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选修)(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选修)(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选修)‎ ‎ ‎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2.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 ‎3.人类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一对褐眼夫妇,生了4个褐眼男孩,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AA×AA B.AA×Aa C.Aa×Aa D.无法确定 ‎4.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Ⅱ5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 C.Ⅱ3是杂合子 D.Ⅰ2和Ⅱ4的基因型相同 ‎5.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正确的判断是(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6.用TMV型和HRV型病毒分别感染烟草,都会使烟草得花叶病,并都能从染病的烟草叶中分离出各自的子代病毒.将TMV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型病毒的RNA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  )‎ 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B.HR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D.TMV型RNA和HRV型蛋白质 ‎7.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DNA上的 每个片段都是基因 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8.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R 荚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9.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0.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 ‎11.已知一个 DNA 分子中有 1 0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 600 个,这个 DNA 分子中应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依次是(  )‎ A.2 个和 200 个 B.2000 个和 400 个 C.2 个和 400 个 D.1000 个和 600 个 ‎12.一对夫妇共生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其中一男一女是红绿色盲患者,其他两个表现正常,按理论推断,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 ‎13.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 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 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14.如图表示某生物体内不同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 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C.由N→O,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的结果 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和N→O相同 ‎1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B.猴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水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16.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Y染色体 ‎17.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可以累加.若某一纯种黑人与某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  )‎ A.3种;3:1 B.3种;1:2:1‎ C.9种;1:4:6:4:1 D.9种;9:3:3:1‎ ‎18.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A+G=T+C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1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20.下列关于研究的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C.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的复制 D.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1.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 ‎22.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23.蚕豆根尖细胞有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24.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分子的脱氧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DNA是真核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25.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6.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如表信息可预测,图中II﹣3和II﹣4所生子女是(  )‎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27.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较高时,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 B.DNA分子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是DNA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不同生物的DNA中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D.若一单链中的=n,则其互补链中的该比值为n ‎28.正常人的下列细胞中,可能有2条X染色体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 ‎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9分)‎ ‎29.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  (填“32P”或“35S”)标记的  .‎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 ‎(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2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含32P与只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为  ‎ ‎(4)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5)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 预计第Ⅲ代DNA分子含有N15的链占全部DNA链的比例为  .‎ ‎30.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不同种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是图  ;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 ‎(2)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甲中细胞中处于乙图′BC段的细胞有  ;图甲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  ‎ ‎(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甲图中的  (用数字表示)‎ ‎(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  段受阻.‎ ‎(5)⑥为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图,同源染色体有  对.若该果蝇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Y,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  、  .‎ ‎31.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从图可见,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  基因和  基因,才可产生紫色素.‎ ‎(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  和  .‎ ‎(3)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分别为  和   ‎(4)若要检测紫花植株是否为纯种,可采取  方法,若后代出现紫花:白花=1:1,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5)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为  ;比例  .‎ ‎32.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  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的作用来完成的.‎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 ‎(3)在人体细胞内,DNA的复制发生的场所为  .‎ ‎33.如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已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3)Ⅲ﹣2的基因型为  、  ,其概率分别为  、  ‎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和;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因此建议  .‎ ‎34.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  .‎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 ‎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选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解答】解: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不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不属于性状分离,B错误;‎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后代,不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 D、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所以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后代和隐性后代属于性状分离,D正确.‎ 故选:D.‎ ‎ ‎ ‎2.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解答】解:已知高茎(T)无芒(B)都是显性性状,则高茎无芒亲本的基因型是T_B_,矮茎无芒小麦的基因型肯定是ttBb.又因为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逐对分析分析后代高茎:矮茎=1:1,说明亲本是Tt×tt;有芒:无芒=3:1,说明亲本是Bb×Bb.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TtBb×ttBb.‎ 故选:A.‎ ‎ ‎ ‎3.人类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一对褐眼夫妇,生了4个褐眼男孩,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AA×AA B.AA×Aa C.Aa×Aa D.无法确定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个.杂合子的测交和杂合子的配子种类能够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 据题意可知褐眼对蓝眼为显性(用A、a表示),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A_),生的褐眼男孩基因型为(A_).‎ ‎【解答】解:已知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用A、a表示),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A_×A_),但他们生了4个褐眼男孩,基因型为A_,故无法判断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故选:D.‎ ‎ ‎ ‎4.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Ⅱ5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 C.Ⅱ3是杂合子 D.Ⅰ2和Ⅱ4的基因型相同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父亲有病,女儿有正常和患者,说明不可能是Y遗传和X显性遗传,有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解答】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不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 B、若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5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和Ⅰ2,B错误;‎ C、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是纯合子,C错误;‎ D、Ⅰ2和Ⅱ4都是正常的女性,无论是上述中的那种遗传方式它们的基因型都相同,D正确.‎ 故选:D.‎ ‎ ‎ ‎5.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正确的判断是(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当基因型为Hh时,父本表现为有角,而母本表现无角,说明这跟性别有关.‎ ‎【解答】解:A、双亲无角,如果母本是Hh,则子代雄性个体中会出现有角,故A不正确;‎ B、双亲有角,如果父本是Hh,母本是HH,则子代中雌性个体Hh会出现无角,故B不正确;‎ C、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雄性个体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3:1,雌性个体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3,所以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故C正确;‎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等位基因Hh发生分离,故D不正确.‎ 故选:C.‎ ‎ ‎ ‎6.用TMV型和HRV型病毒分别感染烟草,都会使烟草得花叶病,并都能从染病的烟草叶中分离出各自的子代病毒.将TMV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型病毒的RNA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  )‎ 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B.HR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D.TMV型RNA和HRV型蛋白质 ‎【考点】烟草花叶病毒.‎ ‎【分析】R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由题意知,重组病毒的蛋白质来自HRV型病毒,RNA来自HRV型病毒,因此重组病毒产生的后代应该与HRV型病毒相同.‎ ‎【解答】解:由于R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RNA,重组病毒的RNA来自HRV型病毒,因此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在烟草细胞内分离出来的病毒与HRV型病毒相同,即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HR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故选:B.‎ ‎ ‎ ‎7.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DNA上的 每个片段都是基因 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还有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 B、一条染色体中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上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不是基因,C错误;‎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C.‎ ‎ ‎ ‎8.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R 荚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 由①、②、③组相比较可知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再通过④组可进一步证明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蛋白质、多糖以及DNA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③和④形成对照,也能说明DNA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①~④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答】解:A、在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细菌没有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A错误;‎ B、表中实验结果不能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B错误;‎ C、③和④形成对照,说明DNA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C正确;‎ D、①~④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 ‎ ‎9.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题涉及了三对等位基因,并且独立遗传,因此应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在解题时,应掌握一般计算规律,首先对每对基因逐对分析,然后利用乘法法则.‎ ‎【解答】解:A、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并且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后代表现型种类=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A错误;‎ B、后代表现型应为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B错误;‎ C、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C错误;‎ D、后代表现型应为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D正确.‎ 故选:D.‎ ‎ ‎ ‎10.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甲图: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女儿,说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乙图: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丙图: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女患者的儿子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分析丁图:双亲均患病,但有一个正常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丁图表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A错误;‎ B、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丙(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和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B正确;‎ C、乙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患病男孩的父亲是该病基因携带者,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患病男孩的父亲不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C错误;‎ D、丁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家系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D错误.‎ 故选:B.‎ ‎ ‎ ‎11.已知一个 DNA 分子中有 1 0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 600 个,这个 DNA 分子中应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依次是(  )‎ A.2 个和 200 个 B.2000 个和 400 个 C.2 个和 400 个 D.1000 个和 600 个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解:(1)双链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为:‎ 由图可知,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 ‎(2)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已知一个 DNA 分子中有 1 0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 600 个,则这个 DNA 分子中腺嘌呤的数目为1000﹣600=400个.‎ 故选:C.‎ ‎ ‎ ‎12.一对夫妇共生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其中一男一女是红绿色盲患者,其他两个表现正常,按理论推断,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由于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女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HXH、XHXh,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XhXh,男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HY,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hY.‎ ‎【解答】解:由题意知,该夫妇有一个女孩患有红绿色盲XhXh,因此这对夫妇都含有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丈夫的基因型为XhY,妻子至少是携带者,这对夫妻的四个子女中有两个是个不患病,因此妻子含有正常基因,基因型为XHXh.‎ 故选:B.‎ ‎ ‎ ‎13.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 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 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子一代中没有白眼残翅雄果蝇,故红眼长翅果蝇与白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白眼残翅雌果蝇基因型是bbXrXr,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DNA含量加倍,基因组成是bbbbXrXr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细胞,DNA含量减半,基因型bbXrXr.‎ ‎【解答】解A、根据题意可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_XRX﹣,白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了BbXrY,F1代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bbXrY),说明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A正确;‎ B、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的含Xr,亲本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也有的含Xr,B正确;‎ C、Fl代出现长翅果蝇的概率是,出现雄果蝇的概率为,所以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C错误;‎ D、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在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基因加倍,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bbbbXrXrXrXr,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bbXrXr,D正确.‎ 故选:C.‎ ‎ ‎ ‎14.如图表示某生物体内不同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 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C.由N→O,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的结果 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和N→O相同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受精作用.‎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生物体内不同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H段DNA分子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HI段表示受精作用;IP段DN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表示有丝分裂.据此答题.‎ ‎【解答】解:A、由B→C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阶段DNA的含量增加一倍的原因是DNA发生了复制,A正确;‎ 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发生受精作用的结果,B正确;‎ C、由N→O,DNA的含量减少一半,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细胞的结果,C正确;‎ 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细胞核的结果,和N→O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 ‎ ‎1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B.猴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水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分析】1、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2、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解答】解: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A错误;‎ B、猴属于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正确;‎ C、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 ‎ ‎16.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Y染色体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1、人类的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 ‎【解答】解:A、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如色盲基因,A错误;‎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 C、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内都有性染色体,C错误;‎ D、初级精母细胞含有Y染色体,但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 ‎ ‎17.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可以累加.若某一纯种黑人与某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  )‎ A.3种;3:1 B.3种;1:2:1‎ C.9种;1:4:6:4:1 D.9种;9:3:3: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由题意已知,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可以累加.所以人类皮肤的颜色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即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 ‎【解答】解: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由题意可知A、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为黑色;AABb、AaBB都有3个显性基因,肤色次之;aabb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为白色.若某一纯种黑人(AABB)与某纯种白人(aabb)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AaBb);让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就是让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是3×3=9种.同时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1个或0个,所以子女可产生五种表现型,其中4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3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和AABb,共;2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aaBB、AaBb,共;1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和aaBb,共;0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所以出现的五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4:6:4:1.‎ 故选:C.‎ ‎ ‎ ‎18.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A+G=T+C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该基因中含有400个碱基,则A1=T2=20,T1=A2=40,G1=C2=60,C1=G2=80,即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据此答题.‎ ‎【解答】解:A、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互补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A=T、C=G).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G=T+C,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个,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该基因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60=180个,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则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C正确;‎ D、由于碱基比例已经确定,因此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200种,D错误.‎ 故选:BD.‎ ‎ ‎ ‎1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考点】受精作用.‎ ‎【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 ‎【解答】解:A、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A错误;‎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核的融合,B正确;‎ C、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恢复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一般来自父方,一般来自母方,D正确.‎ 故选:A.‎ ‎ ‎ ‎20.下列关于研究的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C.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的复制 D.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解:A、采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采用人工杂交和自交的方法,经过测交实验验证,最终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的复制,C正确;‎ D、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 ‎ ‎ ‎21.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解: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由于C=G、A=T,则C=G=17%、A=T=33%.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即T1=32%、C1=1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T1+T2)÷2,所以T2=34%,同理,C2=16%.‎ 故选:A.‎ ‎ ‎ ‎22.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本题是DNA分子的结构和结构特点的考查,DNA分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形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2条链的碱基之间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磷酸,②脱氧核糖,③是碱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①②形成的,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上的磷酸,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因此①②③不能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⑨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氢键的形成不需要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错误;‎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D.‎ ‎ ‎ ‎23.蚕豆根尖细胞有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DNA复制成的新DNA分子的两条链中,有一条链是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到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每条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解答】解: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原则,分裂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中的DNA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含有放射性,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共用着丝点的两条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DNA的一条链被标记,也就是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故选:B.‎ ‎ ‎ ‎24.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分子的脱氧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DNA是真核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核酸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是由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决定的,细胞内的核酸有2种,病毒中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 ‎【解答】解: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不论是细胞内的核酸还是细胞外的核酸,其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都蕴含着遗传信息,A错误;‎ B、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分子上均连接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B正确;‎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错误;‎ D、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CD.‎ ‎ ‎ ‎25.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2、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解答】解:A、基因具有独立性,所以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A正确;‎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但性状表现可能相同,如Dd和DD,B错误;‎ C、测交实验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还可检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错误;‎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子一代形成的配子生活力相同,且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 故选:BC.‎ ‎ ‎ ‎26.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如表信息可预测,图中II﹣3和II﹣4所生子女是(  )‎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由题意知,男性秃顶的基因型是Bb、bb,非秃顶的基因型为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是bb,非秃顶的基因型为BB、Bb;‎ 女性都红绿色盲基因型为XaXa,色觉正常是XAXa、XAXA,男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aY,色觉正常是XAY.‎ 从图中看出Ⅰ1女性不是红绿色盲患者,基因型是(XAX﹣);Ⅰ2男性是红绿色盲患者,因此其基因型是(XaY),由此可确定Ⅱ3基因型是(XAXa);Ⅱ4的色盲基因是(XaY)综上所述可以推出,Ⅱ3的基因型为BbXAXa,Ⅱ4的基因型为BBXaY.‎ ‎【解答】解:A、非秃顶色盲儿子(BBXaY)的概率为=,A错误;‎ B、非秃顶色盲女儿(B_XaXa)的概率为:1×=,B错误;‎ C、秃顶色盲儿子(BbXaY)的概率为,C正确;‎ D、秃顶色盲女儿(bbXaXa)的概率=0×=0,D正确.‎ 故选:CD.‎ ‎ ‎ ‎27.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较高时,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 B.DNA分子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是DNA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不同生物的DNA中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D.若一单链中的=n,则其互补链中的该比值为n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结.DNA分子遗传信息储存在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整个DNA分子中A=T,C=G;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答】解:A、DNA分子中G﹣C碱基对之间3个氢键,A﹣T之间2个氢键,则GC碱基对含量较高时,其结构稳定性较大,A正确;‎ B、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B正确;‎ C、不同生物的DNA中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C正确;‎ D、若一单链中的=n,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D错误.‎ 故选:ABC.‎ ‎ ‎ ‎28.正常人的下列细胞中,可能有2条X染色体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1、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其他时期不变.‎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减半一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短暂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又减半一次.‎ ‎【解答】解:A、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有2条X染色体,A正确;‎ B、初级精母细胞只含有1条X染色体,B错误;‎ C、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1条X染色体,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C正确;‎ D、次级卵细胞含有1条X染色体,但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2条X染色体,D正确.‎ 故选:ACD.‎ ‎ ‎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9分)‎ ‎29.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 32P (填“32P”或“35S”)标记的 DNA .‎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 ‎(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2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含32P与只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为 1:49 ‎ ‎(4)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C ‎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5)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 预计第Ⅲ代DNA分子含有N15的链占全部DNA链的比例为  .‎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解答】解:(1)C是沉淀物,其中含有大肠杆菌,若C有大量的放射性,说明标记的是进入大肠杆菌的物质,即用32P标记的DNA.‎ ‎(2)上清液中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由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因此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 ‎(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2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有2个,只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有98个,因此含32P的噬菌体与只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4)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都由细菌提供.因此,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5)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第Ⅲ代DNA分子含有15N的链占全部DNA链的比例为.‎ 故答案为:‎ ‎(1)32P DNA ‎ ‎(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3)1:49 ‎ ‎(4)C ‎ ‎(5)‎ ‎ ‎ ‎30.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不同种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 ①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是图 ⑤ ;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次级精母细胞 .‎ ‎(2)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a .图甲中细胞中处于乙图′BC段的细胞有 ①③④ ;图甲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 2、0、2 ‎ ‎(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甲图中的 ③ (用数字表示)‎ ‎(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 AB 段受阻.‎ ‎(5)⑥为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图,同源染色体有 4 对.若该果蝇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Y,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Y 、 aXB 、 aXB .‎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分析】分析甲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乙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可代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可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丙图: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①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代表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含量=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代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图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①;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是图⑤;图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2)图丙中a表示染色体.乙图中BC段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即含有染色单体,因此图甲中细胞中处于乙图BC段的细胞有①③④;图甲中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2条染色体,2个DNA分子,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甲图中的③.‎ ‎(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阻止DNA的复制,而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该药物能将细胞分裂停留在分裂间期,即图乙中的AB段受阻.‎ ‎(5)⑥为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图,同源染色体有4对,即3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若该果蝇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Y,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Y、aXB、aXB.‎ 故答案为:‎ ‎(1)①⑤次级精母细胞 ‎(2)a ①③④2、0、2 ‎ ‎(3)3 ‎ ‎(4)AB ‎(5)4 AY、aXB、aXB ‎ ‎ ‎31.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从图可见,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 A 基因和 B 基因,才可产生紫色素.‎ ‎(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 紫色 和 白色 .‎ ‎(3)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分别为  和   ‎(4)若要检测紫花植株是否为纯种,可采取 测交 方法,若后代出现紫花:白花=1:1,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 ‎(5)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为 紫花:红花:白花 ;比例 9:3:4 .‎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_B_表现为紫色,aaB_表现为白色,A_bb表现为白色,aabb表现为白色.‎ ‎【解答】解:(1)根据题意分析 甜豌豆要表现了紫色就必须有能完成图中所示的反应的条件,即要能合成相应的酶,而紫色素合成的酶由A和B共同控制,缺一不可,如少一种则为白花.‎ ‎(2)已知A_B_表现为紫色,aaB_表现为白色,A_bb表现为白色,aabb表现为白色,所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紫色和白色.‎ ‎(3)AaBb×AaBb的子代中,A_B_表现为紫色(9),aaB_表现为白色(3),A_bb表现为白色(3),aabb表现为白色(1),所以AaBb自交后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分别为和. ‎(4)若要检测紫花植株是否为纯种,可采取测交方法,若后代出现紫花:白花=1:1,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 ‎(5)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9A_B_):红花(3A_bb):白花(3aaB_、1aabb)=9:3:4.‎ 故答案是:‎ ‎(1)A B ‎ ‎(2)紫色  白色 ‎ ‎(3)‎ ‎(4)测交 AaBB AABb ‎(4)紫花:红花:白花=9:3:4‎ ‎ ‎ ‎32.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 氢 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解旋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的作用来完成的.‎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 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3)在人体细胞内,DNA的复制发生的场所为 细胞核和线粒体 .‎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分析】1、细胞中DNA复制与PCR技术的比较:‎ 细胞内DNA复制 体外DNA扩增(PCR)‎ 不同点 解旋 在解旋酶作用下边解旋边复制 ‎80~100℃高温解旋,双链完全分开 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 TaqDNA聚合酶 引物 RNA DNA、RNA 温度 体内温和条件 高温 相同点 ‎①需提供DNA模板 ‎②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③子链延伸的方向都是从5'端到3'端 ‎2、DNA分子复制的计算规律:‎ ‎(1)已知DNA的复制次数,求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或所占的比例:‎ 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占子代DNA总数的2÷2n.‎ ‎(2)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 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解答】解:(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氢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解旋酶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C=G,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能准确复制的原因是:DNA分子中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或以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在人体细胞内,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能进行.‎ 故答案为:‎ ‎(1)氢 解旋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2)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3)细胞核和线粒体 ‎ ‎ ‎33.如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已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3)Ⅲ﹣2的基因型为 AAXBY 、 AaXBY ,其概率分别为  、  ‎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和 ‎;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0 ;因此建议 优先选择生育女孩 .‎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Ⅰ﹣1和1﹣2表现型正常,生患甲病的女儿Ⅱ﹣1,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6和Ⅱ﹣7表现型正常,Ⅱ﹣7无乙病致病基因.生有患乙病儿子Ⅲ﹣7,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解:(1)Ⅰ﹣1和1﹣2表现型正常,生患甲病的女儿Ⅱ﹣1,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6和Ⅱ﹣7表现型正常,Ⅱ﹣7无乙病致病基因.生有患乙病儿子Ⅲ﹣7,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Ⅲ﹣2不患甲病,但是有患甲病的弟弟Ⅲ﹣3,故Ⅲ﹣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Ⅲ﹣2不患乙病,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Y.因此Ⅲ﹣2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其概率分别为、.‎ ‎(4)由上题的结果已知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AAXBY、AaXBY.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和;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病的概率是××=,乙病的概率是×=;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病的概率是××=,乙病的概率是0.所以应该优先选择生育女孩.‎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AAXBY AaXBY ‎ ‎(4) 0 优先选择生育女孩 ‎ ‎ ‎34.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AbD、abd或Abd、abD .‎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A、a、b、b、D、d .‎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a和bb两对基因连锁,解答本题需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识记遗传定律实质并且熟练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是解题关键.‎ ‎【解答】解:(1)由图可知,控制常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所以精细胞基因组成是AbD、abd或Abd、abD.‎ ‎(3)有丝分裂的子细胞中含有与亲本相同的基因组成,所以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 ‎ ‎(4)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在该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时分离.‎ ‎(5)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采用测交法或自交法,观察后代的比例是否为9:3:3:1或1:1:1:1.‎ 故答案为:‎ ‎(1)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2)AbD、abd或Abd、abD ‎ ‎(3)A、a、b、b、D、d ‎ ‎(4)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5)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 ‎ ‎2016年12月25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