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06——原子结构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六)——原子结构 ●考点阐释 1.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会分析比较原子、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掌握典型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特征。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2年上海,11)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 2.(2002年上海综合,44)碳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其中14C具有放射性,它能自发放出某种射线,而衰变成其他元素。考古学对出土生物遗骸的年代断定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较精确的一种是基于14C放射性的方法,但被断定的年代一般不超过5万年。下列考古遗址发现的遗物中能用14C测定年代的是 A.战国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距今约2400年) B.马家窑文化遗址的粟(距今约5300年) C.秦始皇兵马俑(距今约2200年) D.元谋人的门齿(距今约170万年) 3.(2002年上海,2)C60与现代足球 有很相似的结构,它与石墨互为 A.同位素 B.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 D.同系物 4.(2001年春,16)氯的原子序数为17,35Cl是氯的一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mol的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 C.3.5 g的35Cl2气体的体积为2.24 L D.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g·mol-1 5.(2001年春,12)下列四组物质中,两种分子不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总数的是 A.H2O2和CH3OH B.HNO2和HClO C.H2O和CH4 D.H2S和F2 6.(2001年春,14)酸根RO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的电子数多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的电子层数多1 B.RO中R的化合价与NO中N的化合价相等 C.RO和NO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 D.R和N为同族元素 7.(2001年上海,2)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57 B.47 C.61 D.293 8.(2000年全国,2) 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表示的碳原子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9.(2000年春,9)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 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10.(2000年上海,3)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B.50 C.86 D.222 11.(2000年上海,6)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1 C.1s22s22p3 D.1s22s22p63s23p4 12.(2000年上海,21)氯只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35Cl∶37Cl为3∶1。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 A.5∶2∶1 B.5∶2∶2 C.9∶3∶1 D.9∶3∶2 13.(2000年广东,1)1999年新发现的114号元素的同位素,其中子数为184,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A.70 B.114 C.228 D.298 14.(1999年全国,3)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Ir,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77 B.114 C.191 D.268 15.(1999年全国,4)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A.39∶61 B.61∶39 C.1∶1 D.39∶11 16.(1999年上海,4)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同位素碘I治疗肿瘤。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72 B.19 C.53 D.125 17.(1998年上海,4)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Ti、Ti、Ti、 Ti、Ti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A.30 B.28 C.26 D.24 18.(1997年全国,2)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K+和Na+ B. CO2和NO2 C.CO和CO2 D.N2和CO 19.(1997年全国,25)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20.(1996年全国,6)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 21.(1995年全国,4)据报导,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111 B.161 C.272 D.433 22.(1995年上海,10)H、H、H、H+、H2是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 23.(1995年上海,13)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B、B,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80,则对硼元素中B质量分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20% B.略大于20% C.略小于20% D.80% 24.(1994年全国,6)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25.(1994年上海,4)某粒子用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质量数=Z+A (二)笔答题 26.(2002年江苏综合,34)自然界中的铀和钴都有同位素。 (1)铀主要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三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U 0.005%、U 0.72%、U 99.275%。请列出计算U元素近似原子量的计算式(不必算出具体数值):___________。 (2)放射性同位素40Co能够产生γ射线。高速运动的γ射线作用于DNA,能够产生氢键断裂、碱基替换等效应,从而有可能诱发生物产生___________,使生物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从而选择和培育出优良品种。此外用γ射线照射过的食品有利于贮藏,这是因为γ射线能___________。在进行照射生物或食品的操作时,需要注意人体防护。操作完毕后,人体___________ (可以、不可以)直接触摸射线处理过的材料。 27.(2002年上海综合,45)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也是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手段。科学家曾利用14C对河姆渡遗址遗存稻谷的年代进行测定,稻谷中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是脂肪和___________,因而可对它们进行14C测定。 放射性同位素在遗传学研究上应用的一个典型事例是___________实验,在该实验中,科学家利用了放射性的35S和32P,从而得到了___________的直接证据。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每个H原子分别与16O、17O、18O形成H216O、H217O、H218O等3种分子;同理每个D原子分别与三种氧原子形成D216O、D217O、D218O等3种分子;而H、D两原子也可分别与三种氧原子形成H16OD、H17OD、H18OD等3种分子;故自然界的水一共有9种。 2.答案:B 解析:文物考古工作者应用14C断代法,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该法建立在活的有机体中14C与12C之比保持恒定,而死去有机体中14C的含量由于衰变而逐渐减少这一基础上。 3.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组基本概念。同位素是对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来讲的;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都是有关有机化合物的概念。C60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4.答案:BD 解析:此题考查了原子组成的基本的计算方法。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7;故A错;选项C中,没有气体的条件,也不对。 5.答案:B 解析:选项A、D中的四种分子的核外电子总数都是18,选项C中两分子的核外电子数都是10;选项B中HNO2的电子总数为24,而HClO分子中电子总数为26。 6.答案:AB 解析:酸根RO所含电子数为42,其中R原子内所含电子数为42-24-1=17,故R为氯元素,RO为ClO,其中Cl的价态为+5,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 7.答案:A 解析:中性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75-118=57。 8.答案:D 解析:化学符号是化学中最基本的传递信息的载体,元素符号的上下标,更含有有关原子结构的丰富的信息。这是中学化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是否知道: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或者电中性时原子核外的电子数。而左上角的数字则代表原子质量数,即质子数加中子数。故此题正确选项为D。 9.答案:A 解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所以,A正确,B不正确。由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知:设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x,则:=m+n,即x=(m+n)w/12;在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质量比一个质子的质量略大,且中子数等于或大于质子数,故中子的总质量大于质子的总质量。 10.答案:B 解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中子数为222-86=136,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36-86=50。 11.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应是电子层数最多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即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因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最外层电子数最少的原子半径最大。 12.答案:AD 解析:本题用试探法解决比较简便。分子量为70的分子是由两个35Cl原子构成的,分子量为72的是由一个35Cl和一个37Cl原子构成的,分子量为74的分子是由两个37Cl原子构成的,由此可以计算出每个选项中分子数比对应的35Cl与37Cl原子个数比值。分子数为5∶2∶1时:35Cl∶37Cl=(2×5+1×2)∶(1×2+2×1)=3∶1;分子数为5∶2∶2时,35Cl∶37Cl=(2×5+1×2)∶(1×2+2×2)=2∶1,分子数为9∶3∶1时,35Cl∶37Cl=(2×9+1×3)∶(1×3+2×1)=21∶5,分子数为9∶3∶2时,35Cl∶37Cl=(2×9+1×3)∶(1×3+2×2)=3∶1。 13.答案:D 解析: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由此可得该同位素的质量数=114+184=298。 14.答案:B 解析:此题比较基本,但考查的知识点非常明确:一是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即X所代表的意义;二是原子中各粒子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15.答案:A 解析:此题有多种解法,可用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判断。也可进行更简单的推理判断,假设二者原子个数比为1∶1,则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应为192,则小于实际的192.2,所以Ir的含量大。只能选A。 16.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核组成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三者的关系。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125-2×53=19。 17.答案:A 解析:依据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Ti的五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为:24、25、26、27、28。 18.答案:D 解析:A组K、Na原子序数差为8,分别失一个电子后,仍不等;B组分子中都含2个氧原子,但C、N电子数不等,故分子的电子总数不等;C组分子相差一个氧原子也不等,故选D。注意计算分子的电子总数不必看成键情况,无论得失还是共用电子,都在分子内,所以直接按分子中原子的电子数之和计算即可。 19.答案:D 解析: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有:a-m=b-n=c+n=d+m。对照选项整理知b-d=n+m合理,故选D。 20.答案:BD 解析:该元素原子为X,中子数为277-112=165,质子数=112=核外电子数,故B正确,又其原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数之比,故其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即D正确。 21.答案:A 解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求出质子数=272-161=111,而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选A。 22.答案:D 23.答案:C 解析:设10B、11B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b;10B占x,由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概念10.8=ax+b(1-x),解得x=,现如用两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其相对原子质量即x== 20%,但实际上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略小于其质量数,所以用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代入上式中求出x值必小于20%(实际值为19.78%)。 24.答案:A 解析:已知Xm+和Yn-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a-m=b+n,即a=b+m+n。 25.答案:B 解析:符号Rn+含义:A质量数,Z质子数,且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n+离子电荷数 (二)笔答题 26.答案:(1)(234×0.005+235×0.72+238×99.275)×10-2 (2)基因突变 杀菌 可以 解析:此题是化学和生物相交叉的综合题。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多联想化学和生物知识的结合点,往往这类题起点高,落点低,如求算U元素的近似原子量。实际上是化学上计算公式的直接运用。 27.答案:“糖类”或“麦芽糖”“淀粉”“葡萄糖”“蔗糖” 噬菌体侵染 DNA是遗传物质 ●命题趋向与应试策略 (一)重视基础 形成知识规律 1.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各基本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1)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3)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4)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2.元素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第三周期中:Na>Mg>Al>Si>P>S>Cl (2)同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增大。如第ⅠA族中:Li<Na<K<Rb<Cs (3)同周期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如第三周期中:Na+>Mg2+>Al3+ (4)同周期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如第三周期中:P3->S2->Cl- (5)同主族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增大。如第ⅠA族中:Na+<K+<Rb+<Cs+ (6)同主族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增大。如第Ⅶ族中:F-<Cl-<Br-<I- (7)阳离子半径总比相应原子半径小。如:Na+<Na,Fe2+<Fe (8)阴离子半径总比相应原子半径大。如:S2->S,Br->Br (9)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S2->Cl->K+>Ca2+, Al3+<Mg2+<Na+<F- (10)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价态越高则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H->H>H+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规律 (1)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电子的粒子共有15种。阳离子有:Na+,Mg2+,Al3+,NH,H3O+;阴离子有:N3-,O2-,F-,OH-,NH;分子有:Ne,HF,H2O,NH3,CH4。 (2)核外电子总数为18个电子的粒子共有16种。阳离子有K+,Ca2+,阴离子有P3-, S2-,HS-,Cl-;分子有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离子有:Na+,NH,H3O+(或F-,OH-,NH)。 (二)分析热点 把握命题趋向 原子结构和同位素的考查,常以重大科技成果为知识背景,寓教于考,突出教育性与实践性,常考的热点有: 1.关于原子的组成及各基本粒子之间的关系,即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常常结合新发现的元素或同位素来考查,题目翻新,但题型不变,考查的知识点不变。 2.注重对电性关系的考查。依据是:中性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此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解题时要注意方法技巧。 3.同位素的概念及应用。要注意理解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区分易混淆的概念如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等。 4.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种离子中所含某一基本粒子(如电子)的数目,此类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常用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考查原子结构的试题大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模式也较为稳定。由于原子结构的发现源于物理学中α粒子的运动实验,无疑,原子结构成了理化学科间综合的素材。预计这一知识会成为“3+X”综合测试命题的依据。 [例题]同位素概念是1913年由英国科学家索迪(1877~1956年)提出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同位素原子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934年,科学家在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除探测到预料中的中子外,还探测到了正电子,更意外的是,拿走α放射源后,铝箔虽不再发射中子,但仍断续发射正电子,而且这种放射性随时间衰减的规律跟天然放射性一样,也有一定的半衰期。 ①写出α粒子轰击铝箔(Al) 产生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式,并比较与普通的化学方程式的本质区别。 ②上述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作放射性同位素,写出其产生正电子的核反应方程式。 ③简要说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并至少举出两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2)已知硼元素有两种同位素,分别为B和B,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计算B占硼元素的质量分数。 (3)①用CH3COOH与H18OC2H5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18O最后存在于哪种产物中? ②在2SO2+O22SO3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充入18O2,问过一段时间重新建立平衡后,18O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4)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侵染细菌后32P可出现在 A.噬菌体残留的外壳内 B.细菌的残体内 C.全部子代噬菌体内 D.极少数子代噬菌体内 (5)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的一个DNA分子和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3H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要在实验室合成新的DNA分子。 ①合成新的DNA分子除需上述物质外,还需要 和 等。 ②在合成的两个子代的DNA分子中,每个DNA都含有 条含有3H的脱氧核苷酸链。 (6)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反应速率为:2.303 lg(c0/c)=kt[其中:c0为放射性物质的初浓度,c为某一指定时刻的浓度,t为反应所经历的时间,k为速率常数,单位为(时间)-1]。在蜕变反应中,反应物消耗一半(或反应物浓度减少到初浓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确定岩石、古代动植物化石的“年龄”。 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在总碳量的1.10×10-13%。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经分析14C的含量为总碳量的9.87×10-15%,已知14C半衰期为5700年,试计算该灰烬距今约为多少年? 解答:本综合题横跨化学、物理、生物三个学科。涉及到核物理和同位素知识,而半衰期知识则为新信息,运用于古代动植物的年龄测定。 (1)①Al+HeP+n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是:普通化学反应原子核不变,而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②PSi+e,③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分两类:一是利用它的射线,二是做示踪原子,例如:利用钴-60放出的很强的γ射线来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这叫γ射线探伤。农业施肥中在肥料中加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就会知道哪种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最能吸收含哪种元素的肥料。另外在生物学研究方面,同位素示踪技术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3)①18O存在于酯中,②18O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4)D;(5)①磷酸,含氮碱基 ②1(每个DNA分子中,只有做模板的母链上有3H,子链上没有) (6)解:由半衰期求t,当c=c0/2时,t/t1/2。代入速率方程: 2.030 lg(c0/c)=kt1/2(t1/2=5700年) k=1.216×10-4年-1,根据14C浓度变化可得:2.303 lg(c0/c)=1.216×10-4t,c0=1.10× 10-13%;c=9.87×10-15%。代入上式得:t=19831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