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级第三次质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最近被贴上了“毁三观”的标签:《红楼梦》写的是“富N代的爱恨情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追忆似水年华》被认为是“体弱多病的高富帅写了本无病呻吟的碎碎念”……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怎么在一些读者眼中变成了“毁三观”的作品呢? 标签可能是彰显特质,也可能是偏见障目。标签会使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深刻揭露了造成这一恶果的各种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马克思的女儿在英文版《包法利夫人》导言中指出:福楼拜的这部作品的实质是道德的,健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单呈现好人与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展现人的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是意义生成的基石。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对救赎的探索,对读者有着重要的警醒、借鉴意义。文学作品在时间的链条上点亮智慧,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在心灵的对话中,用艺术形象去涵养、发展、健全人格,让世界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模糊,让读者心理成长。从《俄狄浦斯王》到《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带来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是时代的纪念碑,《红楼梦》中的时代风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世态人情,都是作品得以成为世界经典文学的过硬理由。文学既再现生活,也造就生活;既照亮远方,也照亮深渊。文学中建基于大地的世界,经由读者得以呈现。当作者与读者的心境在碰撞中生成意境,作品对读者敞开了,读者因简化而遮蔽的行为是对作品的不尊重。读者的评判应该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质疑,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审视作品、自我、生活、时代,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只顾贴“毁三观”的标签,却没有细想人性的复杂、生活的百态,确实有失偏颇。 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悖谬、失落、迷茫……现实主义展现着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所呈现的正是从揭示社会谬误案例到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心路历程。在“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在时代现场秉笔直书。正如作家加缪所说,写作“是为了使人们至少能回忆起这些人都是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如实地告诉人们他在这场灾难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告诉人们: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选自2018年10月26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作品的动力,读者难免会给所读作品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B.文学作品为了真实呈现人的生存状态,会描述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甚至人的逾矩、背德、困境。 C.好的文学作品会巧妙地表现善恶对立,不回避对道德底线的触碰,能够用艺术形象涵养、发展、健全读者的人格。 D.肤浅、片面、标签式解读,缺乏理性质疑,这些问题存在于所有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中,影响读者理解作品价值。 2.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层面,阐述了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以及读者对作品准确解读应该具有的态度。 B.文章围绕文学的文献价值这一核心,结合经典作品论述脱离文献价值来评判文学作品是失之偏颇的。 C.文章引用马克思女儿和加缪的观点,意在强调准确把握作品的本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 D.文章由文学作品标签化现象切入,先揭其危害后析其原因。较之原因的分析,对危害的揭示更直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尽管有揭露和批判,但并不影响读者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从而引发共鸣、反思。 B.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现实主义文学更应该真实的展时代风云,绘社会百态,写人生悲喜。 C.如果忽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多样,以道德审判者自居,作家就难以创造立体、丰满而真实的文学形象。 D.任何一部文学经典,无论怎样表现社会荒唐人性丑恶,其本质必定是美的善的,都体现文学的应有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一次立法”阶段,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初步建立综合分类税制,并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新税法。同时,授权国务院在新税法实施前,比照新税法相关要素,实施过渡期政策。 在“两步实施”阶段,第一步是2018年10月1日至年底实施过渡期政策,包括:各所得项目仍然维持现行分类征收办法,按月或按次计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费用减除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税率表;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稿酬计税方式暂不调整,次年不汇算清缴;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000元/月的投资者减除费用和新的税率表。第二步是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包括:对四项综合所得实行按年综合计税,次年申报期实行自行申报、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等等。 (摘自《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实施步骤如何展开?》) 材料二: “个税从上月的251元降到这个月的63元!”“这个月比上个月少缴了1200多元个税!”近日,不少网友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减税红包。新个人所得税法将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尽早释放改革红利,基本减除费用(“起征点” )提高至每月5000元,部分减税政策从2018年10月1日起先行实施。 此次起征点提高将使月收入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降低税负50%以上。除了一部分人大幅减税外,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人不用再缴个税。据了解,仅以起征点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比例从以前的44%降至15%。 “此次个税改革増加了员工个人福利,预计将降低员工流失率。企业员工留住了,有助于稳定生产,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佛山优达佳汽配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个税新政落地后等于给员工间接涨薪,无形中进一步带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客观上说这也是国家在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劳动价值。”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教授杨默如说。 到手减税红包也激发了消费热情。业内专家认为,个税改革有利于个人财富的增长,同时带动消费。短期会让大众形成一个消费预期,长期作用将更加明显。记者与多位人士沟通时发现,他们大多都有把减税红包用来消费以提高生活品质的打算。 (摘自《新个税的减税红包到底有多大?》,《经济日报》2018年10月16日) 材料三: 中国个税起征点变化 中国个税起征点(元) 材料四: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于2018年6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从财政部部长刘昆所做的解释说明来看,主要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基本费用扣除标准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从改革目标来看,个人所得税除组织财政收入之外,还应能担当起三大重任:一、发挥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缩小收入差距。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二、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熨平经济波动。三、培育公民税收权利意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基石。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要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一、建立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识别号码;二、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三、提升税收征管能力和水平。 (摘自张学诞《个税改革应肩负起三大重任》,《中国财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顺利度过过渡期后,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前所未有的由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B.材料二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月收入大部分不足5000元这一最低个税标准。 C.1980-2018年,中国个税起征点从最早的800元升至5000元,说明了近40年来我国纳税人口逐年增多。 D.此次起征点提高将使月收入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降低一半以上的税负,其中一些人甚至不用再缴个税。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次立法,两次实施”的个税改革中,过渡期政策与全面实施政策相结合,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元旦并行实施。 B.个税法修改后城镇就业人员占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比例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是因为起征点提高到每月5000元。 C.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从提请审议到政策落地,不到半年的时间,给纳税人带来了极大的减税红包。 D.本次个税改革,不仅能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而且对企业而言,既增加了员工个人福利,又降低了员工的失业率。 6.材料一、二和四的内容与个税改革相关,但其侧重点有所区别,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战士 孙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 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的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小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 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 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 “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 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 “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 “怎样?”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子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临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我没办法,照数给了她,但正色说: “我不在于这一毛钱,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 “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 “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石桥村冬季河边村妇淘菜、小战士捉鱼的场景,场面祥和、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B.“一毛钱的搅缠”,刻画了掌柜女人的泼辣和小气,与掌柜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 C.小说讲究叙事策略,以“我”为叙述者,巧妙地串联几次对话,将几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链接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 D.小说讲述抗战中几位受伤的“战士”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8.小说中“伙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韩公裔,字子扆,开封人。充康王①府内知客。金兵犯京,王出使,公裔从行。渡河,将官刘浩、吴湛私斗,公裔谕之乃解。次磁州,军民戕奉使王云,随王车入州廨,公裔复谕退之。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自是亲爱愈笃。及兵退,张邦昌②遣人同王舅韦渊来献传国玺。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元祐后诏王入承大统,府僚谓金兵尚近,宜屯彭城。公裔言:“国家肇基睢阳,王亦宜于睢阳受命。”时前军已发,将趋彭城,会天大雷电,不能前,王异之,夜半抗声语公裔曰:“明日如睢阳,决矣。”既即帝位,公裔累迁武功大夫。后以事忤黄潜善,适帝幸维扬,公裔丐去,潜善以为避事,遂降三官,送吏部。帝幸越,念其旧劳,召复故官,累迁至广州观察使。公裔给事藩邸三十余年,恩宠优厚,每置酒慈宁宫,必召公裔。会修《玉牒》,元帅府事多放佚,秦桧以公裔帅府旧人,奏令修书官就质其事。俄除保康军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衔之。右谏议大夫汪勃希桧意,劾罢公裔,遂与外祠,在外居住,而帝眷之不衰。桧死,即复提举佑神观,赐第和宁门西,帝曰:“朕与东朝③欲常见卿,故以自近耳。”升华容军节度使,寻致仕。高宗既内禅,尝与孝宗语其忠劳,因诏所居郡善视之。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尉,谥恭荣,官其亲族八人。高宗赐金帛甚厚。公裔律身稍谨,不市恩,又敢与秦桧异,斯亦足取云。 (选自《宋史•韩公裔传》,有删改) [注]①康王: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皇帝。②张邦昌:北宋大臣。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伪楚”皇帝。③太子所居之宫,称东宫,也称东朝,借指太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B.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C.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D.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幸”既可指古代皇帝对人宠爱,也可指帝王的亲临垂顾,亦可泛指皇帝亲临。 B.“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内禅”是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予太子,称“内禅”。 D.“致仕”也称“休致”,指官员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公裔善于劝解。他在康王府任职时,在出使途中有人争斗,经他劝说才和解;在磁州,军民作乱,影响康王,他又去劝退乱民。 B.韩公裔忠于职守。康王要继承皇位,有人建议去彭城躲金兵,韩公裔提议去开业基地睢阳,碰上恶劣天气,康王最终听取了韩公裔的意见。 C.韩公裔遭到权贵排挤。因事触犯黄潜善,韩公裔请求离职,黄潜善认为韩公裔回避事务,于是降官三级,送往吏部。 D.韩公裔深得皇帝宠信。他恢复官职后,高宗因要经常见他,就安排他住得近一些;并和孝宗谈起韩公裔的忠心和功劳,下令优待韩公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天大雷电,不能前,王异之,夜半抗声语公裔曰:“明日如睢阳,决矣。”(5分) (2)俄除保康军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衔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焦山 吴潜 铁瓮①古形势,相对立金焦②。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②金焦:金山和焦山。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 15.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比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一直是男子心中理想的配偶,《关雎》中的“ , ”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2)《逍遥游》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引出“小大之辩”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用香草作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消息传到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时,科研人员 。骄傲和自豪让这些平时不苟言笑的科学家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月球背面的陨石坑 ,而且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区域极少。这意味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时,将面临四条主着陆腿着陆时间不一、冲击力分布不均的巨大风险。因此,最先接触月面的探测器着陆拉杆必须具备极高的拉伸塑性、适中的抗拉强度和稳定的力学响应行为,( )。科研团队 ,历时六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一高效吸能合金,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材料的空白。这种合金的塑性可达到80%-110%,能够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吸能特性优于不少现有的金属材料,相关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也 ,未来将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拍手称快 鳞次栉比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B.欢呼雀跃 鳞次栉比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C.拍手称快 星罗棋布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D.欢呼雀跃 星罗棋布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关键技术。 B.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了关键技术。 C.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的关键技术。 D.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确保着陆腿能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并同时着地,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B.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同时着地 C.确保着陆腿能同时着地,并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D.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脚同时着地,从而吸收巨大的冲击力 20.阅读下面文段,围绕“国家精神”,根据划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6分) 国家精神是什么?简单两个字,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魂”。它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子精神, , , 。 21.下面是某电商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6分) []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镜头一: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 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 镜头三:中国高考前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发微博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镜头四: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镜头五:中国产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仍完好无损,德国网友一脸惊叹。 镜头六: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在绿茵场上训练,挥汗如雨。 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看了以上六个镜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级第三次质检语文答案 1. C A项,强加因果,原文“标签会使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B项,曲解原文,原文“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展现人的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D项,“所有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以偏概全。故选C。 2. B B项,混淆主次,“文章围绕文献价值这一核心”表述不妥,应该是“文章以文学作品的价值为核心展开论述”。故选B。 3. A A项,张冠李戴,“但这并不影响读者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从而引发共鸣、反思”错,据原文“从《俄狄浦斯王》到《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带来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可知,“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从而引发共鸣、反思”的是文学作品。故选A。 4.C “说明了近40年来我国纳税人口逐年增多”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三的“中国个税起征点变化”统计图只能说明我国个税起征点在逐年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是因为个人收入的提高,无法说明“我国纳税人口逐年增多”。 5.C A项,“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元旦并行实施”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由材料一可知,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年底实施过渡期政策,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B项,“个税法修改后城镇就业人员占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比例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说法张冠李戴,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第二段,原文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比例从以前的44%降至15%”。D项,“又降低了员工的失业率”说法曲解文意,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第三段,原文为“预计将降低员工流失率”。故选C。 6.①材料一侧重从政府机构角度,就新税法实施的“一次立法,两步实施”的具体内容做解释。②材料二侧重从社会现象角度,呈现新税法过渡期政策实施一个月来社会各方对个税下降的反应和态度,强调了个税下降在变相增加员工收入,激发消费热情等方面起到的作用。③材料四侧重从经济学专业研究角度,结合财政部长对政策的解释,分析了个税改革应肩负的三大重任以及需要建立的相应制度。(一点2分) 7.B “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错误。 8.①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追敌受伤;指挥民兵打贏伏击战。②刚毅不屈,百折不挠。身受重伤,渴望再上战场杀敌报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③爱恨分明。枪林弹雨中救助班长,不放走一个敌人。④ 自立自信。受伤后和残疾战友开合作社谋生,相信自己还有能力杀敌。⑤率直急躁。对掌柜言语粗砺,不能上战场急坏了眼睛。(一点2分,满分6分,言之有理即可) 9.①增加叙述视角,场景由石桥村转向敌人过路的山头和城南庄,扩大了叙述空间,使叙述富于变化,更有张力。②更充分地表现了“战士”自尊自信、刚毅不屈、英勇善战、乐观豪迈等特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③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使主题意蕴更丰富。小说结尾借村干部的讲述,展现了军民团结、合作抗敌的革命图像,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村干部以轻松热烈的语气地描写了抗日军民的艰苦斗争,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战斗激情,一改前文平淡朴实的叙述风格,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和抗日军民真挚的热爱。 10.D 本句根据名词“渊”“议者”“邦昌”“王”“公裔”“神器”“天命”“玺”“罪”,虚词“也”“之”“其”,标志性词“曰”,再结合本句意思:当时韦渊自称“伪官”,议论的人又认为张邦昌不能信任,康王生气,要杀韦渊,韩公裔说:“国玺自己回来,是天命。”康王于是接受国玺,命令韩公裔掌管。韩公裔尽力救韦渊,免去他的罪行。句子可以断开为: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故选D。 11.C “君主将君位禅让予太子,称‘内禅’”范围缩小了,不仅指太子,只要是君王家族里的人,都称“内禅”。故选C。 12.D “下令优待韩公裔”的是孝宗而非高宗。 13.(1)恰好天上雷电大发作,不能前进,康王对此感到惊异,半夜高声对韩公裔说:“明天到睢阳,决定了。”[“会”(恰好,恰巧,适逢)、“异”(对……感到惊异)、“抗声”(高声,大声)、“如”(到,往)每个点各1分,大意1分。] (2)不久授任韩公裔保康军承宣使,秦桧怀疑韩公裔越过自己向皇帝请求,忌恨韩公裔。[“俄”(不久)、“除”(授官)、“舍己”(越过自己)、“衔”(忌恨)每个点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韩公裔,字子扆,开封人。担任康王府内知客,金国军队侵犯京城,康王出使,韩公裔随行,渡过黄河,将官刘浩、吴湛私下争斗,韩公裔劝说他们才和解。驻扎在磁州,军民残杀奉命出使的王云,跟随康王的车队进入州署,韩公裔又劝退他们。康王将要南行,和韩公裔谋划,从小路在夜间暗中起兵。从此康王对韩公裔更加亲近看重。等到金兵撤退,张邦昌派人和康王的舅舅韦渊曹来献传国玉玺,当时韦渊自称“伪官” ,议论的人又认为张邦昌不能信任,康王生气,要杀韦渊,韩公裔说:“国玺自己回来,是天命。”康王于是接受国玺,命令韩公裔掌管。韩公裔尽力救韦渊,免去他的罪行。元佑皇后诏令康王进京继承帝位,府僚认为金兵还离得近,应驻扎在彭城,韩公裔说:“国家在睢阳创立基业,康王也应在睢阳受命。”当时前军已经出发,将前往彭城,恰好天上雷电大发作,不能前进,康王对此感到惊异,半夜高声对韩公裔说:“明天到睢阳,决定了。”继承帝位后,韩公裔多次升职担任武功大夫。后来因事触犯黄潜善,正好皇帝是到维扬,韩公裔请求离职,黄潜善认为韩公裔回避事务,于是降官三级,送往吏部。皇帝来到越地,考虑韩公裔以前的功劳,召入朝廷恢复原来的官职,多次升官位至广州观察使。韩公裔在王府供职三十多年,得到的恩惠与宠爱很优厚,皇帝每次在慈宁宫置办酒席,一定召入韩公裔,碰上修撰《玉牒》,元帅府的事多数散失,秦桧因韩公裔是原来帅府的人,上奏让修书官前去咨询韩公裔有关的事情。不久授任韩公裔保廉军承宣使,秦桧怀疑韩公裔越过自己向皇帝请求,忌恨韩公裔。右谏议大夫汪勃迎合秦桧的意思,弹劾罢免韩公裔,于是让韩公裔担任地方祠掾官,在外地居住,但皇帝对他宠爱重视不减。秦桧死后,立即恢复掌管佑神观,赏赐府第在和宁门西,皇帝说:“我和太子想常见您,所以安排住得近一些。”升任华容军节度使,不久退休。高宗传位太子后,曾经和孝宗谈到韩公裔的忠诚和功劳,于是朝廷下诏韩公裔所居住的州郡厚待他。乾道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赠官太爵,谥号恭荣,给他的亲属八人授官。高宗赏赐金钱丝绸很优厚。韩公裔约束自己很严谨,不给别人好处以讨好别人,又敢和秦桧持不同意见,这也是可取的地方。 14.C 没有议论。 15.①辛词结尾用典,以廉颇自况,表达了不被朝廷信用、才能无法施展的忧虑;②吴词写超脱凡尘、飞升成仙的幻想,表达了出尘避世、隐迹遁去的想法。(答有志难伸的深沉感叹、世事艰难的感慨、失意时自我宽慰亦可得分。辛词和吴词各3分,共6分) 16.(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17.D(第一组:“拍手称快”意为“形容正义伸张或公愤消除时高兴痛快的样子”。“欢呼雀跃”意为“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第二组:“鳞次栉比”意为“像鱼鳞和梳齿那样依次排列,形容建筑物排列密集”;“星罗棋布”意为“像群星罗列,像棋子分布;形容数量多而广”。第三组:“殚精竭虑”意为“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处心积虑”意为“心里计划思考已久”,多含贬义。第四组:“名列前茅”用以比喻“评比、考试等名位在前”;“出类拔萃”意为“品行、才干高出同类而拔尖”。) 18.B(A项,动宾搭配不当;C项,主宾搭配不当、不合逻辑;D项,偷换主语。) 19.C(第一、二分句是顺承关系,第三分句与第一、二分句是目的关系。) 20.示例:它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它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写对1句1分,2句3分,3句5分) 21.配送机器人到达目的地后,顾客可以通过点击手机APP链接、输入取货验证码和人脸识别这三种方式取货,顾客收货后,机器人配送任务完成。(6分) 22.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的是组合延伸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在明确“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这一写作背景的同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请选择其中两三个镜头”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考生应明确每个场景的含义,把握住镜头之间的有机关联进行立意,在写作的时候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论述,举例论述最好是选取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作为事实的论据,这样才能使得作文更具有生活的气息和说服力。镜头一到镜头六分镜头含义解析如下: 镜头一: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 庸俗化地将镜头内涵解析为中国人在外国盲目消费疯狂购物,“财大气粗”,崇洋媚外,是不妥的。应该对此作更为正面客观的解读——中国人消费能力强,购买力强劲,一是说明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且国家藏富于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二是通过中国游客境外消费的盛况侧面说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促进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中国产品和外国商品、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也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向外国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蒙学的代表,外国政要的外孙女也背诵,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重要,未来发展预期乐观;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去”、“中为洋用”,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镜头三:中国高考前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发微博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中国高考得到国际权威、知名人士的认可,中国考生得到仰慕已久的偶像——霍金先生的鼓励,说明中国未来发展预期乐观,中国人才地位日益显要。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少年强则国强,国家要提升未来的竞争力要更加重视教育,我们的人才要兼顾国际视野,我们的用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标准要符合世界规范。 镜头四: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援建体现中国财力,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展现国际责任、大国担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成果。 镜头五:中国产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仍完好无损,德国网友一脸惊叹。 中国生产的产品能得到严谨的日耳曼民族的认同是不容易的,中国产品日臻成熟的打磨通过了严苛的检验体系的检验,彰显的是我国的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但中国产品、中国企业要得到世界的认可甚至领先世界,仅仅停留在“仿制”是不够的。中国需要工匠精神更离不开自主创新,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华丽转型。 镜头六: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在绿茵场上训练,挥汗如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虽然正在崛起,但在诸多领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大国风度里从来就没有骄傲自满、盲目自信。镜头体现的是中国积极学习别国的先进的技术的谦逊、自强,以及学习、赶超过程中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综上,通过切片分析整合,我们可以提炼如下内容: (1)通过中国与别国国家间各领域、各层面的交流,说明中国地位提升,影响力巨大; (2)中国国家实力强大,未来发展前景乐观; (3)中国的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学习与被学习同在; (4)中国和平崛起,自强、自信、博爱,积极担负国际责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成果。 审题立意方法: (1)善于对比。纵向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文化软实力及大国影响力提高。横向对比,对比我国跟其他国家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现状,看到我们的进步和不足。 (2)归纳同类项,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 根据镜头2、3可以提出“中国的文化教育正走向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可”,谈文化自信。 根据镜头1、2、4可以提出“中国正在影响世界”,谈中国未来发展前景。 (3)概括矛盾冲突,提出辩证的观点。例如: 根据镜头4、5、6可以谈中国的和平崛起,谈中国“善其身”的自强精神和“济天下”的博爱胸怀。 根据镜头2、5、6可以谈中国发展过程中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进来”和“走出去”、被学习和学习的关系。 (4)联系现实,延伸拓展。本作文题引导学生着眼时事,体察社会,思考现实与未来。考生可以由浅及深地分析材料与社会现实,展现我国文化自信,塑造大国形象,在物质文明疾速发展的社会、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思考我国社会发展的契机,畅想国家的发展与未来……使得文章有层次、有深度。 例文: 以和为核,兼济世界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而如今已然居于世界大国之列的中国,却如同一只博爱可亲的狮子,觉醒于世界的东方,呈现出一种兼收并蓄、博爱天下的新型“大国外交”,广交内外,兼济天下。 老子曾云:“天地合而万物兴。”儒家以“大同”为最高理想,墨侠以“兼爱平生”为旨。而如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已融汇入中国的外交之中。特朗普总统的外孙女用中文背诵《三字经》,那是中国文化外交传递的缩影;中国少年赴西班牙接受先进的足球训练,那是中国外交广泛接受先进事物的典范。这一“放”一“收”,体现的正是中国“大国外交”一如既往贯彻的理念。 传播与兼收,“引进来”同“走出去”,正是中国外交一直坚持的方针。当习近平主席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分享给世界;当中国在世界各国建立“孔子学院”,同这位先贤一般,将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广播于天下。君可见,那个沉淀千年的中国,步履翩翩地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成果。当中国冰球运动员赴美参与国际赛事,奉行“体育外交”;当中国广泛的接受各国成功的发展经验,君可见,那个海纳百川的中国,再次仪态庄严,包容世界。中国的外交一直在诠释“和”,发展“和”,以“和”传播,以“和”兼收,以“和”而汇天下。 然而,中国外交不仅有大国的包容,更有兼济天下的宏图。有为非洲修医院、筑铁路,“利万民”的博爱;更有也门撤侨行动中,带十二国民众脱险,“济天下”的胸襟。的确,中国的外交一直在诠释与践行“和”中,延伸和发展“和”。不仅如此,中国还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关系中努力寻求平衡和和谐。如今,中国外交的“和”不仅限于融合,更有一种为世界谋和平,促发展的大爱情怀。伊朗核问题争执不休时,中国的“和”,平衡各方,解决和平危机;中东关系紧张时,中国的“和”再次调解矛盾,展现风度。中国不仅安本邦,且济天下、利万民,这便是博爱的中国外交。 以博爱的胸襟,容纳百川,兼济天下,中国以“和”为中心的大国外交,正向世界展示出真正的世纪强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