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5
2019届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 [解析]原文中的表述为“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仔细甄别即可发现“基本课题”和“全部内容”内涵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善为核心的。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 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述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 [解析]A是对第一段信息的理解,原文提到的“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是“伦理”,而非选项所表述的“伦理关系”。B对第二段的概述完全建立在对原文信息综合分辨的基础上,理顺了原文思路,没有理解不当之处。C很明显对“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和“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说明顺序存在颠倒的问题。D谈及的“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非“伦理”,而是“家族本位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B.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C.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D.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的认识,人必须有道德,因而中国人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 [解析]A可以从第一段第一、二句得出答案。B根据第二段的二、三句可以看出,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原文未曾提及“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C把“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归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名下,明显是对文章的错误嫁接。D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是因为有道德;而不是人因为是“万物之灵”,必须有道德,所以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上古时期,贡赋一体。春秋时贡、赋开始出现分化。至秦汉时,土贡已独立于赋税之外。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其形式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到了明代,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且贡物折银也随张居正“一条鞭法”的施行而得以推广。 清代的土贡制度,在明代基础上不断改革,到乾隆年间大体趋于稳定。部分土贡物品由无偿交纳改为有偿采买。具体说来,可以确定有偿采买的部分主要是东北土产、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这部分土贡,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其余各直省土贡则无论是征实物还是折银,都与田赋类似,仍为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此种变化,《皇朝文献通考》有“旷荡之恩,洵千古所未有也”的评价。虽然有偿征收的土贡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这种性质上的转变,在中国土贡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 与前代相比,清代土贡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减免,余下的则多数折银征收。清以前的土贡,往往数量庞大,名目纷繁。《通典》所列唐代天下贡物详细清单,有洋洋四千余言,种类令人眼花缭乱。清代考虑到内务府贡中新增东北特产的庞大比重,对前代土贡有所减免。清代东北土贡大幅增加,除典章中记载的人参、貂皮、东珠三项外,尚有粉子蕨菜、蜜饯山楂、蘑菇、野菜、蜂蜜、米面制品、熏制肉食、兽类、鹰隼、各种活体观赏动物、军器原料等品种,反映出满族统治者对于故乡土产的特殊偏爱。 清代土贡,各省每年入贡次数不等,承担的贡额亦不等,承担种类较多的省份,每年每次所贡的物品不尽相同。如吉林土贡,一年分四次呈进,所贡物品种类近百,而湖北等多个省份的贡物则不超过10种。贡品是提供给皇帝与皇室的东西,其规格自然非比寻常,必须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如广东化州所产的药材“橘红”,必须于特定地点收获的果实上取皮,长度超过七寸者方可入贡。当贡品的品质、大小等不合要求时,一般的做法是饬令补换,严重者要追究承办官员的责任。 一般来说,贡物抵京,会由不同的机构根据固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查收,然后由内务府或者户部奏报给皇帝,皇帝同意收取则贮库留用。种种贡物的备办、起运到抵京贮库,皆有定制,解员的安置和返回也各有规矩。贡物收讫,大体有消费、赏赐、祭祀和售变四种用途,而同一贡物也有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用途。东北所贡的各类动物毛皮,除消费和售变外,嘉庆时每年还从售变部分中取一部分貂皮交衣库做成貂褂,由内务府草拟,皇帝钦定名单与等级,“赏卖”给在京大臣、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让他们“先赴银库交价,后赴皮库领取”。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贡赋原为一体,秦汉时土贡独立于赋税之外,形式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 B.清代的一小部分土贡由无偿交纳变为有偿征收,这一变化在《皇朝文献通考》中得到了肯定的评价,在中国土贡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C.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是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可以确定的主要是东北土产、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捕猎所得的活物。 D.明代时,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随着一条鞭法的施行,贡物折银的方法也得到推广;清代土贡制度又不断改革,乾隆年间方大体趋于稳定。 [解析]张冠李戴。原文说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其余各直省土贡”才“仍为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开头首先指出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然后按照历史顺序,简要介绍了这一制度的发展沿革,脉络清晰。 B.文章主体部分分别阐述了清代土贡制度的性质、种类与数量、用途等,从中能够看出满族统治者对于其故乡土特产的特殊偏爱。 C.文章运用了引证、例证等论证方法,如《皇朝文献通考》《通典》等记载的引用,可以看出清代土贡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内容。 D.从文章的论述可以看出,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制度之一,经过各朝代的不断改革渐趋成熟,到了清代最终稳定下来。 [解析]《通典》记载的是唐代的土贡制度,这里引用是为了和清代对比。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历史上土贡制度有过多次较为重大的变革,如明代推广贡物折银的做法、清代部分土贡实行有偿征收等。 B.土贡的物品必须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因为这些贡品全部由皇帝与皇室使用,其他人绝不可能享用。 C.清代贡物抵京后,一般是先进行检验、查收,后由主管部门奏报皇帝,皇帝同意收取后,再贮库留用。 D.清代土贡在数量、种类上均较以前朝代少,但这并不能说明清代百姓的土贡负担较以往朝代百姓的轻。 [解析]“其他人绝不可能享用”理解不当,贡物有“消费、赏赐、祭祀和售变”多种用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到清代已经经过数度变迁,数度形态各异的辉煌,有着丰厚而多彩的历史积累。社会的和文化的种种背景,造成了清代文学独具的历史特征。清代文学较之以往各代异常繁富,一方面是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入清之后依然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元明以来已经呈现弱势的诗、古文,乃至已经衰落下来屈居于陪衬地位的词、骈文,入清之后又重新振兴起来。各代曾经盛行过、辉煌过的文学样式,大都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各类文体大都拥有众多的作者,写出了大量作品,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各代。各类文体曾经有过的类型、作法,出现过的风格,清代作者也大都承袭下来,有人效法,也有人独辟蹊径有所创新,相当多的作者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传世之作。 清代文学有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曾经兴盛过的文体之再度兴盛,实际上也是中国文学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的复归与昂扬。诗在唐代已经定型,成就极高,成为后世之典范。再经过宋诗之补充,元明作者步趋其后,缺少开拓、创新。在明清鼎革的社会动乱之际,诗歌创作转向伤时忧世,遗民诗人之呼号、悲愤、砺志,其他诗人之徘徊观望,黍离之悲、沧桑之感,成为清代前期诗的主旋律。清初诗从总体上说是继承和发扬了贯穿中国诗史中的缘事而发、有美刺之功的传统精神,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审美艺术特征。词作为一种抒情诗体,也在明清鼎革之际发生了转机,走出俚俗,归于雅道,成为彷徨苦闷中的文人委婉曲折地抒写心曲的方式。清人词无论从规模或成就上讲,都足称大观,再次显示并发展了词特异的抒情功能。骈文以对仗排偶、隶事征典、词藻华丽为特征,是一种古典形态的美文。清初文人以骈文为寄托才情的文事,从而揭开了骈文复兴的序幕。到乾嘉时期骈文大盛,形成与桐城派古文对抗的局面,这既与清代社会环境的压抑、文化学术思潮的复古倾向有关,也和其后汉学兴盛的学风有关。但从当时发生的骈文与古文之争论看,却反映出骈文复兴之文学底蕴,即要求恢复文章艺术之美。 清初的小说也是顺从明末小说的趋势,旧作的新编虽未绝,但作家独创的作品日益增多,从总体上看是迈入了独创期。在众多作者或适俗或别出心裁的创作中,终于有人领悟到了小说的文学特征,面对现实人生,将平凡的生活变成真实而有审美内蕴的小说世界,于是吴敬梓创作了《儒林外史》,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清代文学在前期和中叶是有变化的。前期文学关注国运民生,有着炽烈的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意识。在清中叶,传统文体虽然也很活跃,流派纷呈,诗说文论竞相争鸣,但成就和影响却远抵不上小说。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有改动)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清代文学有着独特的历史特征,即曾经兴盛过的文体再度兴盛,体现了中国文学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的复归与昂扬。 B.清代文学比以往各代都繁富,不但新兴的文学样式继续蓬勃发展,一些已经呈现弱势的文学样式在清代又重新振兴起来。 C.清代文学创作成就斐然,各类文体作者众多,作品数量巨大;原有的文学创作类型、风格,也大都被清代作者承袭下来。 D.清代文学前期关注国运民生,体现了文人的责任感和历史意识;后因为小说的异军突起,传统文体成就和影响逐渐降低。 [解析]因果表述不当,并非因为小说兴起而使传统文体成就和影响降低。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文章先总体指出清代文学独具历史特征,然后从多个方面来分别阐释这些特征。 B.文章的第一、二两段都谈及清代文学的体裁方面的变化和成就,强调了独创性。 C.文章运用了并列式论证结构,在论证时既有深入浅出的说理,也有灵活的举例。 D.对于清代文学,文章先总体肯定成就,最后从时间维度作了明确而中肯的评价。 [解析]“强调了独创性”分析不当,从原文来看,“曾经兴盛过的文体之再度兴盛”是清代文学的突出特点。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清初诗总体上继承和发扬了贯穿中国诗史中的缘事而发、有美刺之功的传统精神,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审美艺术的特征。 B.清初文人以骈文寄托才情,揭开了骈文复兴序幕,并一度使骈文创作重又兴盛,从中看出当时文人恢复文章艺术美的强烈要求。 C.清初的小说沿袭明末小说创作的风格,以旧故事的改编为主,但作家独创的作品逐渐增多,从总体上可以看作是迈入了独创期。 D.吴敬梓、曹雪芹等小说作者率先领悟了小说的文学特征,开始面对现实人生,将平凡的生活变成真实而有审美内蕴的小说世界。 [解析]“从中看出当时文人恢复文章艺术美的强烈要求”理解不当。原文的意思是“从当时发生的骈文与古文之争论看,却反映出骈文复兴之文学底蕴,即要求恢复文章艺术之美”。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都会通过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来庆祝重阳。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朗诵、武术、歌唱、舞蹈、戏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各地敬老院会迎来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得到了传承。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也是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来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这种文化自信,堪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弘扬重阳文化,就是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互联网+”时代,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更能够聚合网络力量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 (选自杨飞《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重阳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因其流传至唐朝,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一直沿袭至今。 B.重阳节激活了中国历史传统、唤起了文化记忆,涵养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C.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D.“互联网+”时代,为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就能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 [解析]A“因其流传至唐朝,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强加因果。B“激活了中国历史传统、唤起了文化记忆,涵养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理解分析不当,原文第一段说:“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D“为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就能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曲解文意。本题主要信息在最后一个自然段。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文章前两段采用引证法,引用了古诗文名句,既体现了古人庆祝重阳节的形式多样,也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 B.作者在论证中指出,国家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老年节”,提倡尊老敬老,赋予了传统节日自古未有的新内涵。 C.文章提出,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密不可分。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历数了重阳节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不朽魅力。 [解析]“赋予了传统节日自古未有的新内涵”分析错误,原文说:“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有的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重阳节中蕴含的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 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推广,内容依托形式,活动形式有继承,也要有创新。 D.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不衰,在于我们始终不抛弃传统,不割断文化精神命脉,这一点在今天尤其重要。 [解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推广”曲解文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