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变化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2.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素异形体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 ‎________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____变化。‎ 二、物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16‎ 高考总复习 ‎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 ②次氯酸 ③NH3·H2O ④铜 ⑤硫酸氢钠 ‎⑥NO2‎ ‎[回扣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 ‎(2)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  )‎ ‎(3)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 ‎(4)同位素单质混合在一起一般是纯净物(  )‎ ‎(5)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6)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7)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8)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 ‎(9)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 ‎(10)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11)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重点提醒]‎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16‎ 高考总复习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 ‎2.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物质含水时一般是混合物,如CuSO4的水溶液。但物质含结晶水就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如CuSO4·5H2O。‎ ‎3.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混合在一起是纯净物。如H2和D2。‎ 对点速练 练点 “物质组成与类型”的判断 ‎1.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盐  B.火碱 C.草木灰 D.胆矾 ‎2.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沼气、液化石油气都是清洁能源,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 B.加碘食盐中添加的含碘物质是KI C.碘酒、84消毒液、75%的酒精都可用于消毒 D.生活中常用的淀粉、蔗糖、葡萄糖的组成元素相同 ‎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选项 甲 乙、丙、丁、戊 ‎①‎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 ‎②‎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 ‎③‎ 基本营养物质 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 ‎④‎ 腐蚀品 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 ‎⑤‎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 ‎⑥‎ 弱电解质 次氯酸、一水合氨、水、醋酸 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⑤⑥‎ 归纳总结 ‎ 1.熟悉常见的混合物 ‎ (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和H2)、爆鸣气(H2和O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和CH4)、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 16‎ 高考总复习 ‎ (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汽油、植物油、胶体。‎ ‎ (3)固体混合物:大理石、碱石灰、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 ‎ 2.正确理解几个“一定”“不一定”‎ ‎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3.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是一元酸。‎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识梳理 ‎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根据是否有________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化学反应的类型 ‎3.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16‎ 高考总复习 ‎[回扣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2)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3)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 ‎(4)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  )‎ ‎(5)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 ‎(6)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属于物理变化(  )‎ ‎(7)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升华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8)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9)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 ‎(10)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11)“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 ‎(12)“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重点提醒]‎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液化、酸化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 对点速练 练点一 化学物质的性质变化与用途关系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16‎ 高考总复习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2.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电材料 B.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苯 C.氮化硅、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化学纤维是将合成纤维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高分子材料 ‎3.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练点二 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物质与变化 ‎4.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在下列古代发明和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孔明灯  B.用树皮、棉、麻造纸 C.烧制彩陶 D.淘黄金 ‎5.《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砂粘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窖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薪举火”使粘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变化 B.沙子和粘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和碳酸钙 C.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 D.粘土和石灰石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 ‎6.[2020·湖北黄冈一模]造纸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古法造纸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 ‎[练后整理]‎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16‎ 高考总复习  分散系 胶体 知识梳理 ‎1.分散系 ‎(1)概念:把__________物质分散在____________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__________,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2)聚沉 ‎①概念:使胶体凝聚形成________析出的现象。‎ ‎③应用: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 16‎ 高考总复习 ‎(3)电泳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________移动的现象。‎ ‎3.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扣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4)胶体不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  )‎ ‎(5)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6)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7)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8)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 ‎[重点提醒]‎ 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 直径大小 ‎<1 nm ‎1~100 nm ‎>100 nm 分散质微 粒成分 离子或 小分子 大分子或离子 集合体 巨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 或半透明 不均匀、‎ 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静置 无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静 置有沉淀 分散质能否 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 胶、气溶胶 悬浊液、‎ 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 蔗糖溶液 Fe(OH)3‎ 胶体 泥水 对点速练 练点一 胶体的性质 16‎ 高考总复习 ‎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微粒直径都在1~100 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D.颜色都呈红褐色 ‎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 ‎3.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B.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 练点二 胶体的制备与应用 ‎4.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到10纳米之间)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溶液 B.纳米Fe3O4磁流体可以通过半透膜得到提纯 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纳米Fe3O4磁流体比较稳定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 16‎ 高考总复习 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反应原理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的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能归纳 ‎ 胶体知识“5”点提醒 ‎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1~100 nm)。‎ ‎ 2.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上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 3.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 4.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 ‎5.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1.[2019·全国卷Ⅱ,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16‎ 高考总复习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2.[2019·全国卷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3.[2018·全国卷Ⅱ,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4.[2017·全国卷Ⅱ,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5.[2018·北京卷,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16‎ 高考总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变化 基础精讲练 考点一 ‎1知识梳理 一、‎ ‎1.(1)分子 原子 离子 (2)相同核电荷数 (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由多种元素组成 (4)单质 化合物 ‎2.(1)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3)物理 化学 二、‎ ‎2.④ ① ② ③ ⑤ ⑥‎ 回扣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对点速练 ‎1.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应首先排除B项,该“碱剂”的水溶液应呈碱性,为强碱弱酸盐,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K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答案:C ‎2.解析: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都属于烃类,A项正确;加碘食盐中添加的含碘物质是KIO3,B项错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碘酒、84消毒液、75%的酒精都可用于消毒,C项正确;淀粉、蔗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均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项正确。‎ 答案:B ‎3.解析:①中,石灰石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③中,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不属于营养物质;⑤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项正确。‎ 16‎ 高考总复习 答案:C 考点二 ‎1知识梳理 ‎1.新物质 ‎2.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有无离子参与 有无电子转移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回扣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对点速练 ‎1.解析:B项,ClO2具有氧化性,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不是还原性,错误;C项,SiO2硬度大,与其制造光导纤维无关,错误;D项,NH3易液化,液氨汽化时从环境吸收大量热,作制冷剂,与其溶于水无关,错误。‎ 答案:A ‎2.解析: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常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A错误;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碳,B错误;氮化硅、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化学纤维是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D错误。‎ 答案:C ‎3.解析:A项,Cl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杀菌消毒,有化学变化;B项,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相互引力,羟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无化学变化;C项,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达到漂白作用,为化学变化;D项,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蚁酸反应,能够中和蚁酸,为化学变化。‎ 答案:B ‎4.解析:孔明灯是利用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将灯放入高空,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造纸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机物逐渐被除去,无机氧化物之间进行反应生成硅酸盐类物质,涉及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打捞起河里或湖里的淤泥后,用淘盘将淤泥洗去,可以得到金,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解析:A项,燃薪举火使粘土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错误;B项,沙子的主要成分为SiO2‎ 16‎ 高考总复习 ‎,粘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错误;C项由“浇水转釉”可知浇水可变为青色,正确;D项,粘土为烧制砖瓦、陶瓷的原料,错误。‎ 答案:C ‎6.解析:“煮楻足火”是将造纸的原料竹子与石灰一起蒸煮,石灰与竹子发生化学反应,A正确;“荡料入帘”是指将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中,并用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覆帘压纸”是指将上一步的帘反覆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纸张,然后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透火焙干”是指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答案:A 考点三 ‎1知识梳理 ‎1.(1)一种(或多种) 另一种(或多种)‎ ‎2.(1)光亮的通路 (2)沉淀 加热或搅拌 电解质溶液 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 (3)定向 ‎3.FeCl3饱和溶液 红褐色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回扣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 ‎2对点速练 ‎1.解析:A项,Fe(OH)3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FeCl3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B项,FeCl3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而Fe(OH)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C项,Fe(OH)3胶体加入浓NaOH溶液,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而FeCl3溶液与浓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D项,Fe(OH)3胶体呈红褐色,而FeCl3溶液呈棕黄色。‎ 答案:C ‎2.解析:A项利用土壤胶粒的吸附作用;B项形成乳浊液,与胶体无关;C项为丁达尔效应;D项先是Fe(OH)3胶体聚沉,而后Fe(OH)3又溶于稀硫酸。‎ 答案:B ‎3.答案:C ‎4.解析:因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故A项正确;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和氯化钙,B项错;FeCl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CaCO3时发生反应CaCO3+2H+===CO2↑+Ca2++H2O,从而促进Fe3+水解,C项正确;Z中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 答案:B ‎5.解析: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到10纳米之间,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 16‎ 高考总复习 答案:A ‎6.解析:(2)①若用稀FeCl3溶液,则水解产生的Fe(OH)3的量太少,看不到红褐色液体;②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电解质,使胶体发生聚沉;③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 ‎(3)加入稀H2SO4后,Fe(OH)3会发生聚沉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H2SO4会与Fe(OH)3发生中和反应,使沉淀溶解。‎ 答案:(1)丁达尔效应 ‎(2)①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 ‎(3)①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Fe(OH)3+3H+===Fe3++3H2O 真题全体验 ‎1.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A、B两项正确;蜡炬燃烧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C项正确;古代的蜡的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答案:D ‎2.解析:高纯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A项正确;铝合金强度高、塑性好、耐腐蚀,B项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不能杀菌,C项错误;碘的酒精溶液可以杀菌消毒,D项正确。‎ 答案:C ‎3.解析:Na2CO3溶液水解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Ca(ClO)2溶于水生成HClO,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B项正确;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可用Al(OH)3进行中和,C项正确;BaCO3能与胃酸反应生成Ba2+,Ba2+为重金属离子,能引起蛋白质变性,D项错误。‎ 答案:D ‎4.解析:A项,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符合通式Cm(H2O)n,糖类最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正确;B项,维生素D主要功能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正确;C项,蛋白质是C、H、O、N、S、P等元素组成的物质,错误;D项,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非常重要,但摄入过多对人体产生危害,正确。‎ 答案:C 16‎ 高考总复习 ‎5.解析:由甲醇制备氢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显然属于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核聚变过程中原子发生了变化,所以核聚变属于核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B项符合题意;偏二甲肼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是利用其还原性,与氧化剂(常见的是四氧化二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把火箭送入太空,C项不符合题意;可燃冰作为能源是由于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