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解决方案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专题八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八 论述类文本阅读 时间:50 分钟 满分:45 分 一、[2017·江西赣中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指由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字系 统)。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合而成最早的文字 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这些古文字,其构形基本上是“图绘式”的,大 部分构形能与单字(词)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而构形所用的“线”,是为“图绘”而设的, 故而粗细均匀。由图绘意识而形成的文字审美标准,亦以整齐、均衡、图案化为旨趣。 到了秦汉之际,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由“线条”走向“笔划”,由象形性转向符号性,“图 绘意识”逐渐转变为“书写意识”。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人们不再在 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变化,体验着“书写”带来的轻 重疾徐的节奏动感之美。当然,构形之美仍然是被关注的重要成分,只是从具象转向了抽象。 汉字的抽象化第一次让书写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可以摆脱文字交际的负担而具有了 抒情、审美的功能。笔划、笔顺带来的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笔法、笔势,这是书法艺术形成 的基础。由篆到隶的古、今文字转变时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孕育期。隶书是对篆书的简 化、解散和“放纵”;篆书相对于隶书乃有构形的严谨和图案化。 汉字发展到汉末魏晋,各种字体都已形成,加上大量的书写实践,汉字能够提供给书法 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了,动、静各体均有。然而,将书法艺术推向更深更高一步的, 是出于两个因素:一是纸的大量应用。原来书契之材料,以竹、木、帛为主,帛物希价昂不 易普及,竹木虽取之便宜,但因要成“册”(策),故必须成狭长之“简”,在简策上书字, 必受形制局限而笔划不得伸展,帛受之影响也常常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马王堆汉 墓帛书可为证。此时,隶、章草之“笔划”已形成,在少数面积较大的“牍”上已可见放逸 之笔,但终不自由。东汉至魏晋,制纸技术渐趋进步,当时一般官吏和民间已大量使用。没 有纸,书写时“纵横驰骋”是不可想象的。及至晋人之行草书札传世,都折射了纸的运用对 于“书写”的进一步解放并藉此扩展了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二是汉末魏晋,连年战争,世 道混乱,人常有朝不保夕之感,即使门阀士族亦有生命短促之叹。汉代空前兴盛丰硕的哲学、 艺术成就的继承者——魏晋士人,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常常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事实上, 当时文人已经领略到生命就是一个时间段中对于“存在”的体验,所以,魏晋时凡文章、辞 赋、诗歌,多有深沉幽旷之意,悲凉浩荡之气。“书写”乃文人日常之行为。敏锐的、具有 艺术气质的文人,能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律动与稍纵即逝,视每个字、每一笔划为生 命与情感状态的记录。这种“书写”能够精微地将隐秘的心理活动忠实地记录下来,甚乎绘 画与诗歌。无疑,这正是书法作为“艺术”的真正价值。 书法其实没有“古、今”,书法即为最“现代”的艺术;反之,以因袭为能事,书法只 是过去的艺术、死亡的艺术。真正的书法艺术,在于以书法直抒胸臆、致力于艺术表现的观 念和实践。 (节选自《书法:写意抒情方称美》,任平)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至今使用的汉字是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自源文字,经历了一个从线条式的图 绘到笔划式的书写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B.商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的审美标准是整齐、均衡、图案化,其文字图绘、 线条、构形都与文字所表示的实物形态相关联。 C.由线条走向笔划的最早汉字是隶书,此时,人们留意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变化, 感受书写过程中带来的节奏动态之美。 D.从具有严谨构形和图案化的篆书向相对简化、解放和“放纵”的隶书的转变,已开始 孕育具有抒情审美功能的中国书法艺术。 答案 B 解析 B 项“都与文字所表示的实物形态相关联”错,文中说“大部分构形能与单字(词) 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以偏概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抽象化才有可能第一次让书写具有了写“意”的功能,摆脱了汉字交际的负担而 具有了抒情和审美的特征。 B.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可以看出,在帛上书写文字常常要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 之字,使书写受到了很大约束。 C.魏晋作品大多有深沉幽旷之意,悲凉浩荡之气,因为当时文人已领略到生命就是一个 时间段中对于“存在”的体验。 D.书法没有古今之分,只要致力于书法艺术表现的理念和实践,重视以书法直抒胸臆, 就达到了真正的书法艺术的境地。 答案 D 解析 D 项“只要……就”过于绝对,属于以偏概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写意识形成之后,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但人们仍十分关注汉 字由具象转向抽象的构形之美。 B.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渐趋进步,书写才得以纵横驰骋、自由洒脱,晋人的行草书得以札 传世,并扩展了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 C.魏晋文人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律动和稍纵即逝,认为书写和绘画诗歌一样能够精微 地将隐秘的心理活动忠实地记录下来。 D.如果一个书法家以因袭为能事,书法只是过去的艺术、死亡的艺术,同时这也否定了 书法是最为“现代”的艺术的观点。 答案 C 解析 C 选项中“书写和绘画诗歌一样”的表述与原文有偏差。原文是“甚乎绘画与诗 歌”,属于变式转述错误,故选 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上古时期,贡赋一体。春秋时贡、赋开始 出现分化。至秦汉时,土贡已独立于赋税之外。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其形式主要是各地 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明代,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且贡物折银 也随一条鞭法的施行而得以推广。 清代的土贡制度,在明代基础上不断改革,到乾隆年间大体趋于稳定。部分土贡物品由 无偿交纳改为有偿采买。具体说来,可以确定有偿采买的部分主要是东北土产、织造贡物及 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这部分土贡,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为国家 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其余各直省土贡则无论是征实物还是折色,都与田赋类似,仍为对 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此种变化,《皇朝文献通考》有“旷荡之恩,洵千古所未有也”的 评价。虽然有偿征收的土贡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这种性质上的转变,在中国土贡史上仍具有 重要意义。 与前代相比,清代土贡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减免,余下的则多数折银征收。清以前的土贡, 往往数量庞大,名目纷繁。《通典》所列唐代天下贡物详细清单,有洋洋四千余言,种类令人 眼花缭乱。清代考虑到内务府贡中新增东北特产的庞大比重,对前代土贡有所减免。清代东 北土贡大幅增加,除典章中记载的人参、貂皮、东珠三项外,尚有粉子蕨菜、蜜饯山楂、蘑 菇、野菜、蜂蜜、米面制品、熏制肉食、兽类、鹰隼、各种活体观赏动物、军器原料等品种, 反映出满族统治者对于故乡土产的特殊偏爱。 清代土贡,各省每年入贡次数不等,承担的贡额亦不等,承担种类较多的省份,每年每 次所贡的物品也不尽相同。贡品既是提供给皇帝与皇室的东西,其规格自然非比寻常,必须 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当贡品的品质、大小等不合要求时,一般的做法是饬令补换,严重 者要追究承办官员的责任。 一般来说,贡物抵京,会由不同的机构根据固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查收,然后由内务府 或者户部奏报给皇帝,皇帝同意收取则贮库留用。种种贡物的备办、起运到抵京贮库,皆有 定制,解员的安置和返回也各有规矩。贡物收讫,大体有消费、赏赐、祭祀和售变四种用途, 而同一贡物也有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用途。东北所贡的各类动物毛皮,除消费和售变外,嘉庆 时每年还从售变部分中取一部分貂皮交衣库做成貂褂,由内务府草拟,皇帝钦定名单与等级, “赏卖”给在京大臣、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让他们“先赴银库交价,后赴皮库领取”。 (摘自 2015 年 3 月 21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的部分土贡由无偿交纳变为有偿征收,此种变化在《皇朝文献通考》中得到了肯 定的评价,在中国土贡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B.土贡到秦汉时已独立于赋税之外,其形式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主要是各地将地方 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 C.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是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可以确定的主要是东北土产、 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 D.明代时,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随着一条鞭法的施行,贡物折银的方法也得到推广; 清代土贡制度又不断改革,乾隆年间方大体趋于稳定。 答案 C 解析 C 项中“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是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的说法过于绝 对,根据原文“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只有各直省的土 贡才是“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属于以偏概全。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代以前的土贡,往往数量大、名目多,如《通典》所列唐代贡物清单即有四千余言, 种类繁多;清代则有所减免。 B.清代内务府贡中新增的东北特产比重庞大,品种也较多,这就反映出满族统治者对于 其故乡土产的特殊偏爱。 C.清代的贡物抵京后,一般是先进行检验、查收,后由内务府或者户部奏报给皇帝,经 皇帝同意收取后,再贮库留用。 D.清代贡物有多种用途,如东北所贡动物毛皮,嘉庆时就有一部分直接“赏卖”给在京 大臣、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 答案 D 解析 从文中看,应是“东北所贡的各类动物毛皮,除消费和售变外,嘉庆时每年还从 售变部分中取一部分貂皮交衣库做成貂褂,由内务府草拟,皇帝钦定名单与等级,‘赏卖’ 给在京大臣、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而非直接“赏卖”。省略导致表意偏离。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贡制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之一,自上古时期即已存在,后经各朝 代的不断改革,至清代已渐趋成熟。 B.在中国历史上,土贡制度有过多次较为重大的变革,如明代推广贡物折银的做法、清 代部分土贡实行有偿征收。 C.土贡的物品要求必须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由于这些贡品都是提供给皇帝与皇室使 用的,因此往往是不能折银征收。 D.清代土贡或征实物或折银征收,在数量、种类上均较以前的朝代少,但并不能说明清 代百姓的土贡负担较以往朝代百姓的轻。 答案 C 解析 根据原文,“与前代相比,清代土贡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减免,余下的则多数折银 征收”,说明并非“往往是不能折银征收”。以偏概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二元化”的路线,公权力和自治权长期共存, 其中以唐宋乡官职役化为分界彼此消长,这种独特的乡村治理方式甚至对乡村的近代化过程 也产生了诸多影响。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但国家对乡村社 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官及律令与儒家纲常,国家对乡村的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基层社 会已经存在早期自治组织。 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被学界概称为“唐宋之变”。在乡村治理上,这种转变就表现为: 其一,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会地位很 低,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上为士大夫鄙视,受上级盘剥,下又徘徊于是否侵渔乡里 之间,这种两难困境在后世乡村管理中变成常态;其二,自治组织在唐宋进一步发展,中央 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 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在唐宋之际渐渐成为现实或者完成了制度准备。 中国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是传统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的必然。自郡县制建立以 来,帝国人口不断增加,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以农业税为收入主体的传统国 家不可能负担如此庞大的官僚系统。因此,各朝代不得不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的人口, 政府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就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与此同时,乡村治理的难度却在增加。中唐以后从两税法开始了征税原则由“税 丁”向“税产”的转变,财产的隐匿比起人丁的隐匿更难发现,乡村催征赋税参与管理的乡 役人数和工作量大增。地方政府职役人数、工作量的变化,同时其地位愈来愈低,从秦汉时 期的有望跻身卿相,到明清时期的被视为“至困至贱”之役。这些问题导致乡官职役化、政 府乡村管理虚化。这是中国历史上“强干弱枝”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基础不稳、治乱频仍 的一个原因。 乡村治理方式转变的目的本是以最小成本来控制基层、获取赋税,实际上却令中央王朝 取得税收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令基层社会更易于“军事化”,乡族控制 的民团、乡兵既可帮助维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带来械斗民乱。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使得乡村 职役地位低下的同时又权力大、责任大,赋税征收不足时还需要自己赔补,极易为了满足国 家的赋税要求或上司、自身的贪污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乡里,宗族、乡绅则往往站在他们 的对立面。 同时,乡村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明清时期蓬勃发展的宗族等各类乡村自治组织, 它们不仅进行自我管理,到近代还提供了本应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总之,传统中 国的乡村社会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中国很早就存在类似于西方“公共领域”的国家与民 间同时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 (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7.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公权力和自治权长期共存,以唐宋乡官职役化为分界线,公权 力削弱,自治权增长,这种独特的乡村治理方式对乡村的近代化过程产生了影响。 B.虽然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但是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 主要依靠乡官、律令和儒家纲常,国家对乡村的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 C.“唐宋之变”时,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会地位很低,没有固定 的办公衙门和俸禄,他们受到上层的鄙视和盘剥,又纠缠于是否盘剥下层,置于两难的处境 中。 D.唐宋之际,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 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渐渐成为现实。 答案 D 解析 选项 D 的表述与原文“国家通过乡绅……渐渐成为现实或者完成了制度准备”有 偏差,在表述中遗漏了信息“或者完成了制度准备”。故 D 项错。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以农业税为收入主体的传统国家不可能负担庞大的官僚系统,所以自郡县制建立 以来,尽管国家人口不断增加,但是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 B.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各朝代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的人口,导致政府 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 C.从中唐以后,乡村治理的难度在增加,“税丁”向“税产”的转变,比起隐匿人丁, 人们更容易隐匿财产,大大增加了乡村催征赋税参与管理的乡役人数和工作量。 D.地方政府职役人数、工作量和地位的变化,导致乡官职役化、政府乡村管理虚化。这 是中国历史上“强干弱枝”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基础不稳、治乱频仍的一个原因。 答案 C 解析 C 项“从中唐以后,乡村治理的难度在增加”属于无中生有,原文中无此信息, 故选 C 项。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治理方式转变带来一些弊端,如令基层社会更易于“军事化”,乡族控制的民团、 乡兵既可帮助维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带来械斗民乱。 B.乡村职役极易为了满足国家或上司或自身的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乡里,宗族、乡绅 则站在乡村职役的对立面,反对他们的这类行为。 C.明清时期宗族等各类乡村自治组织蓬勃发展,它们不仅进行自我管理,到近代还提供 了本应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D.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像西方“公共领域”的国家与民间同时 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在中国早就存在。 答案 B 解析 B 项的表述混淆了“或然”与“必然”,文中原义是说宗族、乡绅并非总是站在 乡村职役的对立面,而是“往往”站在“乡村职役的对立面”,把“或然”说成了“必然”, 故选 B。 四、[2016·唐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 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 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 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 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 高。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 1731 年发明的,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就出现 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宋代 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制下 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一般 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 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琦在《祀 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时存蜀黍,善耕犹惜 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桤,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头。”诗中提 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 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 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 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楼车或楼犁一样。 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多见。宋人李昉等撰《太平御览》 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八、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书 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陇种行楼犁”这样的诗句。 北宋时期即已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农书》中,仍然称为“近有”,以至 于有学者认为,“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了前人的说法。 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个部分,“基本上是就以前 的几部农书改写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是在宋曾 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关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的说法。就 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的说法一样,仍称 “下粪耧种”为“近有创制”。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 年)进士。著有《安阳集》。 《祀坟马上》一诗收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 年)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 1300 年前后。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至少可以提前 226 年。 (曾雄生《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有删改) 10.下列关于“耧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耧车是一种靠牲畜提供牵引力的条播器,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它可以视作 中国农业史上一项革命性发明。 B.耧车将开沟、播种、覆盖、填压这四道工序同时进行,减少了许多人力的投入,大大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耧车发明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欧洲同类农具的发明,可以说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械化 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 D.耧车对于耧锄、下粪耧种的发明具有启发作用,因为这些发明都是以耧车为基础进行 的技术性、功能性改造。 答案 C 解析 C 项“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错,耧车发明不 是农业机械化的标志,只是“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下粪耧种发明的时间是在宋代,但最早记载这项发明的是王祯的《农书》,这导致了 众多学者错误认定下粪耧种是元代发明的。 B.《祀坟马上》出自宋朝进士韩琦的《安阳集》,诗中的“粪楼”指的就是“下粪耧种”。 这是“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的有力依据。 C.耧车或耧犁中的“耧”字,在宋代也写作“楼”,这样的例子在宋代著作《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事物纪原》中都可以找到。 D.宋代曾之谨撰著的《农器谱》是王祯撰著《农书》中“农器图谱”部分的基础,因此 “下粪耧种”沿用了宋人说法的可能性很大。 答案 A 解析 A 项“最早记载”错,原文为“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耧车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发明者在设计之初便已注意到播种效率、播种的质量以及出 苗后的通风透光、田间管理等问题。 B.很多学者都根据王祯对下粪耧种的记载来确定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这说明王祯撰著 的《农书》在农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C.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下粪耧种时用了“近有”二字,按常理可以依此进行断代,但 绝不能忽视此书内容的历史沿袭性质。 D.有学者已认识到下粪耧种不一定是元代发明的农具,但是因为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 究,最终还是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 D 解析 “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原文无据。 五、[2017·山东实验中学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 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 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 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 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 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 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 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 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 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 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 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 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 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 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 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 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 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 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 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 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 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 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 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 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 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 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B.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这一时期词人的笔 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C.因为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所以宋词中的“愁绪”, 都会通过对眉黛的描写来表达。 D.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 丰富的内心情感。 答案 C 解析 “都会”以偏概全、混淆范围,原文是“很多时候”。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 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木兰辞》中描 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 C.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 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 D.“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 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答案 D 解析 或然变必然。原文的意思是“‘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 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 B.“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黛”, 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 C.“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宋代词人就将其写入词作中 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 D.“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 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 答案 B 解析 前一句中的“眉黛”是用来表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后一句中的“眉黛”是用来写 愁绪,体现女子的惆怅心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