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 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 学案 [考纲要求] 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a)。2.无机盐及其生理作用(a)。3.糖类的种类和作用(b)。4.脂质的种类和作用(a)。5.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b)。 注:生物学科对考试内容掌握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考点一 水和无机盐 1.水的存在形式、含量及作用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1)存在形式: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生理作用 ①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无机盐 参与形成的物质 Mg2+ 叶绿素分子 Fe2+ 动物血红蛋白 PO 磷脂、核苷酸、ATP、NADPH I- 甲状腺激素 ②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a.维持渗透压平衡:Na+、Cl-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b.维持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的改变影响细胞的代谢及机体的生理功能,其平衡的维持就依赖于某些无机盐离子的调节。如人血浆中的HCO、H2PO等。 c.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血液中Ca2+的含量过低则会发生抽搐。 (1)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以保持休眠状态( × ) (2)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 ) (3)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等( × ) (4)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 ) 热图解读:下图1表示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钙对某种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1)分析图1可知,同一作物对不同无机盐需求量不同。当甲的浓度为a,乙的浓度在c~d范围内时,作物的产量相对较高。 (2)分析图2可知,同一种无机盐对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影响不同。钙离子浓度对花粉管的生长有影响,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从花粉萌发率看,钙离子浓度对其没有影响。 命题点一 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1.(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考)下列有关细胞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凡是有极性的分子都不易溶于水 B.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C.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需要水 答案 A 解析 水是极性分子,细胞内的极性分子易溶于水,A错误;自由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B正确;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C正确;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需要消耗水,D正确。 2.农民收获的大豆种子会先晒干后再贮存,干种子播种时要有意识地播在潮湿土壤中。这说明水有什么作用( ) A.运输作用 B.稳定温度 C.调节代谢速率 D.构成新细胞 答案 C 解析 晒干后种子中水的含量减少,细胞呼吸减弱;播种时应增加水的含量,播在潮湿土壤中的目的是让种子吸水,促进代谢的加快,C正确。 命题点二 无机盐及其生理作用 3.(2018·诸暨牌头中学1月选考模拟)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两种激素含I元素 B.哺乳动物血液中Ca2+浓度过高会发生抽搐 C.光合色素都含有Mg2+元素 D.Fe3+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答案 A 解析 人体内只有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种激素含I元素,A正确;哺乳动物血液中Ca2+浓度过低会发生抽搐,B错误;类胡萝卜素不含Mg2+,C错误;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D错误。 4.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当缺Mn2+时,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的离子( )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 B 解析 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Mn2+时,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会受到影响,这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考点二 糖类和脂质 1.细胞中的糖类 (1)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 糖类 (2)糖类的功能 ①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a.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70%)。 b.淀粉和糖元分别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 ②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成分 a.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主要成分。 b.纤维素和果胶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 ③糖类是细胞通讯、识别作用的基础,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细胞膜上糖类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构成糖蛋白,糖蛋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醒 糖类的不同分类标准 (1)据“水解”,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2)据“性质”,可分为还原糖、非还原糖。 (3)据“功能”,可分为结构糖、供能糖、贮能糖。 2.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主要含C、H、O,有的还含有N、P。 (2)连线相关脂质的种类与功能 3.列表比较糖类和油脂 比较项目 糖类 油脂 元素组成 均为C、H、O 相同质量C、H元素所占比例 低 高 水解终产物 单糖 甘油和脂肪酸 相同质量彻底氧化时 消耗氧气 少 多 产生水 少 多 释放能量 少 多 主要功能 ①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和脱氧核糖 生物体内的贮能物质 (1)所有的二糖和多糖基本组成单位都相同( × ) (2)所有的糖类和脂质都是能源物质( × ) (3)所有的糖类都能被本尼迪特试剂鉴定( × ) (4)所有的脂质都能参与膜结构的构成( × ) (5)油脂又叫甘油三酯,在常温下,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 √ ) (6)三碳糖和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相同,核酸、腺苷、磷脂的元素组成不相同( × ) 热图解读:下图为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油脂的变化曲线。 (1)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油脂,油脂所贮存的能量多,其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 (2)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油脂,种子需要的N增加吗?不增加。说明理由:油脂中含有的元素为C、H、O,不含N。 (3)据图分析种子萌发时,哪种酶的活性很高?脂肪酶。 命题点一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2018·稽阳联谊学校3月联考)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腺苷与核酶含有相同的单糖 B.葡萄糖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低于脂质 C.蔗糖的元素组成与碳反应生成的三碳糖相同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实验中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梨汁中含麦芽糖 答案 A 解析 腺苷与核酶含有相同的单糖——核糖,A正确;葡萄糖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高于脂质,B错误;蔗糖的元素组成为C、H、O,而碳反应生成的三碳糖的元素组成为C、H、O、P,C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实验中,用本尼迪特试剂可检测梨汁中含还原糖,但不能测出含麦芽糖,D错误。 2.(2019·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氧元素组成,且含氧量较糖类少 B.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结构组成物质 C.水解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D.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 答案 B 解析 油脂由碳、氢、氧元素组成,且含氧量较糖类少,A正确;油脂是生物体内良好的贮能物质,并不是主要的结构组成物质,B错误;油脂水解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油脂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D正确。 命题点二 糖类和脂质的比较及曲线分析 3.(2018·杭州一中期末)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中的糖类、脂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均具有的单糖,糖元和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A正确;葡萄糖、果糖属于单糖,蔗糖不属于还原糖,B错误;脂质包括油脂、磷脂、植物蜡和胆固醇,C错误;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而胆固醇不属于生物大分子物质,D错误。 4.如图表示玉米种子在暗处萌发初期淀粉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葡萄糖变化情况的曲线是乙 B.在此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 C.在此种子萌发过程中会发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在此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种类减少 答案 B 解析 玉米种子在暗处萌发初期淀粉转变为葡萄糖,故葡萄糖含量不断增加,为曲线甲,A错误;种子萌发进行新陈代谢,不断消耗有机物,其总量越来越少,B正确;暗处环境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只会发生呼吸作用,C错误;种子萌发进行新陈代谢,产生了丙酮酸等中间产物,有机物种类增加,D错误。 考点三 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 (1)糖类 ①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沉淀。 ②淀粉+碘—碘化钾溶液→蓝色。 (2)油脂+苏丹Ⅲ染液→橙黄色。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实验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 (2)油脂的检测 (3)蛋白质的检测 (4)淀粉的检测 :马铃薯匀浆液 ↓ : ↓ :样本中含有淀粉 提醒 三类有机物检测中的4个易错点 (1)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 (2)油脂检测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染液易溶于乙醇。 (3)蛋白质检测中,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作对比。 (4)物质检测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1.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的检测,且必须热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红黄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显微镜——油脂的检测。 (3)唯一使用乙醇——油脂的检测,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洗去浮色。 (4)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 2.实验成功的关键点 (1)油脂的检测 ①制作切片时,切片要薄且均匀,若切片较厚则会导致观察不清楚。 ②用乙醇洗掉浮色的过程要快,防止乙醇将花生种子中的油脂溶解掉,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 (2)糖类的检测 ①检测淀粉时,碘—碘化钾溶液的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淀粉易变成黑色。 ②在检测还原糖时,需要进行热水浴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 (3)蛋白质的检测 ①在检测的过程中注意双缩脲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②在试剂的使用过程中,注意B液加入的量为5滴,不能过量,否则会生成Cu(OH)2蓝色沉淀,遮盖反应中产生的紫色。 命题点一 实验选材、原理、步骤 1.(2018·丽水一中月考)为鉴定某溶液的成分,用不同试剂进行检测,下列对结果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可能含蛋白质 B.若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出现红黄色,则该溶液含葡萄糖 C.若加入苏丹Ⅲ染液,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含油脂 D.若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橙黄色,则该溶液含淀粉 答案 A 解析 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某溶液若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可能含蛋白质,A正确;某溶液若加入本尼迪特试剂,热水浴加热后出现红黄色,则该溶液含还原糖,但该还原糖不一定是葡萄糖,B错误;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橙黄色,不是紫色,C错误;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淀粉时,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色,D错误。 2.(2019·嘉兴联考)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片时需从前向后拖动刀片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 B.可用清水洗去多余的苏丹Ⅲ染料 C.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紫红色 D.转换到高倍物镜后再将切片最薄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 答案 A 解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中,制片时需从前向后拖动刀片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A正确;要用50%的乙醇洗去多余的苏丹Ⅲ染料,B错误;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C错误;转换到高倍物镜前应在低倍镜下将切片最薄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D错误。 命题点二 实验分析与实验拓展 3.下列装置中的混合液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后,分别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双缩脲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和苏丹Ⅲ染液后,出现的颜色反应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内溶液呈现蓝色 B.乙装置内溶液呈现紫色 C.丙装置内溶液呈现红黄色 D.丁装置内溶液呈现橙黄色 答案 B 解析 甲装置内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完全分解,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后呈现其本身的颜色,A错误;乙装置内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完全分解,但由于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呈现紫色,B正确;丙装置内的蔗糖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不能被分解,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呈现蓝色,C错误;丁装置内的油脂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完全分解,加入苏丹Ⅲ染液后,不呈现橙黄色,D错误。 4.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本尼迪特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6支试管中仅有1、2、3号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答案 D 解析 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有淀粉酶,淀粉酶能使小麦种子中的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等还原糖。1~4号试管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因1、3号试管中是蒸馏水而无还原糖产生,故显示本尼迪特试剂本身的蓝色,2号试管中虽含还原糖,但未水浴加热,故仍呈蓝色,4号试管含还原糖并进行热水浴加热,会出现红黄色沉淀。5、6号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因5号试管中是蒸馏水,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可呈现蓝色;6号试管中含淀粉酶等蛋白质,故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紫色反应。 探究真题 预测考向 1.(2017·海南,4)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答案 C 解析 草酸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沉淀物,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A项正确;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输O2,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项正确;无机盐在生物体中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但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C项错误;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下来的是无机物,D项正确。 2.(2016·浙江,4)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答案 B 解析 人或动物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浓度增大,进而导致水从细胞内更多地流向细胞外,A错误;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导致细胞内液浓度增大,进而导致细胞吸水使细胞体积增大,B正确;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增大所致,C错误;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钾离子外流的量减少,从而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下降,D错误。 3.(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 B.植物蜡可减少植物细胞水分的散失 C.油脂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高于葡萄糖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中可用乙醇洗去多余的染料 答案 C 解析 胆固醇在动物细胞膜中起到固定膜结构的作用,A正确;植物蜡可保护植物细胞,减少水分散失,B正确;油脂与糖类相比,元素特点是碳、氢多,氧少,C错误;检测油脂实验中,先用苏丹Ⅲ染液染色,然后用50%乙醇洗去浮色,D正确。 4.(2017·海南,3)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元的元素 C.油脂与糖元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答案 B 解析 固醇在动物体内可以转化成性激素,A项正确;脂质包括油脂、磷脂、固醇和植物蜡等,磷脂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糖元属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项错误;油脂与糖元都属于细胞内的贮能物质,C项正确;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D项正确。 5.(2018·浙江11月选考,10)下列关于糖类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 B.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液中都含有蔗糖 C.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果糖时需在热水浴中加热 D.淀粉、纤维素和糖元都是由多个葡萄糖结合而成 答案 B 解析 叶绿体基质中主要是碳反应的产物三碳糖,运至叶绿体外转变为蔗糖。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平湖联考)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能溶解液泡中的色素 B.是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C.能缓和温度的变化 D.是含量最多的无机物 答案 A 解析 液泡中的色素是水溶性的,能溶于水,A错误;一般来讲,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是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并能缓和温度变化,B、C、D正确。 2.下列不含有脂质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线粒体 D.中心体 答案 D 解析 叶绿体、细胞膜、线粒体都有膜结构,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属于脂质,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含有脂质。 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少Mg2+会影响光合作用 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 答案 C 解析 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4.(2018·浙江模拟)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的含水量一般不同 B.细胞中水的作用之一是充当反应物 C.骨骼中的钙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无机盐有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骨骼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错误。 5.(2018·江苏,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元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的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答案 D 解析 单糖是糖类水解形成的最终产物,不可以再水解,A错误;构成淀粉、糖元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B错误;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糖链起着信息分子的作用,C错误;按干重计,糖类占植物体的85%~90%,故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 6.(2018·江苏,2)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 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 B 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磷脂酶可将磷脂水解,不能催化膜蛋白水解,故B错误。 7.下列与①②③对应的糖类分别是( )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 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A.核糖 脱氧核糖 淀粉 B.脱氧核糖 核糖 淀粉 C.核糖 葡萄糖 肝糖元 D.脱氧核糖 葡萄糖 肝糖元 答案 C 解析 RNA特有的糖为核糖;叶绿体中含葡萄糖,线粒体中不含葡萄糖;动物细胞中含糖元,植物细胞中不含糖元。 8.下表是人体血脂的正常生理指标数据。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含量 总脂 4.5~7.0g/L(450~700 mg/dL) 总胆固醇 2.8~6.0mmol/L(110~230 mg/dL) 胆固醇酯 占总胆固醇的0.70~0.75(70%~75%) 磷脂 1.7~3.2mmol/L(130~250 mg/dL) 甘油三酯 0.23~1.24mmol/L(20~110 mg/dL) A.磷脂含有C、H、O、N、P,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B.胆固醇酯占血液中脂质的70%~75%,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一旦超过1.24mmol/L,人体就一定会患病 D.在血浆中能够检测到性激素、脂肪酸等固醇类物质 答案 A 解析 磷脂含有C、H、O、N、P,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A项正确;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的70%~75%,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项错误;血液中正常的甘油三酯含量是0.23~1.24mmol/L,超过1.24 mmol/L,人体可能会患病,C项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物质,脂肪酸是油脂的组成单位,不是固醇类物质,D项错误。 9.(2019·宁波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 B.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的含量过高会引发抽搐 D.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参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 A 解析 严重缺铁的人,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携带氧的能力减弱,因此,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 10.(2018·湖州一中期末)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分子含有一个具有一定亲脂性的磷酸基团 B.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中所含的单糖分别是脱氧核糖与核糖 C.油脂和糖类都可作为贮能物质,但油脂所含能量是等质量糖类的2倍以上 D.被15N标记的T2噬菌体,其放射性只出现在外壳蛋白的肽键或氨基中 答案 C 11.下图为糖类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物质①是蔗糖 B.若③是动物细胞中的贮能物质,则③是糖元 C.若构成物质②的碱基有胸腺嘧啶,则某种单糖A为核糖 D.若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则它可作为ATP的组成成分 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根据果糖+葡萄糖→蔗糖,可知①是蔗糖,A项正确;如果某种单糖A经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是动物细胞中贮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③是糖元(肝糖元或肌糖元),B项正确;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有胸腺嘧啶,则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某种单糖A为脱氧核糖,C项错误;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就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可参与ATP的组成,D项正确。 12.(2018·温州一中第一次月考)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制成匀浆后检测,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A.第10天时,由于细胞中存在代谢所需的酶,故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蓝色反应 B.第20天时,有可溶性还原糖,因此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C.第30天时,由于生成较多油脂,故加入苏丹Ⅲ染液后,出现橙黄色颗粒 D.第40天时,由于淀粉耗尽,故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后,不出现蓝色 答案 A 解析 第10天时,由于细胞中存在代谢所需的酶,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紫色反应,A错误;第20天时,可溶性还原糖所占比例虽然减少,但仍有8%左右,因此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B正确;第30天时,细胞中油脂含量较高,用苏丹Ⅲ染液可将油脂染成橙黄色,C正确;第40天,由于淀粉耗尽,细胞中没有淀粉,所以加入碘—碘化钾溶液不会出现蓝色,D正确。 13.(2018·温州模拟)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加有植物油和苏丹Ⅲ的试管会出现橙黄色 B.加有淀粉溶液和碘—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会出现蓝色 C.加有蛋白质、蛋白酶和双缩脲试剂的试管会出现紫色 D.加有葡萄糖溶液和本尼迪特试剂的试管振荡后会出现红黄色 答案 D 解析 油脂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A正确;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B正确;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水解成多肽,多肽中仍有肽键,且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会出现紫色,C正确;还原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才会生成红黄色沉淀,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4.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葡萄糖和淀粉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Ⅰ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________(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2)请设计实验来验证(1)中的判断。 ①实验器材: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香蕉果肉、磨浆机、试管若干、大烧杯、量筒、酒精灯、碘—碘化钾溶液、本尼迪特试剂等。 ②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成正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颜色深浅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③实验步骤: A.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入5mL第y天的提取液。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观察实验现象并比较a、c试管中和b、d试管中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④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淀粉 (2)②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 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混合,经热水浴加热有红黄色沉淀生成 ③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碘—碘化钾溶液,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 ④a、c试管中呈蓝色,且a试管颜色深于c试管,b、d试管中呈红黄色,且d试管颜色深于b试管 解析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所以曲线Ⅰ表示淀粉的含量变化。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成正比,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混合后经热水浴加热有红黄色沉淀生成,其颜色深浅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根据实验遵循的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a、c试管各加入等量的碘—碘化钾溶液,b、d试管各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由于a、b试管含淀粉较多、葡萄糖较少,c、d试管含淀粉较少、葡萄糖较多,所以实验现象是a、c试管中呈蓝色,且a试管颜色深于c试管,b、d试管中呈红黄色,且d试管颜色深于b试管。 15.如图为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相互关系及分布的概念图,分析细胞内各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指________,由两分子________组成;D在植物细胞内包括____________、麦芽糖。 (2)B是指________,它是由[C]________组成的。包括[F]________、[G]________和[H]________。饥饿状态下,动物组织中的________可以分解补充血糖。 (3)脂质除了[K]__________外,还包括[I]__________、[J]__________。 (4)等质量的花生和玉米种子萌发时,物质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量花生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玉米。 答案 (1)二糖 单糖 蔗糖 (2)多糖 葡萄糖 淀粉 纤维素 糖元 肝糖元 (3)油脂 磷脂、胆固醇 植物蜡 (4)大于 16.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1)探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略。 (3)方法步骤: ①取7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7号,并分别加入2mL浓度为0.5%、0.7%、0.9%、1.1%、1.3%、1.5%的__________及蒸馏水,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7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7支试管中混合液各一滴,置于7个洁净的已做相应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①在浓度为0.5%、0.7%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 ②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没有明显变化。 ③在浓度为1.1%、1.3%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讨论: ①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________。 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怎样的实验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的浓度 (3)①NaCl溶液 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4)适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 (5)①偏高 ②梯度设置再小一些,分组更细一些 ③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解析 (1)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因此该实验的探究目的为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 (3)①由于探究为患者输液治疗时适合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需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7号,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1.5%的NaCl溶液及蒸馏水。④制成临时装片后,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5)①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则他的探究结果会偏高。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将分组更精细一些,浓度梯度更小一些。③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因为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虽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