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2010年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天津中学 王晓薇 新课标下的有机化学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应对?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必须研究的三个问题。要明确考什么的问题,就应认识教材、大纲、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应立足教材,依据大纲,研读说明;要明确怎么考的问题,就应研究高考试题;要解决应考问题,就应在此基础上分析学情,制定复习计划。‎ 一、研究高考 (一) 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 高三化学复习中有机化学的复习一般是在一轮的后期,我们手中已经有了新的考试说明,在教材、大纲、考试说明三个文本中考试说明应该是范围最小的文本,因此有机复习应重点研读考试说明,根据说明可将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大类。‎ Ⅰ 考试说明中的了解内容 ‎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列举异构体。‎ ‎3.烷烃、烯烃的命名原则。‎ ‎4.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5.有关分子式计算 ‎6.列举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7. 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成分; ‎ ‎8. 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中的主要作用;‎ ‎9. 关注有机化合物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10.油脂、糖类(以葡萄糖为例)、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11.食品、营养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食品添加剂、毒品 ‎12.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 ‎13.合成高分子的主要品种和主要性质、用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新型高分子材料。‎ ‎14.加聚、缩聚、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15.根据高分子的组成结构找单体 Ⅱ考试说明中的掌握内容 ‎1.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2.以一些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 乙二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 ‎3. 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 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 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二)研究高考试题,总结热点,归纳方法 1、 近几年高考题 ‎ 试题一(2008年天津试卷27)(19分)某天然有机化合物A仅含C、H、O元素,与A相关的反应框图如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   S→A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 ‎   D→E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A→P_________________。‎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P、E、S的结构式:‎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在浓H2SO4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F与足量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取代(或水解)反应、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酯化(或取代)反应 ‎(2)碳碳双键  羧基 ‎【分析】考查知识点:官能团转化,同分异构的书写(多取代),判断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考查能力: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官能团,根据式量的变化、及性质推断官能团个数,根据成环特点推断碳链,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试题二(09天津18分)请仔细阅读以下转化关系:‎ 时 ‎ A是从蛇床子果实中提取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酯类化合物;‎ B称作冰片,可用于医药和制香精、樟脑等;‎ 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 D 中只含一个氧原子,与 Na反应放出H2;‎ F为烃。‎ 请回答:‎ ‎(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a.氧化反应 b.聚合反应 c.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 e.Br2加成反应 ‎(3)写出D→E、E→F的反应类型:‎ D→E______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合物H是F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6,写出H所有可能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C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给F命名:‎ A: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F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E→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10H18O ‎ ‎(2)b e ‎ ‎(3)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 ‎(4)C5H10 CH2=CHCH2CH3 CH2=C(CH3) 2 ‎ ‎ CH3CH=CHCH3 的顺反结构 ,‎ H2O ‎△‎ ‎(5) (CH3)2CHCH2COOH 3-甲基-1-丁烯 ‎ ‎(6) (CH3)2CHCH2CH2Br + NaOH (CH3)2CHCH2CH2OH+ NaBr ‎【分析】考查知识点:根据结构书写分子式,官能团转化,同分异构的书写(含顺反异构 ),判断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书写,命名,核磁共振。‎ 考查能力: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官能团,根据式量的变化推断官能团个数,根据核磁共振推断结构,根据隐含信息推断官能团位置,新信息的灵活应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 试题三(09宁夏39)[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 A~J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表明:‎ ① D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② 核磁共振氢谱表明F分子中有三种氢,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1:1;‎ ③ G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1mol J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A的结构简式为____(不考虑立体结构),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 ‎⑵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⑶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E中官能团有_______(填名称),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E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写出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结构);‎ ⑷ 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由I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1)BrCH2CH=CHCH2Br 取代(或水解) (2)‎ ‎(3) 羧基、羟基 ‎ ‎ ‎(4)(5)‎ ‎【分析】考查知识点:简单计算,同分异构的书写,判断反应类型,核磁共振,化学方程式,官能团名称。‎ 考查能力: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官能团,根据性质推断官能团, 根据核磁共振推断结构,根据化学反应推断官能团个数, 根据成键特点推断官能团,正向思维 。‎ ‎2、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 ‎(1)突出主干 ‎ 有机试题所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属于主干知识,仍然关注传统的考试热点和重点,即: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理解),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的迁移(掌握),有机物的分子式的确定(简单计算),有机合成和有机物结构的推断(综合应用)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种类(掌握),有机实验。‎ ‎ (2)载体新颖 有机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医药、新科技等有密切联系,分析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试题,从实际中取材命制的有机试题俯拾皆是,而且由于有机化学新的理论、生产工艺、材料不断涌现,给命题者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取材更加新颖、考查更加灵活。‎ ‎(3) 重视表达 有机试题采用由浅入深的有层次的设问方式,使考生能得分,而得满分又不易,有机试题要求考生书写化学用语规范,例如:物质名称、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等。‎ ‎(4)突出推理 以能力立意为指导,加大学科内知识相结合的趋势,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强调考生对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坚持对简单计算和推理的考查,以最基础、最典型的有机物为基点,给出信息,超越教材,要求学生对陌生度比较高、结构比较复杂的有机物的相关情景进行推理。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检验学生能否在考试的氛围中迅速理解、提取信息,迁移、重组知识。‎ (三) 研究教材与考题的关系 ‎  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因为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理综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任何一处主干知识都将会是“热点”,无主次之分。为此,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复习重心,立足考试说明,回归教材,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教材 ‎ 考题 各类物质的通式 ‎(陈述性知识)‎ 运用不饱和度判断可能的物质类别即可能含有的官能团;(程序性知识)‎ 各类官能团的性质 同系物或有相同官能团物质的反应方程式的表达(已有知识的迁移)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多官能团 ‎ 代表物的性质 书写新的反应方程式 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 ‎ 基本反应类型 ‎1,3—丁二烯的加成 新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 ‎1,3—丁二烯的加成与乙烯的成环反应 ‎(知识的迁移)‎ 苯的结构 根据结构书写分子式 二、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复习难度 我校2010届学生在07年录取时全市排在第十八位,学习能力不是很强,难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讲明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备考是一定要降低重心,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对考试说明规定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落实,重视细节;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最终达到提升能力的目标。‎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调整课堂模式 ‎ 在复习中,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学案导学(读教材),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基础都出自课本,无论是简单题、还是难题它的“根”都离不开课本,都能从课本上找出解题依据。在复习中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照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以学案为载体逐条逐项的对照过关, 即将零碎分散而繁杂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再将各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梳理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 利用形成性测试(落实高考题型)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不要怕学生思考不出来而代替了他们的思考。 对测试中的错题进行重组,找出测试中错误的知识性的、心理性的、能力性的因素,从根本上防止错误的重复。形成测试-反馈-矫正-达标的教学模式。‎ ‎(三)、教给学生自主复习提升迁移能力 ‎ 有机推断题中的信息迁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敏捷地接受新信息,并将新信息与旧知识相结合,由形似模仿变成神似模仿,以及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在学习中养成自我获取知识、独立思考的习惯,利用小组交流经常对同伴、教师的讲解和教材内容提出质疑,不断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完善。二是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有机信息迁移题进行训练。懂得怎样审题,怎样从试题给出的信息中寻找与解题有关的主要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怎样将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建立新的网络关系进行分析和推理。 ‎ 三、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一)遵循考纲,分析学生,制定计划 ‎ ‎(1)确定复习目标:‎ ‎ 复习规律、训练方法、提高能力。‎ ‎(2)选择复习方法:‎ ‎ 设计学案 构建网络 搭建平台 ‎ 归纳专题 反思错题 迁移信息 落实能力 ‎(二)复习规律 ‎ ‎1、以知识结构为主线, 突出专题 ‎(1)确定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2)分类、命名、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 ‎(3)代表物结构性质、官能团的性质和应用 ‎(4)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 ‎(5)重要的有机实验 ‎ ‎(6)有机计算(有机化合物燃烧问题)‎ ‎(7)有机合成和有机物的推断 知识归纳 例如:Ⅰ有机实验知识归纳 ‎1、有机物的鉴别、鉴定 官能团 加试剂 现象 酚羟基 Fe3+‎ 紫色溶液 浓溴水 生成白色沉淀 苯的同系物、‎ 有还原性的物质等 酸性KMnO4‎ KMnO4紫色溶液褪色 氧化还原反应 ‎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 溴水 溴水褪色 加成反应 ‎—CHO 醛基 银氨溶液 银镜(水浴加热)‎ 新制Cu(OH)2‎ 砖红色沉淀 ‎-COOH 羧基 NaHCO3‎ 气泡 ‎-OH 醇羟基 Na 气泡 ‎2.典型有机物的制取:‎ ‎①CH4 ②CH2=CH2 ③CH≡CH ④C2H5-Br ⑤CH3COOC2H5‎ ‎3. 典型有机实验操作归类:‎ ‎①水浴加热:银镜反应、乙酸乙酯水解、糖水解、制硝基苯、制酚醛树脂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制乙烯 、石油蒸馏、制硝基苯 ‎③导管冷凝回流:制溴苯、制硝基苯、制酚醛树脂 ‎ ‎④防倒吸: 制乙酸乙酯、制溴苯 ‎4.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 ‎①萃取、分液法 ②蒸馏法 ③洗气法(还有渗析、盐析、沉淀法等)‎ ‎5. 有机实验现象描述:‎ 如:燃烧实验:①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 ②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 ③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烈的黑烟。‎ ‎6.重要有机实验的操作要点 ‎ 操作要点 ‎ 有机实验 ‎ ‎ ‎ 催化剂 ‎ ‎ 温度 冷凝回流 ‎ ‎ ‎ 其 他 制 Fe 常温 ‎√‎ 接收HBr装置注意防止倒吸 制 浓H2SO4‎ ‎60℃‎水浴 ‎√‎ 注意液体加入顺序,使用温度计 制CH3COOC2H5‎ 浓H2SO4‎ 加热 冷凝不回流 加入液体顺序要注意;用饱和Na2CO3溶液接收产物 淀粉水解 稀H2SO4‎ 水浴加热 ‎×‎ 水解产物用银氨溶液及新制Cu(OH)2检验,需先用碱中和酸 实验室制乙炔 不需要 不加热 ‎×‎ 固液反应速率快,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硫化氢的吸收 实验室制乙烯 浓H2SO4‎ ‎170℃‎ ‎×‎ 使用温度计,浓H2SO4与乙醇体积比为3∶1,注意加碎瓷片 ‎ ‎ Ⅱ、物理性质 :‎ ‎①常温下呈气态:碳原子数在四以内的烃、甲醛、一氯甲烷 ‎②易溶于水:低碳的醇、醛、酸 ‎③微溶于水:苯酚、苯甲酸 、C2H5-O-C2H5 、CH3COOC2H5‎ ‎④与水分层比水轻;烃、酯 ( 如:苯、甲苯 、C2H5-O-C2H5 、CH3COOC2H5)‎ ‎⑤与水分层比水重:卤代烃(溴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溴苯等)、硝基苯 、液态苯酚 ‎ ‎⑥有芳香气味:苯 、 甲苯 、 CH3COOC2H5 、CH3CH2OH Ⅲ、有机反应归纳 ‎ ①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 卤代:烷烃、苯及同系物;‎ 硝化:苯及同系物;‎ 酯化反应、酯的水解、醇的分子间脱水、醇与氢卤酸反应 ‎②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羰基(醛、酮)(加H2、加H2O、加X2)‎ ‎③消去反应:邻碳失氢(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 ‎④水解反应: ( 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酰胺的水解 、糖的水解等)‎ ‎⑤酯化反应:‎ A.形成酯的酸不一定是羧酸,也可以是无机酸,如硫酸、硝酸等。‎ B.二元酸和二元醇反应形成的酯可以是链状的酯,也可以是环状的酯(如 ‎ ),也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形成聚酯类高分子 ‎(如 C.同一物质内若既有羧基又有羟基,在适当条件下可形成内酯或高分子,如:‎ ‎ ‎ D.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酯应抓住其结构特征,如羧酸酯应具有—COOC— 结构,硝酸酯应具有—C-O-NO2 结构,要注意区分具有 —C-NO2结构的物质属硝基化合物,而不是酯。‎ E.酯化反应的逆过程即为酯的水解,酯可相应发生醇解、氨解反应 ‎ F.酯化反应知识的迁移(类比)‎ ‎ 其中肽键的形成可概括成:羧基脱羟基,氨基脱氢。 ‎ ‎⑥聚合反应: 加成聚合(加聚)反应(乙烯加聚、丙烯加聚、乙炔聚合成苯)‎ ‎ 缩合聚合(缩聚)反应(聚酯类高分子、酚醛树脂的合成)(名称不作要求)‎ ‎⑦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醇的氧化、醛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⑧脱水反应: (分子内脱水、分子间脱水)‎ ‎⑨裂化反应: (石油的催化裂化等) (通常考的有:①—⑦反应)‎ Ⅸ.有机官能团的相互影响 ‎1.链烃基对其他官能团的影响 ‎①酸性 HCOOH >CH3COOH > CH3CH2COOH ‎ ‎②甲苯的硝化反应产物是三硝基甲苯,而同样条件下的苯的硝化只能生成一硝基苯。‎ ‎2.苯基对其他基团的影响 ‎①水、醇、苯酚提供氢离子的能力 R-OH<H-OH<C6H5-OH ‎②烷烃和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的同系物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羟基对其他官能团的影响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更易被取代受—OH的影响,‎ 苯酚中苯环上的氢被取代变得更容易了 ‎2. 构建知识网 ‎ 例如:官能团的转化:‎ ‎(1)、单一官能团 ‎(2)、双官能团 ‎(3)常见物质 ‎(4)芳香族 ‎(三)突破难点 ‎ ‎1、同分异构 ‎2、有机合成及推断 ‎3、有机信息给予 ‎4、有机化学反应 ‎5、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例如:‎ Ⅰ、同分异构 Ⅱ、有机推断 有机推断的解题模式、方法和思路 ‎⑴有机推断题的解答思维模式:‎ 特征反应、条件、现象 推知官能团种类 断键位置、隐含信息 有机推 推知官能团位置 综合分析 断题解 简单计算 确定有机物结构 题模式 推知官能团数目 产物结构 推知碳架结构 ‎ ‎⑵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的思维方法:‎ ‎①顺推法: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正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 ‎②逆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逆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 注意:在有机推断中思路要开阔,打破定势。应该考虑到某有机物可能不止一种官能团,或者只有一种但不止一个官能团。要从链状结构想到环状结构等。 ‎ ‎③夹击法: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出发,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为主线,推出中间过渡产物,从而解决过程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④分层推理法:依据题意,分层推理,综合结果,得出正确推论。‎ ‎⑶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 此类试题通常以框图题的形式出现,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突破口。 ‎ 知识归纳 Ⅰ官能团的推断和引入 ‎1、官能团的推断 定性推断:‎ 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 ‎ ‎(1)    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 ‎(2)    遇FeCl3溶液显紫色:‎ ‎(3)    遇石蕊试液显红色:‎ ‎(4)    与Na反应产生H2:‎ ‎(5)    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6)    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 ‎(7)与NaOH溶液反应:‎ ‎(8)发生银镜反应、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 ‎(9)常温下能溶解Cu(OH)2:‎ ‎(10)能氧化成羧酸的醇:能氧化成酮的醇,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 ‎(11)能水解:‎ ‎(12)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还原成醇:‎ 定量推断:‎ ‎(1)  与X2、HX、H2的反应:‎ ‎ 取代(H ~ 1X2) ‎ ‎ 加成(C═C~1X2 或 HX或H2;‎ ‎ C≡C~2X2 2HX或2 H2; 苯环 ~3H2)‎ ‎(2)银镜反应:─CHO~2Ag;(注意: HCHO~4Ag)‎ ‎(3)与新制的Cu(OH)2反应: ‎ ‎─CHO~2Cu(OH)2;─COOH~1/2Cu(OH)2‎ ‎(4)与钠反应:─OH~1/2H2‎ ‎(5)与NaOH反应: ‎ ‎ 一个酚羟基~1NaOH; 一个羧基~1NaOH; 一个醇酯~1NaOH; ‎ 一个酚酯~2NaOH; R─X~1NaOH; C6H5─X~2NaOH。‎ ‎ (6)与NaHCO3:一个羧基~1CO2; ‎ ‎2、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C─C:‎ ‎(2)、引入C═C或C≡C:‎ ‎(3)、苯环上引入 ‎ ‎(4)、引入─X: ‎ ‎(5)、引入─OH ‎ ‎(6)、引入─CHO或酮: ‎ ‎(7)、引入─COOH: ‎ ‎(8)、引入─COOR ‎ ‎(9)、引入高分子: ‎ ‎3、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 类型 方式 酯成环(—COO—)‎ 二元酸和二元醇分子间的酯化成环 分子内酸醇的酯化成环 醚键成环(— O —)‎ 二元醇分子内脱水成环 二元醇分子间脱水成环 肽键成环 二元酸和二氨基化合物成环 氨基酸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成环 不饱和烃 单烯和二烯加成 乙炔低度聚合 一元醛分子间 如乙醛聚合为六元环 ‎4、官能团间的转换 ‎(1)不同官能团间的转换 ‎ R-X -C=C- R-OH RCHO RCOOH ‎(2)通过某种途径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 如CH3CH2OH→HOCH2CH2OH。‎ ‎(3)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官能团的位置。‎ ‎ 5、官能团的保护 如:(1)氧化羟基时同时存在双键,需先加成(HX)—氧化—消去。‎ ‎(2)有氧化反应时酚羟基在转化中也需要保护,先将酚羟基转化为醚,然后氧化,最后再设法消除(信息给予)。‎ ‎6. 碳骨架的增减(信息给予)‎ ‎(1)增长:有机合成中碳链的增长 ‎ 如信息:‎ ‎ ‎ ‎ 2CH3CH2Br +2Na CH3CH2CH2CH3 +2NaBr ‎ ‎ ‎ 另:常见方式为有机物与HCN反应以及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2)变短:如烃的裂化,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的氧化,羧酸盐脱羧反应等。‎ ‎ O 如 R1CH=CR2 Zn / H2O R1CHO + R‎2 ‎‎ C R3‎ ‎ R3 O3‎ Ⅱ有机物推断的突破点 ‎1. 从物质的特征性质突破 ‎ 物质类别 特性 双键和三键 溴水褪色、高锰酸钾褪色 醇羟基 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铜催化与氧气反应、浓硫酸加热(消去、酯化)‎ 醛基 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催化加氢 羧基 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浓硫酸(酯化反应)‎ 酯类 稀硫酸、氢氧化钠条件下水解 酚类 浓溴水(白色沉淀);氯化铁溶液(紫色溶液)‎ 卤代烃 氢氧化钠水溶液取代;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生成三键、双键、二烯烃)‎ ‎2. 从反应的特征条件突破 ‎ ‎(1)NaOH 水溶液,发生卤代烃 酯的水解反应 ‎ (2)NaOH 的醇溶液,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 (3)浓硫酸、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 醇消去 酯化 成醚 硝化 纤维素水解 ‎ (4)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 (5)氢气加入催化剂(Pt或Ni),加热,发生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 ‎ (6)稀硫酸加热,发生酯类、淀粉的水解反应 ‎ (7)氧气(Cu或Ag做催化剂)加热,或氧化铜加热,发生醇催化氧化反应 ‎(8氧气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发生醛催化氧化反应 ‎(9)KMnO4(H+)或[O],发生醇、甲苯被氧化为羧酸的反应 ‎(10)光照条件下,X2能取代烷基上的氢 ‎(11)FeBr3粉作催化剂时,Br2能取代苯环上的氢 ‎3. 从物质类别的转化关系突破 在有机框图题中,有烯、卤代烃、醇、羧酸、酯的重要转化关系。 ‎ ‎4. 从题目的信息突破 ‎ 首先要依据信息中的反应,判断官能团。从已知物质的碳链找出未知物的碳链,再将所得碳链与官能团组合,最后得出未知物质的结构。 ‎ ‎5. 从式量的综合计算突破 ‎(1) 12 14n 15n 16 29n 30n 45n C (CH2)n (CH3)n CH‎4 C2H5 (CH2O)n (COOH)n ‎(2) 乙烯 乙醇 乙醛 乙酸 乙酸乙酯 ‎ M M+‎18 ‎‎ M+18‎-2 ‎‎ M+16+‎16 M+32+46-18‎ ‎(3)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有:‎ 烯烃和环烷烃(CH2) 乙炔和苯:(CH ) 甲醛、乙酸和葡萄糖:(CH2O)‎ ‎(4)相对分子量质量相同的物质有:‎ 同分异构体;烷烃和比它少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醇和比它少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等 如: ‎ ‎6. 其它:特殊的分子式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三有机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特点和本校学生的特点,明确新课标下的有机化学考什么?怎么考?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收敛、精炼、放大、升华、迁移,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配合才能的良好的复习效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