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温州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测试(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年 6 月份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审美是一种高级文化活动,需要读者体察文本中丰厚蕴藉.(jiè)的人文精神与慑人心魄 的艺术魅力,表达纤.(xiān)细如发的微妙感受。 B. 爱憎.(zēng)分明、桀傲不驯、不墨守成规的性情非但没有掐断他的人脉,反而使他创业 之路更加顺畅,年纪轻轻便在业界崭露.(lù)头角。 C.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企业资金难以回笼,全球贸易岌岌.(jí)可危,因此,不让次生危机拖 累.(lěi)人类与病毒较量的脚步也是各国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D. 清明祭祀活动既符.(fú)合民间礼俗,又是对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祭先祖是接受孝亲伦 理思想的熏陶.(tāo),祭英雄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锻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 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和字形的识记,也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答题 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 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A 项,“慑”改为“摄”; B 项,“傲”改为“骜”; D 项,“tāo”改为“táo”。 故选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虚构性文学作品《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一经..出版,就荣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2019 年 4 月“中国好书”榜单,好评如潮。 【甲】作者采录了五行八作的民间手艺人,如木匠、药师、制茶师、捞纸工、蜀绣传人、 壮族女红传人等,书中还特地记录了“中国摩天大楼钢构第一人”陆建新。【乙】他 37 年扎 - 2 - 根建筑施工第一线,餐风宿露....,参与了“三个速度”:三天一层楼(深圳国贸)、两天半一层 楼(深圳地王)和两天一层楼(广州西塔)的实践。他还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 100 层以 上钢构摩天大楼七幢中的四幢,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从有到领先世界的全过程。 【丙】作者曾在《自序》中说,这本书一写手艺人经历,二写行当技艺,三写传承难点, 以期达到历史与当下、思想与审美、思辨与情感相熔铸..的境界。有评论家评价此书:“于田 野中保存着民间文化的活态,也埋藏着未被归类、未被概念化的学术资源。”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经 B. 荣膺 C. 餐风宿露 D. 熔铸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B 3. B 【解析】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 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 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 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A 项,一经: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 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结合语境“一经出版,就……榜单”分析, 使用正确。 B 项,荣膺:意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如“荣膺……称号”,此处应改为“荣登”。 C 项,餐风宿露:意思是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结合“他 37 年 扎根建筑施工第一线”分析,主要讲他在建筑施工一线工作的辛苦等,符合语境。 D 项,熔铸: 熔化并铸造。结合“历史与当下、思想与审美、思辨与情感”分析,修饰“境 界”,使用正确。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正确解答标 点符号类试题,一定要将标点符号的用法同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切不可机械地记忆各 种标点符号分别有哪些用法。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反复诵读,以停顿长短来 - 3 - 确定句中标点。标点不同,表示停顿的长短也不同。在一个句子中,句末点号(句号、问号、 感叹号)停顿最长,分号其次,逗号较短,顿号最短。把握了停顿的长短,就便于确定用哪 种标点。(2)理解文意,依据层次和语意确定标点。(3)根据语气确定句末标点。一个句子, 总有一定的语气。句末标点一方面表示停顿,另一方面也是一定语气的书面表现形式。因此 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确定句末点号。(4)掌握引号、括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的综合运用规则。(1) 冒号与后引号前的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必须同时出现,否则错误。(2)解释说明句子中某个 词语的括号紧跟被解释的词语,在句末标点前,解释说明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句末标点后。 B 项,乙中冒号用错,结合语句内容分析,“三天一层楼(深圳国贸)、两天半一层楼(深圳 地王)和两天一层楼(广州西塔)”是对“三个速度”的解释,此处冒号应改成破折号。 故选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日前,在教育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报党中央、国务院综合研究同意,确定 202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 B. 发挥大数据优势,把数字技术融入到传统行业中,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加快传统业态 的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这是传统行业的发展趋势。 C. 浙江省持续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采取以改革创新破难点、以优化服务疏堵点、以分类 施策的方式倾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等措施行之有效。 D. 源远流长的永嘉学派形成于南宋,其思想根植于古代温州人的民生需要、生存状态和风土 人情,一度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 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 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把“在”调到“教育部”后面; B 项,搭配不当,应改为“提升……竞争力”; C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删去“采取”或“行之有效”,在“采取”后面加“的”亦可。 故选 D。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由志愿者主导的社会行动,就行动属性而言,①_____,这是它与有偿服务 - 4 - 的最根本区别;就行动意义来说,②_____。作为有偿服务,人们很难从“有偿”中分辨出服 务的真实目的,因为从结果来看,③______,这就遮蔽了服务本应具有的道德指向;同时, 我们也无法从“有偿”中确知服务带来的多元价值,服务过程中因人与人互动而生成的信任、 团结、友爱、互惠等情感价值也都被抽象为单一的可以计算的经济价值。而志愿服务的无偿 性特征具有“去遮蔽性”,志愿者以此充分表达自己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观念。 【答案】 (1). 是一项自愿无偿的服务 (2). 是道德特征和多元价值的实践承载 (3). 都被抽象为获取物质报酬这一目的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 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 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 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处,结合“这是它与有偿服务的最根本区别”分析,需要体现“无偿”属性,即志愿服 务是一项自愿无偿的服务。 第二处,结合“这就遮蔽了服务本应具有的道德指向”“我们也无法从‘有偿’中确知服务 带来的多元价值”分析,此处需要体现志愿服务的“道德性”“多元价值”意义等。 第三处,结合“人们很难从‘有偿’中分辨出服务的真实目的”“这就遮蔽了服务本应具有 的道德指向”分析,仿照后面句子“被抽象为单一的可以计算的经济价值”,此处需要体现 “获得物质报酬”目的,如都被抽象为获取物质报酬这一目的。 6.根据“线上课堂满意度与学习效果调查结果示意图”所提供的信息,补充完整调查报告中 画线处的内容。要求:语言简明、得体;每空均不超过 20 字。 - 5 - 线上课堂满意度与学习效果调查结果示意图。 【答案】调查背景,如:(1)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授课;(特殊教学模式角度)(2)所有学生都 在家进行线上学习;(学生学习方式角度)(3)学校为给后续教学安排提供依据。(学校教学 需求角度) 调查结论:线上课堂满意度较高,但学习效果不佳。 从教师角度出发,如:(1)建议教师加强课后作业的落实监督;(2)希望教师加强课后与学 生的线上交流;(3)最好能及时解决学生疑难。 就学生自身行为反思,如:(1)学生应保质保量完成作业;(2)有问题学生能主动与老师沟 通。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 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 “线上课堂满意度与学习效果调查结果示意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图表内容,图表标题为“关于疫情期间我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停课不 停学”实施线上教学是疫情期间的应急之举,学生在最漫长的假期里居家学习,他们的家庭 条件是否能满足线上学习的需要?在线上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线上学 习方式?他们怎么看待线上学习的效果?调查研究问题不只是为了当下的抗疫,更是为了适 应已经到来并将成为未来趋势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潮流。调查背景可以从特殊教学模式角度, - 6 - 学生学习方式角度,学校教学需求角度等方面阐述。 结合两个饼状图分析,学生认为线上课堂满意度比较高;但结合“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自评” 数据内容分析,学习效果不佳。 建议可以从教师、学生、学校等角度分析,如教师了解学情,有针对性教学,加强课后落实 督查等;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等;学校可以加强督导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依赖粉丝经济的真人偶像产业越来越容易陷入危机,部分媒体从业者已在开拓虚拟偶像 市场。相较真人,虚拟偶像能够排除任何个人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干扰,人物形象设定不会崩 塌。早期,以歌姬和虚拟主播为主的二次元虚拟偶像打开了公众的认知,人们能够一眼分辨 出他们的非生物属性。一些二次元虚拟偶像会和粉丝共同讨论未来的设定和形象。但仿真虚 拟偶像为了营造近乎“真人”的神秘效果,常常会有意隐匿“被设计”的痕迹。诞生于硅谷 的第一位仿真虚拟偶像 LilMiquela 以模特的身份“出道”后,收到国际品牌的广告邀约,以 照片的形式“现身”秋冬米兰时装周,首支单曲当月冲上“声田”热门榜单,“参演”的视 频登上了时代广场的广告牌。最能以假乱真的是,她被赋予了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一位 自主、入世的当代女青年。她不仅引领审美和消费,还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公共事件 的观点,话题涵盖种族平权、女权主义、控枪问题等。 (摘编自王一越《虚拟偶像开始仿真了》) 材料二: 虚拟偶像文化的繁荣,是运营者们在更具互动性、参与性和个性特质的新消费主义时代 的新一轮布局。大众传媒对于青年一代形象的建构更多是依靠成人的价值观及世界观,在很 大程度上,青年处于被动地位。新媒体的诞生使得意义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 既是内容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参与式的内容消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作为 主流文化参与者的媒介想象,有助于缓解青年群体在主流媒介场域中所产生的“失语”焦虑。 以洛天依为例,运营方只对其年龄、身高、体重进行了设定,而其核心的角色性格资料,均 由粉丝们赋予;且真正让洛天依走红的,恰是由网友们创作的“同人作品”。事实上,虚拟 偶像所展示的并非一个纯然的虚拟世界,它的形象及生活场景的建构实则是青年一代将其在 日常生活的见闻与感悟进行符号化想象的产物。通过对虚拟偶像形象的建构,青年将自我意 - 7 - 识进行投射,使之成为“自我”的符号化拟像。 (摘编自黄婷婷《虚拟偶像:媒介化社会的他者想象与自我建构》) 材料三: 伴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熟,虚拟偶像样态持续演进,技术对虚拟 偶像的形塑仍在进行中。以初音未来、洛天依为代表的虚拟歌姬背后的核心技术是语音合成 技术,即只需输入音调和歌词就可以生产由电脑合成的类似真人演唱的歌声;同时,全息投 影技术为虚拟偶像走向线下空间创造条件,虚拟偶像歌手借助虚拟成像举办演唱会,试图打 破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的界限。由于动态捕捉、实时渲染、人脸识别和人物建模等多重新技 术的应用,新一代仿真虚拟偶像能够以更鲜明的“人格魅力”与粉丝进行多路径互动:不仅 可以精准地控制面部表情变化,作出相适应的表情和语音应对,还可以做到实时的才艺展示。 更重要的是,虚拟偶像能承载的平台也更多,她们活跃于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轻松入驻 粉丝的手机屏幕,实现实时互动。人工智能对虚拟偶像的赋能更多体现为“赋子智能”,基 于“人工智能感官系统”,让虚拟偶像成为具备情感和创作能力、可与人类实现无障碍互动 交流的人工智能虚拟偶像。 (摘编自喻国明等《试论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偶像的技术赋能与拟象解构》) 7. 下列对材料中“虚拟偶像”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虚拟偶像最初多为歌姬和虚拟主播,这些二次元偶像有时会和粉丝讨论未来的设定,营造 了近乎“真人”的效果。 B. 虚拟偶像被赋予了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不仅能引领审美、消费等方面的风尚,还能在社 交媒体上发表观点。 C. 虚拟偶像的形象建构不单纯来自于运营者们的设定,还源于青年一代对其日常生活中所见 所感的符号化想象。 D. 虚拟偶像打破了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的界限,活跃于更广阔的互动承载平台,具有更鲜明 的“人格魅力”互动模式。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真人偶像会出现人物形象设定崩塌的情况,这对依赖粉丝经济 的真人偶像产业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 B. 网友们不仅对虚拟歌姬洛天依产生了消费行为,还通过创作“同人作品”等方式参与了生 产,所以洛天依才能够真正走红。 C. 在主流媒介场域中成人的价值观及世界观建构着青年形象,青年群体的话语权相对较低, - 8 - 地位相对被动,易有“失语”的焦虑。 D. “人工智能感官系统”的出现使虚拟偶像拥有了从模仿神态、展现才艺走向具备情感与创 作能力、与粉丝无障碍互动的可能性。 9. 哪些因素推动了虚拟偶像产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分点概括。 【答案】7. C 8. B 9. ①媒体从业者希望开拓更具稳定性的市场;②运营者发起新消费主义时代的新布局;③青 年一代参与主流文化的心理需求;④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熟。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 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中‘虚拟偶像’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然 后到文中圈出有关“虚拟偶像”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 A 项,“营造了近乎‘真人’的效果”错,结合“一些二次元虚拟偶像会和粉丝共同讨论未来 的设定和形象。但仿真虚拟偶像为了营造近乎‘真人’的神秘效果,常常会有意隐匿‘被设 计’的痕迹”分析,此为仿真虚拟偶像的特点。 B 项,“虚拟偶像”错,原文仅指 LilMiquela。 D 项,“打破了”“互动模式”错,原文为“试图打破”,有“互动”但并无提及“模式”。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 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 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选项内容强加因果。原文仅说“同人作品”是洛天依走红的事实条件,材料以洛天依为 例说明虚拟偶像真正走红的原因是“消费者们通过对虚拟偶像形象的建构,投射了自我意识, 缓解了他们在主流媒介场域中的‘失语’焦虑”。 故选 B。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 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 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 - 9 - 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部分媒体从业者已在开拓虚拟偶像市场”“相较真人,虚拟偶像能够排除任何个人生 理和心理因素的干扰,人物形象设定不会崩塌”分析,从“媒体从业者”角度分析,希望开 拓更具稳定性的市场。 结合“虚拟偶像文化的繁荣,是运营者们在更具互动性、参与性和个性特质的新消费主义时 代的新一轮布局”分析,从“运营者”角度分析,发起新消费主义时代的新布局。 结合“大众传媒对于青年一代形象的建构更多是依靠成人的价值观及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 青年处于被动地位”“参与式的内容消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作为主流文化参与者的媒介 想象,有助于缓解青年群体在主流媒介场域中所产生的‘失语’焦虑”分析,从“消费者” 角度分析,青年一代参与主流文化的心理需求。 结合“伴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熟,虚拟偶像样态持续演进,技术对虚 拟偶像的形塑仍在进行中”“人工智能对虚拟偶像的赋能更多体现为‘赋子智能’,基于 ‘人工智能感官系统’,让虚拟偶像成为具备情感和创作能力、可与人类实现无障碍互动交 流的人工智能虚拟偶像”分析,从“技术”角度分析,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成熟。 (二)(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一朵雪花上轮回 许俊文 ①大雪那天下了大雪。 ②这是冰心先生说的,也是我祖母说的。我的祖母一生窝在皖东那个浑如一粒豆子的小 山村,她压根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冰心的老人,与自己说过同样浅显而深刻的话。 ③大雪那天下的雪,不是小雪,更不是虚构的雪。 ④那纷纷扬扬的雪花,不偏不倚地偏偏下在“大雪”节气那一天,深藏其中的秘密,又 偏偏被有心的冰心和我的祖母发现了。当然,其他人也经历了那场雪,但是,他们只看到了 雪,并未将雪与某种恒久的非物质的东西联系起来。我猜想,这两位老人所说的雪,肯定不 是同一场雪,它们一个落在北方,一个落在皖东。但是,肯定都是“大雪”那天的雪,且是 丰盈的大雪。 ⑤其实,剥离掉知识和其他后天因素,人在本质属性上对自然的感知力是相差无几的。 长年在土地上劳作的人就更胜一筹了。寒冬将尽时,地面上仍零零星星地遗留着一些残雪, - 10 - 像一帖帖脏兮兮的膏药贴在土地上,赖着不肯走。然而,人们却从草丛里蚯蚓翻出的一坨坨 新鲜的泥浆,便知道春天已经从地下潜行而至了,并不需要花朵与草芽来证实。又譬如下霜, 在我的家乡就不叫下霜或落霜,而是叫上霜。顾名思义,地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想必 是带着细弱的微温袅袅升腾的,在它脱离了大地的母体之后,就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改造了—— 气体死了,而一个新的生命却呈现在世人面前。仅凭这一点,当你再吟诵“蒹葭苍苍,白露 为霜”时,或许会洞见白露与寒霜背后潜伏着的天道,深邃、精微与传神,真是妙不可言。 ⑥秋末或初冬的清晨,当人们推开门窗,忽见一地素洁、晶莹的寒花,自会不惊不乍地 咕道:哦,上霜了。其实在此之前,他们心中早就有谱了。你别以为乡村杂乱无章,人也活 得懵懵懂懂、毛毛糙糙,但是他们却深谙自然之道,一阵风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一朵杏花早 开或迟开几天,一只鸟窝垒在高处或低处,他们都能从中窥见意义。对于霜的认知,我也是 从他们那里得来的。一场铺地的严霜来临之前,泥土通常是温润的,天气是晴和的,而空气 却十分的干冷。上霜的过程非常微妙,干冷的风像是一根神奇的绣花针或一把刻刀,在潮湿 的草叶上,循着叶脉的纹理绣出一朵朵霜花来。这个过程就好比一根链条,缺了哪一节都不 行。 ⑦下雪也是如此。诗人描摹下雪的情景可以大而化之,譬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 无?”。就这么笼统的不着边际。究竟怎么个“欲”法,并没有明说,也不便明说。以我的 观察与体验,“天欲雪”是有征兆的,就像一个人饥饿了,空瘪的肚肠自会发出咕咕的鸣响。 一场大雪即将登场时,寒风瑟瑟,暮云低垂,大地出奇的缄默,天地之间一片黯淡、浑茫…… ⑧祖母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捂雪”。大凡浩大场景和重要事件,在它们生发之前总不会 把底牌一下子亮出来,它们得慢慢地酝酿、集聚、蓄势。比如这大雪的雪,苍天就把它严严 实实地捂在怀里,等捂熟了,捂出了大境界,大气魄,便借着呼呼的风势将衣襟猛地一抖, 扑簌簌的雪花从白茫茫苍穹降落,飘飘洒洒几百上千里,那阵势,不可谓不宏大、壮阔。 ⑨此时除了雪,世间的一切都显得渺小了。 ⑩我就有这种感觉,置身于纷飞或静谧的茫茫雪原中,仿佛有种无声之声让我不得不安 静下来。此时,经过过滤的内心是如此的洁净、丰盈,明澈的思绪会不由自主地与莽莽苍苍 的宇宙、起起伏伏的人生这类大问题发生联系,愈发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 ⑪一场又一场的雪,不违时令地飘落大地,就像一位守信践约的故友,它在该来的时候 一定会来。一朵来到世间的雪花,循规蹈矩地走着一条上帝设定的路线,它不走偏锋,也不 绕道而行,在周而复始的生命轮回中,遵循着自然的律法,它自己也成为别人的律法。 ⑫在我的故乡豆村,每年都会降下几场雪,一般以小雪居多。细细碎碎的雪花,像撒荞 - 11 - 麦面似的,均匀地随风潜入草丛、林薮、池塘,它们落地的声音,窸窸窣窣的,有点近似于 春蚕深夜啃食桑叶发出的沙沙声,优雅动听。 ⑬而我的豆村,人们对天道自然是敬畏的,他们不像城里人活在人造的环境中,因而更 接地气。送走了一茬庄稼或一位老人,与一场寒霜和一场大雪都息息相关。他们自觉或不自 觉地把自己置于节气的轮回之中。约是七八年前吧,我在寒风刺骨的深冬回到故地,发现几 位老人靠着墙根在晒太阳。当时,我没有看到那些已进入冬天的老人的表情上有任何不安与 恐惧,相反,他们却个个都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情绪,他们谈论死亡就像嗑瓜子一样随意。 其中一位年长的扯起话头,他说,于大个子要是能熬过去年的那场大雪,也许还能多活一年。 在说者的意识里,去年冬天的那场大雪,就是横亘在于大个子命途上的一道大坎。另一位老 人则反唇相讥:就算他熬过了去年那场大雪,还有下一场雪呢。这话一经说出,在座的老人 都沉默不语了。 ⑭是的,他们现在正处在“下一场”大雪来临之际。自然界的一场大雪,诗人会说“夜 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而当“下一场”大雪真的降临大地,这些在冬阳下谈笑的老人, 又会有谁像竹子一样被折断呢?似乎只有天知道了。 ⑮不过,我在次年大雪之后再次回到豆村时,发现去年晒太阳的老人中,又被雪带走了 两个。 ⑯而今,一路穿越过无数次霜降、小雪、大雪..的我,已经越来越接近冬天了。有时我会 想,属于自己生命里那最后的一场大雪..,也许还在某处酝酿着,它肯定会在该出现的时间出 现。 ⑰它是我的终结,也是我的开始。 ⑱人能够在一朵雪花上轮回,想想,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选自 2019 年第 1 期《散文》,有删改) 10. 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大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章⑤⑥两段写霜,有何用意? 12. ①③⑨⑰段在原文中都不是独立成段的,有选编者让这四处都独立成段,假设你是该编 者,试结合全文,分点阐述如此处理的理由。 13. 探究标题“在一朵雪花上的轮回”的丰富意蕴。 【答案】10. (1). 大雪:①自然节气;②引申为生命的节点。 (2). 大雪:①自然 - 12 - 之雪;②引申为生命的终点。 11. (1)承接上文两位老人对大雪那天下大雪现象的认知和感悟,引出下文对雪的思考。(2) 更能表现出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对自然独特的感知力和敏锐的观察力。(3)丰富了文章内容, 细致地呈现了霜形成的过程,写出了隐藏在霜背后的天道,与文章着重写的雪背后的天道构 成类比。 12. (1)从语言风格上看,四句皆简洁质朴,表意丰富。(2)从文章布局上看,风格相近的 四句分别处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部分,使文章更富有节奏感。(3)从结构作用上看,四句皆 以“雪”为中心,与文题相呼应,并使文章脉络更清晰。(4)从主题呈现上看,前两句写雪, 第三句写人在宏大雪境面前的渺小感,第四句由雪的轮回想到人的轮回,逐步呈现,逐步深 化,让读者更易把握文章主旨。 13. (1)话语的轮回,“大雪那天下了大雪”冰心和我祖母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都说过。(2) 雪花的轮回,从空中落下回归大地,又从大地蒸发回到空中。(3)生命的轮回,生活在大地 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数,遵循着新老交替的定律。(4)自然之道的轮回,节气更替,周 而复始,遵循亘古不变的自然之法。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 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 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 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结合“一路穿越过无数次霜降、小雪、大雪的我,已经越来越接近冬天了”分析,“大雪” 与霜降、小雪一起构成生命的历程,为自然节气。 结合“属于自己生命里那最后的一场大雪,也许还在某处酝酿着,它肯定会在该出现的时间 出现”分析,是自然界里的大雪天气,可以引申为生命的最后时刻。 【1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章 ⑤⑥两段写霜,有何用意”,需要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 文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 结合“这是冰心先生说的,也是我祖母说的”“与自己说过同样浅显而深刻的话”“大雪那 天下的雪,不是小雪,更不是虚构的雪”等分析,承接上文两位老人对大雪那天下大雪现象 - 13 - 的认知和感悟;结合后面“下雪也是如此”“祖母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捂雪’”等分析,引 出下文对雪的思考。 结合“其实,剥离掉知识和其他后天因素,人在本质属性上对自然的感知力是相差无几 的”“秋末或初冬的清晨,当人们推开门窗,忽见一地素洁、晶莹的寒花,自会不惊不乍地 咕道:哦,上霜了。其实在此之前,他们心中早就有谱了。你别以为乡村杂乱无章,人也活 得懵懵懂懂、毛毛糙糙,但是他们却深谙自然之道,一阵风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一朵杏花早 开或迟开几天,一只鸟窝垒在高处或低处,他们都能从中窥见意义”等分析,更能表现出生 活在乡村的人们对自然独特的感知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结合“一场铺地的严霜来临之前,泥土通常是温润的,天气是晴和的,而空气却十分的干冷。 上霜的过程非常微妙,干冷的风像是一根神奇的绣花针或一把刻刀,在潮湿的草叶上,循着 叶脉的纹理绣出一朵朵霜花来”分析,细致地呈现了霜形成的过程;结合“寒冬将尽时,地 面上仍零零星星地遗留着一些残雪,像一帖帖脏兮兮的膏药贴在土地上,赖着不肯走。然而, 人们却从草丛里蚯蚓翻出的一坨坨新鲜的泥浆,便知道春天已经从地下潜行而至了”“地气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想必是带着细弱的微温袅袅升腾的,在它脱离了大地的母体之后, 就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改造了——气体死了,而一个新的生命却呈现在世人面前”等分析,写 出了隐藏在霜背后的天道,与文章着重写的雪背后的天道构成类比。丰富文章内容。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①③⑨⑰段在原文中都不是独立成段的,有选编者让这四处都 独立成段,假设你是该编者,试结合全文,分点阐述如此处理的理由”,需要结合这四段内 容,从结构、语言风格、主题等方面分析。结合四个句子内容分析,都是以写“雪”为中心, 与文章标题“在一朵雪花上轮回”呼应,使文章脉络更清晰。 四个句子,前两句位于文章前部分,第三句位于中间,第四句位于文章结尾部分,用这样四 个短小的语句,使文章结构更紧凑,富有节奏感。 结合“大雪那天下了大雪”“大雪那天下的雪,不是小雪,更不是虚构的雪”分析,前两句 写雪;结合“此时除了雪,世间的一切都显得渺小了”分析,第三句写人在宏大雪境面前的 渺小感;结合“它是我的终结,也是我的开始”分析,第四句由雪的轮回想到人的轮回。四 个句子,语言简单,但是含义丰富,单独成段,逐步呈现,让读者更易把握文章主旨。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文本标题丰富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探 - 14 - 究标题‘在一朵雪花上的轮回’的丰富意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 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 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 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 法等。 结合“大雪那天下了大雪”“这是冰心先生说的,也是我祖母说的。我的祖母一生窝在皖东 那个浑如一粒豆子的小山村,她压根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冰心的老人,与自己说 过同样浅显而深刻的话”等分析,话语的轮回,“大雪那天下了大雪”冰心和我祖母在不同 的时间、空间都说过。 结合“一场又一场的雪,不违时令地飘落大地,就像一位守信践约的故友,它在该来的时候 一定会来。一朵来到世间的雪花,循规蹈矩地走着一条上帝设定的路线,它不走偏锋,也不 绕道而行,在周而复始的生命轮回中,遵循着自然的律法,它自己也成为别人的律法”分析, 雪花的轮回。 结合“我没有看到那些已进入冬天的老人的表情上有任何不安与恐惧,相反,他们却个个都 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情绪,他们谈论死亡就像嗑瓜子一样随意”“在说者的意识里,去年冬 天的那场大雪,就是横亘在于大个子……这话一经说出,在座的老人都沉默不语了”“属于 自己生命里那最后的一场大雪,也许还在某处酝酿着,它肯定会在该出现的时间出现”“它 是我的终结,也是我的开始”分析,生活在大地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数,遵循着新老交 替的定律。 结合“一路穿越过无数次霜降、小雪、大雪的我”“其实在此之前,他们心中早就有谱了。 你别以为乡村杂乱无章,人也活得懵懵懂懂、毛毛糙糙,但是他们却深谙自然之道,一阵风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一朵杏花早开或迟开几天,一只鸟窝垒在高处或低处,他们都能从中窥 见意义”“人们却从草丛里蚯蚓翻出的一坨坨新鲜的泥浆,便知道春天已经从地下潜行而至 了,并不需要花朵与草芽来证实”等分析,自然之道的轮回,节气更替,遵循亘古不变的自 然之法。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峪草堂记 [明]唐顺之 - 15 - 灵宝,陕、洛之冲也。环而山者以数十,而西原独当.其僻处。西原蔽秦山之南,委蛇数 百里,散而薮者以数十,而西峪又独当其最深处。峪口逼仄,始疑路穷,忽然中开,更出异 境。茂树浅草,森阴蔽亏,水泉淋,若惊蛇出没草间。其人鹿视而穴居,可二十余家。于是 许君廷义游而乐之乃即峪口作草堂于其上仰而眺秦山俯而顾西峪烟云竹树隐见千态不下席而 尽取之其胜又于是为最。 已亥岁,予见许君①于京师。君为人鬯②达魁岸,尤以兵自雄..,余固意其必且为国家建万 里勋也。一日与余论草堂之胜,且曰:“吾将去而休于此矣。”余笑而.诘之曰:“君不闻马 文渊昆弟之相笑者乎?夫嵬才杰士,其所寄意,必于.奔漰汹涌之川,巑岏③崔巍之峰,泱漭千 里之野,极世间险怪瑰伟超旷之观,然后足以餍.其耳目,而发其跌宕濩落不羁之气。若夫耽 水竹之清幽,荫树石之蘙荟,此则穷愁枯槁之人。漠然无所振于世,而有以自足其乐于此。 夫固各自为尚,而不能两得也。今君试料才气与文渊、少游竟何似?国家且.北收河南,南击 交酋之颈,假令据鞍跃马,今之人孰能先.君者?乃欲乘款段④游闾里,自比少游,其宁可得耶? 三门之间,洪河巨石怒而抵击,砰砰磕磕若战鼓然,百里之外有声。而崤、函又秦、汉以来 百战故处,过而览者,莫不踌躇慨然想见乎挥戈溅血,虓鸣之雄。此皆险怪瑰伟,世所骇诧, 且近在君衣带间,君何不寄意于此,乃.欲自托于寂寞,背嵬才杰士之好,而就穷愁枯稿之所 乐,此又何说耶?噫嘻,吾知之矣。君居河上,岂尝受河上公语耶?故曰:‘养辨于其讷, 藏勇于其怯。’然则君之欲为彼而姑为此也,其有意乎?倏而蠖屈,倏而虎跃,则余不能窥 也已。”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 【注】①许论,字廷义,曾任右都御史和兵部尚书,后因严嵩父子弄权,被夺官赋闲。②鬯, 同“畅”。③巑岏(chuán wán),形容山峰高峻。④款段:马。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西原独当.其僻处 当:处于 B. 尤以兵自雄.. 自雄:感到自豪 C. 然后足以餍.其耳目 餍:满足 D. 今之人孰能先.君者 先:引导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余笑而.诘之曰 ②归而.求救国之策 B. ①必于.奔汹涌之川 ②其制稍异于.前 - 16 - C. ①国家且.北收河南 ②过而拜且.泣者 D. ①乃.欲自托于寂寞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交代灵宝特殊的地理位置,描绘美丽清幽的西峪景色,与下文雄伟壮观的三门之 景形成对比,并为下文中对两类人“寄意”之景的议论作铺垫。 B. 许廷义为人畅达乐观,且富有军事才能,作者对此甚为赞许;但后来却消极辞官,自比少 游,并寄情于险怪瑰丽、高远旷达的自然景观,作者对此颇感不解。 C. 作者本对许延义寄予厚望,但“已亥岁”京城相见时对他去职隐居的想法深感意外。此处 “已亥”为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该纪年法以 60 年为一个周期。 D. 本文紧扣文题,融记叙、描写、议论为一体,由景入事;语言优美精深,情理蕴于其中, 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国之栋梁被弃置不用的焦灼与痛惜之情。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于是许君廷义游而乐之乃即峪口作草堂于其上仰而眺秦山俯而顾西峪烟云竹树隐见千态不下 席而尽取之其胜又于是为最。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夫耽水竹之清幽,荫树石之蘙荟,此则穷愁枯槁之人。 (2)养辨于其讷,藏勇于其怯。然则君之欲为彼而姑为此也,其有意乎? 【答案】14. D 15. D 16. B 17. 于是许君廷义游而乐之/乃即峪口作草堂于其上/仰而眺秦山/俯而顾西峪/烟云竹树/隐 见千态/不下席而尽取之/其胜又于是为最。 18. (1)至于沉浸在澄澈的山水与幽静的竹林中,隐身在密集的树木与乱石之间的人,这些 都是困窘愁苦面容憔悴之人。 (2)在(那)木讷中蕴含着善辩,在(那)怯懦中隐藏着勇敢,既然这样,那么许君实际想 那样做(为国效力)却暂且这样做(归隐),大概有这种想法吧?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 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 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 出来。 - 17 - D 项,“先”,动词,超越,超过。句意:现在的人谁能超越您呢。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 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 B 项,介词,在;介词,和。 C 项,副词,将要;连词,表并列,并且。 D 项,两个“乃”均解释为“竟然,却”。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 项,“寄情于险怪瑰丽、高远旷达的自然景观,这让作者颇感不解”有误。结合“夫嵬才杰 士,其所寄意,必于奔漰汹涌之川,巑岏崔巍之峰,泱漭千里之野,极世间险怪瑰伟超旷之 观,然后足以餍其耳目,而发其跌宕濩落不羁之气”分析,作者认为“嵬才杰士”应该寄情 于此类景物,而不应该像许廷义一样寄情于西峪这样的清幽之景。 故选 B。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结合连词“乃”分析,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许廷义”,“乃”前面需要断开;“仰而 眺秦山”“俯而顾西峪”句式对称,需要断开;“不下席而尽取之”“其胜又于是为最”的 主语不一样,结合句意内容分析,应该断开。句意:许廷义在此游历并感到很快乐,于是沿 着峪口在上面建了一座草堂,仰望可以远眺秦山,俯身可以看到西峪。烟云竹树,隐约可见 千变万化的形态,坐着就能尽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那里的景色又属这里最美。 - 18 -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耽”,沉浸,沉迷;“水竹之清幽”(定语后置句);“荫”,遮蔽,藏身,隐身; “蘙荟”,指草木丛密,丛密的杂草;“此”,代词,这;“穷”,困窘,不得志;“此则 穷愁枯槁之人”(判断句)。(2)“辨”,同“辩”,雄辩,善辩;“讷”,木讷,寡言或言 语迟钝;“怯”,怯懦;“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姑”,姑且,暂且;“其”,大概, 表揣测。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灵宝,是陕县和洛阳之间的交通要道。群山环绕,有数十座山锋,而唯独西原处在灵宝 最偏僻的地方。西原被秦山遮挡,位于秦山之南,弯弯曲曲绵延数百里,有数十片分散的水 草地,西峪独处在其最深之处。峪口狭窄,才怀疑到了路的尽头,忽然视野开阔,又出现奇 异的境界。树木茂盛,绿草浅浅,树阴遮蔽了空地,潺潺的流水声,就像惊蛇出没于草丛间。 那些人惊疑、警惕地注视,并且营穴而居,大约有二十多户人家。许廷义在此游历并感到很 快乐,于是沿着峪口在上面建了一座草堂,仰望可以远眺秦山,俯身可以看到西峪。烟云竹 树,隐约可见千变万化的形态,坐着就能尽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那里的景色又属这里最美。 己亥年,我在京城拜见许君。许君为人畅达,身材高大,他在用兵上尤感自豪,我本来 料想他一定会打算为国家建立伟大功勋。一天他与我谈论草堂的美丽,却说:“我将要辞官 隐居在此地了。”我笑着反问他说:“您难道没有听到马文渊在嘲笑您吗?那些杰出人士, 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波涛汹涌的江河,险峻巍峨的高山,广大无边的田野,赏尽 这世上险怪瑰丽、高远旷达的景观,这样以后才足以满足耳与眼对美的需求,从而抒发自己 身世起伏、沦落失意而又放荡不羁的情怀。至于沉浸在澄澈的山水与幽静的竹林中,隐身在 密集的树木与乱石之间的人,这些都是困窘愁苦面容憔悴之人,孤独寂寥不愿在世上有所作 - 19 - 为,却在此自得其乐。(每一个人)本来就各有自己崇尚之物,因此不能二者兼得。如今您料 想自己在才能上与文渊、少游比,究竟如何?国家将要向北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向南攻打交 酋的要害,如果跃上马背驰骋疆场,现在的人谁能超越您呢?您竟然想骑着马在乡间游历, 把自己比作少游,怎么能做得到呢?三门之间,洪水猛烈地拍打着巨石,发出砰砰磕磕的巨 响,好像战鼓擂响的样子,百里之外都能听到水石撞击之声。而崤函又是秦汉以来诸多战役 的老地方,经过这里游览的人,没有不徘徊感慨的,像是看到了战场挥刀溅血的场景和咆哮 怒吼的英雄。这些都是奇险瑰丽之景,世人都为之惊骇诧异,况且与您近在咫尺,您为何不 将情感寄托在此,竟然想把自己托身于孤寂之中,背离卓越伟大之人的喜好,却享受困厄消 极者的快乐,这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哎,我知道了。您居住在河上,难道曾经接受过河上 公的教诲吗?所以说:“在木讷里蕴含着善辩,在怯懦中隐藏着勇敢。既然这样,那么您想 那样做却姑且这样做,大概有这种想法吧?(至于)忽而像尺一样沉沦沮丧,忽而又如猛虎 腾跃般奋起,就不是我所能探查得到了。” (二)(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次安陆寄友人① [唐]刘长卿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 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②无人自鸟啼。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中的“涢(yún)口”“穆陵”都在安陆。②三户:语出 《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安陆本楚地,故以“三户”言百姓稀少。 19. 首联中“______”二字点明诗人的身份,尾联中“_______”二字妙在从对方落笔,呼应 诗题。 20. 全诗运用多种手法来表达“伤时”之情,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加以赏析。 【答案】19. (1). 久客 (2). 相忆 20. ①双关(象征、比喻)。颈联中“暮雨”“春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气候,又指朝廷的 恩泽,表达对偏远之地的百姓仍受兵扰之苦的忧虑与同情。②寓情于景。颈联“空花落”“自 鸟啼”,描写萧瑟凄清之景,表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诗人的沉痛心情。 ③用典。颔联借“三户”的典故,反映了战乱之地百姓离乱、成为孤城的社会现状,表达诗 - 20 - 人的痛惜之情。 【解析】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需要结合首联和尾联内容分析。“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 路蹊”,新春时节,芳草繁茂,由眼前蔓延到远方。久居在外想回家,却找不到归乡的路。 “久客”二字点明诗人的身份。“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你在江南还能想起 我吗,你家门前的柳树正应该柳枝低垂吧。“相忆”二字妙在从对方落笔,呼应诗题。 【2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如本题“全诗运用多种手法来表达‘伤时’之情,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加以赏析”,第一步, 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 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 “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暮雨好像忘掉了涢口这个地方,春风也只吹到穆陵 的西面。正是安史之乱期间,所用“春风”一词,妙语双关,既指自然气候,又指政治气候, 暗喻朝廷的恩泽只及于穆陵以西。暮雨与春风是同义,这两句诗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皇上的 恩泽到不了安陆这个偏僻的地方。表达对偏远之地的百姓仍受兵扰之苦的忧虑与同情。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孤寂的城池只有花儿整日地空自飘落,家家户户空 无一人只有鸟儿孤自在鸣叫。寓情于景。“空花落”“自鸟啼”写出了一片凄清之景,表现 了安史之乱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诗人的沉痛心情。 结合注释②内容“三户: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安陆本楚地, 故以‘三户’言百姓稀少”分析,用典,颔联借“三户”的典故,写出战乱后,百姓人数稀 少,突出战争带来的灾难,诗人对此非常痛心。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 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 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 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 言志等。 (三)(6 分) - 2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微子》) 材料二: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①则仕。”(《论语·子张》) 材料三: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②,不易得也。”(《论语·泰伯》) 【注】①优:有余力。②谷:禄。 21. “游于艺”的“艺”指六艺,即______、乐、______、御、书、数。 22. “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还做不了官,这种人比较少”,二是 “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你认为哪种解释更符合孔子本意?为什么? 【答案】21. (1). 礼 (2). 射 22. 示例一:前者更符合。(1)子夏认为学有余力便要做官,做官是孔门弟子的责任,也是 检验学问的一种方式。(2)这种解释更突显“学”的实践价值,与孔门提倡的“学以致用” 思想相吻合。(3)若按后者那样解释,便是对于做官的否定。这与孔子的教化(“不仕无义”), 与孔子诸多弟子都在为官的现实相矛盾。 示例二:后者更符合。(1)“学而优则仕”,是说学有余力了可以去做官,做官是实践学问的 一种方式,但不是学的最终目的。(2)“并不存做官的念头”更突出了儒门强调的“好学” 和“乐道”(“志于道”)精神。(3)孔门教育重德重道,而前者的理解却将其固化在以做 官为目的的功利教育上,这便误解或窄化了儒家教育。 【解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游于艺”,游习六 艺。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2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 要求,如本题“‘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还做不了官,这种人比较 少’,二是‘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你认为哪种解释更符合孔子本意?为什么”, - 22 - 需要明确观点,结合孔子的思想分析理由。 如果认为前者更符合。“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 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说过, “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 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 孔子还说过,没有修养好就让人去做官,是“贼夫人之子”,也就是说,不学习就做官是害 人害己的事情。与孔门提倡的“学以致用”思想相吻合。 如认为后者更好。子夏还说“仕而优则学”,可见“学”与“仕”并不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而是为了职业。跟着他 求学三年,所为的只是“谷”,也就是“俸禄”。“并不存做官的念头”更突出了儒门强调 的“好学”和“乐道”(“志于道”)精神。 孔子的育人标准,着眼点在人本身,人本主义教育。要把弟子们培养成“士”和“君子”。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是孔子推崇的理想人格,不仅要有高尚的品 德,而且要有广博的学识。因此,孔子在强调士君子学道守道的同时,又要求“笃信好学”、 不耻下问,涉猎广博的知识、学问。而“士”是一般的知识分子,他们以知识、技能、智慧、 道德立足,以自由人的身份和面目现世,不同于当时的贵族统治者,也不同于从事体力劳动 的平民。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追求正道,执守道德,依据仁爱,游习六艺。” 材料二:子夏说:“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材料三:孔子说:“读书三年,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_________,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 表》)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_________,__________,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淮 左名都》) - 23 - 【答案】 (1). 无求生以害仁 (2). 有杀身以成仁 (3). 挟飞仙以遨游 (4). 知不可乎骤得 (5). 扪参历井仰胁息 (6). 以手抚膺坐长叹 (7). 皇天后土 (8). 实所共鉴 (9). 冷月无声 (10). 念桥边红药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与 字 义 分 不 开 , 学 生 应 借 助 字 义 来 识 记 字 形 。 注 意 重 点 字 的 写 法 。 如 “遨”“骤”“扪”“膺”“鉴”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每句 1 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四、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代与代之间的理性认知是多代共进的前提。然而在现实中,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评断, 往往狭隘;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评议,也常常失之偏颇。 针对代际认知....的这种现状,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互谅共情,携手共行 让·保罗·萨特曾有著名论断:“存在先于本质。”这阐明了个体独特性之根源——每 个人都在持续创造自我的定义,丰富自身之色彩,进而拼合出了参差多态的社会百花园。其 中,代际个体间的价值对冲尤为激烈,以我之见,互谅共情方能铺开携手共行之通衢。 无可否认,时代的更迭、三观的重塑、经历的相异,皆是横亘于代际的丘壑,但此类因 素是否无可避免的将代际关系推向鸿沟天堑呢?是否将代际认知推向了无解的渊潭呢?不是 的,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言,“冲突与势不两立都是幼稚的”,与其偏执地对代沟大加批判, 不如让沟通、共情化解代际坚冰,让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的暖阳遍洒心田。 纪德尝言:“借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推本溯源,代际 矛盾恰似芦苇,背后“理性缺席”之风难辞其咎。君不见,当今社会无处不有灰色标签—— 中年男子是“油腻大叔”,时髦少年是“毛头小子”……凡此种种,无一不折射出当下人的 心态固化与褊狭认知。 - 24 - 试问,如此“灰色群相”岂能全面客观地概括一代鲜活的个体,又岂是理性明智之举? 若是长此以往,耽于虚拟的“标签式印象”,或将步步拓宽代际鸿沟,永难消融误会误解, 更会使代际共情能力趋于瓦解。如此,何异于自囚于“代际代罗达斯迷楼”?实在不是当今 时代的题中之义! 在个体独特性与个体意识无限伸张的当下,我们诚应摘掉有色眼镜,体察真实社会。如 此,上代人会顿悟:下代人不可等同于无理取闹的幼稚顽童;下代人也能够理解:上代人并 非偏激保守的顽固势力。毕竟身为代代相继的个体,无论上代人抑或下代人,心中都怀有毕 淑敏所言之“无瑕的爱”,代际关系之所以出现裂隙,无非是因为共情能力一时的缺席,只 要双方能够多一份理性的理解,少一份标签式的责难,则有望将“无瑕的爱”引回代际的殿 堂,使之曜映代代个体之心灵,弥合代际之裂痕。 “愿麦子和麦子长在一起,让河流与河流流归一处”,人之相与亦如此,奔涌在同一片 河流中的我们,何不互谅共情,携手共行,走向光明彼岸。 恰如有际,方能代代相融、携手前进,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愿代代人们携手同行,跨过 代际偏见,跨过认识偏颇,走向共情之温敦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富有哲理的材料。材料指出了一种生活现象:上一代 人对下一代人的评断,往往狭隘;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评议,也常常失之偏颇。同时也给 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代与代之间的理性认知是多代共进的前提。因此本次作文审题难度不 大,但是要想写好却不容易,这需要考生不仅要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对“代沟”现象 有所感知,而且要上升到一类“社会现象”,这就需要考生的上位思维能力。要想写出自己 的认识,不能仅仅罗列生活中上下代之间不能互相理解的现象,更要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根 源,从个人到整个社会,要能够深刻反思上下代之间出现的思维问题,并能够针对性给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按照一般议论文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模式是比 较不错的选择。 参考立意: 1.让代与代之间成为活水; 2.让隔阂泯于理性; 3.前浪与后浪同属于片大江大河; 4.没有垮掉的一代。 参考素材: - 25 - 1. 小至家庭,大至社会,每一代人似乎都有经受过来自上一代人的“看扁”,有趣的是那些 曾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废掉的一代”,现在都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这股力量越 来越强,越来越有素质,因此在我看来,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冥顽不化,不愿接受变 化的人。 2. 但也有另外一些事实在我们面前,一些青年 人乖张跋扈,视父母为累赘,视法律如敝履。 为满足自己叛逆的要求,不惜做出损害家庭、甚至破坏社会和谐的事情。去年 6 月香港暴乱 分子以及时至今日还未“救赎”的问题少女罗某京,都囿于任性固执的牢笼,不愿意接受改 变,酿成了大祸。可见有些时候冥顽不化、不知变通的人,不一定是我们的上代,被称为“垮 掉的一代”也是有着下一代的个体行为原因在其中。 3. 太宰治《斜阳》中以一人饰三人的口吻,分别代表太宰治从偏激迷茫的青年时期,成熟稳 重的中年时期以及对一种老年持重的过去贵族的高雅追求。他从一代人变成曾经不满的另一 代人,角色互换,时过境迁,曾经年少自以为的自由和不羁似乎也显得那么幼稚和迷茫,曾 经瞧不起的老一辈的迂腐和不屑似乎又是那么高贵、伟大。太宰治所在三个时期内架起的桥, 使它变成太宰治对于一代与一代人中的矛盾的谅解与感悟。老一辈人给我们带来的,有落红 不是无情物的温柔和体贴,就像地厝里死去的节瘤上开出的错落的花朵,既是一种传承,亦 是一种心生。蔡崇达在《皮囊》中记录下四代人的故事,从阿太的坚强和父母的迷茫和苦痛, 丰富的精神内涵丰富曾经“黑狗达”这个少年,因为他感悟到了,对父辈的理解与尊重。 4. 代际之间,孕育的是亲情的韵感和谐,埋葬的是各执己见的粗鄙。海子在诗歌中写下这样 的一句话:“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这是孩子对父亲情喻纸上的追随。 其所展现的是一份血浓于水、藕断丝连的传承。子随父,是两代人无声的相爱相知,一份刻 在骨子里默不作声但又薪火相传的使命。千百年来,是无时无刻无声的精准击中每一个空间 时间里灵魂的柔软,终归是神圣庄严。前一辈人对下一辈人的指责论断往往有失偏颇,过于 狭隘,但也并非是不可被谅解的。老一辈人所经历过的是我们所无法体验过的迷茫困顿或至 于坚强和韧性。他们所体验过的人生在下一辈人里变成了或多或少沉重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而新一代新生儿走向的是更加开放、兼容并包的时代。其间所产生的矛盾,就像汇入海江的 洲口处大小不一的接口,总会产生汹涌的浪潮和激流,就像是代际之间矛盾的尖锐冲突。因 此,我们应当报以理性,用沟通和谅解与尊重互相调和。 5. 当青年人心怀宽容,我们会发现老年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圆润而不腻耳 的音响。当青年人拥抱客观,上一代人并非因体质衰弱而伏枥则会被我们看见。你瞧,“声 震寰宇通神州”是古稀老人孙家栋的执着追求;“留取三尺卧榻,梦回万千稻香”是袁隆平 - 26 - 老爷爷心系苍生温饱的誓言;“双眉深锁为谁悲,两鬓白丝为谁愁”是耄耋院士钟南山鏖战 抗“疫”一线,保护新生代的赤血丹心。 6. “问题的出现必然有其根源。”当我们思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才导致代际认知差异如此 之大呢?是传统思维的桎梏,还是以偏概全的管窥蠡测呢,是恶意胡诌的偏见,还是无奈搪 塞的借口呢?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而使他们以“阿喀琉斯之 踵”在代际世界中裹足难行,终陷入非理性的泥潭。继而,谣言、偏见如雪球一般,堆积、 叠加,终越滚越大,碾压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喧哗、嘈杂如市井妇女讨价还价声,掩盖了理 性的声浪。 参考结构:题目是“互谅共情,携手共行”。开头引用让·保罗·萨特的论断,引出自己的 观点:互谅共情方能铺开携手共行之通衢。接着分析由于时代、三观、经历等因素导致代沟 存在是正常现象,应该让沟通、共情化解代际坚冰,让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的暖阳遍洒心田。 由纪德名言引出当代存在的“贴标签”现象,这其实是思维固化与褊狭的问题,并指出长期 下去会将代沟拓宽。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提出应摘掉有色眼镜,体察真实社会,用共情相 互理解,弥合代际裂痕。最后呼唤,愿代代人们携手同行,跨过代际偏见,跨过认识偏颇, 走向共情之温敦吧。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