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年级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文本阅读和语言文字应用两大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应按照试卷要求在相应位置作答,不合要求的作答一律作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 ‎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 ‎ 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秦汉统治者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 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当然,喜欢读书与做个好官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不过,虽说喜欢读书不全是好官,但赃官劣官则大多是不喜欢读书的草包,因为此类官员的兴致根本不在读书上,而是钟情于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 读书与做官也构成中国文人士子复杂性格和模糊意绪的两面心态。在他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字典籍的同时,也演绎着一幕幕数不清看不完的人生悲喜剧。例如北宋寇准被罢免丞相之职后,以刑部尚书知陕州,蜀帅张咏返京述职时路经陕州,寇准以东道主身份表达情谊,临别时寇准低声咨询张咏:“何以教准?”张咏只说了一句话:“《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寇准不解其意,立即命手下找来《后汉书》阅读,读至“不学无术”四字,笑着说:“此张公谓我矣。”由此推知,即使官居高位,但长期不读书不学习也会贻误国事、害人害己。当然,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审视。读书著文在历史上也是最具风险的事,从司马迁因说真话而罹受宫刑,到明清两朝大兴文字狱使众多官吏丢掉性命,直至“文化大革命”导致万马齐喑,使今人感到在官场上读书立言绝非易事。其实,读书立言的本质并没有什么玄妙,无非就是坚持真理,发现真理,给今世和后人留下一点精神财富,而这却不是修身养性或单凭勇气就能够做到的。‎ ‎(摘编自栾凤廷、刘金祥《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与从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而读书则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这种风尚形成的原因是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 B.读书时老师的细心调教,加上封建社会官场的耳濡目染,读书人一旦进入仕途,大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 C.长期的读书,使文人士子拥有丰赡的学养和高迈的人格,同时养成读书习惯,所以古人为官之后依然推崇读书。‎ D.盛世都推崇文化和学术,文化修养高低和政绩大小是考查官员的重要指标,这使读书和从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这是因为科举考试的严苛,学子必须经过漫长而深入的苦读才能通过。‎ B.隋唐时期将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唯一标准,建立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的用人选人制度。‎ C.以文会意是中国古代官员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北宋寇准被罢相后请教蜀帅张咏,后读《霍光传》醒悟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D.中国古代官员读书与从政的关系是:为官前“学而优则仕”,读书成就称职的官员;为官后“立德立功立言”,读书助其成就更大事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读书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官场的风气,更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B.古代有许多为官为文都很成功的典范,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缮西湖堤坝,造福一方;写下《钱塘湖春行》流传于世。‎ C.饱读诗书的文人和珅却成为清代的大贪官,这说明喜欢读书不一定就会做个好官,有时读书反而可能会成就一部分贪官。‎ D.读书著文虽然在历史上是最具风险的事,但若能坚持修身养性,保持勇气,坚持真理,发现真理,在官场上也是可以做到的。‎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一首田园诗 契诃夫 ‎“我的舅舅是好到不能再好的人啊!”纳塞奇金上尉的穷外甥和唯一继承人格利沙,不止一次对我说。“我满心爱他。……我们到他家里去吧,好朋友!他会很高兴的!”‎ 格利沙讲起亲爱的舅舅,眼泪就涌上眼眶。一个星期前,我到上尉家里去了,走进前堂,向大厅里看一眼,瞧见一个动人的画面。苍老消瘦的上尉在大厅中央一把大圈椅上坐着喝茶,格利沙在他面前屈下一个膝头跪着,满腔深情地用匙子给他搅茶。‎ 格利沙的未婚妻伸出一条好看的胳膊搂住小老头的深棕色脖子。穷外甥和他的未婚妻正在争论:他们两个人究竟谁该先吻可爱的舅舅?随后他们就没完没了地吻他。‎ ‎“现在该你们自己接吻了,我的继承人!”纳塞奇金喃喃地说,幸福得透不过气来。这三个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令人极其羡慕的关系。我这个铁石心肠的人瞧着他们,不由得又快乐又嫉妒,心都缩紧了。“是啊!”纳塞奇金说。“我可以说一句:我这辈子过得蛮不错!求上帝保佑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才好。单是鲟鱼,我就吃过多少啊!多极了!就拿我在斯科平银行吃过的鲟鱼来说吧。嗯!就连现在我都在流口水呢。”‎ ‎“您讲讲吧,讲讲吧!”格利沙的未婚妻说。‎ ‎“‎ 那天,孩子们,我带着好几千卢布到斯科平银行去找雷科夫先生。他是个大人物,嘿!黄金般的先生!上等人!他招待我就像招待亲人。其实他何必那么殷勤呢?可是他把我看成亲人了!真的!”‎ 我走进大厅,打断了纳塞奇金的话。这天恰好是莫斯科收到第一条电讯说斯科平银行已经破产倒闭的那一天。‎ ‎“我正跟孩子们同享天伦之乐!”纳塞奇金跟我打过招呼后对我说,然后转过脸去继续用夸耀的口气对孩子们讲道:“同桌的全是达官贵人。有大官,有宗教界人士,什么修士、司祭啦,教士啦,我每喝完一小杯,就走到他们跟前去求他们祝福。我自己也戴满了勋章,比将军还神气呢。我们就吃那条鲟鱼。仆人又端上来一条,我们全吃光了。后来又喝鲟鱼汤,吃野鸡。”‎ ‎“换了我是您,我现在就会让鲟鱼闹得打饱嗝,胃气痛了,您却夸个没完……”我说,“那么雷科夫害得您白白损失了很多钱吧?”‎ ‎“为什么白白损失?”‎ ‎“什么叫‘为什么’?要知道那家银行已经倒闭了!”‎ ‎“开玩笑!老是这一套。以前就有人用这话吓唬过我。”‎ ‎“那您还不知道?我的老先生!谢拉皮昂·叶果雷奇!要知道这……您自己看吧!”‎ 我把手伸进口袋里,取出一张报纸来。纳塞奇金戴上眼镜,不相信地微笑着,开始看报。他越看,他那张脸就越苍白,拉得越长。‎ ‎“它倒……倒……倒闭了!”他周身发抖,哀叫道,“我这可怜人呀!”‎ 格利沙涨红着脸,把报纸看了一遍,顿时脸色惨白。他伸出颤抖的手去拿帽子。‎ 过了一个钟头,我独自一个人站在上尉面前,安慰他说:“算了,谢拉皮昂·叶果雷奇!这有什么关系呢?钱是完了,可是孩子们都还在嘛。”‎ ‎“这倒是实话。钱是身外之物,孩子们都在。这话说得对。”‎ 然而,呜呼!一个星期后我遇见格利沙。‎ ‎“老兄,到您舅舅家里去一趟吧!”我对他说。‎ ‎“叫他见鬼去吧!我才不稀罕他呢,老魔鬼!傻瓜!他就不能另找一家银行去存钱!”‎ ‎“您还是应当去。要知道他是您舅舅!”‎ ‎“他?哈哈!……您在开玩笑吧?您打哪儿知道他是我舅舅?他是我后妈的表哥!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牛头不对马嘴哟!”‎ ‎“哎,您至少也该打发您的未婚妻到他那儿去一趟!”‎ ‎“是啊!必是有魔鬼支使您,您才会在我们举行婚礼前拿出那张报纸来!您就不能等到我们结婚后再宣布您那个新闻啊!现在她已经扭过脸去,不理我了。要知道,她本来也张大嘴巴等着我舅舅的大白面包哟!这个蠢透了的娘们儿。现在她大失所望了。”‎ 这样,我不是出于本心而破坏了最紧密的三部合唱——最令人羡慕的三部合唱!‎ ‎(选自《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集》,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的意义不仅在于讽刺格利沙的拜金行为,更在于揭露和批判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思想。‎ B.这篇小说通过格利沙和纳塞奇金之间的有关金钱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一幅19世纪俄国社会的现实图景。‎ C.如果“我”不出现,纳塞奇金还可以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而格利沙的未婚妻也不会离他而去。‎ D.格利沙和纳塞奇金之间的故事告诉人们:金钱常常左右着人们的感情亲疏,扭曲着人性。‎ ‎5.看到纳塞奇金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我”的心为什么会“缩紧”?(6分)‎ ‎6.格利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又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选自陈中华博客)‎ 材料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想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现实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 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B.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C.材料一对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分析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缺乏深度。‎ D.三者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良好期待。‎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4分)‎ A.与材料一比较而言,材料二把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归因于科学家的角色定位,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都有失偏颇。‎ B.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C.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入作辩解。‎ D.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9.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 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剐,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B.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C.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D.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一。‎ B.丁……忧:丁忧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二十七个月。‎ C.《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D.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玄龄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博览经史,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就连睡觉都顾不上。‎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如遇到谋士、将才,他就暗中结交他们,并让他们甘心为太宗出力。‎ C.房玄龄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龄一度因为被人中伤,被高祖驱斥,后又被太宗召回。贞观元年,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师。‎ D.房玄龄与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为方便派人探视,凿开宫墙开门,还亲自登门,握着他的手问候。‎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4. 上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15. 全词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 ‎(2)《归去来兮辞》 里写陶渊明回乡后喜话家常、与琴书为伴的句子是: , 。‎ ‎(3)《滕王阁序》中描写了一幅碧水连天、晚霞映照江渚之上、野鸭时翔时集的宁静致远的图画的句子是: , 。‎ 三、 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19题。‎ ‎( ),今年瑞典文学院又避开热门,将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 地是,相比写小说,他更大的爱好是成为词曲作者。‎ 有人借此调侃诺贝尔文学奖“万年陪跑王”村上春树,不过村上春树自述读过石黑一雄出版过的每一本书,且评价很高:“至今为止,我阅读石黑的作品时,从来不曾失望过,也从未感到 。”他甚至说:“近半世纪的书,我最喜欢的是《别让我走》(石黑一雄2005年作品)。”‎ 石黑一雄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对困扰现代社会的历史、科技、道德责任等问题的思索都是通过故事展现出来的,既不 ,也不生硬粗冷。他用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的艺术笔触讲述了一个个温暖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挖掘并细致地展示了普通人 的外表下隐藏的真实内心世界及震撼人心的情感之流。根据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中所说,石黑一雄的小说“‎ 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我们隐藏在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石黑一雄习惯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长版歌曲”。直到现在,他仍然热爱音乐。他曾经为爵士女歌手斯戴茜∙肯特填词,二人合作的爵士乐专辑《早间电车上的早餐》在法国非常畅销。‎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诺贝尔文学奖就像去年颁给了鲍勃∙迪伦 B.就像去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鲍勃∙迪伦 C.去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鲍勃∙迪伦 D.诺贝尔文学奖去年颁给了鲍勃∙迪伦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鲜为人知 不以为意 矫揉造作 道貌岸然 B.鲜为人知 不以为然 矫揉造作 彬彬有礼 C.妇孺皆知 不以为意 装腔作势 彬彬有礼 D.妇孺皆知 不以为然 装腔作势 道貌岸然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诺贝尔授奖词,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B.根据诺贝尔授奖词,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我们隐藏在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C.正如诺贝尔授奖词中所说,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D.正如诺贝尔授奖词中所说,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幻觉之下的与世界相联系的深渊”。‎ ‎20.下列各组词语都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关,请你任选一组,写一段话。(5分)‎ 要求:(1)四个词语都必须用到;(2)切合文意;(3)语言通顺,不超过100个字(词语顺序可调换);‎ A.林冲 山神庙 陆虞候 反抗 ‎ B.沈从文 边城 翠翠 淳朴 C.别里科夫 学校 华连卡 套子 ‎21.下面是某高中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6分)‎ 高三复习 第二阶段:‎ 综合复习 第一阶段:‎ 专项复习 ‎ ‎ 综合试题 弱点强化 基础背诵 阅读分析 写作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练习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小说、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使用规范汉字书写。‎ 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年级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A A项 “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错,“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而不是目的。原文为“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 ‎2.B B项 “唯一标准”错,原文是“基本依据”;同时“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秦汉时期就提出的。‎ ‎3.C C项 “读书反而可能会成就一部分贪官”强加因果.原文是“当然,喜欢读书与做个好官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 ‎ ‎4.C C 项,“我”出现与否都不会改变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纳塞奇金的破产,因而,纳塞奇金和格利沙的悲剧结局是无法改变的。‎ ‎5.因为“我”知道斯科平银行已经倒闭,纳塞奇金已经破产,而纳塞奇金和格利沙及格利沙的未婚妻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我”担心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们之后,纳塞奇金会承受不了这个打击,而格利沙及其未婚妻对纳塞奇金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指出表面关系融洽2分,揭露利益金钱真相2分,得出最终无情离散结局2分。)‎ ‎6.格利沙是一个为人庸俗、心灵丑陋、虚伪做作、冷酷无情、只认金钱不认亲人的拜金主义者。在纳塞奇金没有破产前,格利沙认纳塞奇金为舅舅,对纳塞奇金十分关心,并逢人便讲如何喜欢纳塞奇金;但在纳塞奇金破产后,格利沙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还说纳塞奇金不是他的亲戚,并骂纳塞奇金是“老魔鬼”、“傻瓜”。(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7.A B项强加因果,从材料三得不出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的结论;C项“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理解有误,“缺乏深度”没有依据;D项 “从内因外因两方面”错,材料一并未分析内因。‎ ‎8.BD A项三者材料的观点各有价值,材料二、三“有失偏颇”理解有误,“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过于绝对;C项“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人作辩解”理解有误,材料三重在谈各行各业评价标准不同,应该各司其职。‎ ‎9.①提高科学家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正确引导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人生观;②营造求真务实的社会氛围;③让科学家成为时代的明星,成为年轻一代崇拜的偶像;④‎ 整治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行为,让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对青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10.C 解析: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11.D 皇帝的死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的死称“薨”。‎ ‎12.C C项,拜太子少师应为“贞观三年”而不是“贞观元年”。‎ ‎13.(1)(他)不用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根据他人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格物”,要求他人;“收叙”,任用;“隔”,排斥。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 ‎(2)如果(他的病)稍微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太宗)就因此变得满面凄怆。(“微”,稍微,略微;补出省略成分“病情”;“见”露出,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 文言文译文:‎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便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结交,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 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充足。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完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他墓地。不久,他又从回本官职位。‎ 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14. ‎(1)对比和反复。“忆对”和“今宵”,用往昔花好月圆的中秋美景,反衬今夜无月的孤寂;“在杯中”“湿纱窗”,反复咏叹,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虚实结合。借“今宵楼上一尊同”巧妙地将往昔和今夜中秋景致联系在一起。(3)白描写景。“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等句,寥寥数笔传神地勾画出花月掩映杯酒和云雨沾湿纱窗的景色。(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5. ‎(1)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红”。(2)欲诉无门的郁愤。欲问“化工”,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明咏中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3)自我宽慰的洒脱。现实无奈,只能暂凭杯酒、歌舞排遣落寞和郁愤。(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6.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17.B 注意结合后文“今年瑞典文学院又避开热门”,特别是“又”‎ 字,确定括号里橘子的主语应该是“瑞典文学院”,表示时间的词“去年”应放在事件之前,据此排除A、D项;这里表示举例,用上“就像”更自然,所以选B项。‎ ‎18.B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根据语境,第一处应为“鲜为人知”。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姿态。本句施事主体是“思索”,与“装腔作势”不搭配。彬彬有礼:文雅有礼节的样子。道貌岸然:形容外貌严肃正经,实际上内心险恶,都用于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有误。‎ ‎19.C 本语病有两处,第一处是句式杂糅,把句首的“根据”改为“正如”;第二处是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为“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20.答案示例:‎ 沈从文的《边城》中有最纯洁的爱情,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来得那么不经意,却又那么让人怦然心动。所以,就算多年过去,人们似乎还能感觉到这爱在当地淳朴的民风中荡漾。‎ ‎21.高三语文复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复习,需要落实基础背诵,提高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第二阶段是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 ‎22.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给考生创建了一个对话情景。对话的主题是做人的“老实和聪明”,因此,考生作文时要抓住“做人”“老实”“聪明”这三个关键词来命题立意,写成作文。材料中甲是对两个词语的解释,老实是什么,聪明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老实”有“诚实;规矩,不惹事”的意思,同时它还是一个“婉辞”,指人不聪明;聪明则为“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的意思。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个人可以同时具备这两种品质。丙是辩证地看这两词语,“老实是另一种聪明”是这两词语的统一,“聪明未必是真聪明”中的聪明应是偷换了概念,这里第一个聪明实为小聪明。‎ 根据上述分析,考生写作可以侧重“老实”立意,如:老实,是一种人生大智慧;老实,是社会的基石;老实人不吃亏等;也可侧重“聪明”立意,如:聪明并非成功的捷径;聪明实乃大智慧;聪明切莫变了味道等;还可二者兼而有之,并驾齐驱,如:老实与聪明犹如硬币两面;老实,大智若愚的智慧;聪明也是一种老实等,主要要联系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思考二者的本义和外延。文体选择上,可写记叙文,通过事实感受老实和聪明的魅力,如:老实人的故事,老实是乡村的靓丽风景,老实是市井人生的底色,通过身边小事展现主题;也可写议论文,从论“老实和聪明”、为聪明正名、我不是“小聪明”‎ 角度立意,辩证看待老实和聪明的关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