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盘锦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盘锦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华民族素来非常重视族谱的纂修,目的是尊崇人伦,维系宗族。这种传统源于商周时期的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宗法制是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的嫡庶系统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修宗谱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故D符合题意;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或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和分封制均为地方管理制度,故BC不符合题意。 2.有学者评论说:“(它)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该学者评论的是 A. 科举制 B. 郡国并行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解析】科举考试自由报考,考试选官,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材料“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结合所学知识,涉及的是科举制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郡国并行制和行省制均为地方管理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故BC不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权,故D不符合题意。 3.有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某制度时提出: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该学者研究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依据材料“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开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行中书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的机构,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的实施并未实现中央集权;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郡县不是中央的派出机构;C选项错误,刺史制度是监察制度,不具有地方官府的性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 A. 汉朝 B. 明朝 C.唐朝 D. 北宋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实行“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设置通判”的朝代是北宋,故D项正确;汉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故A项排除;明朝不符合“设置通判”,故B项排除;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故C项排除。 5.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内阁出现在 A. 秦朝 B. 明朝 C. 唐朝 D. 汉朝 【答案】B 【解析】明朝设立内阁,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6.“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代的沉船。这艘船当时满载货物从我国的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在前往东南亚、西亚等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途中沉没。据报道,截至2019年3月20日,出土文物已达14万余件,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在这些出土的文物中,会大量存在 ①瓷器 ②纸张 ③铁器 ④丝绸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南宋时代的沉船”在海底已经近千年了,能够“大量存在”的只能是瓷器和铁器,B项正确;在海底,且经过八百多年历史,纸张、丝绸会腐烂掉,不能大量存在。②④是错误的,与其组合的ACD三个选项是错误的。 7.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推断即可,根据“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说明道家、佛家的地位变化较大,只有儒教的地位相对稳定。 8.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富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贵”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富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可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顾炎武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选项D正确;选项A是朱熹的观点,排除;选项B是黄宗羲的观点,排除;选项C是李贽的观点,排除。 9.“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宋代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就反映了这种特点。材料反映的是 A. 宫廷画 B. 文人画 C. 风俗画 D. 工笔画 【答案】B 【解析】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重表现、尚内美,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材料“强调个性表现”“艺术为一体”符合文人画的特征,故B符合题意;宫廷画围绕着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反映了皇家的审美意识,A不符合题意;风俗画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故C不符合题意;工笔画是就表现技法而言,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故D不符合题意。 10.在近代某一条约签订时,列强要求赔款数额为4亿5千万两,用意是当时中国有4亿5千万人口,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材料中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天津条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 《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天津条约》赔款800万两。故排除ABD三项。 11.《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该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结束了封建社会历史 C. 结束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 D.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A 【解析】材料“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歌颂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的伟大历史功绩,故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专制政体而非封建社会,故B不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宣告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已被推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中国工农红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等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反映了红军创造“人间奇迹”的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长征 D. 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工农红军”“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等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长征,选项C正确;北伐战争时期、南昌起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部队称呼不是工农红军,选项A、B、D排除。 13.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史实是 A.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B.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C. 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D. 组建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无数中国青年响应蒋介石“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纷纷踊跃参军,组建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联合英国、美国抵抗日军,因此组建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故D选项符合题意;抗战期间,中共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故A选项属于中共党的行为,不符合题意;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争,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14.朱自清在《这一天》中说:“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抗战胜利指日可待。”“抗战胜利指日可待”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B. 有国际力量的支持 C.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 日本是小国,资源匮乏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可以看出当时实现了全国的大团结,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显示国际援助,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的地大物博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日本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15.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在于 A.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B. 推翻了蒋介石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C.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B选项错误,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蒋介石在大陆的反动统治;D选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6.解放战争时期,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 【答案】A 【解析】1947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A正确;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不符合材料主旨,B、C和D错误。 17.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颓势,他们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发动了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预备立宪”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自强”“求富”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发动了“自强”“求富”的洋务新政,学术界把这种新政称为“洋务运动”,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并非以“自强”“求富”为口号;C选项错误,1901年-1911年的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并非以“自强”“求富”为口号;D选项错误,“预备立宪”开始于1906年,是指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实质是清政府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骗局,并非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 A. 运输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金融业 【答案】C 【解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材料中的鞍山钢铁公司等企业纷纷投产,它们都属于重工业范畴,故排除ABD,选C。 19.1978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A. 城市 B. 农村 C. 广大内地 D. 沿海地区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B正确,排除ACD项。 2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在今天的上海已经不存在了。这主要是由于 A. 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 B. 沿海城市的开放 C. 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开辟 D. 浦东的开发开放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对20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黄浦江两岸西城东乡、西重东轻、西盛东衰格局的生动写照。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使这一状况在今天的上海不复存在,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第一批成为经济特区的城市有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与上海无关,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1984年上海等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尚未使浦东地区快速发展;C选项错误,1985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开辟尚未使浦东地区快速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2)》一书中,作者形象地把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总结为:50年代是“一边倒”战略,60年代是“反对两霸”战略,70年代发展为“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其中,50年代的“一边倒”是指 A.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站在资本主义阵营一边 D. 以发展中国家为核心的外交 【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排除CD,A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整外交策略,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以下盛世局面,按时序排列第三的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光武中兴 D. 开元盛世 【答案】B 【解析】唐太宗在位时认识到君民的关系如同舟水,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即人民可以支持你的统治,也能推翻你的统治,所以他在位期间减轻农民的负担,轻摇薄赋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等。他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盛世,B选项符合题意。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文帝、景帝在位时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这是中国第一个盛世,A选项排除。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这是中国第二个盛世,C选项排除。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盛世,D选项排除。 2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制御华夏,辑平九服”信息可知,北魏迁都洛阳,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中原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因此B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其它选项都是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但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4.德克·卜德在《中国物品西传考》中有过这样的评价:“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许多更知名人的恩惠更大。”蔡伦的“恩惠”主要体现在 A. 发明了最早的书写用纸 B. 完成了其毕生的心愿 C. 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D. 完成了造纸术的西传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扩大了造纸原料来源,使之易得而又便宜,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产量,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B选项不是蔡伦“恩惠”的体现,与问题无关;D选项错误,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欧洲是公元8世纪中叶以后的事,蔡伦本人并未参与造纸术的西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5.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 A. 《论语》 B. 《史记》 C. 《汉书》 D. 《九章算术》 【答案】B 【解析】《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符合材料“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这一信息,故选B;《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论的书籍,不是史学著作,排除A;《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不符合“自此例一定”,排除C;《九章算术》是数学著作,不是史学著作,排除D。 26.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A. 秦朝统一文字 B. 秦朝统一货币 C. 秦朝疆域辽阔 D. 秦朝统一度量衡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可知,在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背景下能够交流,并形成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秦朝统一文字,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故A选项正确;秦朝统一货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没有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文字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秦朝疆域辽阔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秦朝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交流,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27.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A. “无为而治” B. “兼爱”“非攻” C. “以德治国” D. “以法治国” 【答案】D 【解析】“以法治国”由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提出,故D正确;“无为而治”由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排除A;“兼爱”“非攻”由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排除B;“以德治国”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主张,排除C。 28.习近平主席将上海和嘉兴称为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其历史原因当是 A. 青龙集镇的初设立 B. 新文化运动肇始 C. 全国代表大会首开 D. 工人阶级的摇篮 【答案】C 【解析】上海和嘉兴是中共一大诞生地,中共代表无产阶级政党第一次代表大会,C正确;A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B错误;D中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 29.清朝前期采取有利于巩固西北地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 A. 设立宣政院 B. 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C. 设立台湾府 D. 设立伊犁将军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伊犁在新疆境内,故设立伊犁将军是清朝前期采取有利于巩固西北地区统治的重要措施,D正确;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A错误;实行金瓶掣签制度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B错误;台湾府是对东南海防的加强管理,与材料不符,C错误。 30.咸丰帝朱批“览奏曷胜愤怒”,此地成为“国耻的图腾”。与此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C. 甲午战败割让台湾岛 D.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和甲午战败割让台湾岛是光绪皇帝时,故BC错误;和“览奏曷胜愤怒”相关联的事件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从此此地成为“国耻的图腾”,故A项正确;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和“国耻的图腾”无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 时期 宰相总人数 进士出身人数 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朝 武则天 73 11 举荐、行伍、门荫 唐玄宗 34 7 唐肃宗 16 4 五代 46 24 吏职、幕僚、行伍、举荐、门荫等 宋朝 北宋 72 63 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南宋 63 48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宋朝严禁“行卷”(考试前,考生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选拔官员的特点。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宋选官制度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1)趋势:进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以门第、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入仕途径更多样化。 原因: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发展。 (2)特点:严格控制考试过程;严密考试操作程序。 (3)原则: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 作用: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选拔人才。 【解析】(1)趋势:根据材料“宰相总人数武则天时期宰相总人数是73,其中进士科出身的是11、宰相总数在南宋时期是63,其中进士科出身的是48”可知从唐玄宗到南宋时期进士科出身的宰相比重在上升;由材料“举荐、行伍、门荫”到材料“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可知体现的是入仕途径更多样化。原因:根据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选官变化趋势呈现的原因主要和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发展有关。 (2)特点:根据材料“宋朝严禁“行卷”(考试前,考生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可知体现的是严格考试过程;根据材料“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可知体现的是严格考试操作程序。 (3)原则:根据从唐到宰相的出身来看可归纳出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根据材料二中宋朝对科举考试的规定可归纳出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意义:结合上述分析的原则和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意义需要从阶层流动、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选拔人才、体现公平公正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2.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 1948.09—1949.01 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简析“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用一句话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 【答案】(1)期待:收回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意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在基础。 (2)条件: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若写“确定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亦可相应得分);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及国名、国旗、国微、国歌等,直接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性质: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主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基本胜利,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是收回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五四运动的意义,从运动性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应当联系所学,从三大战役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解放南京和政协会议各自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联系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主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后果:北方民众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了促进作用。 (3)影响: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大交融。 【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一中“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信息可得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的影响。 后果:结合所学可知,北方民众的大量南迁直接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依据材料二中“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民族交融、国家的统一及巩固等方面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中“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信息可概括得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