Pt 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当速度达到最大值vm时,由 P=Fvm=fvm,‎ 所以汽车的牵引力在这段时间内做功也等于 Pt=fvmt 故选项B符合题意.‎ CD. 汽车从速度v0到最大速度vm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 解得:‎ 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C不符合题意.‎ ‎12.边长为的闭合金属正三角形轻质框架,左边竖直且与磁场右边界平行,完全处于垂直框架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把框架匀速水平向右拉出磁场,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象与这一拉出过程相符合的是 A. B. C. D. ‎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线框匀速运动,则有外安,,,得到外力为外 ,,即有外,、、一定,所以外与成正比,故选项A错误;‎ B、根据可得外力的功率为外,所以外与成正比,故选项B正确;‎ CD、感应电动势,则感应电动势与成正比,故选项C正确,D错误。‎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的运动时间t ‎②欲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用托盘和砝码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______________(用L、g、a、m1、m2、m3、t中所需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 0.497m/s2 (2). CD (3). 天平 (4). (5). 偏大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可知加速度,代入数据得:a="0.497" m/s2;(2)①将托盘与木块做为一个系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因此还要测量CD;②测量质量用天平测量;(3)若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可求出动摩擦因数, 真正的动摩擦因数,根据求出为,因此测量值偏大 考点: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4.为了测量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某实验小组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后用伏安法精确测量,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阻:Rx 电压表:V1(量程3 V,内阻约为3kΩ)‎ 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为15 kΩ) ‎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A2(量程200 mA,内阻约为30Ω) ‎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 A) ‎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3 V,内阻可忽略)‎ 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当用多用电表的欧姆×10挡粗测Rx的阻值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了,应使选择开关拨到________(填“×100或×1”)倍率挡,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此时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 ‎(2)在用伏安法测量Rx时,为使测量尽量精确,要求电表指针均达到半偏以上,电压表应选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__。(均填器材符号)‎ ‎(3)图为该实验小组设计测量电阻Rx电路图的一部分,请在虚线框内将电路图补充完整____。‎ ‎【答案】 (1). ×1 (2). V1 (3). A2 (4). ‎ ‎【解析】‎ ‎【详解】第一空.欧姆×10挡粗测Rx的阻值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了,说明Rx的阻值较小,应换用×1挡。‎ 第二空.电源电动势为3 V,为使电表指针均达到半偏以上,电压表选择V1.‎ 第三空.据图(a)知,待测电阻,则流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为使电表指针均达到半偏以上,电流表选择A2.‎ 第四空.电压表选择V1,电流表选择A2,则:;待测电阻,所以测量电路选用电流表的外接法,电路如图:‎ 三、计算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7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108 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1)90m (2)12.5s ‎【解析】‎ ‎【详解】(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有:‎ 此时货车的位移为:‎ s货=(t0+t1)v1=(7+4)×10m=110m 警车的位移为:‎ 所以两车间最大距离为:‎ ‎△s=s货-s警=90m.‎ ‎(2)vm=108km/h=30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为:‎ 此时货车的位移为:‎ s′货=(t2+t0)v1=(12+7)×10m=190m 警车的位移为:‎ 因为s′货>s′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为:‎ ‎△s′=s′货-s′警=10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t时间追赶上货车,则有:‎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t2+△t=12.5s才能追上货车.‎ ‎16.如图所示,半径R=0.4 m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A点,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C点运动到A点,物体从A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F,物体沿半圆轨道通过最高点B后做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点,已知xAC=2 m,F=15 N,g取10 m/s2,试求:‎ ‎(1)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此时物体对轨道的弹力大小;‎ ‎(2)物体从C到A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1)5m/s;52.5N,(2)9.5J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则B点的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2)对C到B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 ‎.‎ ‎17.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A=0.5kg的物块A与质量mB=1kg的物块B,A与B均可视为质点,A靠在竖直墙壁上,A、B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32J.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0.5mB恰能到达最高点g=10m/s2.求:‎ ‎(1)绳拉断后瞬间B的速度vB的大小; ‎ ‎(2)绳拉断过程绳对B的冲量I的大小和方向; ‎ ‎(3)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 ‎【答案】(1) ;(2) , 方向向左 (3) ‎ ‎【解析】‎ ‎【详解】(1)B恰好到最高点C则有: ‎ ‎ 从绳断后到最高点对B由动能定理: ‎ ‎ 联立解得: ‎ ‎(2)在绳子被拉断前,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B的动能,设弹簧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为v1则有能量守恒有:‎ 解得 : ‎ 取向右为正,对B由动量定理可得: ‎ 代入数据可得: ,方向向左 ‎ ‎(3)设绳子拉断后A的速度为v2取向右为正,对A和B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 对A由动能定理: ‎ 代入数据解得:‎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