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4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07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1)
专题 07 论述类文本阅读 易错点 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诗的意境 周振甫 意境一词的提出在唐朝。日僧遍照金刚在《文境秘府论》里介绍唐朝的诗论,在《南卷·论 文意》里有“夫作文章,但多立意”“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 思则便来,来即作文”。这里所说的“意”,同“情”结合,即情意。所说的“境”,即境 界,即把感情色彩附在景物上。“以境照之”,即在境界上产生诗意,就可创作了。托名王 昌龄的《诗格》说:“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解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 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就是意境,只是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 志的称为意境。这里讲的物境,主要讲山水诗,要写出泉石云峰之美,这种美的观点在诗人 的心里,诗人一定要处身于泉石云峰中,掌握了泉石云峰之美,看得透彻,了然于心,所以 能够描绘出泉石云峰的形象。所谓物境,主要有两点:一要看到山水的“极丽绝秀”,即山 水之美;二要“形似”,描绘出山水的形象来。因为写出了诗人的美学观点,是形象和美的 结合,所以构成意境。情境、意境同物境的分别,只是情境写出了“娱乐愁怨”,意境写出 了“意志”,把情意跟景物结合,就成了情境和意境了。其实这三者都是情景和境界的结合, 情和意也往往结合着,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写山水里也往往有情意,所以这三境都是 意境。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 之区。”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的互相连接是无穷的,所以称为万象,只要在视 听的范围里所接触到的,着上感情色彩,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流连”指在欣赏景物 时,不忍离去,这里就产生感情,给景物着上感情色彩,“沉吟”就在进入创作了。又说: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图貌”是描绘形象,是写景; “与心”是表达情意,是抒情。这两者结合,就做到情景交融,构成意境了,即情意同境界 结合了。“写气”是描写气候,“属采”即运用辞采,也是为写境界用的。 《人间词话》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云破月来 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里提出境界出不出的问题,也就是哪些诗有 境界,哪些诗没有境界。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 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这种独特 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 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 (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引用诗句不属于原文所论意境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卫风·氓》)诗句写氓当年去看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子 的状态,“蚩蚩”表现了氓当年忠厚的样子。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诗句表现湘女对丈夫的思念之 情,“袅袅”既描写秋风的柔弱细长,又表现了湘女情思的婉转波动。 C.“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李益《上洛桥》)诗歌抒发了好景不长、繁华消歇的 历史盛衰的感慨,“舞腰”既写了柳枝迎风飘舞的状态,也使人联想起当年歌女翩翩 起舞的样子。 D.“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向子諲《秦楼月》)诗歌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愤恨 和悲凉,“啼血”既写了子规在残月中的悲凉叫声,也表现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悲哀之 情。 【错因分析】题干要求“下列各项中,引用诗句不属于原文所论意境的一项是”,考生就要在 理解“意境”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答题,“意境”简单地说就是意象+情感。此题 A 项描述了“氓 当年忠厚的样子”,构不成意境。所以,如果不结合题干,这个选项是没有问题的,容易错选。 【参考答案】A 理解概念含义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 的一项是……”,或者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让考生判断哪些是不符合或者不属于这一概 念的,比如典例让考生判断选项中的诗句中不属于意境的。答题时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 外延,这种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 中生有等,要注意分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汉末、三国时 期,佛经已渐有翻译。迨至东晋时期,则开始了大规模佛经传译的工作。这时,东来传教的 高僧日多,本土的出家僧众也激增,其间有不少的饱学大德,因此,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迅 速扩大。 东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随着本土人士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这 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 代表的格局已经形成,所以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表现为佛、道与佛、儒之 间的矛盾冲突。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 仙,而佛教则 宣扬诸行无常、涅槃寂灭,这样两种根本相反的解脱观,自然是会发生冲突的。但佛道两教 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从南北朝至五代,先后发生过四次较大规 模的灭佛运动。其中前两次的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那 两次,则又是与道教的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直接有关。唐武宗会昌五 年的那次灭佛运动,其中也有道教人士参与劝谏。只有五代后周世宗的废佛运动,未见有道 教的掺入。 佛教与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伦理 纲常等礼教。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的 孝道和忠道。在这一斗争中,坚持儒家立场者,激烈抨击佛教的出家制度教人剃须发、不娶 妻、不敬养父母等,完全违背了孝道;而出世主义的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 完全违背了忠道。因而极贬佛教为夷教胡俗,必欲消灭之而后快。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 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 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成佛是佛教徒的最 高理想,对此问题,当时的中国佛教徒提出了一种“神明成佛”的理论。当时的儒、道学者 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形死神灭”等观点。又,佛教讲因果 报应,强调自己种下的因,自己承受其果报。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则盛行着“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的教训。即祖先积善或积不善,由子孙去 承受福或祸,而主要不是本人去承受。 在佛教与儒、道发生矛盾冲突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与儒、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 融合。佛教传入之初,为使中国人理解这一外来宗教的思想,借用了大量的儒、道所用的传 统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然而,由于佛教传入初期,人们对其了解 不深,这种名词、概念的借用,也就给一般人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 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 在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隋唐时期, 佛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 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佛教终于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佛教的影响也不断地深入到了人 们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医学、天文等各个方面。至此,佛教 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节选自楼宇烈的《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传统文化,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 B.佛教传来之初,人们并不了解这一外来文化。随着佛经的翻译,人们才开始深入了解 佛教教义。 C.东晋时期,外来传教的高僧、本土的僧众日渐增多,还出现了许多饱学大德,佛教在中国 的影响扩大。 D.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儒、道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答案】B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 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故意曲解文意或 者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的一些关键的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将“了解甚浅”说成“并 不了解”,这个就是偷换概念、故意曲解了。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一般的答题模式为: 第一步:找出考查的概念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 第二步: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找准概念所涉及内容的位置和范围; 第三步:根据语境,理解概念的含义,并整合相关信息来作答。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点指津 “重要概念”主要指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反映深层含 义的词语、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一词,指在理解概 念时,要有客观的意识,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的语境来理解;“重 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指的是对论述对象或论述中心、观点、思想等起重 要作用的概念。这句话合起来就是指根据具体语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高频考点,近几年的题型都是以客观题 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总体来看,理解概念题的主要陷阱是范围扩缩、扭曲文意、 混淆时空、胡乱组合、偷换概念等。预计 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作答此类题的技巧: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理解概念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 的研究,可以了解高考理解概念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 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锻炼思维能力。 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 意识地多读论述文,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理解概念类题目答题方法: (1)方法一:“投石探波”定区间 找准信息区。可能是上文、下文、上下文,可能是一句、一层、一段,也可能是若干段 甚至全文。要看题干和选项的内容而定。 (2)方法二:识破干扰保准确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会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陷阱干扰你、迷惑你,做题者要明察秋毫,善 于识破。这些常见的陷阱有: ①背离原文,歪曲观点。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 造成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②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原 文已明确肯定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 ③过于武断,以偏概全。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 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 文章内容要点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扩大成对整体的判断,故意扩 大判断对象的范围,夸大其词;或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说成一定会发生,过于主观武断;或用 部分代整体,以偏赅全。 ④节外生枝,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暗示信 息。即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脱离原文无端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 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3)方法三:文题比对细排除 通过对比会发现,有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没有变化;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 如张冠李戴、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选项在原 文中找不到相关的语句,需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的分析与判断。切记,每个错 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4)方法四:标志词语助判断 ①角度性标志语:如“为什么、怎么样、如何、认为”等,即使有时没有这些语句,也 可以根据句子、层次、段落等内容来概括,且题干、选项也会有所体现。 ②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 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 下、也、同时、因此、总之、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 ③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可能”等。 易错点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延续诗词的文脉 胡妍妍 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 一种历史的辩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 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 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 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 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 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 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 “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 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 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 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③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 感的阅读。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 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 里”的日子。朱自清先生说:“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 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 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 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④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经由读古典诗词, 人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无关乎己 却又让自己反复感念,同理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 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此间的世界。这也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 的道理所在。你得能举一反三,能同情同理,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 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来说,是需要吹一吹这 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刪改) 根据文意,简要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内涵。 【错因分析】论述类文本中的“重要的句子”多数是作者所持的观点,或是作者对文章中某 一个概念的阐述。这些观点和要点是作者在相关篇章中反复展开论证的。做这类题目,就是 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也就是说,要答出句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 意,如果只是分析句子的表层含意,在理解上就会失于浅显,缺伐深度。如本题,“心灵上 的脂肪”“古典的清瘦等风”都是取比喻义的,但是整个句子到底是要说什么,这就必须结 合作者的论述观点了。 【参考答案】“心灵上的脂肪”比喻现代人情感浮华欲望过多。“古典的清瘦的风”比喻古 典诗词,作者呼吁现代人借助古典诗词来节制情感,延续文脉。 理解句子的含意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一是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二是从分析句子 的结构入手;三是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四是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记住这几点, 基本上答案就没有大问题了。如典例部分,先答出句子中的重要词语的比喻义,再分析作者 的表达意图,这样答案就完整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批评走向个性化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市场化原则和消费主义的普及,精英文化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 是大众文化的流行。这种文化观念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的最重要之处在于,破除了精 英文化高贵血统的一枝独秀,并赋予大众文化经验和价值的话语以合法性。大众文化并非是 乌合之众享用的文化,而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负载并传达个人生命体验和文化价值的活 化石。 作为消费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类型,大众文化兼具商业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双重属性,因而 不可避免地带有多元复合的价值因子和美学质素。作为商品生产,大众文化必须严格遵循商 品的生产逻辑和消费伦理,物质主义遂成为大众文化无法剥离的价值诉求。而作为文化产业, 大众文化又必须成为负载大众感性经验和理性意识的文化母体,进而在塑造大众文化习俗和 文化心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大众文化的转向与文化观念的变革,在改变时代人文精神的同时,必然引起文学话语和 批评观念的变革。过去,文学一直被视为高雅文明的化身,它集真、善、美于一身。文学是文明 社会的“伟大的传统”,文学以诗性话语重构生命的形式,以理性之真、情感之美和伦理之善 的方式塑造国民性。现代性文学更是被赋予审美自治的权力光晕。文学以其独特的语言、形 式与结构,生成自己的本质——文学性。文学引领人性走向美与自由的圣殿。然而,随着大 众文化转向与文化观念的变革,文学不再拘泥于原有的领地,而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大众社会的市场法则与消费文化的游戏规则,在改变文学的文化地基的同时,也彻底置 换了现代性的文学遗传密码。文学开始与市场联姻,与消费媾和,与爱欲狂欢。文学不只是 表征领域里花团锦簇的葳蕤,它也成为娱乐世界风尘不羁的浪漫。文学既沿袭体制的命脉, 传承文明的血统,又追赶时代经验的步伐,迎合大众感性的一晌贪欢。文学不再专注于纸媒 的书写空间,反而同电子媒介喜结连理,分娩出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短信文学等新的文学 样态。文学的泛化与扩容,文学审美经验的变异,最终祛除了现代性赋予文学的审美本质主 义迷魅。文学曾经风华绝代,而今却洗尽铅华。这是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必然的命运,也是 历史为人性写就的最平凡传奇。 文学经验与文学观念的改变,必然带动文学批评方法的革新。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 文学批评不再把文学性视为文学唯一的美学质素,而是转向丰富多元的文化性。这也就意味 着,文学批评将不再拘泥于审美批评的话语属地,而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个性化。个性化的文 学批评,倡导多元、民主、宽容与综合的批评意识,反对精英话语的美学独裁与理论独白。 个性化的文学批评,要求以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主义姿态介入文学的文本肌理,最大限度 实现文学的“价值阅读”、文化理解和意义阐释。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关注文学多层面、多维 度的存在状态与话语症候,由内而外地开释出文学活动中无限量的文化韵味。个性化的文学 批评,并非是如某些学者所言的泛文化研究,它追求个体在文本阅读中审美同情与文化批判 的辩证耦合。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同样不失为人性通往文化救赎的审美历险。当然,作为一 种方法学和话语范式,个性化的文学批评,还亟待理论的深入反思和实践的不断检视。 (有删改) 下列对“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批评走向个性化”这句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得文学经验与文学观念也发生改变,进而带动文学批评方法的革新, 倡导多元、民主、宽容与综合的批评意识。 B.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文学批评不可避免地走向个性化,反对精英话语的美学独裁与 理论独白。 C.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文学批评追求个体在文本阅读中审美同情与文化批判的辩证耦 合,同样不失为人性通往文化救赎的审美历险。 D.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关注文学多层面、多维度的存在状态与话语症候,将推动中国文化 沿着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泛文化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D 项,“将推动中国文化沿着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泛文化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D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指津 “重要句子”,是从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常指那些承载了较多、较重要的信息 或感情的语句。包括:①内容上,解释事物主要属性,说明主要事理的句子;直接表达作者 感情、态度的语句;不同层次的中心句:如主旨句、各段的中心句。②结构上,起连接或呼 应作用的语句。如过渡句、总领句、总结句。③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如结构较复杂的 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反复出现的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用法“反 常”的语句等。主旨句——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线索句——贯穿全文的句子;关键句—— 提请注意的句子(如段首句、段尾句、过渡句、带有提示语的句子等);特殊句——结构复杂、 含意丰富深刻、特殊句式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最近几年高考单独设题情况不多,而是与理解概念、分析 概括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呈现一种综合命题趋势。题型以客观选 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出现。2018 年高考预计仍会沿袭这一命题特点。 作答此类题的技巧归纳如下: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 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高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 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锻炼思维能力。 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 意识地多读论述文,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类试题解答方法: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例如: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 前的讲话》) 分析:这一句是全文结尾处高度评价马克思伟大人格的一句,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应从“私敌”和“敌人”这两个词入手。“私敌”是因个人的利害冲突而形成的敌人;未必 有一个私敌,那么句中的“敌人”就是公敌。依据上文,所谓公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的共同敌人。这样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全部精力都献 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 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①复杂的单句,要能明确句子的陈述对象(主语),划出主干(主谓宾)和枝叶(定状补), 要善于识别使单句复杂化的标志性词语,弄清复杂宾语前面的动词所管辖的范围,弄清介词 所统率的对象,弄清连词所关联的范围,从而明确语意的核心所在。 ②复句,要弄清它包含几个分句,每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整个复句的层次关系,整个复 句的意义重点,把握具体特征与概念属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具体地 说,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 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这种方法 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 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段首句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 的含意是什么?许多同学都觉得无法回答。其实其前文是评述马克思在科学上的贡献及其对 其他科学家在科研成果上的关注,其后文是评述马克思的伟大革命实践。再依句“因为”和 “首先”可知,这句话是说明马克思为什么重视科学研究。于是本句的意思是:马克思重视 科学研究是为了用科学来推动革命实践。第六段有这样一句话:“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 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也可以证明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 (4)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用这种方法分析,带有鉴赏的性 质。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化上“有爹可拼”“有老可啃”,无疑是幸运的,但也可能会变成包袱,使我们的创新 能力严重萎缩;而反观历史不长的美国人,因“无爹可拼”“无老可啃”,只好拼创新,拼创 意,拼匠心独具,“他山之爹,可以攻玉”,他们利用中国故事拍成电影《花木兰》占领中国 市场,利用埃及故事拍成《埃及艳后》占领埃及市场,利用古罗马故事拍成《角斗士》占领 欧洲市场……(节选自陈鲁导《文化“拼爹”与“啃爹”》) 请简要概括“他山之爹,可以攻玉”一句在文中的含意。 参考答案:利用别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改造创新,创作出独具匠心的文化作品。 参考解析:这是“仿造”句,“爹”“玉”是喻体,把它们的比喻义说出即可。对于那 些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如用了比喻、拟人、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要用还原法理 解,即把作者原来想表达的意思、意图还原出来。如用了比喻句,作者用它真正要表达的意 思、意图是什么,你只要写出即可。另外,要注意多角度答题,起码是正反、你我或者褒贬 等两个角度的思考。对于个别表意较为含蓄而未用特殊表达技巧的句子,也应在写出句子本 身含意的同时写出作者的表达意图。 4.理解句子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人为地“拔高” 这是指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于人,通常表现为不从句子实 际出发,而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词句往上加。 (2)要学会多角度理解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它的组合因素复杂,甚至是多侧面的综合体,所以理解的角度就不 能是单一的。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涉及的机会极少,这里便不再举例阐述了。 易错点 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 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 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 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 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 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 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 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 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 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 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 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 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 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 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 生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 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 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 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 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 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 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 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 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 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 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 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 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 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错因分析】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 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 等等。作答时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注意一 些关键性的修饰限制词,选项 B 就是故意删掉了关键性的定语,造成了范围过大,从而出错 的。 【试题解析】B 项,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并没有 泛指旧史学。 【参考答案】B 作答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因为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常见 的设误手段有: 1.“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2.“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3.“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4.“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考生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 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 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原始人认为,人 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 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 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 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 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 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 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 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 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 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 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事实 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人们对祖先的祭 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 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扞患御灾。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 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 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由于“祖先鬼”爱作 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 招引出来作祟害人。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厉鬼 不同。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 庙致敬,鬼神着矣。”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礼记》中也记载: “夫宗庙,鬼神所居。”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灵魂。 (摘编自凤凰网“文化国学栏目”,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把祖先称作“神”还是“鬼”,都是子孙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思的一种形式, 也是中元祭祀的源头。 B.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书中记叙了列入国祀的祖先神, 一类是有一定血源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一类是没有直接的血源关系的传说中 重要的氏族英雄。 C.祖先可以被称为神,也可被称为鬼,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 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D.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护本族成员,于是出现祖先 崇拜,这也是我们对祖先祭祀行为的起源。 【答案】B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指津 “文中的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现文章主旨和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 句等。 筛选并整合信息的前提是善于区分和辨析信息。能够通过比较分清哪些是主要信息, 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明示信息,哪些是隐含信息;能够辨析内容的性质以及内容之间的 关系,分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材料,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哪些是前提,哪些是结论 等。“整合”意味着要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 粗略概括。 这一考点是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考点,有单独设题,也有与分析结构思路、概括主旨要 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重点结合起来综合命题的形式。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 省市有主观题出现。主要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预计 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 上述命题特点。 针对这一考点,技巧归纳如下: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筛选信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 的研究,可以了解高考筛选信息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 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 论述文的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 习中要有意识地多读论述文,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信息的筛选并整合能力。 3.掌握筛选信息类题目选项设置的特点: (1)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 说成既成事实。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2)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以片 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如空间错位,以部 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3)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 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4)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主 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5)因果混乱。(强加关系)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 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此 外还有递进、条件等逻辑关系的强加。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 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7)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8)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只有……才;充分条件:只要……就。 (9)混淆程度深浅。一定要关注显示程度的副词,并与原文认真比照。 (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 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 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些”“这个”“那 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断。 (11)答非所问。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 (12)曲解原文。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故意作出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 项。 (13)遗漏信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遗漏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选项 “错误”。 (14)指代不明。对原文中出现的代词或指代性短语,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对其指代意义 的表述模糊、不明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4.注意以下几个“记住”,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2)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 系; (3)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4)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易错点 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庸”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和”。“和”不是简单的折中、调和,而是事物 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都能适度,达到一种和谐与统一。 以此观中国传统绘画,“和”的思想在其中的印迹俯拾皆是。从笔法看,有藏锋、露锋、 中锋、侧锋。一幅画全用藏锋、中锋,则画面呆板;若全用露锋、侧锋,则不够含蓄。从线 条看,过细过圆,则柔弱无骨;过粗过重,则显压抑。从用墨看,有浓、淡、干、湿。过浓 画面沉闷,过淡画面苍白,过干则失气韵,过湿则失刚劲。因此,作画时要藏锋、露锋、中 锋、侧锋并用,线条要刚柔并济、时轻时重,墨色要浓淡相间、干湿互补。当然,所有这些 对立要素并非各占一半,而是运用适度。这便是“和”,是一种互补的和谐。 在造型和构图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也处处讲求“和”,讲求“和而不同”。画树,不能画 出完全平行的枝;画山石,要大小相间;画鸟,常是一栖一飞,或一只闭嘴一只鸣叫;画人 物则要求有动有静,衣纹不能完全平行。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十分讲究,奇正、开合、 主次、虚实都是一些基本要求。要求布局严整,但不是要求画得四平八稳,而是奇中求正, 险中见稳。讲究对称开合就体现了对称,但不能把相对的两部分画得一模一样。注重主次, 主要对象细细刻画或放在突出位置,陪衬对象寥寥数笔一带而过,虚实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 一大特色。天空常常不染色,只是一片空白,远山也是似有似无。虚实对照,既突出了主要 对象,又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画面上一叶扁舟,不画水波纹,你会想到这是一个风 平浪静的湖;山上悬瀑,下面是一片空白,你会想象到山脚的清溪。 中国传统绘画正是通过这些对立要素和对立概念的互补而达到的和谐,才具有了一种韵味 独特的形式美。 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一种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 方式。它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线条、水墨、造型、 构图的种种对立要素和各种要求,但在一幅画中只要运用其中一部分要素,满足某些要求从 而达到某一种统一的效果,即显现出独特的风格。例如,有的画偏重于精细,有的画偏重于 简约,有的雄浑,有的清奇,有的恬静,有的飘逸。为表现某种风格或特点,画家在笔墨运 用、造型构图上就有所侧重。画家们常常采用夸张手法,以突出其特色,与这种特色不协调 的东西就大胆舍弃。为了追求这种统一性,画家常对次要的、细小的情节省略或简单概括。 我们有时看到一幅画的细节似乎很粗糙、很随意,可是当观看整幅画时,立时感受到它的确 气韵不凡。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整体美。 和谐与统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有机结合的。只有和谐,才能真正达到统一;而统一也 不是毫无差别、毫无变化的同一,而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统一。中国传统绘画由于融入了 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节选自颜锋《中国绘画传统与人文精神初探》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传统绘画的笔墨运用和造型构图上,可以看到“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印 迹俯拾皆是。 B.“统一”的观念常常支配着中国传统画家的创作,这种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 一种思维方式。 C.中国传统绘画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具有韵味独特的形式美和气韵不凡的整 体美。 D.如同“和”不是完全的同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统一”也不是毫无变化的同一,而 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统一。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作答本题,关键还是将选 项内容和原文进行比较,分析正误。题中四个选项,单独来看都没有问题,但是本题答题的 关键词是“本文主旨”,而 A 项只是说“和”在传统绘画中的体现,B 项只提到了“统一”,没 有言及“和”,D 项更属于顾左右而言他了。 【参考答案】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 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常见的设误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 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 细微的差别。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当今诗坛,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为诗意主要来自于语言的陌生化。诗评家陈仲义认 为:“就语言层面来说,陌生化担负着对老去语词的埋葬任务,追求语词‘前景化’,时刻 对司空见惯的功利语言、实用语言实施狙击、拦截,增加感觉长度、制造新鲜刺激,因其特 别符合诗语的求新天性,陌生化的合唱一浪高过一浪,陌生化终成为现代诗学追求的美学标 的之一。”但我要说的是,由于诗人们过于偏好陌生化的语言,导致诗歌偏离了读者的审美 趣味,诗歌的面孔变得十分陌生,越来越多的读者在远离诗歌和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 觉得当前的诗坛需要有一种让读者觉得亲切和亲近的诗歌出现,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从学术 层面看,任何把某种诗学理论极端拔高的结果,都会导致诗歌创作生态发生不必要的偏离。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出不同的诗学观点和理论,显得比较艰难。尽管这样我还是欣喜地看到 中国内地的青年学者、批评家苍耳等,首先质疑了陌生化给诗歌带来的危害。苍耳认为:高 度变形的语言恰恰对深入本体世界构成了一次障碍、一种抵消;它只是揭示了诗歌语言的一 极,而忽略了潜在的另一极——亲近化;亲近化意味着归本、归源、归朴、归真。诗评家陈 仲义也认为在某些语境下的熟悉语言,处理得好,一点也不会比陌生化语言差。诗人王立世 是这种亲近化诗学理论的创作实践者,他这方面的代表诗作,我认为当推他的《夹缝》。 《夹缝》这首诗就这么短短几行,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和体味却是无限的丰富的。就 是这样丰富的人生体验,诗人王立世,没有像有的诗人那样将满腔的情绪完全倾倒而出,而 是很节制地选取了“夹缝”这一中心意象,同时撷取人们常见的花草、空气、鸟鸣、风雨等 意象进行了丰富而又亲切的描写。他不像有的诗人板着面孔,更不像有的诗人故作高深,在 那里写着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读懂的诗篇。应该说,当今诗坛不缺少法官般刻板的诗人面孔, 也不缺少哲学家般缥缈的诗意述说,更不缺少那些让人感到陌生和新鲜的现代或者后现代诗 篇,缺的恰恰就是像《夹缝》这种让人感到亲切而又诗味十足、让人读之觉得亲近而又诗意 深邃的诗篇。 现在很多诗评家和诗人认为陌生化的语言是最好的诗歌语言,甚至把它当成唯一的诗歌 语言评判标准,这样的认识是偏激而又片面的,也是对诗歌创作有害的。要知道真正好的诗 歌语言其实是在朴实中蕴含丰富的内涵,在亲近中交融着饱满的情绪。 为此,我认为诗人们有必要清洗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清洗自己的诗歌语言。只有当诗 人彻底地清洗掉附着在头脑中那些空洞无用的思想,清洗掉诗人创作时游荡在心中的杂乱无 章的情绪,清洗掉诗人笔尖下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诗歌才会变得越来越让读者 感到亲近。只有让读者感到诗人可近,诗篇可亲,读者才会将他们阅读诗篇时的智慧发挥到 极致。 (选自《在亲近朴实的诗写中揭示人的生存状态》,有删减)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人王立世是亲近化诗学理论的创作实践者,其作品《夹缝》语言亲切,诗意深邃,以 极其寻常的意象带给读者无限丰富的感受和体会。 B.苍耳认为高度变形的语言忽略了语言的亲近化,亲近化意味着归本、归源、归真。提倡 语言陌生化的陈仲义也同样认可语言的亲近化。 C.当今诗坛充斥着板着面孔或是故作高深的诗人,他们写着只有自己才能读懂的诗篇,诗 坛极其缺乏让人感到亲切而又诗味十足的诗篇。 D.把陌生化语言当成唯一的诗歌语言评判标准,这种偏激、片面的认识对诗歌创作是有害 的,事实证明,通俗易懂、语言亲近化的诗歌更受大众欢迎。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事实证明,通俗易懂、语言亲 近化的诗歌更受大众欢迎”错误,原文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答案】D 作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题目的注意事项: 1.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 句子常常是归纳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依据。 2.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 现,不可忽视。 3.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 限制准确,表述要精练确切。 4.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 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条件。 5.要充分发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 确答题。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指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在对某一语段、某些语段或整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归纳内容要点侧重检测考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对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总 结与把握;概括中心意思则侧重检测考生能否着眼于文章的整体驾驭文章,通过理清文章内 部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章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这一考点是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必考考点,一般为单独命题,个别省市将这一考点与理 解概念、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也有以主观题形 式考查的。试题内容一般要求考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 的内容加以整理。预计 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这一命题特点。 对于这一考点,技巧归纳如下: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 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试题常见题型、命题规律 及选材范围,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论述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 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文来读,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归纳 概括要点能力。 3.掌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 ①通读选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 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寻找答题点; ③精读相关语段,抓住关键语句、字词; ④综合句意,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整体把握,得出答案。 易错点 5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 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 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 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 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 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 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 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 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 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 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 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 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 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 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 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 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 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 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 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错因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 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本题考 查的是论证方法,如果考生对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特征不熟悉,就有可能错选答案。 【参考答案】A 涉及“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的,必是论述类的议论文,考生要具有分 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基本能力,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一定要明确议论文的这 三个要素,熟悉其基本特征和常用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部中国文学史究竟应该从何时说起?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要说清楚并不容 易。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艺术的起源追溯到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从后世的文献记载 出发,我们也可以做出适当的想象性描述。如《礼记》所载的《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 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文献中留下的关于炎黄大战、大禹治水等等的神话传说。我们自然 不能轻率地将这些历史的记载否定,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后世的记忆,暂时又难以得到实 物的证实。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发现了铜器铭文,在传 世文献中保存下来了《盘庚》和《商颂》,还有在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 诗与神话传说。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从此,中国文学 脱离了传说的时代,步入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新的时代。 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 这有两点,一是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 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 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大部分,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辞汇丰富,语 言简洁,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文学的范畴,它本身就构成 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与甲骨文相提并论的是铜器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 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将殷商铜器铭文上的文字与 甲骨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字形结构的组合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铸造在青铜 器上的铭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不同的文字特 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殷商铜器铭文中,几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见到,大多数只有几字, 而且好多字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因而,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 情况。 商代社会是否还曾经存在过其他的文字书写形式?是否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当然 有。何以知此?这是由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考知的。我们知道,占卜在殷商王 朝的生活中虽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毕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青铜器上铸 字的活动更是如此。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无数重 要的事情,又记载在哪里呢?《尚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多士》为周初 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可见,“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 字文献。 (摘编自赵敏俐《殷商文学史的书写及其意义》)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理论上讲,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但目前只能追溯到 殷商时期,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等,只是传说。 B.铜器铭文是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它与青铜器制造业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 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 C.文字的书写、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 途可以考知,商代社会还曾经存在其他文字书写形式,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 D.全文用举例论证、因果例证、引用例证等方法,论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式及其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 项“铜器铭文也 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推断错误。原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 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可以推出铜器铭文与青铜器制 造密切相关,但不能得出“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 【答案】B 对于论述类议论文,命题者在命题时有可能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考点与其 他考点一起考查。例如本题,既考查了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又涉及了论证方法的考查。 对于涉及“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选项,考生应将其与原文对应,以确定选项是 否正确。比如本题的 D 项,考生应将选项中提到的“举例论证、因果例证、引用例证”一一 与原文相对应,可以确定第一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第二三段运用了因果论证、第四段引用了 《尚书·多士》中的话,也就说明运用了引用例证法。那么题干要求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就可以排除了。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考点指津 论述类文本主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其中论据有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两种,而 运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就是论证。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 2017 年高考考试大纲中 新增加的考点,这一考点的调整,预示着待选文章必须具有鲜明的论证性。换句话说,选文 应该是标准的议论文。2017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三份试卷都考查了这一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在全国新课标卷中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是备考者对其误解一直 普遍存在,即将其和其前身自然科技文或社会科学文等同看待,忽视论点论据的考查,忽视 语言逻辑性的把握。其实,2016 年及其之前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有意识无意识地涉及了对 这一能力点的考查,但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被明确写入考纲,我们就更有理由 相信,类似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试题将会成为稳定的常规试题。 从 2017 年的高考试卷分析,这一考点既有可能单独命题,也有可能与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预计 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这一命题特点。 对此考生要快速培养找准论点、分析论证方法及论据作用的能力,加强相关训练。 1.找准论点 高考试卷所选论述类文本一般有着典型的特征:一是观点鲜明、二是结构清晰。 中心论点:题目(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开篇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回扣中 心论点)。 分论点:一般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 注意区分论点和论题:论题是作者所论述的问题,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 张。 2.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申论证(又 叫归谬法)。 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真实可信,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 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 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增加文采;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 读者往下读。 ③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 深刻。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 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⑤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 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 可使文章简练生动。 3.论据的作用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证据,证明论点,不同的是, 有的论据直接证明中心论点,有的论据直接证明分论点,间接证明分论点,应注意区分。 易错点 6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 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 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 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 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 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 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 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 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 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 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 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 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 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 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 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 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 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 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 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错因分析】由题干“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可知这是考查考生能否理解作 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首先就要明确原文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第一段,然后将 各选项与原文观点进行对照,排除错误选项即可。如果单纯看选项内容,而忽略与原文的比 较,就容易造成混乱,造成错选。 【参考答案】D 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 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 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 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 “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 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 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 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 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 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 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 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 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 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 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 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清酒 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 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 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 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 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 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 渊源。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 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 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 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 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 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 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 为代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它的依据 是什么?请结 合相关文段,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注意从“用语袭用前人”“与杜甫时代相距甚远”“诗歌不具有实录精神”的角度作 答。 【答案】①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袭用前人,并非实指;②史书记载时间与杜甫时代相距甚 远,不 足为据;③王夫之认为诗歌不具有实录精神,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并非记实。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指津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其论述的具体事物或谈论的某 个问题的主观倾向,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讴歌什么,批判什么。分析概括作者的观 点态度要注意,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作者借助文章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阅读者自己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论述文常考考点,可单独设题,也可将此考点与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呈现综合命题趋势。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 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出现。预计 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作答此类试题的技巧归纳如下: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 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常见题型、 命题规律及选材范围,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论述文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 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文来读,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 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 3.掌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方法: (1)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进行分析概括。 这些内容一般可通过分析题目、注释、题干以及字里行间的暗示性语句来获得。 (2)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 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文中的点睛之处,有人物、 景物描绘之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使用较多之处等。抓住这些因素,通过辨析词语、句子, 划分段落层次等方法,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通读全文之 后,应知道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能从中明白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这样就可推 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4)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分散在多处,需要我们认真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 三年真题 一、【2017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 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 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 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 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 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 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 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 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 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 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 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 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 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 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 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 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 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 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以偏概全,原文用 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一项”,B 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二、【2017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4~6 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 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 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 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 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 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 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 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 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 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 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 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 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 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 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 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 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 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 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 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 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 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 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 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 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 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 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 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 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4.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 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 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 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 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答案】C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 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 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 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 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概括。B 项,“这种观点不可信”错。文章第五段说的是“谷鲁斯等人 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 并没有说谷鲁斯的观点不可信。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 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 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 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 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 青山的。 【答案】D 三、【2016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 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 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 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 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 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 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 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 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 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 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 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 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 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 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 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 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 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 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 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 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 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 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 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 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 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 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 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 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答案】B 选项把“通常丢掉”,混淆范围。A 项根据原文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 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 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来理解。C 项根据原文第二段“受此影响, 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来理解。D 项根据原文第三段“虚构的加强 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来理解。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 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 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 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 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答案】C 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 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很明显对象是“在这些小说家 笔下”而不是“人们”,范围扩大,且原文没有“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 因素”这层意思,曲解文意。A 项根据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 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来推断。B 项根据第三段“传统故事是否值 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 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来推断。D 项根 据原文第四段“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 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 之一”来推断。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 小说接近的文 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 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 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以 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 项 “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 别清晰起来”,第四段“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说明未降低对虚构依赖。A 项根据第二段“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 见 闻 是 它 们 的 共 同 要 素 ” 来 理 解 。 C 项 根 据 第 四 段 “ 契 诃 夫 曾 经 把 那 四、【2015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0~12 题。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 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 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 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 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 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 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 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 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 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 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 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 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 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 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 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 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 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 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 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 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 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 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 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 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 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0.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 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11.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 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 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解析】先审题,审出筛选信息的依据,“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然后到文中 找到这句话,在这句话的左右筛选信息。题干中的这句话在第二段的开头,答案应在后面, “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 的出发点”“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在他之后的雕刻家 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找到 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12.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 【答案】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 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解析】题干要求“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这是考查句子的含意。这句话 中的关键词是“生命的窗子”,回归文本,因为这句话处于文章的末尾,所以应从全文着眼。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 游离出来”“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 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找到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 两年模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儒家传 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 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 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 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就 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性。但 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 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理政者须关注的重 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 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 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 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 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 “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 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学”。“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 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 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 “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 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原则,并借此来 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 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 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 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本文选自 2017 年 4 月 1 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亦即道德 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B.儒释道中均有“人文信仰”,但儒家比较典型。它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 它要完成在世俗社会中人之为人的使命。 C.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道德文化属性都是人类所具有的属性。但其中道德文化属性应 是人的最高属性和最高本质。 D.一般人认为儒家重义轻利。实际上,儒家也看重对人的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治政者 必须关注“利民”“富民”“裕民”,这体现了儒家的生命大智慧。 【答案】D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文信仰”这一说法是受现代学者“人文宗教”的启发而得来的。儒家的“人文信 仰”就是要完成健全个体生命和建功立业的使命。 B.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关于“利民”“富民”“裕民”的言论,是为了证明儒家 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 C.儒学即仁学。仁学不仅仅讲爱他人,也讲爱自己。但不论是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 民而爱物”,还是孔子的“为己之学”,都应该是儒学仁学的重要内涵。 D.儒家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要“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荀子则把“仁义”转化成内外 规矩,此即儒家所讲的“礼”;而“礼”是用来协调义利关系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礼’是用来协调义利关系 的”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 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而不是“用来协调义利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也是孔子“仁政”思想的体现,而这对当代治政者 来说,也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B.孟子的“亲亲”“仁民”“爱物”,从家庭、社会到宇宙万物,层层深入地阐发了 “仁”的内涵,树立了儒家仁者形象。 C.“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蕴含了欲为“大丈夫”必先为“士”的道理。一个人首先要 成就自己,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D.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儒学由此向政治儒学转化。后世很多儒学家的政 治思想为当时统治者所用就是明证。 【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 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 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 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自小生于斯、长 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 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 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 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 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人们多认为这首诗是伪作。王逸既说其是 “屈原之所作”,又说其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 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 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 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饣甫其糟而歠其醨?” 他答曰:“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 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的。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 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使他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 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 行为,发出“伏清白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 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 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山海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水,不待帝命。帝令祝 融杀鲧羽郊者也。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 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 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 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4.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立不迁”是屈原崇高人格的核心,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是屈原这种“独立不迁” 人格最为集中的体现。 B.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 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C.“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虽然不 被理解而不他迁;等等。 D.《渔父》体现了隐者和屈原截然不同的人格: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独立 不迁”,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答案】A 【解析】“最为集中的体现”过于绝对,原文是说“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最后身投汨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各国国君没有一个理解他、重用他的,他的 “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B.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不迁”的 人格更为坚实和完美。 C.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因此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反映了屈原自己 崇高的人格。 D.全文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涵,结构 严谨。 【答案】B 6.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 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 屈原的为人准则之一。 C.尽管王逸和司马迁在《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问题上看法完全不同,但《渔父》 的史料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D.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 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 【答案】C 【解析】文中没有涉及司马迁对《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看法,因而不能看出王逸和司 马迁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完全不同,所以 C 项错。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在历史学家的研究接近尾声之时,他将会面临这样的挑战:你研究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 处?你是否只是从自己的工作中找点乐子?你是否比一个很少读书的街头路人对人类本质的 认识更深刻?你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规律,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 运?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 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而这些错误注定要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以更大的规模 发生? 我们不时会有这种感觉,而且还有许多疑虑冲击着我们的进取心。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 过去,过去真的发生了什么吗?或者,过去只不过是一堆鲜有“定论”的“荒唐事”?我们 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很可能还是错误的,因为历史已经被相互矛盾的证据 和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蒙蔽,或者也可能被我们的爱国心或宗教偏见所曲解。“绝大 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 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在材料选择和遣词造句上的细微差别,都会暴露出他的私人偏好。 其次,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但是由于变化的加剧,导致这一行为会比 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有风险。今天一些年轻的物理学博士甚至认为,他们所学习的学科近几十 年的改变,超过了此前有历史记载的所有时期。每一年,甚至每一个月,都有一些新的发明、 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情况迫使人们对行为和观念做全新的调整。更有甚者,机遇的因素,或者 说是自由的因素,似乎会进入到金属和人本身的活动运行中。我们再也不能确信,原子,更 小的有机体,如我们所认为的在过去发生反应那样,将一如既往地会在未来发生相同的反应。 电子,如同库柏的上帝一样,神秘莫测,其奇妙的运行以及一些怪癖的特点或情况,或许就 能打乱国家之间的平衡。正如亚历山大,当他酗酒致死,导致了他的新帝国分崩离析;或者 如腓特烈大帝,由于俄国继任沙皇醉心于普鲁士道路,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 显而易见,历史编纂不能算是一门科学。它只能算是一个行业、一门艺术和一种哲学一 个搜集史实的行业,一门通过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的艺术,一种寻求预见性观点 和启蒙作用的哲学。“当下乃为成事而拾掇的往昔,往昔尤为解惑而展开之当下。”这大约 是我们所相信的和所期望的。就哲学而言,我们试图通过整体来了解部分。就“历史哲学” 而言,我们又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我们知道,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总 体性视野不过是一种错觉。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在苏美尔人或埃及人之前,很可 能就已经存在过许许多多的文明。我们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进行发掘!我们必须从局部知识入 手,而且必须暂时接受所有的可能性。就历史而言,和科学与政治学一样,相对性至上,一 切公式皆应受到质疑。“历史嘲笑一切试图强迫将其纳入理论范式和逻辑规范的举动;历史 是对我们概括化的大反动,它打破了全部的规则;历史是个怪胎。”或许,因为有这些限制, 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去耐心地承受现实,并尊重彼此间的歧见。 (节选自[美]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倪玉平等译,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 去只是错误地一再上演。 B.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相互矛盾的证据或存有偏见的历史 学家已经遮掩蒙蔽了历史,我们也有可能曲解历史。 C.由于变化的加剧,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的行为,会比过去任何时 期都更有风险,更加不可确信。 D.试图通过整体来了解部分,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理想,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 【答案】D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学家并不确定自己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 运的历史规律。 B.亚历山大新帝国的分崩离析和腓特烈大帝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文章举这两个例子是为 了说明国王的品行和思想对国家命运有重要作用。 C.“历史是个怪胎”,说的是历史和科学与政治学一样,一切公式皆应受到质疑。就历 史而言,概括不出任何规则。 D.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历史相对性至上,所以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学会耐心地 承受现实,和尊重彼此间的歧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 项“为了说明国王的品行和思想对 国家命运有重要作用”结论错误。文章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电子,如同库柏的 上帝一样,神秘莫测,其奇妙的运行以及一些怪癖的特点或情况,或许就能打乱国家之间的 平衡”的观点。其中的“电子”是指“机遇的因素,或者说是自由的因素”,也就是说历史 当中有太多机遇因素无法预知。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说明历史已经被蒙蔽或者曲解,我 们很难知道真实的过去。 B.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的私人偏 好仍然会影响他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和表达。说明绝对真实地表述历史是不可能的。 C.历史编纂搜集史实,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 所以它和确定性至上的科学不同,相对性至上。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我们很难知道真实的历史,很难概括出 历史的规律。而这又让我们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 【答案】C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0~12 题。 谁是最可怜的人 刘再复 ①想想中国历史的沧桑起落,看到一些大人物的升降浮沉,便冒出一个问题自问自答。 问的是:“谁是最可怜的人?”答的是:“孔夫子。” ②被权势者抬的时候、捧的时候已经“可怜得很”,更不用说被打、被骂、被声讨的时 候。 ③一九八八年,我应瑞典文学院的邀请,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做了一次题为“传统和中国 当代文学”的讲座,就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倒霉的是孔夫子。因为拿他作文化革命运动 的靶子,就把他判定为“孔家店”总头目,吃人文化的总代表,让他承担数千年中国文化负 面的全部罪恶。在当时的文化改革者的笔下,中国的专制、压迫、奴役,中国人奴性、兽性、 羊性、家畜性,中国国民的世故、圆滑、虚伪、势利、自大,中国妇女的裹小脚,中国男人 的抽鸦片等等黑暗,全都推到孔夫子头上,那些年月,他老人家真被狠狠地泼了一身脏水。 ④仅着眼于“五四”,说孔夫子是“最倒霉的人”恐怕没有错,但是如果着眼于整个 20 世纪乃至今天,则应当用一个更准确的概念,这就是“最可怜的人”。我所定义“最可怜的 人”,是任意被揉捏的人。更具体地说,是被任意宰割、定性、编排、驱使的人。不错,最 可怜的人并非被打倒、被打败的人,而是像面团一样被任意揉捏的人。孔夫子正是这样的人, 时而被捧杀,时而被扼杀,时而被追杀。揉来捏去,翻手为神,覆手为妖。时而是圣人,时 而是罪人;时而是真君子,时而是“巧伪人”;时而是文曲星,时而是“落水狗”;时而是 “王者师”,时而是“丧家犬”。 ⑤孔夫子的角色被一再揉捏、一再变形之后,其“功能”也变幻无穷。鲁迅点破的功能 是“敲门砖”,权力之门,功名之门,豪门,侯门,宫廷门,都可以敲进去。不读孔子的书, 怎可进身举人进士状元宰相?但鲁迅看到的是孔子当圣人时的功能,未见到他倒霉而被定为 罪人时的功能。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从“至圣先师”变成“反面教员”,其功能也是 反面的。谁把孔子批得最狠,谁才是最坚定忠诚的革命战士这回与五四不同,五四时只是一 群知识分子写写文章,这次批孔则是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动用了整个强大的国家机器, 不仅口诛笔伐,还给他踩上亿万只脚。 ⑥“文革”后期,孔夫子被打到了谷底,真正是被批倒批臭了。没想到三十年后,孔夫 子又是一条好汉,孔老二又变成了孔老大和孔老爷子。他再次成为“摩登圣人”(鲁迅语)。 这一回,孔夫子是真摩登,他为现代技术、现代手段所揉捏。电台、电视台、电脑网络,从 里到外,轰轰烈烈。古代的手段也没闲着,立庙、烧香、拜祭全都汹涌而至。这次重新摩登, 差不多又是把孔子当面团,不同的是二十年前那一回把他踩下了地,这回则是捧上了天。揉 捏时面团里放了不少发酵剂,于是格外膨胀,孔老先生成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大肚至饱先 师。 ⑦孔子被揉捏,首先是权势者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或捧或压或打或拉,但大众与知识人 也有责任。什么是大众?大众就是今天需要你的时候,把你捧为偶像,不需要你的时候,则 把你踩在脚下,一切均以现时利益为转移。崇尚苏格拉底的是他们,处死苏格拉底的也是他 们。既然以利益为准则,那么对于孔夫子,或供奉,或消费;或叩头,或玩玩,全都无关紧 要,有用就好。而大众中的精英,一部分知识人,对孔子并无心诚,名为追随孔子,实则追 求功名。鲁迅说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利用即“吃教”。对孔子也是食欲大于敬意。都是 用口,讲孔子和吃孔子界线常常分不清楚。总之,孔子虽然重新摩登起来,却仍然很可怜: 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时,他被视为“吃人”文化的总代表,现在变成“被吃”文化的总代表。 ⑧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孔子有问题,而是说对待孔子有问题,孔子确实是个巨大的思想 存在,确实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精神坐标,确实值得我们充分尊重、敬重。但是,二十世纪以 来,问题恰恰出在不是真尊敬、真敬重,或者说,恰恰是不给孔子应有的尊严。不管是对待 孔子还是对待其他大思想家,第一态度应当是尊重,然后才去理解。在此前提下,再进入思 想体系的内里,把握其深层内涵,这样倒可以还原一个可敬的孔子形象。 ⑨但愿孔夫子在二十一世纪的命运会好一些。 10.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答案】首先提出“孔子是最可怜的人”的论点,然后列举孔子在现代被任意揉捏的情形并 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希望。 11.请解释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五四运动时,孔子被视为封建专制文化的代表:现在孔子成为被功利化利用文化的 代表;表达了作者对不能客观对待孔子现象的批评。 12.结合上文,具体阐释最后一段作者的“愿望”。 【答案】①给孔子足够的尊重、敬重,给孔子应有的尊严。②应客观冷静地看待孔子,避免 功利地对待孔子。③阅读孔子著作,研究其思想体系,还原孔子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者的愿望,具体应结合上段内 容理解。包括对待孔子是真尊重、真敬重;进入思想体系的内里,把握其深层内涵,还原一 个可敬的孔子形象;不要随意揉捏孔子,不要按照自己的需求或棒打或吹捧,给孔子客观的 理解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