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素质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体现了政治决策封闭性 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3.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范围 B.密切经济交流 C.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官吏制度 4.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5.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6.史书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书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A.参与机务,批答章书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 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 7.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威严已荡然无存。鲁国“三桓专鲁”、齐国“田氏伐齐”、晋国“六卿专政”和“三家分晋”,就是典型的事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政权与神权已相互分离 C.官僚政治体系基本形成 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8.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C.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9.本来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做副官称“相”,所以照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来只是封建时代贵族私官之遗蜕。但正因如此,所以在秦汉时代的宰相,不但要管理国家政务,还要管理皇帝的家务。这反映出 A.秦汉的政治体制是先秦政治的延续 B.宰相拥有至高无上的广泛权力 C.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 D.宰相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10.1464年,明宪宗不经正常途径,授予工人姚旺为文思院副使,此为“传奉官”之始,后传奉官泛滥,引起众多官员不满。1485年,群臣上疏请求宪宗废除传奉官制度,宪宗有所感悟,罢免五百余名传奉官,一时朝野称快,传奉官制度受到遏制。传奉官制度的遏制有利于 A.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 B.维护官僚政治的平衡 C.减少中枢决策的失误 D.提升内阁成员的地位 11.周人与商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除了战略上的布局,还重新创立了一套占卜系统,即周易。文王按照岐山的地理位置重新排定了八卦的方位,周公做了爻辞,而无须再通过商人的卜骨来安排自己的命运。这说明 A.周人对思想的控制更加严密 B.周人重视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 C.周易比龟甲占卜更有助统治 D.周人依靠科学决策夺得了天下 12.“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1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威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A.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 B.世家子弟入仕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C.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察举制是政府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14.清代统治者明确宣布,皇权的行使和皇位的继承,诸如亲王摄政、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等纯属皇家事务,朝中大臣不能以是否合乎礼法而置喙。这表明 A.清朝承袭了明朝制度 B.礼法制度已不合时宜 C.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 D.传统家天下体制瓦解 15.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16.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千米)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千米)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千米)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千米)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制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17.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C.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18.雅典审判苏格拉底的法庭是由500名来自社会各阶层民众的陪审员组成的。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狂妄自大的态度和发言两次引起全场人群哗然,经过两次投票,最终陪审团以360票比140票判他死刑。这次审判 A.其过程违背了民主司法程序 B.贯彻罪罚一致原则 C.暴露雅典民主与自由的矛盾 D.践行众生平等理念 19.伯利克里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材料表明这种民主政治 A.实行了人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 B.避免了民主政治过于泛滥 C.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D.是以法律为基础的民主政治 20.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C.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21.罗马法规定,请求返还所有物之诉,当事人须带着系争实物到庭,如果系争物是不动产或树木之类不便携带,也必须拿一些象征性的标志物(如土块、树枝)到庭,双方并立,用木棒按触其物,装作争夺的架势。如果一方当事人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败诉。这反映出罗马法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C.强调实物证据 D.保证了公正公平 22.《逸周书》记载,周武王向殷商遗民声明诛杀纣王不是他个人意愿,完全是执行上帝之命。周武王说自己的命令出自天,如有不听天命而作乱者,就致罚于他,同时又说商民是无罪的。武王对殷商遗民的这些言论旨在 A.告诫殷商遗民安居故土 B.反对苛政和任意刑罚 C.传播“天人感应“的理论 D.展示周朝的仁德之心 23.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24.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 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 C.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 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 25.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这是因为改革 A.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 B.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C.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二、 材料题 (本题共计 3小题,共计 50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败亡的教训,认为纲纪废弛,官吏放纵,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农民大起义,这是元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为此,他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 “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 《明大浩初编》规定,官吏“贿赂出人,致令冤者不伸,枉者不理,虽笞亦坐死”,《大浩三编》规定,官吏受赃而纵囚徒者,“本身处以极刑,络没家产,人口迁于化外。” 明太祖朱元璋还允许人民对“巧立名目,害民取财”的省、府、州、县官吏,“连名赴京状奏’,力图借民众力监戒和惩治贪官。 为加强监察杜绝贪奸之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纠察百官并随时检举弹劾。朱元璋还设立巡检司和锦衣卫,遍布全国各地,广布耳目,访察贪廉,要求百姓举报,从而使一大批贪官受惩。 ——以上均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我欲除贪赃官吏,却奈何朝杀而暮犯。” ——朱元璋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大力反腐的原因?概括其措施(6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反腐改革的影响(6分)。 27.材料一:市民法(公民法)与万民法有别,任何受治于法律和习惯的民族都部分适用自己特有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因此,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则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万民法和公民法的关系(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10分)。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法律发展的认识(5分) 28.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材料二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 材料三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的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及其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中枢机构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5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6分)。 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C 【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处“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可以得出军机处提高了办事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体现不出政府的执行力和规范化,故AB错误;材料信息和决策封闭性无关,故D项错误。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接判断是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举荐制度,排除A、D;B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故选C。 3.C 【解析】宋代的路“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说明这一机构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故C项正确;北宋疆域小于汉唐,这一建制不是为了扩大统治范围,故A项错误;材料是反映的是行政机构,密切经济交流并非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不是改革官吏制度,故D项错误。 4.D 【解析】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 5.D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6.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参预机务”“备顾问而已”可知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参与政务,充当顾问。再者结合所学知识,内阁在明朝主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故选C。A中的“批答章疏”属于皇帝,B错在参与决策,D中的主管文教不符合内阁特点。 7.D 【解析】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卿大夫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故答案为D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但尚未推出历史舞台,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体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 8.C 【解析】根据题干“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不能说明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排除A;根据“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可以得出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正确,B错误; D项说法绝对,排除。故答案选C选项。 9.C 【解析】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是先秦政治的延续,故排除A。皇帝权力至高无上,B项表述错误,故排除B。根据材料“所以在秦汉时代的宰相,他不但要管理国家政务,还要管及皇帝的家务”,可见,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故选C。D项只反映了宰相一方面的职能,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意思,故排除D。 10.B 【解析】结合所学,“传奉官”指由司礼等监太监“传奉圣旨”任命的官员。“传奉官”的泛滥使政府官僚体制失衡,增加财政负担,故对“传奉官”制度的限制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平衡,故B项符合题意。A项,传奉官制度受到遏制说明君权受到定约束,故排除。C项,传奉官多为工匠、医生、宗教、书画、文化等科技与文艺专业人士,且并不干预朝政,故排除。D项,传奉官制度与内阁制度并无联系,故排除。 11.B 【解析】重新创立一套占卜系统,无须再通过商人的卜骨来安排自己的命运,从而掌握对民众进行政治说教的资格,说明周人重视夺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周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排除A项;作为占卜系统,不存在哪一个更有助统治的问题,排除C项;占卜系统不是科学决策,排除D项。 12.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材料信息体现的就是: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A项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B项只体现礼乐制度中的“乐”,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君子庶人日趋平等”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C。D项只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礼”的思想,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3.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权门请托”“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可以看出,在察举制的实行过程中,世家大族已逐步控制被举荐为官的途径,这说明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致使政局动荡不安”,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朝廷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察举制的弊端,故D项排除。 14.C 【解析】清代皇权行使和皇位继承以及亲王摄政等事项均不允许大臣干预谈论,说明皇权进一步强化,选项C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承明制,排除A;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15.A 【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16.C 【解析】材料“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说明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规格的待遇,等级越高规格越高,等级越低规格越低,这体现的是一种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C项正确;西周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错误;A项中“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和D项“以宫殿、庙坛为中心”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C和D项。 17.B 【解析】根据材料“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为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明确了尊卑等级,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B项符合题意。A项,宗法制度先于儒家思想产生,排除。C项,宗法制度后来遭到破坏,故排除。D项,宗法制度是社会等级形成的根源,而非表现,排除。 18.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陪审团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是因为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狂妄自大的态度和发言两次引起全场人群哗然”,但是在雅典民主制之下,发言是每个公民的权力和自由,据此可知,这次审判暴露除了雅典民主与自由的矛盾之处,故选C项;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程序是“经过两次投票”之后,“陪审团以360票比140票判他死刑”,说明该过程并没有违背雅典民主的司法程序,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述及苏格拉底的“罪”是什么,仅是提及“在面对审判时,苏格拉底进行了两次发言”,排除B项;题干中仅是述及苏格拉底一则案例,并未涉及其他,不能推断出该审判“践行众生平等理念”,排除D项。 19.C 【解析】伯里克利统治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除了十将军外,所有公民可以抽签方式担任公职,为鼓励公民参与政治,发放津贴,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故选C;雅典民主是公民的民主,A错在“人民”上,排除;材料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无法避免直接民主造成的民主泛滥,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以法律为基础”,排除D。 20.C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古代西周与古代希腊在政治上的相似地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周代中国实行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随着周天子权威的下降,诸侯争霸,列国分立;古代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政体由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民主制,而与周代同时期是贵族制,C的表述符合题意;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与两国当时的政治不合;C“小国寡民”仅符合古希腊政治的特点; D“分封诸侯”仅符合中国西周政治的特点。故选C 21.A 【解析】根据“双方并立,用木棒按触其物,装作争夺的架势”可知,判决的过程注重形式,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故选A;如果一方当事人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败诉,不能真正的保护私有财产,排除B;罗马法规定是带系争物或系争物的象征性标志物到法庭进行审判,而不是实物证据,故排除C;由于是按照双方的争夺结果进行判决,并不能真正的保证公平公正,排除D。 22.A 【解析】材料中周武王向殷商遗民宣称自己伐纣是出于上天的命令,如不听从上天的命令,上天将会降灾于他,这是在强调周灭殷商的合法性,从而达到使殷商内服势力安居故土的目的,故选A项;材料并没有提及反对苛政和刑罚,故排除B项;“天人感应”理论首创于汉代的董仲舒,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周朝的仁德之心,故排除D项。 23.D 【解析】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24.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规定在签订契约时必须保障买卖双方的合理利益要求,注重了契约的公平性,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没有涉及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A项错误。仅一条罗马法条文不能说明罗马法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B项错误。罗马法包含了很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契约的矛盾,C项错误。 25.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转变,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故C项正确;“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体现的是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改变,没有涉及到公民权的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转变,没有涉及到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故B项错误;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故D项错误。, 26.【答案】(1)原因:吸收元的教训,认为腐败是国家败亡的原因;明太祖认为重典惩治有助于正纲纪措施:严惩贪污腐败;加强反腐立法;借用民力监戒、惩治;加大监察力度。 (2)影响:明太祖反腐措施有利于整顿吏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但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低效现象。过度刑罚还会降低行政效率。 27.(1)关系:万民法和公民法不是两套法律体系,而是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适用范围的不同。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因此,万民法补充并发展了公民法。 (2)背景: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②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③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④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评价:晚清的司法改革借鉴了近代西方法律原则制度,同时兼顾了儒家礼教传统,有利于法律近代化;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集权专制统治,加之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改革困难重重。 (3)认识:法律需根据时代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完善;法律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因而统治者非常重视对法律的制定与修订;法律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 28.【答案】(1 )宰相制度特点: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 (2)清朝中枢机构变动的情况是: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室最高的权力机构,威胁皇权。清康熙帝设南书房,牵制和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利。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顶峰。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就是皇权不断地加强,相权不断得到削弱,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3)机构众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系统、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很严格、有立法的保障 (4)积极:1惩治贪官污吏,有利于维护君主制度2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消极3机构冗多,容易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4监察权力来自于皇权,当权力过大时,容易造成滥用职权,加速吏治腐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