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涉及到农业生产中的气候、施肥、农时等信息,说明我国古代在农业生产上精益求精,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ACD仅反映了题意中的部分内容,不能全面涵盖题意,排除。故选B。‎ ‎2. 宋代的“市”与唐代的“市”的区别在于 ‎①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出现出了“市” ②设立了“草市尉” ③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④邸店、车坊、会馆兴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宋代市和以前相比最大特点是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在受到政府直接监管,①③正确,选择A符合题意;“草市尉”是南北朝时期设立;邸店车坊是唐朝时期已经出现,会馆是明清时期出现,排除②④。‎ ‎3. 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A. 出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 ‎ B. 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 C. 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时间判断,17~19世纪的中国处于明清时期,此时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手工业工场兴起,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即是早期的资本家,和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模式最能体现当时世界发展的本质——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ABD均符合历史史实。手工业作坊和手工工场性质不同,不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目要求。故答案为C。‎ ‎4.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 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B. 自耕农数量减少 C.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 土地兼并加剧 ‎【答案】C ‎【解析】材料主旨为商人购买土地,资金转向农村,这使工商业缺少发展的资金,因此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C。中国古代对商业征收重税,且主要税收来源于农业,所以国家赋税收入未必锐减,排除A;自耕农数量减少未必不利于社会进步,排除B;选项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 ‎①自然经济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③洋务经济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洋务运动刺激下开始产生,①②③④符合题意,B、C和D排除。故选A。‎ ‎6. 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①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 ‎③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①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都是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的原因。③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说法错误,此时尤其是日本正加紧侵略中国。故此题应选C项。‎ ‎7.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②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 ‎③“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 ‎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洋务运动才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所以本题凡是含①均是错误的,而其他三个选项均是对一五计划的正确描述,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8.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 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解析】 “从1978年到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是指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早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已经提出;B是新中国历来的外交方针;D在1979年开始实施。因此选C。‎ ‎9.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 ‎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是美丽的女人,是因为①西方文化的传入和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910—1919年,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是美丽的女人是因为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是在建国后才有的。 ‎ ‎10.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下列四幅图片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中山装是吸收西方服饰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形成新服饰,旗袍是受到西方文化和服饰影响下的变成窄袖旗袍,里弄住宅也是中西建筑结合的产物;京剧是土生土长的戏剧,排除③,选择A符合题意。‎ ‎11.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停,与同年10月22日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惊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当时社会 A. 中国女性逐渐摒弃落后的封建观念 B. 清王朝彻底没落了 C. 法院的权力已高于皇权 D.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确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停,与同年10月22日与溥仪解除婚约。”可得出近代中国女性的思想有所解放,封建观念有所改变,故A项符合题意。‎ ‎12. 新航路开辟导致了欧洲社会的大变革,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属于“商业革命”的是 A. 西班牙、英、法等国纷纷进行海外探险 B. 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C. 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 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答案】C ‎【解析】航路开辟后引起的贸易规模、商品种类、商业经营方式、贸易中心转移等方面的变化称为“商业革命”,而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的物价上涨及其引起的变化不属于“商业革命”,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3.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在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天主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因功封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应的正是选项中的②向海外传播天主教,④弘扬骑士精神因功封爵,①对黄金的在热追逐。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对土地的开发,故排除ABD项。‎ ‎14.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 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 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 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答案】B ‎【解析】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类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答案选B。A项是从商业革命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排除; C项是从文明史观得出的结论,排除; D项属于近代化史观,排除。‎ ‎1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答案】C ‎【解析】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世界霸权的确立指的是早期的殖民扩张以及最终英国建立起了世界霸权 ‎16. 1759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 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 B. 工人运动的兴起 C. 经济危机的发生 D. 垄断现象的出现 ‎【答案】A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1759年”“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不得人心”“威胁社会稳定”,此时的英国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社会贫富差别扩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矛盾尖锐。材料的意思是指如果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引起工人的不满,可能导致工人运动的兴起,威胁社会稳定,故选A。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7. 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 605人增加至27 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拜金主义盛行 B. 工业革命迅速推进C. 法律制度不健全 D. 城市化进程加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消极影响有:贫富悬殊;犯罪率高,社会秩序混乱;疾病流行;国民体质下降。盗匪肆虐是那时候的写照。故选B。‎ ‎18.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A.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B. 生产规模扩大和资本高度集中 C. 自由竞争逐渐让位于国家干预 D. 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垄断”也叫独占,是指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现象,大企业兼并小企业,造成在某一行业领域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或公司操纵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答案选B,A C D三项说法与其本质不符。‎ ‎19. 美国石油开采量从1860年的50万桶上升到1910年的2亿桶以上,反映了当时美国 ‎①新能源的开发成为重要产业 ②重工业地位上升 ③内燃机广泛应用 ④成为最大石油输出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美国的石油开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快速上升,但石油的开采增加并不意味着石油的输出,所以④说法错误,排除,①②③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A。‎ ‎20.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 ‎27.5‎ ‎9.1‎ ‎6‎ ‎1900年 ‎19‎ ‎13‎ ‎12‎ A. 经济危机的影响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 C. 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答案】D ‎【解析】表格中显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在降低,相反德国和美国则在上升,结合材料所提及的时间是从1860年到1900年,这应该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作为老牌的工业国家,不愿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而美德则相反所导致的,故D项符合题意;经济危机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的影响,故B项排除;交通运输的改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的表现,排除C。‎ ‎21. 针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A. 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 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 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 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答案】B ‎【解析】从题干“危机”一词包含的意思中获得信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危害和机会两方面的因素。由此通过这两方面的提示表明通过资本主义自身的调整解决了危机且得到了发展。因此选B.‎ ‎22.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 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B. 工业革命后的晚清政府 C. 大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 D. 赫鲁晓夫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题目中有两句限制性的话“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和“正确战略判断”,分析选项A项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把掠夺来的财富用于封建主的奢侈享乐上,没有适应时代需要;B项工业革命后的晚清政府闭关锁国也没有适应时代需要;D项赫鲁晓夫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没有考虑到苏联的地理环境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玉米不合和本国的国情;C项罗斯福新政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故选C。‎ ‎23. 下列对美国从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过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快速发展—“滞胀”—复苏—繁荣 B. 复苏—快速发展—“滞胀”—繁荣 C. 复苏—快速发展—繁荣—“滞胀” D. “滞胀”—复苏—快速发展—繁荣 ‎【答案】A ‎【解析】美国从二战后初期到70年代是经济发展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是经济滞胀时期;20世纪80年代经济开始复苏;20世纪90年代实行新经济模式,促使经济高速发展。故A项正确。‎ ‎24. 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 斯大林模式 B. 苏联政局的动荡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由材料“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可知,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戈尔巴乔夫改革,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所以答案选D;A、B、C也都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5. 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A. 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 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 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 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战后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英国在美国允诺给予巨额贷款的诱压下妥协,表明了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夺得世界经济的领导权,故 A ‎ 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B 项错误;C 项内容不符合题干信息;D 项明显不符合事实。‎ ‎26. 下列国际组织中,旨在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平衡外汇收支的是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世界银行 ‎【答案】A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成立的两个国际组织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平衡外汇收支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故A项正确;B属于经济区域组织,不是国际组织;C属于贸易组织;D主要是致力于战后经济恢复和长期贷款。‎ ‎27. 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布雷顿森林协定》 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调节战后金融机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调节战后贸易的机构,三个机构成了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促使世界金融和贸易的制度化和体系化,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产生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定,排除①。‎ ‎28. 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请你为下边的漫画选择合适的标题 A. 迅速兴起的不结盟运动 B. 不断扩大中的欧洲联盟 C. 日益发展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D. 艰难前行的独立国家联合体 ‎【答案】B ‎【解析】观察漫画,一排人后面的旗帜是欧盟会旗,欧盟最初成立时成员国有12个,但漫画中不只12个人,只能说明欧盟成员国在不断扩大,故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由发展中国家成立,故A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故C项错误;独立国家联合体是苏联解体之后成立国家联合体,故D项错误。‎ ‎29. 下列关于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②都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 ③其合作领域都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 ④都是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都是经济区域集团组织,三个组织都是本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都是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欧盟合作领域扩大到政治和经济区域,并没有到达军事的合作,排除③,选择B正确。‎ ‎30.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欧盟的产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表明了 ‎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③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欧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逐渐加强,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前身,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同时体现出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在加强,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31. 社会的变迁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如糖蜜糕、灌藕、缎背心、逍遥巾、四时玩具。……画山水扇。……其余桥道仿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至三更不绝。这批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市民阶层,他们经济富足,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又有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推动了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等 材料二 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选定了住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规模》等 材料三 ‎ ‎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布局、性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化。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同铁路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王辉《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化及其动因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答案】(1)特点:商业突破时空限制;商品种类繁多;产生市民阶层(中产阶级);文化高度繁荣。‎ ‎(2)原因:工业革命。影响:为工业发展创造了劳动力、市场等有利条件;推动英国工业化进程;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带来了贫富悬殊过大、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 ‎(3)变化:通商口岸迅速发展;城市近代化;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新型城市兴起;城市交通便捷。‎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杭城大街……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可知,商业突破时空限制;根据材料一“如糖蜜糕、灌藕、缎背心、逍遥巾、四时玩具。……画山水扇”可知,商品种类繁多;根据材料一“这批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市民阶层”可知,产生市民阶层;根据材料一“推动了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发展”可知,文化高度繁荣。‎ ‎(2)原因,从材料二“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选定了住所”以及文章出处体现的时间“十八世纪”可知,工业革命;影响,根据材料二“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选定了住所”可知,为工业发展创造了劳动力、市场等有利条件,推动英国工业化进程;根据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影响分析可知,带来了贫富悬殊过大、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 ‎(3)变化,根据材料三“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可知,通商口岸迅速发展;根据材料三“即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化”可知,封建城市近代化;根据材料三“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可知,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新型城市兴起;根据材料三“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同铁路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知,城市交通便捷。‎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为19世纪前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经济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比表中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体现中外比较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主题: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阐述: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等近代企业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进而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总之,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 示例二主题:工业革命背景下近代中国与西方的工业化具有相似性。‎ 阐述:19世纪上半期,英、法、美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等近代企业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进程。‎ 总之,工业革命背景下,近代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与西方的工业化殊途同归。(其他论题只要能体现中外比较或关联,言之有理皆可)‎ ‎【解析】材料包括两次工业革命以及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从中外关联的角度,可以选择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从主观的破坏性(部分主权遭到破坏)和客观的建设性(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兴起发展)两方面分析;也可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工业化的相似性,言之有理即可。‎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2个省区。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 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汉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各有什么特点?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明清时期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还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答案】(1)农业:铁农具广泛使用或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手工业:冶铁业发达或冶铁技术高超。关系:农业发展与手工业进步相互促进。‎ ‎(2)商业市镇兴起;长途贩运发达;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私营工商业占主导;出现一些地域性的商帮;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 ‎【解析】(1)特点:农业:由材料“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2个省区”可归纳为铁农具广泛使用,铁犁牛耕是其主要耕作方式。手工业:由材料“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可归纳为冶铁技术高超。‎ 关系:由材料“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可知,农业发展与手工业进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新特点:由材料“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可归纳为商业市镇兴起;由材料“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行销远方市场”可归纳为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长途贩运发达;另外结合所学可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商帮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方面进行提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