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除以分数 北京版 (1)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六年级 相关 领域 数与代数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通过数(数量关系)与形(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数形结合,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分数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课标解读对除法定义如下: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分数除法实现了除法向乘法的转化,也就是说,由于有了分数除法的“颠倒相乘”,使得分数除法不再是一种独立的运算,而起到了从除法向乘法的转化的桥梁作用。 纵向梳理教材发现: 《分数除法》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习除法的内容,同时也是除法运算通法“颠倒相乘”的起始课,而“颠倒相乘”的计算方法也是初中有理数、无理数及分式除法的基础,故本课是学生对除法认识的一次至关重要的梳理与提升。 8 对于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三类,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升。本课是分数除法单元的第三课时,学生在探索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推理过程中,结合分数的意义和直观图,实现分数除法由“除以一个分数(整数)”到“乘以这个分数(整数)的倒数”的转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充分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横向对比: 横向对比人教、北师大、和景山版教材,本教材在分数除以分数课时编写上有较大差异: 人教:从速度=路程÷时间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直观支撑,先探究整数除以分数算理,在延伸到分数除以分数算理,从而对比、归纳总结算法。 北师大、景山版教材:从较容易的除法包含意义入手,先探究除数是几分之一的分数除法,北师大版教材借助“长方形面积”解释算理,而景山版教材通过方程解释“颠倒相乘”算理,二者都淡化了从数量关系角度理解算理,而是突出了算法的应用。 两类编排各有千秋、各有侧重,而我们本节课依托人教教材的原因是:力求突出分数除法中除数的“运作”意义,即求“一份”是多少,再求这样的几份是多少。在将情境中的逻辑关系程序化过程中,使计算的操作步骤程序化,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需要“颠倒相乘”求结果,实现学生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的思维转向。 学情分析: 调研对象:五年级某班,共32人。 调研题目1: 任选一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目的】了解学生对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分析】 整数除以分数 20人正确 (62.5%) 8 分数除以分数 19人正确(59.4%) 分数除以分数 (易与乘法混淆) 17人正确(53.1%) 【结论】半数同学能正确计算分数除法,并且知道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但并不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调研题目2: 一辆汽车小时行驶了40千米,照这样计算,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目的】了解学生解决“已知小时行驶路程,求速度”问题的思维路径。 【分析】 正确解决29人 先求小时走多少千米,再求1小时走多少。 (18人) 先求1分钟走多少千米,再求1小时走多少。 (6人) 能利用速度=路程÷时间的梳理关系,并正确列式并计算。 (4人) 倍比法解决:先求1小时是小时的倍,再求40km的倍是多少。 (1人) 不会解决3人 8 【结论】多数同学可以用已有知识解决求速度问题,能把以“份”为单位进行计算的经验迁移至新的情境中,并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将学生以“份”计算的解决问题经验迁移到探究分数除法计算方法过程中,借助数量关系理解分数除法“颠倒相乘”的算理。 我的思考: 1、在分数除以分数算理的探索中,将学生对除数的运作意义回归到以“份”为单位进行运作上,即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整体”是多少。在将情境中的逻辑关系程序化过程中,使计算的操作步骤程序化,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需要“颠倒相乘”求结果,让学生思维实现从除法向乘法的转化。 2、将分数除法计算中“颠倒相乘”的算法进行迁移,通过学生不完全归纳推广到整数除法、小数除法中,总结提炼“颠倒相乘”是除法计算的通法,从而为学生后续对整个数域上除法计算的学习进行铺垫。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分数除法算法过程中,借助数形结合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颠倒相乘”的除法运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认真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概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颠倒相乘”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关键设问 设计意图 谈话引入:继续学习分数除法 8 回顾分数除以整数除法 (思维准备期) 出示情境:小明小时走了2km,小红小时走了km,谁走得快? Q1:读题,谁来分析已知什么?求什么? Q2:要比谁走得快,实际也就是比什么? Q3:速度怎么求?(速度=路程÷时间) Q4:求小明的速度怎么列式? 借助速度=路程除以时间,聚焦研究分数除法如何计算。 借助直观,探究算理 (思维发展期) (一)整数除以分数 怎样计算呢,我们回到情境中,先借助线段图来梳理数量关系,再分析解决。 1、 先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学生展示汇报 生:用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平均分成3份,取2份表示小时走的路程。 2、 借助图,思考怎样求1小时走多少千米。(生尝试) 预设生汇报: 先用2÷2求出1份走多少,再×3求出3份(1小时)走多少千米。 板书小结: 2÷2先求小时走多少千米, Q:你为什么这样画? Q: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么? 1小时走多少千米该怎么求?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再试着用算式表示。 Q:小明1小时走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指着图和大家说一说。 评:他们都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咱们把这种方法用数学的方式记录下来。 为什么÷2? 为什么×3? 借助直观图,将逻辑关系程序化,理解计算分数除法应该“先除”求1份,“再乘”求整体。 在将计算的操作步骤程序化过程中,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时应被除数先除以分子,再乘分母。 8 再×3求3个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二)分数除以 (PPT上更改线段图中的信息)小结:即使被除数也变成分数,只要是除以,就应先除求小时走多少千米,再乘求3个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三)分数除以分数 我们再一起求小红的速度。 汇报:先用÷5求出1份走多少千米,再×12求出12份(1小时)走多少千米。 把刚才说的方法用数学方式记录: Q:如果是小时行了千米,速度是多少呢?怎么列式? Q:1小时走多少千米呢?谁能仿照刚才的样子,指着图说一说。 Q:谁能列式? 思考:借助图,思考小红1小时走多少千米该怎么求。 Q:谁能指着线段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除数相同2算式运作意义相同,淡化被除数的作用,突出感受除数的运作意义。 类比推广,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观察对比,总结算法。(思维飞跃期) (一) 观察对比 生:转化成乘法运算 刚才我们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研究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为了简便,我们可以把中间的过程省略,所以 观察对比,发现并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8 生:被除数没有变,除数变了,除数变成了乘它的倒数 (二)总结算法 生尝试总结: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三)推广算法 尝试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并汇报 (四)字母表示 Q1:观察刚才计算的几个除法算式,我们都把除法转化成什么运算? Q2:对比转化前后,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怎么变得? Q:你能试着总结,分数除法应该怎样计算么? Q:在分数除法中,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计算,那整数除法、小数除法我们可以这样算么? Q:你能试着用字母表示么? 推广延伸,感受“颠倒相乘”适用于所有除法。 巩固练习 (能力形成期) 1、 口算:书P69/“填一填,算一算” Q: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Q: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基础练习,巩固分数除法计算方法 拓展练习 (思维拓展期) 王阿姨装草莓,每千克装一盒,18kg可以装多少盒? Q:你是怎么解决的? Q: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Q: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利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深化除法的实际意义 6、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8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 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填一填 2、5个蔬菜大棚占地面积是公顷,平均每个蔬菜大棚占地多少公顷? 1公顷地可以建多少个这样的蔬菜大棚? 8.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 把握除法运作本质,理解颠倒相乘算法。 在分数除以分数算理的探索中,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对除数的运作意义深入理解,将其回归到以“份”为单位进行运作上,即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整体”是多少。在将情境中的逻辑关系程序化过程中,使计算的操作步骤程序化,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需要“颠倒相乘”求结果,让学生思维实现从除法向乘法的转化。 2、推广算法延伸,实现乘除转化。 将分数除法计算中“颠倒相乘”的算法进行迁移,通过学生不完全归纳推广到整数除法、小数除法中,总结提炼“颠倒相乘”是除法计算的通法,从而为学生后续对整个数域上除法计算的学习进行铺垫。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