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中考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云南中考物理试题

‎2017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分)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月光下的人影 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 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 ‎2.(3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用电磁波来通信 C.只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只有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 ‎4.(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B.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用安培定则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D.1kW•h=3.6×106J ‎5.(3分)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 ‎6.(3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D.‎ 焦耳定律实验 ‎7.(3分)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8.(3分)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所示,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  )‎ A.两表都可能被烧坏 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C.电流表不会被烧坏 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9.(2分)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可配戴   透镜矫正.‎ ‎10.(2分)如图所示是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的情景,这一过程中她们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   .‎ ‎11.(2分)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根据乐器发声的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2.(2分)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150N的木块在10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4m,此装置是   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13.(2分)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一次能源,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的能源叫二次能源,石油、风能、天然气、煤、电能等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14.(2分)儿童节期间,小朋友在公园里荡秋千,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能.‎ ‎15.(2分)过桥米线是云南人爱吃的食物,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这是   现象;“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发生了   .‎ ‎16.(2分)一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9×103kg,体积为3m3,它的密度为   kg/m3;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则其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2分)如图所示,沿B管向左快速吹气时A管中的水面将   ,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   ‎ ‎18.(2分)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10V,R1=8Ω,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闭合开关S,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F=1N时,R2为2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   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F=   N(写出关于I的数学表达式)‎ ‎ ‎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满分31分)‎ ‎19.(3分)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0.(3分)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开关和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 ‎21.(3分)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 ‎22.(7分)小东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指在图1所示的位置,他应先   后再测量;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 ‎(2)如图2所示,测量时长木板应   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平行于长木板拉着木板做   运动,根据   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小东在实验中还发现,用此装置按照(2)中的方式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测量时,如果不小心使弹簧测力计向右上方倾斜,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7分)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当导体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G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   (选填“有”或“无”)电流产生.‎ ‎(2)小芳无意间碰到导体ab,导体ab晃动起来,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 偏转,就说:“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可产生电流”,但小芳说:“不一定,还要看导体怎样运动”.为验证猜想,它们继续探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 序号 ‎ 磁体摆放方向 ‎ ab运动方向 ‎ 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 1‎ ‎ N极在上 ‎ 竖直上下运动 ‎ 不偏转 ‎ 2‎ ‎ 水平向左运动 ‎ 向右偏转 ‎ 3‎ ‎ 水平向右运动 ‎ 向左偏转 ‎ 4‎ ‎ N极在下 ‎ 竖直上下运动 ‎ 不偏转 ‎ 5‎ ‎ 水平向左运动 ‎ 向左偏转 ‎ 6‎ ‎ 水平向右运动 ‎ 向右偏转 分析实验现象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小芳的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第2、3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   有关;比较第3、6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   有关.‎ ‎(3)在整理器材时,小明未断开开关,先撤去蹄形磁铁,有同学发现指针又偏转了!他们再重复刚才的操作,发现电流表的指针都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中做   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此原理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 ‎24.(8分)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融化;在没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 通过比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   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   ,体积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 ‎ ‎ 四、综合题(满分25分)‎ ‎25.(8分)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潜水深度6000米潜水器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曾经载人深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取ρ海水=1.0×103kg/m3,求:‎ ‎(1)在7000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合多少个标准大气压;‎ ‎(2)若“蛟龙号”上有一个50cm2的观察窗,在7000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 ‎(3)若“蛟龙号”从7000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时6小时56分40秒,它上浮的平均速度.‎ ‎26.(8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1=0.5A,电压表示数U1=6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2=0.25A,若电源电压不变,求:‎ ‎(1)待测电阻Rx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U2;‎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P2.‎ ‎27.(9分)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 ‎ ‎2017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分)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月光下的人影 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 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B、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故与题意不符;‎ C、平静湖面上拱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C.‎ ‎【点评】‎ 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 ‎ ‎2.(3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 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 其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②盛夏,旷野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C符合题意;‎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综合分析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过程的判断及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的判断.‎ ‎ ‎ ‎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用电磁波来通信 C.只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只有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 ‎【分析】(1)验电器金属球与带电体接触后,金属箔片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能够成等大虚像;凸透镜能够成等大实像.‎ ‎【解答】解:A、验电器金属球与带电体接触后,金属箔片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正确;‎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宇航员在月球上用电磁波来通信;故B错误;‎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D、平面镜能够成等大虚像;凸透镜能够成等大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明确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知道电磁波的传播情况、理解反射定律、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特点;可解答此题.‎ ‎ ‎ ‎4.(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B.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用安培定则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D.1kW•h=3.6×106J ‎【分析】(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3)由安培定则判断出磁场的方向,从而可判断电螺线管的极性.‎ ‎(4)1kW•h=3.6×106J.‎ ‎【解答】解:‎ A、由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可知,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A正确.‎ B、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 C、用右手握通电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指向就是N极,这是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故C正确;‎ D、1kW•h=1000W×3600s=3.6×106J,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 ‎ ‎5.(3分)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 ‎【分析】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由于潜水员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变化.‎ ‎【解答】解:‎ 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由于潜水员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而液体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知道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抓住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 ‎ ‎6.(3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D.‎ 焦耳定律实验 ‎【分析】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用电器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其它形式的能量,就是一个电流做功的过程.‎ ‎【解答】解:‎ 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形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将塞子冲出是通过做功的形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时消耗的是电能,获得的是机械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C符合题意;‎ D.焦耳定律实验中消耗的是电能,获得的是内能,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内能的改变和电功的实质,是一道基础题目.‎ ‎ ‎ ‎7.(3分)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 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准确分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 ‎8.(3分)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所示,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  )‎ A.两表都可能被烧坏 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C.电流表不会被烧坏 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分析】‎ 电流表的电阻很小,相当于一段导线,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接反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电路就是短路.‎ ‎【解答】解:‎ 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接反了,如图所示,此时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造成电源短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会很大,电流表将被烧坏;由于是电源短路,没有电流通过电压表,所以,电压表不会烧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知道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电阻很大,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 ‎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9.(2分)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前 ,可配戴 凹 透镜矫正.‎ ‎【分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解答】解: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答案为:前;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 ‎ ‎ ‎10.(2分)如图所示是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的情景,这一过程中她们的运动状态 改变 (选填“改变”或“不变”);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 减小摩擦 .‎ ‎【分析】‎ ‎(1)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如果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说明运动状态不变;‎ ‎(2)减小摩擦的方法: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考虑,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1)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运动的方向时刻改变,则她们的运动状态改变;‎ ‎(2)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故答案为:改变;减小摩擦.‎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和减小摩擦力方法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 ‎ ‎11.(2分)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音调 ;根据乐器发声的 音色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分析】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 ‎【解答】解: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 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知道频率影响音调,振幅影响响度,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有关这几个概念要注意区分.‎ ‎ ‎ ‎12.(2分)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150N的木块在10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4m,此装置是 动 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60 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分析】(1)使用中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时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是动滑轮;‎ ‎(2)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克服木块重力做的功即为工人拉力做的总功,根据W=Gh求出其大小,根据P=求出该工人拉力的功率.‎ ‎【解答】解:(1)图中的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此装置是动滑轮;‎ ‎(2)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工人拉力做的功:‎ W=Gh=150N×4m=600J,‎ 该工人拉力的功率:‎ P===60W.‎ 故答案为:动;60.‎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判断以及功、功率的计算,明确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木块重力做的功是关键.‎ ‎ ‎ ‎13.(2分)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一次能源,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的能源叫二次能源,石油、风能、天然气、煤、电能等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风能 ,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电能 .‎ ‎【分析】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化石能源、风能、水能等;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等.‎ ‎【解答】解:风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电能是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获得的,所以称为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风能;电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 ‎ ‎14.(2分)儿童节期间,小朋友在公园里荡秋千,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内 能.‎ ‎【分析】(1)在物体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 ‎(2)在考虑摩擦等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并不守恒,而是会逐渐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1)秋千在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随高度的降低,重力势能变小;‎ ‎(2)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会克服摩擦与空气阻力,逐渐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变小;内.‎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势能的判断、机械能守恒的判断等,是一道基础题.‎ ‎ ‎ ‎15.(2分)过桥米线是云南人爱吃的食物,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这是 扩散 现象;“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发生了 热传递 .‎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解答】解: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是汤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就闻见米线汤的香味;‎ ‎“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内能.‎ 故答案为:扩散;热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扩散现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 ‎ ‎16.(2分)一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9×103kg,体积为3m3,它的密度为 3×103 kg/m3;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则其对地面的压强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析】(1)知道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变化.‎ ‎【解答】解:(1)金属块的密度:‎ ρ===3×103kg/m3;‎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 由p=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减小.‎ 故答案为:3×103;减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 ‎ ‎17.(2分)如图所示,沿B管向左快速吹气时A管中的水面将 上升 ,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 流速快气压小 ‎ ‎【分析】吸管和烧杯构成连通器,吹气之前,吸管内和烧杯内液面相平.‎ 当向B管吹气时,A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A管下方压强不变,A管内的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 ‎【解答】解:如图所示,沿B管向左快速吹气时,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A管水上升或有水喷出.‎ 故答案为:上升;流速快气压小.‎ ‎【点评】对于流体压强问题,要明确被研究的物体,物体的哪两个侧面流体流速不同,判断两个侧面的压强情况,判断物体在压强差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 ‎ ‎18.(2分)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10V,R1=8Ω,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闭合开关S,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F=1N时,R2为2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 1 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F= ﹣4 N(写出关于I的数学表达式)‎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F=1N时,R2为2Ω,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2)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出表达式,把F=1N时R2=2Ω代入得出表达式,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变阻器的阻值,然后代入表达式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F=1N时,R2为2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1===1A;‎ ‎(2)由题意可知,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设为F=kR2,‎ 当F=1N时,R2为2Ω,则1N=k×2Ω,‎ 解得:k=0.5N/Ω,‎ 所以,F=0.5N/Ω×R2﹣﹣﹣﹣﹣﹣﹣﹣﹣①‎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2′=R﹣R1=﹣8Ω﹣﹣﹣﹣﹣﹣﹣﹣﹣②,‎ 所以,F=0.5N/Ω×R2′=0.5N/Ω×(﹣8Ω),‎ 即数学表达式为:F=0.5×(﹣8)N=﹣4 N.‎ 故答案为:1;﹣4.‎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好“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式是关键.‎ ‎ ‎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满分31分)‎ ‎19.(3分)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0.34 A ‎【分析】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的大小.‎ ‎【解答】解:‎ 由图可知,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A,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34A.‎ 故答案为:0.34.‎ ‎【点评】掌握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读数方法,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实验技能之一.‎ ‎ ‎ ‎20.(3分)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开关和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 ‎【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解:‎ 首先辨别图中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 ‎(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经灯泡连到零线,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如图所示:‎ ‎【点评】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 ‎ ‎ ‎21.(3分)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 ‎【分析】据力臂的正确画法作图,即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解答】解:图中杠杆支点为O,延长拉力F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L,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画力臂关键是要画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 ‎ ‎22.(7分)小东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指在图1所示的位置,他应先 调零 后再测量;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 N.‎ ‎(2)如图2所示,测量时长木板应 水平 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平行于长木板拉着木板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小东在实验中还发现,用此装置按照(2)中的方式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速度 无关.测量时,如果不小心使弹簧测力计向右上方倾斜,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上,然后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2)木块只有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受到的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以及运动速度无关;‎ ‎(4)根据实验原理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答题.‎ ‎【解答】解:(1)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若发现指针不是指在0刻度线上,必须要进行调零;‎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是5N,所以量程为0~‎ ‎5N,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2)测量时长木板应水平放置;实验时为了测出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3)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使运动速度增大,滑动摩擦力也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弹簧测力计像右上方倾斜时,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此时摩擦力小于拉力,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比较水平方向时的力会变小.‎ 故答案为:(1)调零;0.2;(2)水平;匀速直线;二力平衡;(3)速度;变小.‎ ‎【点评】本题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主要考查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及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的应用,要正确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需充分利用二力平衡条件.‎ ‎ ‎ ‎23.(7分)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当导体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G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 无 (选填“有”或“无”)电流产生.‎ ‎(2)小芳无意间碰到导体ab,导体ab晃动起来,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 偏转,就说:“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可产生电流”,但小芳说:“不一定,还要看导体怎样运动”.为验证猜想,它们继续探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 序号 ‎ 磁体摆放方向 ‎ ab运动方向 ‎ 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 1‎ ‎ N极在上 ‎ 竖直上下运动 ‎ 不偏转 ‎ 2‎ ‎ 水平向左运动 ‎ 向右偏转 ‎ 3‎ ‎ 水平向右运动 ‎ 向左偏转 ‎ 4‎ ‎ N极在下 ‎ 竖直上下运动 ‎ 不偏转 ‎ 5‎ ‎ 水平向左运动 ‎ 向左偏转 ‎ 6‎ ‎ 水平向右运动 ‎ 向右偏转 分析实验现象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小芳的观点是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第2、3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 导体的运动方向 有关;比较第3、6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 磁场方向 有关.‎ ‎(3)在整理器材时,小明未断开开关,先撤去蹄形磁铁,有同学发现指针又偏转了!他们再重复刚才的操作,发现电流表的指针都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磁场 中做 切割磁感线 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此原理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发现.‎ ‎【分析】(1)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分析;‎ ‎(2)根据表中的信息分析小芳的观点,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出实验结论;‎ ‎(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解:‎ ‎(1)当导体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此时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灵敏电流计G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无电流产生;‎ ‎(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计指针不一定偏转,说明不一定产生电流,故小芳的观点是正确的;‎ 比较第2、3次实验现象发现,磁场方向相同,导体运动的方向不同,产生电流的方向不同,即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比较第3、6次实验现象发现,导体运动的方向相同,磁场方向不同,产生电流的方向不同,即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磁场方向有关.‎ ‎(3)电路闭合时,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导体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此原理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 故答案为:(1)无;(2)正确;导体的运动方向;磁场方向;(3)磁场;切割磁感线;法拉第.‎ ‎【点评】产生感应电流必备的三个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 ‎ ‎24.(8分)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融化;在没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 凝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 通过比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 C 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 增大 ,体积 减小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 ‎【分析】(1)晶体的熔点跟晶体的种类、是否有杂质、压强等有关;晶体中有杂质可以降低晶体的熔点;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冰中掺杂盐等其他物质以及受到压力变大时,熔点都会降低;‎ ‎(3)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但水的密度变大,根据公式V=可知水体积的变化.‎ ‎【解答】解:(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低于0℃;故证明猜想A是正确的;‎ 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白霜,同时会放出热量.‎ ‎(2)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 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泡沫的密度,所以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实心铁块的质量大于泡沫块,则其重力也大于泡沫块,对冰块的压力也大,‎ 因此通过比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和丙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增大,当冰受到压力变大时,熔点都会降低;从而说明猜想B是正确的;‎ 甲的厚度大于丙的厚度,比较甲和丙,可知冰层变薄熔点降低,故说明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是正确的;‎ ‎(3)根据公式ρ=可知,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时,体积变小,所以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但水的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1)正确;凝华;(2)增大;低于;正确;C;(3)增大;减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凝华现象等,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 ‎ 四、综合题(满分25分)‎ ‎25.(8分)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潜水深度6000米潜水器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曾经载人深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取ρ海水=1.0×103kg/m3,求:‎ ‎(1)在7000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合多少个标准大气压;‎ ‎(2)若“蛟龙号”上有一个50cm2的观察窗,在7000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 ‎(3)若“蛟龙号”从7000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时6小时56分40秒,它上浮的平均速度.‎ ‎【分析】(1)根据p=ρgh求出海水的压强,再根据1标准大气压=1×105Pa将海水压强换算成标准大气压;‎ ‎(2)根据p=求出压力;‎ ‎(3)根据v=求出上浮速度.‎ ‎【解答】解:‎ ‎(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700个标准大气压;‎ ‎(2)由p=可得,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 F=pS=7×107Pa×50×10﹣4m2=3.5×105N;‎ ‎(3)上浮时间:t=6小时56分40秒=6×3600s+56×60s+40s=25000s,‎ 上浮的平均速度:‎ v===0.28m/s.‎ 答:(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7×107Pa,合700个标准大气压;‎ ‎(2)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3.5×105N;‎ ‎(3)它上浮的平均速度0.28m/s.‎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压力、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注意单位换算.‎ ‎ ‎ ‎26.(8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1=0.5A,电压表示数U1=6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2=0.25A,若电源电压不变,求:‎ ‎(1)待测电阻Rx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U2;‎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P2.‎ ‎【分析】(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Rx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根据P=UI求出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I=可得,待测电阻Rx的阻值:‎ Rx===12Ω;‎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Rx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即Rx两端的电压):‎ U2=I2Rx=0.25A×12Ω=3V;‎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 P2=U2I2=3V×0.25A=0.75W.‎ 答:(1)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12Ω;‎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 ‎ ‎27.(9分)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分析】(1)由热量公式Q=cm△t可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由燃烧值公式可以求出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由效率公式求出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3)换用可燃冰,根据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可知可燃冰的热值,再利用Q=Vq可求得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500kg×(100℃﹣20℃)=1.68×108J;‎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天然气=12m3×4.2×107J/m3=5.04×108J;‎ 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η=×100%=×100%≈33.3%;‎ ‎(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 则可燃冰的热值:q可燃冰=160q天然气=160×4.2×107J/m3=6.72×109J/m3,‎ 若换用可燃冰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应使用可燃冰的体积:‎ V可燃冰===0.075m3.‎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1.68×108J;‎ ‎(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为33.3%;‎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0.075m3可燃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Q吸=cm△t=cm(t﹣t0)和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