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实验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育才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实验班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D. 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和最大的生命系统,A错误;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须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组成、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和病毒的特点便可解答本题。 2.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 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D 【解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生物细胞进行二分裂,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所以D选项正确。 3.图中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B. 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 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 c细胞内没有线粒体所以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 细菌为原核细胞,拟核中的DNA和蛋白质不结合,没有染色体,A错误;a植物细胞和c细菌细胞都有细胞壁、b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B错误;a植物细胞和b动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有包括核糖体在内的多种细胞器,c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C正确;原核细胞虽没有线粒体,但是少数生物中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系统,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否则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名师点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模式图解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DNA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 质粒:小型环状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质);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统一性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4.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 酵母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作用 C. 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答案】D 【解析】 AIDS的病原体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A错误;酵母菌细胞中有线粒体,B错误;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C错误;现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5. 下列有关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也能进行有丝分裂 B. 乳酸菌不含叶绿素,属于分解者,有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C. 蓝藻含有叶绿体,体内存在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D.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的真核生物,能进行有丝分裂,A项正确;乳酸菌不含叶绿素,属于分解者,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B项错误;蓝藻不含有叶绿体,体内存在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C项错误;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的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内质网,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2个不同的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组合视野比乙组合视野更亮,看到的细胞数目更多 B. 图1中镜头由甲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 C. 为了将图2中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破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要求考生能识别显微镜的各部件结构和作用,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进行显微观察。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越暗,图中物镜乙放大倍数高于甲,因此甲组合视野比乙组合视野更亮,看到的细胞数目更多,A正确;图1中镜头由甲(低倍物镜)换成乙(高倍物镜)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B正确;为了将图2中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C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破片上滴加1~2滴生理盐水,然后再盖,D错误。 【点睛】有关显微镜使用的6个易错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2)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3)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4)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是物体放大后的倒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在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6)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7.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C. 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 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答案】D 【解析】 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但是也有可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好氧菌等,A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而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B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8.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开发出抵御HIV样病毒的试验疫苗。下列相关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IV可在T细胞内合成mRNA和蛋白质 B. 浆细胞与该病原体结合后可以抵制该病毒的增殖 C. 该病毒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答案】A 【解析】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所以HIV可在T细胞内合成mRNA和蛋白质,A正确;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该病原体结合以抵制该病毒的增殖,B错误;细胞呼吸属于细胞的代谢活动,而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4种碱基和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D错误。 9.下表是甲、乙两种溶液中相关物质的鉴定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溶液 溶质的元素组成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溶质的基本单位 甲 C、H、O ① 砖红色 葡萄糖 乙 C、H、O、N等 双缩脲试剂 ② ③ A. 甲可能是蔗糖溶液 B. 试剂①与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相同 C. 若②为紫色,则③是甘油和脂肪酸 D. 甲溶液中添加试剂①,需水浴加热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从元素组成确定,甲溶质可能属于糖类,用斐林试剂可鉴定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但不能鉴定糖类中的非还原糖(如蔗糖),A错误;从A选项中分析可知,试剂①是斐林试剂,其使用方法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前者混合使用,后者分开使用,B错误;若②为紫色,则③是含有肽键的物质,如多肽或者蛋白质等,一定不是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D正确。 10.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请回答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实验 1 2 3 4 检测 试剂 双缩脲试剂 试剂A 苏丹Ⅲ染液 试剂B 检测结果 淡紫色 无砖红色沉淀 未观察到橘黄色 蓝色 A. 鸡蛋清 斐林试剂 B. 鸡蛋清 碘液 C. 劣质奶粉 碘液 D. 劣质奶粉 斐林试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所学实验可知,判断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现象的是还原糖的检测,所用试剂为斐林试剂;判断是否出现蓝色的实验是淀粉的检测,所用试剂为碘液;双缩脲试剂用于蛋白质的鉴定;苏丹Ⅲ染液用于脂肪的鉴定。 【详解】根据表示中信息可知,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鸡蛋清中含有大量蛋白质,不应该呈现淡紫色,因此应该检测的是劣质奶粉,故A、B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试剂B为碘液,砖红色沉淀是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因此试剂A应为斐林试剂,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1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还原糖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所用的试剂由相同种类的溶液组成,但溶液的浓度不完全相同 B. 鉴定蛋白质和还原糖所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紫色和砖红色 C. 两种物质鉴定时所用的两种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 D.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将红细胞破碎后可用于鉴定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由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组成,使用时,先加A液1mL到组织样液,摇匀,再加B液4滴,出现紫色反应,说明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鉴定还原糖用斐林试剂,由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组成,使用时,先将甲乙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组织样液,水浴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样液中存在还原糖;由此可判断,A、B、C正确;由于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呈红色,会干扰鉴定结果的颜色反应,所以不能用红细胞破碎后的血红蛋白鉴定蛋白质,D错误。 12.某科学工作者研究某细胞的成分时,提取到两种大分子物质T和D,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t和d。已知t是葡萄糖,且T遇碘变蓝,D可以被胃蛋白酶消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肯定为植物细胞,T物质是纤维素 B. d物质中肯定含有氮元素不含硫元素 C. 物质D的基本组成单位d有4种 D. T和D的合成过程中都能产生水 【答案】D 【解析】 已知t是葡萄糖,且T遇碘变蓝,说明T是淀粉,A错误;D可以被胃液中的某种酶消化,所以其应该是蛋白质,蛋则d是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有C、H、O、N,少数还含有S,B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C错误;多糖(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均产生水,D正确。 13.下列关于蛋白质、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有4种 B. 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C. 蛋白质和DNA分子在高温条件下都会变性 D. 蛋白质的合成直接受DNA分子控制 【答案】C 【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但不一定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有A、G、C、T、U5种,A错误;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B错误;蛋白质和DNA分子在高温条件下都会变性,C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受mRAN的直接控制,D错误。 14.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甲基绿 B. 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 斐林试剂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需要蒸馏水 D.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鉴定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而双缩脲试剂是用来鉴定蛋白质的,A错误;蛋白质的鉴定不需要水浴加热,B错误;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蒸馏水可将斐林试剂乙液适当稀释)可以用来鉴定蛋白质,C正确;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 15.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的化合物是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础 B. 化合物中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是构成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 C. 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完成某一项生命活动 D.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础,A正确;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化合物是构成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B正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完成某一项生命活动,C正确;双缩脲试剂作用的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Cu2+和肽键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含有肽键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D错误。 16.有关蛋白质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B.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C. 高温能使蛋白质分子肽键断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变得伸展、松散 D.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方式是相同的,即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A错误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高温能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变得伸展、松散,而高温下蛋白质中的肽键稳定、没有断裂,C错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D错误。 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17.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蛋白质特异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 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 C. 图中连接2个相邻氨基酸间的“—”代表的化学键是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 D. 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分子总量减少了684 【答案】D 【解析】 氨基酸形成肽链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A正确;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该蛋白质分子含两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两个羧基和两个氨基,B正确;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正确;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共产生了(21-1)+(19-1)=38个水,又由于蛋白质加工过程中有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S-S-,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8×18+2=686,D错误.故选:D. 【点睛】 氨基酸的相关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水解需水数 ②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 ③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④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水数 ⑤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的总数 ⑥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的总数-脱水数 ⑦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的总数-2×脱水数 ⑧若是环状蛋白质: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与链肽相差1) ⑨-S-S-的形成:侧链脱去2个H. 18. 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中肯定含有S元素 B.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C. 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 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的基本组成单位都含有核糖 【答案】D 【解析】 有的蛋白质不含有S;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蛋白质含有肽键数为氨基酸数减肽链条数;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是mRNA,运输B的工具是tRNA,都含核糖。 19.现有100个氨基酸,共含有104个氨基和108个羧基,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由2个多肽(1个为环状多肽,1个为链状多肽)组成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数、游离的氨基数和羧基数分别是 A. 98;6;10 B. 98;2;2 C. 99;5;9 D. 99;6;10 【答案】C 【解析】 已知有100个氨基酸,共含有104个氨基和108个羧基,说明有4个氨基和8个羧基存在于R基团上;又因为组成的蛋白质含有2个多肽,其中一个是环状的,一个是链状的,则含有的肽键数=100-1=99个,游离的氨基数=4+1=5个,游离的羧基数=8+1=9个,故选C。 20.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之间的一种化学键。如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至少有280个氨基 B. 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277个水分子 C. 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 D. 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 【答案】C 【解析】 据图可知,该蛋白质由280个氨基酸组成2条肽链和一个环肽,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氨基,A项错误;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共形成288—2=286个肽键,脱去了286个水分子,B项错误;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C项正确; 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四方面决定,D项错误。 21.H7N9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患者通常会伴随感冒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病毒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大量增殖 B. 该病毒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 C. 该病毒和大豆叶肉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D. 组成该病毒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 【答案】D 【解析】 该病毒结构简单,营寄生生活,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需用相应的宿主细胞培养才可大量增殖,A错误;该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即RNA,因此含有4种碱基,B错误;该病毒和大豆叶肉细胞最大的区别是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组成该病毒的生物大分子是RNA和蛋白质,RNA和蛋白质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病毒在普通的培养基上也能生活,究其原因是不知道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非细胞生物,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具有生命活动,所以在培养病毒时必须利用活细胞作为培养基,而不能利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 22.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像时,应换用高倍物镜来观察 B. 用斐林试剂检测某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C.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水浴加热2min后实验效果更明显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要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 【答案】D 【解析】 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像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待调节清晰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A错误;斐林试剂遇还原糖就会出现出砖红色沉淀,组织样液不一定含有葡萄糖,葡萄糖只是还原糖的一种,B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不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要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3.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糖原、脂肪、蛋白质和脱氧核糖都是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 B. 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C.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 M个氨基酸N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答案】A 【解析】 脂肪、脱氧核糖不是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A错误;小麦细胞中,即有DNA,也有RNA,由A、G、C组成的核苷酸有3种核糖核苷酸和3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T构成的核苷酸只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所以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3+3+1=7种,B正确;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或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因此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C正确;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数=氨基酸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M-N)个水分子,D正确。 24.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 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C. 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D. 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甲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乙为蛋白质分子,因此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A正确;乙含有3条多肽链、共含271个氨基酸、4个二硫健,在氨基酸形成该蛋白质后,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与形成4个二硫键时脱去的8个氢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而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271-3)+1×8=4832,B正确;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2分子甲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化合物(二肽)过程中,脱去1分子的水,因此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H原子的个数等于2分子甲含有的H原子数的总和减去1分子水含有的2个H原子,即9×2-2=16个,C正确;丙为核苷酸,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核酸,D错误。 【点睛】本题以“相关化合物”的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布、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和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能力。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和肽链数的数量关系,理解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25. 现有以下四种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 性,但在结构和组成上都具有核糖体、 、 、 ,使不同细胞之间具有 性。 (2)以上细胞中便于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是 细胞,这个实验的主要原理是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3)根据 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以上四种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 (4)蓝藻细胞内含有 (物质),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答案】(1)多样性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统一性 (2)人口腔上皮细胞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3)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大肠杆菌、蓝藻(各1分) (4)藻蓝素和叶绿素(各1分) 【解析】 (1)四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在结构和组成上都具有核糖体、细胞膜、细胞质和DNA,使不同细胞之间具有统一性;(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色素,会干扰实验结果;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不便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含色素,因此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便于观察的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主要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4)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考点定位】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26.劣质奶粉中常添加麦芽糊精等成分。由于含有大量糖类物质,而蛋白质含量低,婴儿虽然喜欢吃却得不到足够蛋白质营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劣质奶粉中含有大量还原糖,如果用斐林试剂鉴定,预计水浴加热过程中试管内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奶粉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准是看____________的种类和含量。赖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一旦缺乏就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赖氨酸是否也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补充并完善他们的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2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正常幼年大鼠、分装在不同试剂瓶中的20种氨基酸、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秤、天平等。 实验原理: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当动物缺乏必需氨基酸时,会影响体内蛋白质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或减轻。 实验方案: ①配食: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0种氨基酸,配制成食物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成食物B。 ②分组:将20只大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称量其体重。 ③饲喂: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食物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测:分别测量甲乙组大鼠的体重,计算体重增加量。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①若两组大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 赖氨酸不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赖氨酸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答案】 (1). 蓝色→棕色→砖红色 (2). 必需氨基酸 (3). 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除赖氨酸以外的19种氨基酸 (4). 乙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B (5). 若乙组大鼠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甲组正常 【解析】 试题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赖氨酸是否也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实验的自变量是:食物中否含有赖氨酸;实验的因变量是:大鼠的营养状况和体重。 (1)鉴定还原糖要用斐林试剂,与待测样液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后,还必须经过水浴加热处理,试管中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是由蓝色变成棕色,再变成砖红色。 (2)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当动物缺乏必需氨基酸时,就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所以评价奶粉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准是看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①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0种氨基酸,配制成食物A(作为对照组);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赖氨酸以外的19种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与食物A中相同,配制成食物B。 ③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食物A;乙组每天饲喂与食物A等量的食物B,两组大鼠其他饲养条件相同。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两组大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说明赖氨酸不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若乙组大鼠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等症状,甲组正常,说明赖氨酸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验证赖氨酸是否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可用含赖氨酸的食物和不含赖氨酸的食物分别喂养甲乙两组大鼠,一端时间后若若两组大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说明赖氨酸不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若食物中缺少赖氨酸的大鼠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而另一组正常,说明赖氨酸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27. 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条由8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Ub)。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被贴上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处被水解掉,其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Ub由81个氨基酸组成,则它具有________个肽键,Ub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下列哪种物质不可能产生?____________。 (2)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蛋白酶体水解。①过程说明Ub的作用是识别________并与之结合;完成①、②过程需要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3)上图中所利用的ATP是由_________作用提供的。完成此生理作用需要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4)若有102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分子量为100),通过结合形成了含有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__,含氨基的数量最少是__________个。 【答案】(1)80 核糖体 D (2)靶蛋白 多种酶 ATP提供能量 (3)细胞呼吸 线粒体 (4)1800 2 【解析】 (1)81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链中含有肽键81-1=80个。多肽链合成的场所是在核糖体上,在小肠被水解后产生的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分析可知D不符合。 (2)由图分析可知①过程说明Ub的作用是识别靶蛋白并与之结合。由图可知过程①、②需要多种酶和ATP的参与,即需要ATP提供能量。 (3)图中利用的ATP是由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的,完成细胞呼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 (4)102个氨基酸形成2条多肽链会失去100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100*18=1800。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所以2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氨基。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呼吸、酶和ATP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应用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