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0-2021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0-2021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卷)‎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本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人体内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组织液 ‎2.某人脚底起了很多水泡,水泡破后,流出的浅黄色液体主要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外液 ‎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反馈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A. B. ‎ C. D. ‎ ‎5.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表示从细胞体到轴突及末梢),电流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 B.该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电流表①会发生2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电流表②只发生1次偏转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 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 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 ‎ ‎7.已知突触前膜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膜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会使 A.突触前膜神经元兴奋时间延长 B.突触后膜神经元兴奋时间延长 C.突触前膜神经元抑制时间延长 D.突触后膜神经元抑制时间延长 ‎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9.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物质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甲状腺激素含量能对甲结构进行反馈调节 ‎10.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11.将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 ℃)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入0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战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 B.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产热量 C.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 D.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12.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 mg·mL-1~1.4×10-4 mg·mL-1,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 A.通过体液运输 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D.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13.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14.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 C.非特异性兔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15.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1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点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D.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能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1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能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B.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内因,可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外因,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D.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18.“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阳光 ‎19.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一句中,“高浓度”与“低浓度”分别指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20.在农业生产中,移栽棉花的产量比非移栽棉花的产量高许多,通过比较发现移栽棉花的根系发达,其侧根比非移栽棉花的侧根多且密,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 A.促使侧根细胞的分裂 B.促使侧根产生生长素 C.抑制侧根产生生长素 D.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的生长 第二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本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21.右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C.①中含有较多蛋白质,②、③中含量很少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③处的液体会减少 ‎22.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使体内增加水分 B.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2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外界环境变化并不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24.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25.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乙表示神经中枢,甲、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某研究小组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位点2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B.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C.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D.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26.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兴奋传递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27.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A.言语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以上全部参与 ‎2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②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 ‎④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9.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与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曲线bc段与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 ‎30.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31.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和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 ‎ ‎32.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 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 乙 ‎2‎ ‎29‎ 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 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甲状腺 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 ‎33.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34.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NA 宿主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从而暴露出病原体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35.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儿童接种卡介苗,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细胞等 B.结核杆菌在宿主细胞内能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内环境中的结核杆菌可被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D.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记忆B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 ‎36.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37.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④2,4-D清除田间杂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8.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应当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39.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在A~D中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 ‎ ‎40.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插枝生根的作用。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2,4-D浓度,进行了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能合成与2,4-D功能类似的植物激素 B.预实验所使用的2,4-D浓度梯度比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要大 C.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式实验也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D.利用沾蘸法处理插条时,所使用的2,4-D溶液的浓度较大 第三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部分共4个小题,共计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41.(10分)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l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 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 _____。‎ ‎(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 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 ___。‎ ‎(3)当兴奋在图l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___ _____;兴奋传递过程中,在图2中①处的信号转换模式为_______ _________。‎ ‎(4)若图1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当手指无意间触到针尖时,会立即发生缩手反射。在这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_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的。但当医生用针刺手指取指尖血时,人们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42.(10分)如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 _____,产生冷觉的A是_____ _______。‎ ‎(2)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 ____调节,③对B的作用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激素④的主要靶器官(细胞)是_____ _______,与其在血糖调节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 ___。‎ ‎(4)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人在冬天比在夏天排尿量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3.(10分)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表示细胞或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 ‎(2)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由T细胞产生的 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 ___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宿主细胞内,人体通过[ ] 裂解靶细胞,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再通过与[ ] 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最后由吞噬细胞清除。([ ]中填字母, 上填文字)‎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 _______(填序号)。‎ ‎(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破坏 ,艾滋病患者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病,因为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4.(10分)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甲图 乙图 丙图 ‎(1)甲图中,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____ ____mol/L,此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 ________。‎ ‎(2)乙图中,C侧生长素浓度_____ 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侧,D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 ____;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 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 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具不透水性),光源等。‎ ‎② 实验过程: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如图所示。‎ ‎ ‎a:阻断A段 b:阻断B段 c:不处理 ‎③ 实验结果:‎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弯向光源生长。‎ ‎④ 实验结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 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卷)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1~20小题 每小题1分 ‎1~5 ABDDC 6~10 ABCCB 11~15 BDBDD 16~20 ADDBD 第二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21~40小题 每小题2分 ‎21~25 CBDDA 26~30 BDACD 31~35 CBCDD 36~40 CCDDC 第三部分:非选择题 共30分 ‎41(10分)‎ ‎(1)突触 突触后膜 ‎(2)反射 大脑皮层 ‎(3)内正外负 电信号→化学信号 ‎(4)单向(2分)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2分)‎ ‎42(10分)‎ ‎(1)下丘脑 大脑皮层 ‎(2)(负)反馈  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 ‎(3)肝脏(细胞)  胰岛素(2分)‎ ‎(4)汗液分泌较少(2分)‎ ‎43(10分)‎ ‎(1)②③‎ ‎(2)淋巴因子 浆(效应B)‎ ‎(3)A 效应T细胞 B 抗体 ‎(4)④⑥⑤⑦‎ ‎(5)T淋巴细胞(或T细胞)(2分) 监控和清除(2分)‎ ‎44(10分)‎ ‎(1)10-8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小于  抑制 大于  促进 ‎(3)a.直立生长(2分) b.弯向光源生长(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