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邯郸市联盟校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目前普遍认为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C. 心肌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 等理化特性 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 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 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 为 7.35~7.45。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 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 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 Na+和 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来 源于 Na+和 Cl-。 【详解】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 错误; B、目前普遍认为稳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 错误; C、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 CO2,使其细胞内的 CO2 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C 错误;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2.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B. 大脑皮层的 W 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 人紧张时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D.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 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 区为书写中枢,V 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 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 区 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详解】A、惊吓刺激可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A 正 确; B、大脑皮层的 W 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B 错误; C、人紧张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 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 正确; 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作用范围较广泛,D 正确。 故选 B。 3. 正常情况下,人在酷热或严寒环境中机体都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酷热时,人体散热量远远大于产热量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B. 酷热时,主要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 C. 严寒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有关 D. 严寒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过程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 (1)机理:产热═散热。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 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 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A、酷热时,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 错误; B、酷热时,主要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等措施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B 正确; C、严寒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有关,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产热,C 正确; D、严寒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过程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 正确。 故选 A。 4. 高渗性脱水是指机体中水和钠同时丧失,且失水多于失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垂体释放到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B.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增多,使尿量减少 C.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后,大脑皮层会产生渴感 D. 若机体继续失水,细胞外的水分会向细胞内流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 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 高渗性脱水患者,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 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 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这时需要补充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溶 液,促进水的吸收。 【详解】A、高渗性脱水时,由垂体释放到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肾小管、集合管重 吸收增加,尿量减少,A 正确; B、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增多,使尿量减少,B 正确; C、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后,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高 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后,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C 正确; D、若机体继续失水,细胞内的水向细胞外流动,D 错误。 故选 D。 【点睛】 5. 下表为三位低甲状腺激素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TRH 偏高 偏低 偏高 TSH 偏低 偏低 偏高 A. 甲可能是垂体发生病变 B. 乙可能是下丘脑发生病变 C. 丙可能是甲状腺发生病变 D. 可通过注射 TSH 判断乙的垂体是否病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 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TSH),TSH 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 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 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呈现分级调节,也存在负反馈调节。 【详解】A、由表格内容可知,甲患者下丘脑分泌的 TRH 偏高,而垂体分泌的 TSH 偏低,最 可能是垂体发生病变,A 正确; B、乙患者 TRH 和 TSH 都偏低,最可能是下丘脑中分泌 TRH 的细胞发生病变,B 正确; C、丙患者的 TRH 和 TSH 都偏高,但甲状腺激素含量低,说明可能是甲状腺受损或缺碘导致, C 正确; D、可通过注射 TRH 判断乙的垂体是否发生病变,D 错误。 故选 D。 6. 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甲细胞、丁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 图中物质戊可进入丙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C. 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D.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是 T 细胞;乙是浆细胞;丙是靶细胞;丁是效应 T 细胞;戊是抗体。 【详解】A、T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 正确; B、物质戊为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B 错误; C、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C 正确;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D 正确。 故选 B。 【点睛】 7.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茎向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光照和重力作用均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 D. 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向光性的形成: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向光侧生长素少,植物生长慢, 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 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 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 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详解】A、植物的茎向光生长现象只能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抑制生长的作 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 错误; B、光照和重力作用均不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B 错误; C、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使叶片脱落有利于减少蒸腾作用,C 正确; D、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D 错误。 故选 C。 8. 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A. 物种丰富度 B. 性别比例 C. 年龄组成 D. 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详解】A、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特征,A 正确; B、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B 错误; C、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 错误; D、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9. 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 5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25 只野兔,第二次捕获 50 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 10 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 A. 125 只/hm2 B. 75 只/hm2 C. 25 只/hm2 D. 50 只/hm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 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 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详解】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 的个体数,结合题干即 N∶25=50∶10,N=125 只。已知调查范围为 5hm2,因此该种野兔的种 群密度大约为 125÷5=25 只/hm2,因此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10. 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J”型和“S”型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B. 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种群增长速率始终大于 0 D. 呈“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初始种群数量不影响其 K 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 的情况。 “S”形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 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 【详解】A、“J”型和“S”型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A 正确; B、be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 错误; C、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种群增长速率始终大于 0,种群数量一直增加,C 正确; D、呈“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K 值与环境有关,其初始种群数量不影响其 K 值,D 正确。 故选 B。 11.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 某山区山脚和山顶的植物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 光的穿透性对湖泊中植物的分层分布有重要影响 C. 垂直结构上,位于不同层次的两种生物不存在竞争关系 D. 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群落的结构: (一)垂直结构: (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原因: 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 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 层、地被层。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 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 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二)水平结构: (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 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 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详解】A、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植物,这种分布主要是由于海拔不同造成的,属于群 落的水平结构,A 正确; B、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决定,因此光的穿透性 对湖泊中植物的分层分布有重要影响,B 正确; C、位于不同垂直结构上的两种生物可能存在竞争关系,C 错误。 D、共同进化指不同的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群落的 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 正确。 故选 C。 12. 下列有关生态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度生物入侵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 B. 某区域内的两种染色体数相同的植物共同构成一个种群 C. 计算种群密度时,应去掉数据中的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容纳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引进外来物种一定要 避免产生生物入侵。 【详解】A、重度生物入侵会影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进而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A 正 确; B、种群指的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两种染色体数相同的植物不一定 是同种生物,B 错误; C、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 错误; D、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其没有环境容纳量,D 错误。 故选 A。 13. 某湖泊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被围湖造田种植水稻,八十年代末因修复生态环境的需要而 退耕还湖,几年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不变 C. 人为因素改变了演替的速度 D. 该种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 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 向进行。 3、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详解】A、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A 正确; 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一直在发生变化,B 错误; C、人为因素改变了演替的速度,C 正确;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D 正确。 故选 B。 【点睛】 14. 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进行酵母菌培养前,培养液要经过灭菌处理 B. 取样计数前,应该先轻轻振荡试管保证酵母菌均匀分布 C. 如果培养液中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可先进行稀释处理 D. 该实验的结果是酵母菌在培养液中一直呈“J”型曲线增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注意: (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 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 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 获得平均值即可。 【详解】A、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对培养用具和培养液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避免杂菌污 染,影响实验结果,A 正确; B、抽样检测时,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 分布,减少误差,B 正确; C、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 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C 正确; D、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该实验的结果是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呈“S"型曲线增长,D 错误。 故选 D。 15. 某最高消费者为三级消费者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其中各物种(甲~戊) 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存在捕食关系,且戊是唯一一个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物种。图中代表生产者 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 若生产者是甲,则戊的最高营养级可能为四级消费者,A 错误;若生产者是乙,则戊的最高营 养级可能为三级消费者,B 正确;若生产者是丙,则戊的最高营养级可能为四级消费者,C 错 误;若生产者是丙,则戊的最高营养级为初级消费者,D 错误。 二、选择题: 16.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图中②③④是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②和③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 C. 血浆中的 O,进人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① D. 体液中细胞外液的含量大于细胞内液 【答案】AC 【解析】 【分析】 (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 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 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 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 (3)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 (4)图中:①是细胞内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 【详解】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组成的,A 正确; B、②( 血浆)和③(组织液)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含量不同,B 错误; C、血浆中的氧进入经过红细胞运输,进入组织细胞消耗,途径是②→③→①,顺浓度梯度扩 散,C 正确; D、体液中细胞内液的含量大于细胞外液,D 错误。 故选 AC。 【点睛】 17. 下图为神经调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当神经元 a 兴奋时可使神经元 b 产生兴奋,但在神经 元 a 兴奋之前,先使神经元 c 兴奋,则神经元 b 又不易产生兴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含有 3 个突触结构 B. a 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使 b 细胞膜对 Na+通透性增加 C. c 兴奋可能会对 a 的神经递质释放产生抑制作用 D. c 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抑制 b 产生兴奋 【答案】B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图中含有 a、b、c3 个神经元,a 和 b 之间存在一个突触,c 和 a 之间也存在一 个突触,共 2 个突触。当神经元 a 兴奋时可使神经元 b 产生兴奋,但在神经元 a 兴奋之前,先 使神经元 c 兴奋,则神经元 b 又不易产生兴奋,说明 a 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 b 产生动作电位, c 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抑制了 a 的神经递质释放。 【详解】A、图中含有 a、b、c3 个神经元,a 和 b 之间存在一个突触,c 和 a 之间也存在一个 突触,共计两个突触,A 错误; B、当神经元 a 兴奋时可使神经元 b 产生兴奋,可知 a 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 b 产生动作电位, 能使 b 细胞膜对 Na+通透性增加,B 正确; C、当神经元 a 兴奋时可使神经元 b 产生兴奋,但在神经元 a 兴奋之前,先使神经元 c 兴奋, 则神经元 b 又不易产生兴奋,说明 a 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 b 产生动作电位,c 兴奋后释放的 神经递质抑制了 a 的神经递质释放,C 正确; D、图中显示 c 兴奋后,通过影响 a,进而影响 b 的兴奋性,为间接影响,D 错误。 故选 BC。 18. 将生理状态相同、大小相似的多只家兔均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家兔分别注射一定浓度的 胰岛素溶液和肾上腺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甲组家兔血糖浓度下降,乙组家兔血糖浓 度升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开始前,应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家兔的初始血糖浓度 B. 实验过程中,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行动迟缓甚至昏迷等症状 C. 因缺少对照,该实验不能得出血糖浓度受激素影响的结论 D.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 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 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 化。 【详解】A、从题干分析,甲、乙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实验前均需测定血糖浓度,A 正确; B、注射胰岛素溶液可能会导致家兔血糖浓度过低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B 正确; C、两个实验组均可前后对照,证明血糖浓度受激素影响,C 错误; 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肾上腺素促进血糖浓度升高,因此它们在血糖调节中具有拮抗作用, D 正确。 故选 ABD。 【点睛】 19. 某同学进行了生长素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为不同浓度的 生长素溶液处理组,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 a 点的生根数,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 B. 甲、乙两组生长索浓度属于该实验的因变量 C. 甲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组的生长素浓度 D. 该实验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是生长素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即对照组。 结果显示,甲组和乙组促进生根的效果都比丙组好,且甲组促进生根的效果比乙组好。 【详解】A、达到 a 点的生根数,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短,A 错误; B、甲、乙两组生长素浓度属于该实验的自变量,B 错误; C、不能判断甲,乙生长素浓度间的关系,C 错误; D、甲乙两组生根效果高于对照组丙组,没有抑制作用,所以不能体现两重性,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20. 2020 年初在东非爆发的蝗灾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其中沙漠蝗虫因食量大、繁 殖力强,危害极大。某科研小组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的数量 B. 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水可有效控制蝗虫的数量 C. 蝗虫在当地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D.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不利于沙漠蝗虫的增长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 调查时样方大小,一般草本植物采用 1-4 平方米;灌木为 16-40 平方米;乔木和大型灌木为 100-200 平方米。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 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 抽样时要使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 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简单随机取样。 【详解】A、蝗虫卵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调查,A 错误; B、据图可知,蝗虫数量变化和降雨呈负相关,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水可有效控制其数量,B 正确; C、蝗虫在当地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C 错误; D、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可能导致气温升高(或气候异常),有利于沙漠蝗虫的数量增长,D 错 误。 故选 ACD。 三、非选择题: 21. 青蛙后肢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能迅速缩回,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射弧中,当兴奋到达 a 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正电位”,形成该电 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随后在 c 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引起上述 信号变化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 (2)刺激图中 b 处能引起肌肉收缩,该过程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肉毒毒素能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递过程,使肌肉松弛。实验人员在 c 处注射 微量肉毒毒素,再刺激 b 处:若 c 处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一类兴奋性神经递质),则说明肉 毒毒素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来阻断信息的传递;若 C 处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但肌肉仍不 收缩,则说明肉毒毒素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阻断信息的传递。 【答案】 (1). Na+内流 (2).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神经递质 (4). 不属 于 (5).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6). 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竞争突 触后膜上的递质(乙酰胆碱)受体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 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3、图中肌肉是效应器、c 是突触、b 是传入神经。 【详解】(1)当兴奋到达 a 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到正电位”,产生动作电位, 原因是 Na+内流。c 是突触,依靠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在 c 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 信号→电信号,引起该信号变化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 (2)刺激图中 b 处能引起肌肉收缩,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3)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实验时,先在 c 处注射微量肉毒毒素,再刺激 b 处,如 果 c 处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则说明肉毒毒素能抑制突触前膜释放释放神经递质来阻断信息的 传递。如果 c 处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但肌肉不收缩,则说明肉毒毒素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来 阻断信息的传递。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2. 下图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调节过程,a~h 表示激素,甲、乙、丙、丁表示内分 泌腺,①~⑧表示部分生理活动,c 的分泌受 h 的调控,乙为肾上腺,虚线表示神经调节。回 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______(填“低”或“高”),与靶细胞受体结合 并起作用后会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激素 a 与 b 具有___________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当人饥饿时, 除下丘脑外,还有______(用“甲”“乙”“丙”“丁”作答)内分泌腺活动加强,促使血 糖含量升高;当处于非常危险的环境时,人体能通过____(填序号)促使相关腺体分泌激素, 使血糖浓度快速上升,可见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 (3)图中,通过下丘脑、丙、丁调节激素 g 的产生,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___调节。 【答案】 (1). 低 (2). 被灭活 (3).(相互)拮抗 (4). 甲、乙、丙 (5). ⑥ (6). 神经一体液 (7). 分级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图示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调节过程,其中甲为胰岛,a 为胰高血糖 素,b 为胰岛素;乙为肾上腺,c 和 d 应为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下丘脑分泌的 e 为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丙为垂体,其分泌的 f 是促甲状腺激素;丁为甲状腺,其分泌的 g 为甲状腺激素。 2.图中所示过程为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体温调节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1)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2)分析题图:图示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调节过程,其中甲为胰岛,a 为胰高血 糖素,b 为胰岛素,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当人饥饿时,除下丘脑外,还有甲胰岛,乙肾上腺, 丙垂体内分泌腺活动加强,促使血糖含量升高;当处于非常危险的环境时,肾上腺激素含量 会升高,使血糖浓度快速上升,可见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3)由图可知,通过下丘脑、丙垂体、丁甲状腺,调节激素 g 甲状腺激素的产生,这种调节 方式叫做分级调节。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解题关键是①引起血糖变化的激素和生理过程;② 体温调节的过程。 23. 研究发现,病毒 X 衣壳蛋白在一定表达系统中能重新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 Y,该颗粒不 含病毒核酸,可作为预防病毒 X的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样颗粒 Y 注入机体后,一般不会引起 T 细胞增殖分化,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为验证病毒样颗粒 Y 作为预防病毒 X 疫苗的有效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健康状况良好、生理状况一致的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小鼠接种__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组;乙组小鼠接种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 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向两组小鼠接种等量的病毒 X,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病毒 X 抗体的浓度。 预测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____,则证明病毒样颗粒 Y 作为预防病毒 X 的疫苗是有效的。 (3)上述实验过程中,甲组小鼠接种病毒 X 后,体内的____________(填细胞)增殖分化为 浆细胞,能分泌抗病毒 X 的抗体。 【答案】 (1). 病毒样颗粒 Y 不含核酸,不会侵入细胞内,不会引起细胞免疫 (2). 适 量的病毒样颗粒 Y (3). 等量不含病毒样颗粒 Y 的生理盐水(或等量的生理盐水) (4). 预测实验结果:甲组小鼠血清中的(抗病毒 X)抗体浓度明显大于乙组小鼠血清中的(抗病毒 X)抗体浓度 (5). 记忆(B)细胞和 B 细胞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 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 T 细胞,刺激 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B 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 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 细胞的黏附。在大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 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 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详解】(1)病毒样颗粒 Y 注入机体后,由于病毒样颗粒 Y 不含核酸,不会侵入细胞内,不 会引起细胞免疫,一般不会引起 T 细胞增殖分化。 (2)②为了验证病毒颗粒 Y 能否作为疫苗引起小鼠的特异性免疫,甲组小鼠接种适量的病毒 样颗粒 Y,为实验组;乙组小鼠接种等量不含病毒样颗粒 Y 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在相同 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向两组小鼠接种等量的病毒 X,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病毒 X 抗体的浓度。由题 意可知,若要是证明病毒样颗粒 Y 作为预防病毒 X 的疫苗的有效性,则其结果为甲组小鼠血 清中的(抗病毒 X)抗体浓度明显大于乙组小鼠血清中的(抗病毒 X)抗体浓度。 (3)接种病毒 X 时属于二次免疫,浆细胞的来源是记忆(B)细胞和 B 细胞。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和免疫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4. 植物甲抛秧育苗时,多数茎和根平躺在田面。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甲幼苗横放段时间后,根弯曲向下生长而茎弯曲向上生长。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重力影响使生长素在近地侧浓度比远地侧的_____________,在这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下,使 茎的近地侧细胞比远地侧细胞____________(填“纵向伸长”或“分裂增殖”)得快,茎背 地生长;而同样的生长素浓度,会_________根的近地侧生长,根向地生长。 (2)光对植物生长的调控需要 IAA 作为中介,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水稻幼苗,由下图可知蓝 光处理使水稻幼苗内___________,造成 IAA 的含量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表明根的生长表现为负向光性,用单侧光处理水稻根后,检测根尖 4mm 向 光侧和背光侧 IAA 含量,结果如下表。 处理 弯曲度 向光侧(ng•g-1FW) 背光侧(ng•g-1FW) 光照强度 (100mol•m-2•s-1) 63 184 498 黑暗 0 418 418 根据上表可推测,单侧光照射促使根向光侧 IAA 因____________而含量减少,引起两侧 IAA 分布不均匀,根负向光生长。 【答案】 (1). 高 (2). 纵向伸长 (3). 抑制 (4). IAA 氧化酶活性增强,IAA 氧化 分解多 (5). 减少 (6). 氧化分解和运输到背光侧 【解析】 【分析】 1、顶端优势:(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 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 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 2、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1)植物甲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根弯曲向下生长而茎弯曲向上生长。对此现象的 合理解释是重力影响使生长素分布不均,生长素在近地侧浓度比远地侧的高,这一浓度的生 长素作用下,使茎的近地侧细胞比远地侧细胞纵向生长快的多,茎背地生长;而同样的生长 素浓度,会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根向地生长。 (2)分析图表可知:蓝光处理使水稻幼苗内 IAA 氧化酶活性增强,IAA 氧化分解的多,造成 IAA 的含量减少。 (3)分析表格可知:单侧光照促使根向光侧的 IAA 因氧化分解和运输到背光侧而含量减少, 引起两侧 IAA 分布不均匀,使根表现为负向光性生长。 【点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在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布不均匀,另外单侧 光照射组两侧的生长素总量小于黑暗条件下两侧的生长素总量,故推测可能光照提高了 IAA 氧化酶的活性,促使向光侧的 IAA 氧化分解的多,导致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25.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 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 新时间间隔分别为 3h.10h,23h,得到 a、b、c 三条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 列问题: (1)实验中,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____________的不同;培养时间为 23h 时, 三组实验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填“a”“b”或“c”)曲线表示的细菌。 (2)若重复该实验,仅在接种时将细菌甲的接种量减少一半,则与减少之前相比,K 值 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数后发现,c 曲线表示的细菌甲种群的总数在培养基中的数量达到 m 时不再增加。由 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答案】 (1). 环境资源量(或营养成分,合理即可) (2). c (3). 不变 (4). K 值 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5). S (6). m/2 【解析】 【分析】 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更换培养基,为 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 量的不同。 【详解】(1)实验中,根据培养基更换频率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容量不同;三组实验 中,c 更换间隔时间最长,营养物质剩余量最少,种内斗争最激烈。 (2)K 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因此接种量减少,K 值不变。 (3)种群的细菌种群在 m 值不再增加,达到最大值,说明种群增长为“S”型,数量为 m/2 时, 增长最快。 【点睛】本题考查以实验室培养材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 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及识图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