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除法 冀教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除法 冀教版 (2)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通过例1教学“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的情况。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小数除法中最简单、最基础的计算,为学生下面学习“整数部分不够商1,能除尽”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有余数”这两种特殊的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打基础,更为接下来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习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创设了晨练中的具体计算问题,体现了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密切联系。例1由解决“王鹏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的问题,引出对22.4÷4的计算方法的探讨,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呈现了把千米数改写成米数,将小数除以整数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的方法,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将重点放在竖式计算的理解上,在体现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的同时,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2、5题配合例1的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的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和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 借助数学模型让学生再次经历除法中分和记录的过程,真正理解算理,再次体会除法意义。在相互交流中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思想,体会位值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小数出发在生活中的应用。 ‎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沟通模型操作与竖式记录之间的联系,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培养转化思想,单位化意识,大单位转化成小单位。‎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有多次探索计算方法的经历和体验,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转化等方法迁移旧知,探索计算方法,因此对于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不会感到困难。五年级学生在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解疑能力等各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乐于在独立探索、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所以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索的过程,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计算方法,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质疑、讨论,解决困惑来理解算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知道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吗?‎ 你觉得小数除法好学吗?为什么?‎ 用旧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解决新的问题,看来你们已经尝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甜头。真好,我喜欢有自信会动脑的孩子,好期待和聪明的你们一起探究数学的新问题。在这里我还有一个希望,希望你们不但能在课堂上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大声说出来,也要把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大声问出来能做到吗?‎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估算和计算的区别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现在我就叙述一件,我边说你边记录好吗?找一个人到黑板上来记录,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明明是一个勤于观察的五年级小男孩,周末逛超市的时候他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同一种酸奶,甲超市买三送一总价22.4元,乙超市5.8元一瓶。这件事你记录好了吗?‎ 相机指导:我们学数学的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把复杂的事搞简单对吧,用几个数字来表示刚才的信息,谁来说说?(板书数字22.4 4 26 5)‎ 那你们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 同学提出哪个超市便宜,真有经济头脑,生活中会精打细算能省下不少钱呢。‎ 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预设 ‎1.22.4÷4-------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均分)‎ 小数除法,我们还没学过呢,你能估一估大概是多少钱吗?范围在5和6之间。‎ ‎2.2.5.8×4=23.2(元)师:遇到新问题,我们变换思路用旧的经验来解决,也是不错的办法,头脑真灵活。‎ 如果我追问,甲超市这款笔记本的单价到底是多少钱?你会列式吗?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均分)‎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提高学生数感)‎ 二、探究新知,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 提出探究任务 ‎22.4÷4等于多少,我不教相信很多孩子也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方法,不过你们知道怎么列竖式,知道这竖式其中的道理吗?话别说满.......给大家准备的练习纸上印出了人民币22.4元,你们实际分一分,把这些钱平均分成四份,一边分一边在纸上用竖式记录你分的过程。如果分出了新问题就用你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想办法解决它 2. 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作品。(过程中写点和不写点的)‎ 提示:如果我给你的图不能完整的表现把22.4平均分成4份的想法,你可以自己补充画图或者把自己的想法用算式或文字表示出来。‎ 1. 小组内互相探讨:你是怎么分的,又是怎么边分边记录的。‎ 讨论:记录成2.4的同学,为什么?‎ 记录成24的同学,为什么?‎ 2. 小组汇报 3. 展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都算出了22.4÷4的结果,下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我们是怎么分的,以及我们是怎么做记录的。(规范板书竖式)‎ 4. 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学生来解释 5. 强调重点:‎ 回忆一下我们前面用人民币尝试平均分成4份的时候,最初都遇到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课件展示)剩余的2元4角(2.4)要继续平均分成4份,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呢?(这个过程中钱数变了吗?那2.4是怎么变成24的?什么变了?单位变小了一级)‎ 那我们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呢?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吗?‎ 用小数乘法口头验算。‎ 三、 练习,逐步抽象算理,固化算法 ‎1.下面我们尝试计算两道题目:9.6÷4 25.2÷6(学生板演)‎ 订对得数。‎ 2. 抽象算理 师:刚才我们在做22.4÷4时,分别是以元和角这样的单位来帮助我们讲解算式的计算道理的。其实不用元和角我们也可以来讲算理。因为小数当中就有单位,大家请看。‎ ‎9.6就是由9个一和6个十分之一组成的。你们借助小数单位,想一想你这样算的道理,试着将出来怎么样?(指名讲)‎ 关键处追问:‎ 师:(指第一步算完余下的数和十分位上的6组成的16):这里的16,表示什么?‎ 师:商这里为什么要在这里加小数点?‎ ‎25.2÷6=‎ 像上一道题一样,这道题小组内说一说。‎ 指名说。‎ 2. 固化算法 做了三道题,你觉得在做题过程中有什么心得?‎ 点拨商的小数点千万别忘点。那点小数点有什么经验吗?为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四、 总结 道理讲通了,事情就好办了,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法有联系吗?有区别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难不难?灵活运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新问题一点儿也不难!‎ 五、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学生板书竖式 六、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是一节计算课,它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开始,是在他们学习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的小数点为什么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 ‎1、较好的处理了“算用”之间的关系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突出“算”与“用”的结合,在计算教学的同时也比较充分地体现解决问题的教学。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借助人民币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激发他们想不通的办法解决问题,用图示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列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主解决问题,体现策略的多样性!这样处理,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小数除法产生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而这节课中,学生已有整数除法作为基石,因此,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就成为了本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进行探索,并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接着,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如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算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自身良好的数学素质并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从作业反馈看,学生掌握的也是比较理想的。课堂作业全对的人数为65%左右,有错误的同学也大多不是因为算理的错误,而是由粗心马虎造成的 七、评课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却往往“主”不起来,原因何在?值得我们去深思。本节课的设计不落窠臼,王老师采用了探究方式组织课堂,课堂上学生分小组从不同侧重点展示了预习的收获,当学生展示汇报出现心理明白说不清楚的现象时,教师耐心地引导,不时地鼓励,当学生展示不到位时,当学生的错误未被指出时,当学生的质疑不能找出疑难抓住关键时,教师适时地提示、点拔、不断地追问,使学生在整个展示过程中明确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达成了既定的知识技能目标。但是一节课下来总觉得缺点什么:课堂活力不够,学生被动的经历着数学的学习过程,难以在此过程中主动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进行认真的反思,课堂上哪些地方需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哪些地方需要小组中交流完成,哪些地方需要展示汇报,哪些地方需要教师点拨都是要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所以在预设时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一定要分析准确,把握好课堂的脉搏!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