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寿县一中2019年秋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学科试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4个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705年,周桓王伐郑,大败,被射中肩膊,郑庄公未乘胜追击并遣使慰劳桓王。公元前554年,晋师侵齐,半路听说齐侯死,闻丧而还。这表明当时 A. 儒家思想左右统治者决策 B. 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C. 周王室权威尚未受到冲击 D. 礼乐制度仍影响政治生活 【答案】D 【解析】 “郑庄公遣使慰劳桓王”“齐侯死,闻丧而还”说明当时对于诸侯王仍有尊重之意,显然此时政治生活仍受到礼乐制度的影响,故D项正确;儒家思想此时仍没有被统治者重用,故A 项错误;诸侯征伐说明分封制瓦解,故B项错误;周王室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故C项错误。 2.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恒山郡(汉设为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 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C正确;以上地区并不是秦朝边疆地区,故A错误;设新郡与消灭六国反叛势力无关,故B错误;以上地区也不全是南方地区,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秦朝再分新郡进行管理的原因,学生要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从中得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理范围,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与地方管理的关系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下图为公元前3世纪至3世纪中国与世界的人口数量对比。据此推断,这一时期中国人口 A. 整体增长率超过世界的其他国家 B. 前200年呈正增长态势 C. 后200年因自然灾害呈大幅下降 D. 与社会时局具有相随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至202年为秦朝统治时期,秦国末年农民起义爆发,故人口下降较快,公元2年,东汉初期出现光武中兴,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人口增长较快,公元200年处于东汉末年,局势动荡,割据混战,人口大量减少,故D项符合题意。A项,图表为中国与世界的人口数量对比,未与其他国家形成对比,故无法体现整体增长率超过世界的其他国家,排除。B项,前200年,中国人口因战乱而下降,故排除。C项,后200年因政局动荡、战争频繁人口迅速下降,自然灾害并非主要原因,故排除。 4.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 时期 太祖朝 太宗朝 曲宴记载 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 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 开宝九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 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 A. 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 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体现了宋太祖时期逐渐解除武将军权;材料“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体现出宋太宗重用文臣,所以综合说明宋朝形成了重文抑武的局面,故D正确。宋代边患严重,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日益完善的信息,排除C。 5.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机构 职能 主要表现 理藩院 管理 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 内务府 保护 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 军机处 控制 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 这说明清朝 A. 倾向于推行满汉民族分治政策 B. 构建了较独特的帝国管控体系 C. 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 D. 对边疆地区控制相对比较松散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理藩院”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皇帝个人及其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是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控制;通过以上的分析,体现了清王朝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正确;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材料三个机构的内容没有体现民族分治的内容,A错误;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一词可判断C错误,因为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早在西周就已存在,C错误;据材料“理藩院”是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可知清王朝对边疆地区控制较强,D错误。 6.修昔底德认为:“他(伯利克里)能够尊重人民的自由,同时又能够控制他们。是他领导他们,而不是他们领导他。当他看见他们过于自信时,他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当他们没有真正的理由而丧失勇气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这反映出修昔底德 A. 认伯利克里过于专制 B. 注意把民主和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C. 认识到精英政治的优点 D. 反对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当他看见他们过于自信时,他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当他们没有真正的理由而丧失勇气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可知,修昔底德认为伯利克里能够增强人民的勇气和自信心,也不至于使人们过于自负,认识精英政治的优点,故C正确;材料肯定伯利克里的作用,并非强调伯利克里过于专制,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由平等,排除C;材料肯定伯利克里的作用,无法体现修昔底德反对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当他看见他们过于自信时,他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当他们没有真正的理由而丧失勇气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7.就家庭规模来说,早期罗马人不管社会阶层高低,都喜欢一大家族人生活在一起。但公元前2世纪以后,家庭结构简化,人口规模缩小。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外扩张助推经济发展 B. 农业耕作技术进步 C. 公民法加强了产权保护 D. 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罗马从城邦到统一意大利半岛,生活方式由聚族而居到个体小家庭为主,反映了A项“经济发展”说法的正确。共和国时期,罗马的殖民扩张和征服战争推动了工商业发展而不是农业进步,B顶错误,C项错在公民法,当时正在向万民法过渡,D项错在土地私有“确立”。正确答案是A项。 8.下表为英国贵族巴洛的庄园经营情况表,这一经营情况 时间项目 租地农场主 自耕农 租地数占比 缴纳租金占比 租地数占比 缴纳租金占比 1633年 (7人)<30% 约50% (57人)60—70% 约50% 1649年 (10人)42% 67% (46人)58% 29% A.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B. 强化了英国贵族的统治 C. 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D. 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租地农场主租地数占比在增长,自耕农租地数占比在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英国圈地运动的结果,圈地运动有利于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新机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C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租地农场主的身份是否是贵族,排除B;英国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无法体现英国的经济结构的改变,排除D。 9.美国制宪会议期间,北方资产阶级虽反对奴隶贸易,却支持在宪法中写人引渡逃奴的内容;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在国家权力分配上争吵不休,却对禁止各州发行纸币和破坏契约义务的条款毫无争议。这充分说明美国 A. 制宪目的之一是保护私有财产 B. 联邦与各州达成妥协 C. 对保留黑人奴隶制度形成共识 D. 两大政党的主张趋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美国制宪进程中,北方资产阶级反对奴隶制度的却支持“引渡逃奴”,在国家政体上有分歧的人一致要求统一发行纸币和强调“契约义务”,综合以上信息可知,A项正确;B、C项只部分正确,没有从整体和立宪原则上分析;“美国制宪会议期间”没有“政党的主张趋同”美国两党制形成于19世纪中期,D项不符合史实。 【点睛】美国政治中重要的智慧是妥协,各种政治力量通过妥协和变通,促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创新,保证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0.下表为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 1818年5月 普鲁士废除一切内部关税。建立统一的关税体制。 1819年 南德商业同盟建立 1828年 中德商业同盟建立。 1834年 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 1852年 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加了关税同盟。 据此可推知,德意志 A.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 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 C. 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D. 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普鲁士废除一切内部关税。建立统一的关税体制”“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加了关税同盟”可知,德意志为了扫除内部贸易障碍、统一对外关税,在经济上的建立了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加速了德意志境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德国的统一,故D正确;表格信息无法直接反映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排除A;表格信息无法体现“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排除B;根据1852年“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加了关税同盟”可知,应排除奥地利,故排除C。 11.18世纪末,同法国作斗争几乎成为欧洲各国一切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的中心问题。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 工业生产领先欧洲 B. 实行殖民扩张政策 C. 掀起反封建的浪潮 D. 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极大的冲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因此干涉法国大革命成为欧洲各国封建主的主要任务,C选项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心是英国,A选项排除。当时的法国主要忙于革命战争,实行殖民扩张政策的说法不符当时的史实,B选项排除。工人运动此起彼伏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2.如表为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的情况: 时间 工人组织 概况 1851年 英国“机械工人混合工会” 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 1860年 英国“工会委员会” 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 1863年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1863年 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 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1864年 各国“国际工人协会”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 据此可知 A. 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 B. 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 C. 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 D. 工人阶级革命斗志日益高涨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工会联合会”“各业的工会联合”“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各国‘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性工人组织”等信息可以看出,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故B正确。A、C、D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工会联合会”“各业的工会联合”“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各国‘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性工人组织”。 1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A.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 “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 C. “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D. “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答案】C 【解析】 “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指的是外国人可以管理在中国的外国人,而中国人则不必插手,这明显的是领事裁判权的内容,故选C;A属于关税协定权,B是租地、建屋权,D是片面最惠国待遇,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 14.1918年,俄国召开了酝酿已久的立宪会议。参加会议的3600多万人有900万人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2100多万人选择了社会革命党。列宁说,“把全部政权交给立宪会议,同样是和凶恶的资产阶级妥协”。于是,人民委员会解散了立宪会议。这主要反映了( ) A. 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 发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C. 布尔什维克党未得到群众支持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把全部政权交给立宪会议,同样是和凶恶的资产阶级妥协”、“人民委员会解散了立宪会议”,由此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坚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维护革命的成果,A项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已经取得成功,B项错误;C项未得到群众支持,不符合材料“900万人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排除;材料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排除。故选A。 15.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 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D.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是阶级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时期是民族矛盾,由此出现材料中对待西方文明不同的态度,故C项正确;《资政新篇》体现不出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和保守性,故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和对待西方文明的不同态度无关,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已经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16.下图为19世纪末日本所绘漫画《李鸿章大头痛》: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该漫画表明 A. 洋务运动开展出现窘境 B. 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 C. 清政府遭受众列强瓜分 D. 日本与列强的斗争加剧 【答案】B 【解析】 “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说明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B正确;A、C和D不符合材料史实,排除。 17.陈旭麓先生认为,20世纪初的立宪派和革命派是一对矛盾,具有不同一性、对抗性,但另一方面二者互相联结,又具有同一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清政府统治 B. 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 C. 经济基础的不同导致政治主张截然不同 D. 革命派的主张比立宪派更符合世界潮流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是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区别和联系。立宪派主张进行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则主张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都是向西方学习,立宪派反对的是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并不是完全反对清政府,故A项错误;二者虽然具体主张不同,但是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故B项正确;二者产生的经济基础是相同的,都是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C项错误;无论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都符合世界潮流,没有优劣之分。故D项错误。 18.五四运动爆发前,新文化运动参与者基本上是大学教授、青年学生及其他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后众多的商人、工人甚至部分农民等也参与其中。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 促成了更加广泛的思想启蒙 B. 突破了新文化运动的地域界限 C. 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 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五四运动爆发前……基本上是大学教授、青年学生及其他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后……商人、工人甚至部分农民等也参与其中”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促使更多的阶级和阶层参与其中,这体现出五四运动促成了更加广泛的思想启蒙,故A项正确,D项排除;新文化运动只是思想解放运动,与当时的政治运动无关,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五四运动与民主革命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 1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各根据地并行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1932年国家银行正式开印并发行伍分(如下图)等五种纸币。它们的印制和发行直接起到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 B. 增强根据地军事实力的效果 C. 冲破国民政府政治封锁的作用 D. 改变货币市场混乱局面的目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各根据地并行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可知苏维埃政府发行纸币的背景是货币市场的混乱局面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它们的印制和发行直接起到改变货币市场混乱局面的目的,故D项正确。A项与题干“直接起到”不符,排除。纸币的印制和发行增强了根据地的经济实力,冲破了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封锁,故BC项排除。 20.从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首先争取到的是苏联的援助。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争取到美国允诺“租借法”运用于中国。这体现了国民政府 A. 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 B. 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路线 C. 得到了国际大国的持续援助 D. 借助抗日战争改善自身国际形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体现了国民政府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故A正确;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并非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持续援助”,排除C;材料反映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是为了抗日需要,并非借助抗日战争改善自身国际形象,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实分析解答。 21.西柏坡纪念馆内的一块展板上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当年我党做出这些“规定”的主旨是 A. 加强执政党工作作风建设 B. 突出革命导师的崇高地位 C. 加强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 D. 防范个人崇拜在党内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可以看出背景是在七届二中全会之后为了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对党员进行规定,目的是防范个人崇拜在党内出现,故D项正确,选项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党员工作作风的规定,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主党派,故C选项错误。 22.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更有人断言,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并且“一成不变依赖莫斯科”。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A. 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 B. 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 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 D. 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支部,而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这主要是社会意识形态上相同,故C正确;中苏结盟主要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并非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排除A;中苏结盟和苏联国际地位提升关系不大,排除B;材料表明由于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无法得出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联系中国和苏联相同的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分析解答。 23.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 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C. 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D. 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进入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务实的对外援助政策促使中国更多地将重心放在如何利用外援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发展方面,对外援助由侧重政治到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该变化是适应国内工作重心的需要的,非“左”倾思想的干扰,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迅猛增长,B项错误;不结盟外交政策与对外援助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D项表述本身逻辑有误,排除。 24.下表可以用来说明,美国外交 美国首倡创立的部分国际组织 成立时间 名称 1920年 国际联盟 1945年 联合国 1945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 A. 始终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针 B. 淡化了意识形态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 C. 借助多边外交推动多领域的国际合作 D. 渐控制欧洲建立了全方位世界霸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在一战后和二战后,推动建立了很多的国际政治和经济联合组织,能够看出美国借助多边外交推动国际领域的合作,C正确;美国在20年代首创建立国际联盟,没有体现出霸权主义政策,排除A;材料看不出意识形态在国际交往中被淡化,排除B;美国在世贸组织中并不能体现出全方位掌握世界霸权的特点,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事件进程 1896年6月 《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 1903年 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章士钊大胆革新,使宣传革命的文章和报道逐渐成为《苏报》的主要内容。 1903年6月29日 《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章太炎在文中直呼光绪皇帝之名,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 1909年6月30日 清政府以《苏报》“悍谬横肆,为患不小”密谋各华领事“务将该馆立即封闭”。 1903年7月4日 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 1903年7月7日 《苏报》被封,租界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章、邹在租界法庭上继续宣传革命,坚持斗争,蔑视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的迫害。 1904年5月 经过三次审理,租界法庭判章太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罚做苦力。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对该历史现象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阐释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情节: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 历史现象: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阐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屡次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联合英国人戈登率领的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革命党施加压力并迫使孙中山解职。 综上所述:中国的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势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示例二:情节:《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 历史现象:租界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复杂作用。 阐释:租界的设立,一方面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结果,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另一方面它也在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成为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综上所述:殖民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客观上具有双重作用。 (“示例”只作为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示例一:根据材料“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可得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的历史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失败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势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示例二:根据材料“《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租界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复杂作用。在具体论述中,要一分为二看待,首先要认识到其消极作用,分别从租借发展的由来及其影响来分析;其次要认识其积极作用,分别从城市成长、经济发展、西学传播等角度来分析;最后综合上述分析,得出殖民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客观上具有双重作用的结论。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材料二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在16世纪前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今天美国境内有300多个印第安保留地,是政府划拨给印第安原住民集中居住的土地,主要分布于美国的西部和中北部。从20世纪中期开始,印第安人在保留地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包括宗教自由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但联邦政府和美国国会仍对保留地拥有最高的“父权”(后改称为“托管权”),拥有最高司法和行政权。 ——摘编自曾向红《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制度现状研究》 材料三 60年前的那场民主改革彻底打碎了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西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大力帮助西藏经济发展,仅2017年中央财政对西藏的转移支付就高达1500亿元(人均4万余元)。 ——摘编自《西藏日报》2019年4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第安保留地”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 (3)结合三段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族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答案】(1)以军事征服为基础;给少数民族首领授予官职、纳入官僚系统;给予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加强对民族地区管理;重视民族的平等与融合。 (2)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西欧人向美洲殖民扩张,将印第安人大量杀害;19世纪以来美国大量占领印第安人土地;20世纪以来美国民权运动不断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繁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3)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或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全国人民的支持。历史意义:继承发展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多元一体民族传统;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民族向心力、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是世界民族政策的伟大制度创新,为各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提供了成功借鉴。 【解析】 【详解】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概括得出:军事征服、授予官职、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管理、民族平等等。 第(2)问,“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信息“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在16世纪前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从20世纪中期开始,印第安人在保留地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包括宗教自由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西进运动、美国民权运动不断发展、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等角度分析。 第(3)问,“原因”,根据材料三信息“60年前的那场民主改革彻底打碎了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大力帮助西藏经济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等角度分析。“历史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继承发展民族传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增强民族向心力、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为各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提供成功借鉴等角度分析。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延续下来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但考虑到西藏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情况,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六年不改”的决定,给西藏上层主动进行改革留出了时间。然而,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挑起了全面武装叛乱。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西藏人民迅速平定了叛乱并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和剥削,解放百万农奴和奴隶。解散了旧政权及其所属的军队、法庭和监狱,废止了旧西藏法典及其野蛮刑罚。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参与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配给农奴和奴隶,对没有参与叛乱的农奴主土地和多余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废除政教合一制度,实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后,翻身解放的西藏各族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 ——摘编自《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 (1)根据材料概括西藏民主改革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 【答案】(1)特点:改革与平叛相结合;对农奴主的土地与生产资料区别对待,没收与赎买相结合;政治、经济、宗教全方位改革。 (2)意义: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广大农奴和奴隶得到了土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政教分离,保障了宗教信仰自由;推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平等团结;抵制了境外反华势力和分裂势力,保障了祖国统一。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府领导西藏人民迅速平定了叛乱并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没收参与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对没有参与叛乱的农奴主土地和多余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等可从土地改革角度、宗教管理角度、政治变革角度进行概括。 (2)意义:根据材料“废除政教合一制度,实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并结合所学,西藏民主改革的意义可从人民主权角度、生产力发展角度、社会稳定角度、民族融合角度、国家统一角度、宗教稳定角度等进行分析。 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长期以来,欧美史学界的关注点集中在欧洲发生的反法西斯战争,却很少涉及中国的抗战。这是因为西方学界把二战看作主要是西方人内部的战争,其起点不可能在西方以外的地区。另外,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了西方对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的研究兴趣,同时也增加了西方学界开展中国抗战史研究的难度。但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其持久、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事实及其巨大价值,影响了二战的总体格局、总体进程。 第一,由于在中国战场的巨大消耗使日本难以承受美英等国的制裁,迫使日本考虑占领东南亚以获得丰富的战略物资,从而不得不冒险与美英等国在太平洋地区作战。 第二,抗战期间,中国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2/3以上的总兵力,歼敌约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 第三,中国抗战使日军在北线被迫放弃介入德苏战争;在南线,使日军无法实现在地中海地区与德、意实现会师的计划;在太平洋战场上,使得美国能够从容贯彻总体上先欧后亚的战略计划。 ——摘编自庄礼伟《二战史研究不应遮蔽中国抗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美史学界在二战史研究中很少涉及中国抗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方主战场的历史意义。 【答案】(1)原因:西方中心论对欧美史学界的影响;冷战格局的影响(两极格局的影响)等。 (2)中国抗战激化了日本与美英之间的矛盾,迫使日本当局向美英宣战,从而加速了其覆亡;中国战场对日军形成了有效牵制,从而在战略层面上有力支援了盟国;中国抗战破坏了德、意、日轴心国的军事同盟计划,为其他战场的战略转折做出重大贡献;可以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因为西方学界把二战看作主要是西方人内部的战争”“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欧美史学界在二战史研究中很少涉及中国抗战的原因可以从冷战影响角度、西方思想影响角度、中国近代发展角度进行分析。 (2 )意义:根据材料“迫使日本…不得不冒险与美英等国在太平洋地区作战”“中国抗战使日军在北线被迫放弃介入德苏战争”并结合所学,东方主战场的意义可以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角度、国际地位角度、民族意识角度、国际关系角度等进行说明。 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陈嘉庚是辛亥革命元老、同盟会成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一直对国民政府“抱有厚望”。1938年,来自南洋各埠的164名代表成立以陈嘉庚为主席“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在大会上历数了日本侵华种种罪行,并呼吁大家支援祖国抗战。国民政府还成立了“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为尽国民天职,陈嘉庚主动承担劝募公债2000万元,并首先认购10万元。国民参政会召开期间,他致电“在敌寇未退出我国土以前,公务人员任何人谈和平条件者,当以汉奸国贼论”的提案,之后还大胆地指责国民党对汪精卫投降活动的纵容态度。毛泽东题词赞誉陈嘉庚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46年11月,陈嘉庚在新加坡集资创办的《南侨日报》,及时向广大侨众报道了国内战局和国际形势,民主运动的曲折发展,解放区的光明和国统区的黑暗,并预见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1949年陈嘉庚决定接受毛泽东的邀请,回归北平,共商建国大计。 ——摘编自《陈嘉庚对创立新中国的重要贡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胜利后陈嘉庚的历史贡献和陈嘉庚精神的实质。 【答案】(1)原因:建立抗日团体,组织和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输财救国,从经济上支援祖国抗战。反对投降分裂,敦促一致对外。 (2)历史贡献:从舆论上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献计献策。 实质:思想与时俱进、强烈爱国主义、高度社会责任感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成立以陈嘉庚为主席‘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大胆地指责国民党对汪精卫投降活动的纵容态度”“陈嘉庚主动承担劝募公债2000万元,并首先认购10万元”等可以从经济支持角度、抗日救亡角度、促进民族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2)历史贡献:根据材料“及时向广大侨众报道了国内战局和国际形势,民主运动的曲折发展,解放区的光明和国统区的黑暗”“回归北平,共商建国大计”等可以从舆论支持角度、支持新中国发展角度等进行说明。 实质:陈嘉庚精神的实质可以从爱国主义角度、社会责任感角度、思想发展角度、个人情感角度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