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时限: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 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 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成本没有关系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对事物的阐释能力。题干简 述竹简、帛的不便,“伦乃造意”,显然是描述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 景,由此可知,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A、B、D三项 与题意不符。 2.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 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 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 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B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作者旨在说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没 有推动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B正确;材料未涉及西方科技的发展, A错误;“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只是题干具体内容,不属 于其核心思想,C错误;D不符合题意。 3.中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说:“周教六艺, 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若昔推策以迎日,定律而知 气。”他能得出此结论是因为看到了( B ) A.珠算的创制应用 B.用赤道坐标记录恒星位置 C.《授时历》颁布 D.十进位值制计数法被采用 解析:A、D两项都属于数学“形式”,而非题目中的“结论”; C项是元朝郭守敬的成就,与题目中的南宋不符合。战国时期的天文 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石申的原书失传, 后在唐朝的天文学著作中对其内容有所保留,后人据此辑成《石氏星 表》。《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 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人们知道了用赤道 坐标记录恒星位置,就有利于研究历法。故选 B。 4.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 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 B ) A.重经验 B.重实用 C.重自然 D.重血统 解析:“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表明中国古代医学的 重要特点之一是重视实用。故 B项正确。 5.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 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 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 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B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 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 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 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 持,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 政治制度的影响,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 息,C项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项不正确。 6.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 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 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 A ) A.劳动力过剩 B.轻视科技发明 C.雇佣制广泛存在 D.文化需求低迷 解析:材料“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 力的雕版印刷术”说明当时不缺乏劳动力,印刷技术的革新没有得到 推广,材料“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 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表明当时的技术革新没有得到应 用是因为不需要节省劳动力,故 A项正确;轻视科技材料没有涉及, 故 B项错误;雇佣制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不符合史实, 故 C项错误;文化需求低迷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故 D项错误。 7.下列三幅图出自我国古代同一部科技著作。读图,指出该书 作者是( D ) A.贾思勰 B.王祯 C.徐光启 D.宋应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全面系统总 结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 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和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制造流程,被 誉为“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题干中三幅图分别是耙田图、纺 车图、造纸图,均来自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故选 D项。 8.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 雕版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 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这说明( A ) 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 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 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 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 解析:由材料中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雕版印刷日 历,在市上售卖”“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 历已满天下皆是”可知 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间印刷日历的发 达,不是强调买卖日历,故 B项错误;“影响了行政管理”从材料 中无法得出,故 C项错误;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出现的,与题目时 间不符,故 D项错误。 9.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 种植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了成功。随后写下 了《甘薯疏》一文,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 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A ) 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突破传统科技的藩篱 解析: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从材料可知徐光启的《甘薯疏》是经过试种成功的实践后编写的,带 有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故 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甘薯是新物种, 故无法得出《农政全书》具有汇总历代农学成就的特点,故 B项错 误;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 C项错误;徐光启经过实践种植新物 种,体现不出突破传统科技的藩篱,故 D项错误。 10.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 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 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 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C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解析:材料反映了五代后唐开始雕版印刷“九经”,宋代官府与 民间书版数量剧增,表明雕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故 C项正确。宰 相冯道只是主持者,从中得不出 A项,材料只提及了雕版印刷,故 B 项错误;D项与材料“书坊”矛盾,故错误。 11.如表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 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 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 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 上表为 16世纪至 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 时东西方( C ) 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是农业等总结性的科技,西方属于理论 性的著作,两者属于科技的不同方面,故 A项错误;16~17世纪属 于明末清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 B项错误;中国的科技依 然是总结性的农业科技,是农业经济的继续,而西方却是理论性自然 科技,属于工业科技的先声,故 C项正确;16~17世纪时西方社会 也基本是封建专制体制,故 D项错误。 12.“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中国最早 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象 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这段描述 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 A ) A.缺乏理论的概括 B.发展具有偶然性 C.形成了完整体系 D.只注重生产经验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的科技主要是从实践中发明的,缺 少理论的概括,故 A项正确;材料中的发明有些是经过长期观察得 出的,不是都具有偶然性,故 B项错误;材料中的发明是零散的, 并未形成完整体系,故 C项错误;材料中的发明有些是天文成就, 并非只注重生产经验,故 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26分,共 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 “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 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当时就享有“群 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 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 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 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 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 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答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8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 先生的“问题”。(12分) 答案:(1)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数学:我 国最早发明了十进位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 星表。 (2)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 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3)儒家思想束缚人们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 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不能进行理论创新。 解析:第(1)问注意根据要求从“医学、数学、天文学”方面举 例。第(2)问从材料中的“群儒之首”及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等角度回答。第(3)问从材料二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 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进行分析。 14.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 之一,更是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 时间 重大事件 时间 重大事件 793年 大马士革开办了造纸厂 1405 年 由法国传 入比利时 900年 造纸术传入埃及 1494 年 传入英国 1150年 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 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 1567 年 传入俄国 1189年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 1656 年 传入荷兰 1276 年 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 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 1694 年 由荷兰 传入美国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材料二 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 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 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 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 工造纸阶段,直到 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 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1)请指出材料一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 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了造纸工业新 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主要原因。(14 分) 答案:(1)错误:“1694年由荷兰传入美国”。 理由:美国于 1776年建国。 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创造了条 件。 (2)欧洲:18世纪后欧洲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工业革命的展开推动了造纸业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中 国: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阻碍了科技进步;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 济和重农抑商政策,使新的生产方式未能得到正常发展,从而使造纸 业一直停留在手工业阶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造纸术的影响和发展。第(1)问中的错误, 依据史实判断即可,推动作用可结合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方面 回答。第(2)问分析 18世纪后中西社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差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