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省百色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广西省百色市 2021 届新高考地理三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 简称 “亚心 ” ,见下面左图 ) ,海拔 1280 米,是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 位置的点。下面右图示意 “亚心 ”标志塔,塔身为钢筋混凝土构造,花岗岩贴面,高 14 米左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心”所在区域( ) A.高寒缺氧日照强 B.土壤肥沃多黑土 C.气候干旱多大风 D.平坦广阔多沼泽 2.“亚心”标志塔塔身为钢筋混凝土构造,花岗岩贴面,可以抵御当地自然环境的( ) A.风化、风蚀 B.流水侵蚀 C.冻融破坏 D.冰川侵蚀 【答案】 1.C 2.A 【解析】 【分析】 1.“亚心”所在区域大致是 40° N, 85°E 附近,位于我国新疆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大风, C正 确。高寒缺氧日照强是青藏高原特点,土壤肥沃多黑土是中国东北地区特点,平坦广阔多沼泽是俄罗斯乌 拉尔山以东平原地区特点, ABD 错误。故选 C。 2.“亚心”所在区域大致是 40° N,85°E 附近, 位于我国新疆西部, 气候干旱多大风, 风化、 风蚀严重, 钢筋混凝土构造、花岗岩贴面,可以抵御当地自然环境的风化、风蚀, A 正确。流水侵蚀、冻融破坏、冰 川侵蚀不是该地区主要自然环境问题, BCD错误。故选 A。 【点睛】 冻融是指土层由于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和升至零度以上而产生冻结和融化的一种物理地质作用和现象。 中国 多属于季节性冻土类型。即冬季冻结,夏季消融,多年冻土类型少。以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祁连 山等高海拔地区和东北北部高纬度地区最为严重。 2.珀斯位于 31° 52′ 48″ S, 15° 52′ 58″ E,西面是浩翰的印度洋,东面是澳大利亚内陆地区,是澳大 利亚刮风最多的城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珀斯冬季风力强劲,主要是受 A.气温较低的影响 B.中纬西风的影响 C.低纬信风的影响 D.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2.珀斯夏季一天中风力最大的时间一般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日落前后 C.9:00-10:00 D.13:00-15:00 【答案】 1.B 2.D 【解析】 【分析】 1.根据珀斯的经纬度可知,珀斯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受强劲的西风控制,风力大,选 B。 2.珀斯冬季受强劲西风控制,海陆风不明显,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海陆风得以显现。珀斯夏季 一天中风力最大的时间应该是海洋和陆地气压差异最大的时间, 即陆地气温最高, 气压最低的 14:00 左右, 选 D。 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 2000 年相比, 2016 年该城市 A.人口总数减少 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 D.劳动力增多 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 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 D.生育观念 【答案】 1.D 2.C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1.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判断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减少 A 错 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 60 岁以上人口大于 10%, 65 岁以上人口大于 7% 2016 年相对于 2000 年虽有所上 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 5%,因此 B 错误。与 2000 年相比, 2016 年,该城市相对来说低于 25 岁人口占比 下降,而 26 至 50 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龄成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 C错误。劳动年 龄人口,是指 16 到 64 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增多, D 正确。 2.有第一题可知, 2016 年相对于 2000 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 26 至 50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 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测,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低于 25 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育因素影响,外出上学引起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 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正确答案选 C。医疗水平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年龄结 构变化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应当增多,与题意不符。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 化尤其是青少年比重的变化,而图中变化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不符合题意, A B D错误。 【点睛】 人口的机械增长就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增长, 自然增长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变化, 主要指户籍人 口。 4.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最高控制水位及多年平均水位的海拔随季节变化图(单位:米) 。最高控制 水位是指综合水库灌溉、发电效益及水库运行安全等因素,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死水位是指正常运用情 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水库 5-7 月的最高控制水位较低是因为该时段 A.上游灌溉需水多 B.下游防洪压力大 C.流域内降水量少 D.库区内蒸发量大 2.该水库可能位于 A.青海省东部 B.浙江省西部 C.甘肃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答案】 1.B 2.B 【解析】 1.读图,该水库多年平均水位 5-7 月呈上升趋势且在 7 月达最高,说明 5-7 月期间进入水库的水量不断 增大, 反映了此时期河流流量大; 因此该水库 5-7 月的最高控制水位较低的原因主要是该时期流域内降水 量多、河流流量大,水库下游防洪压力大,水库需控制最高水位、腾出足够的库容来蓄水防洪, B 正确; 如果这段时期上游灌溉用水多、流域内降水量少,则流入水库的水量较少,水库的多年平均水位应该下降 或较低, A、C错;我国 5-7 月不断升温,库区内蒸发量大,但此时水库水位高,说明来水量远大于蒸发 量,水库最高控制水位较低不是因为蒸发导致水库水量减少, D错。故选 B。 2.图中水库最高控制水位的海拔均在 110 米以下,可以判断该地海拔较低、地形以平原为主;浙江省西 部地形主要是丘陵、平原,海拔较低, B 对;青海省东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 A 错;甘肃省北部为河西 走廊,海拔多在 1000 米以上, C错;云南省中部为云贵高原,海拔高、多高原山地, D错。故选 B。 5.(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个地方,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旅行家,也希望前往那里,享受终极旅行体验。这里虽然被评 为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但真正能够前往旅游的人却不多, 因为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 政策。这里就是不丹 —— 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1)该国成为全球最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旅游资源条件有哪些? (2)该国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①良好的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北部险峻的山峦;河流数量较多,南北纵列;森林分 布面积广(亚热带丛林、富饶的温带植物等) 。②独特的建筑(宗堡、宗堡遗址) ,古老的文化;与世隔绝 的神秘感。③(淳朴的不丹人民,独特的民风)国民幸福指数高,国家和谐稳定 (2)为了保护该国的 环境和生态资源;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自身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免受过度开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文化影 响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及保护。 (1)结合材料,该地优势的旅游资源主要从该地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文化、文物古迹等角度进行分析。 根据材料,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使这里保存着良好的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北部 有险峻的山峦, 河流数量较多, 南北纵列分布, 森林分布面积广, 有亚热带丛林、 种类繁多的温带植物等, 根据图例、注记,该国有独特的建筑,如宗堡、宗堡遗址等,有古老的文化,具有与世隔绝的神秘感,淳 朴的不丹人民,保留着独特的民风,国民幸福指数高,国家和谐稳定。这些都是优势的旅游资源。 (2)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目的是为了保护该国的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了最大程度地保 留自身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免受过度开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文化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 1.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高 (优质、独特 ,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旅 游景点多)和地域组合状况(地区范围内没有雷同或质量更高的景点) 。 2.市场距离: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 (旅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越长,吸引的游客越少。旅 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3.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 4.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关系到服务质量高低和盈利水平。 5. 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容人量,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 使旅 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 6.近日,印度某在校大学生因发明了聚集空气中水汽的仪器 ( Newdrop) 而荣获印度创意大奖。该装置利 用计算机和电池,转动内置风扇,将空气中的水汽收集到客器里再通过过滤装置将收集的水净化,这个简 单的发明,可以拯救印度十多亿人的缺水困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印度缺水的原因不包括 A.水体污染严重 B.年降水量不足 C.地形平坦,不利于多条地表径流形成 D.生产生活需水多 2.从使用的实际效果和国情考虑,对此项发明最适合的国家是 A.日本 B.新加坡 C.芬兰 D.沙特阿拉伯 3.春分日,若右图装置使用太阳能电池,当新德里的装置的集光板处于一天当中最佳朝向和角度时,处 于孟买的装置取得最佳效果的朝向为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答案】 1.B 2.B 3.A 【解析】 1.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缺少污水净化设施,大量污水没有经过净化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污染严重, 以致不能饮用,故 A 项是造成缺水的原因;印度主要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大,故缺水原因不包 括年降水量不足,则 B 项不是造成缺水的原因;印度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低矮平坦的高原, 北部河流多,而南部地形平坦,不利于多条地表径流形成,造成缺水,故 C项是造成缺水的原因;印度人 口仅次于我国,生产生活用水量大,需水多是造成缺水的原因之一,故 D项是造成缺水的原因。本题要求 选择缺水原因不包括的选项, 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B。 2.新加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地表水缺乏,故从使用的实际效果和国情考虑,新 加坡对此项发明最适合, B 对。日本、芬兰地表水源充足, A、C错。沙特阿拉伯空气干燥,空气中水汽含 量少,不适宜, D错。故选 B。 3.根据图示城市位置,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当新德里太阳朝向正南方向,太阳能电池的装置集光板 处于一天当中最佳朝向和角度,城市新德里处于正午时刻。孟买位于新德里西南,地方时较新德里迟,故 孟买此时还是上午时间, 太阳位于孟买东南天空, 则孟买的太阳能电池的装置集光板取得最佳效果的朝向 应为东南, A 对。 B、C、D错。故选 A。 7.图为某沿海岛屿 20°纬线的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问题。 1.该岛甲、乙两地 ( ) A. 1 月降水最大 B.2 月~ 6 月的降水逐月增加 C.7 月气温最低 D. 8 月~ 12 月气温逐月递减 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答案】 1.C 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非洲。结合该岛屿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屿表示马达加斯加岛。 1.甲 1 月降水最大,乙 2 月降水最大, A 错误。 2 月~ 6 月的降水逐月减少, B 错误。甲、乙两地 7 月气 温最低, C正确。 8 月~ 12 月气温逐月递增, D 错误。故选 C。 2.该岛位于南半球低纬,故受东南信风影响,乙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而甲位于东南信 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A 正确。故选 A。 8.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早在唐代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建水紫陶”是建水县的传统手工 艺品,始于元末明初,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主要用建水近郊五彩山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手工拉坯 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制成,其工艺以手口相传为主。目前“建水紫陶” 产业仍以个体作坊生产经营为主,并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建水紫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工艺复杂独特 B.交通不便 C.知名度较低 D.工业基础差 2.建水县拟大幅扩大“建水紫陶”的产业规模,推测此举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A.吸纳大量劳动力 B.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C.迅速提升旅游业 D.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 1.A 2.B 【解析】 1.根据材料分析,“建水紫陶”的生产需要复杂的工艺,且工艺以手口相传为主,制作工艺独特神秘, 掌握工艺的人口数量受到限制,成为该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选 A。 2.“建水紫陶” 主要用建水近郊五彩山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手工拉坯制作成型,大幅扩大“建水紫 陶”的产业规模,会导致建水近郊的陶土大量挖掘,地表植被破坏,由于该地降水多,会加剧水土流失, 选 B。不会大幅度吸纳劳动力,不会迅速提升旅游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ACD错误。故选 B。 【点睛】 复杂独特的工艺可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但会对产业规模造成一定的限制。 大幅发展与表土及表土覆盖物有 关的产业,在湿润地区会导致水土流失,在干旱地区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9. 某旅游团队于 2019 年 9 月 23 日登上我国福建某海岛游玩。图甲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图 乙为某游客这一天在 ③处拍摄的太阳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地中观测景观范围最小和最大的是 A.①④ B.③① C.⑤④ D.③② 2.最适合建阳光、沙滩、海岸海滨浴场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这一天在③处拍摄图乙太阳照片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 18 点 B.6 点 C.17 点 D.5 点 【答案】 1.B 2.D 3.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和日出日落时间和方位判断。 1.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可以看出:图中①地的海拔最高,站在①地观测该岛,观测面积最 大。③地位于陡坡下,视线受阻挡,观测该岛面积最小,②④处是缓坡,观测范围较大。 B正确,故本题 选 B。 2.海滨浴场要建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海岸线弯曲的海湾地区,由图可以看出,④处等高线稀疏, 海岸线弯曲,故 D对;①位于山顶,不宜建海滨浴场, A 错;②③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不适宜, B、C 错;故本题选 D。 3.据材料可知该日为 9 月 23 日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当天太阳正东升,正西落,读图可知,③位 于小岛的西部,这时拍摄到的应该是海上日落的景观,秋分日地方时 18 时日落,福建某海岛经度大约在 1200E 附近,接近北京时间,所以拍摄图乙太阳照片时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18 点, A 对,故本题选 A。 10.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 A.出生率下降 B.医疗水平进步 C.劳动力输出 D.乡镇企业发展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可知,该地区 20— 40 岁之间青壮年所占的比重非常少,可知当地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人数非常多, 故 C 正确。 0—10 岁的儿童比重并不少,出生率没有下降,故 A 错误;医疗水平进步会延长人口的寿命, 也不是导致人口年龄构成的主要原因,故 B 错误; 乡镇企业的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但不会使青壮年大量 外流,故 D 错误。故选 C。 11.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许多养猪 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 ) A.劳动力成本低 B.接近市场 C.交通便利 D.饲料原料丰富 【答案】 D 【解析】 【详解】 养猪业不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低不是吸引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 A 错;猪市场在全国,不是 本地,市场、交通便利不是吸引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 B、C 错;东北地区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作物秸秆 充足,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饲料原料丰富, D 正确。故选 D。 12.下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变化情况统计。由表可知,近年来,该城市( ) A.中心城区环境质量下降 B.近郊地区人口增长最快 C.远郊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D.中心城区人口容量减少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图中显示, 中心城区自 2010 年以来, 人口增长率由负变为正, 说明中心城区环境质量好转。 故 A错误。 B. 图中显示,自 1990 年到 2018 年近郊地区人口增长率增长了大约 10%,远郊区增长了大约 60%,所以远 郊区增长最快。故 B 错误。 C. 远郊人口增长率最快,说明当地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故 C正确。 D. 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负变为正,说明人口容量增加。故 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13.2019 年 6 月 17 日,四川宜宾发生 6.0 级地震。当地居民通过电视、手机提前 10 秒收到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系统首次进入公众视线。下列最需要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地区是 A.欧洲东部 B.非洲西部 C.南美东部 D.北美西部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板块交界处因板块张裂、碰撞挤压引起地震,因此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全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 中海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 欧洲东部、 非洲西部、 南美东部位于板块内部、 距离板块边界较远, 地震较少, ABC 错误。北美西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最 需要建立地震预警系统, D 正确。故选 D。 14. 戴了 “帽子 ”的山,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锥台状的山顶上,从天而降突兀的出现了一个 圆圆的头,圆头底部白色部分是坚硬的石英岩,其抗风化能力强,顶部绿色部分是植被,恰似一顶帽子戴 在了圆锥状的山上。图甲为 “ 领航山景观及岩层分布图 ”,图乙为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帽子”白色部分的岩石是( ) A. a B.b C.d D.c 2.形成“帽子”山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 A.沉积作用—外力侵蚀—变质作用—水平挤压 B.水平挤压—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C.外力侵蚀—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答案】 1.B 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1.“帽子”白色部分的岩石是石英岩,为变质岩。图乙中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a 为沉积岩, d 一个箭头 指向外,为岩浆, c 为岩浆岩,则 b 为变质岩。故选 B。 2.石英岩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故首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 形成石英岩,再经地壳运动抬升,再经外力侵蚀作用形成“帽子”山。故选 D。 15. L 集团是世界知名的纺织服装巨头, 其市场定位为中高端。 该集团采用 “虚拟供应链 ”模式, 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负责统筹 并密切 参与整个生产流程。 “如果获得来自欧洲的成衣订单, L 集团从韩国买纱并运往台湾进行纺织和染色,到 中国订购拉链,之后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生产 ”。下图为 L 集团的供应链 管理服务模式。 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虚拟供应链的核心是( ) A.消费者需求 B.产品开发 C.产品组装 D.原材料采购 2.L 集团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服装生产 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原料 3.L 集团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组建跨国集团,开拓世界市场 B.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实现产品款式多样化 C.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D.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量 【答案】 1.A 2.B 3.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虚拟供应链”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工业分散、工业区位因素、产业链等相关知识,对学生获取和 解读图文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1.根据材料 “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负责 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 ”分析可知,虚拟供应链的核心应是消费者需求。故选 A。 2.结合所学知识,服装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泰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故 L 集团把纱和拉链等运到 泰国进行服装生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故选 B。 3.根据材料分析, L 集团将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 说明该模式并不是以组建 跨国集团为主要目的,故 A 项错误;据图文资料分析可知, L 集团的产品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的, 其利用各地优势条件主要是为了控制成本和产品质,故 B 项错误; L 集团专注产品设计,并利用其优势提 高市场竞争力,故 C项正确; L集团的市场定位为中高端,核心优势是产品设计,处在产业链上游,扩大 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量,并不是“虚拟供应链”模式主要目的,故 D 项错误。故选 C。 16.图甲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的历史变迁, 图乙示意该山地附近某湖泊剖面复原的温暖指数和湿润指 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山脉可能是 A.太行山 B.贺兰山 C.天山 D.秦岭 2.0.2 万年至今时期内,气候的变化特点是 A.暖湿转为冷干 B.冷干转为暖湿 C.暖干转为冷湿 D.冷湿转为暖干 3.气候趋于冷湿时,该山地垂直带谱的变化是 A.带谱更加复杂 B.荒漠面积扩大 C.林带界限下移 D.草原面积缩小 【答案】 1.C 2.D 3.C 【解析】 【分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山地垂直带谱基底的自然带反应了当地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有图可知,该山脉现今山麓基地自 然带为荒漠带,代表当地的气候非常干旱,植被以荒漠为主,因此,山脉有可能是天山。天山位于我国西 北地区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山地基地自然带以荒漠为主。正确答案选 C。太行山、贺兰山都是温带 季风气候,山麓基地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山脉的南侧是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带,北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 A B D 错误。 2.有乙图可以看出, 0.2 万年至今时期内,温暖指数越高,说明气候温度越高,气候的温暖指数呈现波 动性上升趋势, 因此可以看出气候整体由冷到了气候变暖, 蒸发旺盛, 而湿润指数数值越高, 气候越湿润, 降水越多,湿润指数是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说明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因此气候的整体变化特点,为原 先的冷湿转为暖干,正确答案选 D。注意时间段的提示,不同时期变化不同。 3.气候趋于冷湿时,从乙图找到对应甲图的时间段,从甲图可以看出,有两个时间段大致是距今 1.15 到 0.75 年和 0.3 到 0.4 8 年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垂直带谱缺乏荒漠带,复杂性明显降低,因此,荒漠的面积 明显缩小甚至没有, AB 错误。而针叶林生长的下限,通过与之前时间段和之后时间段的对比,海拔明显 降低, C正确,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带的面积明显扩大,因此草原面积是扩大的, D 错误。正确答案选 C。 【点睛】 气候暖干和冷湿的变化两幅图要一一对应,不同的变化对应的时间段不同,自然带的表现也有所差异,因 此要看到气候的变化是阶段性的特征。每一阶段有自己的气候特点。 17. 雷鸟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雪原、苔原和高山草甸,拥有随四季更替的换 羽能力和精妙绝伦的保护色。自 2012 年至今,我国部分研究人员发现,在阿尔泰山存在不少雷鸟分布点。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阿尔泰雷鸟羽毛颜色变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3 月金色 B.4~6 月白色 C.8~10 月斑驳色 D.11~1 月黑黄相间 2.阿尔泰雷鸟 A.更换初级飞羽期间,阿尔泰地区冰雪积存量全年最少 B.体羽更换结束时,阿尔泰牧民驱赶畜群转向高山牧场 C.更换初级飞羽期间,山下河流水落石出 D.体羽开始更换时,阿尔泰枫林漫山红遍 3.随着时间推移,阿尔泰雷鸟柄息地将可能 A.逐渐向南拓展 B.不断向北收缩 C.水资源日益丰富 D.物种愈加丰富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根据材料“雷鸟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雪原、苔原和高山草甸”可知,阿尔泰雷鸟 生活的地带缺乏树木等隐蔽物,因此羽毛颜色在不同季节应与环境保持一致,冬季该区域多冰雪覆盖,因 此羽毛呈雪白色,春夏季节冰雪消融量较大,岩石裸露,羽毛多呈灰褐色, ABD 错误;秋季植被枯黄,羽 毛呈斑驳色, C正确,故选 C。 2.阿尔泰雷鸟更换初级飞羽期间主要为北半球夏季,阿尔泰地区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多,积存量达全年 最少, A 正确;阿尔泰牧民驱赶牲畜转向高山草场应该是夏季,气温较高,而非体羽更换结束的 10 月份, B 错;北半球夏季,内陆地区高山冰雪融化量大,河流获得的补给量大,水位高,故水落石出错误, C错; 据材料可知,雷鸟开始更换体羽时为 4 月份,枫林红遍错误, D 错。故选 A。 3.随着时间推移,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雷鸟分布区气温升高,雪原、苔原等的分布范围会退向更高 纬度,因此阿尔泰雷鸟栖息地将不断向北收缩, B 正确, A 错;栖息地内短期内因气温升高,冰雪消融会 使水资源增多,但从长远来看,冰雪完全消融后,水资源会逐渐枯竭,导致区内生物数量减少,生物多样 性会下降, CD 错。故选 B。 18. 草原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 则是隆起的土堆 ( 如下图 ) ,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 “穿堂风 ”, 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据此 , 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犬鼠洞穴的 “穿堂风” A.甲为气流出口 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 C.乙处气温较低 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2.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 A.热力环流 B.峡管效应 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 3.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A.房屋东西朝向 , 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房屋东西朝向 , 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C.房屋南北朝向 , 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D.房屋南北朝向 , 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答案】 1.B 2.A 3.D 【解析】 【分析】 1.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隆起的土堆使乙洞口处气流抬升,形成 上升气流, 气压较低。 甲洞口没有气流抬升, 气压较高。 所以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 形成了 “穿堂风”。 犬鼠洞穴的 “穿堂风”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 B 对。甲为气流进口, A错。乙处受洞内气流影响,气 温较高, C错。两个洞口地面气流流速相同, D 错。所以选 B。 2.来自洞穴内的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图中甲处气流下沉补充。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 理是热力环流, A 对。峡管效应是地形影响,不是热力因素形成, B 错。焚风效应是地形影响形成, C 错。 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的保温作用,不能形成“穿堂风”, D 错。所以选 A。 3.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是阳面,受热升温快, 气流上升,屋后山林是阴面,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风由屋后吹向屋前,形成“穿堂风”, D 对。 房屋东西朝向,房前、屋后受热差异小, A、B 错。房前山林,屋后河流,前后受热产生的差异小,不易 形成“穿堂风”, C错。所以选 D。 【点睛】 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乙洞口气压较低。所以,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乙处 有来自洞内的上升气流影响,气温较高。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是阳面,受热升温快,屋后山林是 阴面,升温慢,前后温差大,气压差大。 19.柽柳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根系发达,可深入地面以下 10 余米,根系萌芽力强,即使被沙 埋后仍然可用根颈处萌发大量纤细的不定根,枝条亦迅速向上生长,形成柽柳沙堆(如下面左图) 。新疆 艾比湖附近分布着众多的柽柳沙堆。下面右图为艾比湖流域起沙风向玫瑰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柽柳沙堆多分布于艾比湖流域的湖滨、山麓冲积扇边缘、低洼地附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下水 D.土壤 2.艾比湖附近的柽柳沙堆( ) A.东南坡沙堆坡度缓 B.西北坡沉积物颗粒小 C.坡顶风力侵蚀作用强 D.高度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 【答案】 1. C 2. D 【解析】 1.新疆艾比湖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水源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 A、D错; 当地气候干旱,而湖滨、山麓冲积扇边缘、低洼地附近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故主要影响因素应是地下水, B错、 C正确。故选 C。 2.根据艾比湖流域起沙风向玫瑰图判断艾比湖流域盛行西北风,结合西北地区沙漠的成因,联系沙丘的 知识进行分析即可。沙丘的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东南坡位于背风坡,故坡度陡, A 错;西北坡 位于迎风坡,受沙丘阻挡,风速降低,一些大的颗粒先沉积,故西北坡沉积物颗粒大, B 错;根据左图判 断坡顶被植被覆盖,故风力侵蚀作用弱, C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植株高度越大,对风的阻力越强,沙 尘沉积越多,沙堆越高,故柽柳沙堆高度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 D对。故选 D。 20.2017 年 2 月 5 日,天空上演“月合毕宿五”的天象。毕宿五是金牛星座的主要恒星,距地球约 65 光 年。包含毕宿五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天象新闻为背景,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 【详解】 毕宿五距离地球约 65 光年,日地平均距离 1.5 亿千米,银河系直径约 8 万光年,因此,毕宿五位于太阳 系外银河系内,选 C。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国务院于 2016 年 11 月正式批复《 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 ,开启了新东北振兴战略,全面振兴老 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环境建设。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条件, 东北地区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及装备制造基地。 《 东北振兴意见》 中指出 “东北振兴要做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互动衔接, 通过对接京津冀等经济区, 构建区域合作新 格局。推动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融合发展,在创新合作、产业转移承接、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 。 京津冀产业转移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新动力。 (1)简述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及装备制造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归纳东北地区 1995 年到 2015 年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从环境效益角度简述 2010 年以后第二、第三产业这种结构变化的意义。 (4)说明东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答案】 (1)铁矿等原料丰富;煤炭、石油等能源充足;钢铁工业等原材料工业基础较好;铁路等交通便 利;市场广阔;技术基础较好;国家政策支持等。 (2)总体上,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 2010 年之前较稳定,之后呈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趋势。 (3)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4)与京津冀紧密相邻,距离近;原有的工业基础好;土地价格相对较低;两地区交通联系便捷;国家 政策对两地的协同发展扶持。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区位因素、 产业结构的变化等知识, 着重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等,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 (1)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及装备制造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从原料、能源、交通、市场、政策、工业基 础等方面作答。煤、铁、 石油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因为是老工业基地,故工业基础好; 市场广阔等。 (2)从图可知,东北地区 1995 年到 2015 年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 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是主导,在 2010 之前波动较小,之后呈下降趋势。 (3) 2010 年以后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上升,因为第二产业主要是重工业,重工业比重下降会降 低能源消耗,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4)东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可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工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说明。 东北地区离京津冀地区距离较近,有多条铁路相连,交通便利,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东北 地区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等。 22.(地理—选修 3: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左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 2017 年海南各县市旅游收人统计图。 指出海南岛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三亚旅游收人高于海口的主要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 : 分布不均,相对集中;南北多, 中部少;东南多,西北少。原因 : 三亚旅游资源丰富 ( 或 集群状况好 ) ,且地域组合好;旅游资源的品质好 ( 或游览价值高 ) 。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海南岛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主要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提取能力和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 方法,首先从整体来看,海南岛旅游资源整体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岛屿的南部和北部,东部较多,西部 较少;另外,三亚旅游收入高于海口的原因实质是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调用相关知识,从旅游资源的种 类、集群、组合、价值、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23.环境保护 图 14 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1990 年至 2010 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环境问题: (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 (河流流量大减)加 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 (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 化。 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节水型农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详解】 该区域为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发展农业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耕地面积扩大,会因对水和土地 的不合理利用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并发挥想象,环境问题主要有: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 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 、湖泊萎缩,导致调蓄能力减弱(入湖水量减少) ;在灌溉区导致土壤次生盐碱 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 应对措施主要从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叙述即可。 24.(环境保护) 1943 年, 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它的特征是烟雾呈蓝色, 具有强氧化性, 刺激人们眼睛伤害植物叶子能使橡胶开裂,并能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50 年代初美国加州生物化学哈根施 密特确定了污染物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继洛杉矶之后,光化学烟雾污染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已成为大 气污染的严重问题之一。下图为 1965 年 7 月 19 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集中污染物( NO一氧化氮, NO2 二氧化氮, CO一氧化碳, O3 臭氧)浓度一小时平均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确定汽车尾气和光化学烟雾的成分,并分析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天气条件? 【答案】汽车尾气: NO CO 光化学烟雾: NO2 O3 天气条件:气温高 晴天 风力弱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光化学烟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上八点左右为上班的早高峰, 此时出行的人比较多, 大量汽车出行尾气的排放量是比 较大。读图可知空气中 NO、CO在早上八点前后浓度是最高的,可知汽车尾气的成分为 NO、CO。光化学烟 雾是在汽车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后经阳光照射以及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形成的, 可知一天之中 12 点时 的太阳 辐射是最强的,可知 12 点前后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光照条件是最佳的。读图可知 12 点左右 NO2、O3 浓度是 最高的,由此可以确定光化学烟雾的成分为 NO2、O3。光化学烟雾形成天气条件:在气温较高、晴天太阳 辐射比较强烈、风力比较弱的条件比较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 【点睛】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 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的 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后与一次污染物混合形成的有害的浅蓝色烟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