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2021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一) (本试卷满分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默写。(10 分) (1)__晴川历历汉阳树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__几处早莺争暖树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天接云涛连晓雾,__星河欲转千帆舞__。(李清照《渔家傲》)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直挂云帆济沧海__。[李白《行路难(其一)》] (5)杜牧《泊秦淮》中“__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__” 两句描写了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__, __忍能对面为盗贼__”两句表现了群童的顽皮。 (7) 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 “__两岸连山__,__略无阙处__。”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1 分) 青年不当叹月的绝望着,他们不只会唱慷 kǎi 激昂的歌。想想那 些在疫情期间拼 bó在一线的志愿者,面对生命危险,他们顾.影自怜 了吗?想想五四时期,多少纨绔.子弟陶醉在灯红酒绿里,而寻求救国 救民真理的青年,奔走工厂田头,宣传爱国主义,唤醒民众,更有多 少人后来牺牲在战场上、刑场上,他们叹息过不公吗?“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胸中有使命,心中无怨言, 因为青年就是呼啸的狂风,就是奔腾的大浪,就是翱.翔的雄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慷 kǎi( 慨 ) 拼 bó( 搏 ) 纨绔.( kù ) 翱.( áo )翔 (2)“顾影自怜”中“顾”的意思是( C )(3 分) A.顾念 B.注意 C.回头看 D.拜访 (3)画线句子运用了排比、__引用__、__比喻__的修辞手法。(2 分)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2 分) 他们叹息过不公吗? 他们没有叹息过不公。 3.校团委开展“古籍中的地理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 分) (1)请按提示修改征稿启事。(6 分) 征稿启事 为了培养大家阅读古籍的兴趣,有效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校团 委决定,举办主题为“古籍与地理”的征文活动。欢迎同学们快点投 稿。活动要求如下:征文内容围绕主题,文体不限,字数不超过 1_000 字以内。稿件于 10 月 28 日放学前交到办公楼 102 室。 2020 年 10 月 15 日 校团委 ①启事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快点__”,应改为“__积极(踊 跃)__”。(2 分)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 分) 去掉“以内”(或将“字数不超过 1 000 字以内”改为“字数在 1 000 字以内”)。 ③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 分) 将右下角的日期与单位互换位置。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8 分) ①初中课本中有很多涉及地理知识的诗句,请你对字词进行解释。(3 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阴”指的是__山的北面__,“阳” 指的是__山的南面__;“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河”指的是__黄河。 ②小李发现古人称谓有的和地理有关系,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 (3 分) 地理位 置 襄阳 河东 抚州临川 古代名 人 __B__ __A__ __C__ A.柳宗元 B.孟浩然 C.王安石 ③中国不乏记载或描写中国地理的古籍,如__郦道元__的《水经注》, 还比如《__山海经__》。(2 分) 二、阅读(55 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 分) 1955 年 1 月 26 日 亲爱的孩子: 元旦一手扶杖,一手搭在妈妈的肩上,试了半步,勉强可走,这 两日也就半坐半卧。但和残废一样,事事要人服侍,单独还是一步行 不得。大概再要养息一星期方能照常。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 等着。( )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么可喜的消息。孩子! 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泪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 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 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 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 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 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 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 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 )的是:多少 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 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 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 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 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 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 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 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 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 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 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 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 灵?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 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 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 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 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 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 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 )的表现才 对。 (节选自《傅雷家书》)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 分) A.果然 安慰 怒气冲天 B.居然 安抚 怒气冲天 C.果然 安慰 气冲斗牛 D.居然 安抚 气冲斗牛 【解析】“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的相符;“居然”表示出 乎预料。“安抚”是“安顿抚慰”的意思;“安慰”是“心情安适”的 意思。“怒气冲天”形容愤怒到极点;“气冲斗牛”形容气势很盛。 5.阅读选文第二段画线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提“坚强”?(4 分) 傅聪取得成功,被鲜花和掌声簇拥时,傅雷适时地教育儿子在追求艺 术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坚韧、顽强的精神,戒骄戒躁。 6.请分析下面文字的情感表达。(6 分) (1)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 等着。 寥寥数笔,作者却掐算时间、等待回信,这一细节充满了生活的情味, 流露出父母对孩子深切的思念。 (2)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 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 响遍每个人的心! 赞美儿子的演奏,又表达了自己对新中国的热情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信 心。 7.结合整本书,谈谈你对“赤子之心”和“孤独”的理解。(6 分) 示例:“赤子之心”指内心纯洁,执着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不掺杂私 心杂念。而这种境界很难被平常人所理解,所以赤子在现实生活中难 免会处于孤独的处境。不过,人类的最美好且纯洁的感情是相通的, 所以赤子在精神上又是不孤独的。(言之成理即可) 8.《傅雷家书》中,傅雷家教的基本原则:第一是__做人__,第二是 __做艺术家__,第三是__做音乐家__,最后是做钢琴家。(3 分) (二)(17 分) 材料一:中国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 致力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这样一种天下观,内在 的逻辑不是你输我赢、强权独霸,交往原则也不是尔虞我诈、以邻为 壑,而求的是合作共赢,谋的是整体利益。在这个意义上,汲取中华 传统文化中天下观思想精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无异于经济全球 化时代的一次思想革命,是对带有浓重强权色彩的弱肉强食、赢者通 吃国际交往原则的超越,更是对旧有的丛林法则和博弈思维的抛弃, 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如同一个路标,为“分化的世界”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因而拥有了 巨大的感召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克服当前的逆全球化思潮,为人类走 向未来注入新的强大能量,必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如今,这一理念 已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节选自郑小伟《从“真正的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删 改) 材料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开放合作、 守望相助、命运与共、风雨同担,这是人类在历史中淬炼的精神之光。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时刻,“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遥望万里外,荆门烟雾开”的温暖,“中国加油”“武汉 加油”的呐喊,国外友人捐款捐物的支援,世界各地点亮“中国红” 的祈愿。而当一些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时,中国人民同样 感同身受、施以援手。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我们 都是“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人人有责、 团结合作”的责任共同体。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党中央的领导 下,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防“冠”,众志成城战“疫”。 另一方面,也需要广大人民增强群体理性,不信谣不传谣,坚持科学 防疫。 材料三:疫情在以下三个方面给予了我们启示:第一,全球化正 在进入人的全球化阶段。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病毒无国界。 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 第二,在全球性危机面前需更多关注那些应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 对于有效防控疫情来说,应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或者较为薄弱的环 节,决定了人类战胜病毒的进程。如同木桶装水,最短的那块木板决 定了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在应对疫情的进程中,发达国家的援助会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协调。 人的全球化进程,呼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与联 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话时所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 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 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 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节选自王义桅《全球性问题呼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删改)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 分) A.“天下一家”内在的逻辑在于合作共赢,它讲究整体利益。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 案。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由此可看出这一理念的 正确性。 D.正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才让各国认识到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 命运共同体。 【解析】根据材料三中“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 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可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是“各国认 识到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原因之一,D 项表述成唯 一原因,不正确。 10.材料三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 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地论证了“应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或者较为薄 弱的环节,决定了人类战胜病毒的进程”的观点。 11.依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简 要概括。(6 分) ①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秉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②加强 国际合作,维护共同安全。③凝聚主体共识,增强群体理性。 12.材料一中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 下观思想精髓,请你联系现实,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5 分) 示例:中华传统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 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三)(16 分) 【甲】《醉翁亭记》(节选)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 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 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 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 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吉祥寺①赏牡丹 苏 轼 人老簪花②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③半上钩④。 【注释】①吉祥寺:寺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苏轼当时在杭州做官。 ②簪花:在头上插花、戴花。簪,插戴。③珠帘:珍珠缀成的帘子。 ④半上钩:帘子全部卷起来。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泉香而酒洌. 洌:__清__ (2)宴酣.之乐 酣:__尽兴地喝酒__ (3)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__不久__ (4)人老簪花不自羞. 羞:__害羞__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15.【甲】文“__鸣声上下__”一句描写了游人散后鸟儿欢唱的场景; 【乙】诗“__十里珠帘半上钩__”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百姓争看 太守的反应。(用原文词句填空)(2 分) 16.两诗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诗文都写到“醉”,有何用意?(6 分) 【甲】文描写了太守宴饮与民同乐和日暮醉归的情景。【乙】诗描写 了诗人与杭州百姓一同赏牡丹的欢乐气氛及百姓争看其醉归的情景。 “醉”字表现了两位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另外,还表现了苏轼 超旷豁达、狂放不羁的襟怀。 三、写作(55 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你对“静”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 关于“静”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 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 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