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教案

考点十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复习任务】‎ ‎1.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内涵。‎ ‎2.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 ‎【备考策略】‎ 一、知识储备 ‎1.鉴赏思想感情的内涵: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2.理解思想感情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①情感类别,如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②情感载体,如杨柳——离别、菊花——高洁、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 ‎③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 ‎⑵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 ‎⑶把握作品的趣味情调。文学作品无不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思想感情是与作者的生活时代、阶级立场、道德操守、个人经历分不开的,因此作品的格调就有高雅与庸俗、振奋与颓唐、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二、技能储备 ‎1.解题方法:‎ ‎①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②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就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③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代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④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 ‎⑤抓住典型意象。“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作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要熟记常见意象的内涵。‎ ‎⑥抓住注释。⑴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感情。⑵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⑶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⑷介绍别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2.设问方式:‎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试比较诗歌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 ‎(3)XX句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答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三、经典例题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 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问: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最后两句运用了一个典故,明确典故本身的内涵“隐居不仕”。 立足于注释,找到杜甫与典故的共通处——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面对韦曲春景之美而心生归隐之意。这种情感很复杂,说是要归隐,未必真归隐,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暗示了内心的失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不舍。‎ ‎【答案】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 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2.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问: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考查人物的“心情”,应该明确诗歌创设的基调与意境。把握意象或叙事的整体特点:第一联的叙事:诗人自言愿意“栖老一枝”“不为秋悲”,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看似旷达,实显无奈。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意象,整体特点是低沉悲苦的色调,暗示了诗人惆怅失意、孤独落寞的心境。诗人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此时当作于赵执信被革职之后。   ‎ ‎【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自主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问: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问题。‎ 武夷山中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佑元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做此诗时将近十年。‎ 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课堂练习】素材补充:‎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宋] 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 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答: ‎ ‎(2)《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答:‎ ‎(3)《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 答:‎ ‎【问题意见】‎ 考点十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1.【答案】肝胆--指诗人的爱国之志,对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2.【答案】(步骤一)本诗借描写“青峰”“野水”“山雨”等意象,(步骤二)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步骤一)并借梅花的意象,(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课堂练习】素材补充:‎ ‎1.【答案一】(1)《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 ‎(2)花瓣飘落 柳絮飘飞 春风将尽 子规啼叫 ‎(3)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图片版)‎ ‎【答案二】(1)《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2)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3)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动静结合。(解析版,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