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数学思想——解题技巧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数学思想——解题技巧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案

专题讲座(一) 数学思想——解题技巧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考命题中,最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有“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等,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充分体现了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核心作用和纽带作用,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又是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其解题步骤如下:‎ ‎(1)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2)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过量物质,用完全反应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3)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4)选择有关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一、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如:‎ ‎2C(s) + O2(g) ===2CO(g)  ‎ 固体差量 24 g Δm=24 g 物质的量差量 2 mol 1 mol 2 mol Δn=1 mol 体积差量 1 2 1‎ ‎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1)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2)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质量差量)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解析: 发生的反应为 ‎2NaHCO3Na2CO3+H2O+CO2↑ 固体质量减少 ‎ 2×84 18+44=62‎ ‎ m(NaHCO3) (w1-w2)g m(NaHCO3)=(w1-w2)g。‎ 故Na2CO3的质量为:w1 g-(w1-w2)g=g。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g÷w1g=。‎ 答案: A ‎(物质的量差量)白色固体PCl5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PCl5(g)PCl3(g)+Cl2(g)。现将5.84 g PCl5装入2.05 L真空密闭容器中,在277 ℃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为1.01×105 Pa,经计算可知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________。‎ 解析: 原n(PCl5)=≈0.028 mol。‎ 设分解的PCl5的物质的量为x mol。‎ PCl5(g) PCl3(g)+Cl2(g) 物质的量增加(Δn)‎ ‎ 1 1 1 1‎ ‎ x mol ‎ 所以x=0.022‎ PCl5的分解率=×100%≈78.6%。‎ 答案: 78.6%‎ ‎(体积差量)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 A.16.7%        B.20.0%‎ C.80.0% D.83.3%‎ 解析: N2+3H22NH3  ΔV ‎ 1 L 3 L 2 L 2 L 由以上关系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的减少与生成的NH3体积相等。‎ 设平衡时混合气体100 L,其中含20 L NH3,则原气体总体积减少20 L。所以,初始氮气和氢气的总体积为120 L,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为×100%=16.7%。‎ 答案: A 二、关系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多步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化学反应原理中多个反应连续发生,起始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确定的量的关系。解题时应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依据方程式找出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之间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最后确定已知物和目标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列出计算式求解,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1.叠加法(如利用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 ⇒‎ ⇒由木炭、水蒸气制取NH3的关系为:3C~4NH3。‎ ‎2.原子守恒法 ‎4NH3+5O2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经多次氧化和吸收,由N元素守恒知:NH3~HNO3。‎ ‎3.电子转移守恒法 NH3HNO3,O22 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NH3经氧化等一系列过程生成HNO3,NH3和O2的关系为NH3~2O2。‎ 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先称取W g石灰石样品,加入过量的浓度为6 mol·L-1的盐酸,使样品完全溶解,加热煮沸后,除去溶解的CO2。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后,慢慢加入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则析出草酸钙沉淀:C2O+Ca2+===CaC2O4↓。过滤出CaC2O4后,用稀H2SO4溶解:CaC2O4+H2SO4===H2C2O4+CaSO4。再用蒸馏水稀释溶液至V0 mL,取出V1 mL,用a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此时发生反应: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V2 mL,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解析: 本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有CaCO3+2HCl===CaCl2+H2O+CO2↑,C2O+Ca2+===CaC2O4↓,CaC2O4+H2SO4===H2C2O4+CaSO4,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由此得出相应的关系式:‎ ‎5CaCO3~5Ca2+~5CaC2O4~5H2C2O4~2MnO ‎ 5 2‎ ‎ n(CaCO3) a mol·L-1×V2×10-3 L 解得:n(CaCO3)=2.5aV2×10-3 mol 则样品中 w(CaCO3)=×100%=%。‎ 答案: A 三、极值法 ‎1.极值法的含义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成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 ‎2.极值法解题的基本思路 ‎(1)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反应。‎ ‎(2)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3)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3.极值法解题的关键 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 ‎4.极值法解题的优点 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析清楚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 将总物质的量为n mol的钠和铝的混合物(其中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x=V/(11.2n)      B.0XB,则XA>>XB,代表平均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 ‎2.应用:已知可以确定XA、XB的范围;或已知XA、XB可以确定的范围。‎ 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考题的平均值需要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断。‎ 铜和镁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 480 mL 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气体的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9.02 g          B.8.51 g C.8.26 g D.7.04 g 解析: 根据生成的气体的体积可得,被还原的硝酸共有0.23 mol,则4.6 g铜和镁的合金的物质的量为0.115 mol,故合金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 g/mol,氢氧化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17×2=74。故形成的氢氧化物沉淀为:(4.6 g÷40 g/mol)×74 g/mol=8.51 g或0.115 mol×74 g/mol=8.51 g。‎ 答案: 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