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3讲 高考解题误区防范(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3讲 高考解题误区防范(学案)

第3讲 高考解题误区防范 防范1 图文漫画类考题的迁移、转化能力欠缺 高考命题通过表格数据、漫画、照片、文物、文字描述等图文形式创设新的历史情境,要求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迁移所学知识,将图文信息转化为具体史实,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或客观的历史评价。一般解这类题目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思维严密性不够,知识迁移能力不足;图文信息与所学史实衔接不到位,转化成具体知识的意识不足;数据分析解读视野不够开阔,忽视了史料数据的时代性史实价值等。‎ ‎[例1] (2017·北京文综,22)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1949年”“他终于上道了”及漫画中的“美国纳税人、加油……欧洲、自立”可以看出,“他”指的是欧洲。结合所学,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发展,也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铺平了道路,故C项正确。1933年罗斯福新政力图缓解经济危机,与欧洲联系不大,A项错误;1946年“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与题意无关,B项错误;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D项错误。‎ 防范2 考题涉及时间节点的知识模糊不清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了考查时间的选择题,但其考法是并不直接表达对应性的时间,而是选择时间段中的某一个点,诱导和迷惑部分考生做出错误的选择。例如,试题直接标出的时间是 ‎1960年,考查方向是询问我国处于第几个五年计划时期,如果考生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1953~1957年,则可推断出1960年我国正处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例2] (2016·海南单科,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分析 解答此题,注意题干时间节点“1760年到1850年间”,从题中“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信息,可见英国国内已经无法满足原料的需求,不得不依靠海外,故选C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手工工场中,与时间“1760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期完成,工场手工业已被取代,故B项错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农业商品化也相应地完成,与“迅速发展”不符,故D项错误。‎ 防范3 审题思维方向缺乏反传统特征 一般来讲,大多数人习惯于正向思维,习惯于用教材陈述的观点来回答试卷中的问题,但高考试题中的逆向思维、反传统的考法却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对程朱理学的考查,偏重于对塑造人格和中华民族性格方面的进步作用;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抗战做出的巨大贡献;考查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的历史进步性等。克服这类试题的思维误区,要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切忌主观臆断,盲目地将所学知识生搬硬套到答题中去。‎ ‎[例3] 抗战后期,蒋介石对美国援华政策本质的怀疑日益加深,为此,他于1942年10月阐述对外方针:“我们对于世界,对于亚洲,就只有尽我义务,承担责任,毫不存有任何权利自私的观念。”美国对此举大为赞誉。材料暗示(  )‎ A.美国援华带有控制亚洲之意 B.抗战后期中美之间矛盾尖锐 C.国际社会认可中国大国地位 D.中国积极履行反法西斯义务 分析 本题需要从反传统思维角度理解。据题干蒋介石怀疑美国援华本质,称中国抗战没有私心,暗示美国援华有私心,故选 A项。材料未体现矛盾尖锐,故B项错误;美国赞赏蒋介石言论不能代表整个国际社会,故C项错误;中国积极履行反法西斯义务为材料字面意思,故D项错误。‎ 防范4 对基本史学理论运用及时代性特征把握不准 历史学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不同时期的人或者同一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观点不会完全相同。在修史过程中著述者也会依据统治者和时代需要调整视角和结论。例如,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评价问题,随着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等新史观被史学界广为接受,史学家们对这些运动的评价经历了从“地位较高”到“地位较低”的转变,甚至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叛乱而不是革命运动。‎ ‎[例4] (2017·全国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分析 回忆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事实,但也具有一定主观色彩,A项错误;B项太绝对,排除;材料说明同一回忆录,在不同年代版本中翻译出来后,内容均有不同,体现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无法体现其接近历史真相。故D项正确,C项错误。‎ 防范5 理不清历史线索,时空意识欠缺 ‎ 高考命题重视历史发展的线索、时空观念的考查,可以清晰地呈现历史发展轮廓。 一般从阶段特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者社会转型等角度命题考查。‎ ‎[例5] (2016·海南单科,20)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 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 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分析 解答此题注意紧扣“1942年”的时代背景。1942年是中国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团结各阶层力量尤为重要,地主阶级随着国民党的政策时有动摇,适当减租可以保存他们的抗战积极性,故选B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是在保护地主的利益,故A项错误;实行减租,保护地主阶级利益,不能说明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故C项错误;1942年的规定符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故D项错误。‎ 防范6 理解时代特征的实证意识运用不足 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谓时代特征是指与特定时代相适应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状态以及由世界的基本矛盾所决定和反映的基本特征。高考命题注重从时代特征角度命题考查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及结论,学生解答此类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能依据时代背景,作出科学的理解和判断,实证意识不足或借助时代特征分析问题意识不足。‎ ‎[例6] 1936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个苏联大学生在回答他关于外语学习问题时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 A.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自豪感 B.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 C.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赖 D.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 分析 解答此题,注意时间“1936年”,根据时间联系时代背景,可知1936年,苏联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而西方国家还在经济危机中挣扎,故选B项。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只是欧洲第一,并非世界第一,故A项错误;自十月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苏联主要靠自身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它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故D项错误。‎ 防范7 热点主题类问题解答能力欠缺 主题类问题情境一般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在题干引文中直接给出本题考查的核心主题,二是题干引文中没有直接显示题目主题,而是将主题隐含在设问中。‎ 主题类问题情境的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覆盖面广,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充分的整合能力,试题难度稍大。解答这种题目时,最关键的是找出主题是什么。其实就是进行联系对比,围绕同一主题组合而成的材料,或是类似的情形,或是截然相反的情形,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间的关系。‎ ‎[例7] (2016·全国Ⅰ,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固,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分析 第一步:读——读题引(清人口问题)、读设问(清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及简要评价)、读出处(《明清经济史》、《康有为全集》)、读正文(带设问读材料,注意材料与人口膨胀问题有关的关键信息)。‎ 第二步:审——第一是审分值(第一问分两小问;第二问分两小问),确定要点数量;第二审设问——采取“四定法”审设问:定向(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定法(第一问说明;第二问概括、简要评价)、定位(第一问原因、影响;第二问主张、评价)、限定(清中期、近代学者)等。‎ 第三步:写——组织答案解答。第(1)问第一小问,从社会秩序稳固、政府政策、生产技术、作物品种推广、土地开垦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环境破坏、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人口政策、经济措施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从积极、消极两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防范8 纵横对比类主观题情境迁移欠缺 近年来高考历史纵横对比类材料问题情境的设置,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对比角度来设问,考查纵向、横向比较及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符合历史学科的思维特点,即通过时空转换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解答时要进行时空转换,找准对比的核心词、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对比,切勿偏离主题。其解读分两步:第一步充分挖掘所给的材料信息;第二步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综合分析。一般来说,依据所给的材料信息仅能回答设问中的某一部分,其他设问还需要借助所学知识,即答案是两部分综合的结果。‎ ‎[例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在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通过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实现的。在我国,对待大资产阶级(即对待官僚资本)采取这种办法。但是,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则不是采取剥夺的办法,而是采取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地将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变为社会主义企业。‎ 材料二 1920年11月,人民委员会公布《租让法 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开办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一起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1921年7月,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租让和租借企业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和苏俄在对待资本主义经济上的不同举措及其原因。 ‎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苏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上的共同点,并谈谈你的认识。 ‎ 分析 本题考查苏俄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异同,解答需要根据材料情境迁移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等知识。第(1)问,第一小问,可据材料一中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新中国”从中国民主革命角度回答,“苏俄”可联系所学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地将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变为社会主义企业”和材料二中“租让和租借企业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方面并结合所学可答出;第二小问,从国情考虑注意借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要坚持长期性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1)新中国举措:没收官僚资本;改造民族资本。‎ 原因: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阻力;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同盟军。‎ 苏俄举措:前期,没收资产阶级生产资料;后期,大力发展租让和租借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开办企业,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原因:当时苏俄处于经济、政治危机之中,急需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以巩固统治。‎ ‎(2)共同:都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采取分步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 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尊重国情;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防范9 开放探究题解答不到位 全国卷第42题为开放性题(12分),从2011年开始设置,这是一种没有固定形式、不断变化的题型,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意见(偶尔设置答案示例),旨在考查考生的独立见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说明、评述论证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近几年全国卷命题看,一般分为观点论证(评述)型、信息分析说明型、观点修改说明型等几类。‎ ‎[例9] (2017·全国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4~‎ ‎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分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及特点:本题为中外对比主题阐释类开放型试题,解题的题眼是“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的论题。‎ 第二步:紧扣题眼“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 ‎,审设问: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第三步:依据设问及材料信息,从“是什么”角度,拟定论题,迁移明清时期中西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科技文化等主干知识,从中西不同阶段特征和社会转型角度阐释“是什么”。 ‎ 第四步:“怎么样”:以中外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特征为切入点,首先要归纳一个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中西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科技文化等主干知识加以阐释;论题与论点的统一,注意作答要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 论题:新航路开辟对明代的影响 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长;欧洲传教士东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欧洲殖民者的东来,占据澳门、台湾,威胁着封建统治,损害了国家主权。‎ 总之,新航路开辟既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影响,又给中国带来殖民侵略的威胁。‎ 示例二 论题: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 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长。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总之,新航路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 高考开放性题目的解答思路 ‎1.答案结构形式及思路:是什么+为什么(史)+会怎样(论)。 ‎(1) “是什么”‎ ‎,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观点一定是客观的、理性的。 ‎(2) “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 ‎(3) “怎么样”或“怎么做”,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要注意运用历史学科语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全面。〖ZK)〗 ‎2.分清类型,确定不同的答题思路。 ‎(1)信息分析说明型:此类题目的基本模式是:①信息提炼(从材料中直接获取)+阐释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回答原因或影响),分为求同类和求异类两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基本解答思路都是首先指出“是什么”,然后回答“为什么”。‎ ‎②根据试题的类型,抓住解题的题眼,紧扣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③特别注意地图式信息分析说明题,一般以中外、古今进行对比,也会涉及到社会的转型。解答此类题型一看文字,二看时间,三析转型。如有小图,大图小图结合看,小图往往可以看出不同等。‎ ‎(2)公式关系观点类:①关系探讨型是文字材料题的一种变形,一般分为公式关系探讨型、图文关系探讨型、词组关系探讨型三种。②解答此类类型的试题,抓住解题的题眼,紧扣题干信息,提出表明观点(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为什么或怎么样)。 ③对于关系探讨型论述题,要注意开放性很强,可以依据题干信息确定观点,可以修正题干信息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无论如何要符合史论结合、历史思维逻辑的发展。 ‎(3)史研信息修改建议类:此类题解答,①第一步需要运用正确的史观,判断观点正确与否、观点全面不全面,然后迁移所学,从论从史出的角度解答,既然是修改,就可以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②第二步,根据试题的类型,紧扣题眼,抓住题干信息,注意题干信息提示的时间,根据提示时间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判断所述观点的正确与否也是非常关键。③注意从史实、史观、史识、史法,到历史思维能力、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表述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修改、说明。 ‎ ‎(4)观点论述(评述)型:史观点论证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第一步: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第二步:我对观点的态度“若何”‎ ‎(怎么样);第三步: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运用史实,说明原因或影响。‎ ‎(5)图文分析说明型:①此类历史分析的解答思路基本还是信息提炼(从材料中直接获取)+分析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回答原因或影响),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角度回答。‎ ‎②历史图表类分多种类型,解答时应注意分清类型,采取不同的解答技巧:如表格式的解题技巧有三点很关键,一是划分层次,二是合并同类项,三是结合时间分析原因;地图式解答一般是:一看文字,二看时间,三析社会转型;柱型式解题技巧一般为分阶段、看趋势、析时间三步等。‎ ‎(6)主题论题性阐述题:①审题,提出论题。 据题干材料的信息,判断核心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等要求。‎ ‎②据论题,展开阐述可微观论题,也可宏观论题,迁移所学阐述论证论题的合理性;论题、答案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特别注意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7)现象启示、看法类:无论是提取历史现象,还是谈启示或看法,其实都是判断分析提取历史现象或对材料所学历史现象的看法及启示。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是阅读材料,判断历史现象,对题干材料所学历史现象或评论,根据所学历史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启示;第二步,据指出的历史现象、历史启示或看法,确定一个阐述说明的观点或主题,迁移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分析和评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