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黑龙江省安达市一中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Word版无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黑龙江省安达市一中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Word版无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 ‎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赫然 (hè) 抹杀 (mŏ) 哺育(pǔ) 锲而不舍(qì) ‎ B.迭起(dié) 憎恶(è) 亘古(gèng) 迥乎不同(jiŏng)‎ C.宛转(wăn) 咀嚼(jué) 滞笨(zhì) 鲜为人知(xiăn)‎ D.脐带(qí) 呜咽(yàn) 孤孀 (shuāng) 兀兀穷年(wū)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屏嶂 震悚 默契 大庭广众 ‎ B.烦燥 渴慕 取谛 微不足道 ‎ C.澜语 峭璧 搁置 高深莫测 D.奠基 抱歉 选聘 妇孺皆知 ‎ ‎3.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比喻) B. 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 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D. 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B.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 C. 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 为了防止此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    ,    ,    。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6.经典诗文默写。(10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2))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4)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6)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 ‎(7)在《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8)写两句关于“春”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4分) ‎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是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1)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_,出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____________》。 ‎ ‎(2)阅读选段内容,你觉得“他”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 ‎8.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4分)‎ ‎(1)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最想感谢的人是自己的母亲。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仿照甲、乙两人发言的形式,完成你的发言) ‎ ‎(2)活动结束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 二、阅读及理解(42分)‎ ‎(一)诗歌鉴赏(5分) ‎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9.请简要分析“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三四句的情景。(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13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 ‎(1)可爱者甚蕃( ) (2)不可亵玩焉( )‎ ‎(3)亭亭净植 ( ) (4)陶后鲜有闻(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莲,花之君子者也。‎ 13.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称莲是“花中君子”,请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①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②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5.对文中第①处划线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B.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惊讶、恐惧的神态,觉得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C.形象的写出了对我的理解和关爱使我非常感动。‎ D.形象地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之情。‎ ‎16.在她问“我”之前,“我”向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中第②处划线句的表达方式是______,句中的“这”指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2题。(13分)‎ ‎ 第一次上学 叶广芩 ①顾大玉上学了,一年级的小学生,新书包新铅笔盒,一切都是新的。上学,作为人生的体验,应该有很多值得把念的东西留在她的记忆之中。 ‎ ‎ ②第一次上学,是件永生难忘的事情。就我自己来说,许多情景至今仍清晰如昨。我使用的第一个花书包,是母亲买了二尺红底白花的花布为我缝制的。第一个铅笔盒,上面有“木兰从军”的图案,是姐姐送的……那些很一般的东西,在我却庄严而神圣得无与伦比。我所就读的北京方家胡同小学,是一所很老的学校,老舍先生曾经在那儿当过校长。学校的东边是女二中,南边是二十一中,北边就是著名的国子监。方家胡同小学的教学是相当严格的。我们家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让我去读,大概就是看中了它的古老和严格。‎ ‎③记得还没开学,我们家的老七就怪声怪气地时我说:“哈,您要上学啦,‎ 要上学啦……‎ ‎④他的意思很明白,进了学校就是马上了笼头,就要老老实实受管制了,再不能水下房上,再不能天马行空。后来我也明白,进了学校,就要负起一份责任,挑起一副担子,就要认真在人生的道路上迈步走了。第一天上学,是母亲送我。她拉着我的手,一同走在悠长的胡同儿里。我不明自为什么第一天上学还要人送,但母亲坚持要送。母亲的手在学校门口松开,我在母亲的目光里向教室走去。记得当时我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地。她站在早晨的阳光里,穿着旗袍,向我招手,鼓励我自己走进去……很美好,很有意境的画面,成了永恒的一瞬,深深地嵌在我脑海里。‎ ‎⑤今天,我的孩子也成了一年级小学生。我也拉着她的手向学校走去,我把这个时刻看得很重要。基于自己的经验,我穿戴得比较齐整,为的是将来孩子回想起这一幕的时候,母亲是一个很清晰很美好的形象。 ⑥顾大玉走在我的旁边,嘴里啃着一根大油条,啃得热烈而认真,满嘴满手都是油。本来她在家里已经吃过早点了,走过小吃摊儿还雁过拔毛地要。我就只好买。她一边吃一边走。我问她:“文具都带齐了没有?”她说:“带齐了。”我把她的裤子往上提了提。这孩子动手能力很差,都七岁了,还不会系裤带,不会系鞋带儿,还要穿松紧带的裤子。小孩子,没有胯,裤子就老往下掉。我嘱咐她:“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下课要记着上厕所……”顾大玉说她现在就想上厕所。于是就找厕所,越找她越急,急得直跺脚,好像立马就要尿裤子了。我比她还急,身上已经出了汗,我说:“你憋到学校好不好?学校里肯定有厕所。”她想了想说:“行。”然后就接着吃她的油条。 ⑦到了学校门口,也就是到了我对上学记忆最初始的那一刻,我看了看身边的孩子,心里很有些庄严肃穆,想对她说点儿什么。但看着她那油嘴油手,看着那根本吃不下去的大油条,我却觉得哪里不大对头,找不到当年我和母亲的那种氛围和感觉。 ⑧有人送的和没人送的小学生们纷纷走进了学校。我蹲下来,整了整孩子的书包,提了提她的裤子,不敢再说上厕所的话。我从顾大玉手里拿过那半根油条。她心里正巴不得与油条分离,很爽快地推给了我。我刚要说手绢在兜里,她的一双油手已经理所当然地在衣服上抹开了。那是昨天才从商店买回来的新衣服。 ⑨将顾大玉推入校门,她混入学生当中,再没有回头看看一直站在大门口的我。一刹那,我竟有些茫然。这也是一种上学。 ⑩回到家里我才知道,所谓文具“都带齐了”的顾大玉,她那个崭新的有铁臂阿童木图画的双层塑壳铅笔盒,很冷落地躺在桌底下。我掏出来,打开,发现里面的橡皮被切成了小碎丁儿,所有的铅笔都秃了……开学了,我不知道没有笔的新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但我相信,在顾大玉的记忆中,永远无法寻找我初上学时的那种清新,那种舒朗,那种欢快中的淡淡哀愁。 (选自《文苑·.感悟)2018年第3期)‎ ‎19.文章具体记叙了两个人第一次上学的情景,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3分) ‎ 谁第一次上学 ‎ 去学校经过 ‎ “我”的感受 ‎“我” 第一次上学 ‎ ① (2分)‎ 水生难忘:清新、舒朗、欢快中有淡淡哀愁。‎ ‎②(1分)‎ ‎“我”陪着她去学校,帮她把裤子往上提,到学校,将她推人校门,她没有回头看一直站在校门口的“我”。‎ ‎③(2分) ‎ ‎20..第②段中“那些很一般的东西,在我却庄严而神圣得无与伦比”,“那些很一般的东西”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我”却庄严而神圣得无与伦比”?(3分)‎ ‎ ‎ ‎ ‎ ‎21.文章将“我”的第一次上学的表现与女儿第一次上学的表现放在一篇文章中,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意在突出什么?(3分)‎ ‎ ‎ ‎ 22.第⑦段“我看了看身边的孩子”“想对她说点几什么”根据文章,写出“我”想说出的话。(50字左右)(4分)‎ ‎ ‎ 三、写作 ‎23.题目:成长路上,有____真好 (30分)‎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③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