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试题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24.春秋时期,郑、陈、宋等诸侯国经常参与会盟。据《左传》记载,楚国就先后两次以土地和重赂求得郑国与之会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 春秋形势图 A.大国争夺有利的战略地位               B.郑、陈、宋诸国实力相对较强 C.周王室努力缓和诸侯争霸               D.中原诸侯合纵连横不利于楚国 ‎25.《春秋》中所记载的职业等级是士(知识分子)、商、农、工,《史记》里则是农、工、商、陶,成书于汉武帝后200余年的《前汉书》定下的职业等级则是士(儒士)、农、工、商。这一变化(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结果             B.反映出儒学地位的提升 C.源自叙史者的学术思想差异             D.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26.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  )‎ A.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                 D.宋朝开始中药治疗疫疾 ‎27.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时期,“中国”、“南朝”等词都用于对明朝的称呼。顺治时期,“中国”一词在朝廷政治文书中已指清朝的全部统治区域。1767年,乾隆皇帝明确规定:“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满清统治区域的日益扩大               B.“中国认同”不断发展深化 C.中央与地方矛盾有所缓和               D.民族交流消除了民族差异 ‎28.1904年,留美学生张继业在参观了圣路易斯博览会之后写道:“他国入赛之品,皆实业学问……房屋之设,皆是全球著名之大制造场、商业场、大学校、议院、政务院等类。以视上列我国赛品质丑,奚啻天壤”这反映出近代的世界博览会(  )‎ A.带动了崇洋媚外风气                   B.是列强扩大侵略的工具 C.具有经济外交的功能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9.1912年,越南光复会成立,规定其宗旨为:驱除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1927年,越南国民党成立,规定其最后目的是“赢得民族独立,成立共和政府,实现民族自由权,为越南资本主义发展打通道路”据此可知(  )‎ A.越南革命进程与中国革命完全一致       B.中越两国结成反帝斗争的统一战线 C.三民主义成为两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D.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30.抗战时期,根据地所有政权均以自然村为基础,部分恢复了乡里商议的古风,还创作了一批颂扬正直、勤劳、廉洁等传统美德的文艺作品。这些举措(  )‎ A.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                   B.缓和了根据地的阶级矛盾 C.是对民主的成功探索                   D.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在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时代意义时,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对于促进时代主题转换起了巨大作用。这一“转换”理应是(  )‎ A.从“战争、革命”到“和平、发展”     B.从世界大战到冷战对峙 C.从资本主义统治到社会主义洪流        D.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32.古希腊奥林匹亚赛会的项目中,既有仅仅比拼身体和技能优势的“裸体竞技”,也有富人、政治领袖和僭主们热衷的“马赛”。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公民按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             B.公民需共同承担城邦事务 C.运动会按财产分配比赛项目             D.运动会旨在维护贵族统治 ‎33.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在位)生性犹豫,遇事很难作出决断。内阁大臣遇事时,往往先由主要大臣聚会商讨,形成一致看法后再在女王召集的内阁会议上提交女王批准。这一议事流程(  )‎ A.表明国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框架 C.实质是内阁与国王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   D.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逐步形成 ‎34.列宁在1899 年指出:“‎ 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这一观点(  )‎ A.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实际 B.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C.预示了俄国革命爆发的可能性 D.指明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方向 ‎35.表2 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苏联官方估计 西方估计 苏联学者估计 ‎1951—1960‎ 年10.1‎ ‎5.6‎ ‎7.2‎ ‎1961—1965‎ 年6.5‎ ‎4.9‎ ‎4.4‎ ‎1966—1970‎ 年7.8‎ ‎5.1‎ ‎4.1‎ ‎1971—1975‎ 年5.7‎ ‎3.0‎ ‎3.2‎ ‎1976—1980‎ 年4.3‎ ‎2.3‎ ‎1.0‎ ‎1981—1985‎ 年3.6‎ ‎0.6‎ ‎0.6‎ ‎(据E.埃里克森1979—1990 年的苏联》)据表2 可知(  )‎ A.苏联学者的估计结果最为可信           B.西方对苏联的经济遏制不断加剧 C.斯大林模式的优越性完全丧失           D.科技革命倒逼国家战略适时调整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工业革命开始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没有采取圈地运动来发展资本主义农业,而是采取了向西部开拓疆土、实行移民垦殖的“美国道路气”1862年林肯政府的“宅地法”大约使六十万户农户无偿得到了八千万英亩的土地,农庄总数由1860年的二百万个増加到1900年的五百七十三万七千个。为了改变落后面目,美国通过政府资助、农业教育和农业展览等方式,掀起改草农具的热潮。南北战争后,义开展科学种田、改良土壤、引进良种、使用化肥、防治病虫害,并发明了蒸汽动力拖拉机在内的各种农业机械。开初,一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仅够糊口,1860年提高到能满足4.5人的需要,到1900年就能满足7.67人的需要,人均粮食产量约二千斤左右。‎ ‎——据戴志先《十九世纪的美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著地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农户与市场间缺乏有效的联結机制,经常出现农产品“买难卖难”,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贸易企业、加工企业率先与产业链上游的农户联合起来,将农业生产、工业加工、市场销售整合在同一个经济联合体中。1993年,山东潍坊市正式提出“农业产业化”‎ 这一概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011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超过28万,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约60%,带动农户数量占全部农户数量的40%以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地域已从沿海扩展到了中西部地区,由养殖业扩展到了种植业、林果业、水产业等。‎ ‎——据戚振宇《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优化研究一基于比较制度分析视角》‎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美国农业取得大发展的原因。(8分)‎ (2) 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5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著有《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书。他重视荒政,在《农政全书》中用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了备荒救灾的问题。如在《除蝗疏》中说:“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水旱二灾……此殆由天之所设。惟蝗不然,先事修备,既事修救。人力苟尽,固可殄灭之无遗育。……必藉国家之功令,必须百郡邑之协心,必赖千万人之同力。一身一家,无戮力自免之理。”徐光启还全文抄录明周定王朱辅的《救荒本草》和王磐的《野菜谱》以解决普通百姓饥荒时期的食物问题。‎ ‎——整编自李志坚《试论徐光启的荒政思想》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清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英国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至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 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及其背景。(8分)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卫生观念的传播对近代化的积极作用。(7分)‎ ‎ ‎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时期,英国政府在分析日本动向时认为,日本军方不可能控制政府,日本最终会清除好战的将军们,转向自由派官员,从而放弃侵略中国的政策。当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继而染指华北时,张伯伦竟安抚日本,“我们不想作任何有损于你们对华贸易的事。”英国总参谋长米勒指出:“日本对满洲,控制的扩大比不可避免的另一种结果——苏维埃影响的扩大对英帝国的危害要小。”英国艾什尔爵士在上院公开表示,英国必须使日本的扩张不是向南而是向北。美国军事参谋部一直认为日苏之间的冲突大于日美之间的冲突,寄希望日本“北进”,这种“错觉”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延续到珍珠港事件前夕。七七事变期间,苏联曾呼吁西方国家一道制裁日本,亦遭到英美的冷遇。日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一步一步实施侵略步骤。直到1938年日本攻占海南岛时,英美都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国抗战的地位问题。‎ ‎——据赵东喜《试论英美决策失误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关系》‎ (1)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远东集体安全体系难以建立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英美的对日政策及其影响。(9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祖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神宗实录》‎ 材料二  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之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 材料一选自宋廷南渡以后官方重修的《神宗实录》,两则材料均为对王安石的评价。请说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说明。(6分)‎ (2)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对王安石评价出现差异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B C B C D A A B D C D ‎41.(25分)‎ ‎(1)推动“西进运动”,实行适应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2分);《宅地法》和南北战争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和农业布局(2分);结合两次工业革命,提高农业生产力(2分);政府从资金、政策、教育、科技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业发展(2分)。(2)趋势: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6分,答出市场化、产业化可以给6分)成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足显现;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或“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地方政府、民间实体的创新探索;中央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任意三点6分)(3)从战略高度看待农业现代化(2分);重在创新(生产关系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实事求是,发展本国特色(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2.(12分)‎ 示例一:论题:徐光启是一个关心国计民生的科学家。(论题3分,论述9分)论述:明朝,由于政治腐败,农业衰微,加上是传统农业,天灾频繁,备荒救灾思想历史悠久。徐光启既喜欢科研又十分关心世事。他著有《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也尽力把自己所掌握了解的科技服务于现实,使之成为救世的工具。在《农政全书》中体现了徐光启的备荒救灾思想。他重视荒政,主张国家主导、全民参与,预防、备荒、救灾相结合,借鉴历史经验。示例二论题:徐光启是重视荒政的科学家。(论述略)‎ ‎45.(15分)‎ ‎(1)特点(4分)‎ ‎①政府重视(积极应对)②防疫工作制度化③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背景(4分)‎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自然科学兴起④人文主义的发展 ‎(2)积极作用(7分)‎ ‎①推动了民族觉醒②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③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近代化进程)‎ ‎46.(15分)参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美英对日本形势的误判和战略短视(2分);美英企图将战争引向苏联(2分);日本以反苏反共分化国际力量(2分)。(2)政策:绥靖政策。(2分)影响:纵容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导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在抗战初期遭遇巨大挫折与损失;英美自食恶果,先后卷入世界大战(任意两点4分);对战后国际政治外交提供了深刻教训(3分)。‎ ‎47.(15分)(1)观点一(赞同材料一观点):王安石在历史上起到了消极作用(2分)。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弊政丛生(2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北宋中期以来的社会危机,是导致北宋灭亡的内因(2分)。观点二(赞同材料二观点):王安石的历史贡献巨大(2分)。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强化了军事实力,一定程度地缓和了积贫积弱的社会危机,巩固了北宋的统治(2分),丰富了儒学的发展(2分)。观点三(结合两则材料):王安石在历史上功过并存(2分)。一方面,变法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强化了军事实力,一定程度地缓和了积贫积弱的社会危机,丰富了儒学的发展(2分);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用人不当,弊政丛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北宋走向灭亡的命运(2分)。(2)时代背景不同:北宋灭亡,南宋初立;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洋务运动失败。(3分)评价立场不同:南宋初期的保守派;晚清维新派大力倡导维新变法。(3分)评价标准不同:以是否巩固王朝统治(忠君)为主要标准;以是否顺应时代潮流为主要标准。(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