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8年5月10日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命题人:郝士才 审题人:吕翠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共 75.0 分) 1.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 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B. 禁止自由买卖土地 C. 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 D.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2. 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是 A. 开辟田畴、戮力农业 B. 临阵奋勇,争先杀敌 C. 经商赚钱,积累财富 D. 分科取士,加强皇权 3. 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培植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是 A. 相地而衰征 B. 奖励军功 C. 废除分封制 D. 奖励耕织 4. 《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A. 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 秦律规定覆盖面广 C. 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 秦铁农具储备充足 5. 公元前 4 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诸子分财)者,倍其赋”。 对此规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 有利于小农经济形成 C. 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6.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 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 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 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 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7. 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A. 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 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 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 商鞅对贵族绝不妥协 8.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 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 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国家政权 2. 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梯、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 思想文化专制 B. 实现皇权至上 C. 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D. 加强中央集权 3.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现大量“弑君”、“出君”的事件,而到了战国时期此现象己较为罕见。这一变化反映战国时期 A. 郡县制度的广泛确立 B. 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C. 礼乐制度的重建 D. 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4.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秦人对商鞅变法如此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A. 损害了秦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 遭到秦国贵族的激烈反对 C. 刑罚过于严酷,人们深受其害 D. 使各个阶层受到很大冲击 5. 关于商鞅实行的什伍组织评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是为了组织生产 B. 主要是战争的需要 C. 主要是强化统治 D. 所有“伍人”都是国家的士兵 6. 战国后期,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这反映了 A. 中国实现局部统一的趋势 B. 分封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C.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 社会转型改变传统用人观 7. 认为商鞅变法是实现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主要依据是 A. 废井田,开阡陌 B. 奖励耕战 C. 废分封,行县制 D. 重农抑商 8. 商鞅在变法中“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这反映出 A. 国家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B. 宗法礼乐制已经瓦解 C. 贵族政治正在逐渐被取代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 9. 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如下,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姓名 官职 出身 萧何 相国 县吏 樊哙 左丞相 狗屠 灌婴 太尉 布贩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军功爵制 D. 九品中正制 1. 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 A. 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 B. 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 C.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D. 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 2.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 封建化的过程 B. 农业化的过程 C. 工业化的过程 D. 汉化的过程 3. 孝文帝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这表明孝文帝 A. 据守黄河流域 B. 执意改变风俗习惯 C. 治理中原地区 D. 决心迁都洛阳 4.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5. 写于南北朝的某书记载:“自晋宋以来,视□□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中的字应该是 A. 洛阳 B. 成都 C. 杭州 D. 广州 6.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 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7.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 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 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 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8. 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A. 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 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C. 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D. 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1. 最早提出均田制的李安世在上疏中提到,行均田制是要使“雄擅长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其名义上是为了无地的农民,但实质上是 A. 化解阶级矛盾维护小农经济 B. 为了重农抑商的有效实施 C. 为了学习汉族的经济管理制度 D. 为了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 2.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充分反映出 A.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 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 C. 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D. 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3. 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但两者在风格、服饰、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等处却有明显不同,主要原因在于 A. 两地工匠的雕刻手法不同 B. 龙门石窟受到汉化政策的影响 C. 两地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 D. 云冈石窟取材于少数民族生活 4. 《魏书》记载,北魏官员“爵而无禄,故吏多贪墨……货赂大行,故俗尚侵夺"。对此,孝文帝采取的措施 是 A. 实行俸禄制 B. 颁布均田令 C. 推行三长制 D. 采用宗主督护制 5.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北齐 6. 下图是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A. 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 B. 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C. 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D. 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 7.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该诗句表现了作者 A.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B.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C. 对北宋孱弱的愤懑 D. 对北宋改革的迫切 8. 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 免役法、青苗法 B. 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C.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D. 保甲法、方田均税法 2.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C. 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D. 以失败而告终 3. 右图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 A. 内外服制度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4.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5. 下图中,图一和图二标示的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 图一 图二 A. 分封制与行省制 B. 郡县制与封国制 C. 分封制与刺史制 D. 郡县制与行省制 6.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 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 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 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1. 下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下列史实符合对 A 地区管辖的是 A.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B.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 “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 D. “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 2.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其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 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 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3.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1.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 孔孟思想 B. 韩非思想 C. 两汉经学 D. 宋明理学 2. 《辽史》记载:“太祖常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 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命耶律倍春秋祭奠。”这说明 A. 三教并行的政策被完全放弃 B. 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 C. 程朱理学已经奠定官方哲学的基础 D. 佛教强力冲击儒学的独尊地位 3. 史载,进士郭稹改嫁的母亲边氏去世了,他请求服丧三年,得到宋仁宗的准许;明初,进士王希曾再嫁的母亲任氏去世了,他请求服丧三年,明太祖令臣下讨论,最后只同意他服一年。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妇女再嫁得到尊重 B. 科举取士注重人品 C.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 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4. 下表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此表反映了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9 A. 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B.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C.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D. 地方教育重视程度差异 5.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6.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7.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 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 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1. 19 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 20 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 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 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2. 日本军部在 1907 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 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 1913 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A. 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 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 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3. 据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载,1898 年 7 月 28 日,光绪帝赐“密诏”给杨锐与康有为等,言“今朕位几不保。 汝可与谭嗣同、林旭、刘光第及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然而政变结束不久,与康有为同为“维新党人”的王照则称该密诏为康氏伪作,他与袁世凯以及杨锐之子杨庆昶公布了三种版本的密诏,在内容上则基本相同。这表明 A. 历史叙述带有主观色彩 B. 后三人与康、梁怀有个人私怨 C. 四人公布的密诏皆伪作 D. 历史记录与历史真实相距甚远 第二部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5.0 分) 5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 --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12~1920 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 9 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 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12~1920 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9 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12~1920 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9 分) 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 1921 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 “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材料一中的“权宜政策”是指什么?为“后退一步”,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 6 分)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 年 3 月 4 日) (2) 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必须退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行动开创了什么经济模式?( 6 分) (3) 综合上述材料,从两国经济模式的“调整(或退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 分) 5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1959 年中国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1) 据材料指出 1953 年至 1957 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发展的趋势,并指出影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6 分) (2) 有人指出:“1958 年的全国工业增长率的数据不可靠。”请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为该观点提供合理依据。(3 分) (3) 据此谈谈对你使用史料有何启示?(3 分) 高二历史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A 2. B 3. D 4. C 5. D 6. A 7. B 8. C 9. A 10. B 11. D 12. C 13. D 14. A 15. C 16. C 17. C 18. B 19. D 20. D 21. A 22. C 23. C 24. B 25. A 26. C 27. B 28. A 29. D 30. C 31. C 32. B 33. C 34. B 35. A 36. A 37. C 38. C 39. A 40. B 41. D 42. B 43. D 44. C 45. C 46. C 47. D 48. C 49. B 50. A 51. (1)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利润较高;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内力不足.(9分)(2)政争兵乱,政局不稳,工业发展环境恶化;政府推动不力;外国资本的挤压.(9分) 52. (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分) 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3分)( 2)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3分)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干预经济)。( 3分)(3)启示:经济模式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3分) 53. (1)趋势:逐步上升(增加)。 (2分) 原因:“一五”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的实行。( 4分) (2)依据: 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3分)(3)启示:使用史料要注意史料作者的立场、阶级和时代影响等。(3分) 【解析】 1. 从材料内容可知,商鞅是通过变法承认了土地的买卖,即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的举措: 1、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措施有: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废除“世卿世禄制”; 严格户籍管理制度,制定连坐法; 普遍推行县制; 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 2. 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1.废井田,开阡陌(简单说就是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的政治措施:1.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3.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4.推行县制.5.定秦律,燔诗书. AC两项是经济方面的措施;D项科举制,隋唐才开始实施.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难度不大. 3. A.项是管仲改革的内容,排除; B.涉及军事方面,排除; C.涉及政治方面,排除; D.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是培植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正确; 故选D.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培植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是奖励耕织. 本题以奖励耕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4.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即制定《秦律》,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农民借用官府铁制农具致使农具损坏的以文书形式上报官府后原农具由政府回收但农民不必赔偿,AB两项表述与材料信息都无关,均排除;农民损坏从官府借用的农具后只以文书的形式上报官府而不必赔偿这是官府“重农”政策的体现,表明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C项正确;D项表的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故选C。 5.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旨在分析理解材料信息和知识应用能力。由材料可知,公元前4世纪中叶即商鞅变法期间,秦国颁布的法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反映国家强制实行小家庭制度,扩大了赋税征收的对象,有利于形成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且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故ABC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推行县制、连坐法等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不正确。故选D。 6. 变法能否成功取决于改革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故A正确; BCD三项都不全面或是不准确,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目的是富国强兵,客观上破除了奴隶制度及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实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7.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旨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和知识的迁移运用。分析题干,首先排除CD,这两项说法本身欠妥,有绝对化倾向;商鞅这种轻罪重罚只是一种法律原则或者理念,与法律制度健全与否没有关系,排除A;注意理解韩非子对这一原则的评价,即轻罪重罚可以使人民安于被统治,不会发生动乱,很明显是一种对人民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故选B。 8. 材料中“得士者存,失士者亡”说明“士”这一阶层对战国时代国家存亡具有重大影响,因为春秋战国时代争霸兼并战争频仍,各国均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进而能在战争和外交中取胜,这样各方面的人才便成为统治者关注的重要对象,故C项正确. 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需要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时期士阶层受到重要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分析,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理解即可.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时期士阶层受到重要的原因的把握,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的认识,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等礼仪道德斥为削国危邦的‘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可知,材料信息体现了商鞅借反对儒家思想而推行法家思想,实质上体现的是思想文化专制,故A符合题意;此时皇帝制度还未创立,排除B;C项说法材料信息无从体现,排除;D项是商鞅实行县制的作用,故排除。故选A。 10. A郡县制度的广泛确立与题旨无关,排除; B“弑君”“出君”现象的减少的趋势,以下犯上的事件的减少,说明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发展,故B项正确; C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礼乐制度的重建一说错误,排除C项;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的改革.考查学生根据题意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11.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的变法对贵族冲击很大,连坐等措施以及轻罪重罚等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故D正确;A说法明显夸大其词,故排除;B说法不全面,故排除;C也不能完全体现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D。 12. 商鞅实行的什伍连坐制度,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统治,故C项正确; ABD三项表述都不准确.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和目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题,难度不大. 13. 略 14. 本题主要考查对商鞅变法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注意题干要求“社会制度根本变革“。商鞅变法中最具革命性的举措就是“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根本上改革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的生产关系逐步建立确立,社会转型也会由此实现,故A项符合题意要求;BCD三项也是重要的具体措施,但不是最根本的社会制度改变。故选A。 15.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调动所学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可知依靠血缘世袭的贵族政治正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C项表述正确;国家统一趋势材料没有体现,A项错误,排除;宗法礼乐仍然存在,且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礼乐制度,B项错误,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是在秦朝统一后,D项错误,排除。故选C。 16. 本题主要考查军功爵制,旨在考查学生描述、阐述事物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先秦,九品中正制在魏晋时期产生,由材料图表信息“西汉”就可以排除AD两项。由图表中这些人的出身可以判断,他们并非因为孝廉而跻身官场,故排除察举制,即B项。表中列举的人物出身低下,但官职很高,这和他们自身努力和政府实行军功爵制相关,C项正确,故选C。 17. 略 18. 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的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故选B.而民族融合若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则是封建化过程.C项明显错误;D项是从特点说的.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高考常涉及对其背景、措施、影响、失败的原因等的考查. 孝文帝改革影响: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②使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③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过程; ④加快了北方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19.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孝文帝认为如果不迁都就不能有效的实施改革;同时认为洛阳历史上曾是帝都,迁都这里,可以控制中原.他的话体现了他决心迁都.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举措,关于迁都的原因和影响在高考中考查较多. 迁都洛阳 原因:①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②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③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④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设巧计迁都洛阳: 影响:①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20.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是很多的,但是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巩固统治特别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另外,一般而言“迁都”的根本目的要从加强统治的角度来进行考虑,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根据材料“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结合知识可知“迁都”的根本目的要从加强统治. 迁都洛阳 原因:①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②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③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④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设巧计迁都洛阳: 影响:①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②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 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21.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城市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南北朝”“自晋宋以来,视□□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城市位于长江以北,北魏之后战乱频繁,洛阳成为废墟,后期,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A项正确;BCD皆为长江以南城市,排除。故选A。 22.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设置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的“四夷馆”和“四夷里”,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因此材料中的政策是为了彰显北魏政权统治中原地区的华夏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不是该政策的主要目的,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需要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材料中的“土德”“万物之元”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选择C项.A项有一定迷惑性,拓跋氏已经是皇族,不存在提高政治地位的问题.BD项明显不是主要的目的.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通过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在结合已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使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过程;加快了北方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24.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均田制,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均田制下,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的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中“完全取消”、D项中“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的表述均过于夸大化,故排除;均田制下,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故选B。 25. 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均田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提取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雄擅长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的信息,结合教材中社会矛盾的尖锐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的知识可知,实行均田制的一个原因是维护小农经济,缓和阶级矛盾,故A符合题意;BC材料无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26.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孝”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孝”字大量使用表明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顺应潮流说的是生产方式上的封建化,材料无法体现;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鲜卑族的尊宗敬祖的传统;D项明显错误,说法绝对化。故选C。 27.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为迁都洛阳前所开凿的,具有北方民族的特色;龙门石窟在今河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后所开凿的,深受汉化政策的影响,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评价,龙门石窟在今河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后所开凿的,深受汉化政策的影响.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8.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北魏时期官员无俸禄,各级官员只好“取之于民”,吏治腐败。为此,孝文帝推行俸禄制,A正确;BC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 29.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侍奉达官贵人”可知这是鲜卑族统治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在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一度纵横北方,曾参与了“五胡乱华”。北齐统治者出于鲜卑族,在北齐的“胡人”社会中,自然多使用鲜卑语等“胡语”,故D正确;ABC均为汉族政权,故ABC错误。由此分析,可排除ABC,故选D。 30. 试题分析:图片反映的是北宋时期兵力的大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北宋政府为巩固统治而扩充军队。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以上均与史实不符。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此题为图表型选择题。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出现,较直观的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31. 北宋时期,先后与辽、西夏签订合约,对其每年输送大量岁币,这成为北宋人民的一份沉重负担,岁币是北宋王朝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孱弱表现,故有王安石“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之说,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冗费,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北宋政府还要给西夏和辽“岁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32.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分析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实行的免役法,扩大征收免役钱的范围,以往享有特权的大官僚也应缴纳;方田均税法通过丈量土地,依据土地多少和贫瘠不同交税,这对拥有大量田产的大官僚的利益触动极大,故B正确;青苗法即国家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使农民免受高利贷者盘剥,保甲法重在发展治安和军事力量,以上两法均未直接触犯大官僚的利益,故排除ACD。故选B。 3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触动了显贵的利益,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三者都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如,“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治理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3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地图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地图中“周”“齐”“鲁”等信息可以得出,这幅地图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度。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35.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加强对地方管理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图是分封制的产物,分封制的背景下,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力度不大,实行的是贵族政治;郡县制的背景下,中央对地方分管辖力度大,实行官僚政治。综上所述,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C材料也不能体现,故排除;郡县制相对分封制,行政机构设置更加细化,故排除D。故选A。 36.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据图一中的“镐”和图二中的“大都”、“行省”的信息可知,图1是西周,图二是元朝,由此可知其对应的政治制度分别为分封制和行省制,A符合题意;郡县制秦朝推广到全国,封国制和刺史制均产生汉朝,BCD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A。 37.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都城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四个地名分别是①长安(汉、唐的都城)、②开封(汴梁,北宋都城)、③平城(北魏都城),④杭州(临安,南宋都城)。汉武帝在长安颁布推恩令,北魏孝文帝迁都是从平城迁至洛阳,AB项错误;②开封是北宋的都城,④杭州是南宋的都城,C项正确;明朝建国之初都城在南京,故D项表述错误。故选C。 38.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旨在考查获取图文有效信息及对其解读的能力。根据图文有“大都、上都、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可知,是元朝行政区域图,C项符合题意。A项反映分封制,故排除;B项是指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统一法令,故排除;D项是指汉代的郡国并行制,故排除。故选C。 39. 本题考查史学素养,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历史上对武则天评价的变化为切入点,既考查了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及评价,又考查了史学研究的方法。由题干中“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可知,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史家主观认识的影响,A项说法较为合理;B项说法过于绝对,显然错误;C项说法本身有误,历史真相具有客观性;D项不符合史学评价的基本规律。故选A。 40.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可知,同一历史有不同的历史记载,故选B;材料没有说哪种记载是历史事实或不是,所以材料根本没有涉及关于历史事实的问题,排除ACD。故选B。 41. 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诗是出自朱熹的哲理诗《观书有感》,后两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使知识不断更新和发展,才能达到新境界,这与朱熹的理学思想相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即所谓的三纲五常,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D。 42. 略 43. 本题主要考查对理学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妇女再嫁的问题,A与题意不符;材料所述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C;材料中的明代只允许服丧一年,与宋代的服丧三年相比,明显体现了对再嫁妇女的歧视,主要是由于宋明理学的影响所致。故选D。 44.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题目中的图表中未提及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及南北方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比较,故无法得出AD两项的结论;唐、宋、明、清时期,政治重心基本上在北方,故B项的表述错误;南宋时期,我国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移。这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所以,明清时期,南方科举考试状元人数逐渐超过北方,故选C。 45. 略 46. 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 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 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 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宋代的商业经济.考查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宋代的商业经济是高考的常考点,在复习中应注意把握宋代商业经济的概括、特点等知识. 47. 本题考查宋代市民阶层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一带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向往自由,追求正义正是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材料所含的“自由”“正义”诉求,这正是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前景下市民文化生活中反映的价值取向,D符合题意。僧人在故事中只是一个意象,两个故事表达的是市民争取自由、伸张正义的愿望,无关乎对僧人的爱憎交加,A不正确;B未能反映出要表达的本质意图;这两个故事都在杭州流行,没有其他地域作对比,不能反映出地域性,C不正确。故选D。 48.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与西学有关的日本新词出现“倒流”现象,即由中国流入日本转为由日本流向中国。AB两项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故排除;依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比日本先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比日本较早接触西方,所以D项说法错误;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摆脱落后状态,成为世界强国,引起国人关注,推动留日潮的兴起,从而导致文化倒流现象。C项是决定性因素,符合题意,故选C。 49. 根据“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说明一战前后日美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故B项正确. A项错在“加强各自防御”的说法,应排除. C项错在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应该是在二战期间,应排除. “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对华政策,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美日关系.考查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史实. 日美关系是亚太地区十分重要的国际关系.两国关系的亲疏与冷热,也反映了世界政治局势的发展和两国实力的消长与变化.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美日两国关系的变化历程. 50.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和史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和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载……光绪帝赐‘密诏’然而……王照则称该密诏为康氏伪作……三种版本的密诏……”可知,材料主要突出了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带有主观色彩,A项正确;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D项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5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2. 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 53.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