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6年级上语文教案:怀念母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6年级上语文教案:怀念母亲

‎ 怀念母亲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学习重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教学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还记得上个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季羡林爷爷写的文章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怀念母亲》,从这个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读题,一齐读。‎ ‎   2、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2)指名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3、通过初读,你对题目又有什么了解呢?(对亲生母亲与祖国母亲的怀念)    课文中哪些段落告诉你这里的母亲包含这两层意思呢?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指名一次次朗读,什么都不解说。同样的敬意与同样的爱慕还可以从哪些句子里感受到?请用朗读来表示。(学生朗读相关句子,但也不讲说)‎ 出示句子:‎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质疑。‎ ‎(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母亲频来入梦作者为什么不知到原因等。对于“频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该联系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记中的时间可以反映经常怀念母亲,文章的最后一节中的“没有断过”、“一直”“十一年”等。)   二、品读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为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写作者怀念母亲的段落。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你又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在学生谈感受的时候,随机理解“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交流到痛苦——追问: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 学生联系了上文,教师引导联系下文。‎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你如果知道了作者的愿望后,你就更能理解作者的痛苦之情了。‎ 出示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师:母亲是带着遗憾、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也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一想起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绞。请你读读这句话。“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师: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想起哪些温馨的画面呢?‎ 学生想象说话,教师出示资料:‎ 这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师:这是存留在作者脑海中关于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因此当母亲突然去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接受?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2)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师:的确,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品味的句子,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交流——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失去了光明与快乐 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终生遗憾。‎ 引读句子。“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生读)“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生读)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现在知道后来到了德国,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了吗?(学生说原因)‎ 三、作业设计 ‎ 1、必做题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摘记新词。‎ ‎ 2、选做题 ‎ A、写一段话,用上“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成语。‎ ‎ B、搜集描写思念母亲的诗或句子。‎ ‎ ‎ ‎ 第二课时 ‎ 一、交流思念母亲的诗文。‎ 二、品读思国之情。   1、‎ 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读11月18日的日记)‎ 这是季老在德国留学时写的日记,在旅居德国十年间,季老怀念的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让我们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吧。(学生读。)   2、学生读后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谈谈体会,或是质疑。     (2)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设计想象说话:       因为季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3)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 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学生交流。       设计想象说话:       如,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仿佛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4)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引读:          ──1935年11月16日……       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          ──11月20日……       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          ──11月28日……   4、抒发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2)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出示资料:“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     客树回望成故乡。 三、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 ‎1.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 ‎  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3.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 4.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四、作业设计 ‎1、找出课文中对祖国母亲与亲生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摘抄下来。‎ ‎2、阅读《同步阅读》第二单元的课文,摘记、赏析、读后感,自由选择一种方式写读书笔记。‎ ‎ 板书:‎ ‎            怀念母亲 ‎        崇高的敬意     真挚爱慕 ‎          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