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在所有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是( ) A.2O3(g)=3O2(g)△H<0 B.2CO(g)=2C(s)+O2(g)△H>0 C.N2(g)+3H2(g)=2NH3(g)△H<0 D.CaCO3(s)=CaO(s)+CO2(g)△H>0 2.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 A.①③⑤ B.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3.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NO3﹣、Cl﹣ B.K+、Na+、Cl﹣、NO3﹣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4.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 C.整个反应的△H=E1﹣E2 D.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产率 5.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7.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外观 无色,透明固体 灰黑,不透明固体 熔点 ? ? 燃烧热/KJ•mol﹣1 395.4 393.5 A.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g)△H=﹣393.5 kJmol﹣1 B.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1 C.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象 D.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高于石墨的 8.某温度下,等体积、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Ⅱ表示的是盐酸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取等体积的a点、b点对应的溶液,消耗的NaOH的量相同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水稀释0.1 mol/L的氨水,则溶液中增大 B.pH=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升高相同的温度,pH均不变 C.在等体积等pH 的盐酸和醋酸两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同锌粒,若只有一种溶液中的锌粒有剩余,则该溶液一定是盐酸 D.两种氨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2=10 c1 10.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2SO4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将②、④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④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10mL上述四溶液中各加入9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11.为更合理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酸度”(用AG表示)概念,AG=l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纯水的AG等于0 B.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强 C.常温下,0.1 molL﹣1盐酸的AG=13 D.25℃时,某溶液的AG=﹣10,其pH=10 12.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 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13.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左移的是( )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14.已知:2SO2(g)+O2(g)⇌2SO3(g)△H=﹣196kJ/mol.某温度下,向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SO2和0.1molO2,5min后达到平衡,共放出热量11.76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min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min) B.加入催化剂,可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H变小 C.SO2的平衡浓度为0.12mol/L D.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15.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已知3.6g碳在6.4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了X kJ热量.已知碳完全燃烧的焓变△H=﹣Y kJmol﹣1,则l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 kJmol﹣1. A.﹣Y B.﹣(10X﹣Y) C.﹣(5X﹣O.5Y) D.+(10X﹣Y) 16.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由于读数不规范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下列有关实验中,会导致所配制(或所测定)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确)( ) A.配制500 mL 1 mol/L稀硫酸实验中,用量筒量取18 mol/L 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配制100 mL 5 mol/L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定容时仰视 C.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二、填空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气体,发生反应2NO2(g)⇌N2O4(g),反应达平衡后,N2O4的体积分数为a,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再向该容器加入1molN2O4气体,反应重新达平衡后,N2O4的体积分数为b,则a b(填“>”“=”“<”,) (2)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1 molL﹣1.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 kJ,则Q1 Q2(填写>,=或<)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以A点表示25℃时水电离平衡的离子的浓度,当温度升高至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变为了B点,则 ①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pH=9,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 ②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溶液与盐酸体积之比为 . ③100℃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 18.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 1.0mol/L盐酸跟50mL 1.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还缺少一个仪器,其名称是 .在大小烧杯中填充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下原始数据(见表). 实验序号 起始温州 t1/℃ 终止温度(t2)/℃[ 温差 (t2﹣t1)/℃ 盐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 2 25.1 25.1 25.1 31.8 6.7 3 25.1 25.1 25.1 31.9 6.8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为:c=4.18×10﹣3kJ/(g℃),则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H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比(2)测出的△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后再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温度的步骤,若无此 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H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电离度表示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度的定义: α=(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总分子数)×100%. 已知25℃时几种物质(微粒)的电离度(溶液浓度均为0.1molL﹣1)如表:(已知H2SO4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 编号 物质(微粒) 电离度α A 硫酸溶液(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 HSO4﹣⇌H++SO42﹣ 10% B 硫酸氢钠溶液:HSO4﹣⇌H++SO42 29% C 醋酸:CH3COOH⇌CH3COO﹣+H+ 1.33% D 盐酸:HCl=H++Cl﹣ 100% (1)根据题意,请写出向硫酸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25℃时,0.1molL﹣1上述几种溶液中,c(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3)25℃时,0.1molL﹣1硫酸溶液中HSO4﹣的电离度小于相同温度下0.1molL﹣1硫酸氢钠溶液中HSO4﹣的电离度,其原因是 . (4)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是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与电离度α的关系式为:K=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0.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 4.3×10﹣7 K2 5.6×10﹣11 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a.CO32﹣ b.ClO﹣ c.CH3COO﹣ d.HCO3﹣; (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CO32﹣+CH3COOH=CH3COO﹣+CO2↑+H2O b.ClO﹣+CH3COOH=CH3COO﹣+HClO c.CO32﹣+HClO=CO2↑+H2O+ClO﹣ d.2ClO﹣+CO2+H2O=CO32﹣+2HClO (3)用蒸馏水稀释0.10molL﹣1的醋酸,则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A.c(CH3COOH)/c(H+) B.c(CH3COO﹣)/c(CH3COOH) C.c(H+)/KW D.c(H+)/c(OH﹣) (4)体积为10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 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如图是某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 已知该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已知此反应中生成1g氢气需吸热65.75KJ,它所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2.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l)+H2O(l)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3.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 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表: 反应时间 CO2(mol) H2(mol) CH3OH(mol) H2O(mol) 反应I 恒温恒容 0min 2 6 0 0 10min 4.5 20min 1 30min 1 反应Ⅱ 绝热恒容 0min 0 0 2 2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Ⅰ、Ⅱ对比:平衡时CH3OH的浓度c(Ⅰ) c(Ⅱ) (填“>”、“<”或“=”). ②对反应I,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g)和1mol H2O(g),则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015秋阿拉善左旗校级期末)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在所有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是( ) A.2O3(g)=3O2(g)△H<0 B.2CO(g)=2C(s)+O2(g)△H>0 C.N2(g)+3H2(g)=2NH3(g)△H<0 D.CaCO3(s)=CaO(s)+CO2(g)△H>0 【考点】焓变和熵变. 【分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G=△H﹣T△S,当△G=△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否则不能. 【解答】解:A.△H<0,△S>0,根据△G=△H﹣T△S可知,一般温度下都能满足△H﹣T△S<0,反应可自发进行,故A不选; B.△H>0,△S<0,一般情况下都满足△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B选; C.△H<0,△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H﹣T△S<0,反应可自发进行,故C不选; D.△H>0,△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H﹣T△S<0,反应可自发进行,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H﹣T△S是否小于0. 2.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 A.①③⑤ B.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增大压强,只能增大活化分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可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措施. 【解答】解: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增大压强,只能增大活化分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而②和⑤既能增大活化分子数,又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移去生成物,浓度降低,活化分子和活化分子的百分数都减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质. 3.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NO3﹣、Cl﹣ B.K+、Na+、Cl﹣、NO3﹣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积常数. 【分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则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或强碱性溶液,如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话,则要求除离子之间不反应外,离子与H+离子或OH﹣也不反应. 【解答】解:A、Al3+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A错误;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与H+离子或OH﹣也不反应,故B正确; C、AlO2﹣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C错误; D、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掌握离子反应的类型和离子的性质. 4.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 C.整个反应的△H=E1﹣E2 D.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产率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B的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热,B→C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能量的高低解答该题. 【解答】解:A.A→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物质的总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故B正确; C.整个反应中△H=(E1﹣E2)+(E2﹣E3)﹣E4=E1﹣E3﹣E4,故C错误. D.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只提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热的关系,易错点为C,注意把握反应热的计算. 5.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升温、加压、增大浓度、加入催化剂,增大NO的转化率必须在不加入NO的基础上使平衡正向移动,据此分析. 【解答】解:2NO(g)+2CO(g)⇌N2(g)+2CO2(g);△H=﹣373.4kJmol﹣1 ,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升温平衡逆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升温速率增大,平衡逆向进行,加氮气平衡逆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D、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加压反应速率增大,无法确定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应用,主要是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转化率是反应物的转化率,题目难度中等. 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由于容器恒容,因此压强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在本题中只考虑温度和浓度的影响.结合图象可知反应速率先增大再减小,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解答】解:A、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故A错误; B、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故B错误; C、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则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为高频考点,正确理解图象含义及曲线变化趋势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7.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外观 无色,透明固体 灰黑,不透明固体 熔点 ? ? 燃烧热/KJ•mol﹣1 395.4 393.5 A.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g)△H=﹣393.5 kJmol﹣1 B.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1 C.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象 D.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高于石墨的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分析; B、依据盖斯定律,结合金刚石和石墨燃烧热计算得到; C、图象中金刚石变化为石墨是放热反应,放出热量为金刚石和石墨燃烧热之差; D、石墨的层内共价键键长比金刚石的键长短,作用力更大,破坏化学键需要更大能量,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 【解答】解:A、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2(g)△H=﹣393.5 kJmol﹣1,故A错误; B、由表中信息知,金刚石燃烧热395.4KJ/mol,石墨燃烧热393.5KJ/mol,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故B正确; C、图象中1.9KJ/mol,是金刚石和石墨能量差,不是金刚石转化为石墨反应过程中中间产物与石墨能量之差,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金刚石和石墨相比,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的层内共价键键长比金刚石的键长短,作用力更大,破坏化学键需要更大能量,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概念分析,图象分析方法应用,掌握基础,理解实质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8.某温度下,等体积、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Ⅱ表示的是盐酸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取等体积的a点、b点对应的溶液,消耗的NaOH的量相同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某温度下,等体积、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化大的为盐酸,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进行,氢离子浓度变化小的为醋酸; B.溶液导电性和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C.图象中a为醋酸,b为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同; D.图象可知b点氢离子浓度小于a点氢离子浓度,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醋酸浓度大于盐酸. 【解答】解:A.某温度下,等体积、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化大的为盐酸,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进行,氢离子浓度变化小的为醋酸,则Ⅰ为盐酸,Ⅱ为醋酸,故A错误; B.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c点氢离子浓度小,b点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正确; C.图象中a为醋酸,b为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同,取等体积的a点、b点对应的溶液,消耗的NaOH的量不相同,故C错误; D.图象可知b点氢离子浓度小于a点氢离子浓度,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醋酸浓度大于盐酸,b点酸的总浓度小于a点酸的总浓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因素、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等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中等.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水稀释0.1 mol/L的氨水,则溶液中增大 B.pH=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升高相同的温度,pH均不变 C.在等体积等pH 的盐酸和醋酸两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同锌粒,若只有一种溶液中的锌粒有剩余,则该溶液一定是盐酸 D.两种氨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2=10 c1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加水稀释氨水,促进一水合氨电离; B.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 C.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酸的物质的量越多则消耗的锌越多; D.相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相同弱电解质溶液中,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 【解答】解:A.加水稀释氨水溶液,促进一水合氨电离,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溶液中减小,故A错误; 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所以pH=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升高相同的温度,盐酸的pH不变,醋酸的减小,故B错误; C.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相同体积的两种酸,则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酸的物质的量越多消耗的锌越多,所以若只有一种溶液中的锌粒有剩余,则该溶液一定是盐酸,故C正确; D.两种氨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所以则c2>10 c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浓度的关系即可解答,难度中等. 10.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2SO4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将②、④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④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10mL上述四溶液中各加入9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酸碱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 B.强酸和强碱后溶液呈中性,证明酸碱恰好中和反应; C.弱酸存在电离平衡,随反应进行电离出的氢离子继续和铝反应; D.加水稀释,强酸强碱溶液的PH变化最大,若酸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稀释促进电离. 【解答】解:A.在相同的条件下,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相同,酸和碱溶液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强酸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强碱弱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相同,故A正确; B.强酸和强碱恰好中和,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④,故B错误; C.和等量铝粉反应,醋酸存在电离平衡,随反应进行,电离出的氢离子和铝继续反应,生成氢气最多,故C错误; D.弱电解质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值应该③>④>②>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和溶液的pH的计算问题,溶液酸碱性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 相对大小比较判断,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1.为更合理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酸度”(用AG表示)概念,AG=l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纯水的AG等于0 B.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强 C.常温下,0.1 molL﹣1盐酸的AG=13 D.25℃时,某溶液的AG=﹣10,其pH=10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分析】根据AG=lg[],则有AG=lgc(H+)﹣lgc(OH﹣)=lgc(H+)﹣lg=14+2lgc(H+)=14﹣2pH,根据AG与PH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AG=lg,常温下,则有AG=lgc(H+)﹣lgc(OH﹣)=lgc(H+)﹣lg=14+2lgc(H+)=14﹣2pH, A.任何温度下,纯水c(H+)=c(OH﹣),所以AG=0,故A正确; B.酸性越弱,H+浓度越小,PH越大,AG=14﹣2PH越小,所以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弱,故B错误; C.0.1mol/L盐酸PH=1,则AG=14﹣2PH=12,故C错误; D.25℃时,某溶液的AG=﹣10,则有AG=14﹣2pH=﹣10,pH=1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中注意AG与pH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12.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考点】中和滴定. 【分析】①锥形瓶装待测液时不能润洗, ②锥形瓶用于盛装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③用石蕊作指示剂,变色不明显; ④滴定管要洗涤干净; ⑤酸式滴定管要用标准酸溶液润洗三次; 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⑦两眼应该注视着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解答】解:①锥形瓶装待测液时不能润洗,所以不能用待测NaOH溶液润锥形瓶,故①错误; ②锥形瓶用于盛装一定体积的待测液,故②正确; ③用石蕊作指示剂,变色不明显,故③错误; 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故④正确; ⑤酸式滴定管要用标准酸溶液润洗三次,不能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故⑤错误; 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故⑥正确 ⑦两眼应该注视着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故⑦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滴定操作,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左移的是( )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在容积可变的情况下,从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对各物质的量的浓度影响角度思考.在“均减半”或“均加培”时,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 原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B,“均减小1mol”时相当于相当于减少的A、C少,B多,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由于是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则在“均减半”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A错误; B.由于是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则在“均加培”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B错误; C.如A、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按照2:1:2的比值增加,则平衡不移动,而“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B,则平衡向右移动,故C错误; D.如A、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按照2:1:2的比值减小,则平衡不移动,而均减少1 mol,相当于减少的A、C少,B多,则平衡左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要注意的是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是高考中不变的一个重点.这道题的设问别具一格,解答时既要定性判断、又要定量分析,多次灵活转换,都值得大家研究,思维转化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4.已知:2SO2(g)+O2(g)⇌2SO3(g)△H=﹣196kJ/mol.某温度下,向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SO2和0.1molO2,5min后达到平衡,共放出热量11.76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min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min) B.加入催化剂,可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H变小 C.SO2的平衡浓度为0.12mol/L D.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5min后达到平衡,共放出热量11.76kJ,可知生成SO3为=0.06mol,则 2SO2(g)+O2(g)⇌2SO3(g) 开始 0.2 0.1 0 转化 0.06 0.03 0.06 平衡 0.14 0.07 0.06 A.结合v=计算; B.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焓变; C.结合c=计算; D.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压强减小. 【解答】解:5min后达到平衡,共放出热量11.76kJ,可知生成SO3为=0.06mol,则 2SO2(g)+O2(g)⇌2SO3(g) 开始 0.2 0.1 0 转化 0.06 0.03 0.06 平衡 0.14 0.07 0.06 A.5min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3mol/(Lmin),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可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H不变,故B错误; C.SO2的平衡浓度为=0.07mol/L,故C错误; D.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压强减小,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及平衡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能量变化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化学平衡三段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判断转化的物质的量,题目难度不大. 15.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已知3.6g碳在6.4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了X kJ热量.已知碳完全燃烧的焓变△H=﹣Y kJmol﹣1,则l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 kJmol﹣1. A.﹣Y B.﹣(10X﹣Y) C.﹣(5X﹣O.5Y) D.+(10X﹣Y)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CO2,3.6g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令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根据碳元素与氧元素守恒列方程计算x、y的值,计算生成ymol二氧化碳方程的热量,放出的总热量减去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生成xmolCO放出的热量,据此计算1mol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 【解答】解: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CO2,3.6g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 令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 根据碳元素守恒有x+y=0.3,根据氧元素守恒有x+2y=0.2×2,联立方程,解得x=0.2,y=0.1.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所以生成0.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0.1mol×Y kJ/mol=0.1YkJ,所以生成0.2molCO放出的热量为XkJ﹣0.1YkJ.由于碳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热△H的符号为“﹣”,故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5X﹣0.5Y)kJ/mo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大,判断碳与氧气反应产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关键,注意反应热△H的单位与符号,容易忽略. 16.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由于读数不规范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下列有关实验中,会导致所配制(或所测定)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确)( ) A.配制500 mL 1 mol/L稀硫酸实验中,用量筒量取18 mol/L 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配制100 mL 5 mol/L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定容时仰视 C.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考点】中和滴定;溶液的配制. 【分析】A.量筒读数俯视来量取溶液,依据是刻度定液面,俯视会使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减少; B.配制溶液的容量瓶定容的依据是,由刻度定液面,仰视定容加水多了; C.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利用滴定管取用待测液,依据是刻度定液面,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取用的体积增大; D.俯视滴定管刻度线读数,导致读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小. 【解答】解: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俯视会使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配制的浓度偏小,故A错误; B.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容量瓶,定容时仰视,会超出刻度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故B错误; C.滴定管作为量取一定体积待测液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具,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取用的体积增大,消耗酸多,测定的浓度偏高,故C正确;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实验中,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量取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滴定、溶液配制,题目难度不大,明确中和滴定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二、填空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气体,发生反应2NO2(g)⇌N2O4(g),反应达平衡后,N2O4的体积分数为a,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再向该容器加入1molN2O4气体,反应重新达平衡后,N2O4的体积分数为b,则a < b(填“>”“=”“<”,) (2)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1 molL﹣1.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 kJ,则Q1 > Q2(填写>,=或<)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以A点表示25℃时水电离平衡的离子的浓度,当温度升高至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变为了B点,则 ①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pH=9,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1:9 . ②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溶液与盐酸体积之比为 2:9 . ③100℃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pH酸+pH碱=13 .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pH的简单计算. 【分析】(1)据压强增大时,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分析; (2)胆矾溶于水时可分为两步,一是胆矾分解成无水硫酸铜,二是无水硫酸铜溶解,然后结合盖斯定律来解答; (3)①设出氢氧化钠溶液为x和硫酸溶液的体积为y,根据题中数据列式计算出体积之比; ②设出氢氧化钡溶液、盐酸溶液的体积,然后根据溶液的pH列式计算出二者的体积比; ③设出酸溶液的pH为a,碱溶液的pH为b,根据100℃时及体积关系列式计算. 【解答】解:(1)体积不变,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再向该容器加入1molN2O4 ,由于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逆向移动时压强增大,所以,移动的结果不如原平衡,所以,N2O4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大,故答案为:<; (2)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可知其为吸热过程,△H>0, 1mol胆矾分解生成1molCuSO4(s)时,CuSO45H2O(s)CuSO4(s)+5H2O(l)△H=+Q1 KJmol﹣1 1molCuSO4(s)溶解时放热Q2 kJ 可得如下图所示关系, 根据盖斯定律,则有△H=Q1+(﹣Q2)>0,则Q1>Q2, 故答案为:>; (3)①设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L,硫酸溶液的体积为yL,pH=11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0﹣3mol/L,pH=4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 二者混合后溶液的pH=9,溶液酸性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0﹣5mol/L,即氢氧化钠过量,即10﹣3mol/L×xL﹣10﹣4mol/L×y=10﹣5mol/L(x+y), 解得x:y=1:9, 故答案为:1:9; ②设氢氧化钡容溶液的体积为xL,盐酸的体积为y,pH=8的Ba(OH)2溶液,溶液中c(OH﹣)=1×10﹣4mol/L, pH=5的稀盐酸溶液中c(H+)=1×10﹣5mol/L, 欲使混合溶液pH=7,溶液此时显碱性,即混合后c(OH﹣)=mol/L=1×10﹣5mol/L,即=1×10﹣5mol/L,解得x:y=2:9, 故答案为:2:9; ③设强酸溶液的pH为a,体积为10V,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amol/L;碱溶液的pH为b,体积为V,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0﹣(12﹣b)mol/L, 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满足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10﹣amol/L×10VL=10﹣(12﹣b)mol/L×VL, 解得:1﹣a=b﹣12,a+b=13, 故答案为:pH酸+pH碱=13.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平衡分析,离子积常数的计算应用,注意离子积是一定温度下的常数,随温度改变,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8.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 1.0mol/L盐酸跟50mL 1.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还缺少一个仪器,其名称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 .在大小烧杯中填充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 (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下原始数据(见表). 实验序号 起始温州 t1/℃ 终止温度(t2)/℃[ 温差 (t2﹣t1)/℃ 盐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 2 25.1 25.1 25.1 31.8 6.7 3 25.1 25.1 25.1 31.9 6.8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为:c=4.18×10﹣3kJ/(g℃),则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H+(aq)+OH﹣(aq)=H2O(l)△H=﹣56.0kJ/mol (△H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比(2)测出的△H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后再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温度的步骤,若无此 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H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分析】(1)根据装置图分析缺少的实验仪器;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2)温差(t2﹣t1)应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6.7℃来计算中和热,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写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根据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进行判断; (4)没有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导致盐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放出的热量偏小. 【解答】解:(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需要量筒、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2)表中三次测量数据都是有效的,三次温差的平均值为: =6.7℃, △H=﹣=﹣=﹣56.0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6.0 kJ/mol; 故答案为:H+(aq)+OH﹣(aq)=H2O(l)△H=﹣56.0kJ/mol; 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盐酸挥发吸收热量,且盐酸偏少,放出的热量偏小,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3)由于醋酸为弱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但中和热为“﹣”,所以中和热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4)没有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氢氧化钠的温度偏高,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但中和热为“﹣”,所以中和热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测定方法、计算、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测定中和热的正确方法,明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少热量散失,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19.电离度表示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度的定义: α=(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总分子数)×100%. 已知25℃时几种物质(微粒)的电离度(溶液浓度均为0.1molL﹣1)如表:(已知H2SO4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 编号 物质(微粒) 电离度α A 硫酸溶液(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 HSO4﹣⇌H++SO42﹣ 10% B 硫酸氢钠溶液:HSO4﹣⇌H++SO42 29% C 醋酸:CH3COOH⇌CH3COO﹣+H+ 1.33% D 盐酸:HCl=H++Cl﹣ 100% (1)根据题意,请写出向硫酸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H++HSO4﹣+Ba2++2OH﹣=BaSO4+2H2O (2)25℃时,0.1molL﹣1上述几种溶液中,c(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DBC (填序号); (3)25℃时,0.1molL﹣1硫酸溶液中HSO4﹣的电离度小于相同温度下0.1molL﹣1硫酸氢钠溶液中HSO4﹣的电离度,其原因是 H2SO4=H++HSO4﹣,硫酸第一步电离的H+对第二步电离有抑制作用,HSO4﹣⇌H++SO42﹣使平衡向左移动,即电离度小于硫酸氢钠溶液中HSO4﹣的电离度 . (4)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是 K=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与电离度α的关系式为:K=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1)硫酸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电离,第二步电离是不完全电离,溶液中存在大量硫酸氢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书写; (2)c(H+)=c(酸)×α(电离度),注意硫酸分两步电离; (3)硫酸溶液中,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第二步的电离; (4)根据电离方程式和Ka的含义分析;根据c(H+)=cα,Ka=计算. 【解答】解:(1)硫酸第一步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电离较弱,在硫酸溶液中主要以硫酸氢根离子存在,氢氧化钡溶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促进硫酸氢根离子电离,同时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HSO4﹣+Ba2++2OH﹣=BaSO4↓+2H2O, 故答案为:H++HSO4﹣+Ba2++2OH﹣=BaSO4+2H2O; (21)硫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硫酸中c(H+)=(0.1+0.1×10%)mol/L=0.11mol/L; 硫酸氢钠溶液中,c(H+)=(0.1×29%)mol/L=0.029mol/L; 醋酸溶液中,c(H+)=(0.1×1.33%)mol/L=0.00133mol/L; 盐酸溶液中,c(H+)=0.1mol/L; 所以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DBC; 故答案为:ADBC; (3)硫酸溶液中,硫酸第一步电离出氢离子,第二步又电离出氢离子,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第二步的电离,而硫酸氢钠溶液中硫酸氢根离子只有一步电离,所以.1mol/L H2SO4中的HSO4﹣的电离度小于0.1mol/L NaHSO4中HSO4﹣的电离度, 故答案为:H2SO4=H++HSO4﹣,硫酸第一步电离的H+对第二步电离有抑制作用,HSO4﹣⇌H++SO42﹣使平衡向左移动,即电离度小于硫酸氢钠溶液中HSO4﹣的电离度; (4)醋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则Ka= ;醋酸溶液中c(H+)=c(CH3COO﹣)=cα,则Ka====; 故答案为:K=;.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注意硫酸实际上是分两步电离的,且第二步是不完全电离,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20.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 4.3×10﹣7 K2 5.6×10﹣11 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d>c ;(填编号) a.CO32﹣ b.ClO﹣ c.CH3COO﹣ d.HCO3﹣; (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cd a.CO32﹣+CH3COOH=CH3COO﹣+CO2↑+H2O b.ClO﹣+CH3COOH=CH3COO﹣+HClO c.CO32﹣+HClO=CO2↑+H2O+ClO﹣ d.2ClO﹣+CO2+H2O=CO32﹣+2HClO (3)用蒸馏水稀释0.10molL﹣1的醋酸,则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B A.c(CH3COOH)/c(H+) B.c(CH3COO﹣)/c(CH3COOH) C.c(H+)/KW D.c(H+)/c(OH﹣) (4)体积为10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 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大于 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1)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 (2)酸性强弱为CH3COOH>H2CO3>HClO>HCO3﹣,强酸能够制取弱酸,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3)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则n(CH3COO﹣)、n(H+)增大,n(CH3COOH)减小,但醋酸根离子、氢离子浓度增大的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的程度,所以c(CH3COO﹣)、c(H+)、c(CH3COOH)都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4)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pH相同的不同酸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大的酸酸性强,变化小的酸酸性弱;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 【解答】解:(1)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越易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则酸性强弱为:CH3COOH>H2CO3>HClO>HCO3﹣,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则四种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O32﹣>ClO﹣>HCO3﹣>CH3COO﹣,即a>b>d>c, 故答案为:a>b>d>c; (2)a.CO32﹣+CH3COOH═CH3COO﹣+CO2↑+H2O:碳酸的酸性小于CH3COOH,所以CH3COOH能够制取碳酸,该反应能够发生,故a错误; b.ClO﹣+CH3COOH═CH3COO﹣+HClO:CH3COOH的酸性大于HClO,CH3COOH能够制取HClO,该反应能够发生,故b错误; c.CO32﹣+HClO═CO2↑+H2O+ClO﹣:HClO的酸性小于碳酸,该反应无法发生,故c正确; d.2ClO﹣+CO2+H2O═CO32﹣+2HClO:由于酸性H2CO3>HClO>HCO3﹣ ,则碳酸与次氯酸根离子反应只能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不会生成CO32﹣,该反应不能发生,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3)A.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的比值减小,故A错误; B.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则的比值增大,故B正确; C.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的比值减小,故C错误; D.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的比值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pH相同的不同酸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大的酸酸性强,变化小的酸酸性弱;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 根据图知,pH相同的醋酸和HX稀释相同的倍数,HX的pH变化大,则HX的酸性大于醋酸,所以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常数,稀释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HX,所以醋酸抑制水电离程度大于HX,则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大于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c(H+), 故答案为:大于;大于.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pH的简单计算等知识,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21.如图是某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 已知该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已知此反应中生成1g氢气需吸热65.75KJ,它所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s)+H2O(g)⇌CO(g)+H2(g)△H=+131.5KJ/mol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g)+C(s)⇌H2(g)+CO(g),已知此反应中生成1g氢气需吸热65.75KJ,生成2g氢气放热=65.75KJ×2=131.5KJ,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 【解答】解: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g)+C(s)⇌H2(g)+CO(g),已知此反应中生成1g氢气需吸热65.75KJ,生成2g氢气放热=65.75KJ×2=131.5KJ,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1.5 KJ/mol, 故答案为:C(s)+H2O(g)⇌CO(g)+H2(g)△H=+131.5 KJ/mol.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原理的分析,反应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22.(2015秋佛山校级期中)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l)+H2O(l)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低温 (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D .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考点】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①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结合反应特征分析判断需要的条件; ②可能反应到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物理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解答】解:①CO2(g)+3H2(g)═CH3OH(l)+H2O(l),熵变△S<0,则反应焓变△H<0,低温下满足△H﹣T△S<0, 故答案为:低温; ②CO2(g)+3H2(g)═CH3OH(l)+H2O(l), A、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按照1:3反应,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按照1:3反应,所以过程中CO2和H2的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按照1:3反应,CO2和H2的转化率始终相等,不能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反应物是气体,生成物是液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判断,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23.(2015秋佛山校级期中)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 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表: 反应时间 CO2(mol) H2(mol) CH3OH(mol) H2O(mol) 反应I 恒温恒容 0min 2 6 0 0 10min 4.5 20min 1 30min 1 反应Ⅱ 绝热恒容 0min 0 0 2 2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Ⅰ、Ⅱ对比:平衡时CH3OH的浓度c(Ⅰ) < c(Ⅱ) (填“>”、“<”或“=”). ②对反应I,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0.025mol/(L.min) .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g)和1mol H2O(g),则平衡 不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等效平衡. 【分析】①Ⅰ、Ⅱ转化到一边完全一样,则恒温恒容为等效,又I为恒温,Ⅱ为绝热容器,反应向逆反应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时温度比I中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根据v=计算v(H2),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CH3OH); 计算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平衡是否移动 【解答】解:①Ⅰ、Ⅱ转化到一边完全一样,则恒温恒容为等效,又I为恒温,Ⅱ为绝热容器,反应向逆反应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时温度比I中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时CH3OH的浓度c(Ⅰ)<c(Ⅱ) 故答案为:<; ②v(H2)==0.075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CH3OH)=v(H2)=0.025mol/(L.min); 20min时,转化的CO2为2mol﹣1mol=1mol,则生成的CH3OH为1mol,而30min时CH3OH为1mol,故20min时到达平衡, CO2(g)+3H2(g)⇌CH3OH(g)+H2O(g) 开始(mol/L):2 6 0 0 转化(mol/L):1 3 1 1 平衡(mol/L):1 3 1 1 故平衡常数K===, 对反应Ⅰ,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g)和1molH2O(g),此时浓度商Qc===K,则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0.025mol/(L.min);不.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有关计算、平衡影响因素、平衡常数等,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