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新高考高考地理考前适应性试卷(三)(Word版附答案)
(新高考)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地 理 (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蒙古包能满足游牧需求,尤其能够对抗草原上严峻的自然灾害,是游牧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体现。下图示意蒙古包景观(左图)及蒙古包搭建过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蒙古包呈圆形的因素是( ) A.高温 B.暴雪 C.酷寒 D.大风 2.关于蒙古包各组件的说法合理的是( ) ①所有部件组装均用铁钉固定,以保持蒙古包稳固 ②门口较小且离开地面,可预防雪的堆积并抵御严寒 ③门口朝东南,可减少冬季风影响并获取更多光照 ④最高点的天窗能够改善采光和通风,促进空气流通 ⑤门的中上部开窗户镶嵌玻璃,目的是改善采光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3.蒙古包搭建地随着迁徙季节而调整,最合理的是( ) A.春阳 B.夏岗 C.秋洼 D.冬平 目前,我国正在西藏阿里地区建设北半球首个海拔超5000米的天文观测站,该观测站于2020年开始巡天观测。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天文观测台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阿里地区成为北半球星空观测条件绝佳站址的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观测范围广 ②远离城市,灯光污染少 ③山脉阻挡水汽,云量少 ④海拔高,距离外太空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夏至日,图中能最早进行夜空观测的台站是( ) A.阿里观测站 B.乌拉斯台观测站 C.明安图观测站 D.紫金山天文台 下图示意纽芬兰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乙两支洋流按性质分别属于( ) A.暖流 暖流 B.暖流 寒流 C.寒流 寒流 D.寒流 暖流 7.受洋流的影响,纽芬兰岛附近海域( ) A.容易出现海雾 B.鱼群分布较分散 C.不会出现浮冰 D.污染物向西扩散 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迁移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这里的迁移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图中人口迁移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务工经商 B.工作调动 C.学习培训 D.婚姻嫁娶 9.图示信息反映2010年后我国政府需重点关注( ) A.人口性别比 B.留守儿童 C.人口老龄化 D.医疗改革 非洲纳米布沙漠死亡谷(左图)是个神奇的地方。青岛的拍客赵先生在一个特殊的日子正午拍摄了死亡谷的灌木景观(右图)。资料显示死亡谷仅有稀少的灌木依靠薄薄的晨雾维持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维持死亡谷灌木生命的晨雾,形成因素主要包括( ) ①沙尘 ②下垫面 ③大气运动 ④地下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拍摄死亡谷灌木景观当日,赵先生老家青岛( ) A.日出东北 B.白昼时间比广州长 C.18时后日落 D.正午物影较春分长 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产业群落。产业群落主要分为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下图示意某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历史因素 D.政治因素 13.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分别对应图中(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为了节约耕地和抵御外敌,历史上贵州省的村落常依山而建。下图示意该省解放前大洋溪村(今已废弃)和现在大洋溪村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解放前大洋溪村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5.改革开放后,大洋溪村开始“下山”。到21世纪初,原来的大洋溪村房屋彻底遭废弃,是因为山下( ) A.灾害更为稀少 B.交通日益便利 C.水源更为充足 D.耕地日益肥沃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如下图是盐城市地处我国江苏沿海中部,拥有中国最大的沿海难涂,面积达4553平方千米,拥有珍禽、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候鸟迁徙路线路的关键鸟类栖息地。2019年7月5日,江苏盐城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为我国第一个海洋自然遗产。该栖息地位于黄海南部沙洲群的核心区域,该沙洲群0米以上沙洲面积近4000平方千米,0-10米水下沙洲面积约7000平方千来,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洲群。弶港沿海是黄海湖汐(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1)分析江苏盐城成为候鸟栖息地的条件。(4分) (2)描述黄海南部沙洲群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 (3)黄河曾夺淮河入黄海,1855年改道入渤海。简述黄河改道对南黄海沙洲群的影响。(4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平潭岛是我国第五大岛,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也是大陆对台经贸、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以下简称大桥)于2019年9月25日全线贯通。大桥是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合福铁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长乐副中心城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大桥全长16.34千米,起于福建省长乐区松下镇,经四个岛屿,跨越四个水道到达平潭岛。全桥用钢量和混凝土总方量均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桥梁之最。大桥跨越的平潭海峡地区是与百慕大、好望角齐名的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大桥所经海底岩面是倾斜裸露的坚硬光板岩,其建设条件远比跨越珠江口的港珠澳大桥恶劣。下图示意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置(左图)及平潭岛风玫瑰图(右图)。 (1)分析平潭海峡风力强劲的原因。(6分) (2)与港珠澳大桥相比,分析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难度更高的自然原因。(4分) (3)分析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建成对该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通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良性态势。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典型的脆弱性特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要实现高水平协调发展,必须减少发展的脆弱性从而提升协调性。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6个城市(下图)。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是黑龙江省四大煤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在28%~70%之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超过50%(国际公认合理开发利用率为30%)区域内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了70%以上,经济结构单一、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多超过50%,脆弱性特征十分明显。下表是六城市城市化、生态环境协调性评价。 表 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六城市城市化、生态环境和协调性评价 项目 鹤岗 佳木斯 双鸭山 七台河 鸡西 牡丹江 城市化 0.34 0.41 0.28 0.48 0.47 0.70 生态环境 0.37 0.52 0.34 0.53 0.33 0.81 协调性 0.60 0.67 0.55 0.71 0.61 0.87 (1)说明造成该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明显的主要原因。(4分) (2)与其它城市相比,双鸭山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性最低。说明其形成原因,并指出该市提升协调性的措施。(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王老师的故乡在山东菏泽市某县,该县位于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广阔,是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王老师退休后放弃了城市的安逸生活,回到家乡,立志为家乡致富贡献余热。 王老师通过走访发现,家乡的劳动力以留守老人为主,大量土地有抛荒的危险。他上网查找发现了一种省时省力的耕作方式——免耕种植技术,就是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残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种,播种后作物生长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王老师进行了春玉米(4月份播种,8月份收获)翻耕种植与免耕种植的对比试验,期间对0~80cm深度土壤平均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量,并统计成图(下图)。下表为王老师收集的家乡气候资料。 表 菏泽市某县1996~2008气候资料 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气温(℃) -0.9 14.9 26.8 14.7 降水(mm) 8.4 30.6 166.5 39.3 风速(m/s) 2.0 2.6 1.7 1.6 图0~80cm深度土壤平均水分含量 (1)绘制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要求:气温用柱状、降水用实折线、风速用虚折线表示)。(6分) (2)根据王老师的统计数据,归纳该地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并分析变化的原因。(7分) (3)王老师的实验证明,免耕种植的春玉米增产明显。说明农田免耕技术给玉米地带来的有利影响。(4分) (新高考)2020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地 理 (三)答 案 第Ⅰ卷(选择题) 1-5 DCBCD 6-10 DAABC 11-15 DACBB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14分) 【答案】 (1)位于候鸟迁徙路线的中部,成为候鸟迁徙中转站;(2分)位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附近,海陆交界地带,各种鸟类容易积聚;(2分)沙洲面积大,湿地广,水源充足;(2分)食物丰富;生态环境好,人类活动少。(2分)(任答2点) (2)分布特点:以弶港为顶点,向海上呈扇状分布:沙洲和水槽相间分布。(2分) 形成过程:弶港沿岸海岸线向大陆凹进,涨潮时,潮水携带泥沙向弶港沿岸堆积,形成沙洲;(2分)落潮时,海水自弶港沿岸向海洋流动,侵蚀沙洲,形成放射状水槽。(2分) (3)改道后,陆地上入海泥沙减少;(2分)潮汐的侵蚀作用加强;(2分)水上沙洲面积减少。(2分)(任答2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对候鸟的影响、沙洲的形成过程及河流改道产生的影响等,题目整体难度较大,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江苏盐城成为候鸟迁徙栖息地,主要从当地的自然环境解题,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候鸟生存空间、食物等角度考虑;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候鸟迁徙路线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候鸟迁徙中转站,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补给站;该地沙洲面积大,湿地广阔,水源充足。水生食物丰富,为候鸟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捕食来源;生该地态环境好,人类活动少,对候鸟的影响小。 (2)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及地理景观形成过程及地理过程的分析,由图可知,黄海南部沙洲群以弶港为顶点,由陆地向海洋呈扇状分布;且沙洲和水槽呈相间分布。形成过程结合涨潮和落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据图可知弶港沿岸海岸线向大陆凹进;当涨潮时,潮水携带泥沙向弶港沿岸堆积,形成沙洲,使得沙洲的面积不断扩大;落潮时,海水自弶港沿岸向海洋流动,侵蚀沙洲,形成放射状水槽。周而复始便形成今天沙洲的形态。 (3)本题考查黄河改道的影响,黄河改道后,该区域陆上泥沙来源减少,河流的沉积作用减弱,海水的潮汐作用对沙洲的侵蚀作用增强,进而导致水上沙洲的面积减少。 17.(14分) 【答案】 (1)海峡附近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海峡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2分)位于福建省和台湾岛之间,形成风口,狭管效应明显,风速大;(2分)海上摩擦力小,风速大。(2分) (2)位于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气象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2分)岛屿多,(风大)水流急,水文条件复杂,对技术水平要求高;(2分)地处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海底岩面倾斜坚硬,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2分)(任答2点) (3)沟通了平潭岛与福建内地,完善了交通运输网;(2分)降低了交通成本,能够扩大闽台贸易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分) 【解析】 本大题以福建平潭岛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风力大小影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分析、交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平潭海峡风力强劲的原因应从地形、盛行风、摩擦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平潭海峡地区是与百慕大、好望角齐名的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平潭海峡大致呈南北走向,平潭岛风玫瑰图显示,当地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海峡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平潭海峡临近台湾海峡,位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形成著名风口,风力的狭管效应明显,因此风速大;平潭海峡海域上海上摩擦力小,风速大,因此平潭海峡风力强劲。 (2)与港珠澳大桥相比,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难度更高的自然原因应从风力、水文、地质、岩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位于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风力强劲,气象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技术要求高;当地岛屿多,地形复杂,风大水流急,海域水文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潭海峡离板块交界处近,地处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材料信息显示,海底岩面是倾斜裸露的坚硬光板岩,施工难度大,因此与港珠澳大桥相比,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难度更高。 ( 3)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建成对该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应从交通、贸易、产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沟通了平潭岛与福建内地,有利于完善福建省各地联系的交通运输网;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提高了当地交通通达度,降低了交通成本,能够扩大闽台贸易量,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8.(10分) 【答案】 (1)单一的煤炭资源开发;(2分)水资源过度利用;(2分)湿地过度开发。(2分)(任答2点) (2)原因:城市化水平最低,生态环境脆弱。(2分) 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提高城市化水平;(2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2分) 【解析】 本大题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成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征及成因、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造成该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明显的主要原因应结合题意中信息从产业结构、水资源利用、湿地开发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材料信息表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是黑龙江省四大煤城,经济结构单一、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多超过50%,说明当地单一的煤炭资源开发,导致城市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明显;材料信息表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在28%~70%之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超过50%(国际公认合理开发利用率为30%),说明当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导致城市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明显;材料信息表明,区域内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了70%以上,说明湿地过度开发,导致城市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明显。 (2)与其它城市相比,双鸭山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性最低。双鸭山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性最低的形成原因应结合表格信息从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两方面进行说明。材料信息表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通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良性态势。表格信息显示,双鸭山市城市化水平在六个城市中最低,生态环境指数在六个城市中居倒数第二位,表明生态环境脆弱,表中信息显示,双鸭山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性指数在六个城市中最低。双鸭山市提升协调性的措施应从减少发展的脆弱性入手进行提出。双鸭山市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延伸产业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湿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从而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19.(17分) 【答案】 (1) (2)土壤水分含量先下降,再上升。(2分) 原因:4月到6月,降水少、蒸发旺盛,随着玉米生长,土壤水分消耗增多,导致土壤水分减少;(3分)7月份进入雨季,降水量增加,雨水下渗,土壤含水量上升。(2分) (3)部分秸秆留在土中,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2分)不翻动土壤,保护了土壤结构,保水保墒;(2分)地表有覆盖物,减少了土壤侵蚀。(2分)(任答2点) 【解析】 本大题以华北地区种植玉米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气候统计图绘制、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及成因、耕作技术改良对农作物生产的有利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意表明,利用表格气候资料来绘制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首先根据数量大小建立合适的纵坐标,横坐标表示4个月份;然后结合表格中数据用柱状绘制气温变化示意图,结合表格中数据描出4个月份表示降水量的点,用实折线连接起来,结合表格中数据描出4个月份表示风速的点,用虚折线连接起来。 (2)题意表明,该地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应根据王老师的统计数据进行归纳,读0~80cm深度土壤平均水分含量变化示意可知,从4月份至7月份,土壤水分含量先下降,6月下旬至7月初,土壤水分含量最低,7月初以后再上升。该地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的原因应从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作物生长消耗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月到6月,山东荷泽地区气温回升,但雨季未到,因此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减少;同时随着玉米生长,作物消耗水量增加,使得土壤水分消耗增多,导致土壤水分减少。7月份以后,华北地区进入雨季,当地降水量增加,降水大于蒸发,地表水增多,大量地表水下渗,土壤含水量上升。 (3)王 老师的实验证明,免耕种植的春玉米增产明显。农田免耕技术给玉米地带来的有利影响应从有机质、土壤结构、土壤水分、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说明。材料信息表明,免耕种植技术,就是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残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种,播种后作物生长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保留地表覆盖物、不清理作物残茬,使得部分秸秆留在土中,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图中显示,在春小麦种植期间大部分时间免耕比翻耕土壤水分含量较高,不翻动土壤,保护了土壤结构,保水保墒,使得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利于作物生长;地表有覆盖物,减少了土壤侵蚀,保持表层土壤肥力,利于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