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语文题组训练小题江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高考语文题组训练小题江苏

题组训练 www.ks5u.com 保温练6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军人必须以________的紧迫感去练兵习武,否则,打赢未来战争就是一句空话。‎ ‎②面对网络购物快速崛起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化转型________。‎ ‎③在用水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却在急剧减少,水资源危机________。‎ A.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时不我待 B.时不我待 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 C.刻不容缓 时不我待 迫在眉睫 D.时不我待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解析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患病率会增长50%,这一疾病将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 B.队员们从网上查询得知,巴黎有20个区,每个区都有10至20座露天雕塑,全城共有数百座,它们散乱地分布于街头巷尾。‎ C.被喻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往往被视作思想净土、道德高地,它承载着教学、育人的重大责任,它对人们充满了深切期待。‎ D.如果说官员自我身份的定位、认同是一种“内在”的转换,那么一年多来的反腐工作和作风建设,则正在不断地在“外在”的方面塑造官员群体。‎ 解析 A项,成分赘余,应将“来自”删除。C项,不合逻辑,应将“它对人们”改为“人们对它”。D项,成分残缺,应在“官员群体”后加上宾语中心语“形象”。‎ 答案 B ‎3.(2015·苏北四市三模)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解析 B项,“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C项,“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应改为“令堂”。D项,“府上”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 答案 A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解析 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而比较几个选项,A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最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末突出重点。B项,在承认“才能”重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寂寞”。C项,强调了“寂寞”,否定了“才能”,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D项,强调了“才能”,没有突出“寂寞”。只有B和文段主旨一致。‎ 答案 B ‎5.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劈波斩浪做豪杰。 B.挥汗如雨斗自然。‎ C.行舟茫茫大海中。 D.以钱做桨“好行舟”。‎ 解析 给漫画选恰当的标题,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的主体部分是一艘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办事”小船,一个挥汗如雨的船员在奋力划桨,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船桨是用金钱标志做成的。漫画讽刺了以钱办事不走正道的歪风邪气。所以选D项最为恰当,最具讽刺意味。‎ 答案 D 二、名句默写 ‎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__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3)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6)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诏书切峻,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8)江娥啼竹素女愁,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答案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昆山玉碎凤凰叫 (3)梦啼妆泪红阑干 (4)别时茫茫江浸月 (5)久在樊笼里 (6)长太息以掩涕兮 (7)责臣逋慢 (8)李凭中国弹箜篌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韦放,字元直,车骑将军睿之子。初为齐晋安王宁朔迎主簿,高祖临雍州,又召为主簿。放身长七尺七寸,腰带八围,容貌甚伟。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迁镇右始兴王谘议参军,以父忧去职。服阕,袭封永昌县侯,出为轻车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转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六年,大举北伐,以放为贞威将军,与胡龙牙会曹仲宗进军。‎ 普通八年,高祖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以放为明威将军,帅师会之。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一军所仗,放令洵单骑击刺,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放胄又三贯流矢。众皆失色,请放突去。放厉声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 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于是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百。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众五万来援,放率所督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大破之。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又遣降人三十,分报李奖、费穆等。魏人弃诸营垒,一时奔溃,众军乘之,斩获略尽。擒穆弟超,并王纬送于京师。中大通二年,徙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增封四百户,持节、将军如故。在镇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放曰:“吾不失信于故友。”乃以息(儿子)岐娶率女,又以女适率子,时称放能笃旧。‎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    寻:不久。‎ B.帅师会之 帅:同“率”,率领。‎ C.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 果:果然。‎ D.又以女适率子 适:出嫁。‎ 解析 果:果敢。‎ 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放在担任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时,所管辖的郡政通人和,当地的吏民都称赞他。‎ B.魏大将费穆率兵来犯时,韦放部下只有二百多人。他率领士兵殊死奋战,以一当百,大败魏军。‎ C.韦放指挥士兵乘胜追击,几乎杀伤、俘获全部敌人,生擒了费超,并和王纬一起把费超押送京师。‎ D.虽然张率去世了,韦放依然履行了先前两家定下的婚约,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解析 “和王纬一起把费超押送京师”有误,应是“把费超和王纬一起押送京师”。‎ 答案 C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魏大将费穆率兵突然到来,韦放的军营还未安置好,部下只有二百多人。‎ ‎(2)后来各生男女,但未等孩子长大成人,张率就死去了,留下的孩子势孤力弱,韦放常接济抚恤他们。‎ ‎10.从文中找出能直接表现韦放“英勇杀敌”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韦放厉声呵斥他们:“今天只有拼死了!”于是脱下头盔下马,倚着胡床指挥战斗。(放厉声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②韦放率领他的将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魏军,打败魏军。(放率所督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大破之。)‎ ‎【参考译文】‎ 韦放,字元直,是车骑将军韦睿的儿子。起初他任齐代晋安王宁朔的主簿,高祖到雍州,又召为主簿。韦放身高七尺七寸,腰粗八围,容貌很伟岸。天监元年(502),做盱眙太守,不久任轻车将军晋安王中兵参军,迁任镇右将军始兴王谘议参军,因父谢世回家守丧,期满回任,袭封为永 昌县侯。出任轻车将军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转任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所管辖的郡政通人和,为吏民所称道。天监六年,梁武帝大举北伐,任命韦放为贞威将军,和胡龙牙与曹仲宗会合进军。‎ 普通八年,梁武帝派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任命韦放为明威将军,率兵与他会师。魏大将费穆率兵突然到来,韦放军营还未安置好,部下只有二百余人。韦放的堂弟韦洵矫健果敢有气力,是全军的倚仗。韦放派韦洵单枪匹马迎敌,多次挫败魏军,韦洵的马也被刺伤不能再进攻。韦放的头盔中了三枝乱箭。众兵士皆惊恐失色,请求韦放突围出去。韦放厉声呵斥道:“今天只有拼死了!”于是脱下头盔下马,倚着胡床指挥战斗。这时士兵都殊死奋战,无不以一当百,魏军退去。韦放向北追赶魏军到涡阳,魏又派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人带兵五万前来支援,韦放率领他的战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魏军,大败魏军。涡阳城主王纬交城投降。韦放登上城顶,检阅出来投降的人四千二百人,武器充盈;又派投降过来的人三十个,分别送信给李奖、费穆等。魏人放弃了诸多营垒,一时奔溃,韦放军乘胜追击,敌人几乎被捉尽了。韦放生擒费穆的弟弟费超,把他和王纬一起押送到京师。中大通二年,调任去监管北徐州诸军事,任北徐州刺史,增加食邑四百户,持节、将军等职依然在身。在任三年死去,时年五十九岁。‎ 韦放性情宽厚诚实,不看重私财,好施舍,和几个弟弟尤其和睦。起初,韦放和吴郡的张率都有妾怀孕,就约下婚姻。后来各生男女,但未等孩子长大成人,张率就死去了,留下的孩子势孤力弱,韦放常接济抚恤他们。到他做北徐州刺史时,不时有豪门势族来攀亲,韦放说:“我不能失信于亡故的老友。”就让儿子韦岐娶了张率的女儿,又把女儿嫁给张率的儿子。当时的人们称赞韦放能以深情厚谊待旧友。‎ www.ks5u.com 保温练8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正因为李老师对学生的挚诚与关爱,学生才更愿意与她________地交谈,遇到困难时也主动向她寻求帮助。‎ ‎②中美在大数据、云服务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思想之间的碰撞,面对最为敏感的网络问题,________的探讨才是妥当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③只有领导敢于把敏感的、实质性的问题摆在桌面上,不避重就轻,群众才会________,知无不言。‎ A.开诚布公   推心置腹  披肝沥胆 B.披肝沥胆 开诚布公 推心置腹 C.推心置腹 披肝沥胆 开诚布公 D.推心置腹 开诚布公 披肝沥胆 解析 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极尽忠诚。‎ 答案 D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央高层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频繁发声,不仅反映新一届政府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决心,更显示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B.小说家曹寇认为,“受难者”张贤亮的题材选择和书写方式属于一种艺术上的诚实,这种题材与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个体在一种极端状态下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景观。‎ C.随着朝珠耳机、黄袍加身T恤衫等包含故宫元素的创意产品,公众对故宫的固有印象被大大颠覆了,不禁感叹原来故宫也可以这么有创意。‎ D.专为网络视频定制的微纪录片《中国词儿》,意在通过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那些“名词”为窗口,吸引每个人参与讲述历史、分享历史、重温历史。‎ 解析 A项,语序不当,表示递进关系的内容应该调整为:“不仅反映新一届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更显示其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决心。”C项,成分残缺,应在“创意产品”后添加“的推出”等内容。D项,结构混乱,两种句式:意在以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那些“名词”为窗口;意在通过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那些“名词”。‎ 答案 B ‎3.(2015·苏锡常镇二模)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阔别家乡多年,如今刚一踏上故土,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百感交集之情难以言表。‎ B.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竞争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增多,潜在风险积聚,许多国内企业管理者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C.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 D.纵观人生世事,推陈出新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切都会过去,希望总在前方。‎ 解析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形容谨慎戒惧。此处误用为指身处危险境地。‎ 答案 B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因为引力波在广袤的宇宙中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地球时强度已大大减弱。‎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解析 从文段看,第一空后一句“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说明前文必须提到“声音”或“波”,再结合选项看,②中“它悄然逼近的声音”与文段首句形成照应,所以第一空选②;而第二空前的“因为”说明该空要解释“听到的不是声波”的原因,所以选④;由此可确定答案。‎ 答案 B ‎5.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感性认识是丰富、生动和正确的。‎ C.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 C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 (《孔子语录》)‎ ‎(2)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3)戍卒叫,________________,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____,枉用相存。 (曹操《短歌行》)‎ ‎(7)_____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其二)‎ 答案 (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奈何取之尽锱铢 (3)函谷举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唯见江心秋月白 (6)越陌度阡 (7)遥岑远目 (8)画船听雨眠 三、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煦妪如家人         煦:温暖。‎ B.元淳尝署州事 署:部署。‎ C.卒定谳,论罪如律 论:判处。‎ D.坐不检验失实 坐:治罪。‎ 解析 署:代理。‎ 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B.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士兵冲入衙内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C.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却被诬陷。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D.陶元淳厉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 解析 C项,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便定了他“检察失实”的罪名。‎ 答案 C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 ‎(2)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 ‎10.列举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事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 ‎③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参考译文】‎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为疾病而没能参加考试。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在朝廷策对中,他论述西北地区赋税轻而徭役重,东南地区徭役与西北地区相同而赋税较重,希望减免超出额度的粮税,免除没有益处之费用。阅卷者认为他的话很愚直,将他置于二甲中。康熙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到官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厘定赋税徭役,把各种实物田赋统一为交稻米,把应服的徭役均衡到田赋上。裁减、革除各种杂税,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统一了测定物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黎人对此感觉很方便。城中居民,原来不满百家,到此时户口渐渐增多。元淳常常步行到乡间,详细询问百姓疾苦,亲切温暖如一家人。‎ 琼州地处海外,军中将领大多骄横,崖州尤其严重。元淳曾经代理崖州事务,守备黄镇中用酷刑杀人,游击余虎却放纵不管;而且贪婪,要求黎人进献财物。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总督石琳下令琼州总兵会同审讯陶元淳,元淳在申述的文书中说:“私人的揭发不应该交付审讯,守备的大臣不应侵犯地方官的职守,(你们这样做)必将会压制执法的正气,让办事的人灰心。我应当放弃官职来保全政体,而不能屈服于武臣,让州县蒙羞。”当初审讯这场官司时,黄镇中命令甲士一百多人佩刀闯入崖州官署,元淳按着桌案怒叱到:“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备竟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黄镇中的气焰被震慑下去,急忙命令甲士撤去,最终审判定罪,依法判处黄镇中、余虎有罪。崖州人因此说:“崖州虽有余虎,却敌不过陶公一怒。”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就以不认真考查、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总督又想在对官员进行三年政绩考核时趁机罢免他,巡抚萧永藻刚被任命,曰:“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替元淳在总督面前说话,总督才罢休。‎ 元淳生活非常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元淳喜欢接交读书人,常常讲学论道到深夜也不疲倦。元淳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没被允许,最终因积劳成疾而死在官任上。昌化规定的田地数目是四百多顷,但一半沦陷于海中,赋税不到二千,而超额的田赋占到三之一,百姓十分困窘。元淳对超过的田赋做了考核,多次向上级官吏请示,请求免除超额的田赋,但无人理会此事。乾隆三年,元淳的儿子陶正靖做了御史,上疏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最终得到皇上旨意,免除了这些超额的田赋。‎ www.ks5u.com 保温练1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十年前,他还是远近乡人口中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坑蒙拐骗,可如今他竟________,不仅有不错的工作,还是邻居们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 ‎②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则是关键,我们都要拿出刮骨疗毒、________的决心和勇气来“洗洗澡”,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更不能敷衍塞责混过关。‎ ‎③四川的“田婆婆洗灸堂”因为伤害幼儿,早在2011年“3·15”晚会上就已经被曝光了。然而今天,“田婆婆洗灸堂”________,继续用“三无”药水毒害婴幼儿。‎ A.脱胎换骨  改头换面  洗心革面 B.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C.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D.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解析 脱胎换骨: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而成圣胎,换凡骨而为仙骨。现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这三个词,“脱胎换骨”侧重于改后的好结果,“洗心革面”侧重于改的行动和决心,“改头换面”侧重于不是真改。①句中的“他”,已由游手好闲、坑蒙拐骗的人变成好丈夫、好父亲,得到了彻底的改造,故用“脱胎换骨”。②句讲的是要有决心和行动,所以用“洗心革面”。③句中“田婆婆洗灸堂”害人的本质未变,所以用“改头换面”。‎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如果不能改变高高在上的霸主心态,不能转变传统对抗的零和思维,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B.我们的大学是以培养艺术家为宗旨来教育学生的,却忽视了培养学生老老实实“打铁”的能力与态度,轻视了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 C.虽然耐克公司设计总监非常重视NBA球星杜兰特设计的新球鞋,但认为就鞋底颜色、鞋带材料等细节方面依然有很大的修改空间。‎ D.为让市民更多地呼吸到新鲜空气,我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限行机动车、管控扬尘、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解析 B项,搭配不当,“培养”与“态度”不搭配。C项,句式杂糅,可去掉“但认为就鞋底颜色、鞋带材料等细节方面依然有很大的修改空间”中的“就”。D项,成分残缺,在“限行机动车”前面加上“采取”。‎ 答案 A ‎3.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此题横线前后实际上是一种类比,根据语境“遭遇无意的伤害”,可排除A、C,因为牛被牛虻叮咬,不是“无意”,不让“做一颗明星”不能说就是“伤害”。根据不可抛弃“那一颗宽容之心”可排除D,因为断崖形成“瀑布”与“宽容”关系不密切。‎ 答案 B ‎4.给下面一段打乱顺序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 ‎②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 ‎③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 ‎④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 ‎⑤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 ‎⑥镬耳屋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 A.③⑤④①⑥② B.③②⑤①④⑥‎ 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⑤①④②⑥‎ 解析 ③是总起句,介绍何为“镬耳屋”;通过⑤中“防火”“通风”的顺序可以确定①④的位置;②句中的“还有”确定其顺序要在⑤①④的后面;⑥为总结句。‎ 答案 D ‎5.阅读下面的漫画,对漫画蕴含的哲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解析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提炼漫画寓意的能力,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即使人再多,也拉不动影子。本题适合利用排除法,B项表述不确切,主观认识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有时候会是错误的反映。漫画发挥了集体力量,但是并没有拉动影子,所以不够说服力说明C项。A项与题意无关。认识有实际的正确的认识,但也有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识是不能指导实践的,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漫画要拉动影子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答案 D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 ‎(3)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6)其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7)________________,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言笑晏晏 (2)不义而富且贵 (3)忽复乘舟梦日边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6)林壑尤美 (7)落花人独立 (8)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5·泰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 超越鲁迅 ‎ ——为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作 王任叔 ‎①《自由谈》复刊还没到十天,而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又临在我们的面前了。‎ ‎②编者接编《自由谈》以来,朋友间首先给我的意见是,“应该多登些鲁迅式的杂感文字”,然而鲁迅不世有,而《自由谈》还得“谈”下去。这使我益发感到这一文化巨匠的死去,对文化界损失的重大了。‎ ‎③鲁迅的精神固然是部分地活在人们的心里,但鲁迅的艺术的战斗力,却没有活在后一代人的笔端。难道真让他的死,带去我们的一切?在鲁迅先生翻译的有岛武郎的《与幼小者》的小说里,有这样的一节话:你们倘不是毫不顾忌地将我做了踏台,超过了我,进到高的远的地方去,那是错的。‎ ‎④我可以断说,鲁迅先生是期望于后一世代的。然而我们竟让鲁迅先生这一心境,寂寞,冷落,而终至于委为尘土吗?不,我们一定得大声地叫出:“超过鲁迅!”‎ ‎⑤这是每一个文化人所应自励而励人的!‎ ‎⑥学习鲁迅,并不是为了“追随”或“并驾”,而是为了“战取鲁迅”。那么我们看一看鲁迅先生的一生,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战取呢?‎ ‎⑦‎ 六百万字的《鲁迅全集》,展开在我们面前了,我们好容易浏览了过去,但作者每一字每一句所下的心血,那真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只要一展开他那手抄的《古小说钩沉》《会稽故书杂集》《嵇康集》,看到那里面一笔不苟的字迹,就可知道鲁迅对于任何一种学问的刻苦磨炼的功夫。而我们呢,以皮毛为丰肉,到头来,不免自示空虚。‎ ‎⑧鲁迅固然是勇于和恶势力战斗的,但他又勇于自斗。记得他在一篇文章里说起过:在他翻译新兴艺术理论时,有几处,仿佛触着了自己的疮疤,但他还咬着牙译下去。‎ ‎⑨只有有自知之明者,才能知人。而只有能与自己斗争者,才能与人斗争。然而,我们呢?‎ ‎⑩将事实的真相,掩饰于世故之下,于是人们的见解都成为庸俗。正如鲁迅先生在论讽刺文学中所说,所谓讽刺不过是现实的真实的暴露,而人们却以此为讽刺了。鲁迅先生就是个真实的说教者。‎ ‎⑪他最讨厌的是专在背后嘁嘁喳喳的人们。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一文中说,这些人“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溪,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喳喳,惹是生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但是,这现象仅限于文坛吗?不,在我们的左右前后,都有这样的人。我们所要的是“打开天窗说亮话”,而另一些人所要的,却是“三根椽下搬是非”。‎ ‎⑫有人说鲁迅善放暗箭,鲁迅先生回答道,放箭的人站在这里呀,哪能说“暗”呢!那无理可说的人,只好不抛头露面放暗箭了……‎ ‎⑬这一切刻苦的精神,这一切战斗的手法,都是我们学习鲁迅、战取鲁迅的必要条件,总有一日,以我们自己的力量,继之以我们的子孙的力量,而超越鲁迅!‎ ‎⑭我们倘不是毫不顾忌地将鲁迅作了踏台,超过了他,进到高的远的地方去,那是我们的错!‎ ‎⑮这该是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应该记住的话!‎ ‎(选自1939年7月世界书局《横眉集》初版本,有删节)‎ ‎7.作者认为当时文坛存在哪些不良现象?试分条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并没有直接指出文坛存在哪些不良现象,而是通过今人与鲁迅先生的对比,表明现在的不良现象。我们可以逆向思考得出答案。如原文中“看到那里面一笔不苟的字迹,就可知道鲁迅对于任何一种学问的刻苦磨炼的功夫。而我们呢,以皮毛为丰肉,到头来,不免自示空虚”,又如第⑨⑩段等,抓住对比就不难理解问题。‎ 答案 做学问缺乏刻苦精神,空虚浅薄;缺乏自知之明,不能与自己斗争;掩饰真相,视众人见解为庸俗;搬弄是非,背后放箭。‎ ‎8.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内涵。‎ ‎(1)鲁迅不世有,而《自由谈》还得“谈”下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所谓讽刺不过是现实的真实的暴露,而人们却以此为讽刺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句的理解要结合前后文,这句话中“鲁迅”显然变成了符号,代表后文提到的鲁迅精神;“自由谈”中的“谈”一语双关,既指刊物要继续办下去,也指民主斗争还要进行。(2)句中前后两个“讽刺”意义不一样,前一个“讽刺”指鲁迅揭露现实暴露丑陋的行为;后一个“讽刺”指当时某些人的浅薄虚伪。‎ 答案 (1)鲁迅不会世世代代都有,但是《自由谈》还得继续办下去,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还得进行下去;表明了继承鲁迅精神继续战斗的决心。‎ ‎(2)真正的讽刺不是揶揄挖苦,而是揭露世故之下的真相,毫不掩蔽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批评了当时某些人的浅薄虚伪。‎ ‎9.文中第③段和第⑩段两次引用《与幼小者》中的话,有何变化?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指出论述类文本中道理论证具有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兼顾前后结构,从内容、结构以及效果方面来分析。谨记一点,任何一种论证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证明观点。‎ 答案 第一处,指称用“你们”和“我”,属直接引用,以此展示鲁迅先生的心境,引出作者的观点“超越鲁迅”。第二处,指称用“我们”和“他”,是间接化用,重申观点,号召人们要站在鲁迅的肩膀上,超越鲁迅。两次引用鲁迅先生翻译作品中的话,前后呼应,严密紧凑,以此作为中心和号召,增强了说服力。‎ www.ks5u.com 保温练14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虽然年龄渐增,可刘炜传球和掌控节奏的功夫却________,而新疆现在有的是能把球投入篮球筐的人,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位组织核心。‎ ‎②逾70岁的老艺术家刘文治,发挥老艺人优良的作风;把所有的台词背得________,把台词的每个细节都说得很到位。‎ ‎③达州在成功举办三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活动的基础上,承办第四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和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时愈发________。‎ A.炉火纯青  滚瓜烂熟  驾轻就熟 B.滚瓜烂熟 炉火纯青 驾轻就熟 C.驾轻就熟 炉火纯青 滚瓜烂熟 D.滚瓜烂熟 驾轻就熟 炉火纯青 解析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驾轻就熟:驾轻车,就熟路,比喻承担熟习、轻松的事务。‎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的《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实际是行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B.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C.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 D.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出现了高清视频截图技术,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解析 B项,“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句式杂糅,改为“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或“是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C项,不合逻辑,应将“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改为“不仅会导致孩子脑瘫,甚至可能危及生命”。D项,成分残缺,应在“全媒体时代”后面加上“的来临”。‎ 答案 A ‎3.(2015·徐州一模)下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的对话。请根据回答内容,选出最恰当的提问(  )‎ 记者:________?‎ 韩美林:别指望父母,要有独立的自尊心。就像我小学时的校歌唱的:“但得有一技在身,就不怕贫穷。且忍耐暂时的痛苦,去发展远大的前程。”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希望年轻人、年轻艺术家,把思想、修养、艺术乃至举手投足都更升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富裕且有文化的大国。‎ A.您对年轻人有什么话要说吗?‎ B.您对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吗?‎ C.您对有些年轻人不学无术的现象怎么看?‎ D.您觉得年轻人应该怎么面对今天的国家形势?‎ 解析 韩美林先生的回答内容中涉及不依赖父母、一技之长、自我修养等问题,反推记者所问的问题应当包含这些方面。从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这点来说,B项不够准确,C、D两项提问均不够全面。A项的提问内容是要引导韩美林先生对年轻人提一些希望和建议,虽然宽泛了一些,还是能够涵盖另外三项内容。‎ 答案 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家”作为社会关系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又铸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②这既为中国人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③在今日中国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春运也应该是饱含希望与温情的 ⑤行孝、团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最美的情感 ⑥从这个角度来说,春节是温馨祥和的 A.④①②⑤⑥③ B.③⑤②①⑥④ ‎ C.④①⑥②⑤③ D.③⑤⑥④②①‎ 解析 ③承首句,⑤②①是一层意思,⑥承前面,④承⑥。‎ 答案 B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讽刺了在墙上乱涂写的现象。‎ B.讽刺了不注意保护环境的现象。‎ C.讽刺了想法和做法不一致的现象。‎ D.讽刺了不注意公共道德的现象。‎ 解析 此漫画中,某人想禁止别人在墙上乱涂写,自己却在墙上乱涂写起来,其寓意是讽刺了想法和做法不一致的现象。其他三项只是停留在漫画的表象上的浅层理解。‎ 答案 C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直若屈,________________,大辩若讷。 (《老子》)‎ ‎(2)________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3)失之东隅,________________。 (范晔《后汉书》)‎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7)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大巧若拙 (2)不宜妄自菲薄 (3)收之桑榆 (4)猿猱欲度愁攀援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6)剑阁峥嵘而崔嵬 (7)水落而石出者 (8)举夸包尊以相属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5·苏锡常镇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难以逃避的选择 ‎ 张天行 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使城里的人常感到迷惑。有时候,一个人会听其中一个哲学家讲话变成有神论者;然而又可能会被另一个说服而相信无神论者。——城市的很多人都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厌烦了,全城的人都被搞得很混乱。‎ 人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对有神论和无神论并不十分关心。于是有人提议:“让他们两个人去辩论,不管谁赢,我们就跟着他,跟随胜利者总是稳妥的。”‎ 在明澈的月光下,两位哲学家开始辩论。他们都有非常专业的逻辑修养,攻防是一流的,你来我往,辩论越来越激烈,听的人们一时难定输赢。‎ 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原来他们互相说服了对方!那个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而有神论者变成无神论者!‎ 结果有些出人意外,但我们还可以试着同情地理解,两位哲学家通过辩论,看到想到了问题新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转变立场——只要是真诚的,这应是容许的,也是异常果敢的举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的根本问题本来就不像黑白的判断那么简单,当然更不是那么容易统一的。两位的立场换位在一定意义上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 哲学家冯友兰曾云: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其结论是“走进去”的;普通百姓的哲学观念仿佛是“跳进去”的。这话不可绝对化,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宇宙、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何在?人如何从有限走向无限?心灵精神是不断向上追求还是安于世俗红尘?什么社会体制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并通向和谐……这些问题仍或强或弱地撞击人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宗教家、哲学家们仍以各种形式到处游说……不言而喻,观念分歧还是巨大的,人们仍会在困惑中。‎ 困惑不仅来自哲学家已有的不同理论,更源于人们自己对某种观念指导下展开的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在人生的行进中,人们选择、可能放弃、再选择……类似的事在生活中上演着。有时回看他们有过的选择,差异之巨大,也不亚于两位哲学家的立场换位呢!是什么让人们说服内心,作出巨大的改变?这是不能简单回答的。‎ 我们的依赖心是如此之重,许多事想着最好由其他人决定,我们只要循着方向前行就好了。也许,有些事这样也无不可,但要知道,涉及人生社会特别是内心信仰的大问题,过分信赖名人,搬弄经典,终究是替人数宝。明心见性还是自己修证的好,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受用。‎ 不可否认,困惑、内心的挣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我们沉下心来,直面自己的心灵,循着良知的指引,自己选择,勇于承担,走出一条或不是坦途却沐浴人性光辉的路,从而推动社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奔腾向前。‎ ‎(选自2014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7.文章开头讲述两位哲学家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以故事来开启论述,这种方式巧妙智慧,举重若轻,意味无穷,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既引发兴趣更启发思考。‎ 答案 ①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启发读者思索。③用故事证明了选择的艰难。④述说故事本身,就是巧妙证明论点的过程。‎ ‎8.(1)解释文中的“走进去”“跳进去”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引用冯友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走进去”“跳进去”的字面含义,结合画线句子及上下文,挖掘其在文本中的具体含义。(2)这句话在文章的中间,结构上的作用,一般为承上启下。回答时,最好回答出具体“启”了什么“下”。‎ 答案 (1)走进去:通过重视论证与论据而得出结论;跳进去:直接接受论断。‎ ‎(2)为下文谈普通人要重视自我选择张本。‎ ‎9.结合文章标题,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审题,明确要求“结合文章标题”,答题范围在最后一段,进行简要概括即可。‎ 答案 ①阐述人生选择虽艰难但不可逃避。②倡导人们遵循良知,自己选择,走一条沐浴人性光辉的路。③表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www.ks5u.com 保温练16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下岗失业并没有阻挡她前进的脚步,坚定的信念和与生俱来的拼劲儿使她________,创办起自己的家政企业。‎ ‎②印度和印尼最近遇到了大麻烦:资金外逃,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亚洲金融危机________。‎ ‎③美国是创新和领导力的发动机,与之相竞争的是二战后________、充满自信的日本以及工业、科技基础强的欧洲。‎ A.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东山再起 B.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 C.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D.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解析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多用于贬义。东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仁川亚运会上,自由泳100米的决赛竞争激烈,中日韩三国选手你争我赶,最终宁泽涛夺冠,这个成绩不仅跻身世界前三,还打破了亚洲纪录。‎ B.前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主教练金昶伯动情地说:“那一次矛盾,让我和自己同甘共苦八年的中国女曲分了手,我一直很懊悔。”‎ C.请那些带头闯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者谨记:生命的宝贵在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的脆弱在于它禁不起一点点的意外。‎ D.未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个关键是,要建立起有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特点的收入分配办法。‎ 解析 A项,语序不当。“不仅”和“还”后面的内容应互换。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让我和与自己同甘共苦八年的……”。D项,搭配不当。“建立”与“办法”不搭配。‎ 答案 C ‎3.下列传统称谓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令堂大人八十寿辰,无以为赠,写了几个字,借致庆贺之忱。‎ B.前年多承令尊救拔,尚未报答。今日何劳贤甥,送礼远涉,甚是不当。‎ C.我家家教严苛,令郎若有些逾矩,必遭责罚。‎ D.小女这次在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万分感谢。‎ 解析 “令郎”指对方的儿子,自家儿子叫“小儿”或“犬子”。‎ 答案 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封存自己的矿山,靠购买中国稀土满足其各行业对这一资源的需求。‎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大国 ‎②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 ‎③一些国家更是看准了便宜的“中国货”‎ ‎④甚至连国际定价权都不在我们手中 ‎⑤我国还不是稀土强国 ‎⑥作为世界稀土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A.①⑥②③④⑤ B.⑥①②⑤④③ C.①②⑥⑤④③ D.⑥②①③⑤④‎ 解析 根据“甚至封存自己的矿山”可以知道,排列在最后的一句应该是能够与“甚至……”组成递进关系,且都是说一些国家行为的,就只有③才能衔接,故排除A、D两项,B项中⑥和①不能构成轻微转折关系,就必须在⑤之前加一个转折词语意才畅通,但原文没有转折词语。故排除B项。‎ 答案 C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过于迷恋金钱的人,其下场往往是可悲的。‎ B.眼不见心不烦,失明也不是坏事。‎ C.在生活中,正常人比盲人面临的诱惑更多。‎ D.被金钱遮蔽了双眼的正常人比盲人更危险。‎ 解析 从漫画的构成看:前面一个人拄着拐杖,戴着墨镜,头微微仰着,应该是一个盲人,他身后的一排脚印绕过了一个圆形方孔的洞;后面一个人头下脚上栽进洞里。圆形方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金钱。漫画寓意应该是盲人能躲过金钱的陷阱,而正常人却容易掉进去。故选D项。‎ 答案 D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 ‎(2)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5)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6)蒹葭凄凄,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7)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__________________,熟读而精思可也。 (朱熹《朱熹文集》)‎ 答案 (1)乘骐骥以驰骋兮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锦瑟无端五十弦 (4)不霁何虹 (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白露未晞 (7)水面初平云脚低 (8)循序而渐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5·苏锡常镇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10题。‎ 不是时候 ‎[俄罗斯]叶夫根尼·格里什卡韦茨 ‎①好像开关被打开一样,我醒来了。没有打激灵,没有伸懒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我只不过睁开了眼睛。准确地说是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紧紧地贴在枕头上。我还看见枕头的边沿,枕套的布料,它们离我睁开的那只眼睛很近很近。枕头被有点发蓝的微光笼罩。时间还早,又是冬天。本来天还是全黑的,只是在窗户上洒落有一缕平常的城市微蓝的晨光——它由白色的街灯和对面房屋以及我们这栋楼房的窗户里散发出的昏黄的灯火混合而成。黄昏时它是令人愉快的,而清晨让人无法忍受。我听见了很多声音。这是城市在喧嚣。住在我们这栋楼里的居民正在离开家出门,他们在去上班或者送小孩去什么地方:爬楼梯的脚步声,电梯的呼隆声,单元大门不断的开关声。我听见,院子里人们间歇不断和似乎很绝望、不顾一切反复地发动汽车的声音。‎ ‎②我是如此希望重新回到梦里。我的意思并不是我做了什么美梦,而是我想睡去。多么想意志薄弱一次,给所有的人打个电话说,我病了,撒个大谎,并且把一切都取消。取消一切,最主要的是不起床,不开明亮的灯,不洗漱不剃须,不穿袜子以及其他一切,不出家门,不用把钥匙弄得哗啦响,不用把过道里的廊灯在出门前关掉,不用按电梯里的数字“1”,不用走到大街上和深吸第一口清晨寒冷的空气,不用坐到冰冷坚硬的汽车里,更不用去机场接马克斯。我的朋友马克斯,他现在正在飞抵这座城市,是不可能被取消的。‎ ‎③‎ 可马克斯现在来得真不是时候。如此的不是时候,这种情况也只能发生在老朋友身上,他生活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你真诚地期盼着他来,而当他坐火车或者乘飞机到来时却永远不是时候。‎ ‎④就两天,怎么忙也得挤出时间给他。意思是取消所有事情。无论是什么事情,准备好说很多话,大笑,喝酒,吃饭再喝酒,再说话。睡觉嘛,当然几个昼夜都别想了。是的,这一切都很好……就是不是时候。绝对!尤其这一次……原因是我正陷入爱河,很深!非常非常深!这样的爱在我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⑤马克斯来得真不是时候!‎ ‎⑥我开车去机场走了很长时间。雪很多。不是刚下的新鲜白雪,而是那种稀糊糊的很脏的雪。车也很多。我很慢地行驶在盘旋的环形路上。前面汽车刹车尾灯一会儿红了,一会儿灭了。我也不停地踩刹车。我一直觉得,好像左车道的车行驶快很多。右车道爬行着大卡车,所有的都很脏,溅有一身的泥雪。我听着收音机。‎ ‎⑦收音机里不停地交替播放着音乐和新闻。有一条新闻说,有一架飞机发生了空难。我立刻把音量开大。机上所有的旅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说空难的原因当然还早,不排除恐怖袭击。我立刻想到马克斯。只是一下子漏听了飞机发生空难的地点。啊,原来是巴基斯坦。我的心里有一丝遗憾滑过。旋即我便为此骂了一句自己。但骂的那样不真诚,没有火气,没有天分。‎ ‎⑧如果这真的是马克斯乘的那架飞机,那该是多么可怕。见鬼,这太可怕了。‎ ‎⑨然而,我却会有一个作为不幸者的真正借口,而我一定会真诚地表现出不幸,如果这是马克斯的那班飞机。为此我可以很好地喝上一个礼拜,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或者当着所有人的面,而所有人都会对我表示同情。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打电话给她,现在,马上!对她说,在这起她当然已经听说的,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议论的空难中,我的最好老友,如果诚实到底,也就是我唯一的朋友,不幸遇难。他死了,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需要马上见到她。可是,马克斯没有遇难,他正飞抵这座城市。他再一次让我难堪。‎ ‎(节选自长篇小说《衬衫》,有删改)‎ ‎7.小说前两段表现了“我”清晨醒来时怎样的一种情绪?作品是如何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独白,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人的自思、自语等内心活动。通过人物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能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本题可以从内容(心理)和形式(修辞:排比)两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 心情厌烦。通过“我”的内心独白来表现,运用排比强化这种情绪。‎ ‎8.请解释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需要注意个别字词的提示作用,如指示代词“那”“这”和形容词“可怕”,第二个“那”是远指,指最好的朋友马克斯遭遇空难;第二个“这”是近指,指“我”产生的希望好友遭遇空难这种阴暗、病态心理。 ‎ 答案 如果最好的朋友马克斯遭遇空难,那太悲惨了;对自己居然产生希望好友遭遇空难这种阴暗、病态心理感到可怕。‎ ‎9.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我”属于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有利于对“我”进行心理描写并推进情节发展,有真实感。“我”是马克斯的朋友,以“我”来写,有利于主题的展开。‎ 答案 以“我”的视角来叙述,让读者充分感知“我”的内心情绪;具体描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增强故事叙述的真实性;便于表达“我”的所思所想,有利于小说主题内容的表达。‎ ‎10.请探究这篇小说的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需要从小说的人物(心理)、情节等角度出发,进行把握,如小说第一、二段的心理独白,突出了现代人生活的枯燥、乏味、无趣。‎ 答案 展现了现代人杂乱、单调、乏味、孤独的生存状态;表现了人在生活压力下的一种消极、阴暗甚至病态的心理;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www.ks5u.com 保温练17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三)‎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北京故宫博物院奉先殿的钟表馆,182件展品,________。‎ ‎②松树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________。‎ ‎③伟大祖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名胜古迹________。‎ A.不胜枚举  俯拾即是  琳琅满目 B.琳琅满目 俯拾即是 不胜枚举 C.俯拾即是 不胜枚举 琳琅满目 D.琳琅满目 不胜枚举 俯拾即是 解析 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禁止地方政府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举债,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尽管《预算法》限定了地方政府举债方式,但它们仍可以为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发行专项债券。‎ B.在21世纪传媒有限公司制定的框架下,报刊记者负责采写文章,网站负责删帖和运营事宜,再配以财经公关公司牵线搭桥,最终形成三家联手“夺食”的格局。‎ C.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卢文端表示,此次非法“占中”行为,不但伤害了包括基层业者在内的工商界人士,重创香港整体经济;而且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D.据新华社消息报道,随着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返回器成功着陆,中国第一次完成了绕月飞行器的回收任务,这是中国太空计划取得的最新进展。‎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禁止”的前面加上“对于”。C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但”和“而且”后面的内容互换。D项,句式杂糅,可将“据新华社消息报道”改为“据新华社消息”或“新华社报道”。‎ 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个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亲手挖掘的。‎ B.他们的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所以其他单位也纷纷效尤。‎ C.表现在作品里,歌颂的是人民,诽谤的是鬼子、汉奸和地主。‎ D.世界各个足球队都在厉兵秣马,觊觎桂冠。‎ 解析 B项,“效尤”指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是贬义词。C项,“诽谤”‎ 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是贬义词,用在作品中,不合语境。D项,“觊觎”指希望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贬义词,不合语境。‎ 答案 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喜剧有时也被称为滑稽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说,是一种严肃的喜。‎ ‎①滑稽剧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小错误、不成功的事情,而喜剧却源于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表现旧的、假的、丑的、恶的一方的失败的本质 ‎②滑稽剧主要是善意的戏谑、讥讽和批评,喜剧却是毫不留情的揭露、批判和犀利、辛辣、痛快的嘲讽 ‎③因而会引人发笑 ‎④但喜剧与滑稽剧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⑤因此,喜剧比滑稽剧更具严肃性 ‎⑥这是因为喜剧中存在着滑稽因素,如行为或语言的乖僻、夸张、倒错、变形及明显的虚假和假作正经、自相矛盾等 A.③④⑥①②⑤ B.⑥③④①②⑤‎ C.⑥④②③①⑤ D.③⑥④①②⑤‎ 解析 第⑥句是阐释“喜剧有时也被称为滑稽剧”的原因的,应排在最前面,由此排除A和D;①和②紧密相连,解释滑稽剧与喜剧的区别,故排除C,选B。‎ 答案 B ‎5.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互相尊重是一种美德,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 B.每一种快乐由于自然吸引力,都是某种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 C.有了天才不用,天才一定会衰退的,而且会在慢性的腐朽中归于消灭。‎ D.人生,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得实在。‎ 解析 ‎ 此题可以从选项中寻找答题的灵感。从画面看,一条大鱼放了一个诱饵,一条小鱼禁不住诱惑,上钩了。由此想到“每一种快乐由于自然,是一种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因为有可能是一个陷阱。‎ 答案 B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6)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8)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__________________。 (《三字经》)‎ 答案 (1)寄蜉蝣于天地 (2)弃掷逦迤 (3)汩余若将不及兮 (4)赢得仓皇北顾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6)静影沉璧 (7)衣冠简朴古风存 (8)贵以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5·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10题。‎ ‎ 不能说的秘密 陈 毓 ‎ 滔滔河水在某一段被辟出去,分流出一条渠,一些鱼随波逐流,来到渠中,是清波荡漾渠水中最生动的部分。渠水穿过开黄色花的油菜田,聒噪着蛙鸣的稻田,扭啊扭啊地一路向前,像一条活力无限的小青蛇。‎ ‎ 渠水在靠近水磨坊的那片竹林边被收束住,跌下去,跌出一股猛力,这力拍打在水车的翅膀上,水车就飞快地转动起来,轰嗡嗡,轰嗡嗡,昼夜不停止。‎ ‎ 苫麦草的水磨坊的屋顶,在远离村子的山边,像一朵老蘑菇。‎ ‎ 日夜交替,只有守磨坊的阿淘,知道那里黎明与暗夜的颜色是否和村子里的一样。‎ ‎ 阿淘是能人,能在漆器上画画,画花鸟虫鱼,听说他画的花引来过蝴蝶和蜜蜂,他画的虫鱼被鸡误以为真,鸡硬邦邦的喙啄坏了一张崭新的斗柜。‎ ‎ ‎ ‎ 阿淘还能打卦占卜,有孩子早上起床莫名地害了红眼,孩子的母亲就带着孩子去阿淘那里请教偏方,阿淘两只冰凉的手捧住孩子的脸,眯眼琢磨孩子的眼睛,又放开孩子的脸,抬头对着青白的天。半闭着自己的眼睛念叨,低声对肃立一旁的孩子的母亲说,窗角的那张蛛网,回去不吭声,挑了就好了。‎ ‎ 还有更厉害的说法,说阿淘能从一个病人身上散发的味道,断定病人的阳寿,据说他若是长久地盯着一个人看,这个人将遭遇诡异的事情。这些传闻使我在旷野遇见阿淘,就会低头迅疾走过,我对他的神秘力量心怀恐惧。‎ ‎ 阿淘还能把清凉的水转化为炽烈的电,电可以点灯,可以发动水车带动磨子,于是我们村子第一次不必依靠人推驴拉而能磨出细白的面粉,榨出芬芳的豆油。‎ ‎ 有了这些,就算阿淘是老地主的儿子,也没人真心嫌弃自己村里的这个能人,哪怕阿淘时不时地仍会被带上纸糊的帽子在村巷中被游斗。被游斗之后的阿淘,当晚就会在自家门外发现两只鸡蛋,或一把挂面。阿淘望一眼村子,收下这不知来自何人的馈赠,把心放到平展展的地方了。‎ ‎ 水磨坊的磨子转啊转,金色的麦粒变成白花花的面粉:金贵的黄豆变成扁扁的豆饼,豆饼被挤压出清亮的芳香的豆油。油流进罐子里。阿淘的手指在罐子口抹一下,这根抹过油的手指会被阿淘放进自己的嘴唇里,十分享受地吮一下。日子犹如这一吮,自有它幽隐的芳香和甜蜜。‎ ‎ 水磨的渠口,有一个退水渠,每当水磨停止歌唱的时候,水会从这里畅快地排出,在低处跌出一个十多米高的瀑布。某个清晨,阿淘在瀑布旁湿漉漉的乱石堆里,拣出了八条青鱼,最小的,也有一拃长。阿淘望着瀑布,明白了鱼儿出水的真相。他欣喜极了,但他压抑了自己的欣喜,把它揣进心底。‎ ‎ 这以后,水磨停歇的早晨,阿淘都会格外早起,走到那道瀑布边上,他看见有五条鱼在湿漉漉的乱石堆里等待他,有时是三条,哪怕只一条,也是够的。阿淘感恩上天的这份赐予,把不能言说的喜悦深藏心里,如果遇上活着的小鱼,阿淘会把鱼儿丢回到水里去。 ‎ ‎ 捡回来的鱼被阿淘去鳞、盐渍,用搪瓷盘扣紧放在水磨坊的阴凉中,只待深夜完工,阿淘再从榨油机的油槽里挖出一点点油,将鱼煎得金黄灿烂,或者把鱼变成一碗泛着奶白色光芒的鱼汤。鱼香飘在磨坊里,有穿越漫长岁月的能量。‎ ‎ 要是有一个女人来分享我的快乐,该有多好!一个人守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日子久了,这秘密会不会撑破他的肚子?四野寂静,阿淘偶尔的一声慨叹,大概天听见了。‎ ‎ ‎ ‎ 于是,一个落日熔金的黄昏,阿淘在磨坊门口搀扶起一个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女人。阿淘给女人喂了水,喂了粥,女人醒了,但却不会说话,不久阿淘明白女人的不会说话是永久的。她是一个哑女。‎ ‎ 哑女不说话,但哑女分明在说——‎ ‎ 哑女说,她不走了。‎ ‎ 哑女说,赶,也不走。‎ ‎ 哑女说,她知道他是一个人。‎ ‎ 哑女说,一个人加一个人,是两个人。又有一天,哑女说,可能还是三个人。‎ ‎ 时间在这里陷入荒蛮。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世界里。‎ ‎ 阿淘给哑女喝鱼汤。‎ ‎ 是不是那些鱼汤的功劳呢?总之枯瘦的哑女迅速滋润起来,如桃树走出冬天进入春天,由不得阿淘赞美。‎ ‎ 阿淘的目光越过哑女手中的鱼汤碗,看见哑女的嘴唇,娇艳正如四月的桃花瓣。‎ ‎(选自《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7.小说的标题有怎样的含义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标题的含义与作用,首先要从文中找出标题所指的具体内容,明确这是对阿淘得鱼时的心理描摹;然后分析他的心态,明确这是对生活不苛求和容易满足的性格特征的体现;进而指出以此为标题的作用,明确具有制造悬念、突出热爱生活的主题的作用。‎ 答案 “不能说的秘密”是指阿淘在瀑布边的乱石堆里捡到鱼,面对这意外的收获,他喜不自禁,但没有声张。标题是对阿淘获得意外收获时的心理描摹,突出阿淘对生活不苛求、容易满足的性格。以此为标题,强调“秘密”“不能说”,颇有神秘感,便于制造悬念,引人阅读,并突出热爱生活的主题。‎ ‎8.小说写阿淘打卦占卜和根据气味断人阳寿,对这两个情节,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学会分析。首先要明确这是一种迷信,阿淘不会真有如此“本领”;其次要明确这不代表作者的观点,文中有“据说”一词,表明是村民们以讹传讹的结果;再次要认识到村民们将阿淘神化,正说明阿淘在他们眼里非同一般;最后,这样写便于从村人角度来展现阿淘这个人物的真实性。 ‎ 答案 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不可能是事实;这是村人眼里的阿淘,阿淘是村里的能人,村民便将他神化;村民如此迷信阿淘,说明阿淘在他们心目中非同一般;这样写便于从村人的角度来展现阿淘的形象。‎ ‎9.文章最后写阿淘的目光越过鱼汤碗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可从两个方面作答,一是暗示哑女在阿淘这里得到很好的调养,身体逐渐恢复;二是暗示阿淘对哑女的感情变化。‎ 答案 通过阿淘的眼,展现哑女在他的关怀和调养下,身体恢复了健康;写出阿淘的心理变化,原来只是救助一个不幸的人,现在发现了她的美,同情上升为爱,暗示阿淘接受了哑女的爱。‎ ‎10.有人说,得到几条鱼便如此满足,阿淘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与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不相吻合。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最为关键的是不能将生活上的知足常乐与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对立起来,更不能视对财富的贪婪为进取。答题时要指明阿淘“得到几条鱼便如此满足”所体现的精神实质,以及这种精神对于当下时代的意义。‎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开拓进取就是要勇于创造,不断向社会奉献个人的聪明才智,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对财富的贪婪和永不满足的个人享受。阿淘得到几条鱼便如此满足,说明他在个人享受上没有过高的要求。阿淘有知识,有追求,甘于奉献,对个人生活易于满足,这正是当下最需要的时代精神。‎ www.ks5u.com 保温练18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当中国步入商品社会后,“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被大力提倡,但这不等于说为顾客服务的人就是奴仆,顾客花了钱就可以________。‎ ‎②某领导干部酒后驾驶、超速撞人后非但不认错,反而骂骂咧咧,________,扬言要办案交警小心着点儿,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形象。‎ ‎③‎ 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李真让人头疼:工作没有成绩时,他整天唉声叹气,悲观失望;工作稍有成绩时,便沾沾自喜,________。‎ A.颐指气使  盛气凌人  趾高气扬 B.盛气凌人 颐指气使 趾高气扬 C.颐指气使 趾高气扬 盛气凌人 D.趾高气扬 盛气凌人 颐指气使 解析 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①句强调花了钱的顾客对服务人员的态度和表现傲慢,应选用“颐指气使”;②句想要表现某领导干部傲慢的气势逼人,觉得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应选用“盛气凌人”;③句想要表观小李取得一点成绩后便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应选用“趾高气扬”。‎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改变运动员以往“重武轻文”的现象,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积极推动运动员文化教育,并将运动员参赛资格与文化测试成绩挂钩。‎ B.《兰州好人墙》开播以来,对这个栏目中的好人故事进行转载报道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超过百家左右。‎ C.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D.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搜神记》都有记载。‎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可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后加“活动”。B项,不合逻辑,“超过”与“左右”相矛盾。D项,句式杂糅,“见于……都有记载”杂糅,应改为“该故事见于……《搜神记》”或“该故事在《汉书·于定国传》……中都有记载”。‎ 答案 C ‎3.下面是一副缅怀鲁迅的对联,依次填入空格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上联:以赤热心,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 ,写沉痛书,________‎ ‎①作冷静语 ②含慈母泪 ③共知长翰有深期 ④莫谓遗言犹讽刺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答案 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所见的花腔小调,无论它与民歌有多大程度的类似,但经历过戏剧浪头的打磨后,已经具备了戏剧性音乐的某些特质,是一种民歌式的曲牌体制。‎ ‎①它已经从田间地头走上舞台 ‎②两小戏、三小戏的进程中出现的“花腔”腔系是黄梅戏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 ‎③花腔虽然从民歌中转化出来 ‎④从随口而歌进入到规定的戏剧情境 ‎⑤作用已与民歌不大一样 ‎⑥传达角色的心声 A.②③⑤①④⑥ B.②⑤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③⑤①②④⑥‎ 解析 题目所给材料以黄梅戏为中心,语段开头先对黄梅戏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而横线后面则是对花腔小调的分析。由所给句子可知,横线处空缺的几句话,是围绕“花腔”展开的。②引出了“花腔”这一概念,③和⑤具体交代了“花腔”与民歌的关系,①④⑥则对“花腔”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答案 A ‎5.理解下面漫画的主旨,选出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 A.做人要有畏惧心,时时掂量自己的言行,否则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B.经营没有底线,无论什么人,必将受到严惩。‎ C.教育讲究公平,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一定会遭到谴责。‎ D.人为地将人分成等级,这样的制度将最终被唾弃。‎ 解析 天平代表“平衡”,即做人办事与法律之间要平衡;鸡毛掸子代表“惩罚”;蒙上眼睛,指不管是什么人,不讲情面。三点缺一不可。其他三项缺少不讲情面。‎ 答案 B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氓》)‎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________________。(《论语》)‎ ‎(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诸葛亮《出师表》)‎ ‎(5)木秀于林,________________;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李康《运命论》)‎ ‎(6)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7)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1)其叶沃若 (2)咏而归 (3)翱翔蓬蒿之间 (4)诚宜开张圣听 (5)风必摧之 ‎ ‎(6)玉盘珍羞直万钱 (7)晓镜但愁云鬓改 (8)赢得仓皇北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5·前黄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 清 粥 ‎ ‎ 王岫榕 ‎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 ‎②煮粥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的花朵。厨房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地融入米的世界。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 ‎③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香气,便徐徐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 ‎④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手却很少闲着,随便拿一本闲书,看两页,照顾一下粥,再返回来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随便从哪里看起,只是一种消磨,洗衣机里转动着衣服;或者摘一篮子青菜,是晚上的小菜,菜叶子油绿油绿的,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为了配菜,再切了一盘雪白的豆腐,此时,孩子回来了,奔跑着去开了门,顺手将垃圾搁门口……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 ‎⑤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放点米进去,加上水,调好电饭锅的火候,盖上盖子就可以了。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而米粒,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在这样的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只不过是填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 ‎⑥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 ‎⑦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得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汽,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锅还是那只锅,可是,锅里的水和米,却不想隐入,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争和激烈,慢慢便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并不干扰。‎ ‎⑧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只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紧接着,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帖,心,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世事都远了,只愿此刻,专心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顾,感知安静的、有粥可食的人生。‎ ‎⑨青春飞扬的年纪,处处都是好风景,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为自己、为家人煮一锅真正的清粥。便常常用稀饭代替,哄骗的,终究是自己的身体和心。‎ ‎⑩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吃了亏,煮粥的过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却多了许多闲适,心和味蕾都更敏感,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成了第一需求。‎ ‎⑪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 ‎⑫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地熬煮着,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 ‎(摘自《文苑经典美文》,2014.8)‎ ‎7.文章详细描写了煮粥这个富有情趣的过程,请简单概括这个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中明显的提示语在第②③⑦段中,如“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粥快熬好的时候……躺在水的怀抱”。‎ 答案 开始时水米磨合(躲躲闪闪)——沸腾后水米相互渗透——熬好前水米融合(胶着)‎ ‎8.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画横线语句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语段的作用,从内容和形式(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注意一定要结合文本的上下语段宏观把握,不可贴标签。‎ 答案 内容上,写了朋友煮粥的过程(方法)与煮出的粥的状态,与作者所写的煮粥方法进行对比,突出精心煮粥能让粥回报煮粥人,也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慨作铺垫。‎ ‎9.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⑫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审题,明确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比喻修辞要指出本体和喻体,以及该比喻在文中的效果。‎ 答案 运用比喻,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比喻成煮粥,形象地表明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和缓接受,慢慢体味,感知安静。‎ ‎10.请结合文本探究“煮一锅清粥”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者写“煮一锅清粥”,本质上就是写生活,写煮粥背后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如“只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煮粥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香气,便徐徐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这三句意在表达平凡漫长看似枯燥的过程,也能感受到幸福;“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意在表达忙乱琐碎中,只要心静就能感受到美好;“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意在表达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必将善待你;“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意在表达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更应该追求简单的生活,煮粥就是做人,煮粥就是生活;“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意在表达只有沉稳、和缓,才能让灵魂变得美好。‎ 答案 ①平凡漫长看似枯燥的过程,也能感受到幸福。②忙乱琐碎中,只要心静就能感受到美好。③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必将善待你。④我们要追求简单的生活,不去追求过多的物质。⑤做人只有沉稳、和缓,才能让灵魂变得美好。‎ www.ks5u.com 保温练20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六)‎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优秀的团队往往有自己的准则,那些被别人________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我们。‎ ‎②许多所谓“名人名言”“伟人伟言”并不是什么________,反而是束缚人们的名缰利锁。‎ ‎③中国人民只有立足自己的实践,打破各种________,才能创造出适合自身的发展理论。‎ A.奉为圭臬  清规戒律  金科玉律 B.清规戒律 金科玉律 奉为圭臬 C.奉为圭臬 金科玉律 清规戒律 D.金科玉律 奉为圭臬 清规戒律 解析 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从“被别人”可知①句中只能填入“奉为圭臬”。从“所谓”“并不是”可以看出②‎ 句有讽刺的意味,而“名人名言”“伟人伟言”对应“金”“玉”,故②句中只能填入“金科玉律”。③句的语境说明“打破”的是不合理的东西,故③句中填入“清规戒律”最恰当。‎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笔忘字”现象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意义在于唤醒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B.城市改变世界,甚至改变国家这样的例子,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如果城市不能改变中国,我们要把改变中国的这个重任交给谁呢?‎ C.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必将是海、陆、空、电、网一体化的新型战争,而在这神秘的战场空间,国家意志将充分地得到体现。‎ D.从中小学到大学,从孔子学院到APEC会议,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但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春天来临了呢?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分析。‎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唤醒”后面缺成分。B项,不合逻辑。应是“城市改变国家,甚至改变世界这样的例子”。C项,语序不当。“将充分地得到体现”应为“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的敬辞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B.明早您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 C.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 D.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小学就教十余年。‎ 解析 B项,“舍下”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居室,应改为“贵府”。C项,“家父”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称呼对方的父亲应为“令尊”。D项,“就教”指向对方求教,介绍别人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应用“执教”。‎ 答案 A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首先,儒家所宣扬的“礼”究竟是不是“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________。‎ ‎①这一点,从西汉大儒扬雄指斥“庶人田侯田,处侯宅,食侯食,服侯服”的社会为“法无限”的混乱世界,更能得到说明 ‎②因为人格的平等不仅立基于道德的平等,而且立基于权利的平等,特别是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平等 ‎③其实,儒家虽然承认所有的人在追求道德上是平等的,但却否认人格的平等 ‎④秋风先生引述的《礼记·曲礼》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一语,实际上并不能证明“儒家坚持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 ‎⑤恰恰相反,“虽……而况……”云云,正表明儒家坚持“负贩”的平民百姓虽然也有一定的尊严,但并没有“富贵”者拥有的全部尊严 ‎⑥而儒家恰恰坚持人的社会等级性,坚决反对不同等级的人可以有平等的权利 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⑥②①④⑤‎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⑤①③②⑥‎ 解析 ③中的“其实”,直接承接语段首句提出的问题,应排在最前面;②⑥用“因为”交代③中结论的原因;④⑤引用名言,举例说明前文观点;由①中的“这一点”和“更能得到说明”可知,其应紧接⑤后。‎ 答案 A ‎5.阅读下面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要尊重书本知识,相信权威。‎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不管经过怎样的包装,伪劣产品终会现出原形。‎ D.为人须诚信,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解析 漫画的画面内容是一个人拿着一张鉴定书称“经专家鉴定是地不平”,但事实是,地面是平的,而凳子却歪倒在一边,这说明鉴定书不符合实际。表明我们判断事物不能完全照搬书本、相信权威,要以实践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 答案 B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绿腰》。 (白居易《琵琶行》)‎ ‎(3)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 ‎(8)________________,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答案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轻拢慢捻抹复挑 (3)辩乎荣辱之境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言笑晏晏 (6)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7)操千曲而后晓声 (8)虽有嘉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5·常州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 雨中的鸣鹤 ‎①浙东古镇鸣鹤是环湖而建的,大多数的民居都朝着湖面,开门见山又见水。据史料记载,古镇鸣鹤形成于公元8世纪,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唐元和年间,乡人虞九皋,字鸣鹤,第进士,殁于京,乡人哀之,称其故里为鸣鹤。但是我潜意识里却一直以为鸣鹤的来历还要往前推。要知道鸣鹤那地方本来就是水草丰茂之地,杜白两湖依山傍水,或许早年确有鹤栖息,鹤鸣惊人。《诗经》之《小雅·鹤鸣》中写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这应该也是鸣鹤的出典了吧!‎ ‎②老街有两条,分别为上街、中街,两条街呈平行状,中街自头至尾有多座桥与上街相连。中街的入口就有一桥,临湖,名曰陡塘桥。想知道陡塘桥的风貌,有清人诗为证:“腰塘杨柳任风飘,抵拂寻春小女髫。五磊石湫游遍后,夕阳红近陡塘桥。”‎ ‎③淅沥春雨中的鸣鹤非常宁静,宁静得能听见脚步声在深巷里的回音,我这个急性子的人在这里竟然很自然地放慢了脚步。一直以为宁静是一种品格,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宁静的感染力。走在弄堂里的我仿佛一下子进入了时光隧道,不再浮躁,只是觉得行走在这巷子里心里很宁静,仿佛人生就该如此,不便回头,不可回头。‎ ‎④没有了喧嚣,曾经有过的繁华已经远去,只留下恬静;曾经商场上的刀光剑影也早已远去,只留下与世无争。那是一种洗尽铅华之后的返璞。它和我之前参观过的古镇不同,它没有周庄浓厚的商业味道和人为雕琢的痕迹。老街里边有许多幽深的弄堂,那些弄堂和街面成九十度角,长长的弄巷幽深幽深,走进去之后,转了个弯又是一眼望不到头。再拐弯又是一条弄堂,这样三转两转就会在弄堂里迷路,不过不要紧,那里的人都淳朴,随口问一声,那老大娘竟然起身领着我转出那深深的弄堂,把我带到想去的地方。‎ ‎⑤‎ 弄堂最宽不过两米,有的仅容一人通过。巷子似乎终年都是潮湿的,高高的马头墙上那斑斑驳驳的苔痕留下了岁月的沧桑,如果仔细留心一下,还会发现墙上那些被雨水侵蚀了的墙缝以及墙缝里生长着的小草。那些墙面上的苔痕给鸣鹤平添了许多古朴的印记,我想那些印记承载着太多的风霜雨雪,它们也应该是鸣鹤历史的组成部分吧?漫步在幽深的弄堂里,从一条弄堂转到下一条弄堂,停停走走,这样的行走反而有着更多的意外。不知道眼前这弄堂是不是诗人笔下寂寥的雨巷。他那首优美的诗歌是否在这里找到的呢?如果是的话,那丁香一样的姑娘应该就是刚才替我领路的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娘吧!‎ ‎⑥一路上不尽的烟雨缠绵着。淅淅沥沥中,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柔情。那雨滴恬淡得像一串串轻盈跳跃的音符连缀成梦一般的旋律,落在或跨或卧的桥上,落在缓缓移动的伞上,落在那鱼鳞般的瓦上,落在庭院里那三两棵芭蕉上。老街的建筑多为明清风格的,有的老房子墙壁已经粉刷过,墙脚却是清一色的条石,那青色的条石顽强地坚守在那里,支撑起了那高耸的马头墙和气派的门楼。据说那老房子原来前面都有廊棚相连,走在长长的廊棚下就免去了日晒雨淋。遗憾的是那长长的廊棚已经有大半消失了,古朴典雅、雕花彩绘的梁檩椽柱却是随处可见,还有那一爿爿门板店铺还招引着往日的繁华与热闹。‎ ‎⑦不经意中,我一脚踏进那栋房子。那是个典型的四合院,幽深而苍老,当年生活在楼里的主人已经在历史里漂走了。马头墙高耸,白墙黑瓦、翘角飞檐、雕窗扶栏都记录着主人曾经的辉煌。只是时光不再,久远的往事早已成了一个遥远的梦。上街的尽头,耸立着一座千年古刹金仙寺。金仙寺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比鸣鹤建镇还要早,建成之后不久就成了浙东名刹。原来寺里保留着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的字碑,著名的弘一法师曾来过这里,他的《清凉歌集》与《华严集联三百》就是在这里完稿的。说来很有意思,这样一座千年古刹竟然还是一个革命活动场所,1942年,浙东游击队的司令员何克希在金仙寺成立了“浙东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在寺右前方,还立着一块纪念石碑。解放后这里又曾被改建为学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步恢复现状。‎ ‎⑧我走走停停,边想边看,目光所及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株草木都在岁月中赋予了古镇别样的生命。‎ ‎7.请简要概括雨中鸣鹤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雨中鸣鹤”这一关键信息,而文章的前五段集中讲了雨中鸣鹤的特点,概括出主要信息即可。‎ 答案 历史悠久、古朴宁静、优美诗意、自然和谐。‎ ‎8.文章第④段写到周庄,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④段中拿周庄与鸣鹤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鸣鹤的特点。‎ 答案 将鸣鹤与周庄进行对比,突出鸣鹤没有商业气息,自然、古朴、和谐的特点。‎ ‎9.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句话写雨,据此要考虑其与标题的关系,指出其照应了标题;这句话说到“缠绵”“柔情”,据此要考虑跟下文老房子、金仙寺的关系,指出其铺垫作用。内容上,“烟雨缠绵着”“淅淅沥沥”营造出一种诗意氛围,作者笔下雨中的鸣鹤不但诗意优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答案 结构上:照应文题,为下文写老房子的古朴典雅、四合院的幽深而苍老、金仙寺的古老而有文化魅力作铺垫。内容上:渲染诗意朦胧的气氛,表现作者对雨中鸣鹤独有风姿的喜爱之情。‎ ‎10.结合全文,试阐述文末“别样的生命”的丰富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末说“赋予了古镇别样的生命”,这是全文的总结,应该根据末段提示,着眼于作者游览古镇的感受。综观全文可知,这种感受应该是从三个方面来谈的,即自然风貌、民风民情、文化底蕴。‎ 答案 返璞归真的自然风貌;热情淳朴的民风民情;古朴典雅的文化内涵。‎ www.ks5u.com 保温练2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世界人权宣言》中讲“任何人的财产不得任意剥夺”,那些弄虚作假、________和抄袭剽窃之徒无异于学术上侵吞国家财产和盗窃私人财产者。‎ ‎②公务员爱好艺术本无可非议,但刻意跻身文艺圈,在________之外,其实还藏有不少借机收敛钱财、用权力实现寻租的行为,必须关掉这些腐败“暗门”。‎ ‎③很长时间以来,车王阿姆斯特朗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英雄般的存在,但现在他却被曝出服用违禁药物的丑闻,他的环法“七冠王”究竟是________还是名副其实?‎ A.欺世盗名  沽名钓誉  盗名窃誉 B.沽名钓誉 欺世盗名 盗名窃誉 C.盗名窃誉 沽名钓誉 欺世盗名 D.欺世盗名 盗名窃誉 沽名钓誉 解析 三个成语都含有“无耻地谋取名誉”的意思。区别:“盗名窃誉”的手法是隐蔽的,另两个的手法一般都是公开的。同样是公开的,“沽名钓誉”往往用故意做作的手段,“欺世盗名”一般不用这种手段,它含有“欺世”的意思。“欺世盗名”语义最重,“盗名窃誉”次之,“沽名钓誉”语义最轻。‎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神舟”号载人飞船飞行的连续成功,进一步证明我国是第三个在技术上已具备独立培养航天员的能力的国家。‎ B.有些网站可以申请免费的个人主页,只要这样你将自己的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全世界的人就可以了解你的情况。‎ C.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大国国民意识复苏的过程,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都空前有所增强的时代。‎ D.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有能力,有责任让更多的纳税人享有公共文化资源。‎ 解析 A项,主语残缺,应删去“通过”。B项,“只要这样”表意不明。C项,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过程”与“时代”不搭配。‎ 答案 D ‎3.下列填入《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画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 春光都在柳梢头,______________。‎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A.杨柳青青乳燕飞 B.拣折长条插酒楼 C.小雨杨花客渡河 D.树头新绿未成阴 解析 从内容的衔接上来看,上句写“春光都在柳梢头”,由“都在”可知接下来的内容应与“柳”有关,可排除C项。而本诗写的是有关寒食节的内容,寒食清明有插柳的习俗,所以选B项。也可从押韵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 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客观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各大经济体在经济增长中都出现过这种现象。‎ ‎①当雪球小的时候,可以很快翻一番 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能适应不可改变 ③犹如滚雪球一样 ④因为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 ⑤随着雪球体积的增大,速度必然要降低 ⑥增长速度自然要回落 A.②④⑥③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解析 语段开始说“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客观规律”,分析六个句子,对应“客观规律”的只有②,故排除C、D两项。再分析其他五个句子,发现①③⑤三句内容均与“滚雪球”有关,且①在⑤前面,故答案为B。‎ 答案 B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妙笔生花》,漫画中的主人公(  )‎ A.没有尊重客观规律。 B.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 C.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答案 B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7)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答案 (1)一尊还酹江月 (2)廉颇老矣 (3)天涯若比邻 (4)云归而岩穴暝 (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落英缤纷 (8)燕然未勒归无计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5·常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 王澍:城市化的逆行者 李乃清 ‎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在这个歌颂城市化美好生活的时代,他是一位无畏的逆行者,提倡“向乡村学习”“重返自然之道,这就是我要走的方向”。他凭借作品“衰变的穹顶”,摘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特别荣誉奖,成为首位以个人名义登上这一大展领奖台的中国建筑师。‎ ‎《南方人物周刊》(以下简称“《周刊》”):请谈谈获奖作品“衰变的穹顶”的灵感来源。‎ 王澍:我的建筑观点,有一块就是探讨怎样重新恢复、建立起建筑和普通人生活的一种更紧密的关系。今天是一个专业时代了,一般人接触不到建筑或者建造的活动。我们现在都用混凝土造房子,消耗资源比较多,对土地的破坏很大,污染也很厉害,我想探讨如何重新利用木头或竹子等自然材料造房子,恢复从前的建造方式,让普通人也可以参与。‎ ‎《周刊》:您曾介绍说,“虽然外形上借用西方建筑传统形式,但搭建方法上却渗透了很多中国建筑的手法”。能否透露一下这里的中国手法?‎ 王澍:第一,穹楼形状虽然是典型的西方建筑,但是用最极限轻、最极限细的材料来搭建的,这和西方距离很大,西方的东西是重型砖石结构。第二,它的受力有点反重力的形式,有点像我们中国传统的斗拱结构。‎ ‎《周刊》:依照中国的现状,生态型、给环境零负担的建筑这条路该怎么走?‎ 王澍:西方现在讲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但实际上是处在被科技绑架的状态。你经常可以看到西方很荒谬的建筑,比如做一个纯玻璃的玻璃楼,这是最不生态最不环保的,用了很多高科技,这类“生态建筑”造价非常高。‎ 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最少地使用世界上的资源完成建筑。用的一定不是很高端、让一般人用不起的技术,而是很容易普及和使用的技术。‎ 我研究轻构主题,是跟我对中国传统的了解有关的。比如我们中国传统建筑几乎都是无基础的,对土地几乎没有破坏。现在的建筑都有巨大的混凝土基础,只要建造一栋建筑,这块地就毁了。‎ ‎《周刊》:您的作品强调对中国传统的尊重和融入,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矛盾可否调和?‎ 王澍:我们几乎已经把自己的文化彻底摧毁了,现在面临的其实没什么冲突,中国人发展出了“道法自然”的哲学,人和自然完全融合。现在几乎没有人了解,我们谈中国,谈自己的传统时其实和外国人差不多,非常可怕,实际上我们已经是另外一个国家了。‎ ‎《周刊》:上世纪90年代,您就批判中国“新建筑大量爆发的非常态的状态”,今天您对此有何评价?‎ 王澍:愈演愈烈。地方政府疯狂建设的欲望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中国从前是以自然引领来立国的,而在这方面现在我们是最弱的,盲目地以经济发展为指标,简单地把西方的东西等同于发达、先进、更好的生活。大家实际上对自己的文化既不了解也没有信心,处在整个价值观和社会发展方向上的完全迷失的状态。‎ ‎《周刊》:您有一个观点,向乡村学习,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王澍:我们对城市化的过分强调,导致对乡村的价值判断出了问题,但实际上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在乡村。我们的乡村都是结构井然的,它是一个跟自然更和谐的城市化的状态。我们传统乡村的状态,是中国的未来。‎ ‎《周刊》:建筑实践中,您如何实现“对传统进取地保护”?‎ 王澍:我这两年经常在西方作一个演讲,主题叫“重返自然之道”。中国人有一个基本意识,自然肯定比人优越,人做事要向自然学习。‎ 在西方建筑的基本观念中,建筑和自然是对立的。而在中国,相对来说建筑次要一些,人做的事情次要一些,这在我们的山水画中就可以看出来,主题是自然的山水,建筑在里面永远是一小块而已。我们一般叫“天人合一”。人要抑制自己的欲望,做任何事情第一位首先是自然,之后才是人做的事情。‎ ‎《周刊》:您眼中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王澍:到了互联网时代,其实大城市已经是不需要的东西了,我就待在村子里,用互联网和全世界方便地联系,大城市现在的状态是工业文明的遗产,是跟意识形态一样的权力的表达,当走进一个更加平民化的状态时,当我们想让整个社会像大自然一样包含足够多样性的序列时,就不需要大城市了。所有庞大的东西,不管它是以怎样的名义建立起来,都注定要瓦解和崩溃的,因为普通人的意识正在逐渐觉醒。‎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7.文章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问到段落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它所在的位置来思考作答,位置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因为是访谈录,第一段自应介绍被采访人。从结构角度来说,第一段多为引出下文服务。‎ 答案 ①介绍采访对象的身份、建筑理念和成就。②让读者先对采访对象有个大概了解,为下文的采访内容作铺垫,引起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 ‎8.王澍在建筑方面持怎样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注意题干的指向。是“在建筑方面”,就不要涉及其他内容,“观点”则主要从《周刊》的问话来寻找王澍的回答内容。‎ 答案 ①建筑应该和普通人生活有更紧密的联系。②建筑应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运用容易普及和使用的技术。③中国建筑要尊重自己的传统,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应该盲从西方。④中国建筑文化的基础在乡村,传统的乡村建筑状态是中国未来理想的建筑状态。⑤互联网时代,大城市不再需要,建筑更加平民化。‎ ‎9.访谈中,王澍提到“我们谈中国,谈自己的传统时其实和外国人差不多,非常可怕,实际上我们已经是另外一个国家了”。请你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现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外国人差不多”,意味着国人和外国人一样,对自己的传统陌生无知;“是另外一个国家”,说明中国的传统的东西正在丢失,亟须保护和传承。‎ 答案 ①我们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珍视自己宝贵的文化遗产。②我们要尊重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珍贵的东西,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需要继承和发展。③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取地保护。我们要宣扬自己的传统文化精华,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以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思想,中医理论,广州骑楼、西关建筑文化等,让更多的人感受和思考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www.ks5u.com 保温练22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年因天气影响,双季槐遇到成穗少、大面积减产等问题。研究者为此________,正在积极寻求科技突破。‎ ‎②如果没有殷墟、兵马俑、长城和故宫们的幸存,以及一批批文化人________的守护,我们很难想象中华文明能薪火相传,屹立五千年而不倒。‎ ‎③江西省内大大小小200余家老字号,除亨得利、黄庆仁栈等少数几家著名品牌外,近七成生存困难,________。‎ A.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B.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C.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D.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 惨淡经营 解析 煞费苦心:费尽心思。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从语境来看,①句强调研究者们费尽心思,所以用“煞费苦心”;②句讲一批批文化人为了文化的传承耗尽精力,费尽心思,所以用“殚精竭虑”;③句根据“生存困难”可知,后面应该是“惨淡经营”。‎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霍洛岛位于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省,那里由于完全没有法律可言,所以不受菲律宾当局管控,成为绑匪们关押人质的“理想场所”。‎ B.实行“限购令”后,有些房产中介权钱交易,违规操作,深圳市检察院最近就处罚了一批利用非法手段办理房产过户的职务犯罪案件。‎ C.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经济条件差、所处地区欠发达的孩子,很难获得充足的教育投入,他们要胜出,需要通过个人加倍的努力。‎ D.长寿乡巴马在建设混乱、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以后,广西构建以桂林、北部湾、巴马为核心的国际旅游“金三角”的设想恐难实现。‎ 解析 A项,不合逻辑。“完全没有法律可言”是因为“不受菲律宾当局管控”。B项,搭配不当。“处罚”的对象是人而不能是“案件”。D项,结构混乱。“长寿乡巴马”的后面是状语,缺了谓语部分,而下一个句子自有主语。可将“在”放在“长寿乡巴马”前。‎ 答案 C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献上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B.但是出于无奈,求老爷见谅!‎ C.今日能顺利通过,真是借了您老的光了!‎ D.看在您的薄面上,就原谅他这一次吧!‎ 解析 “薄面”是谦辞,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这里谦敬失当。‎ 答案 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 ‎①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 ‎②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 ‎③这样,人们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做准确的预言 ‎④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去预测未来 ‎⑤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 A.④②⑤③① B.④②①⑤③ C.②①⑤③④ D.②④①⑤③‎ 解析 作答本题,可以结合所给句子的特点及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考虑,确定相邻的句子。如④中的“这些定律”,应当指代前文的相关内容,通读所有句子可知,它当指段首句中的“定义很好的定律”,这就说明④与段首句相邻,应当排在最前面。再如②句的“但是”,因为这句是承“定律”说的,所以它当与④相邻。其他如①中的“然而”,③中的“这样”,⑤中的“这”,都可以用来确定相邻的句子,迅速找到正确答案。‎ 答案 A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启示人们往高处看才能达到高目标。‎ B.启示人们背后有标准、眼睛往前看的重要。‎ C.讽刺两眼向上、自高自大的现象。‎ D.讽刺虚夸成绩、沽名钓誉的现象。‎ 解析 漫画中的鸟在用尺子量身高,应注意画中鸟用嘴抬高自己的细节,可以联想到抬高自己的业绩、政绩,来骗得荣誉或爬上高位的现象。A、B、C三项与漫画寓意不贴合,应选D项。‎ 答案 D 二、名句默写 ‎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5)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7)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8)__________________,不如归而结网。 (班固《汉书》)‎ 答案 (1)骐骥一跃 (2)望帝春心托杜鹃 (3)烽火扬州路 (4)雕阑玉砌应犹在 (5)惊涛拍岸 (6)不蔓不枝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8)临渊羡鱼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5·常州一中摸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 ‎ 丁西林:奇妙的混合体 ‎ 徐百柯 ‎ ①一伙年轻的戏剧爱好者去赴名震剧坛的丁西林先生的茶会。他们一路上直担心,不知道丁先生的客室有多大,方容得下这十来位喜欢演剧的好动的客人。谁知道按着门牌找去,却在“陈列的尽是仪器的大实验室”中见到了这位戏剧前辈。‎ ‎ ②那是1940年的一天,丁西林的正式身份是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兼所长。他的工作,就是在那样的实验室中;而戏剧,十几年来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 ③然而仅凭这个业余爱好,丁西林就成了“独幕剧圣手”“中国现代第一位喜剧大师”。现代文学研究者钱理群称:“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中国现代话剧是以悲剧为主体的,他是为数不多的喜剧作家之一;中国现代话剧的主要代表作大多是多幕剧,而他却执着于独幕剧创作的艺术实验……‎ 他出现在中国现代话剧的初期,可是从起笔就达到了高水准,表现出一种艺术上的成熟。”‎ ‎ ④丁西林早年留学英国,在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同时对萧伯纳等人的戏剧非常着迷。1920年回国后,他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后来担任北大物理系主任,直至1948年。其间曾三次代理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这一统筹全国学术研究的重要职位。‎ ‎ ⑤1923年,物理学家的处女作独幕剧《一只马蜂》问世。剧本机智的对话、幽默的风格一时脍炙人口,广泛上演。时人评论:“在‘五四’以后不久,看到好几种初期的通俗剧和闹剧,浅显易晓,忽然看到丁西林的《一只马蜂》,便觉得突出同侪,耳目为之一新。”‎ ‎ ⑥来拜访的那伙年轻人,从发表的那些喜剧作品里去设想和寻觅这位作者时,也许会把丁先生猜成是修长的身躯,活泼的行动,幽默的语言,时而会爆发出一两句轻松的使你发笑,时而又会溜送出一两句隽永的使你回味,总之,该是位非常风趣的人。孰料,恰巧相反,我们的丁西林先生是矮矮胖胖的身材,一派严肃的神态,俨然一位老成长者的风范,实实在在是位冷静的学者。‎ ‎ ⑦年轻人和丁西林聊起来,于是顺理成章,正像是物理学似的,丁先生所要求于演员之演技的是清淡、平易,循着生活的自然法则进行。近八年来,这位著名的戏剧家只看过五场戏,结果就给年轻的演员们下了一个总结——过火。‎ ‎ ⑧丁西林认为喜剧是一种理性的感受,必须经过思考,必须有味。他不喜欢夸张,因为喜剧的笑不同于闹剧的哄堂、捧腹,而应是“会心的微笑”。所以他一贯地走着那条清淡的路子,他的喜剧全都选取最朴素、最微妙的一点,来揭示人生的真谛。‎ ‎ ⑨他的《北京的空气》,不曾渲染北京的富丽相,也不曾涉露北京的暗涩面,可是却生动地把活在那氛围里的人们圆滑的心态完全表达了。写得那样清淡,只觉得就像北京的空气,原本就是那么无所谓地摸不着边际。 ‎ ‎ ⑩丁西林在他的名剧《妙峰山》中题词:“献给国立北京大学,并纪念蔡孑民先生。在他的直接领导之下,我替国家社会服务近二十年,从未厌倦。”好一派严肃与庄重,毕竟是研究员、所长、总干事、物理学家。‎ ‎7.丁西林的喜剧艺术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把握全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然后根据题干找到答题范围,筛选出关键信息,最后归纳整合。本题的答题范围为第⑤⑧段,将分散在这两段的相关信息整合一下,分项概括出其特点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洁、准确。‎ 答案 ①机智的语言、幽默的风格。②经过理性的思考,耐人寻味。③‎ 用朴素而微妙的一点揭示人生的真谛。‎ ‎8.丁西林在研究物理的同时能够从事喜剧创作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答题范围为第④⑦⑧⑨段,从丁西林的早年留学经历、对喜剧的认识和创作态度等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答案 ①早年留学英国,在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时,对萧伯纳等人的戏剧非常着迷。②他对喜剧的看法和对物理学有相似之处,清淡、平易,循着生活的自然法则进行。③他的喜剧创作是理性的、细致的。‎ ‎9.丁西林的“奇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逐段筛选,避免遗漏。第①②段写他身份的奇妙,第③段写他创作的成就,笫⑥至⑩段写他的喜剧风格和他的形象、性格的矛盾统一。‎ 答案 ①身份的奇妙:正式身份是物理学的专家,却成为了名震剧坛的喜剧大师。②艺术创作的奇妙:在以悲剧、多幕剧为主体的中国现代话剧中却执着于喜剧、独幕剧的创作,在中国现代话剧的初期就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③形象的奇妙:以机智幽默的喜剧见长,却是一派严肃冷静的神态。‎ 综合保温练 保温练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画家在花卉的品性中,既________了其外在的美,更体悟了其内涵的善,在创作中用心至深,用情至纯,故而能栽培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百花园。他们的花卉作品,风韵________,灵性四溢,色彩缤纷,将木刻水印技法表现得________,展现了花卉蕴含的精神境界。‎ A.提取  犹存  淋漓尽致 B.摄取  犹存  痛快淋漓 C.摄取  独特  淋漓尽致 D.提取  独特  痛快淋漓 解析 提取:①从负责保管的机构或一定数量的财物中取出(存放的或应得的财物);②提炼而取得;经分辨而取得。摄取:吸收(营养等);拍摄(照片或影视镜头)。根据后面的“其外在的美”可知,用“提取”不合适,故第一个空选“摄取”。犹存:还在。独特:独有的,特别的。前文并未谈及“风韵”,所以谈不上“犹存”。这里主要在说花卉作品的风格不同一般,应用“独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痛快淋漓:形容语言快捷干脆,令人畅快之极。这里指画家将木刻水印技法发挥充分,应用“淋漓尽致”。‎ 答案 C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持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B.直至2015年,欧洲奶农们的倒奶行动仍在进行。多方人士尽管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这一行业将被市场化的结局仍然没法改变。‎ C.社会诚信缺失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政府担负着引导、示范、管理社会和谐的职责,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D.不管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还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要依靠大数据,因此政府掌握的数据除依法保密外,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加上“价格”即可。B项,语序不当,关联词“尽管”应提到“多方人士”之前。C项,搭配不当,“示范、管理”与“社会和谐”不搭配。‎ 答案 D ‎3.(2015·南通二调)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B.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 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 解析 B项,虽然有“像”字,但无比喻手法。‎ 答案 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随着工作压力增大,我甚至很少有时间想起家乡,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种迹象表明,我离故乡渐远,离家渐远,离父母渐远。‎ ‎①从渐渐稀少的电话到夜灯下的遥想 ②好像我已经把家乡忘了 ③以至于现在我竟然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 ④从最初屋顶缥缈的炊烟到日夜盼望的家信 ‎⑤我对家的概念变得逐渐抽象起来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⑤③ D.⑤①④③②‎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难度中等。横线之前的语句提示“时间很少,次数很少”,所以遗忘家乡似乎是理所当然,与②句连接最紧密;④①两句句式严整一致,应在一起;④句由实到虚,由盼望到遥想,照应了⑤句中“渐渐抽象”;③句作结,说明我到了“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的境地,从而照应了后面的“种种迹象”这一结论。‎ 答案 A ‎5.下列理解,与漫画寓意相符的一项是(  )‎ A.赞美动物惊人的智慧。‎ B.调侃人类的自以为是。‎ C.启发人与动物平等相处。‎ D.讽刺机械刻板的科学研究。‎ 解析 巴甫洛夫是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条件反射是他的重要心理学理论,了解这些就读懂了漫画。‎ 答案 B 二、名句默写 ‎6.(2015·苏北四市三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________________,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6)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7)流丸止于瓯臾,________________。(《荀子·大略》)‎ ‎(8)粗缯大布裹生涯,________________。(苏轼《和董传留别》)‎ 答案 (1)其叶沃若 (2)定乎内外之分 (3)沧海月明珠有泪 (4)不见曦月 (5)乡为身死而不受 (6)相与枕藉乎舟中 (7)流言止于智者 (8)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①‎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②。‎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③。‎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 ①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②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③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 ‎(1)“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颔、颈两联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此题是一道炼字型题目。炼字型解题分三步走: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颔、颈两联即第二、三两联。表现手法包括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等。(3)尾联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绝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同时有借古讽今之意。‎ 答案 (1)①“尚”,“尚且”“还”“依旧、依然”之意,先主之庙堂历经千秋,尚且威势逼人,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仍存。②境界雄阔,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③表达了作者对先主的崇敬景仰之情。‎ ‎(2)分别是用典和对比的手法。颔联用典故颂扬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英雄之志,意蕴丰富;颈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与他的短于教子和子嗣不肖相对比,抒发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叹。 ‎ ‎(3)①感叹后主刘禅的不肖。②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③总结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警策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 ‎8.(2015·常州一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 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1)上阕“少日春怀似酒浓”与“老去逢春如病酒”皆用“酒”作比喻,请简要分析“似酒浓”与“如病酒”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中“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下阕最后一句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少日春怀”和“老去逢春”显然有对比之意,两者皆用“酒”来比喻,解答时要抓住两个比喻之间的差别,分别分析其作用;还要注意把比喻和对比结合起来分析。(2)题干要求结合全词来理解此句内涵,也就是暗示考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要局限于词句本身,而应把它们放大到全词中去理解。解读时要思考词人写作这首词的主要寄托是什么,即表面上似是伤春之作,实际上抒发了壮志难酬之感和期待得到朝廷重用之情。(3)诗歌中的赏析题一般要从手法、内容、情感、表达效果等方面逐一分析。此题应在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上加以探究,写“飞燕”“相遇”,应该是想象的表现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答题时还要注意答出效果。‎ 答案 (1)“似酒浓”指词人年少时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其乐无穷;“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通过“少日春怀似酒浓”的狂态反衬“老去逢春如病酒”的伤感,抒发了人生易老而无可奈何的孤寂心情。‎ ‎(2)“卷尽残花风未定”,风卷残花,暗伤年华老去,抒发词人年老而壮志难酬的忧愤;“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指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自难绽放,出人意料的转折中包含了词人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期待之情。‎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生动形象。以景结情,想象奇特,引人联想,富有情趣。‎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晓 望【注】‎ 杜 甫 ‎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1)诗歌描写的景色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的景物描写,显出作者的匠心,历来为人称道。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天清”“木叶闻”以及注释中交代的写作时间可知季节为秋季。 (2)赏析诗句,要抓住诗句所用手法、作用来答。“地坼”即地裂,说江之深、岸之高,属于夸张。“隐”是“见”,“闻”是“听”,应是视听结合。天高地迥,人在其中,越发显得渺小而孤独。(3)“荆扉”说明杜甫处境之艰难,而只能与“麋鹿”(又称“四不像”)为群,说明其孤独至极。考生只要能知人论世,就不会得出“杜甫想归隐”的错误结论。‎ 答案 (1)秋季;清朗的天空、飘落的木叶。‎ ‎(2)“地坼”,运用夸张手法;望江帆,闻木叶,视听结合;写出江阔天高的秋天景象;突出诗人的渺小与孤独。‎ ‎(3)诗人只能与麋鹿为友,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的孤独,被朝廷弃置的失意与无奈。‎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远行 李 璟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 ‎【注】 二毛,指头发斑白。‎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残月秣陵砧”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烘托情感。(2)赏析诗句要从手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去思考,还要能联系后面一句“不传消息但传情”来分析。(3)虽然问的是“惊”,而后句已将两点原因说明,“征人归”“二毛生”,情感也就自明。‎ 答案 (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 ‎(2)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 ‎(3)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 保温练2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残荷,是生命的引子。看似生命的终结,实则为来春的勃发积蓄力量。因为没有残荷的凄美,就没有来年那一塘映日荷花的________。残荷有英雄气,有忘我而旷达的味,最能够表现生命的热烈、生命的好,凸显出堪破千难万险的骨格,________人心丰富多彩的渴望,引领________的季节,抒发对鸟语花香的向往……‎ A.风味  引发  五彩斑斓 B.风韵  点燃  万紫千红 C.风致  起动  五彩缤纷 D.韵味  引起  五颜六色 解析 第一空,“风味”“风致”表现力不如“风韵”“韵味”,而“韵味”的意思是情趣、趣味,从前面的“那一塘映日荷花”这一修饰成分看,选择表示“风度神韵”的“风韵”更准确。第二空,“起动”与“渴望”不搭配,“点燃”比“引发”“引起”更有表现力。第三空,“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都只形容色彩绚丽,而“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最适合描写春天。综合考量,选B项最为合适。‎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境内在建的厦蓉高速(厦门至成都)赤石大桥一个正在施工的索塔因为内部起火的原因,导致9根拉绳被烧断,桥面一侧至少下沉了两米。‎ B.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有美国、新西兰、智利、秘鲁、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多个经济体领导人出席。‎ C.目前,中国、韩国、俄罗斯与日本等多个周边国家存在着领土的争端,但日本近日在修订的国家地图中,将争议领土全部包含在内,其中“包括”中国的钓鱼岛。‎ D.中华文化是世界共有的财富,希望各国汉学家传播好、研究好中华文化,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了解中国,让中华优秀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解析 A项,“因为……原因”,杂糅,保留“因为……”或“……的原因”其中一个。C项,“与”可以理解为连词,也可以用作介词,造成歧义。D项,“传播好、研究好”“理解中国、了解中国”,并列词语不合逻辑,应该是“研究好、传播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答案 B ‎3.(2015·南京二模)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  )‎ 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解析 A项,选自高适的《燕歌行》,意思:少妇在长安家中哭断肠;征人在蓟北边疆回望故乡。该句突出征人、思妇双方的痛苦,突显战争的残酷,无对比手法。B项,“荷尽”与“菊残”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品质。C项,人世已改与山河依旧形成对比。D项,“花相似”与“人不同”形成对比,突出物是人非。‎ 答案 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家”作为社会关系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春运也应该是饱含希望与温情的 ②又铸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③从这个角度来说,春节是温馨祥和的 ④孝、团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最美的情感 ⑤这既为中国人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⑥在今日中国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A.①②⑤④③⑥ B.⑥④⑤②③①‎ C.①②③⑤④⑥ D.⑥④③①⑤②‎ 解析 ⑥承首句,④⑤②是一层意思,③承②,①承③,采用排除法,故选B项。‎ 答案 B ‎5.下图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始料未及。 B.天有不测风云。‎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怨天尤人。‎ 解析 首先要注意题目中强调的是讽刺的寓意,漫画中的人下雨时躲在低洼处,却未料及低洼处容易蓄水,最终水满低洼,浮于水上,难逃水患。该漫画讽刺的是那些没有远见之人,故可判断答案为A项或C项,又由于A项更具讽刺性,所以选A项。‎ 答案 A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5)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6)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7)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答案 (1)烟光凝而暮山紫 (2)势拔五岳掩赤城 ‎(3)孤舟一系故园心 (4)女娲炼石补天处 (5)受任于败军之际 (6)吞声踯躅不敢言 (7)岩扉松径长寂寥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三、诗歌鉴赏 ‎7.(2015·苏北四市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①。‎ ‎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 ①洞房:幽深的居室。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 ‎(1)王词写的是什么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蒋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判断“季节”,主要根据诗歌中的意象。落红(飞花),说明花已开始凋零;“杨”垂说明枝叶已经浓密。(2)写景常用的艺术技巧包含很多。比喻、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最为常见,务必记牢并能准确辨析。(3)意象所传递的情感,一定要结合全词来理解。王词中“帘里余香”“梦魂”“洞房”等词语表明这是一首写男女离愁的词作。“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表达了思念之苦。蒋词“飞鸿”意象的理解可以结合注释。‎ 答案  (1)暮春(春季)。“落红”,“(垂杨)飞花”。‎ ‎(2)①比喻,以流水喻车声。②白描,“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景物描写不加渲染。③视听结合,“朝云”“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视觉,“辘辘车声”是听觉。④动静结合,“朝云横度”“辘辘车声”是写动,“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写静。‎ ‎(3)①“飞花”入洞房,反衬词人与恋人天各一方,欢聚不再,蕴含了词人离别之苦;②“飞鸿”南归,反衬词人身陷贼手不得自由的处境,蕴含了词人家园之思与国破之痛。‎ ‎8.(2015·南通一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金陵怀古 许 浑 ‎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 石燕①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②。‎ ‎【注】 ①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②洛中:指古都洛阳。‎ ‎(1)第一首诗中“山形依旧枕寒流”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第二首诗中颔联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两首诗同属怀古诗,但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枕”字已经明示了修辞手法。而诗人的感慨则是通过“依旧”传递出来的。解答时需要注意语境,从“人世”与“山形”的对照中把握情感。(2)概括诗句内容,要关注诗句本身。“六代宫”与“千官冢”的对比,“松楸远近”与“禾黍高低”的描写,突出环境之凄凉与朝代之兴衰。(3)“怀古”意在讽今,只是主旨侧重不同。或伤时,或伤己。表达的都是感伤的情怀。‎ 答案 (1)拟人。寄寓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2)写六朝衰败残破的景象。‎ ‎(3)第一首诗写当今“四海为家”,而故垒萧瑟荒凉,警诫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居安思危,维护国家的统一。第二首诗写英雄已去,豪华已尽,只有“青山似洛中”,抒发了对人间万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唐朝江山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 ‎9.(2015·海州高级中学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 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 ‎(1)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而本诗中的“销魂”却是另一种意蕴。请说说诗中“魂销”所指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颔联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干中“另一种意蕴”是答题的关键,说明“魂销”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骤然相见的万千感慨。(2)“景物描写”一般都是为抒情服务的,只要说清楚描写的景物,再结合诗歌所要表现的主旨,即可准确解答出来。(3)两问要分别作答,不能混为一谈。“表达技巧”不难得出,所抒发的情感,抓住尾句的“空”“哭”来分析得出。‎ 答案  (1)苏武在异域度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来自汉朝的使者,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或答辛酸的追忆,意外的惊愕,悲喜交加,感慨无穷,种种情绪一时奔集,难以言状,难以禁受)‎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烘托也可以)借“雁”“月”等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切痛苦之情。借“羊归”“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艰辛的生活,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胸怀。‎ ‎(3)尾联运用了借代、衬托、化用(用典)的技巧。(借代,“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用它代指去世的汉武帝。衬托,以哀景衬哀情,用“茂陵”“秋波”等哀景衬托苏武的伤感之情。化用,从《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化用出“逝川”‎ 二字,这也可以说是用典)这一联集中抒发了苏武归国后对武帝追悼思念的悲凉之情,这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终南山 孟 郊 ‎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驱”“拂”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一、二两句从整体上表现。第三句极言其高,终南山的高峰还留有落日的余晖。第四句极言其深,在其他地方已经洒满阳光之时,终南山的深谷里依然一片幽暗。(2)赏析题需先说手法,再结合诗句解说其内容及效果。(3)前四句以及七、八两句都是写景,借此表达作者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五、六两句和最后两句为直接抒情,抒发了中正、坦荡以及厌弃“浮名”的情怀。‎ 答案 (1)气势宏大,高耸,幽深。‎ ‎(2)“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拂”字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 ‎ ‎(3)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 ‎ 保温练4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新课程改革开始,我国就启动了教材多样化的建设,________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让优秀教材脱颖而出的目标。‎ ‎②杜甫的诗始终不缺少对艰难________里民众生活的关心,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路历程。‎ ‎③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认为,“微型小说”是柳暗花明,是空山鸟语,是当头棒喝;是滴水可听海的消息,是________,是一粒米压死骆驼。‎ A.以便  时势  见微知著 B.以期  时世  见微知著 C.以便  时势  一叶知秋 D.以期  时世  一叶知秋 解析 以便: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以期: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所说希望达到的目的。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时世:时代;当前的社会。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境界。‎ B.由于20世纪社会现实的极端冷酷荒诞,使现代西方人丧失了对社会未来的最后信念,他们,开始凝视自己的内心深处。‎ C.本书作者希望以这本书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进而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D.2014年9月27日,我国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去世,他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而他创办的影城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影视基地之一。‎ 解析 A项,“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不合逻辑。B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删去“由于”或“使”。C项,“本书作者希望以这本书帮助同学们……”和“本书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同学们……”两种句式杂糅。‎ 答案 D ‎3.(2015·南通二调)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骂,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选择了隐居。‎ C.“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子,他不仅继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而且形成了新风格。‎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夫子庙游人如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 解析 A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冬天雪花纷飞。B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意思是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以此表达对亲友的深情。C项,“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字面意思是丹山路上桐花万里,花丛中不时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喻指后生可畏,新人辈出,新陈代谢,不可抗拒,新生事物具有无限的生命力。D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意思是这优美的景色、美好的时光,让我怎样面对,那让人快乐的事情正在谁家的院子里面上演。A、B、D三项均不符合语境。‎ 答案 C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①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 ‎②“意境”是一个由“意”和“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 ‎③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 ‎④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⑤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⑥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⑥③④②⑤ C.③④②⑤①⑥ D.④③①⑤②⑥‎ 解析 文段阐述的对象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其特点是有意境。①中有“中国古典园林”,应排最前;⑤与①相对应;⑥与②相对应;③④是对“意境”的解说,④与后文衔接,所以选A。‎ 答案 A ‎5.阅读下面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停留在思考的层面,而应落实到行动中。‎ B.不能将思想锁在自己的脑中,要学会分享。‎ C.一遇到事就随波逐流,会让人逐渐迷失自我。‎ D.要学会反复思考,不断思考才能有所进步。‎ 解析 解答此题要读懂漫画重点。画面内容是一个人在思考,而脑海中是另一个人在走圈,也就是说,这个人的思考问题就是按照一般人的常规性思维思考,这样就只能在惯性思维中走圈,缺乏创新性的思考。‎ 答案 C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2)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以咨诹善道,____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 ‎(5)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 (《朱子家训》)‎ ‎(6)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7)________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 ‎(8)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 答案 (1)纵一苇之所如 (2)雄飞雌从绕林间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察纳雅言 (5)当思来之不易 (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长桥卧波 (8)世事洞明皆学问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眉峰碧 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隻!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1)开头两句写了哪两种离别心理?二、三两句和柳永《雨霖铃》中的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两句表达感情形象生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本词写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开头两句是与家人不忍分离的情形。“蹙破眉峰峰”,是妇女离别时的愁苦情状,从男子眼中看出;“纤手重执”,即“重执纤手”的倒文,从男子一方表达,而得上句映衬,双方依依难舍之情,宛然在目。(2)“窗外芭蕉窗里人”本不相联系,但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由于联想的作用,主体的感受便以为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就好似点点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3)本题重在考查手法。要能在把握全词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概括手法,“愁”紧密联系上下两片词意,手法自然与此关联。‎ 答案 (1)蹙破眉峰的痛苦心理、执手相看不愿分开的担忧心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通过联想,离别的痛苦好像雨滴落在芭蕉叶上一样滴落在心里,想象的哀景更增添离别的苦涩之情。‎ ‎(3)善于借凄清景物抒发离别的思念之情(借哀景写哀情);善于抓住传神的细节进行描写,表现离别人的愁苦心情;运用虚实结合手法(通过想象离别后的心理感受)突出离别的悲伤程度。(写出两点即可)‎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 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 ‎(1)请赏析本词上片开头两句中“侵”和“度”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和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中的炼字。首先,用自己的语言对该字进行解读,“侵”写斜月照射下的驿路被行旅者侵扰,“度”写溪桥上的晓霜被行旅者踏破。然后,指出所描写的匆忙奔波的人物的形象特点。(2)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是描写景色,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是抒发情感。(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本词的写作背景中可以看出吕本中被免职后又被流放。“只言”和“不道”形成对比,虽然江左风光好,但是难免思归中原的凄凉之情。既说明了原因,又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和刚正品格。‎ 答案 (1)前者写斜月照射下的驿路被行旅者侵扰,后者是写溪桥上的晓霜被行旅者踏破。作者用这两个动词将一个不怕秋寒砭骨、不顾霜寒路滑匆忙奔波的行旅者的形象勾画出来。‎ ‎(2)前者是描写,后者是抒情。‎ ‎(3)“只言”和“不道”句形成鲜明对比,既揭示了“旅枕元无梦”的原因,又表现了作者屡遭坎坷却不改其政治态度的爱国精神和刚正品格。‎ ‎9.(2015·无锡期中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 挚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华年,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注】。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注】 凉州:即凉州曲。本为唐天宝年间乐曲。‎ ‎(1)“按锦瑟”句与曲中哪句相照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月满西楼”中的“满”字极为传神,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曲子前三句和后三句都在写景,但表达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按锦瑟佳人劝酒”显然是写朋友相聚的筵席上的弦歌之乐,与之照应的也就只能是曲中首句。(2)诗句本是写景之句,“满”用来写“月”,所以应先从写景的角度分析。另一方面,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还应从抒情的角度去思考。(3)前三句紧扣“席上即事”,所写的是阵雨过后明月朗照下的弦歌阵阵、笑语盈盈、情谊浓浓的良辰美景,表现的是快乐愉悦之情;后三句是写曲终席散之时宾主的盛情挽留和作者的徘徊惆怅,所以表现的是惆怅之情。‎ 答案 (1)与首句“江城歌吹风流”相照应。‎ ‎(2)“满”字写出了月光皎洁明亮令人神清气爽,表现作者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喜悦之情。(从“景”和“情”两方面回答)‎ ‎(3)前三句写良辰美景中与朋友重逢的喜悦之情,后三句写相见不久又要分别的惆怅之情。‎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孤云、归鸟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思?由此联想到陶渊明《饮酒》诗中写日暮鸟归的哪两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六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入”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景情分写,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思归(思乡)之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夕阳沉到近处的树梢之下,远处野火似的余晖映红秋山。由近到远,层次分明。“入”字既写出夕照逐渐暗淡,又表明诗人伫望之久和思念之深。‎ ‎(3)先“怅望”云去鸟飞之景,触动乡愁旅恨;再“怅望”夕阳余晖之景,加重乡愁,进而触发内心深处年华老去的感伤。‎ 保温练5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小错误不省思就可能铸成大错,小腐败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腐败,必须明白________的道理,防微杜渐。‎ ‎②网络时代舆论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简直难以想象,那些不实言辞所形成的言论力量堪称________。‎ ‎③巨富在最初积累的时候,正如________,往往是从很小的数量开始的,但持之以恒,终会有非常可观的成绩。‎ A.积毁销骨  群轻折轴  集腋成裘 B.群轻折轴 积毁销骨 集腋成裘 C.集腋成裘 群轻折轴 积毁销骨 D.积毁销骨 集腋成裘 群轻折轴 解析 群轻折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积毁销骨:指不断的诽谤能使人毁灭。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11月1日起,广大集邮爱好者登录集邮网上营业厅,通过实名注册成为会员用户,就可以快捷地享受到新邮票预订和零售、集邮品销售、原地邮品实寄等。‎ B.“炫通水诗赋朗诵会”在散文诗朗诵《水水水》中拉开了序幕,一首声情并茂的《难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感人泣下。‎ C.这次军演集中了陆军、空军、武警以及民兵、预备役等战时参战力量,涉及步兵、坦克兵、炮兵、防空兵、陆航、电子对抗、防化兵等十多个军兵种组成。‎ D.公安部于去年7月启动“猎狐2014”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日前,该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人及部分组员接受采访,透露了行动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解析 A项,成分残缺。“享受”没有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多方面优惠服务”。B项,搭配不当,“表达……壮举”不搭配,把“表达”改为“歌颂”。C项,句式杂糅。“涉及……组成”杂糅,可去掉“组成”。‎ 答案 D ‎3.(2015·苏锡常镇一模)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部,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 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解析 A项,“务请”“从速”表达生硬。B项,“惠顾”用于商家对顾客,表示光临照顾。D项,“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答案 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科学研究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身且做不到,又何谈强国?‎ ‎①在一些大城市,人们不得不压抑户外健身的热情 ‎②整个民族的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下滑 ‎③人们不呼吸新鲜空气几分钟都难以存活 ‎④中小学甚至开始削减长跑等户外体育运动课程和考试项目 ‎⑤由于空气质量的恶化 ‎⑥人们不吃饭可以活7到20天,不喝水可以活3到7天 A.⑤①④②⑥③ B.②①⑥③⑤④ C.⑤②①④⑥③ D.⑥③⑤①④②‎ 解析 科学研究表明后面接⑥③,④中有表递进关系的词语“甚至”,因此应该在①‎ 之后,而⑤是人们减少锻炼的直接原因,因此,这三句的顺序是⑤①④,“强身且做不到”前是一个逗号,只有②能和这句话连接。因此正确顺序是⑥③⑤①④②。‎ 答案 D ‎5.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耐心 B.重视 C.谨慎 D.生存 解析 漫画中的猫在面对一盘鱼和一只老鼠时,眼珠都跑到了右眼中,说明这只猫只看到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却忘了自己的天职。A、D两项均没有扣住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故可排除;C项,从老鼠的小心翼翼的角度拟题,明显偏离漫画的主题。‎ 答案 B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礼记》)‎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______。(《论语》)‎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6)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 ‎(8)雄姿英发。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 (1)天下为公 (2)己欲达而达人 (3)驽马十驾 ‎(4)抱明月而长终 (5)扪参历井仰胁息 (6)孰能无惑 ‎(7)野芳发而幽香 (8)羽扇纶巾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①励精图治。丁未,上引诸卫将卒习射于显德殿庭,谕之曰:“戎狄侵 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少安,则人主逸游忘战,是以寇来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筑苑,专习弓矢,居闲无事,则为汝师,突厥入寇,则为汝将,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于是日引数百人教射于殿庭,上亲临试,中多者赏以弓、刀、帛,其将帅亦加上考②。群臣多谏曰:“于律,以兵刃至御在所者绞。今使卑碎之人张弓挟矢于轩陛之侧,陛下亲在其间,万一有狂夫窃发,出于不意,非所以重社稷也。”上皆不听,曰:“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由是人思自励,数年之间,悉为精锐。‎ 上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 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以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瓮一。‎ ‎(选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有改动)‎ ‎【注】 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次子,曾受封为秦王。②上考:考核成绩列为上等。‎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     输:缴纳。‎ B.上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 访:寻访。‎ C.逋负官物,悉令蠲免 逋:如果。‎ D.万一有狂夫窃发,出于不意 意:意外。‎ 解析 B项,访,咨询。C项,逋,拖欠。D项,意,料想。‎ 答案 A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认为,忧虑的不是周边的戎狄等族的侵扰边境,而是边境稍微安宁,君主就放逸游荡,忘记战争的威胁、国家的安危。‎ B.唐太宗不仅亲自带领宫中将士练习射箭,而且对身边的卫士以诚相待,推心置腹,卫士自强自励,几年之间,都成为精兵强将。‎ C.魏征提出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的策略,但不久唐太宗又重发敕令,改变主意征收租调,失信于民。‎ D.魏征据理力争,反对征召虽健壮高大但不足十八岁的的中男,这让唐太宗很恼火;但经过沟通,征兵政令最终废止了,魏征还得了赏。‎ 解析 C项,“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的策略”不是魏徵提出来的。‎ 答案 C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也许中原的百姓就能够稍微安宁一些了!‎ ‎(2)以前我认为你太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要害。‎ ‎10.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唐太宗“励精图治”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亲自带领宫中将士练习射箭,勉励他们为国担忧。(原文:上引诸卫将卒习射于显德殿庭/使汝曹专习弓矢,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于是日引数百人教射于殿庭/上亲临试,中多者赏以弓、刀、帛,其将帅亦加上考/)‎ ‎②多次向魏征询问国事得失,采纳其意见。(原文:上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 ‎③采纳魏征意见,废止不合理的点兵政策。(原文: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瓮一)‎ ‎【参考译文】‎ 唐太宗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丁未日(二十二日),太宗带领众位宫中将士在显德殿庭院练习射箭,并告诉他们说:“周边的戎狄等族的侵扰,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值得忧虑的是边境稍微安宁,君主就放逸游荡,忘记了战争的威胁,因此外敌来犯时没有人能够抵御他们。现在我不让你们挖池塘筑园苑,而是专门熟习射箭技术。闲居无事时,我就当你们的老师,突厥入侵时,就当你们的将领,这样,或许中原的百姓可以稍微得到安宁吧!”于是,唐太宗每天带领数百人在宫殿庭院里,教他们射箭,并亲自测试,射中箭靶多的士兵用弓、刀、布帛赏赐给他们,他们的将领的考核成绩也列为上等。众大臣多来劝谏说:“根据大唐律令,手持兵刃到皇帝所在的处以绞刑。现在让这些地位卑下的人在宫中殿堂的旁边拉弓带箭,皇上亲自在他们之间,万一有狂徒暗中发难,事出意外,这可不是重视社稷江山的办法。”太宗都不听从,他说:“君主看待四海如同一家,邦域之内,都是我的子民。我对每个人都能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怎么要对宫中警卫的将士横加猜忌呢?”从此侍卫将士人人想着勉励自己,几年之间,都成为精锐将士。‎ 太宗多次带魏征进入卧室内,询问政治得失。魏征知无不言,太宗都很高兴地赞许采纳。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上奏道:“中男即使不到十八岁,那些身体健壮高大的,也可一起征发。”太宗听从了。诏书传出,魏征坚持认为不可实行,不肯签署,以至往返四次。太宗大怒,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道:“身体健壮高大的中男,都是虚报年龄来逃避徭役的奸民,征发他们有什么不好,你却这样坚持!”魏征回答说:“军队在于治理能够得法,不在于人数众多。皇上征召那些身体壮健的成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管理,就足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体弱的人来增加虚数呢!而且皇上常说:‘我凭诚信治理天下,想要使臣下百姓都没有欺诈的行为。’现在皇上即位没多久,已经多次失信了!”‎ 太宗惊愕地问:“我怎么失信了?”魏征回答说:“皇上刚即位时,就下诏说:‘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全部下令免除。’有关官员认为拖欠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属于官家财物,征收督促跟以前一样。皇上由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是官家之物又是什么呢?又说:‘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不久又有诏书说:‘已服徭役和已经交税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如果按人口退还已纳税物之后,才又重新征收,百姓本来就不能没有责怪之意。现在是既征收租调,又指派为兵员,还谈什么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呢!另外,与皇上共同治理天下的那些地方官,日常考察等公务,都委托他们办理;至于征兵,却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是以诚信为治国之道吗?”太宗高兴地说:“‎ 以前我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讲信用,百姓就不知怎么听从,国家凭什么能够治理好呢?我的过失很重了!”于是不征发中男做兵员,并且赐给魏征一只金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