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21 2020中考化学真题 考点16 盐
考点 16 盐 10.(2020·湖北荆州)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物质有 KNO3、NaOH、X、BaCl2, 其中 X可能是( ) A.CuSO4 B.K2CO3 C.NaNO3 D.MgCl2 【答案】C 【解析】A 中若 X 是 CuSO4时,它会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或与 BaCl2溶 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无法共存;B 中若 X是 K2CO3时,它会与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 沉淀,无法共存;C 中若 X 是 NaNO3时,它会与其他三种溶液均不发生反应,且不存在有色 离子;D 中若 X是 MgCl2时,它会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无法共存。 13.(2020·青海)在 pH=3 的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Cu2+ K+ NO3 ﹣ B.Ag+ Na+ Cl﹣ C.Na+ Ba2+ OH﹣ D.K+ Ba2+ SO4 2﹣ 【答案】A 【解析】pH 为 3 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H+。A 中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 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B 中 Ag+、Cl﹣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 氯化银沉淀,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C 中 OH﹣和 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在酸 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 中 Ba2+、SO4 2﹣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在酸 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14.(2020·湖南湘西)能将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铜丝 B.硝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与 氯化钾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12.(2020·四川眉山)已知,常温下氯化钠、氯化钡的水溶液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 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 X,溶液 pH 与滴入 X 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X 可能 是下列物质中的( ) A.NaOH 溶液 B.H2O C.AgNO3溶液 D.Na2CO3溶液 【答案】D 【解析】氯化钡显中性,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显酸性;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 时,溶液的 pH 逐渐升高到 7,说明加入的物质显碱性;继续加入 X 到一定量时,溶液的 pH 才升高,说明加入的物质和氯化钡反应的生成物显中性。 13.(2020·四川眉山)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3 的环境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 ) A.H+、Na+、Cl﹣、NO3 ﹣ B.Na+、Mg2+、Cl﹣、NO3 ﹣ C.Cu2+、K+、SO4 2﹣、Cl﹣ D.Ba2+、Na+、SO4 2﹣、Cl﹣ 【答案】 【解析】pH 为 13 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H﹣。A中四种离子在 pH=13 的环境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B 中 Mg2+和溶液中的 OH﹣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形成 无色透明的溶液;C 中 Cu2+和溶液中的 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形成无色透明的溶 液;D中 Ba2+和 SO4 2﹣结合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4.(2020·广东深圳)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 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 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 5.(2020·宁夏)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 4 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答案】A 【解析】溶解时不是水越多越好,如果溶液太稀,蒸发时就要消耗很长时间才能蒸干, A错误。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都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玻璃棒,溶解时玻璃棒的作 用是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转移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B 正确。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 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结晶(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 程,经过上述过程,可以得到初步提纯,C 正确。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D 正确。 4.(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均一致的是( ) A.汞 Ag 水银 B.氧化钙 CaO 熟石灰 C.碳酸钠 Na2CO3 苏打 D.乙醇 CH3COOH 酒精 【答案】C 【解析】A 中汞的化学式为 Hg,俗称水银;B中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aO,俗称生石灰;D 中酒精是乙醇的俗称,乙醇是学名,酒精是俗称,其化学式为;C2H5OH。 5.(2020•山东滨州)我市地处沿海,海洋资源丰富,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前景十分广阔。 你认为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铝 B.钠 C.钙 D.铁 【答案】B 【解析】海水含有最多的盐是氯化钠,氯化钠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所以海水中含有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14.(2020•山东滨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Fe2+ Na+ SO42- Cl- B. K+ Na+ OH - NO3- C .Ba2+ Cl- SO42- OH- D .H+ K+ NO3- CO32- 【答案】B 【解析】A中亚铁离子浅绿色;B 中四种离子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没有带颜色的 离子;C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会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D 中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产生二氧 化碳气体。 13. (2020·四川成都)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减该症状, 下列药剂不适宜的是( ) A.氢氧化铝 B.氯化钠 C.碳酸镁 D.碳酸氢钠 13.B【解析】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和氢氧化铝、碳酸镁、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且三种物质都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可用作缓解胃酸过多症状的药剂;氯化钠和盐酸不反应, 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选 B。 16.(2020·重庆 B)一定温度下,向 ag FeCl3溶液中加入 NaOH 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 入 NaOH 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 NaOH 的质量为 ng B.P 点对应的溶液中 NaOH 达到饱和状态 C. m=c-a D.生成 Fe(OH)3的质量为(n-b+a)g 【答案】C 【解析】从图像可知,aM 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FeCl3 +3NaOH === Fe(OH)3↓+ 3NaCl, 消耗的 NaOH 固体是 ng,A 正确;加入 NaOH 固体溶液质量不再增加,说明已经是 NaOH 的饱 和溶液,B 正确;溶液质量增加量(c-a)g,应该等于加入的 NaOH 固体总质量 mg 减去生成的 Fe(OH)3沉淀质量,C 错误;原溶液质量 ag 加上加入的 NaOH 固体质量 ng,等于反应后溶液 质量 bg 加上生成的 Fe(OH)3沉淀质量,D 正确。 9. (2020·山东泰安)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 H+、Na+、 Ba2+、Cl-、SO42-、CO32-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 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42-、CO32- D.H+、SO42-、CO32- 【答案】B 【解析】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的废水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能与 碳酸根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则乙厂中含有 CO32-,碳酸根离子能与 Ba2+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则 Ba2+在甲厂中,Ba2+与 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不能共存,则乙厂中含有 SO42-,则甲厂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故甲废水中的离子 是 H+、Ba2+、Cl-。故选:B。 12. (2020·山东泰安)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2 种 B.c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3 种 C.ab(不包括 a 点)段有沉淀生成 D.d 点溶液的 pH>7 【答案】B 【解析】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 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 钠。a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 2种,即没有反应 的硫酸铜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钠,A 正确;c 点表示部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发生反 应,溶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硫酸铜,b错误。ab 段是氢 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C正确。d 点表示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溶液的 pH>7,D 正确。 14. (2020·山东临沂)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 的是( ) A.硝酸钾和氯化铁 B.氢氧化钾和盐酸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D.硫酸钠和氯化钡 14. B【解析】A 中氯化铁溶液显黄色,C 中会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D中会产生硫酸 钡白色沉淀。 6.(2020•山东德州) “84 消毒液”是宾馆、医院、学校等一些公共场所常备的消毒 剂,适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其有效成分主要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次氯酸 钠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答案】C 【解析】次氯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3. (2020·湖南邵阳)邵阳市某地盛产石膏矿,石膏矿的主要成分是 CaSO4,CaSO4属 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盐 D.混合物 3. C【解析】硫酸铜是由金属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 20. (2020·湖南邵阳)下列有关常见酸、碱、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Na2CO3和 CaCO3都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C.NaCl 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D.NaOH 和 Ca(OH)2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20. B【解析】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16. (2020·江苏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 +、SO4 2-、NO3 - B.H+、Ba2+、OH- C.Fe2+、Na+、OH- D.Ca2+、Cl-、CO3 2- 16.A【解析】A 中三种离子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B中氢离子和氢 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C 中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不 能大量共存;D中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19. (2020·浙江杭州)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 CaCl2和 NaCl 【答案】D 【解析】实验①中盐酸和饱和石灰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实验②中碳酸钠和 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没有气泡,B 错误;实验③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说明实验②中生成的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反应产生了气泡,由此可知实验①中盐酸有剩余,A、 C错误;实验③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因此 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钠,D 正确。 5.(2020·浙江嘉兴)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 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 化合物可能是( ) A.CaCl2 B.Al(NO3)3 C.NaOH D.H2SO4 【答案】C 【解析】图中甲、乙、丙三种浓度的溶液中阴离子与阴离子的数量比分别为 2n:2n、4n:4n、 6n:6n,即该化合物在水中完全电离后,得到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数量比为 1∶1,则该化合 物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1。氯化钙中阳离子(钙离子)与阴离子(氯离子) 的个数比为 1∶2,A 错误;硝酸铝中铝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数量比为 1∶3,B 错误;氢氧化钠 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数量比为 1∶1,C 正确;硫酸中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数量比为 2∶ 1,D 错误。 13.(2020·浙江嘉兴)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 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①表示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可选择氢氧化锌和稀盐酸制取氯化锌;②表示金 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用金属锌和稀盐酸反应也可以制取氯化锌;③表示碱和盐发生的复 分解反应,若制取氯化锌,则所用的碱和盐要求都必须能溶于水,但含有锌离子的碱是氢氧 化锌,氢氧化锌难溶于水,故用碱和盐不能制取氯化锌;④表示盐和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 可用锌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制得氯化锌。故不能用于制取 ZnCl2的是 C。 6.(2020·浙江宁波)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100g,向其中加入溶 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 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m2的变 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至 A点时,所加 NaOH 溶液的质量为 40g B.反应至 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CuCl2和 NaCl C.反应至 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 280.4g D.反应至 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 NaCl 的质量为 23.4g 【答案】D 【解析】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优先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之后与氯化铜形成氢氧化 铜沉淀;A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氯化铜恰好完全反 应。反应至 A 点时,溶液的质量增加 40g,则所加 NaOH 溶液的质量为 40g,A 正确;氢氧化 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至 A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溶 质有 CuCl2和 NaCl,B 正确;反应至 B 点时,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 160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求出产生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 19.6g,则 B 点时锥形瓶内所 得溶液的质量=100g+200g-19.6g=280.4g,C 正确;设 40g10%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 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x NaOH+HCl═NaCl+H2O 40 58.5 40g×10% x x=5.85g 设 160g10%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 CuCl2+2NaOH═Cu(OH)2↓+2NaCl 80 117 160g×10% y 80:117=160g×10%:y y=23.4g B 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5.85g+23.4g=29.25g,D 错误。 6.(2020·浙江台州)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 膜最合适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白膜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 水的氯化钙,可除去这层白膜。 5.(2020•广东)Na2CO3俗称纯碱,侯德榜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Na2CO3 属于( ) A.氧化物 B.盐 C.有机物 D.混合物 【答案】B 【解析】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16.(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OH、FeCl3、K2SO4 B.NaCl、HNO3、AgNO3 C.NaCl、K2CO3、Ca(OH)2 D.KNO3、NaCl、Ba(OH)2 【答案】D 【解析】A 中氯化铁和氢氧化钠能结合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B 中硝酸 银和氯化钠能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C中碳酸钾和氢氧化钙能结合产生碳 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D中组物质溶于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 则物质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 11.(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Ba2+、SO4 2﹣、NO3 ﹣ B.Fe2+、SO4 2﹣、OH﹣ C.Na+、NO3 ﹣、OH﹣ D.Ag+、NO3 ﹣、Cl﹣ 【答案】C 【解析】A 中 Ba2+、SO4 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中 Fe2+、OH﹣能结合 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 中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 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D中 Ag+、Cl﹣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16.(2020·湖南湘潭)某 pH=12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Na+、Ba2+、NO3 ﹣、X, 则 X 可能是( ) A.Cu2+ B.Cl﹣ C.H+ D.SO4 2﹣ 【答案】B 【解析】pH 为 12 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H﹣。A 中 Cu2+与碱性溶液中的 OH﹣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中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共存, 且不存在有色离子;C 中 H+与碱性溶液中的 OH﹣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D 中 SO4 2﹣、Ba2+ 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7. (2020•江西)下列离子能在含有硫酸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Mg2+、NO3 - B.Na+ 、CO3 2- C.K+、OH- D.Ba2+、Cl- 【答案】A 【解析】在硫酸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B 中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 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 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D 中钡离子能与硫酸根 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3. (2020·山东菏泽)在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粗盐 B. 溶解粗盐 C. 过滤盐水 D. 蒸发滤液 【答案】D 【解析】A中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B 中粗盐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 C中未用玻璃棒引流。 8. (2020·山东菏泽)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Fe 3+ 、K + 、Cl - 、NO B. Ba 2+ 、Na + 、Cl - 、SO C. Na + 、K + 、NO、 SO D. H + 、K + 、CO 、Cl - 【答案】C 【解析】A 中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错误;B 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结合生成硫 酸钡的白色沉淀,即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错误;C 中四种离子间不结合生成沉淀、 气体或水,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于水后溶液呈无色,正确;D 中氢离子与碳酸根离 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溶液中不能共存,错误。 16.(2020·黑龙江鸡西)下列离子能在 pH=1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2+、SO4 2﹣、Cl﹣、Na+ B.OH﹣、K+、NO3 ﹣、Ba2+ C.Mg2+、SO4 2﹣、Al3+、NO3 ﹣ D.Na+、CO3 2﹣、Ca2+、Cl﹣ 【答案】C 【解析】PH=1 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A 中铜离子在溶液中常显蓝色;B 中氢氧 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会生成水而不能共存;C 中四种离子之间以及和氢离子不会反应,可以 共存;D 中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共存。 12.(2020·江苏扬州)粗盐提纯实验包含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下列装置和操作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量取 10mL 水 B.溶解粗盐 C.过滤悬浊液 D.蒸发滤液 【答案】B 【解析】A 中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实际量取体积偏小。C 中缺少玻璃 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轻靠在烧杯内壁上。D 中蒸发时,应用蒸发皿进行蒸发,不能使用烧 杯,且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8.(2020·四川宜宾)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小苏打可用于焙制糕点 D.碳酸钾可用作化学肥料 【答案】B 【解析】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1.(2020·四川攀枝花)下列我国著名科学家中,主要贡献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是 ( ) A.袁隆平 B.侯德榜 C.张青莲 D.屠呦呦 【答案】B 【解析】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碱的制作的垄断。 15.(2020·湖南怀化)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 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 B.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D.当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 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 蒸发应在过滤之后。 24.(2020·四川攀枝花)某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 或几种杂质。某学习小组欲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设计了以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 NaOH 溶液的目的是 检验是否含有氯化镁 。 (2)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产生气泡 ,发生此现 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硫酸钠 。 【答案】(1)检验是否含有氯化镁 (2)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3) 硫酸钠 【解析】(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 NaOH 溶液的目的是检验是否含有氯化镁。(2)步骤③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产生气泡,是因为稀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 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3)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镁,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 中不含有氯化钙,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 钡和氯化钠,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 19.(2020·四川攀枝花)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主要学习 内容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 1,HCl 在水中会解离出 H+和 Cl﹣,表示为 HCl═H++Cl﹣,则 NaOH 在水中解 离可表示为 NaOH═Na++OH﹣ 。 (2)根据图 2,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H++OH﹣═H2O.图 3 是氯化 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 Ba2++SO4 2﹣=BaSO4↓ 。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 Cu2++OH﹣=Cu(OH)2↓ 。 【答案】(1)NaOH═Na++OH﹣ (2)Ba2++SO4 2﹣=BaSO4↓ (3)Cu2++OH﹣=Cu(OH)2↓ 【解析】(1)NaOH 在水中解离可表示为:NaOH═Na++OH﹣;(2)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 液反应的条件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产生硫酸钡沉淀,故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 2﹣=BaSO4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该反应的实质是: Cu2++OH﹣=Cu(OH)2↓。 11.(2020·四川遂宁)“久大盐化”是四川遂宁的重点企业,其生产的食盐是重要的调 味品。绿色应用是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为了除去 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 MgCl2、CaCl2和 Na2SO4,某小组同学选用 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顺序进行如 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 a 的名称是 过滤 。 (2)实验Ⅰ中加入的试剂 B 是 ② 。(填序号) ①稀盐酸 ②碳酸钠溶液 ③氢氧化钡溶液 (3)实验Ⅱ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Cl+NaOH═NaCl+H2O 。 【答案】(1)过滤 (2)② (3)HCl+NaOH═NaCl+H2O 【解析】(1)操作 a 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操作 a 的名称是过滤。(2)镁离子用氢氧根 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 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 Ba(OH)2溶液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实验Ⅰ中加入 的试剂 B 是碳酸钠溶液。(3)实验Ⅰ中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 化钠,实验Ⅱ中发生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HCl+NaOH═NaCl+H2O。 18.(2020·四川眉山)海水资源丰富,工业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镁的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 (3)上述反应①②③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 。 【答案】(1)过滤 (2)Mg(OH)2+2HCl═MgCl2+2H2O (3)置换反应 【解析】(1)操作①是将滤渣与滤液分离,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2)反应③是氢氧化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3) 反应①②③分别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分别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未涉 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30.(2020·山东青岛)2020 年 6 月 8 日是第 12 个“世界海洋日”,海洋是巨大的 资源宝库。某课题小组模拟工业海水提镁的流程,在实验室制取生产镁的原料——氯化镁, 设计方案如下: 【信息】1.海水和苦卤中都含有 NaCl、Na2SO4、MgCl2、CaCl2、KCl 等。 2.苦卤是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溶液。 3.下表是某品牌不同碱的价格。 试剂 NaOH Ca (OH)2 Ba (OH)2 KOH 价格(元/吨) 2400 850 5300 5500 请分析与计算。 (1)海水和苦卤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甲同学提出选择苦卤更好,小组同学 一致 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 (2)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试剂 X 最好选择表格中的_____________。 (3)该方案制取氯化镁时,要经历步骤 I 和步骤 II 两步转化,其主要目的 是 。 (4)小组同学按上述方案进行了实验,并制得 19.0g 干燥纯净的氯化镁固体。若步骤 Ⅱ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镁恰好完全反应,且步骤 III 中氯化镁没有损 失,求步骤 II 中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写出计算步骤) 30. (1)苦卤中氯化镁的含量高 (2)氢氧化钙 (3)得到只含有氯化镁一种溶质 的溶液且提高溶液中氯化镁的溶质质量分数 (4)解:设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x Mg(OH)2+2HCl=MgCl2+ 2H2O 73 190 X×10% 19.0g 73:190= X×10%:19.0g X=73g 答: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73g。 【解析】(1)苦卤是经过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滤液,滤液中氯化镁的含量高。(2)氢氧化 钙的价格最低,可降低成本。(3)经历步骤 I 和步骤 II 的目的是得到只含有氯化镁一种溶质 的溶液且提高溶液中氯化镁的溶质质量分数。(4)根据氯化镁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求 出需要稀盐酸的质量。 28.(2020·山东青岛)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探究碳酸钠的性质,请你参与 探究并填空。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 验操 作 实 验现 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 红色 _____________ _ 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实 验结 论 碳酸钠溶液显 ____性 碳酸钠能与盐 酸发生反应 碳酸钠能与氢 氧化钙发生反应 ___________ 【反思与拓展】 (1)甲同学分析实验一得出:盐溶液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显中性。 (2)乙同学用稀硫酸代替实验二中的稀盐酸进行探究,发现实验现象相同。从微观角 度分析,这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__________。 (3)丙同学对比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两个反应的实质相同,溶 液中相互结合的离子都是____________。 28. 碱 有气泡产生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发生反应 不一定 H+ Ca2+、CO3 2— 【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此实验说明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都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氯化 钙溶液反应的实质都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 14.(2020·四川达州)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 Na2CO3、H2SO4、BaCl2和 NaOH 四种无色 溶液进行实验。 (1)小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这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 4 个, 写出其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2)小组同学将四种无色溶液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得悬浊液,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 淀和无色滤液,向无色滤液虽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则白色沉淀是 BaSO4 (填 化学式),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H+、Na+、Cl﹣ (填离子符号)。 【答案】(1)4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aSO4 H+、Na+、Cl﹣ 【解析】(1)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 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 酸钠和水,故这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 4 个。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2)向无色滤液 虽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产生的白色沉淀是不溶于酸的硫酸钡, 其化学式为 BaSO4。由于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溶液中含有盐酸或硫 酸,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氢离子、钠离子、氯 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H+、Na+、Cl﹣。 25.(2020·辽宁本溪)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 导下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验证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碳酸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做了如图 1所示实验,观察 到试管中的现象为 产生气泡 ,则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将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呈无色 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 滴入稀硫酸中并振荡 化学反应 步骤二:向步骤一所得无 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无色 请你评价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此方案可行,滴加酚酞溶液后溶 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了,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 【反思提高】证明无色溶液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个通过生成 沉淀来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例 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只要求写出两种反应物)。 实验二:利用酸、碱溶于水放热的性质探究燃烧条件。 【进行实验】如图 2 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滴水之前白磷不燃烧,滴水之后白磷燃 烧。由此可推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写出白磷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 。 【拓展延伸】有同学想利用图 2 装置,并且将部分药品进行更换(如图 3 所示),也来 探究燃烧条件,你认为此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不可行,因为浓硫酸稀释后会与铁 槽发生反应产生 H2,可能发生爆炸 。 【答案】实验一:【进行实验】产生气泡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设计实验】此方案可行,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 了,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提高】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二:【进行实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P+5O2 2P2O5 【拓展延伸】不可 行,因为浓硫酸稀释后会与铁槽发生反应产生 H2,可能发生爆炸 【解析】实验一:【进行实验】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会产生成气泡; 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设计实验】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会变为红色,但是加入稀硫酸反 应后,再加入酚酞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不再含有氢氧化钠,证明氢氧化钠被消耗完毕, 从而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反思提高】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和氢氧化钠,因此可以通过产生沉淀,判断发生了反应。实验二:【进行实验】氢氧化钠溶 解到水中,温度升高,浓硫酸遇水也会温度升高,白磷发生燃烧,因此实验验证温度达到可 燃物着火点才可以燃烧;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拓展延伸】铁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浓硫酸加水 后会发出大量的热,容易点燃氢气,造成爆炸危险。 19.(2020·湖南岳阳)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主要步 骤如图: 资料:海滩贝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1)为节约资源,试剂 X 常用海滩贝壳为原料制得,则试剂 X 为 CaO (填化学式); (2)操作 Y 的名称为 过滤 ; (3)在熔融状态下的 MgCl2,通电后会生成镁与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Mg+Cl2↑ 。 (4)镁常用作合金,一般地合金相对于纯金属,具有的优良特性有 C (填序号)。 A.硬度小 B.熔点高 C.抗腐蚀性强 【答案】(1)CaO (2)过滤 (3)MgCl2 Mg+Cl2↑ (4)C 【解析】(1)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加入海水中后,与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镁,因此 X 为氧化钙。(2)经过 操作 Y实现了固液分离,常用方法为过滤。(3)氯化镁通电生成了镁和一种气体单质,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还需要氯元素,结合生成气体单质,则为氯气,所以氯化镁在通电情 况下反应生成镁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Mg+Cl2↑。(4)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 硬度大,合金熔点比纯金属低,合金抗腐蚀性比纯金属的强。 27.(2020·湖南湘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湘潭市各学校开展全域喷洒低浓度“84” 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次氯酸钠),模拟制备“84”消毒液的 流程如图所示,其中 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俗称烧碱,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请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H2 ,B的化学式为 NaOH 。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加速溶解 ,步骤Ⅰ中主要的操作名称是 过滤 。 (3)步骤Ⅱ中,通常用碳酸钠来除去滤液中的氯化钙杂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该反应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增加电导率 ,不 能加入 NaCl 的原因是 产生有毒的氯气 。 【答案】(1)H2 NaOH (2)加速溶解 过滤 (3)Na2CO3+CaCl2=CaCO3↓+2NaCl 复 分解 (4)增加电导率 产生有毒的氯气 【解析】(1)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可知 A 为氢气,B 俗称为烧碱,可知 B 为氢氧化钠。 (2)溶解过程中,利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步骤Ⅰ中实现了固液分离,常用方法为过 滤。(3)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 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相互交换组分,并且有沉淀生成, 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4)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加离子浓度,增加导电率,利 于水电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氯化钠溶液电解会生成氯气,氯气为有毒气体,因此不建议加 入水中进行电解。 11.(2020·湖北武汉)如图 1 所示,小瑾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 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 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 2 所示。 回答下列问: (1)图 1 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 (写化学式)。 (2)BC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 (写离子符号)。B点,烧杯 内的沉淀由 种物质组成。 (4)检验 D 点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的方法 。 11. (1)BaCO3、BaSO4 (2)BaCO3+2HNO3==Ba(NO3)2+H2O+CO2↑ (3)Na+、Cl—、SO4 2 — 2(4)静止,取上层清液少许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 生,则说明含有 Cl—;反之,则无 【解析】(1)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 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2)碳酸钡和硫酸钡中只有 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BC 段固体的质量减少,则一定是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3)AB 段固体的质量增大,是因为碳酸钡和稀 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钡,硝酸钡再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则溶液中除了含 有生成的氯化钠外,还含有硫酸钠,即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是 Na+、Cl—、SO4 2—。B 点开始沉淀的质量减少,说明此时硫酸钠和硝酸钡的反应结束,沉淀减少,至 C 点时质量不 变,说明 B 点时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4)检验氯离子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D 点时稀硝酸过量,则具体的方法为:静止,取上层清液少许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 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含有 Cl—;反之,则无。 19.(2020·宁夏)明明同学发现妈妈蒸馒头、炸油条时常常用到发酵粉或碱面。这是 为什么呢?查阅标签得知: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碱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钠。带着这个问题,他和小组同学起走进实验室,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设计与实验一】观察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为白色粉末状固体。分别取两种固体少量于 试管中,加水振荡至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设计与实验二】(1)在白色点滴板里进行如图 1 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都变 成 蓝 色。 (2)如图 2 分别取适量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试管甲 中都 有气泡产生 ,试管乙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写出试管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或 Na2CO3+2HCl=2NaCl+H2O+CO2↑) (任写一个)。 【归纳与总结】以上实验说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 碱 性;都能与稀盐酸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大家认为:发酵粉或碱面能用来蒸馒头、炸油条,是因为 它们都中 和发面产生的有机酸,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和油条膨松 。 同伴芳芳提出猜想:蒸馒头、炸油条时温度都比较高,会不会是受热后它们都分解了呢? 【设计与实验三】芳芳和同学一起设计方案,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她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热碳酸氢钠时,试 管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碳酸氢钠受热 能分 解 ,有水和二氧化碳气 体生成。 加热碳酸钠时,试管 内壁和澄清石灰水都没有 明显变化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解释与结论】由此可知,芳芳的猜想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通过以上实验,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它们的性质既 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同时,对物质的性质往往决定其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其 性质有了进一步理解。 【答案】(1)蓝 (2)有气泡产生 NaHCO3+HCl=NaCl+H2O+CO2↑(或 Na2CO3+2HCl= 2NaCl+H2O+CO2↑) 【归纳与总结】碱性 它们都中和发面产生的有机酸,并生成二氧化碳 气体,使馒头和油条膨松 【设计与实验三】能分解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解释与结论】 不正确 【解析】(1)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含有 CO3 2﹣、HCO3 ﹣,加入稀盐酸会有二氧化碳产生,化学方程 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或 Na2CO3+2HCl=2NaCl+H2O+CO2↑)。【归纳与总结】向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所以它们溶液显碱性;类比碳酸钠 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可推知发酵粉 (含 NaHCO3)或碱面(含 Na2CO3)能与发面产生的有机酸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 也能中和有机酸,并且使馒头或油条膨松。【设计与实验三】依据表中加热碳酸氢钠可观察 到试管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加热碳酸钠观察试管内 壁和澄清石灰水都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解释与结论】通过【设计与实 验三】可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而芳芳提出猜想:蒸馒头、炸油条时 温度都比较高,是受热后它们都分解,所以猜想错误。 23.(2020·黑龙江哈尔滨)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老师让甲同学给大家表演了一 个小魔术:“清水变牛奶,牛奶变雪碧”。A、B、C 三种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 【实验活动】 【交流讨论】同学们根据新奇的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乙同学:“清水变牛奶”就是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丙同学:“牛奶变雪碧”就是白色浑浊消失,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大家都点头认同。 【提出问题】甲同学:A、B、C 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能出现上述现象呢? 【解释结论】丁同学:根据步骤 2的现象可确定 C 为 (填名称)。 戊同学:产生步骤 1 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还无法确定 A、B 各是什么。 【实验证明】己同学:另取 A 于试管中,把 C 滴加到 A 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 2 所示,因 此他断定 A是 (填化学式)溶液、同时也确定了 B。 【深入交流】甲同学:步骤Ⅰ加入 B 时,溶液中 CO3 2﹣的数目变化趋势曲线应该是 (如图 3,填 a或 b)。 【总结归纳】上述实验活动涉及的这类化学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除此之外还可能生成 ,且反应前后没有 (答一 点)。 23. (1)稀盐酸(2)Ca(OH)2+Na2CO3==CaCO3↓+2NaOH (3)Na2CO3 (4)b (5)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6)可溶的化合物 (7)化合价变化(或得失电子) 等 【解析】【解释结论】“牛奶”变“雪碧”的过程是白色浑浊消失,产生大量气泡的过程, 则加入的 C 一定是稀盐酸。步骤 1 中产生白色浑浊,则一定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之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实验证明】C 一定是稀盐酸, C 加入 A 中能产生气泡,则 A 是碳酸钠。【深入交流】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实质是碳酸 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的过程,碳酸根离子逐渐减少,故变化趋势是 b。【总结归 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产生,复分解反应还可能生成可溶的化合物, 且反应前后没有化合价变化(或得失电子)等。 18.(2020•广东)实验室对含有 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图: (1)步骤①中,称量 5.0g 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 。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步骤③中,滴加过量 NaOH 溶液除去 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 NaOH,应滴加的“试剂 a”是 (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5)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 ,当 时,停止加热。 【答案】(1)天平(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均可) (2)搅拌,加速溶解 (3) MgCl2+2NaOH=Mg(OH)2↓+2NaCl (4)A (5)蒸发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解析】(1)称量粗盐需补充天平。(2)步骤②是溶解,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加速 溶解。(3)步骤③加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Mg(OH)2↓+2NaCl。(4)步骤⑤中加入 X 的目的是中和过量的 氢氧化钠,从提纯角度,附钠离子和氯离子外,不能引入其他离子,因此加入的 X 应该为稀 盐酸。(5)步骤⑥是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继续搅拌。 42.(2020·湖北天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 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 验 一 ① 化学方程式是: ② 生成物中有 气体或有⑥ 或有沉淀生 成时,复分解反 应可以发生 实 验 二 溶液颜色由 红色恰好变为无 色 实 验 三 产生白色沉 淀; 化学方程式是: ⑤ 【拓展与应用】将 KOH 溶液、FeCl3溶液、稀 HNO3溶液、CuCl2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 个。 【答案】①产生大量气泡 ② K2CO3 +H2SO4 = K2SO4 + H2O + CO2↑ ③无色酚酞溶液 ④ SO4 2- ⑤H2SO4 + Ba(NO3)2 = BaSO4↓ + 2HNO3 ⑥水 【拓展与应用】3 【解析】⑴酸与含碳酸根物质反应均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现象①为大量气泡生成。 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CO3 +H2SO4 = K2SO4 + H2O + CO2↑。③酸碱中和,常用酚酞作反应 的指示剂。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还差的一种离子是 SO4 2- 。⑤硫酸根与含钡离子的溶液反应 生成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 H2SO4 + Ba(NO3)2 = BaSO4↓ + 2HNO3。⑥复分解 反应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中有气体 或沉淀或水生成。【拓展与应用】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一共能发生的反应如下:FeCl3 +3KOH = Fe(OH)3↓+ 3KCl、KOH+HNO3= KNO3 + H2O、2KOH+CuCl2 = Cu(OH)2↓+2KCl。 7.(2020·浙江台州)台州甘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蔗制糖的部分环节为:清洗甘 蔗→压榨甘蔗→分离渣汁→蒸发浓缩→…… (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 (2)渣汁的分离与图中的 B (选填“A”、“B”或“C”)实验原理相同。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怎么变化? 变大 。 【答案】(1)物理变化 (2)B (3)变大 【解析】(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渣汁 的分离属于固液分开,与图中的 B 过滤的实验原理相同。(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溶剂 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变大。 17.(2020·贵州铜仁)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 答问题。 (1)日常生活中有以下常见物质:白醋、纯碱、苛性钠、小苏打、硫酸铵,其中属于 碱的是 苛性钠 (填上述物质)。将少量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到碱溶液中,溶液变 红色 。 (2)如饮食不当,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服用含有下列哪种物质的药物可以中和过多 胃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OH)3+3HCl═AlCl3+3H2O 。 A.NaOH B.Na2CO3 C.Al(OH)3 (3)某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杂质:BaCl2、Mg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校课 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杂质成分,探究过程如图(已知氢氧化镁难溶于水):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用 过滤 操作方法,可将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与溶液 分离,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检验样品中的杂质是否含有MgCl2 ,写出杂质与Na2SO4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BaCl2═2NaCl+BaSO4↓ 。 【答案】(1)苛性钠 红色 (2)Al(OH)3+3HCl═AlCl3+3H2O (3)过滤 检验样 品中的杂质是否含有 MgCl2 Na2SO4+BaCl2═2NaCl+BaSO4↓ 【解析】(1)白醋属于酸,苛性钠属于碱,纯碱、小苏打、硫酸铵属于盐。无色酚酞溶 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2)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碳酸钠碱性太强,不能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氢氧化铝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3)用 过滤的操作方法,可将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与溶液分离。加入适量 NaOH 溶液, 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可检验样品中的杂质是否含有 MgCl2。加入硫 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4+BaCl2═2NaCl+BaSO4↓。 12.(2020·新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下表是部分酸、 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请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阳离子 OH ﹣ NO3 ﹣ CO3 2﹣ Cl ﹣ K + 溶 溶 溶 溶 Ba 2+ 溶 溶 不 溶 Cu 2+ 不 溶 不 溶 (1)上述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的化学式为 Cu(OH)2 ,形成复合肥料的化学式 为 KNO3 。 (2)KOH 溶液和 Ba(NO3)2溶液 不能 (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 不能 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 。 A.OH ﹣ 、H + 、Ba 2+ 、NO3 ﹣ B.OH ﹣ 、Ba 2+ 、K + 、Cl ﹣ C.CO3 2﹣ 、K + 、Ba 2+ 、Cl ﹣ D.CO3 2﹣ 、Cu 2+ 、NO3 ﹣ 、K + 【答案】(1)Cu(OH)2 KNO3 (2)不能 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 (3)B 【解析】(1)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为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形成的复 合肥料为硝酸钾,化学式为:KNO3。(2)KOH 溶液和 Ba(NO3)2溶液不能反应,理由是不能 形成沉淀、气体或水。(3)A 中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了水,不能大量共存;B 中离 子间不能结合形成气体、水和沉淀,能大量共存;C中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结合形成了碳 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 中碳酸根离子能与铜离子结合形成了碳酸铜沉淀,不能大量共 存。 29.(2020·山东青岛)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具有重要意义。某机械厂金属废料的成分是 Zn、Cu、ZnO 和 CuO,某化学小组利用该金属废料回收铜并制取氧化锌和硫酸铜。请回答 下列问题。 【活动一】回收铜并制取氧化锌,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 I 所得滤液 a 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步骤 III 加入试剂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步骤 IV 加入适量 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利用活动一回收的铜制取硫酸铜,设计方案如下: 方案 A: 2O 4Cu CuO CuSO 稀硫酸 方案 B: 4Cu CuSO浓硫酸 【信息】 2 4 4 2 2Cu+2H SO CuSO +SO 2H O (浓) (4)方案 A 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小组同学从绿色化学的视角分析方案 B 不合理,理由是 (写出 一条即可)。 29.【活动一】(1)ZnSO4、CuSO4 、H2SO4(2)稀硫酸(3)沉淀出溶液中的锌离子 【活 动二】(4)CuO+H2SO4=CuSO4+ H2O (5)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解析】【活动一】(1)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锌、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氧 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滤液 a 中含有 ZnSO4、CuSO4 以及过量的 H2SO4。(2) 步骤 III 中加入过量试剂甲,过滤得滤液 c 和铜,滤液 c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溶 液和氢氧化锌沉淀,则滤液 c 中含有硫酸锌,则加入的试剂甲为稀硫酸。(3)滤液 c 中含有 的溶质是硫酸锌和硫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产生沉淀氢氧化锌。【活动二】(4)氧 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 H2O。(5)通过信息科得出,反应过 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会污染环境。 31. (2020·湖南邵阳)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 钠等可溶性杂质。 提纯粗盐并制取纯碱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20℃时,将 CO2通入含有 NH3的饱和 NaCl 溶液中生成 NaHCO3晶体和 NH4Cl 溶液。 ②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g NaCl NH4Cl NaHCO3 36.0 37.2 9.6 请根据上述题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加入试剂 A 的化学式是 。 (2)步骤④中加入过量 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3)在步骤⑥反应中,有 NaHCO3 晶体析出,而没有 NH4Cl 和 NaCl 析出的原因 是 。 (4)步骤⑦中,NaHCO3转化为纯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NaHCO3 Na2CO3+H2O+CO2↑, 该化学反应属于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NaOH(2)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3)20℃,NaHCO3的溶解度远小 于 NH4Cl 和 NaCl 的溶解度 (4)分解反应 【解析】(1)步骤①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步骤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除去氯化镁杂质, 步骤④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是除去氯化钙杂质,则步骤③中加入的是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 硫酸钠杂质。(2)步骤④中加入过量 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3) 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在 20℃,NaHCO3的溶解度远小于 NH4Cl 和 NaCl 的溶解度,所 以在在第①步反应中,有 NaHCO3晶体析出,而没有 NH4Cl 和 NaCl 晶体析出。(4)该反应 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22.(2020•山东聊城)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 管 编 号 ① ② ③ ④ 加 入 试 剂 无色酚酞试 液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 验 现 象 有 气 泡 产 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管 1中的实验现象是 。 试管 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反应后试管中的溶质进一步探究:某一小组将试管 3、4 中的 物质分别过滤,得到滤液 A 和 B。 甲、乙两同学对滤液 A 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 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和 Na2CO3; 猜想三: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取少量滤液 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猜 想 成立乙: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甲、乙两同学均验证猜想 成立,乙同学的实验操作 为 。 【实验拓展】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 A 和 B于小烧杯中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 的实质是 (从离子相互结合的角度分析)。 【反思与评价】 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和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 ②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验证生成物,还应考虑反应物。 【答案】溶液变红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 和 Ca(OH)2 二 取少量滤 液 A 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等,合理即可) Ba 2+ 和 CO3 2- 结合生成 BaCO3沉淀 【解析】碳酸钠显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溶质可能有三种,恰好完全反应则 只有氢氧化钠,若是碳酸钠有剩余则溶质含有碳酸钠和生成的氢氧化钠;若是氢氧化钙有剩 余,则溶质是氢氧化钙和生成的氢氧化钠,所以猜想三是 NaOH 和 Ca(OH)2。加入盐酸有气 泡,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取少量滤液 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 氯化钡溶液等)产生白色沉淀,则猜想二正确。A、B 两种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是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反应的实质是 Ba 2+ 和 CO3 2- 结合生成 BaCO3沉淀。 17.(2020·四川·乐山)氯化钠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 水 。 (2)生理盐水标签如图 1所示。某同学欲将配制标签中所标示的生理盐水一瓶,需要 水的质量是 495.5 g。 (3)氯化钠主要存在于海水中,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 MgCl2、KCl 和 MgSO4等物质,如图 2 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将 t2℃的 MgCl2、KCl 和 MgSO4三种物质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 A>B=C (填写字母 序号)。 (4)某同学利用实验探究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所得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 温度 水质量 加入 NaCl 质 量 溶液质量 ① 20℃ 25g 9g 34g ② 20℃ 50g 20g 68g ③ 20℃ 100g 34g 134g ④ 20℃ 150g 54g 204g 上述实验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①②④ (填数字序号)。 【答案】(1)水 (2)495.5 (3)A>B=C (4)①②④ 【解析】(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水。(2)欲将配制标签中所标示的生理盐水一瓶,需 要水的质量是:1g/mL×500mL﹣1g/mL×500mL×0.9%=495.5g。(3)分别将 t2℃的 MgCl2、 KCl 和 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仍然都是饱和溶液,由于 t1℃时 A 的溶解 度最大,因此质量分数最大,t1℃时 BC 溶解度相等,因此质量分数也相等,溶液中溶质质 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 A>B=C。(4)①由②中可知,50g 水中溶解 18g 氯化钠恰好饱和, 则 25g 水中溶解 9g 氯化钠恰好饱和,形成的是饱和溶液;②中氯化钠能够溶解 18g,即不 能全部溶解,说明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③由②中可知,50g 水中溶解 18g 氯化钠恰好饱 和,则 100g 水中溶解 36g 恰好饱和,因此 100g 水中溶解 34g 氯化钠形成不饱和溶液;④100g 水中溶解 36g 恰好饱和,则 150g 水中溶解 54g 氯化钠恰好饱和形成 204g 溶液,因此形成的 溶液是饱和溶液。 12.(2020·四川泸州)NaHCO3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某学习小组对其性质 进行了如下探究。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NaHCO3的溶解度(g/100g 水) 8.1 9.6 Ca(HCO3)2的溶解度(g/100g 水) 16.6 (1)在 20℃时称取 4g NaHCO3加入 46mL 蒸馏水(密度取值为 1g/mL),充分搅拌制得 澄清溶液。该实验可以达到探究 NaHCO3 溶解 性的目的;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A (选 填字母编号)。 (2)用 pH 计测得溶液的 pH 为 8.2,说明溶液呈 碱 性。 (3)所配 NaHCO3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 8% ,降温到 10℃时溶液 是 (填“是”或 “不是”)饱和溶液。 (4)取 2mL 所配 NaH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5%的 CaCl2溶液,观察到气泡和白色沉淀, 实验证明该气体是 CO2。据此小组同学讨论认为:白色沉淀不可能是 Ca(OH)2,其理由是 二 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 ,于是得出结论:白色沉淀是 碳酸钙 。 【答案】(1)溶解 A (2)碱 (3)8% 是 (4)二氧化碳会氢氧化钙反应 碳酸 钙 【解析】(1)由题意可知,碳酸氢钠可以溶解于水中,故该实验可以探究碳酸氢钠的溶 解性。在该实验过程中,没有过滤操作,故不需要漏斗仪器。(2)由题意可知,用 pH 计测 得溶液的 pH 为 8.2,溶液 pH 值大于 7,溶液呈碱性。(3)46mL 蒸馏水的质量为 46mL×1g/mL =46g,故所配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8%;由表格可知,碳 酸氢钠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在 10℃时的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7.5%,在 20℃时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8%,大于 10℃时 饱和碳酸氢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到 10℃时溶液是饱和溶液。(4)气体是 CO2,则白色 沉淀不可能是 Ca(OH)2,因为二氧化碳气体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由于排除了白色沉淀是氢 氧化钙的可能,在反应过程中,碳酸氢钠可能变质有一部分变成了碳酸钠,故白色沉淀可能 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 21. (2020·四川自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图。 (1)操作 A 的名称为______。 (2)操作 C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3)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过滤 (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3)BAC 【解析】(1)操作 A 的名称为过滤。(2)操作 C 是蒸发,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 局部过高液体飞溅。(3)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 (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 来而得到氯化钠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BAC。 14.(2020•山东济宁)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大量的金属镁是从海水 或卤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见下图: (1)为了使 MgSO4转化为 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 ; (2)加入试剂①后,分离得到 Mg(OH)2沉淀的方法是 ; (3)试剂②可以选用 ; (4)通电后,MgCl2分解生成 Mg 和 Cl2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NaOH(合理即可) (2)过滤 (3)稀盐酸 (4)MgCl2 通电Mg+Cl2↑ 【解析】(1)氢氧化镁是沉淀,加入的物质含有可溶性碱即可,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等.(2)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方法是过滤.(3)试剂②是将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可以加 盐酸。(4)通电后,MgCl2分解生成 Mg 和 Cl2,化学方程式 MgCl2 通电Mg+Cl2↑。 13.(2020•山东济宁)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 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 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 (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 (填化学式)。 (2)碳酸氢钠是一种 性的化合物(填“可溶”或“不溶”)。 (3)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 (用 化学方程式解释)。 【答案】(1)NaHCO3 (2)可溶 (3)2NaHCO3 Na2CO3+H2O+CO2↑ 【解析】(1)小苏打的化学式是 NaHCO3;(2)所有的钠盐都溶于水;(3)碳酸氢钠能使 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 2NaHCO3 Na2CO3+H2O+CO2↑。 26. (2020·山东临沂)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 关问题: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 (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 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下列试剂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填序号) A.稀硫酸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26. (1)OH— (2)6HCl+Fe2O 3=2FeCl3 +3H2O (3)Cu(OH)2 (4)C 【解析】(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 OH-。(2)盐酸除铁 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6HCl+Fe2O 3=2FeCl3 +3H2O。(3)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不溶于水,形成蓝色斑点。(4)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 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 25. (2020·山东泰安)某同学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 色溶液(如图甲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NaCl、NaOH、Na2CO3、 NaHCO3中的一种,为确认溶液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 pH 7 13 11 9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 1】 如上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 NaCl,则实验现象应是 ;在进 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的物质是 。 【探究结论】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四种物质中 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 。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讨论质疑】有同学认为以上分析不严密,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 究。 【实验探究 2】向操作①后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过量 CaC12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 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但有白色沉淀产生。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 2 可确定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 。 【反思拓展】造成该溶液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答案】【实验探究 1】溶液呈红色 NaOH(或氢氧化钠) 【探究结论】Na2CO3 (或碳酸钠) 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 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Na2CO3+2HCl==2NaCl+H2O+CO2↑ 【得出结论】NaOH(或氢氧化钠) 【反思拓展】 CO2+2NaOH==Na2CO3+ H2O 【解析】【实验探究 1】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如果现象是溶液 变红色,则可确定溶液一定不是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无现象,在进行操作② 时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则可排除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探究结论】通过资料可知,20℃时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 9.6g,其 20℃时饱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9.6g/ (100g+9.6g)×100%=8.8%<10%,所以能够排除碳酸氢钠,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只 能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得 出结论】向操作①后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过量 CaC12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有白色沉 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则说明溶液中还含有不和氯化钙反应但 显碱性的物质——氢氧化钠,可确定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氢氧化钠。【反思拓展】造成 该溶液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 H2O。 23.(2020·重庆 A)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试管内试剂 NaOH 溶液 MgCl2 溶 液 Na2CO3 溶液 Ba(NO3)2 溶 液 加入稀硫酸后的 无 明显 现 无 明 显 产 生 气 白 色 沉 淀 现象 象 现象 泡 生成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2)小明同学向盛有 NaOH 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 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 。 (3)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 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 MgCl2,即 Mg 2+ 和 Cl - 同时 存在溶液中。 猜想 2:试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 MgCl2。 老师提示 SO4 2-会对 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 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 沉淀 A的化学式是 。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 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 改成 。 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 1正确,则步骤Ⅱ、步骤Ⅲ 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 NaOH 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 到任何现象,你认其中的原因是 。 【答案】⑴H2SO4+Na2CO3= Na2SO4+H2O +CO2↑ ⑵酚酞 ⑶BaSO4 BaCl2 Ba(NO3)2 白色沉 淀生成 原溶液中有 HNO3 【解析】⑴含 CO3 2- 的物质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⑵酸滴入碱的中和反应,通常用 酚酞做反应的指示剂,红色褪去表明碱性物质不复存在,反应已经发生。⑶根据复分解反应 发生的条件,可知沉淀 A 为 BaSO4(反应为 BaCl2+ H2SO4=BaSO4↓+ 2HCl);要检验是否有 Cl-, 故加入的试剂不能含 Cl - ;题目需要的是含 Ba 2+ 的溶液,故选 Ba(NO3)2。已知 MgCl2+2AgNO3 =Mg(NO3)2+2AgCl↓、MgCl2+2NaOH=Mg(OH)2↓+ 2NaCl,故两处现象都是能看到白色沉淀生成。 由于前面的反应生成了酸,而有酸存在时,Mg(OH)2不能存在(要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