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8 发布 |
- 37.5 KB |
- 8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电解质溶液课件(87张)(全国通用)
专题整合突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 9 讲 电解质溶液 1 高考点击 2 高频考点 3 课后热点强化 高 考 点 击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 1. 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2. 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3. 了解溶液 pH 的定义、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4.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5. 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也是高考中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其中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标中新增的知识点,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考查主要内容有: ① 电离平衡。 ② 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 pH 的简单计算。 ③ 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盐溶液蒸干 ( 或灼烧 ) 后产物的判断。 ④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⑤ 沉淀的溶解平衡及沉淀的转化。 从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来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及沉淀的溶解平衡和转化是主流试题。此类题目考查的内容既与盐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题目不仅偏重考查粒子的浓度大小顺序,而且还侧重溶液中的各种守恒 ( 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 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 高 频 考 点 考点一 电离平衡和溶液酸碱性 D D [ 解析 ] A . 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 B .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 NaOH 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 C .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不能证明其是弱酸,错误; D .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 B 1 .要学会分析酸碱滴定图象,弄明白点的反应情况。 2 .要学会利用守恒来解题,如盘查 T 1 , T 2 。 “ 中和滴定 ” (1) “ 考 ” 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 ( 带铁架台 ) 、锥形瓶。其中常考的是滴定管,如正确选择滴定管 ( 包括量程 ) ,滴定管的检漏、洗涤和润洗,滴定管的正确读数方法等。 (2) “ 考 ” 操作步骤 ① 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 ( 赶气泡 ) 、调液面、读数; ② 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 ③ 计算。 (3) “ 考 ” 指示剂的选择 ①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② 若反应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 ( 甲基橙 ) ,若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 ( 酚酞 ) ; ③ 石蕊溶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过宽,一般不作指示剂。 (4) “ 考 ” 误差分析 写出计算式,分析操作对 V 标 的影响,由计算式得出对最终测定结果的影响,切忌死记硬背结论。此外对读数视线问题要学会画图分析。 (5) “ 考 ” 数据处理 正确 “ 取舍 ” 数据,计算 “ 平均 ” 体积,根据反应式确定标准液与待测液浓度和体积的关系,从而列出公式进行计算。 × √ × (4) 欲测定 NaOH 溶液浓度,可选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NaOH 溶液、 0.100 0 mol·L - 1 盐酸达到实验目的。 ( ) (5)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 ) (6) 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 ) (7) “ 中和滴定 ” 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 ) (8) 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用待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 ) × √ × √ √ × × √ 2 . KMnO 4 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由于 KMnO 4 的强氧化性,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的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生成难溶性物质 MnO(OH) 2 ,因此配制 KMnO 4 标准溶液的操作如下所示: ① 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 KMnO 4 固体溶于水中,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 1 h ; ② 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难溶的 MnO(OH) 2 ; ③ 过滤得到的 KMnO 4 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并放在暗处; ④ 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在 70 ~ 80 ℃ 条件下用基准试剂 ( 纯度高、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稳定性较好的物质 ) 溶液标定其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 KMnO 4 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 。 (2) 在下列物质中,用于标定 KMnO 4 溶液的基准试剂最好选用 _______( 填字母 ) 。 A . H 2 C 2 O 4 ·2H 2 O B . FeSO 4 C .浓盐酸 D . Na 2 SO 3 (3) 若准确称取 W g 你选的基准试剂溶于水配成 500 mL 溶液,取 25.00 mL 置于锥形瓶中,用 KMnO 4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 4 溶液 V mL 。 KMnO 4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 mol·L - 1 。 (4) 若用放置两周的 KMnO 4 标准溶液去测定水样中 Fe 2 + 的含量,测得的浓度值将 ________( 填 “ 偏高 ” 、 “ 偏低 ” 或 “ 无影响 ” ) 。 酸式滴定管 A 偏高 [ 解析 ] (1)KMnO 4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管腐蚀,所以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可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2)H 2 C 2 O 4 ·2H 2 O 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结晶水合物; FeSO 4 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氧化,铁元素的化合价从+ 2 升高到+ 3 ;浓盐酸易挥发; Na 2 SO 3 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氧化成 Na 2 SO 4 。 (3)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理有关系式: 5(H 2 C 2 O 4 ·2H 2 O) ~ 2KMnO 4 ,则 KMnO 4 溶液的浓度为 c (KMnO 4 ) = (4) 在放置过程中,由于空气中还原性物质的作用,使 KMnO 4 溶液的浓度变小了,再去滴定水样中的 Fe 2 + 时,消耗 KMnO 4 溶液 ( 标准溶液 ) 的体积会增大,导致计算出来的 c (Fe 2 + ) 会增大,测定的结果将偏高。 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 1 .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1) 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 pH 大。 (2)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 ,盐酸加入的水多。 2 . 相同体积、相同 pH 值的盐酸、醋酸 (1) 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 pH 大。 (2)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 pH ,醋酸加入的水多。 D [ 解析 ] 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A .根据图像可知, 0.1 mol/L MOH 溶液的 pH = 13 ,说明 MOH 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而 ROH 溶液的 pH<13 ,说明 ROH 为弱电解质,所以 MOH 的碱性强于 ROH 的碱性,正确; B . ROH 为弱碱,溶液越稀越易电离,所以 ROH 的电离程度: b 点大于 a 点,正确; C .两溶液无限稀释,都趋近中性,所以它们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正确; D . MOH 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而 ROH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电离正向移动,则 c (R + ) 浓度增大,而升高温度,对 c (M + ) 无影响,所以比值减小,错误,答案选 D 。 B [ 解析 ]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和图像分析能力。电离常数一氯乙酸大于乙酸,故一氯乙酸的酸性比乙酸的酸性强,即同温、同浓度时,一氯乙酸的电离度大于乙酸,随着浓度增大,电离程度均减小, B 项符合题意。 B [ 解析 ] A 项,滴定管用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将要引起误差,错误; B 项,在用 NaOH 溶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 pH 由小变大,正确; C 项,用酚酞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才能停止滴定,错误; D 项,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 考点二 盐类水解和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AD B D 1 .溶液中的 “ 三个 ” 守恒原理不明白,不会用,如盘查 T 1 。 2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没弄明白,如盘查 T 2 。 BD D C A .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 K HA > K HB > K HD B .滴定至 P 点时,溶液中: c (B - )> c (Na + )> c (HB )> c (H + )> c (OH - ) C . pH = 7 时,三种溶液中: c (A - ) = c (B - ) = c (D - ) D .当中和百分数达 100% 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 (HA ) + c (HB ) + c (HD ) = c (OH - ) - c (H + ) [ 解析 ] 该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对滴定过程中 pH 和粒子浓度变化的分析能力。三种酸的浓度相等,根据图象,在滴定前 HA 溶液的 pH 最小,酸性最强, HD 溶液的 pH 最大,酸性最弱,说明 HA 的电离程度最大,电离常数最大, A 项正确; P 点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NaB 与 HB ,此时溶液显酸性,说明 HB 的电离程度大于 B - 的水解程度,所以 c (B - )> c (HB ) , 考点三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 2 mL 0.1 mol·L - 1 的 FeCl 3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 1 滴 K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Fe 2 + C 实验 现象 结论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CO 2 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 2 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 NH 4 HCO 3 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 4 HCO 3 显碱性 D 向 2 支盛有 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滴相同浓度的 NaCl 和 NaI 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 sp (AgI )< K sp ( AgCl ) A 有关溶解度计算公式的使用不会,如盘查 T 3 。 溶度积曲线与计算 1 . 溶度积曲线 溶度积曲线是分别以阳、阴离子的浓度为坐标作出的曲线,不同温度下曲线形状不尽相同。如图是 BaSO 4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曲线。 (1)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 如 a 、 c 点 ) ,都代表指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由对应的离子浓度可求 K sp 。 (2) 可通过比较,观察得出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是否有沉淀析出。处于曲线上方的点 ( 如 b 点 ) 表明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一定会有沉淀析出,处于曲线下方的点 ( 如 d 点 ) ,则表明溶液处于未饱和状态,不会有沉淀析出。 2 .溶度积曲线的解题方法 (1) 第一步: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 (2) 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的点、线外点的含义。 ① 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 Q = K sp 。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外的点。 ② 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饱和溶液与沉淀共存的体系,此时 Q > K sp 。 ③ 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 Q < K sp 。 (3) 第三步:抓住 K sp 的特点,结合选项分析判断。 ① 溶液在蒸发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分两种情况: a. 原溶液不饱和时,离子浓度要增大都增大; b. 原溶液饱和时,离子浓度都不变。 ② 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无关,在同一曲线上的点,溶度积常数相同。 特别提示: (1) 对于组成形式不同的物质,不能根据溶度积数值比较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需经过计算再进行比较。 (2) 在沉淀溶解平衡的图像中,只有曲线上的点才表示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下方的点表示未饱和。 (3) 是否生成沉淀取决于 Q c 与 K sp 的相对大小,不能只通过 K sp 大小判断。 A . T 1 > T 2 B . T 1 时,加入 BaCl 2 固体,可由 a 点变到 c 点 C . c 点时,在 T 1 、 T 2 两个温度下均有固体析出 D . a 点和 b 点的 K sp 相等 D 2.0×10 - 5 5×10 - 3 4.7×10 - 7 1.8×10 - 7 2 5 考点四 溶液中 “ 四大平衡常数 ” 的理解与应用 D A . K sp (CuCl ) 的数量级为 10 - 7 B .除 Cl - 反应为 Cu + Cu 2 + + 2Cl - ===2CuCl C .加入 Cu 越多, Cu + 浓度越高,除 Cl - 效果越好 D . 2Cu + ===Cu 2 + + Cu 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C C 1 .了解各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2 .各平衡常数之间的转化关系不明白。 1 .三大平衡常数对比 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内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外因: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平衡常数越大 盐的水解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K b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内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外因: K sp 与温度有关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同化学平衡一样都为动态平衡,平衡的移动符合平衡移动原理 ( 勒夏特列原理 ) ,浓度对平衡常数没影响 ① 加水均能促进三大平衡正向移动; ② 加入与电解质溶液中相同的微粒,都能使平衡逆向移动; ③ 三大平衡都不受压强的影响。 D [ 解析 ]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 A 错误;相同温度下, CH 3 COOH 、 HCN 溶液中的 c (H + ) 与溶液浓度有关,溶液浓度未知,故 B 错误;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25 ℃ 时,盐酸和 NH 4 I 溶液中 K w 相等,故 C 错误;改变压强,平衡发生移动, SO 2 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SO 2 的转化率不变,故 D 正确。 溶液中的 “ 四大常数 ” 使用常见的错误 (1) K a 、 K h 、 K w 、 K sp 数值不随其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只与温度有关, K a 、 K h 、 K 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一定时,平衡常数不变,与化学平衡是否移动无关。 (2) K w 常误认为是水电离的 c (H + ) 与 c (OH - ) 的乘积。 (3) 只有常温下水的离子积 K w = 1.0 × 10 - 14 mol 2 ·L - 2 (4) 误认为只要 K sp 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K sp 还与难溶物化学式中的各离子配比有关。 (5) 误认为 K sp 大的,只能实现 K sp 大的向 K sp 小的不能转化为 K sp 小的转化。实际上当两种难溶电解质的 K sp 相差不是很大时,通过调节某种离子的浓度,可实现难溶电解质由 K sp 小的向 K sp 大的转化。 B A . a 点所得溶液中: V 0 = 10 mL B . b 点所得溶液中: c (H 2 A) + c (H + ) = c (HA - ) + c (OH - ) C . c 点所得溶液中: c (A 2 - ) = c (HA - ) D . d 点所得溶液中 A 2 - 水解平衡常数 K hl = 10 - 7.19 C [ 解析 ] A . 用 0.1 mol·L - 1 NaOH 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 - 1 H 2 A 溶液, a 点溶液中溶质为 H 2 A 和 NaHA , pH = 1.85 = pK a1 ,则 c (H 2 A) = c (HA - )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小于 10 mL , A 错误; B . b 点是用 0.1 mol·L - 1 NaOH 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 - 1 H 2 A 溶液,恰好反应生成 NaHA ,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电荷守恒 c (Na + ) + c (H + ) = c (HA - ) + c (OH - ) + 2 c (A 2 - ) ,物料守恒 c (Na + ) = c (HA - ) + c (A 2 - ) + c (H 2 A) ,得到: c (H 2 A) + c (H + ) = c (A 2 - ) + c (OH - ) , B 错误; C . c 点 pH = 7.19 = pK a2 , K a2 = c (A 2 - ) × c (H + )/ c (HA - ) = 10 - 7.19 ,所以 c (A 2 - ) = c (HA - ) , C 正确; D . A 2 - 水解平衡常数 K hl = K w / K a2 = 10 - 6.81 , D 错误;答案选 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