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延庆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高 二 化学 2020.07‎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 :16 Zn: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实施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废旧电池属于 A ‎ B C D ‎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防腐剂     B. 调味剂     C. 着色剂     D. 营养强化剂 ‎3.下列物质溶于水后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是 A.H2SO4‎ ‎ B.NaOH ‎ C.CH3COOH D.CH3COONa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COOH HCOO- + H+ B. HCO3- + H2O H2CO3+ OH- ‎ C. H2O+ H2O H3O+ + OH- D. HCO3- CO32- + H+‎ ‎5. 一定条件下,在10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 === 2C(g) + 4D(g),测得5 min ‎ 内,A的物质的量减小了10 mol,则5 min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 A.υ(A) = 2.0 mol/(L·min) B.υ(B) = 0.2 mol/(L·min)‎ ‎ C.υ(C) = 0.2 mol/(L·min) D.υ(D) = 0.8 mol/(L·min)‎ ‎6.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 O2(g) 2SO3(g),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B.c(SO2) : c(O2) : c(SO3) = 2 : 1 : 2‎ C.SO2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3的消耗速率相等 ‎7.下列能源中,蕴藏有限、不能再生的是 A.氢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化石燃料 ‎8.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和1 mol H2O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为0.5 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 B. 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 C. CO的转化率为50% D. 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 11 -‎ ‎9.N2和O2生成NO的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中一定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扩大体积 B. 体积不变,充入N2 ‎ ‎ C. 扩大体积,充入氦气 D. 体积不变,充入氦气,增大压强 ‎10.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25℃时,0.1mol/L醋酸溶液的pH约为3‎ C.醋酸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D.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11.下列金属防护的方法中,应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 A.‎ B.‎ C.‎ D.‎ 工具转动部位涂油脂 钢铁船身嵌入锌 车圈、车铃钢上镀铬 健身器材刷油漆 ‎12.0.1 mol/L的 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NH4+) > c(Cl-) > c(H+) > c(OH-) B. c(NH4+) > c(OH-) > c(Cl-) > c(H+)‎ C. c(OH-) = c(Cl-) + c(H+) D. c(NH4+) + c(H+) = c(Cl-) + c(OH-)‎ ‎13.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明矾做净水剂 C.用氯化铁溶液制氢氧化铁胶体 D.用Na2S 做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Cu2+‎ ‎14.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 B.由H2(g)、I2(g)、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 ‎ D.石灰岩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15.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 2H2O === 2OH-+ H2↑+ Cl2↑‎ B. 明矾可以做净水剂:Al3++3H2O=Al(OH)3↓+3H+‎ C. 向铁制器具上电镀铜,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u2+ + 2e- Cu D. 向氢氧化镁浊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Mg(OH)2(s)Mg2+(aq)+2OH- (aq)16.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A(g) + 3 B(g)2C(g) ΔH=-a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c (C)=2c(A) ‎ B.容器压强不变,充入少量Ar气(Ar气与A、B、C气体都不反应),平衡不移动 - 11 -‎ C.降温,由于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改变,使Qc<K,平衡发生移动 D.该条件下,将1mol A和足量B投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a kJ的热量 ‎ ‎17.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 ΔH<0。‎ 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 0)‎ B.1mol CH3OH(g)和1mol H2O(g)的总能量大于1mol CO2(g)和3mol H2(g)的总能量 C.选择优良的催化剂降低反应Ⅰ和Ⅱ的活化能,有利于减少过程中的能耗 D.CO(g)在反应中生成又消耗,CO(g)可认为是催化剂 ‎1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方案 ‎ ‎ 目的 A.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 C. 证明溶解度:‎ AgCl>Ag2S D. - 11 -‎ 验证锌与硫酸铜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0.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辆。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其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甲为负极,充电时为阳极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n—ne—=M+nH+‎ C.电池充电时,OH—由甲侧向乙侧移动 D.汽车下坡时发生图中实线所示的过程 现象a 现象b III ‎1mL 0.1 mol/L FeCl3溶液 分两份 ‎3 mL 0.1mol/L KSCN溶液 ‎3滴1mol/L KSCN 溶液 ‎3滴水 I II ‎21.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通过观察颜色变化以判断 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B. 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b中红色更深,‎ 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I、III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若I中加入KSCN溶液的体积改为2 mL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22.(9分) 常温下,有0.1 mol·L−1的四种溶液:① CH3COOH ② NH3 · H2O ③ HCl ④FeCl3‎ ‎(1)用化学用语解释②呈碱性的原因: 。‎ ‎(2)溶液③的pH= 。‎ ‎(3)加热、蒸干、灼烧④后所得的产物是 。‎ pH V(NaOH)/mL ‎20‎ ‎10‎ ‎0‎ a b c d ‎7‎ ‎(4)25℃时,向20 mL①中不断滴入0.1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①a 点水电离出的C(H+) 10-7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11 -‎ ③c 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 ‎23.(10分) 有关电化学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① ‎ ② ③ ‎ ‎(1)图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是 ;当Zn片的质量减少0.65g时,外电路中有_____ mol 电子通过_。‎ ‎(2)预测图②U型管的实验现象是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____。‎ ‎(3)用石墨电极电解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稀Na2SO4溶液,通电后A、B两极均有无色气体生成,装置如图③所示:‎ ⅰ.NaOH在 极生成(填“A”或“B”)。‎ ⅱ.B极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 ‎24.(13分)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已知:反应i: 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 反应ii: 2H2(g)+O2(g) = 2H2O(g) △H =-483.6kJ/mol 则氨气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 ‎(2)已知反应i断开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见下表:‎ N≡N H—H N—H 键能/kJ·mol-1‎ ‎945‎ ‎436‎ ‎?‎ 则断开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是_______kJ ‎(3)图1表示反应i在500℃、60.0 M 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M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 - 11 -‎ 图2‎ ‎ ‎ ‎(4)图2是合成氨反应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L1、L2)、X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其中X代表的是______(填“温度”或“压强”);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 ‎(5)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 反应消耗NH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②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5.(13分)Na2CO3和NaHCO3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1)常温下,0.1mol/L碳酸钠溶液pH约为12。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若在FeCl3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3)工业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常用Na2CO3或NaHCO3溶液处理铅膏(主要成分PbSO4)获得PbCO3,再经过处理最终得到P ‎ ‎ ① PbCO3的溶解度 PbSO4(填“大于”或“小于”)。‎ ‎②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2CO3的作用 。‎ ‎③用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处理PbSO4,Na2CO3溶液中的       PbSO4转化率较大。原因是 。‎ ‎(4)25 ℃时,在1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① 请写出OAB段的离子方程式 。‎ ‎ ② 当pH=7时,溶液中主要含有哪些离子? 。(除H+和OH-外)‎ - 11 -‎ ‎26.(13分)为探究化学反应“2Fe3++2I-2Fe2+ + I2”存在限度及平衡移动与物质的浓度、性质的关系,甲、乙两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 a.含I2的溶液呈黄色或棕黄色。‎ b.利用色度计可测定溶液的透光率,通常溶液颜色越深,透光率数值越小。‎ I. 甲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如下:‎ ‎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利用实验②中i和ii证明Fe2(SO4)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存在限度,实验i中的现象是 ,实验ii中a是 (化学式)溶液。‎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② iii中产生黄色沉淀的原因 。‎ II.乙同学:利用色度计对Fe2(SO4)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再次探究 ‎【实验过程】‎ 序号 实验步骤1‎ 实验步骤2‎ 实验③‎ 将盛有2mL蒸馏水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计的槽孔中 向比色皿中逐滴滴入5滴(每滴约0.025 mL)0.05 mol·L-1 Fe2(SO4)3溶液,同时采集溶液的透光率数据 实验④‎ 将盛有2mL 0.1 mol·L-1 KI溶液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计的槽孔中 同上 实验⑤‎ 将盛有2 mL 0.2 mol·L-1 KI溶液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计的槽孔中 同上 实验中溶液的透光率数据变化如下图1所示:‎ - 11 -‎ 回答下列问题:‎ ‎(3)乙同学实验③的目的是 。‎ ‎(4)乙同学通过透光率变化推断: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存在限度。其相应的推理过程是 。‎ ‎(5)乙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用图2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探究化学平衡移动与I- 与Fe2+浓度及还原性强弱关系,操作过程如下:‎ ‎① K闭合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乙同学得出结论:2Fe3++2I-2Fe2++I2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作 (填“正”或“负”) 极,还原性I- >Fe2+。‎ ‎② 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右管滴加0.1 mol/L FeSO4溶液,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由此得出还原性Fe2+_____I— (填“>”或“<”)。‎ ‎(6)综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有 。‎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D B D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D D B B C C C C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22.(9分)‎ ‎(1) NH3 · H2O NH4+ + OH—………………………………………………………………………………………………………(2分)‎ ‎(2) pH=1…………………………………………………………………………………………………………………………………………………………‎ - 11 -‎ ‎(1分)‎ ‎(3) Fe2O3……………………………………………………………………………………………………………………………………………………………(1分)‎ ‎(4)①小于……………………………………………………………………………………………………………………………………………………………(1分)‎ ‎② CH3COOH + OH— === CH3COO—+ H2O………………………………………………………………………………(2分)‎ ‎③ c(Na+)=c(CH3COO—)>c(H+)=c(OH—)………………………………………………………(2分)‎ ‎23.(10分)‎ ‎(1)Cu2++2e-Cu …………………………………………………………………………………………………………………………………(2分)‎ ‎ 0.02 ……………………………………………………………………………………………………………………………………………………………(2分)‎ ‎(2)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2分)‎ 试管中的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O2减少而使试管中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2分)‎ ‎(3)ⅰ. A…………………………………………………………………………………………………………………………………………………………(1分)‎ ⅱ. 氧化……………………………………………………………………………………………………………………………………………………(1分)‎ ‎24.(13分)‎ ‎(1)4NH3(g) +3O2(g) ===2N2(g) +6H2O(g) △H =-1266 kJ/mol………………………………………(2分)‎ ‎(2)390.9……………… (2分) (3)8%……………… (2分) …………………(1‎ - 11 -‎ 分)‎ ‎(4)压强(1分) L1<L2 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压强相同时,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氨的体积分数减小……………………………………………………………………………………………(2分)‎ ‎(5)① 4:3…………………………………………………………………………………………………………………………………………………………(1分)‎ ‎ ② 2NH3– 6e-+6OH-N2+6H2O… ……………………………………………………………………………………(2分)‎ ‎25.(13分)‎ ‎(1)CO32¯ + H2O HCO3¯ + OH¯,第二步可略………………………………………………………………(2分)‎ ‎(2)3HCO3¯+Fe3+=== Fe(OH)3↓+ 3CO2↑…………………………………………………………………………………(2分)‎ (3) ‎①小于…………………………………………………………………………………………………………………………………………………………(1分)‎ ‎ ②PbSO4(s)+ CO32¯===PbCO3(s) + SO42¯(不标状态不扣分) …………………………………(2分)‎ ‎ ③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由于碳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小,导致碳酸根离子浓度小,而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浓度大,所以碳酸钠使得PbSO4(s) Pb2+(aq)+SO42¯(aq)向正方向移动的程度更大,即Na2CO3溶液中的PbSO4转化率大…………(2分)‎ ‎(4)① CO32¯+H+=== HCO3¯………………………………………………………………………………………………………………(2分)‎ ‎ ② Na+、Cl-、HCO ……………………………………………………………………………………………………………………(2分)‎ ‎26.(13分)‎ ‎(1)溶液变蓝 KSCN………………………………………………………………………………… (共3分)‎ ‎(2)Ag++I- =AgI (2分)‎ ‎(3)排除实验④和实验⑤中Fe3+对溶液透光率的干扰。 ………………………………………………… (2分)‎ - 11 -‎ ‎(4)溶液透光率不再随时间改变后,实验⑤的溶液透光率低于实验④的溶液透光率,说明实验④中虽然KI过量,但仍有未反应的Fe3+………………………………………………………… (2分)‎ ‎(5)①正 …………………(1分) ②> ………………………(1分)‎ ‎(6)2Fe3++2I-2Fe2++I2存在限度;改变条件可使平衡移动;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受浓度影响。(答案合理给分,写出1条得1分,共2分)…………………………………………… (2分)‎ - 1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