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一文言文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世纪金榜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一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一 文言文阅读 分值:38分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2015·唐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权万纪,其先出天水,后徙京兆,为万年人。父琢玠,隋匡州刺史,以悫愿①闻。‎ 万纪悻直廉约,自潮州刺史擢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掌内外官考,万纪劾其不平,太宗按状,珪不伏。魏徵奏言:“房玄龄等皆大臣,所考有私,万纪在考堂无订正,今而弹发,非诚心为国者。”帝乃置之,然以为不阿贵近,繇是奖礼。万纪又建言:“宇文智及受隋恩,贼杀其君,万世共弃,今其子乃任千牛,请斥屏以惩不轨。”帝从之。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既以言得进,颇掉罄②自肆,众情懔懔。徵奏:“万纪等暗大体,诋讦弹射皆不实。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下罔上,钓强直名,迷夺圣明。以小谋大,群下离心。如玄龄等且不得申,况疏贱之臣哉?”帝寤,徙万纪散骑常侍,而免仁发。数年,复召万纪为持书御史,即奏言:“宣、饶部中可凿山冶银,岁取数百万。”帝让曰:“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斥使还第。‎ 久之,由御史中丞进尚书左丞,出为西韩州刺史。徙吴王长史。王畏其直,善遇之。齐王祐不奉法,帝素奇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祐长史。祐昵比③群小,万纪骤谏不入,即条过失以闻。帝遣刘德威按问,因召祐入朝。祐恐,与所嬖燕弘亮谋杀之,而万纪先引道。祐遣弘亮驰彀骑追击,斩首,殊支体,投圊中。又杀典军韦文振。文振本以校尉从帝征伐,以质谨自将,帝使事祐,典厩马。切谏不纳,辄见万纪道之,故祐内尝忿疾。万纪死,文振惧,驰去,追骑获之。祐平,赠万纪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二千户,谥曰敢;文振左武卫将军、襄阳县公,食千户。‎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五》)‎ ‎【注】①悫(què)愿:诚实,谨慎。②掉罄:急躁厌烦,争论。③昵比:亲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万纪劾其不平 劾:检举 B.贼杀其君 贼:暗地 C.万纪等暗大体 暗:不明 D.即条过失以闻 条:列举 ‎【解析】选B。贼:残害。‎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 灵邪/‎ B.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 灵邪/‎ C.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 灵邪/‎ D.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 灵邪/‎ ‎【解析】选C。“所乏”为名词性词组,其后应断开。“于下者”为状语后置标志,其后应断开。“乃”为表转折的副词,其前应断开。“我”做“规”的宾语,其后应断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权万纪为官刚直不阿。房玄龄、王珪考核朝廷和地方官吏有偏袒之心,万纪不惧他们是权贵近臣,敢于弹劾他们考核不公正。‎ B.权万纪深得皇帝赏识。万纪不明大体,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以致群臣离心离德,但皇帝没有像对李仁发那样处置他。‎ C.权万纪多次建言,有时不合圣意。他向太宗皇帝提的在宣、饶地区开山炼银建议,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受到了严厉斥责。‎ D.权万纪为国恪尽职守。皇帝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时,齐王李祐亲近小人,万纪曾屡次进谏,未果后就写奏章上报他的过失。‎ ‎【解析】选B。“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以致群臣离心离德”不合文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下罔上,钓强直名,迷夺圣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王祐不奉法,帝素奇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祐长史。(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陛下接受他们的一切言论,他们才敢偏袒下属欺骗君上,捞取刚正的名声,惑乱君王圣明的心。(收:接受,听取。附下: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罔上:欺骗君主。钓:捞取。迷夺:惑乱。每个1分)‎ ‎(2)齐王李祐不守法纪,太宗皇帝向来赏识万纪能掌控吴王的能力,就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奉:遵守。素:向来,一向。奇:赏识,看重。左右:掌控。徙:调任。每个1分)‎ 附【译文】‎ 权万纪,他的先祖出生在天水,后来迁徙至京师,成为万年人。父亲权琢玠,担任隋匡州刺史,凭借诚实、谨慎闻名。‎ 万纪刚直、廉洁、俭约,从潮州刺史提拔做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掌管朝廷内外官吏的考核,万纪弹劾他们不公正,太宗核查实情,王珪不服。魏徵上奏说:“房玄龄等人都是大臣,考核官员有偏心,万纪在考堂没有校正错误,现在却检举揭发,这不是诚心为国着想啊。”太宗皇帝于是就搁置了此事,但是认为万纪不逢迎权贵近臣,从此就奖励他,礼遇他。万纪又建议说:“宇文智及受隋朝恩遇,却杀死他的君王,他的后世永不录用,现在他的儿子竟然担任千牛卫,请您斥退他的儿子以便惩罚他的不法行为。”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凭借建言获得晋升之后,弹劾越发放纵,众人心感恐惧。魏徵上奏说:“万纪等人不明大体,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陛下接受他们的一切言论,他们才敢偏袒下属欺骗君上,捞取刚正的名声,惑乱君王圣明的心。让小人谋害大臣,群臣会离心离德。像房玄龄这样的大臣尚且不能申诉,更何况被疏远、地位卑微的臣子呢?”太宗皇帝(听后)醒悟过来,贬万纪为散骑常侍(太宗时为闲职),而且免了仁发的官职。几年之后,朝廷又召回万纪担任持书御史,他随即上奏说:“宣、饶地区可以开山炼银,每年可以获取数百万。”太宗皇帝责备他说:“天子缺少的,是有益于国家的良好计谋和政策。您不推举贤才进献良策,却用利益规劝我(劝我牟利),想把我比作汉代的桓帝、灵帝吗?”斥令他回府反省。‎ 过了很久,万纪从御史中丞晋升为尚书左丞,出京担任西韩州刺史,后调为吴王长史。吴王害怕他的刚直,就友好地对待他。齐王李祐不守法纪,太宗皇帝赏识万纪能掌控吴王的能力,就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李祐亲近小人,万纪屡次进谏却不被采纳,就逐条列出他的过失上报皇帝。太宗皇帝派遣刘德威审理,趁机诏令李祐入朝。李祐害怕了,就与自己宠爱的燕弘亮谋划杀掉万纪,而万纪需先行启程为齐王开路。李祐派遣燕弘亮带着持弓弩的骑兵追杀,砍下万纪的头颅,分解四肢和躯体,扔进茅厕。还杀死了典军韦文振。文振当初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太宗皇帝征战,靠着诚实谨慎保全自己,太宗皇帝派他侍奉李祐,主管马厩马匹。恳切直言劝谏不采纳,文振就去见万纪向他诉说,因此李祐心里常含愤恨。万纪死后,文振恐惧,骑马奔驰逃走,骑兵追上抓住处死他。李祐被平定后,朝廷追赠万纪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邑二千户,谥号为“敢”,追赠韦文振左武卫将军、襄阳县公,食邑千户。‎ 二、(2015·遵义二模改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以战功累授右卫率。后从袁讨袁晁陈庄贼,积功至试殿中监,隶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兼训移镇太原,自良从行,授河东军节度押衙。兼训卒,鲍防代,又事防为牙将。会回鹘入寇,防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将兵击之。自良谓防曰:“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 俟其返昪,即乘之,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马燧代防为帅,署奏自良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为军候。自良勤恪有谋,燧深委信之。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及讨李怀光于河中,自良专河东军都将,前后战绩居多。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贞元三年,从燧入朝,罢燧兵权,德宗欲以自良代燧。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乃授右龙武大将军。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即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九年,以简俭守职,军民胥悦。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十一年五月,卒于军,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废朝一日,赠左仆射,赙布帛米粟有差。‎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B.回鹘,又作回纥,是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与唐王朝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C.河东,代指山西。因山西在渭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D.左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唐宋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解析】选C。应为因山西在黄河以东。‎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B.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C.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D.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解析】选B。“田悦”“燧”“自良”均为人名,做主语,其前应断开。“河东大将”为名词,做宾语,其后应断开。“摧锋陷阵”与“破田悦”为并列成分,两短语之间应断开。‎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自良屡立战功,深得上司信任。先后担任过右卫率、试殿中监。后来,鲍防接替薛兼训的职务,镇守太原,李自良又侍鲍防做了牙将。‎ B.李自良在军事方面很有谋略。回鹘入侵,李自良主张坚守不战,等到敌军疲惫撤军时,出兵袭击,阻断他们的退路,进而战胜回鹘。鲍防没采纳,最终吃了败仗。‎ C.李自良不但有勇有谋,而且很重情义。马燧被解除兵权,皇上让他接替马燧,他却因跟随马燧多年为由,‎ 婉言推辞。即便如此,皇上仍委以重职。‎ D.李自良厉行节俭,恪尽职守。一举一动都遵循法规,从不对人施加暴虐,深得军民的赞美。‎ ‎【解析】选D。原文中的“略不以暴戾加人”意思是“一般不对人施加暴虐”。因此,题中“从不对人施加暴虐”与原文内容不符。‎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两座堡垒,派兵驻守,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 ‎(2)卿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 ‎【规律方法】‎ 如何读懂文言文 ‎1.先读内容概括和分析题,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暂时跳过,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附【译文】‎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起初,安禄山叛乱,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因战功多次加授直到右卫率。后来跟随袁讨伐袁晁陈庄等叛贼,屡建军功做到试殿中监,隶属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薛兼训改任去镇守太原,李自良随行,授任河东军节度押衙。薛兼训死后,鲍防接替他,李自良又侍奉鲍防做了牙将。当时正赶上回鹘入侵,鲍防命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率兵迎击。李自良对鲍防说:“回鹘远道而来寻求交战,我们不能与他争高下。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两座堡垒,派兵驻守,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等他撤军,我们再出兵袭击,即使不会大胜,虏兵也一定会狼狈不堪。目前设置两处堡垒切断他们的归路,这是上策。”鲍防不听,催促焦伯瑜等人迎战,在百井与回鹘军队遭遇,焦伯瑜等人大败而回,李自良却因此逐渐出名。‎ 马燧取代鲍防任节帅,上奏朝廷任用李自良为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兼任军候。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马燧非常信任他。建中年间,田悦反叛,马燧与李抱真出兵东征,李自良经常作为河东大将,冲锋陷阵,打败田悦。在前去河中讨伐李怀光时,李自良专任河东军都将,前后所立战功最多。马燧建立功名,都是由于李自良辅助的结果。‎ 贞元三年,李自良随从马燧入朝,朝廷解除了马燧的兵权,德宗想用李自良代替马燧,李自良用侍奉马燧已久的理由诚恳推辞,不愿接替他做军帅,受到舆论的赞美,于是任右龙武大将军。德宗因为河东接近胡戎挑选合适的人任军帅很困难,第二天,李自良前来谢恩,皇上对他说:“卿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当天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所九年,因为简约勤俭恪守职责,军民悦服。李自良虽然是军人出身,行动都遵循法规,一般不对人施加暴虐。十一年五月,死在军中,时年六十三岁,皇上感到非常痛惜,为他停止朝会一天,追赠为左仆射,赐给丧葬布帛米粟不等。‎ ‎【加固训练】‎ ‎(2015·山西师大附中一模改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原都监,夏人十余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留不进,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师中诣宰相辩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宜言。对曰:“师中所言,父事也。”由是知名。‎ 举进士,鄜延庞籍辟知洛川县。民有罪,妨其农时者必遣归,令农隙自诣吏。令当下者榜于民,或召父老谕之。租税皆先期而集。民负官茶直十万缗,追系甚众,师中为脱桎梏,语之曰:“公钱无不偿之理,宽与汝期,可乎?”皆感泣听命。乃令乡置一匮,籍其名,许日输所负,一钱以上辄投之。书簿而去。比终岁,逋者尽足。‎ 庞籍为枢密副使,荐其才。召对,转太子中允、知敷政县,权主管经略司文字。夏人以岁赐缓,移边曰:“愿勿逾岁暮。”诏吏报许,师中更牒曰:“如故事。”枢密院劾为擅改制书,师中曰:“所改者郡牒耳,非制也。”朝廷是之,薄其过。‎ 熙宁初,拜天章阁待制。西夏人入寇,以师中知秦州。诏赐以《班超传》,师中亦以持重总大体自处。前此多屯重兵于境,寇至则战,婴其锐锋,而内无以遏其入。师中简善守者列塞上,而使善战者中居,令诸城曰:“即寇至,坚壁固守;须其去,出战士尾袭之。”约束既熟,常以取胜。‎ 师中志尚甚高,每进见,多陈天人之际、君臣大节,请以进贤退不肖为宰相考课法。在官不贵威罚,务以信服人,至明而恕。去之日,民拥道遮泣,马不得行。杜衍、范仲淹、富弼皆荐其有王佐才。然好为大言,以故不容于时而屡黜,气未尝少衰。‎ ‎(节选自《宋史·李师中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令农隙自诣吏 隙:空闲 B.乃令乡置一匮,籍其名 籍:户籍 C.师中简善守者列塞上 简:选择、选拔 D.以进贤退不肖为宰相考课法 课:考核 ‎【解析】选B。籍:登记。‎ ‎【讲评建议】‎ 文言文实词释义方法 ‎1.字形分析,看形推义——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均可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B项“籍”字形旁为“竹”,借此可推知,“籍”做名词应与“书”“册”有关,做动词应与“记录”“登记”有关。‎ ‎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如C项,把“选择、选拔”代入语境,句意通顺,可验证解释正确。‎ ‎3.推断句法,理其结构——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都会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如D项,“课”与“考”为同义连用的并列关系词语,据“考”可推知“课”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 B.召对,就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问题进行问答的选拔官员的方式。‎ C.西夏,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D.王佐才,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或人才。‎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师中有胆识。15岁时,就敢于上密封奏书论说当时政事,在他父亲李纬因将领畏敌不前而被贬官一事上,他也敢于到宰相那里辩白父亲无罪。‎ B.李师中敢于坚持己见。夏国因为宋朝每年按例赐予的财物送得晚了,便移文到边界上提出要求,皇上下诏给官吏说可以,李师中却主张按照旧例执行。‎ C.李师中很有战略眼光。针对西夏的进犯,李师中选择把善于守御的人布置在边塞上,‎ 而让善于作战的人处于中间地带,他的抗敌策略实行后,常常获胜。‎ D.李师中志向高远,每次进见皇帝,大多陈奏君臣大节,要求以贤与不肖作为考核宰相的依据。‎ ‎【解析】选D。根据最后一段可知,李师中向皇帝陈奏的是要求以进贤人斥退不良之徒作为考核宰相政绩的依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师中曰:“所改者郡牒耳,非制也。”朝廷是之,薄其过。(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此多屯重兵于境,寇至则战,婴其锐锋,而内无以遏其入。(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李师中说:“更改的是郡的公文,不是诏书。”朝廷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减轻他的罪过。(译出大意给2分,“所”字结构、“是”、“薄”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之前常常在边境上驻扎重兵,敌人来了就作战,抵抗敌人的精兵,而后方没有力量遏止敌人侵入。(译出大意给2分,“婴”(通“撄”,触犯,抵抗,围攻)“内”“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附【译文】‎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15岁时,曾上密封奏说当时政事。他父亲李纬任泾原都监,夏国以十几万兵力进犯镇戎,李纬率兵出击,帅府所派遣的别将郭志高逗留不进。各将领认为兵力多少与敌军不相当,不敢再出战,李纬因此被责罚贬官。李师中到宰相那里辩白父亲无罪,当时吕夷简任宰相,诘问李师中而师中并不屈服,吕夷简发怒,认为这不是一个没有官职的人应当说的话。李师中回答说:“我李师中讲的,是父亲的事。”因此而知名于时。‎ 李师中考中进士,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庞籍征召他为洛川县知县。百姓中有犯罪被关押的,如果妨碍他们农忙生产就一定放他们回去,叫他们到农闲时再自己投案。法令有需要下达的就出榜告知百姓,或者把父老们召集来告诉他们。租税没有到期限就都已收齐。百姓欠了官府茶款十万缗,追收时关押了很多人,李师中给他们解脱镣铐,对他们说:“公家的钱没有不偿还的道理。放宽你们的期限,可以吗?”百姓都感动得哭了,表示听从他的命令。于是叫各乡都设一个柜,登记欠钱人的名字,答应每天都可去交纳欠的钱,够一钱以上就投在柜子中。在簿籍上登记后离开,到年底,欠的钱都已交齐。‎ 庞籍任枢密副使,在皇上面前称赞李师中的才能。皇帝把他召来对答,转任太子中允、敷政县知县,并暂时主管经略司文字。夏国因为宋朝每年按例赐予的财物送得晚了,便移文到边界上说:“请不要超过年底。”皇帝下诏让官吏回答说可以,李师中更改文书说:“照旧例执行。”‎ 枢密院劾奏说他擅自更改诏书,李师中说:“更改的是郡的公文,不是诏书。”朝廷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减轻他的罪过。‎ 熙宁初年,李师中任天章阁待制。西夏进犯,朝廷让李师中任秦州知州。皇帝下诏赐他《班超传》,李师中也以办事慎重掌握大局要求自己。之前常在边境上驻扎重兵,敌人来了就作战,抵抗敌人的精兵,而后方没有力量遏止敌人侵入。李师中选择善于守御的部队布置在边塞上,叫善于作战部队处于中间地带,下令给各城堡说:“如果敌人来了,就坚壁固守;等他们撤退时,派兵尾随追击他们。”规约熟练之后,常常取胜。‎ 李师中的志向很高,每次进见皇帝,大多陈奏天人之际、君臣大节,要求以进贤人斥退不良之徒作为宰相考核政绩的依据。当官不重威严刑罚,专靠信义服人,明察而宽恕。离任的时候,百姓聚集在路上拦路哭泣,马不能行走。杜衍、范仲淹、富弼都举荐他有辅佐帝王之才。但他喜欢说慷慨激昂的话,因此不被当权的人接纳以致多次遭贬斥,但他志气未曾稍微减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