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理)试题

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理科)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营养不良时会造成①蛋白质过少而引起组织水肿 C.血红蛋白、各种激素、尿素均可以在①处找到 D.长期饮用弱碱性水,会使①的pH明显升高 ‎ 2.如图是—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 C.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D.内环境的各项指标是在一定范围内动态波动的 ‎3.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血浆的晶体渗透压 B.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C.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Na+等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 ‎4.关于内环境稳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降低并产生兴奋 B.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相等 C.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D.毛细血管处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的量总是平衡的 ‎5.某同学为了验证“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其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滴管、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溶液、pH试纸等。‎ ‎(2)实验步骤:‎ ‎① 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号A、B、C。‎ ‎② 向A组中加入蒸馏水,B组加入等量缓冲液,C组中加入等量家兔的血浆,分别测量pH值并记录。‎ ‎③ 同时向三组试管中加入等量Na2CO3溶液,分别测量各组的pH并记录。‎ 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预测结果:A组pH值上升,BC组变化不大 B.此实验的结果,即可证明“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可能是由于其中存在着缓冲物质”‎ C.此实验因变量是pH的变化 D.A组加入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 ‎6.下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是动作电位 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以主动运输的形式外流形成的 C.图乙中在箭头处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侧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 B.体温的相对稳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部分能量变成热能散失,用于维持体温 D.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是通过呼气 ‎8.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反应也属于反射 C.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至少有两个 D.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 ‎9.如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A.针刺肌肉后,图中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图中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部分 ‎ C.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中枢,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 D.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脊髓中枢内突触的抑制有关 ‎ 10.如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等 B.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C.会在下丘脑中产生寒冷的感觉 D.人体在低温环境中产热和散热比在高温环境多 ‎1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不可能偏大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B.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地区取样 D.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12.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B.AIDS是一种先天性的免疫缺陷症 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13.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髓、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都是免疫器官 B.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都是淋巴细胞 C.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质 D.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14.激素之间作用相同,使作用效果加强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对人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关系的激素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 A.① B.②③ C.③④ D.无法确定 ‎15.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一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仅是唾液腺 C.食物引起味觉和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反射 D.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16.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17.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消化酶,胰液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如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腺细胞合成和分泌各种消化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内环境参与食物的消化 C.图中促胰液素的作用体现了细胞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D.由图可以看出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双重作用 ‎18.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B.胰岛素激活InR后,可抑制因炎症因子释放而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C.若糖尿病病人体内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会导致神经元摄取葡萄糖速率下降 D.若糖尿病病人体内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会减弱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 ‎1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胸腺先天性缺失的人,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高于正常人 B.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促进浆细胞增殖分化 C.体液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使之裂解 D.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将自身物质当作异物进行攻击 ‎20.为了探究单侧光对燕麦胚芽鞘伸长长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生理状态,大小等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分成甲、乙两组,其中甲组进行单侧光处理,乙组进行均匀光照处理,然后检测两组胚芽鞘的伸长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Zxxk.Com]‎ A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B.甲组为实验组,而乙组为对照组 C.若40分钟时去除尖端,则甲组依然持续弯曲生长 D.该实验能得出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2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因而生长素是种高效的酶 B.生长素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C.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22.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B.向光性是由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合成速率不同引起的 C.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培育出的无子番茄中染色体加倍 D.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23.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机理目前尚无定论。最能被人们接受的是Kham和Waters提出的“‎ 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其模型如图所示,其中GA、CK和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下列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 A.据图可知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该实验的因变量为种子是萌发还是休眠 C.从上述实验结果可知GA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激素 D.由实验可知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 ‎24.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浓度高于50μmol•L-1时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B.由上图结果可知,乙烯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能生根,与内源激素有关 D.由上图结果可知,相同浓度下IAA更利于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25.用柳树的枝条浸出液来处理扦插枝条,则早生根1~3天,且植株存活率提高10%~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柳树枝条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可能为吲哚乙酸 B.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是由幼嫩组织中的腺体分泌的 C.植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也会被灭活,不能够反复利用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促进植物激素产生,从而实现对植物体的调节 ‎26.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彻底消化分解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27.图甲表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结合免疫知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 A.图甲①~⑦细胞中不需抗原刺激就可形成的只有①②③‎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都在骨髓中完成 C.图甲①~⑦细胞中,只有①和⑤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 D.图乙中m>n,de<bc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抗体 ‎28.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29.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30.某研究小组将含有未知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X和Y同时放置在一个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两侧(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则左侧细胞的长度大于右侧 B.若胚芽鞘直立生长,则琼脂块X与Y中的生长素浓度可能相等 C.若图中胚芽鞘不生长,可能是切段的形态学上端与下端颠倒所致 D.若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则琼脂块X中的生长素浓度小于Y中的生长素浓度 ‎3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种群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 C.两个均处于稳定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其出生率不一定相同 D.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 ‎3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种群的“J”型增长模型(Nt =N0λt)曲线中,λ值=增长率-1‎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是固定不变的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D.种群的“S”型曲线中,增长率是一直增大的 ‎33.下图表示某湖泊中鲫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大约是t2时的一半 B.与a点相比,b点时更适合对该鲫鱼种群进行捕捞 C.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都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D.t1~t3时间段内,鲫鱼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34.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B.通常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昆虫卵、蚜虫、跳蝻的密度 C.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属于概念模型 D.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时,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35.某田鼠种群数量在数年内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 型”增长,c 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B.若该种群在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20,则该种群的该年出生率为20%‎ C.田鼠种群数量在a~d期间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 期间一直在下降 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 a、b 两点时对应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来源:学科网]‎ ‎36.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及运输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B.在太空中,植物的根不会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特性 C.温特实验中,如果将琼脂块放置正中间,并给予单侧光照射,生长素会在琼脂块中进行 横向运输 D.在存在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极性运输会受到抑制 ‎37.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38.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 C.若已被捕捉、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次被捕捉到,则估算数值会偏小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39.如图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生长但不弯曲的是 A.③④ B.①④ C.②⑤ D.①⑤‎ ‎40.如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GA与ABA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C.GA与ABA的形成受光照的影响 D.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往往相同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41.(10分)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运输作用于甲状腺。‎ ‎(2)发热前期,由于下丘脑调定点上移,人会感到_________(填“冷”或“热”),人体明显地出现血管收缩反应,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2项)。‎ ‎(5)下丘脑是内分泌腺的最高统帅,除了作为体温调节中枢,还可作为________(填1项即可)调节中枢。‎ ‎42.(8分)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中枢。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 ‎[来源:Zxxk.Com]‎ ‎(1)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含量减少。‎ 材料二:调查显示,在味觉方面,中国人舌尖最爱“辣”,甜紧随其后,接下来是咸和酸,苦则排名最后。但是,与其他四种不同,辣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 ‎(2)辣的感觉是通过辣椒素作用于舌头中的痛觉纤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辣椒素与该结构结合后激活了离子通道,产生动作电位,将痛觉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辣所带来的痛,会促使身体分泌大量内啡肽,内啡肽能产生快感来镇痛,在最初的疼痛之后,反而让人产生了一种愉悦感,让很多人的饮食无辣不欢。内啡肽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样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并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_调节。近年来发现,当淋巴细胞受到新城疫病毒刺激后,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内啡肽,内啡肽对机体的免疫反应也起着调控作用,所以内啡肽也属于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43.(12分)回答下列与生长素相关问题: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生理作用;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 ‎(1)甲图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甲图中,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___mol/L,此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 ‎(3)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____因素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 ‎(4)某生物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实验如下:‎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不作任何处理,B、C、D三组除去顶芽,C组再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再______(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将四组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侧芽的生长状况。‎ 预期________组侧芽不生长。‎ 上述生物小组的少数学生在实验中发现,C组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4.(10分)西瓜皮中含有有机酸,某实验小组以西瓜皮为原料,探究了西瓜皮培养液对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影响。用新鲜西瓜皮榨汁依次配成浓度为2%、4%、6%、8%、10%、12%、14%、16%、18%、20%的培养液进行草履虫培养实验,在接种后的第4、7、10、16、19、30d分別对草履虫进行计数,培养期为30d。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4%、6%、8%的西瓜皮培养液培养草履虫的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533、666、920、880个/mL,最佳培养时间均为10d,在培养至16 d时所有培养液中草履虫密度开始急速下降,到19d时在浓度大于、等于12%的培养液中已经检测不到草履虫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根据结果可知,培养草履虫的最佳处理为____________。‎ ‎(2)统计培养液中草履虫的种群数量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为了统计有活性的草履虫的数量,常在计数前用台盼蓝染色。统计草履虫数量时,应统计 (填颜色)草履虫的数量,这说明活草履虫细胞的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性。用台盼蓝染色后的统计结果比未染色的计数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3)在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理科试题答案 ‎1-10:BCACB CDBDD 11-20:ABBAA CBDAB ‎21-30:CDDAB DACBD 31-40:BCAAC CABBD ‎41.(10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 (2)冷(2分)‎ ‎(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2分)‎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2分) ‎ ‎(5)渗透压平衡(水平衡)或血糖平衡 ‎ ‎42.(8分)(1)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2分) 增多 ‎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 ‎(2)辣椒素受体(或受体) 垂体 (负)反馈调节 免疫活性 ‎ ‎43.(12分)(1)两重性 (2)10-8 不促进也不抑制 ‎ ‎(3)小于 重力 抑制 ‎ ‎(4)在去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2分) ‎ A、C(2分)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过低(2分) ‎ ‎44.(10分)(1)西瓜皮培养液的浓度和培养时间(2分) ‎ 浓度为6%的西瓜皮培养液,培养10d(2分)‎ ‎(2)抽样检测法 无色 选择透过 偏小 [来源:学.科.网Z.X.X.K]‎ ‎(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2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