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第8章第8讲曲线与方程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第8章第8讲曲线与方程学案

第8讲 曲线与方程 ‎[考纲解读] 1.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能用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重点)‎ ‎2.能够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并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两种常见题型:①根据曲线确定方程,可用待定系数法;②求轨迹方程,可用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难点)‎ ‎[考向预测] 从近三年高考情况来看,本讲是高考中的一个命题热点.预测2020年高考将会有以下两种命题方式:①用定义法求曲线的方程;②由已知条件直接求曲线的方程.题型为解答题中的一问,试题难度中等偏上.考查知识点多,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运算变形能力.解题时注意函数与方程思想及等价转化思想的应用.‎ 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1.概念辨析 ‎(1)f(x0,y0)=0是点P(x0,y0)在曲线f(x,y)=0上的充要条件.(  )‎ ‎(2)方程x2+xy=x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3)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2=y2.(  )‎ ‎(4)方程y=与x=y2表示同一曲线.(  )‎ 答案 (1)√ (2)× (3)× (4)×‎ ‎                    ‎ ‎2.小题热身 ‎(1)已知点A(-2,0),B(3,0),动点P(x,y)满足·=x2-6,则点P的轨迹是(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答案 D 解析 ∵=(-2-x,-y),=(3-x,-y),则·=(-2-x)(3-x)+(-y)2=x2-6,化简得y2=x,轨迹为抛物线.‎ ‎(2)方程x=所表示的曲线是(  )‎ A.双曲线的一部分 B.椭圆的一部分 C.圆的一部分 D.直线的一部分 答案 B 解析 x= 两边平方,可变为x2+4y2=1(x≥0),表示的曲线为椭圆的一部分.‎ ‎(3)已知点P是直线2x-y+3=0上的一个动点,定点M(-1,2),Q是线段PM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M|=|MQ|,则Q点的轨迹方程是(  )‎ A.2x+y+1=0 B.2x-y-5=0‎ C.2x-y-1=0 D.2x-y+5=0‎ 答案 D 解析 设Q(x,y),则P为(-2-x,4-y),代入2x-y+3=0得2x-y+5=0.‎ ‎(4)已知M(-2,0),N(2,0),则以MN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x2+y2=4(y≠0)‎ 解析 由题意得点P的轨迹是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除去M,N两点),其圆心坐标为(0,0),半径r=|MN|=2,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是x2+y2=4(y≠0).‎ 题型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1.过点F(0,3)且和直线y+3=0相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 A.x2=12y B.y2=-12x C.y2=12x D.x2=-12y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得动圆圆心到点F(0,3)和直线y=-3的距离相等,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以F(0,3)为焦点,直线y=-3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x2=12y.‎ ‎2.如图所示,已知点C为圆(x+)2+y2=4的圆心,点A(,0).P是圆上的动点,点Q在圆的半径CP所在的直线上,且·=0,=2.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 解 由(x+)2+y2=4知圆心C(-,0),半径r=2.‎ ‎∵·=0,=2,‎ ‎∴MQ⊥AP,点M为AP的中点,因此QM垂直平分线段AP.如图,连接AQ,则|AQ|=|QP|,‎ ‎∴||QC|-|QA||=||QC|-|QP||=|CP|=2.‎ 又|AC|=2>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Q的轨迹是以C(-,0),A(,0)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线.‎ 由c=,a=1,得b2=1,由此点Q的轨迹方程为x2-y2=1.‎ 条件探究 若将举例说明2中的条件“圆C的方程(x+)2+y2=‎4”‎改为“圆C的方程(x+)2+y2=‎16”‎,其他条件不变,求点Q的轨迹方程.‎ 解 由(x+)2+y2=16知圆心C(-,0),半径r=4.‎ ‎∵·=0,=2,‎ ‎∴QM垂直平分AP,连接AQ,‎ 则|AQ|=|QP|,‎ ‎∴|QC|+|QA|=|QC|+|QP|=r=4.‎ 根据椭圆的定义,点Q的轨迹是以C(-,0),A(,0)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 由c=,a=2,得b=.‎ 因此点Q的轨迹方程为+=1.‎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适用条件及关键点 ‎(1)求轨迹方程时,若动点与定点、定线间的等量关系满足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直接根据定义先确定轨迹类型,再写出其方程,见举例说明1,2.‎ ‎(2)理解解析几何中有关曲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3)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还要看所求轨迹是否是完整的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如果不是完整的曲线,则应对其中的变量x或y进行限制.见巩固迁移.                    ‎ ‎△ABC的顶点A(-5,0),B(5,0),△ABC的内切圆的圆心在直线x=3上,则顶点C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1(x>3)‎ 解析 如图,|AD|=|AE|=8,|BF|=|BE|=2,|CD|=|CF|,所以|CA|-|CB|=8-2=6.‎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所求轨迹是以A,B为焦点,实轴长为6的双曲线的右支,方程为-=1(x>3).‎ 题型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1.(2018·豫北名校联考)已知△ABC的顶点B(0,0),C(5,0),AB边上的中线长|CD|=3,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10)2+y2=36(y≠0)‎ 解析 设A(x,y),由题意可知D.‎ 又∵|CD|=3,∴2+2=9,‎ 即(x-10)2+y2=36,‎ 由于A,B,C三点不共线,‎ ‎∴点A不能落在x轴上,即y≠0,‎ ‎∴点A的轨迹方程为(x-10)2+y2=36(y≠0).‎ ‎2.已知椭圆C:+=1(a>b>0)的一个焦点为(,0),离心率为.‎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动点P(x0,y0)为椭圆C外一点,且过点P所引的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 解 (1)由题意,得c=,e==,‎ 因此a=3,b2=a2-c2=4,‎ 故椭圆C的标准方程是+=1.‎ ‎(2)若两切线的斜率均存在,设过点P(x0,y0)的切线方程是 y=k(x-x0)+y0,‎ 则由得 +=1,‎ 即(9k2+4)x2+18k(y0-kx0)x+9[(y0-kx0)2-4]=0,‎ Δ=[18k(y0-kx0)]2-36(9k2+4)[(y0-kx0)2-4]=0,‎ 整理得(x-9)k2-2x0y0k+y-4=0.‎ 又所引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 设两切线的斜率分别为k1,k2,‎ 于是有k1k2=-1,即=-1,‎ 即x+y=13(x0≠±3).‎ 若两切线中有一条斜率不存在,‎ 则易得或或或 经检验知均满足x+y=13.‎ 因此,动点P(x0,y0)的轨迹方程是x2+y2=13.‎ ‎(1)若曲线上的动点满足的条件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则可用直接法,其一般步骤是:设点→列式→化简→检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时要注意检验,即除去多余的点,补上遗漏的点.如举例说明1.‎ ‎(2)若是只求轨迹方程,则把方程求出,把变量的限制条件附加上即可;若是求轨迹,则要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 ‎1.(2018·银川模拟)设点A为圆(x-1)2+y2=1上的动点,PA是圆的切线,且|PA|=1,则P点的轨迹方程为(  )‎ A.y2=2x B.(x-1)2+y2=4‎ C.y2=-2x D.(x-1)2+y2=2‎ 答案 D 解析 如图,设P(x,y),圆心为M(1,0),连接MA,则MA⊥PA,且|MA|=1.‎ 又∵|PA|=1,‎ ‎∴|PM|==,‎ 即|PM|2=2,∴(x-1)2+y2=2.故选D.‎ ‎2.已知动圆过定点A(4,0),且在y轴上截得的弦MN的长为8.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的方程.‎ 解 如图,设动圆圆心为O1(x,y),由题意,知|O‎1A|=|O‎1M|,当O1不在y轴上时,过O1作O1H⊥MN交MN于H,则H是MN的中点,‎ ‎∴|O‎1M|=.又|O‎1A|=,∴=,‎ 化简得y2=8x(x≠0).‎ 又当O1在y轴上时,O1与O重合,点O1的坐标(0,0)也满足方程y2=8x,‎ ‎∴动圆圆心的轨迹C的方程为y2=8x.‎ 题型  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迹方程 ‎1.动点P在抛物线y=2x2+1上移动,若P与点Q(0,-1)连线的中点为M,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 A.y=2x2 B.y=4x2‎ C.y=6x2 D.y=8x2‎ 答案 B 解析 设M(x,y),P(x0,y0),因为P与点Q(0,-1)连线的中点为M,所以x0=2x,y0=2y+1,又因为点P在抛物线y=2x2+1上移动,所以2y+1=2(2x)2+1,即y=4x2.故选B.‎ ‎2.如图,已知P是椭圆+y2=1上一点,PM⊥x轴于M.若=λ.‎ ‎(1)求N点的轨迹方程;‎ ‎(2)当N点的轨迹为圆时,求λ的值.‎ 解 (1)设点P,点N的坐标分别为P(x1,y1),‎ N(x,y),则M的坐标为(x1,0),且x=x1,‎ ‎∴=(x-x1,y-y1)=(0,y-y1),‎ =(x1-x,-y)=(0,-y),‎ 由=λ得(0,y-y1)=λ(0,-y).‎ ‎∴y-y1=-λy,即y1=(1+λ)y.‎ ‎∵P(x1,y1)在椭圆+y2=1上,‎ 则+y=1,∴+(1+λ)2y2=1,‎ 故+(1+λ)2y2=1即为所求的N点的轨迹方程.‎ ‎(2)要使点N的轨迹为圆,则(1+λ)2=,‎ 解得λ=-或λ=-.‎ 所以当λ=-或λ=-时,N点的轨迹是圆.‎ 代入法求轨迹方程的四步骤 ‎                    ‎ 设F(1,0),M点在x轴上,P点在y轴上,且=2,⊥,当点P在y轴上运动时,求点N的轨迹方程.‎ 解 设M(x0,0),P(0,y0),N(x,y),∵⊥,=(x0,-y0),=(1,-y0),∴(x0,-y0)·(1,-y0)=0,∴x0+y=0.‎ 由=2,得(x-x0,y)=2(-x0,y0),‎ ‎∴即 ‎∴-x+=0,即y2=4x.‎ 故所求的点N的轨迹方程是y2=4x.‎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