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75分)‎ 人类对太阳及其活动的探测从未停歇,下图为2018年将发射的名为“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宇宙飞船绕日飞行(计划6年绕日24圈)的部分轨道示意图,四个大圆为近日行星轨道。图中金星有着主要由CO2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表面温度高达40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对该宇宙飞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可穿过小行星带近距离拍摄照片 B. 能观测到地球从太阳前经过的情景 C. 可探测光球层黑子及其活动周期 D. 能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 ‎2. 下列关于金星表面高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云层吸收大气辐射多 B.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多 C. 金星表面反射太阳辐射强 D. 金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宇宙飞船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而小行星带处在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故A错。该宇宙飞船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故不可能观测到地球从日面经过的情景,B错。该宇宙飞船计划飞行6年,而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故C错。该宇宙飞船可以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D对。故选D。‎ ‎【2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金星有着主要由C02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接近金星表面的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长波辐射,热量无法散发,而温度越聚越高,在这种超级“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金星最终达到了如此高温,D正确。故选D。‎ ‎2014年英国第一座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在伯克郡建成。太阳能电池板具有高温时发电损失增大、转换效率降低的特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不属于水上漂浮光伏电站优点的是( )‎ A. 节约土地资源 B. 提高发电效率 ‎ C. 降低施工难度 D. 减少水分蒸发 ‎4. 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东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 C. 青藏高原 D. 长江三角洲 ‎【答案】3. C 4. C ‎【解析】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题详解】‎ 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是指在水塘、小型湖泊、水库、采煤塌陷区、堰塞湖等水域环境建设的光伏电站,以解决传统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水分蒸发,ABD属于水上漂浮光伏电站优点。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在水面上安装会增大施工难度,C不属于水上漂浮光伏电站优点。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选项,故选C。‎ ‎【4题详解】‎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且纬度较低,故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最丰富,C正确。故选C。‎ 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 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6. 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的是(  )‎ A. 赤道 B. 极点 C. 北纬30° D. 北纬60°‎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太阳是恒星,说明飞机飞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对。A、C、D错。‎ ‎【6题详解】‎ 沿水平方向以837km/h低空匀速飞行,赤道上地球自转速度为1670km/h,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60°纬线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球纬度是北纬60°,D对。A、B、C错。‎ 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的截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7.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东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8. 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 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D. 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的时段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显示,此时北京时间为9:00,由此可知120°E地方时为9:00,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为165°E,为西半球;图中显示7:09日出,17:36日落,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即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综上分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据此选D。‎ ‎【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北京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7:09和17:36,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由于北京白昼较短,太阳直射点距离赤道较远,赤道附近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正午影子较长,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不能确定,南极地区极昼范围的变化无法确定。据此分析选B。‎ 通过参加国际性的交流活动,居住在中国西安(34°N、108°E)的小明、居住在印度班加罗尔(13°N、77°E)的杰克和居住在新西兰惠灵顿(41°S、174°E)的珍妮成为好朋友,并时常联络交流。他们都有良好的作息习惯,一般都是早晨6:30起床,晚上23:30睡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若三人进行视频聊天,下列北京时间最为可行的是(  )‎ A. 23:00 B. 20:30 C. 12:00 D. 8:30‎ ‎10. 12月22日(  )‎ A. 班加罗尔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B. 西安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C. 惠灵顿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 D. 西安的昼长等于惠灵顿的夜长 ‎【答案】9. C 10. B ‎【解析】‎ 考查区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9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三人进行视频聊天,应在当地时间6:30到23:30之间,西安位于东七区,当地时间6:30到23:30时北京时间为7:30到此日0:30;班加罗尔位于东五区,当地时间6:30到23:30时北京时间为9:30到此日4:30;新西兰惠灵顿位于东十二区,当地时间6:30到23:30时北京时间为2:30到此日19:30,因此找其交集的时间即可,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B正确;班加罗尔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为夏至日,A错误;惠灵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错误;西安纬度较惠灵顿纬度低,因此西安的昼长与惠灵顿的夜长不相等,D错误。故选B。‎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 -1)日。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1. 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A. 90°E,6:00 B. 90°W,6:00‎ C. 90°E,18:00 D. 90°W,18:00‎ ‎12. 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m 日 22 点 B. m 日 8点 C. (m-1)日 14 点 D. (m-1)日 8 点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首先需要判断自转方向,由于自西向东跨越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再根据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可知,空白区域在阴影区域以东,地球永远自西向东自转,故本图中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极点俯视图。P点在180°经线以东90°处,故P所在经线度数为90°W。又由于地球上日期变化的经线只有两条那就是180°和地方时零时经线,故甲所在经线为0时,P在甲西侧90°处根据15°一小时,东加西减原则可以判断P点地方时为24-6=18时,故选择D。‎ ‎【12题详解】‎ 甲为0°地方时为0时,北京时间是120°E地方时,根据15°一小时,东加西减原则可以计算得知,北京时间为:0+120/15=8时。120°E经线应该位于0°经线东侧,图中地球逆时针自转,故其应在阴影区域为m日。故选择B。‎ 为避免人们生活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 21时 B. 15时 C. 9时 D. 3时 ‎14. 当北京时间8:00整,长指针指向(  )‎ A. M B. N C. P D. Q ‎15. 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和角速度分别是(  )‎ A. 逆时针 7.5°/小时 B. 顺时针 7.5°/小时 C. 逆时针 15°/小时 D. 顺时针 15°/小时 ‎【答案】13. B 14. C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日期钟有两个指针表示日期分界线。两个日期分界线分别是180°经线和时刻是0点的经线。当长指针指向Q时,根据图中的经度判断,135°E时刻是0点,即45°W是正午12点,伦敦时间为15时,B对。A、C、D错。‎ ‎【14题详解】‎ 当北京时间 8时整,即120°E经线时刻是8点,此时0°经线时刻是0点。读图,0°经线过P点,所以此时长指针指向P点,C对。‎ ‎【15题详解】‎ 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与钟表盘一致,为顺时针,角速度与自转角速度相同,均为15°/小时,据此选D。‎ 下左图是“我国某校学生绘制的学校旗杆正午影长年内变化图”(杆长8米),右图是“甲日期拍摄的当地日出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 ‎16. 该学校的纬度大约是(  )‎ A. 30°N B. 23°26′N ‎ C. 22°52′N D. 21°34′N ‎17. 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 A. 东南流向西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东北流向西南 D. 西南流向东北 ‎【答案】16. D 17. B ‎【解析】‎ 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日出方位的判读,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正午影长最短为0,说明太阳能够直射该地,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A排除。该地正午影长最长为8米,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为45°,已知该地位于我国某学校,北半球各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即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该地纬度为21°34′N,D正确,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从上题分析可知,甲日期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时该地东南方向日出,根据图中日出时太阳的位置可知该河为东南-西北向。图中河流左侧有沙滩,说明该岸堆积作用强,北半球河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流向右偏,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即图中左侧即为河流左岸,说明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T1时刻,北京时间最可能为(  )‎ A. 12月22日11:00 B. 12月22日5:00‎ C. 6月22日5:00 D. 6月23日13:00‎ ‎19. T1至T2期间(  )‎ A. 北京昼长缩短 B. 纽约昼长夜短 C. 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D. 悉尼正午影长增长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由图中经度和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半球为南半球,T1时刻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故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135︒E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点,和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经度差15︒,时间上差1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则北京时间是为12月22日11时,故A正确,BCD错。故选A。‎ ‎【19题详解】‎ 据图可知T1至T2期间为12月22日之后到3月21日之间的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往北移。北京昼增长,故A错,纽约在北半球,此时仍然是冬季,故昼短夜长,故B错,地球1月初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所以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变慢,故C错,悉尼位于南半球,太阳高度角减小,正午影长增长,故D正确。故选D。‎ 家住南京(118°46′E,32°03′N)的小明每天早晨沿着玄武湖边绿道(如下图)跑步锻炼。他从A地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匀速绕湖一圈。‎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 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小明想要做到每天都在日出时出发跑步,有关其出发时间(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月1日到5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B. 4月1日到6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 C. 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D. 6月1日到8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 ‎21. 某日小明出发时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他看了一下手表,下列时间最接近的是(  )‎ A. 5时30分 B. 6时00分 C. 6时05分 D. 6时12分 ‎【答案】20. B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3月1日到6月1日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南京昼越来越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故出发时间提前,A错,B正确;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先是提前,过了6月22日后又开始推迟,C错;6月1日到8月1日出发时间先是提前,过了6月22日后开始推迟,D错。故选B正确。‎ ‎【21题详解】‎ 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小明出发时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应是当地地方时6时,当地所在的经度为118°46′E,在120°E西面,比北京时间晚约5分钟,所以此时北京时间为6时05分。故C项正确。‎ 下图示意北半球极昼面积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示节气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春分 B. 乙—夏至 ‎ C. 丙—秋分 D. 丁—冬至 ‎23. 下列时段,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的是(  )‎ ‎①甲→乙    ②乙→丙     ③丙→丁   ④丁→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2. A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之,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极昼面积为0;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极昼面积最大;读图可知,丙对应夏至日,那么甲对应春分日。‎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丙对应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对应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则乙、丁对应太阳直射11.7°附近。当太阳直射点从乙移动到20°N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当继续向北移动到丙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当太阳直射点从丙向南移动20°N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变大,继续向南移动到丁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24. 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乙、丙、丁、甲 D. 甲、丙、丁、乙 ‎25. 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间是(  )‎ A. 当日18时 B. 次日18时 ‎ C. 前一日18时 D. 当日6时 ‎26. 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乙和丁 B. 甲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丁 ‎【答案】24. D 25. C 26. C ‎【解析】‎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地昼长为12小时,可知甲地位于赤道上,乙地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其位于极地地区,丙地昼长为13小时,可判断其位于南半球且纬度较低,丁地夜长为14小时,可判断其位于北半球,在南半球与丁地纬度相同的地方的昼长为14小时,而位于南半球的丙地昼长为13小时,纬度越高昼越长,故丁地纬度比丙地高,所以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甲、丙、丁、乙,故D正确,ABC错。故选D。‎ ‎【25题详解】‎ 世界标准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丙地日出时时间为北京时间2点,则120︒E的地方时是2点,比0︒经线的地方时早8个小时,计算出世界标准时为2点+24-8=18点,故为前一日的18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乙地位于极地地区,经度无法确定,据图可知甲地的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6点,说明甲地的地理坐标是(0︒,120︒E),丙地地方时12时,北京时间为8:30,该地与120︒E的地方时相差3.5小时,经度相差52.5︒,则该地的经度为172.5︒E,丁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时,与120︒E的地方时相差11个小时,经度相差165︒,丁地的经度为75︒W,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向东至20︒W,故丙、丁两地位于西半球,故C正确。故选C。‎ 下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27. 有关甲、乙两地所处温度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北半球热带 B. 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 C. 甲地位于南半球温带 D. 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 ‎28. 图示时期(  )‎ A.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B.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不变 C. 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 D. 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 ‎【答案】27. B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10~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图中乙有直射现象,说明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B对,D错。10月份,直射点纬度小于10°S,甲地正午太阳高度约45°,且随着直射点移动减小,甲位于北半球,C错。与直射点纬度差是45°,位于北温带,A错。‎ ‎【28题详解】‎ 图示时期,在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A错。根据图示曲线,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有变化,B错。乙地白昼时长先延长,冬至日后缩短,C错。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D对。‎ ‎2015年某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9. 李先生拍摄的时间是(  )‎ A. 冬季的上午 B. 冬季的下午 ‎ C. 夏季的上午 D. 夏季的下午 ‎30. 若不考虑天气状况,20天后的X日,李先生将会再次拍摄到同样的景观(在相同的条件下)。则X日可能接近(  )‎ A. 6月12日 B. 1月2日 ‎ C. 7月2日 D. 12月12日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说明此时太阳从西北方向照射过来,对于北京而言,夏季,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冬季,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因此,此时为北京夏季的下午,故D正确,ABC错。故选D。‎ ‎【30题详解】‎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昼长关于二至日对称,即某地昼长相等的两天的日期应是距夏至日(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等,且关于二至日对称的日期,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若20天后的X日,李先生将会再次拍摄到同样的景观,说明两次拍摄的时间距离6月22日的时间均为10天,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北半球的同一条纬线上,因此第一次拍摄的时间最可能是6月12日,而第二次拍摄的时间是7月2日左右,故C正确。故选C。‎ 下图中的工具是北欧的维京人航海时用来指引方向的。将木盘置于盛满水的木桶中,利用木棍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 夏半年某月,维京人在向西南航行的过程中,木棍的正午影长基本没有变化。该月份最可能是(  )‎ A. 5月 B. 1月 C. 7月 D. 4月 ‎32. 若上题月份木棍的正午影子顶端恰好与凹槽重合,则航线的纬度范围可能是(  )‎ A. 54°N-60°N B. 58°N-66°N ‎ C. 63°N-72°N D. 45°N-58°N ‎【答案】31. C 32. B ‎【解析】‎ ‎【31题详解】‎ 考查太阳高度,维京人在向西南航行的过程中,所处的纬度不断变低,若保持木棍的正午影长不变,即正午太阳高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需向南移动,所以该月份最可能为7月,故C正确,ABD错。故选C。‎ ‎【32题详解】‎ 由“木棍的正午影子顶端恰好与凹槽重合”可知,航行过程中所经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约为7.8︒/月,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7月1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21︒N,7月31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13︒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计算可知7月1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为45︒的纬度约为66︒N,7月31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为45︒的纬度约为58︒N,故B正确,ACD错。故选B。‎ 下图为“山东省某地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3. 下列节气,正午时能够遮阳的车位最多的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34. 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该日山东省(  )‎ A. 正处梅雨季节 B. 全省草木葱绿 C. 一年中日出最晚 D. 各地昼夜等长 ‎【答案】33. B 34. C ‎【解析】‎ ‎【33题详解】‎ 山东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①是夏至,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外,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②是春、秋分,冬至日时,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③是冬至的正午太阳光线,故B项正确。‎ ‎【34题详解】‎ 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梅雨季节是夏季,故A项错误;草木葱绿是夏季的时候,故B项错误;日出最晚的时候是冬至日,正值冬季,故C项正确;昼夜等长的时间是春秋分日,故D项错误。‎ 天津王先生的家是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地采光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绳索距离楼顶的高度还是要调一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5. 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大约有多长时间没有阳光射入?(  )‎ A. 18天 B. 36天 C. 25天 D. 50天 ‎36. 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 A. 冬季长,夏季短 B. 冬季长,夏季长 C. 冬季短,夏季长 D. 冬季短,夏季短 ‎【答案】35. D 36. D ‎【解析】‎ ‎【35题详解】‎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号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之后逐渐变大,由此推算,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4日,因此在12月22日之前的24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到阳台,即一共48天左右,结合选项,D正确,故选D。‎ ‎【36题详解】‎ 上海的纬度较天津的低,因此李先生家的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都较小,楼顶的影子较长,遮光面积较大,所以在晾晒衣物时,相同情况高度晾衣杆的高度可以高一点,绳索则需要短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较短,据此分析选D正确。故选D。‎ 在广东省肇庆市(22.5°N,111.5°E)美丽的仙女湖上,有座山酷似一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10月3日是当地“卧佛含丹”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7. 观测者要想看到“卧佛含丹”景观,应该在卧佛山的什么方位(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38. 若对“卧佛含丹”现象进行现场直播,则直播时间与下列图中大体相符的是(  )‎ A. B. ‎ C. D. ‎ ‎【答案】37. A 38. D ‎【解析】‎ ‎【37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10月3日是当地“卧佛含丹”节,此时太阳在西南方向落下,即面向西南才能看见此景观,观测者应该在卧佛山的东北方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8题详解】‎ 材料已知该日为10月3日,太阳直射赤道以南,此时北半球的肇庆市昼短夜长,因此肇庆111.5°E太阳日落时的时间应在18:00之前,虽然北京时间较肇庆早34分钟左右,但考虑山体有一定高度,“卧佛含丹”的实际时间在日落地平线之前一段时间,综合考虑,直播的北京时间应为18:00之前。图A中,0°经线为24时,因此120°E经线为8时,与题意不符,A错误;图B中,30°E为日期界线,因此该经线为0时经线,由此推算,120°E的时间为6时,与题意不符,B错误。C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60°W为6时,因此120°E为18时,与题意不符,C错误;图D中,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45°E,时间为12时,据此推算,120°E为17点左右,在18:00之前,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 曼哈顿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行政区,位于一个狭长的岛上,是世界上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地区。每年12月5日7时多,绝大多数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都可以观赏到“悬日”景观(即太阳位于狭窄街道间的地平线上空,街道两侧高楼林立)。下图为“曼哈顿街道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9. 同一街道下次观赏到“悬日”景观需要等待约(   )‎ A. 1个月 B. 6个月 C. 8个月 D. 12个月 ‎40. 东北-西南向街道大多没有“悬日”景观的原因(   )‎ A. 街道长度过大 B. 地面起伏较大 C. 街心植被较多 D. 道路近南北走向 ‎【答案】39. A 40. D ‎【解析】‎ ‎【3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12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曼哈顿东南日出,可在东南方向看到日出时的悬日,距离冬至日(12月22 日前后)是17天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再过17天左右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回到12月5日太阳直射的纬线,17+17=34天,所以大约一个月后左右同一街道下次观赏到“悬日”景观需要等待约一个月左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0题详解】‎ 从图中看,东北---西南向街道大体南北走向,当太阳位于南方时,地方时是12点,太阳升的较高,太阳位于狭窄街道间的楼房的上空,而不是地平线上空,故D正确。故选D。‎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划分地球内部圈层和寻找地下矿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41. 若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 A. 外核、内核、地核 B. 地壳、地幔、地核 C. 上地幔顶部、地壳、岩石圈 D. 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42.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储存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④ D. ③‎ ‎【答案】41. C 42. A ‎【解析】‎ ‎【41题详解】‎ 地幔位于地壳下部,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根据题意判断d是地幔,a是上地幔,b是地壳,c是岩石圈,故C正确。故选C。‎ ‎【42题详解】‎ 纵波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而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不能通过流体物质,分析上面四幅图可知,②图显示在地面下一定深度横波继续存在而纵波消失,表明②图错误,③图显示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同步均匀增加,故③图错,④图显示横波、纵波速度在某一深度突然降低,而后又同步增加,故④错,图①显示在某一深度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而后纵波继续传播,故①图正确,本题选A。‎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3. 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 ‎44. 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 地球内部 B. 太阳辐射 C. 地面辐射 D. 大气辐射 ‎【答案】43. A 44. B ‎【解析】‎ ‎【43题详解】‎ 本题需要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由“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可知,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位于地球表面的地壳.故选A。‎ ‎【44题详解】‎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一部分被大气所削弱,而大部分热量会穿越大气到达地面,从而使地面增温,可知,地面物质的温度来源于太阳辐射,故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太阳辐射,故选B。‎ 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5. 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说明( )‎ A. 近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 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 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46. 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 ‎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45. A 46. B ‎【解析】‎ ‎【45题详解】‎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a处海拔高,海拔越高,受地面辐射的影响越小,气温越低,与散射作用的强弱关系不大,A正确,BC错;a处海拔高,空气较为稀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强,D错。故选A。‎ ‎【46题详解】‎ b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多,①错;由于空气稀薄,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少,且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平原低,③④正确;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多,②不弱。故选B。‎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7.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48.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47. A 48. C ‎【解析】‎ ‎【47题详解】‎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对,BCD错。故选A。‎ ‎【48题详解】‎ 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对。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地温不是主要目的,A、B错。夏季热量充足,不用增加地温,D错。故选C。‎ 我国4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 ‎49. 温室内、外的气温( )‎ A. 阴天时大致相同 B. 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C. 晴天时相差不大 D. 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50. 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 阴天 B. 多云 C. 晴天 D. 无法确定 ‎【答案】49. D 50. A ‎【解析】‎ 本题以图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9题详解】‎ 据图可知阴天时室内外气温并不相同,故A错,阴天时温差小,晴天时温差大,所以温差与天气状况有关,故B错,晴天时,温室内的温度要远远大于温室外的,相差很大,故C错,不论晴天、阴天还是多云,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故D正确。故选D。‎ ‎【50题详解】‎ 据图可以看出,阴天时温室内气温变化幅度最小,晴天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5分)‎ ‎51.图甲和图乙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时。‎ ‎【答案】(1) 20ºS,120ºW (2) C (3) 从南纬20º向南北两侧递减 (4) 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 14小时 ‎【解析】(1)由图甲中70︒N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南纬20︒,Q地所在的120︒W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可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ºS,120ºW。)‎ ‎(2)据上题分析,太阳直射20︒S,图示季节是北半球冬半年,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 ,故A错,纽约的白昼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故B错,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南半球夏季草木葱茏,故C正确,冬季珠峰雪线达到一年中的最低,故D错,本题选C。‎ ‎(3)因为太阳直射20︒S纬线,太阳高度达90︒,所以太阳高度自20︒S纬线向南北递减。‎ ‎(4)据图可知,Q地出现极夜,夜长较P地长,此时120︒W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M地的地方时为5:00,M地此时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故其昼长为14小时。‎ ‎52.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③ (3)沙漠地区白天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晴朗,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弱,热量散失的多,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解析】(1)根据图示的相互作用关系判断,地面增温后,地面发出④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能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吸收了少量的太阳辐射和大部分的地面辐射,则发出②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把能量部分的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故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①是使地面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④,并通过大气逆辐射③把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3)结合图示反映,沙漠地区多晴天,故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少,气温较高,而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效应较差,气温较低,故温差较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