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二年级防疫期间“停课不停上第七次周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 赵建永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 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 - 27 -‎ ‎ 的基本问题。对于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的运行效法自身,“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是道家的核心理念。‎ B. 道教用实践阐释了道家的观念,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得到了冯友兰的充分肯定。‎ C. 儒家和道家的价值取向不同,但它们对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的认识是一致的,二者相反相成,互补互促。‎ D. 道家崇尚“自然”,“自然”最初是与人为相对的,后经变化发展,其含义更为丰富,可多角度解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通过对儒道两家价值取向的分析比较,突出了“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及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 文章引用《老子》原文和专家解读,详细地阐述了“道法自然”的具体含义,为下文提出“环境伦理”的观点张本。‎ C. 文章紧紧围绕标题“道法自然的智慧”展开论述,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 D. 文章阐释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分析了“道法自然”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最后对人类提出要求和希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 27 -‎ ‎ 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物的和谐,所以人类必须首先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生存的物质问题。‎ B. 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它对我国医药学术的发达贡献较多即是明证。‎ C. 现代仿生学就是基于“道法自然”而进行的实践,这样顺势而为就会把握规律、事半功倍,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高。‎ D. “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提倡人类的活动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庖丁解牛》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是道家的核心理念”错误,偷换概念,原文第一段为:“‘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可知道家的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不是“道”。‎ B项,“道教用实践阐释了道家的观念……得到了冯友兰的充分肯定”错误,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且“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是冯友兰的观点。‎ C项,“儒家和道家的价值取向不同,但它们对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的认识是一致的”错误,张冠李戴,原文第一段为“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可知相似的是“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错误,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没有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 - 27 -‎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A项,“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物的和谐”错误,原文第四段为“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可知而非主要体现;‎ B项,“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错误,说法于文无据,文中没有提到“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相关信息第四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也只是科学精神;‎ C项,“现代仿生学就是基于‘道法自然’而进行的实践”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为“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通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还有“仿生学的发展会更快更高”于文无据,原文无相关信息说明。‎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种能够对疟疾提供100%防护的疟疾疫苗将首次在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从而研究其在真实条件下的有效性。‎ 这项试验将于2020年初在赤道几内亚海岸外的比奥科岛实施,将有2100名年龄在2至50岁之间的受试者参与该试验。领导这项研究的疟疾研究人员表示,这项试验的目的是提供监管机构批准该疫苗所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赤道几内亚政府和私营能源公司正在赞助这项试验。‎ - 27 -‎ 在实验室研究中,这种名为PF的疫苗已被证明是迄今开发的最有效的疟疾疫苗,能够为健康的志愿者提供完全的保护。疫苗的工作原理是激发对恶性疟原虫的一种免疫反应,该疫苗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整个寄生虫作为其有效成分,而大多数候选疟疾疫苗只包括少量的基因工程寄生虫蛋白。‎ 然而为了有效性,必须通过静脉注射疫苗。这对大规模疫苗接种行动提出了挑战,因为这是一个比通常用于其它疫苗的过程更加复杂的程序——其它疫苗注射往往需要穿透皮肤或肌肉,或采用口服的方式。‎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疾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摘编自赵熙熙《最有效疟疾疫苗将大规模测试》,《中国科学报》2019年4月19日)‎ 材料二:‎ 英媒称,将给大约36万名脆弱的非洲孩子接种世界上首种疟疾疫苗,这是一个“历史性里程碑”。该疫苗提供对患上这种传染病的部分保护,试验显示它的预防率为四成。‎ 疟原虫感染患者的红细胞致使其破裂,降低了红细胞的总数,从而导致疟疾贫血。这是受感染儿童的主要死因。而该疫苗的工作原理是,促使免疫系统攻击疟原虫。报道称,这种疫苗已研制了30年,将给5到9个月大的儿童注射三剂,然后在孩子两岁左右时注射第四剂。该疫苗是一种补充性疟疾控制工具,将被纳入世卫组织建议的预防疟疾措施核心方案。这一方案还包括常规使用药浸蚊帐、室内喷洒杀虫剂以及及时开展疟疾检测和治疗。‎ 这项疫苗计划的目标是每年给三个非洲国家的大约36万名儿童接种。接种对象将由这些国家的卫生部门决定,以使之发挥最大作用。‎ ‎(摘编自《全球首个疟疾疫苗在非洲接种》,《参考消息》2019年4月25日)‎ 材料三:‎ 世卫组织欢迎马拉维政府今天在一项试点规划中推出世界上第一种疟疾疫苗。该国是非洲拟开展试点三国中的第一个。名为RT的疫苗将提供给两岁及以下儿童;加纳和肯尼亚将在今后几周开始使用该疫苗。‎ 疟疾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两分钟夺走一个孩子的生命。这些死亡大多数发生在非洲,当地每年有超过25万儿童死于疟疾。5岁以下儿童面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风险最大。全世界范围内,疟疾每年导致43.5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 27 -‎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过去15年来,蚊帐和其它控制疟疾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果,但现在进展停滞甚至某些地区出现逆转。我们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来使疟疾应对工作回到正轨,这种疫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工具,有可能挽救成千上万儿童的生命。”‎ ‎(摘编自世界卫生组织官网《马拉维启动疟疾疫苗试点》,2019年4月23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PF疫苗在实验室研究中能够对疟疾提供100%防护,已被证明是迄今开发的最有效的疟疾疫苗。‎ B. 赤道几内亚政府和私营能源公司正在赞助PF疫苗的临床试验,这项大规模的测试将于2020年初在赤道几内亚海岸外的比奥科岛实施。‎ C. 世卫组织建议的预防疟疾措施核心方案,不仅包括疫苗的研制,还包括用药浸蚊帐、室内喷洒杀虫剂以及及时开展疟疾检测和治疗等。‎ D. 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为疟疾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43.5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在非洲,每年有25万儿童死于疟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PF疫苗接种采用了比肌肉注射或者口服的方式更加复杂的程序——静脉注射疫苗。这是为了确保疫苗接种的有效性。‎ B. 疟疾是一种虫媒传染病,受感染的非洲儿童都是因为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导致全身发冷、发热、多汗,甚至因疟疾贫血而死亡。‎ C. 研制了30年的RT疫苗是世界上第一种症疾疫苗,在非洲的三个国家首先试点,提供给两岁及以下儿童。这有可能挽救成千上万儿童的生命。‎ D. 十多年来,世卫组织一直致力于疟疾的防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现在注射RT疫苗将成为预防疟疾措施的有效方案之一。‎ ‎6. 以上三则材料中,两种疟疾按苗有明显区别。请从应用对象、应用效果、工作原理三方面作概括说明。‎ ‎【答案】4. D 5. B ‎ ‎6. (1)应用对象不同:PF疫苗针对的是2至50岁的健康受试者;RT疫苗针对的是两岁及以下的脆弱的非洲儿童。(2)应用效果不同:PF疫苗在实验室中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疟疾疫苗,实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试验;RT疫苗提供对患上这种传染病的部分保护,它的预防率为四成,是一种补充性疟疾控制工具。(3)工作原理不同:PF疫苗的工作原理是激发对恶性症原虫的一种免疫反应;RT疫苗的工作原理是,促使免系统攻击原虫。‎ ‎【解析】‎ ‎【4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项,“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为疟疾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43.5万人,……在非洲,每年有25万儿童死于疟疾”错误,数据表达不正确,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这些死亡大多数发生在非洲,当地每年有超过25万儿童死于疟疾。……全世界范围内,疟疾每年导致43.5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儿童”,选项吧“超过25万儿童”改为“25万”,把“43.5万人”改为“超过43.5万人”。‎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受感染的非洲儿童都是因为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导致全身发冷、发热、多汗,甚至因疟疾贫血而死亡”错误,文中意思是“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选项忽略了“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这一致病因素,选项中“都是因为”错误。‎ 故选B。‎ ‎【6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上三则材料中,两种疟疾疫苗有明显区别。请从应用对象、应用效果、工作原理三方面作概括说明”,然后到材料中找到写两种疟疾疫苗的句子,再从应用对象、应用效果、工作原理等三个方面概括二者的区别。从材料来看,主要提到PF和RT两种疫苗,材料一中主要提到PF疫苗,“将有2100名年龄在2至50岁之间的受试者参与该试验”是应用的对象,“在实验室研究中,这种名为PF的疫苗已被证明是迄今开发的最有效的疟疾疫苗,能够为健康的志愿者提供完全的保护……然而为了有效性,必须通过静脉注射疫苗”是其应用的效果,“疫苗的工作原理是激发对恶性疟原虫的一种免疫反应,该疫苗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整个寄生虫作为其有效成分,而大多数候选疟疾疫苗只包括少量的基因工程寄生虫蛋白”是其工作的原理;材料二和三中介绍RT疫苗,“这种疫苗已研制了30年,将给5到9个月大的儿童注射三剂,然后在孩子两岁左右时注射第四剂”是其应用的对象,“该疫苗提供对患上这种传染病的部分保护,试验显示它的预防率为四成” “该疫苗是一种补充性疟疾控制工具”是其应用的效果,“而该疫苗的工作原理是,促使免疫系统攻击疟原虫”是其工作原理。考生根据这些内容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抢炮 蒙福森 赵万福在抢炮庙里三叩九拜,焚香祈福之后,拿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谦恭地问渡边一郎:司令官阁下,您看,抢炮可以开始了吗?‎ 渡边点了点头。‎ 下面的群众骂了一声赵万福:哼,狗汉奸!‎ 赵万福站起来,看了一圈人群,大声说:各位父老乡亲,一年一度的抢炮活动即将开始,有请渡边司令官致辞!‎ 渡边致辞完毕,一声“开始”,抢地的四支队伍(每队4人),整装待发,神情肃穆地站在抢她庙前宽阔的草坪上。四周,彩旗飘扬,猎猎有声。‎ 时间在那一刻仿佛凝固了,停止了,全场鸦雀无声,静静地等待抢炮开始,似乎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咚咚咚——‎ 咚咚咚——‎ 蓦然间,鼓声骤起,震耳欲聋。‎ 赵万福往空中高高地抛出红炮,红炮飞出一道孤线,落到地上,队员们齐声一吼:抢炮啦——寂静的草坪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战场,像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间刮起了一阵飓风,风高浪急,卷起万丈波涛;又似万马奔腾,撼天动地,他们如猛虎下山,蛟龙入海,奔跑如飞,争抢激烈。‎ 抢炮是大鹏古镇流传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镇上有一座抢炮庙,香火鼎盛,庙里供奉着个巨大的红炮,粗如大树,庙前有一个宽阔的草坪。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抢炮活动。据说,谁哪年抢到红炮,哪年就添丁发财、家宅平安。红炮用一层层红纸缠绕挤压而成,似竹棍大,半米长,便于传接。‎ - 27 -‎ 抢炮源于先祖的一个古老传说:在一千多年前,先祖族人为躲避战乱,拖家带口,跋山涉水,来到这里,见古镇山环水绕,草木藏蕤,土地肥沃,便定居下来,耕田种地,繁衍生息。一天晚上,德高望重的族长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赐给族人一个巨大的红炮,之后,他们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为感念上苍,他们建了一座庙,名曰“抢炮庙”。每年正月举行抢炮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 日军占领大鹏镇后,在镇后的北帝山上建了一个秘密雷达站,监控盟军丹竹空军基地。雷达站驻扎着一个日军联队,戒备森严。不远处有一个山洞,是日军的秘密军火库。北帝山地势险要,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日军在山下设立关卡,严禁外人靠近;从北帝山下来唯一通往外面的大鹏镇路口,更是岗哨林立,盘查严密。‎ 自从日本人来了之后,有两年不搞抢炮活动了。今年,渡边突发奇想,搞一次盛大的抢炮活动,要全镇的老百姓参加,以示中日友好、大东亚共荣。‎ 赵万福是大鹏镇维持会会长。他一家一户上门请求大家组队参加。‎ 一个老人说:赵万福,你就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当汉奸?你有辱“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啊!‎ 赵万福不吭声,低头走了。‎ 老人叹息一声。‎ 有人连门都不开,有人冲赵万福的背影碎一口:狗汉奸!‎ 最后,只组成三队。‎ 以前,最少四队。‎ 赵万福小心翼翼地向渡边提议: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张老三,家在临近的一个小镇,要不……请他组一队参加?‎ 渡边想了一下,说:可以。‎ 此时,抢地场上激战犹酣。抢地队的每一个队员,胳膊、腿、头,甚至全身,有力地搏击着:他们挥汗如雨,奔跑如风;红地在他们之间飞来飞去,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忽高忽低,迅疾加风,眼花缭乱。全场观众时而凝神观看、鸦雀无声,时而发出阵阵喝彩声、喊叫声、欢呼声,声震四野。那时,大家暂时忘记了战争带来的饥荒、灾难、恐惧和死亡。‎ 渡边看得如痴如醉,频频点头,连声说:吆西吆西!‎ 赵万福像渡边身旁的一条狗,极尽卑微,不时地给他介绍抢炮的风俗和典故。‎ 最终,张老三那队抢得了红炮。‎ - 27 -‎ 他们带着红炮离开大鹏镇。在城门口,他们被拦下了。日军仔细搜身,除了一身汗臭熏人的破脏衣服,一无所有。日军拿起红炮看了又看,要撕开红炮。张老三赶紧说:太君,这是渡边司令官亲自颁发的红炮,拆开就不吉利了。你们可以打电话问司令官。‎ 日军迟疑了一下,最终没有拆开。‎ 张老三的心都要蹦出胸口了,冷汗直冒——红炮里,藏有赵万福画的北帝山雷达站地形图!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十多架中美空军轰炸机满载弹药,从丹竹盟军飞机场起飞,在茫茫夜色的掩护下,飞越崇山峻岭,向北帝山日军雷达站悄然扑来……‎ 日军查出传递情报的是赵万福。不久,他被敌人枪杀了。‎ ‎《鹏化志》载:赵万福,大鹏镇人,中共地下党员,为摧毁北帝山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立下不朽功勋……‎ ‎(选自《微型小说月刊》2019年07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画线处的场景描写渲染了抢炮活动开始前紧张的气氛,为下文人物的出场蓄势。‎ B. 文章介绍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地势险要、戒备森严,暗示了赵万福所传递情报的重要。‎ C. 文章描写赵万福成功向渡边推荐张老三的情节,为后文张老三顺利送出红炮做了铺垫。‎ D. 文章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刻画赵万福,突出赵万福的形象,也让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8.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抢炮活动的历史渊源,并强调了红炮于大鹏镇百姓的意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9. 文章以《鹏化志》中关于赵万福的记载结尾,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概括。‎ ‎【答案】7. D 8. ①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抢炮活动是大鹏镇流传近千年的风俗习惯,在当地百姓中极受欢迎;才让渡边有了搞抢炮活动的想法;为赵万福的情报工作提供了契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埋下伏笔。红炮美好的寓意使抢炮活动在当时极具影响力,所以渡边对抢炮活动十分重视,当参加的队伍数量太少时,赵万福找到了机会让张老三带着队员来参加,这为张老三的出场埋下了伏笔。③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赵万福借抢炮活动完成了重要情报的传递,表现了他沉着机智,忍辱负重的高贵品质,凸显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 ‎9. ①从表现主题上看,与前文多处写到人们唾骂他为“汉奸”的情形形成对比,说明他未忘老人话中的“‘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升华了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更突出了赵万福为了民族大义而忍辱负重,精忠报国的精神品格。③从读者情感体验看,使读者更能感受故事的真实性,获得完满的情感体验。‎ ‎【解析】‎ ‎【7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文章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刻画赵万福”,手法分析错误。应该是欲扬先抑。先是刻画赵万福狗汉奸的形象,后来真相大白,他是“中共地下党员,为摧毁北帝山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立下不朽功勋”。‎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手法等三方面。‎ 本题,从结构上来看,“抢炮是大鹏古镇流传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每年正月举行抢炮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正因为如此,渡边才会突发奇想,开展抢炮活动。“红炮用一层层红纸缠绕挤压而成”,便于赵万福开展情报工作。这样就推动了情节发展。‎ 从情节手法上看,“抢炮源于先祖的一个古老传说”“梦见仙人赐给族人一个巨大的红炮,之后,他们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每年正月举行抢炮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如此,强调了抢炮对当地百姓的重要意义,让渡边十分重视,才在队伍不足时,让张老三出场,抢炮的重要意义,对张老三出场埋下了伏笔,使得情节自然而然,不显突兀。‎ 从内容上看,赵万福通过这个活动完成情报传递,文中说:一个老人说:赵万福,你就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当汉奸?你有辱“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啊!赵万福不吭声,低头走了。由此可以见出他的忍辱负重。他顺利完成任务,可以见出他的沉着机智。因抢炮活动,小说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是情节的作用效果。这类题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内容上,是指情节本身、情节对环境、情节对人物、情节对主题、情节对读者(效果)的作用;二是结构上 是指对其他情节(上下文)的作用。‎ 从情节对人物的角度来看,“中共地下党员”体现了他的忍辱负重,“为摧毁北帝山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立下不朽功勋”体现了他精忠报国的献身精神。‎ 从情节对读者的角度来看,最后揭晓谜底,原来赵万福是中共地下党员,那么他前面的一系列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情节更加真实。‎ - 27 -‎ 从情节对主题的角度来看,在结尾升华了主题了,他并没有忘记“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 从情节对其它情节角度来看,此处与其阿文写人们对他的误解形成对比。欲扬先抑,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①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乃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祔庙②,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③之祭。震因言:“《王制》:‘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④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⑤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⑥,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九十四》,有删改)‎ ‎【注释】①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②祔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③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④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和社稷的典礼。⑤禘:一种祭祀大典。⑥祠:祠禄官或主管祭祀的官。‎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 - 27 -‎ ‎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相当于宰相。‎ B.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C. 河南,宋代时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 D. 《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 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高宗,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 B. 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 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C. 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 D. 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 ‎ ‎(2)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答案】10. D 11. C 12. C ‎ ‎13. (1)赵鼎说:“我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 ‎(2)这时郭千里(被)授予将作监丞之职,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查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 ‎【解析】‎ ‎【10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部曲”的意思是“部队”,作“领”的宾语,其前不可断,排除AB;‎ ‎“寇来则御”与“寇去则耕”结构对称,中间断句,排除BC。 ‎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C项,“河南,宋代时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错误,元朝开始设立“行省”,文中“河南”指黄河以南。‎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项,“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错误,原文为“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意思是“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 故选C。‎ ‎【13题详解】‎ - 27 -‎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深博,渊深广博;冠冕,首屈一指;必有益于陛下,状语后置,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2)中,除:授予官职;侵夺:侵占强夺;按治:按,查究;治,惩处;寝:停止、搁置;新命:新的任命。‎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宋代地方行政单位)人。应试考中政和年间进士,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后就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中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征询当代的人才,赵鼎说:“我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皇上于是下令征召朱震。朱震到了后,皇上用《易经》《春秋》的旨意来考问他,朱震用自己的全部所学来答对。皇上(听了之后)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朱震于是上书说:“荆州、襄阳之间,沿着汉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绵延七百多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兵,席卷黄河以南,这是以逸待劳、万无一失的计策。”‎ - 27 -‎ ‎ (不久)朱震升任秘书少监兼御前侍讲。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虔州(很多)老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任职)以安抚当地百姓。在新太守将要赴任时,朱震对(皇上)说:“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希望皇上诏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属各县中贪赃枉法、行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将他们)全部罢免,听凭老百姓自主选择慈爱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担任官职),有政绩的人加以优待奖励。”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按照先例,皇上正逢丧期没有祭祀庙堂的礼节。当时徽宗去世后还没有祭祀于祖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就奏请皇上举行明堂祭祀礼节。朱震于是上书说:“《礼记》说‘(天子)居丧三年不举行祭礼,(期间)只祭祀天地社稷,称为越绋行事。’《春秋》上写着‘夏五月乙酉,这一天是吉日,大祭庄公。’《公羊传》解释说‘这是讥讽开始不实行三年的丧制啊。’”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以日易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因为)当时没有实行三年的丧制,专门实行以一天代替一月的制度,(真宗皇帝的做法)是可以的,在(实行了三年丧制的)今天再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宋高宗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去职务而自请充任祠禄官(祠禄官为主管祭祀的闲职,一般由年老不能任事的大臣担任),不久任礼部贡举,恰逢生病而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写梦境,下阕写梦醒后的感想,虚实对比,反差巨大,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怀。‎ B. “雪晓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望似水”都从听觉角度写景,但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C. 词人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突出了冷清凄凉的环境氛围,以此衬托作者的悲苦心境。‎ D.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是指盔甲齐全的骑兵就像一条默默无声的河流,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15. 本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 27 -‎ ‎【答案】14. B 15.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本词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然后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怀。故A正确;‎ B项,“都从听觉角度写景”错误,后句主要是视觉角度;“以动衬静”错误,应该是动静结合。故B错误;‎ C项,“雪晓”,破晓,雪花纷纷依然飘个不停,突出了边塞风光清冷的风光。一觉醒来,灯光昏黄,令人生寒,一轮斜月挂在窗前,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寒灯”“漏声断”“月斜”,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凄凉,衬托出作者心境的凄苦悲凉。故C正确;‎ D项,“铁骑无声望似水”,此处运用比喻,将盔甲齐全的骑兵比作一条默默无声的河流,形象、具体,写出军队纪律是那么严明,军容是那么整齐,军队的声势是那么浩大。故D正确。‎ 故选B。‎ ‎【15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题干要求分析本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点,作答时先分析本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的情感,然后再分析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中所流露的情感,最后将两处情感进行对比,比较出异同点。如本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自己坚定地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可谓志向高远。“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意思是:又有谁知道,我虽然现两鬓发白,但壮志犹存。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也让人体味到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意思是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作答时按情感的异同点概括即可。‎ ‎【点睛】诗歌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注意意境的概括和手法的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即将饿死的关键时刻,路人面对“__________” 方式得来的食物不会接受;乞丐面对“________”方式得来的食物也不屑一顾。‎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即使遭受肢解酷刑也不改变自己的心志。‎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以酒祭江,对人生的无尽感慨。‎ ‎【答案】 (1). 呼尔而与之 (2). 蹴尔而与之 (3).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4). 岂余心之可惩 (5). 人生如梦 (6).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蹴”“惩”“尊”“酹”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27 -‎ 一粒小小的糖丸,______的是很多人童年里的甜蜜记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粒糖丸里包裹着的,是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顾方舟为抗击脊髓灰质炎而无私奉献的艰辛故事。当时,国际上存在“死”“活”疫苗两种技术路线。选择死疫苗最稳妥,不会承担任何责任。但_____后,顾方舟认定,( )。疫苗三期试验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试者要面临未知风险。顾方舟______地喝下了一小瓶度苗溶液。吉凶未卜的一周过去后,他的生命体征平稳。1960年底,首批500万人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_____开来。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之后,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产生了,并逐渐走到了每一个中国的角落。顾方舟也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糖丸爷爷”。‎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装载 深思熟虑 义不容辞 推行 B. 承载 深思熟虑 义无反顾 推广 C 承载 深谋远虑 义无反顾 推行 D. 装载 深谋远虑 义不容辞 推广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只要走活疫苗路线,就能消灭脊髓灰质炎 B. 在中国选择活疫苗,会承担很重的责任 C. 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线 D. 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是行不通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经过反复探索实验成功后,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诞生了,并逐渐走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 B. 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诞生了,并逐渐走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 C. 经过反复探索实验,诞生了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并逐渐走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 D. 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逐渐走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几代中国人陪伴的糖丸疫苗诞生了。‎ ‎【答案】17. B 18. C 19. B ‎【解析】‎ - 27 -‎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 “装载”指用运输工具载(人或物)。“承载”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一般指抽象的对象。”甜蜜的记忆”是抽象的。适用“承载”。‎ ‎“深思熟虑”指深入地、反复地考虑。“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周密,考虑得久远,侧重于“计谋”,此处与“计谋”无关。适用“深思熟虑”。‎ ‎“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义不容辞”指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此处强调顾方舟的“正义”和“责任感”,与“推辞”无关,适用“义无反顾”。‎ ‎“推广”指扩大事物使用或起作用的范围,一般用于经验方法。“推行”指普遍实行,根据语境适用“推广”。‎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 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A项,“只要……就”绝对化,不符合下文的内容“疫苗三期试验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试者要面临未知风险。”;‎ B项,根据下文内容可得知,括号的内容与“承担很重的责任”无关;‎ D项,根据上文的“但”表示转折的内容可知,这句话应是选择“活疫苗”。‎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 - 27 -‎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A项,“经过反复探索实验成功后”中的“成功后”杂糅,应该是“经过反复探索实验”或者说“实验成功后”;‎ C项,“诞生了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与后面的“逐渐走到”主语不一致,属于偷换主语;‎ D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该先“诞生”,才有后面的内容。‎ 故选B。‎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造肉在业内共分为两种。①___,因为其主要还是植物蛋白(大豆),只是口感上接近肉,所以称为“人造肉”。第二种则是真的动物肉,这种人造肉是动物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第一种人造肉是植物蛋白制成的,原材料非常容易获取,制造工艺也不算太难,“伪造”出动物肉的质感,②___。现在市场热推的人造肉概念也都是第一种人造肉。而第二种人造肉和第一种人造肉比起来,不仅制作起来难度大,价格也贵得多。2013年,有人吃下了一块天价汉堡,价值高达25万英镑(约人民币236万元)。这块汉堡这么贵的原因不是它出于某位米其林大厨之手,③__。‎ ‎【答案】 (1). 第一种其实还算不上真的肉 (2). 所以价格不高 (3). 而正是里面夹的那块人造肉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主要讲人造肉的两种分类。‎ - 27 -‎ 第一处,根据前文“分为两种”和后文“第二种”,与此对应,此处应是讲第一种如何,后文说“因为其主要还是植物蛋白(大豆),只是口感上接近肉,所以称为人造肉”,此处应是:第一种其实还算不上真的肉。‎ 第二处,根据后文“价格也贵得多”,前文“原材料非常容易获取,制造工艺也不算太难”,可以推知,此处应是填写价格不高的内容。‎ 第三处,由前文“原因不是它出于某位米其林大厨之手”,可以推知,下文应是讲“而是……”根据段落的中心内容,可以推知,真正原因应该是有人造肉。‎ ‎21.把下面这则新闻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科技日报讯(记者冯卫东)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布了一份由权威气候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时代升高了1.1℃,与2011~2015年间相比升高了0.2℃,2015年~2019年很可能将成为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这一升温所带来的气候影响包括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大范围、长时间的热浪,还有热带气旋,洪水和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 ‎【答案】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近五年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导致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目要求“把下面这则新闻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然后浏览文段,摘取信息点,进行整合。本题中,由“科技日报讯(记者冯卫东)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布了一份由权威气候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报告。报告指出……”可见主语和谓语应分别是“世界气象组织”和“指出”,由“报告指出,2015年~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时代升高了1.1℃,与2011~2015年间相比升高了0.2℃,2015年~2019年很可能将成为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可提炼出“近五年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由“这一升温所带来的气候影响包括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大范围、长时间的热浪,还有热带气旋,洪水和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可概括出“导致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将这些信息点整合在一起为“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近五年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导致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考生一定要注意字数限制。‎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 27 -‎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答案】【范文】‎ 父母不同表现,成就孩子相反人生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总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现在很多家长都成了急功近利的代表,他们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孩子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他们把孩子的分数看得比品格品性更重要。 ‎ 当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只要孩子学习成绩拔尖一点的家长,说话似乎都要大声一些,感觉自己很有面子,很自豪;而只要孩子学习成绩较差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坐在角落里当那个默默的聆听人,因为她感觉孩子很失败,所以丧失了自己的发言权。 ‎ 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做炫富的筹码,真的很低级!最高级别的显摆,应该是约束自己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爸妈。 ‎ - 27 -‎ 最近在朋友圈,一张云南昆明的118路公交车上小女孩吃雪糕的照片,可谓是火了! ‎ 照片中,穿着黄色连衣裙的小姑娘,仅仅只有两岁左右。她和妈妈在坐下来之后,看着手里的半只雪糕,妈妈提醒她:“别把公家车干净的地板给弄脏了。”听了妈妈的提醒之后,她为了不弄脏公交车上的地板,蹲在公交车垃圾桶边吃起了雪糕。她小手扒住垃圾桶边盖,小嘴对着垃圾桶的中空位置,小心翼翼的吃着雪糕,神态乖巧惹人喜爱。网友们看了之后,纷纷表示:“母亲教导有方,孩子乖巧听话,满满的正能量。赞母女!” ‎ 这么小的女孩子都知道讲文明,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成年人也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踩了别人一脚连对不起也不会说一句……只有高素质的父母,才能教出高品质的子女。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着莫大的影响。 ‎ 同样是带女儿乘坐公家车,有些家长的行为真的只能让人唾弃! ‎ 昨天下午,我乘坐公交车,好像再多挤一个人都不行了似的,连车门处都挤满了人。到了一个站之后,只下了一个人,却有七八个人要上车,剩下的几个人明显上不了,司机和乘客都提醒他们坐下一班。而一个带着女儿乘坐公交车的妈妈,却引起了大家的强烈不满。妈妈双手扒在公交车的门上,并扬言:“你们不让我走,我也不让你们走!”公交车上的人,也企图给她腾位置,可无奈的是根本挤不动了。僵持了一分钟之后,有乘客提醒她:“你就坐下一班吧,下一班很快就来了。”而她并没有收手,反而是把公交车门拽得更紧了,面对如此无礼的妈妈,司机和乘客都只好无奈摇头。 ‎ 孩子出生如白纸,你认真下笔,精描细绘,那么孩子呈现的就是一副精美的画卷;而如果你随意涂抹,乱涂乱画,那孩子呈现的就将是一张脏乱的废纸。父母的修养,就预示着孩子以后的教养,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但愿家长都能够约束自己言行,给孩子做好榜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漫画作文的基本能力。写作此类作文需要准确细致把握漫画的内容,首先是认真观察,再是结合漫画内容并联系当今生活进行分析。漫画作文的审题和材料作文有些不同主要是因为漫画的特点。‎ - 27 -‎ ‎【审题】这是一则漫画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件事。在一个公交车站,有两位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等公交车,在他们前方马路边,一位清洁工正在扫马路。右边那位妈妈指着这名清洁工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结果就会和他一样。”而左边的妈妈对孩子说:“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将能够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面对同一场景,两名家长说出截然不同的话,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清洁工打扫马路的场面,不同的妈妈用不同的话语对孩子经行了不同的教育。材料中的两句话,“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结果就会和他一样”“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将能够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明显存在教育的高下之分,我们应该认可后一种表述,突出家长对孩子的正面引导。‎ ‎【立意】①从家长对子女的影响的角度。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家长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就会传递给孩子责任、鼓励等正能量。否则,就会给孩子以压力、消极等负面影响。大心态才会有大格局。 ‎ ‎②从教育方式的角度。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尚未形成的价值观。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积极的教育方式会传递给孩子爱、善希望和勇气,有助于孩子成长。反之,传递恐惧和焦虑,孩子日后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 ‎③从职业分工的角度。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可有职业歧视。各行各业,只要各司其职,恪尽职守,都会有获得感。‎ ‎【结构】标题就是观点《父母不同表现,成就孩子相反人生》。前两段例举现实中情况,得出第三段结论,即“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做炫富的筹码,真的很低级!最高级别的显摆,应该是约束自己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爸妈”。中间两件事情对比论证,一个是“云南昆明的118路公交车上小女孩吃雪糕”的事件,是正面例子,一个是公交车上的妈妈不讲道理的例子,是反面教材,正反对比说明父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最后一段期望,“父母的修养,就预示着孩子以后的教养,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但愿家长都能够约束自己言行,给孩子做好榜样”。‎ ‎【素材】1.一位日本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在乎沙滩上每一条小鱼的生命的男骇所拥有的情怀。否则,视小鱼如草芥,给鲜花以蹂躏,即使其道德评分或许很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价值。对人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知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人不应无端地剥夺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级的生命。当一个人对低级的生物或动物毫无怜爱之情时,你能指望他尊重高级的生命吗?反之,当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鱼生命的关怀时,对于高级的生命、对于人的生命,他能不尊重吗?‎ - 27 -‎ ‎2.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他的母亲每周给他寄一封信,每次的结尾都是“寒霜露重,望君保重。”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成了林清玄眼中最动人的字眼,因为其中丰沛的爱,因为那剪不断的挂念,家书成了心的纽带,哪怕霜寒露重,我们亦可相互温暖。翻开《傅雷家书》,我读出一颗深刻却细腻的心,一向暴躁的傅雷,在家信中虽常是教诲,但严厉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关爱,能听见远及天涯的那声嘘寒问暖,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吧!家书不仅饱含温情,更是一次亲切的交谈,一次心声的吐露,金圣叹在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字付大儿春,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核桃滋味,此语一传,我无憾矣。”‎ ‎3. 江苏无锡的一家火锅店,一个小孩很没教养地跑来跑去,店家好言劝告,父母回曰:孩子高兴就好!不仅不管教,反而频频示以微笑。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撞上端着一锅烤鱼的服务员被烫伤。事后,孩子的父母不仅不反思,反而态度嚣张地索取39万赔偿费用。这恐怕就是中国的孩子缺乏规则意识的原因吧!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天性高于一切。可以跑、可以闹,可以肆无忌惮地无视规则。君不闻一名73岁的老奶奶被13岁的孙子杀死在自家门口,起因只是在他疯狂玩手机游戏不写作业时老奶奶批评了他一句。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恶魔,在没有约束与管教的前提下,无条件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教养和规则意识,蛮不讲理恣意妄为,甚至连最基本的感恩、善心都泯灭掉。可见快乐是教育是多么可怕,不仅自欺还会欺人害人伤人。‎ ‎【点睛】漫画作文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步骤:(1)读懂画意画旨。拿到题后,要先仔细读图,细心审阅,画面内容不能遗漏,标题文字更不能忽视。在观察漫画时,要认真观看漫画的夸张、对比、矛盾之处。只有抓住了漫画的形象特征,才能把握住漫画的本质所在。(2)概括画面的内容,理解漫画寓意。漫画类作文的实质是表现或讽刺某一类现象、某一种不良行为,它往往是比喻性命题,表现内容含蓄。所以就要认清比喻的意义,不能就事论事。(3)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漫画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审题时注意联系相类似的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准确把握漫画是批评或讽刺哪种思想作风、哪种社会现象的。(4)根据题目要求,综合构思成文。漫画多含讽刺,即通过对丑的直接否定,达到对美的间接肯定,创造高于现实的艺术美。漫画作文一般适合写成观点鲜明的议论文,但我们在立论时还需要考虑用正面的肯定句,不是一味的批判抨击,要注意变换语言表达的方式。‎ ‎ ‎ - 27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